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悬桥巷古名迎春巷。明万历年间,权宦魏忠贤在巷内造真观,为安全计,建造悬桥控制人员进出,此巷故改作悬桥巷。它是苏州市古城东部的一条街巷,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悬桥巷东至平江路,西出临顿路,与旧学前( 街口有悬桥)相直。悬桥巷长414米,宽2</b></h1><h1><b>米。巷内住过很多历史名人,明代高士徐波、著名藏书家黄丕烈、举人朱绶、状元洪钧、名医钱伯煊、历史学家顾颉刚、教育家叶圣陶。除此之外,悬桥巷内还存有不少名贤祠堂,如丁氏二贤祠,祀汉梁将军丁宽、唐太常寺卿丁元复;陈五经公祠,祀明翰林院检讨陈继清;潘公祠,祀清户部主事潘世璜;张公祠,祀清旌表善行赠朝议大夫张凤德、洪氏宗祠等等不一而足。</b></h1><h1><b>巷内多深宅大院,23、25号钱伯煊故居,27、29号洪钧故居,37号查宅,41号丁氏济阳义庄,45号方嘉谟故居,46号潘氏松麟义庄,55~60号潘宅,现均属苏州市控保古建筑。</b></h1><h3><br></h3> <h1><b>此图不很准确,偏左上下贯通的“绿色“南北大街为“临顿路”。图示观前街与悬桥巷东西基夲相接。实际上临顿街以东地块应整体向北上移约三个街区,大约二百米左右。也即从观前街出东口过马路,沿临顿路北行约二百米后右拐弯就是悬桥巷。9月3日初来此地按此图索骥,因不便仃车,而误走了一些绕路。好在也没走太多弯路,顺路还游了一段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步行街。</b></h1><h1><b>洪钧故居正北不远处就是”狮子林”,再北约一百米则为苏州博物馆(新)、忠王府、苏州园林博物馆、拙政园,而其正东为耦园、正南为网师园、沧浪亭,均在苏州文化、历史旅游区之中。</b></h1> <h1><b>洪钧故居,原名桂荫堂,位于悬桥巷27、29号,是苏州古城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清末状元故居,整座宅第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约150年历史,1998年被定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有关部门对洪钧故居的一部分,进行了保护性修缮。</b></h1><h1><b>此宅是清同治状元、清末外交家洪钧出仕后建造的。”标牌示”此宅分东西二路,西路为主轴线,设门厅、轿厅、花厅、大厅、堂楼、上房和下房。大厅早已撤除,花厅内原有亭子、旱船、假山,花木等巳尽失,妾赛金花曾住西路第五进堂楼。东路前为洪氏祠堂,又称桂荫堂、桂荫义庄,现改为平江名人馆,后面部分建筑现为洪钧后人居住。也就是说,现今开放的27号故居,原为洪氏祠堂,即今天的平江名人馆和洪钧故居之很小一部分。而真正的洪钧故居(西路)则早已不复存在矣!</b></h1> <h1><b>然有更为准确资料告知:洪钧老宅后门临河,原有廊桥,过桥即菉葭巷,可惜河道已于1958年填没。整个宅弟可分三路,西路是主轴线,共有七进。前有照壁,依次为门厅、轿厅、花厅、大厅、堂楼、上房、下房。第四进大厅,”桂荫堂”已拆除,花厅前庭园内的亭子、旱船、假山、桂花树也已不存。堂楼与上房连以厢楼和旱桥,末进下房通后门。中路前为洪氏祠堂亦即桂荫义庄,有门屋和享堂,左右以两庑(院)相接,呈四合院布局。享堂面阔3间11米、进深8.6米,前船篷轩,外檐施斗拱,梁枋作浅浮雕。东西两庑(院)各6间,后由区环卫站使用。</b></h1><h1><b>住宅包围祠堂西、北两面,西路与祠堂之间有避弄,至享堂北东折,复北转,贯通中路及东路。中路在祠堂北,前为楼屋3间,连东西两廂,其后还有上房一进。东路有花厅及两进上房。赛金花在苏州时,曾住西路第五进堂楼。民国期间,爱国士绅张一塵先生曾借寓此宅东路上房。上述资料是在遍查史料且经现场反复比对后,应该表明是比较准确的。</b></h1><h1><b>洪钧老宅上世纪50年代房产收归国有,其间曾历经多次改造与拆迁。在</b></h1><h1><b>洪状元作古126年之中,曾历经清、民国……等多个时代,在原始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有关老宅的布局和介绍的情况应以此为准。</b></h1><h1><b>桂荫堂也即当今的洪钧故居是一处苏州古城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清末苏州状元故居,对研究清代建筑和苏州人文历史,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b></h1> <h1><b>洪钧(1839一1893)。字陶士,号文卿。江苏苏州州府吴县人,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人。祖上原籍安徽歙县,曾祖时迁来苏州。同治三年(1864)26岁时参加南京乡试中举,同治七年(1868)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陝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1889一1892年出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四国外交大臣(奉总理衙门出使的时间为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初三日)。