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h3>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有句名言,“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婚姻大抵如此”。</h3><h3> 现在觉得,先生的“围城论”大抵不仅仅限于婚姻吧,应该算得上一个普遍原理。因为,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使人认识到,凡是一个活物,总会怀着一种进进出出的冲动。</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过去,人们久居农村,总想在农闲的时候,到城里逛一逛,看看街上人来人往的花花世界,饿了的话,就在饭摊前的木制条凳上坐下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肉丸汤,让清汤寡水的胃口沾沾荤腥。</h3><h3> 现到如今,在城里扎了家的人们,却在心里盘算着,呼几朋,唤谁友,偷个小闲,要到山间的小道上圪遛一遭,让久受尾气之害的肺腑,做一次深深的呼吸。<br></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陉古道,便是这次要做深深呼吸的地方。</font></h3> <h3> 陉,读xing,就是指,在连绵的山脉上那个中断了的地方。</h3><h3> 白陉,因紧傍白鹿山而得名,在"太行八陉"中排行老三。</h3><h3> 据记载,白陉开始修建于殷商,历经3000多年,见证过战国时期齐国挥师北上的金戈铁马,细数过明清南来北往的盐商茶贾,自古以来就以她特有的方式养育着太行山的子民,承载着当地人的生存之道。</h3><h3><br></h3> <h3> 初到此地,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顿时感到跌入谷底,不仰视不可以见天的情形了。周遭那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和小如蝼蚁的人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更能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h3> <h3> 在入口的地方有一座门眉上镶嵌着"白陉"的小门楼,因模仿了古时的关隘而显得古朴,只是外表的色调,看上去,新的有点扎眼。</h3><h3> 我们就是从这个地方步入了古道。</h3><h3> 据说,白陉是当今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长、最为完整的一段古道。</h3><h3> 这古道,一侧紧倚千仞绝壁,一侧身临万丈深渊,人行其中,虽身处险地,却无险感。这应归功于近人的修筑,凡是危险地段,一概增设了围栏。还有那攀附在石缝之间,秀出于崖壁之上的树木,用那繁茂的枝叶遮住了悬崖的峥嵘。</h3> <h3> 古道约有三到四米之宽。先人们就地取材,用形状各异的石头铺就,与城市整齐划一的地砖相比,却是多了一层自然的美感。除了近年来整修的以外,只要是古时留存下来的,每一块都泛着冷艳的青光,用溜光滑圆的面容向行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h3><h3><br></h3><h3> 从北向南,大约有五公里的路程,虽也蜿蜒曲折、起起伏伏,却是不甚险要,尽可一边行走,一边观览群峰之秀丽,山岩之古老。</h3><h3> </h3> <h3> 直到七十二拐,古道骤然以一种别样的身姿惊艳了所有行人。从下到上,每二十米一个拐弯,回环往复,层叠而起,铺排向上,形成"之"状,远看犹如架起的一排排天然石梯,走近却是一串近乎精致的短坡,坡度不缓不急,使人上坡微喘,感觉不是太累,下坡也很适宜,感觉不是太陡。</h3><h3> 身处此境,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道风景,石坡之上,丛林之下,伴随着驼铃叮叮,马蹄嗒嗒,商旅们迈着不紧不慢步伐,远道而来,又逶迤而去。我暗自猜想,他们一定是怀瑞着收获的期盼和对妻儿的难舍,穿过古道,南下中原,北上太行,带回来的又是成功的喜悦和鼓鼓的腰包,当然,难免也会有一些失落的惆怅和赔本后的懊悔。</h3> <h3> 怀古人,看当下,这千年遗存已然成了人们的休闲之地和徒步爱好者的向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