遇见满洲里

耶耶

<h3><font color="#010101">  七天假期并不是很长,不能走远,就在满洲里开始了自己为期五天的旅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融合了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h3> <h3>  满洲里的镇城双宝之一,就是满洲里如画的夜色。有人说,上海外滩的夜景,没有满洲里夜景美。上海外滩夜景景观是一条直线,而满洲里是整个城市。确实,我从没见过那一座城市人能将中国传统和异域风采糅合得如此完美。高耸的塔尖、浑圆的穹顶,粗壮的罗马柱子,联排的木刻楞,汉、蒙、俄三种文字的广告牌,这些都在述说着这是一座边城。</h3> <h3>  这样的夜景!</h3><h3> 它充满了活泼与欢乐,马路上的灯闪闪发亮,高楼大厦上做装饰的霓虹灯五彩斑斓,却并不刺眼。光柔柔的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城市平白多了几分梦幻的气息。路上的车辆时停时行,喇叭声连续不断,但不会让人心烦,形成了悦耳动听的交响乐。街道上似乎有很多人,可是走在街上并不觉得拥挤,各个商店都敞开着大门,随时迎接客人。</h3> <h3>  因为时间原因,并没有在满洲里多待。第二天下午就前往了额尔古纳湿地公园。这里的秋天来得比别的地方早,我们的故乡还能看见一点夏天的影子,这里就已经“黄”发早生。</h3><h3> 据说这里有很多的动物,但我并没有注意到,倒是几个导游一直高声提醒游客要注意蛇,这就比较可怕了。</h3> <h3>  走到木栈道的最高处往下看,只觉得是绿的苍翠、黄的明亮、红的鲜艳。那湿地里弯弯曲曲的河流,构成了大大的马蹄形拐弯,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环绕着三种颜色混杂的草地。此时抬头,平视周围,花草摇曳,与山间的白桦林连绵成片,真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h3> <h3>  大家说,出门一趟,不学习就没有收获。于是,在游玩一圈后,我兴味盎然地去了扎赉诺尔博物馆。</h3><h3> 但因为我个人喜好,大部分时间都摊到了这里的历史文化展厅里。</h3> <h3>  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以呼伦湖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人类的发展史与自然的关系为背景,以远古文明的曙光、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北方羌族的历史后院为主题。以点带面全面展示了扎赉诺尔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h3><h3> 展厅内部主要展品有猛犸象装架骨骼标本、东北野牛头骨化石、鲜卑墓群出土马形金饰、双禽交颈纹铜饰牌等,令人大开眼界。</h3> <h3>  五天时间过得很快,回家的时候有些不舍,但有来就有别,这些记忆,珍藏在脑海中仍旧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