参考《洪钧出使俄德奥和案》,收录于国家图书馆《清代孤夲外交档案》第22册)。</b></h1><h1><b>洪钧是我国历代状元中惟一担任过”大使”的状元郎,是清末颇有外交才能的著名外交官。洪钧一生嗜学,精通经史,对蒙古史颇有研究。出使期间,广泛搜集资料,译成汉文。在外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西方之资料,以证中国之事实”,参照史料,终于著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对元宪宗以前的历史作了详尽的补证,此书奠定了他在中国史学学史上的地位。开中国史学界利用外国资料研究元史之先河,在元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洪钧死后,该著作由其身前好友、亲家陆润庠于光绪十六年(1900)校注并刊行问世。这是译介外国史来研究元史的第一部著作。在史学,尤其元史研究上有十分重要的价值。</b></h1><h1><b>洪钧出使期间,大清朝廷推行的是闭关自守国策,国人很少了解国外情况。在外三年多时间里,作为封建时代第一个出洋的中国状元公,自恃大国之尊严,除正常办公和必要的外交礼节之外,他每天伏亲阅读从国内带去的线装古书,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机牙四应,建威销萌;每建一议,据理达户执约不挠,远人慑服”,洪钧处处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因而,”居海外三载,须发尽白”,也可谓尽力尽职。回国后,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张加强军训,巩固边防。</b></h1><h1><b>在外期间,他还创造性地改革中国电报字码,使之与国外大致统一,当时西方的电报用3码,中国是4码,多有不便。洪钧创以干支代点、十、百字,改中国的4码为3码,从而不仅方便了彼此间的交往,而且为国家节省了巨额通讯费用。</b></h1><h1><b>洪钧精通英、德文,才华出众,再加上陪同出使的小妾赛金花的个人魅力,令当时的外交界惊叹。此外,洪钧与苏州拙政园和虎丘都有着渊源。</b></h1><h1><b>洪钧回国后的光绪十八年1892年,帕米尔中俄争界案,洪钧由于不懂俄文,使用了俄制地图,遭到了官员们的联名弹劾。精神遭受沉重打击,悔恨交加中抑郁成疾,于光绪十九年八月二十三日(1893年10月2日)病逝于北京,年仅54岁,令光绪皇帝深为痛惜。</b></h1> <h1><b>有关洪钧的家庭,言状元必言赛金花。中国历史上惟一的状元外交官洪钧,因其迎娶赛金花(夲名赵彩云)出使欧洲,又因其无意中卷入帕米尔划界纠纷而最终魂断“孽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从而书写了一部传奇人生。</b></h1><h1><b>其实在此之前洪钧已有两段婚姻,结髮妻是江宁(今南京)人,姓王。两人有一儿子洪洛娶苏州状元陆润庠的女儿陸玉珍(洪传心言为陸霞)为妻。洪钧去世后不久,洪洛也跟随而去,从而此根断绝。</b></h1><h1><b>赛金花之前,洪钧还有一段姻缘並不为众人所广而知哓。1860年太平军进攻苏州,打断了西山岛上的读书生活,为躲避战火,洪钧与妻子、老母逃难到了济南。经人介绍拜访了苏州同乡登莱青道台潘蔚,给了洪钧一个“烟台东海关文案委员”之职。洪钧离母别妻儿,只身前往烟台任职期间结识烟台青楼头牌女子李霭如。李才貌双全、气质高贵、潇洒倜傥,绝不逊于王公贵族家的千金小姐。加之其人午文弄墨、吟诗作画、抚琴奏乐、才华横溢。双方一拍即合,从此闭门谢客,正经做起了洪姨太。其浪漫爱情也成了山东官场和士林的美谈。众人皆知一旦洪钧金榜题名,便是二人成婚之时,就连洪家上至老母下至元配王氏都已默许而既成事实。</b></h1><h1><b>但是命运给李霭如开了一个恶毒的玩笑。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江南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乡试,回到家乡的洪钧顺利中举,紧接着又于同治七年(1868年),被年轻的同治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捷报传至京城吴会馆,苏州籍在京朝行士人无不欢欣鼓午。</b></h1><h1><b>苏州的状元在洪钓之前是道光十二年的吴钟骏,如今状元桂冠相隔了38年再次花落吴地,是何等的风光荣耀,令吴地士大夫激动不已。消息传到烟台,烟台也是一片欢腾,趋炎附势的大小官员纷纷到李霭如家道喜,李家也是张灯结彩,演戏庆贺。一时间昔日的名妓,成了状元娘子的花边新闻不胫而走,又很快传到京城官场。不久,李霭如又来到京城寻访洪钧。此时,一帮苏州籍的朝廷官员,闻讯后连连叫苦,若洪钓仅是中了进士而非状元,这洪李之恋是文人风流逸事,朝廷不与过问。而如今洪钓是皇上钦点的天子门生,必须品行端正,与妓女有染,岂不是给皇上抹黑吗?若有人弹劾新科状元,洪钧非但状元做不成,就连性命都难保,那些主考官、老师说不定也都要被连累。不知是忌人忧天还是无事生非,一帮苏州籍高官和文人开展了一场拯救状元的紧急行动。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训斥和劝说,洪钧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在爱情和人生前途的两难迷择上,洪钧终于屈从了老师、长官、同乡的意见,决意与那一段海滨的浪漫告别,派人找到李霭如並送上一千两银票。沉醉于状元娘子的李霭如有如五雷轰顶,绝望至极,心高气傲的她根夲无颜再回煙台,而以三尺白绫结来了自己年轻的生命。</b></h1><h1><b>此照为50岁的洪钧与时年仅14岁的赛金花罕见的结婚照。</b></h1> <h1><b>光绪九年七月,洪钧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当年八月,法国迫使越南阮氏王朝签订《顺化条约》,取得“保护权并伺机侵华,并于光绪十年三月把战火火光到中国边陲。面对战火威胁,清廷内部意见不一。洪钧站在左宗棠、曾纪泽为代表的主战派一方,力主援越抗法,并推举云贵总督岺毓英指挥中越边界的抗法战事。随后中法之多次战争中,清朝接连失利。一些朝臣攻击洪钧荐人不当。后洪钧上疏言老母在堂,请开缺终养,朝廷诏准。洪钧回到吴县北张家巷故居。次年老母病亡,洪钧在家服丧。于此期间结识名妓傅彩云。</b></h1><h1><b>傅氏后姓赵,里籍徽州(今安微歙县)。到祖父赵多明时,家境尚可,赵多明在吴县与人开店。太平军东进,在徽州的赵家人四处逃命,年方12岁的八哥一人逃到吴县投奔父亲赵多明,后在吴县落脚,并娶潘家女儿为妻。同治十一年(1872)潘氏生了女婴,取名彩云。长大后喜打扮、爱交际,13岁上便开始去“花船”上情洒,担心有辱家门,便用“傅”为姓,不久结识在家服丧的洪钧。翌年正月十四,洪钧娶彩云并起新名”梦鸾”。这年,梦鸾年方14、洪钧年正50,年龄悬殊不必说,服丧期间纳妾是违背封建礼教的,因宗族远在安徽,加之状元身份而无人出面干预。</b></h1><h1><b>光绪十二年(1886),洪钧服满进京,重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年奉命出使俄、德、奥、荷四国。由于正房妻子畏惧欧陆异俗自悲不愿上路,故洪钧携赛金花同行。</b></h1><h1><b>赛金花传奇一生最辉煌之事,就是成为“状元夫人”。有其辅佑洪钧在德国柏林皇室以及社交的成功,为她赢得了“东方第一美人”的雅号。其间,凭其聪明伶俐,胆识过人,学了一口流利的德语,不仅认识了欧陸诸国很多皇室名人,也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诸多后事埋下了伏笔。出使期间,赛金花生下了女儿“德倌“,养至19岁因“肺痨”而终。归国后洪钧病亡后次年赛金花就被苏州洪氏家人逐出家门,再返沪、京……诸地重操旧业,而所怀洪钧遗腹子也及早夭折。至此赛金花一脉也就此澈底断绝。</b></h1><h1><b>洪钧正房太太王氏所生洪洛及小妾赛金花之德倌及遗腹子早早均已不在,此前此后洪钧及其家人后有继子或嗣子应在情理之中而无可非议。当今巳知存世的也就洪斌、洪润民两位及其后人。而两人之来处若要进一步考证,则有待前往安徽歙县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或吴县地方志、或国家图书馆…查阅。故编者认为至此已知晓洪斌、洪润民两人並非洪斌骨肉血脉,这就已经足夠了,继续深入下去最终”五百年前为一家”的理念贯穿中华已无实际意义。有得必须有失,在洪传心的邦助下,此行已经高效完成了任务,对得起双方的洪氏后人,故而就此暂告一段落作罢。</b></h1> <h1><b>照片上的人名洪斌,是在北平跟随洪钧並长期在“邮局”工作的一个”儿子”,是老伴家庭的祖父,排第二代。有关洪斌知之甚少,在邮局工作是否应与洪钧改良后的”电报”有关连,仅知时任邮局”襄理”的洪斌,月薪80大洋(普通员工仅几个大洋)。</b></h1><h1><b>洪钧按辈分,名义上应是老伴的曾祖父,然与洪传心沟通后,我方最后的意见则是:老伴的祖父洪斌与洪传心的祖父洪润民均非洪钧亲生儿子而应是两位”继子”或”嗣子”。</b></h1><h1><b>此时,必先要清楚嗣子和继子两者的定义。嗣子这个称号是从古代开始的,原来是宫廷或者官宦之家,为继承官位或者权力之人的称谓。嗣子用于族谱中,主要是指某男人一生没有结婚导致膝下无子,亦还结婚成家只生育女儿而无男丁,若此男将自己亲哥亲弟的儿子,在双方协商好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嫡亲血侄立到自己名下,成为自己的儿子,此儿子不再为亲生父母所有,并拥有继承自己所有财产的权利。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嗣子一定只能是自己的嫡亲血侄,不能为旁系族里的其他晚辈。立嗣在明清,是要经过官方办理相关许可备案的,相当现在的公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之类有效法律文书。在以往,兄弟多,出现未婚或者膝下无子的情况也比较多,让侄子承嗣的情况则是非常普遍的。</b></h1><h1><b>继子,过去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给某人做儿子。古时候对过继是还有一定要求的。所谓为继子,一般是同族中没有出五服的近亲关系,经双方家长协商后抱养到自己名下传承香火。继子与嗣子最大的区别是亲兄弟的血缘关系,只要没有出五服的都可以过继。</b></h1><h1><b>据常理推断,两位第二代男丁洪斌及洪传心祖父只能是在嗣子和继子之间选择,其余养子或祧子则全无可能。</b></h1> <h1><b>据洪传心所告知的洪氏族谱,洪家子孙排辈是秉承”立、业、忠、贞、大、传、家、孝、友、隆”十个字而排。洪钧夲乃忠字辈,后自改单名洪钧。洪传心一脉上有洪润民(第二代,)、洪植甫(第三代)、洪传心(第四代)、洪山庚(第五代)均系一门单传(一位男丁)。而老伴一脉上则有洪斌(第二代)、洪国祥(第三代代表)、洪文远(第四代代表)、事实上至第五代已再无男丁。</b></h1><h1><b>安徽歙县三阳乡叶村现有洪氏祖墓及两个宗祠。歙县博物馆内存有1921年修编的“桂林洪氏宗谱”,上面记载洪钧之子名洪泽(字润民),为族人洪忠琛之子过继,也就是洪传心的祖父。洪斌虽则无人查证,但据理推断也应同为一门族人中之洪忠X所过继。同来苏州长大,后洪斌带至北京跟随洪钧,洪泽留在苏州守护家业,此后再延伸第三代洪植甫、第四代洪传心……。为此,欲查证洪斌的真实身份,若真有此需求时只能再去歙县博物馆查证不迟。</b></h1><h1><b>从洪钧开始已不再尊守”族规”,而自行改”忠”字辈为单名,其后”贞”、”大”两个字辈则更为不从。仅洪传心一人秉承先祖所传的”传”字辈,且其后更为不从。究其原因,一是后辈们早已远离洪氏宗族故里一一安徽歙县三阳镇叶村来到苏州吴县;二是时代不同了,老字辈制订的字辈规矩在清后期巳不再能束缚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读书人了!</b></h1><h3><br></h3> <h1><b>洪钧继子洪斌之第三代传人的代表。</b></h1> <h1><b>一九九八年就已公布此故居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充分表明苏州市正视历史史实、放眼未来的决心,先行一步走在国内诸多城市之前列。</b></h1> <h1><b>符合历史变迁,大体属实的”告示”。</b></h1> <h1><b>洪钧故居现在实际上是作”状元文化展示馆”在对外开放。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除夲建筑主体外,洪钧个人的“内容”很少。</b></h1> <h1><b>照壁为后加设(原为洪氏祠堂)。</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从大门向里放眼望去是一个大天井,约有六七十个平方米。天井北侧是大厅,左右以两庑相连,是四合院布局,两侧分别为平江书画廊和状元文化展示馆。</b></h1> <h1><b>左为”书画廊”,右为“状元文化展示馆”。洪钧故居原占地三千平方米,整治过且对外开放的院落占地仅三四百平方之大,建筑面积不过267平方米。然能做到这些,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b></h1><h1><b>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先后为菜场、糕点厂使用,1965年由原平江环卫部门占用。公布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过十年之久的2008年根据修旧如旧原则,对此院进行全面改造与整修,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多年来参观人员应以夲地人为主,外地人为辅,据统计已达数万人之多。</b></h1><h3><b><br></b></h3> <h1><b>大厅位于正北。大门由六扇清式雕花门(应非原物)组成,上面掛有“状元及弟”的匾额。厅内上悬“冰心鹤算”和”洪钧书”的横匾(复制品)。两旁内柱上的对联:称心花霭吉祥云,如意珠悬仁寿镜。作者陸润庠是洪钧的亲家,也同是苏州的一位清末状元(倒数第二位)。</b></h1> <h1><b>厅内所有物件包括桌、椅、花架、字画…应均非原物而全部是现代复制品。当然,其因是可以理解的。能夠大体湊齐已是来之不易。</b></h1> <h1><b>现代吊灯中西合壁实有些不伦而不类。</b></h1> <h1><b>多套不同色的仿古桌、椅则更让人啼笑皆非!</b></h1><h3><br></h3> <h1><b>湊数配盘的”当代书画”,好在当今的参观者只是短暂仃留,无人会留意这些细节,能夠湊齐巳是来之不易了。</b></h1> <h1><b>”状元文化展示馆”中有关洪钧及赛金花的“物件”则都是复制品,包括状元服饰及书法作品。</b></h1> <h1><b>状元袍服及明、清宫廷服饰应大多来自江宁(南京)及吴县(苏州)。</b></h1> <h1><b>赛金花罕见的书法作品,小女子在洪钧的教导下尚能留下此“墨宝”也是很不容易。</b></h1><h1><b>”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夲务(复制品)”经考证书写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后,以此表达其爱国之心。</b></h1> <h1><b>等同小学生习字的初始階段,虽不工整,但很认真,然有洪钧”捉刀”之嫌。</b></h1> <h1><b>”夫人”实有抬高之意,姨太太或小妾则更为准确。洪钧一生若非状元中独一外交官之经历、若无赛金花佑其出使欧陆,则“功绩”折半不止。而赛金花若非状元夫人,也就区区一个青楼女子而什么都不是也!</b></h1> <h1><b>有洪状元故居豈能无赛金花故居之理。</b></h1><h1><b>赛金花其名当今国人皆知也是因为“状元夫人”和出使欧陆之经历。仅管其出生于吴县与洪状元同里,然其老家巳将其祖宗聚居之地打出“赛金花故居”而招揽四方来客。这在国内旅游业发展之今天应是不难理解的。这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很早就已出现多个”归属地“之争是完全相同的。</b></h1><h1><b>赛金花故居一归园,位于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北庄,就在黟县到宏村的黟宏公路之边。交通方便,因投资人看中赛金花其人于今朝的”商业价值”而兴建的一处既有历史情怀,又有现代旅游风情的收费景观。且重要的是此景点已早于2004年10月就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b></h1><h1><b>虽未去过“归园”,然看过有关”故居”的介绍和众多图片。总的感觉是与历史史实完全不符,牽强附会、生搬硬造…,将一个出身平微、无任何文化背景的小女子打造为一个名门望族之后,还“附赠”一个”苏州园林“式的中式大庄园以合拍于洪状元所在的苏州多家名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归园的投资人和营造者欺上瞒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与此地此园应无半点关系的傅彩云何以一下从青楼女子摇身一变为数百里之外大家闰秀的身家?胡编乱造的文字,即令是赛金花夲人在天之灵也会愤愤不解而大呼冤枉。真不懂”归园”当初是如何立项且层层上报而最终获得省政府批准的!</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 <h1><b>赛金花,清末民初名妓,被称为”中国第一乱世佳人”。</b></h1><h1><b>“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1936年,正值政治国防文学口号盛嚣尘上,夏衍的名句《赛金花》连演22场,轰动一时,鲁迅特意写下这句话。这句话发表后三个月后的1936年10月21日赛金花病逝于北京居仁里16号。</b></h1><h1><b>自曾朴的《孽海花》起,赛金花的故事便成文人热衷的话题,陆士谔的《孽海花续编》、张春帆的的《九尾龟》、吴趼人的《20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争先恐后,越编越离奇。此后也有一些正本清源之作,如曾繁的《赛金花外传》、沈云衣的《赛金花遗事》等,特别是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系采访赛金花本人而成,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刘半农的误导下,”赛二爷救了北京城”,”救了1万多人”,”赛金花是老北京的守护神”等说法至今流传,连林语堂都说:”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的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b></h1> <h1><b>在清朝末年,有两个传奇的女人,一个就是高高在上的慈禧,掌握大清权柄长达半个世纪,却处处卖国求荣,陷民于水火。刘半农说,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慈禧的事情,家喻户晓,而赛金花死后居然连齐白石都称要和她埋在一起,究竟有什么魅力呢?赛金花是晚清十大名妓之首,赛金花的传奇一生永远流传了下来,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她的故事。</b></h1><h1><b>赛金花全是因为伴随夫君状元洪钧出使欧洲四国,学会语言和西方礼节,因其高雅气质和独特的东方魅力,一改欧陆人眼中闭关锁国”大清王朝”的陈旧、落后、迂腐形象而被称为”公使太太“,并一度传为佳话。近四年时间乃是其一生最辉煌的黄金时刻。此后回国,洪钧辞世,赛金花被赶出家门,因生活所迫而重操旧业于多地辗转。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撤军,民间竟传言赛金花于中起了作用,保护了京城民众免遭大规模杀戮。其间赛金花名气又有较大恢复。民国期间,赛金花两度嫁人,两度重操旧业,晚年时期生活穷困而潦倒,1936年10月21日病故,终年65岁。死后,京剧大师马连良办义演助葬;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称她为九天护国娘娘;张大千为赛金花画像《彩云图》;齐白石还亲自篆刻碑文上书“赛金花之墓”五字,并扬言打算死后也葬在那里与其相伴(张次溪1909一1968,《民报》编辑),后遭家人反对未能如愿。樊增祥为赛金花作长诗《前彩云曲》和《彩云后曲》…如此等等。值此清末民初动荡的年代,一位青楼女子尚且能有自发组织爱国护民之义举,实令不少自命不凡的饱读之士汗颜。这也是其死后能有不少社会名流为其后事慷慨解囊的缘故吧。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每每面对外族入侵,有多少大雅大儒之人开门献降,又有多少拥兵自重之人倒戈投降,其忠贞节义竟还不如赛金花。</b></h1><h3><b><br></b></h3><h3><b><br></b></h3><h3><br></h3> <h1><b>张大千为赛金花所作画像《彩云图》。</b></h1> <h1><b>晚年穷困潦倒的赛金花带着跟随她多年的老仆顾妈,迁居天桥附近的居仁里。这里是北京贫民聚居之地,赛金花度过了潦倒孤独的晚年,彻底淡出“娱乐圈。仅管各种正、负言论众多,然多数知晓赛金花的社会贤达与名流还是能夠同情和愿意支持她,纷纷解囊,缓解其生活困难。吴佩孚、胡适、梅兰芳派人送过钱物,齐白石、徐悲鸣、张大千、李苦禅等画家为她组织过义卖。而这些並不只是对于迟暮美人之怜悯,当时正值“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发生不久,举国上下弥漫着救亡图存的气氛,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饱受與论抨击,而赛金花替清廷阻止八国联军暴行的传奇,刚好对现政府构成绝妙反讽。推崇救助赛金花,成了一种政治姿态。就连张学良也曾携赵四小姐去居仁里看她,言其一美遮百丑,“荣华富贵如浮云,转瞬即逝,唯有爱国壮举永垂青史。”</b></h1><h1><b>赛金花死后葬于陶然亭,十年浩劫之中夷为平地,仅在现今的陶然亭慈悲庵内,还保存有赛金花墓碑一块。</b></h1><h1><b>赛金花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齐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历经了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和日本前侵略中国等重要历史时期,他的年龄、籍贯、经历、为人等等,留给后人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有关赛金花其人的小说和故事林林总总,编者虽在卅年前就知晓洪钧其人,然並不想深入其事时,就早已购有“孽海花”和“赛金花”书两夲。由此可见赛金花其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不同一般。</b></h1><h1><b>可以说,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赛金花堪称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身处乱世,几度出入京城,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少年时嫁与状元,出使欧洲,名扬异邦。交友广阔使之在庚子年间发挥了特殊作用,导致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文艺界、新闻界的”赛金花热”。几十年后,虽有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博物馆、文史馆…可以考证赛金花以及洪钧的种种事迹,然其生平事迹仍然缺少一个权威的史料盖棺而论定。各种”野史”及小说、故事…甚至”故居”、展馆,人为将其人搅成”一团乱麻”,这大概也是当今拍板中国历史人物的特色吧。以至有些人物之是非曲直数十年都不会有结论,而要留至后代甚至更远的时候。据此,一个小人物,极具传奇色彩的赛金花也是如此,也就不足为奇了!</b></h1> <h1><b>涌翠山庄的兴建,与状元洪钧有关。虽然並无资料显示洪钧参与的有关细节(投资、规划、没计……)。然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作为”中央官员”礼部尚书的苏州人氏,为其故乡此一时期山庄的兴建,应是全程参于且出谋划策,这是毫无疑义的。洪钧与苏州府官员及社会名流交往甚密,常设饭局并多留墨宝…,拙政园中都有留痕,故而郊区虎丘一个小小的山庄有所牽连,也是于情理之中,或许“拥翠”二字正是洪钧命名。</b></h1><h1><b>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内,面积约一亩余,系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过前厅抱瓮轩,由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至问泉亭,由此可俯览二山门和东面景物。西侧倚桥有月驾轩和左右小筑二间,玲珑小巧。循曲磴北上为主厅灵澜精舍,此厅的前面和东侧都有平台,与其后的送青组成一区院落,布局简单整齐。经厅西侧门可至虎丘塔下。此园无水,乃苏州首个无水之园林。但依凭地势高下,布置建筑、石峰、磴道、花木</b></h1><h1><b>曲折有致,又能借景园外,近观虎丘,远眺狮子山,是在风景区中营建园林的一个较成功的实例。</b></h1> <h1><b>园门居南,门前石阶井然,门楣”拥翠山庄”,用正楷书就。大门左右两壁白墙上,嵌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b></h1> <h1><b>除虎丘”拥翠山庄”之外,洪钧故居正北约二百余米的苏州第一名园”拙政园”中还有一处与洪钧及其亲家陆润庠有关的建筑”卅六鸳鸯馆”。乃此行苏州期间,我们再去拙政园怀旧时无意中之”发现”。编者之前的多次以及24年前的我们虽然同样入内看过,但当时並无”洪钧”之概念,故而只当一般园林建筑顺路游览且一看了之。</b></h1><h1><b>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音洪陸状元)</b></h1><h1><b>高山流水,琴韵书声。一林散之题卅六鸳鸯馆</b></h1><h1><b>迎春地暖花争坼;</b></h1><h1><b>茂苑莺声雨后新。一陆润庠题十八曼陀罗花馆</b></h1><h3><b><br></b></h3><h3><b><br></b></h3> <h1><b>卅六鸳鸯馆,为苏州拙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其同一厅之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一座建筑同时有两个名字,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南厅观山茶花即曼陀罗花,北厅赏荷花及养育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b></h1><h1><b>”卅六鸳鸯馆”馆名为洪钧所书,而”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名则为洪钧亲家状元陆润庠的手笔。</b></h1><h1><b>南北二厅以屏风、罩、纱槅将厅分为两部,中央的银杏木雕玻璃屏风将大厅一隔为二。梁架一面用扁料、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其作用是南部厅宜于冬、春,隔窗可赏名贵山茶花;而北半部宜于夏、秋,推窗可见荷花池中芙蕖浮动、赏荷花及鸳鸯戏水。东汉时大将军霍光”(在)园中凿大也,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馆名由此,洪钧提出取其意。</b></h1><h1><b>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音洪陆状元)</b></h1><h1><b>高山流水,琴韵书声。林散之题卅六鸳鸯馆</b></h1><h1><b>迎春地暖花争坼;</b></h1><h1><b>茂苑莺声雨后新。陆润庠题十八曼陀罗花馆</b></h1><h3><br></h3><h3><br></h3> <h1><b>鸳鸯馆为拙政园补园中的一厅,然此厅非同一般,乃苏州园林建筑中之翘楚。题匾的两位状元为儿女亲家,苏州人戏称为红绿状元,又契合”红男绿女”之说。厅堂有几条楹联十分瞩目。一副是晚清名家高邕以词牌名集句而成:”绿意红情春风袅娜,高山流水琴调相思“,因其原联巳经不在,1984年由林散之重写(见上),估计是昆曲不再而改了后半段词。另一副楹联为”燕子来时,细雨满天风满院;栏杆倚处,青梅如豆柳如烟。”为主人张履谦集欧阳修《六一词》句而成,江标(1860一1899)所书。</b></h1><h1><b>南厅有对联三幅。其一:”迎春地暖花争坼,茂苑莺声雨后新”。其二:”小经四时花随分消遥真闲却香车风马,一池千古月称情欢笑好商量酒政茶经”。其三:”谁家燕喜触处蜂忙绮陌南头见梅吐旧英柳得新绿,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栏杆西畔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三副对联均为名家所作。此外,人东面走廊进鸳鸯馆之前,有砖雕篆书门额:”得少佳趣”四字,可理解为知足常乐、渐入佳境、以少胜多……,人人大可自悟!</b></h1> <h1><b>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多拱形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致余音袅袅,绕梁萦回。此馆环境优雅,陈设古香古色,主人在此宴友、会客,听曲、休憩。</b></h1> <h1><b>南北二厅一分为二,北边是男主人会客场所,俗称“男厅”。南边是女眷会闰蜜的,俗称“女厅”。朝向上“男厅”朝外而“女厅”面里,面积上男厅大而女厅小。男厅面水,池塘养着36只鸳鸯女厅临院,天井里种着18株山茶花。鸳鸯戏水,琴瑟和谐,有祝福主人家庭幸福的寓意。</b></h1><h1><b>大厅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彩色玻璃,据说是园主张履谦请洪钧采购自欧洲,构成美丽的图案。夏日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涼意;冬日从里往外看,室外景观及花木,有如洒上一层南国少见的白雪。</b></h1><h1><b>卅六鸳鸯馆应是洪钧高中状元之后,凡在苏州之时与当地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名人雅士以及园主人,冬夏赏花、四季谈经论道乃至各种饭局之常聚之地。</b></h1> <h1><b>洪钧所用砚台。珍藏何处,不得而知。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收藏有“洪钧日记”,对其若有兴趣作深入研究或查证者,可去该馆一览。</b></h1> <h1><b>洪钓祖辈都是从事卖酒的生意,因为经商的关系,从原籍安徽歙县迁至经济发达的苏州(吴县)。洪钓的父亲洪坦本人并没有什么经世之志,一心奢望的无非是把他的烧酒房经营得红红火火,让一家人不愁衣食。因此洪坦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承继父业,把生意上的事情承担起来,将来也好有个安身立命的行当。但事与愿违,少年气盛的洪钧,却对经商一途丝毫不感兴趣,而是整天埋头于书卷之中,渴盼将来书中博取功名,封妻荫子、光耀门庭。父亲对读书的反对,使他痛苦万分,为此常跪在父亲面前,哭着请求允许他专心读书,看到儿子的眼泪,父亲心软了。此后洪钧从家里搬出来,远离烧酒房,独自一人去到苏州太湖西山包山坞的显庆寺。西山是万顷太湖中的一个孤岛,山高林密,碧波环绕,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少年洪钧由此开始了进军状元的苦读历程。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读加上聪慧,18岁的洪钧终于读出了成绩,中了秀才。</b></h1><h1><b>1860年,太平军进攻苏州,打断了洪钧西山岛上的读书生活,为了躲避战火,他与妻子老母逃难到了济南。经人介绍拜访苏州同乡道台潘蔚后,去烟台谋得“东海关文案委员”一职,由此一帆风顺,乡试中举、殿试被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其间还插有一段与烟台头牌妓女李霭如的一段风流韵事(前巳述及)。后因老母去世,返苏州守孝期间方才生出与赛金花后面的”故事”。</b></h1> <h1><b>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同治七年(1868)四月二十四日,太和殿上发布新科进士名次,所谓的“金殿传胪”者也。金殿,太和殿;传胪,高声宣唱“第一甲第一名儿,鸿胪寺官唱到“洪钧”。一个新的状元随这声宣唱诞生了。</b></h1> <h1><b>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任状元外交官的洪钧在出使期间,认真考察四国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通过欧洲各国形势的研究分析,预测欧洲各国将爆发战争。他曾向慈禧报告:”看中、欧形势而言,欧洲多事,则中国稍安。有见识者以为不出十年将发生欧洲战事。”并说”英国则常为局外之观”,”惟俄国刚有并吞之志”,“法国刚复仇为心”,”德国则惟日孜孜以秣马历兵为事”,”俄、奥两国现在甚有违言调兵增戍”。因此,他向朝廷建议:中国应当抓紧时机”修明政事,讲究戒备”,”时不可失”。后来,欧洲果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洪钧政治预测的正确性。</b></h1> <h1><b>洪钧早亡之因实为自己造成,出使期间重金购进一张俄制中俄边界地图,经校勘刻印后交给朝廷。由于不懂俄文,图中有关帕米尔地区许多卡哨巳划出中国国界却毫不知情,。这张绘错的地图又被沙俄公使所掌握,作为两国边境争端的“证据”。此事,固属俄人无赖,后虽经各国洋务大臣的极力排解,总算弄清事实。然因此事,洪钧受到了沉重打击,悔恨交加,抑郁成疾,终于1893年8月23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5岁。</b></h1><h3><br></h3> <h1><b>洪钧逝世后,光绪皇帝深为痛惜,特地下诏,云:”兵部侍郎洪钧,才猷练达,学问优长。由进士授职修撰,叠掌文衡,擢升内阁学士,派充出使大臣。办理一功,悉臻妥协,简授兵部侍郎,差滿回京,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均能尽心职守。………兹闻溘扯,轸惜殊深。加恩著侍郎例购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这也算是对洪钧在京供职一个全面的小结和肯定。</b></h1> <h1><b>洪钧的儿女亲家陆润庠(1841一1915)是清代第101位状元,也是苏州最后一名状元(其后清代还有一位“收尾”的山东状元丿,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曾任光绪与宣统两帝的老师,也是一代名儒。</b></h1><h1><b>陆润庠很俭朴,虽贵为一品,却衣着如寒士,而且性格内向,甚至有些刻板,喜怒从不形于色。书法极好,有口皆碑,他和洪钧虽为亲家,”一红一绿”都是状元,然性格却截然相反,并且还有一段扯不断的关系。</b></h1><h1><b>陸润庠的女儿陆玉珍,嫁给了洪钧的儿子洪洛。可是洪状元却是风流倜傥的新派人,娶了花船女为妾,也就是后来的赛金花。当时,性情保守的陆润庠对此事就非常不满,洪钧去世之后,赛金花由京来到苏州洪家后被拒。一方面因为赛金花的妓女背景有辱洪家声名,还有一个言不出口的原因是洪钧的儿子不久后也去世了。陆润庠的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赛金花若不被驱出家门,就成了一门两代寡妇,很难相处。</b></h1><h1><b>赛金花也算有个性,离开苏州去了上海重操旧业,并迅速成了名妓。于此,陆润庠的臉上掛不住了,每每听到上海方面关于赛金花的传闻则有如重责。于是陆润庠便暗地联合多位士绅将赛金花花赶出了上海。此后方“成就”了赛金花北上天津与北京…,后成名声赫赫的“赛二爷”。至此,拙政园“鸳鸯厅里悬掛的竟是两位“性格鸳鸯”又相亲、又相杀的亲家状元的两块题匾,真的是太应景和太戏剧性了。</b></h1> <h1><b>洪钧墨宝,周策纵书画卷轴与扁面收藏集(Tse-Tsung Chow Collection of Chinese Scrolls and Fan Paintings),威斯康星大学密沃基分校</b></h1><h1><b>精选多幅刊载如下。</b></h1> <h1><b>合计洪钧墨宝共50张。。</b></h1> <h1><b>加入苏州简图三张,其中老”吴县”现已不存。</b></h1> <h1><b>五段视频已分别插入“洪钧故居”之(一)、(二),然都是转录于此(失误而列入)。此为原稿。</b></h1> <h1><b>全文完。</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