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坝上草原行摄第二季

金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nbsp; 将军泡子</p><p>&nbsp; 将军泡子,传说康熙与葛尔丹大战,放炮轰散了葛尔丹的骆驼阵,强烈的震动改变了此地的地理结构,致使地下水涌出形成了水泡。此处水面开阔、四面环山,水中芦苇众多,错落有致。<br>&nbsp; &nbsp;我们进入将军泡子大门后,没有走右边的大路,而是走了左边的小路,不到十分钟就来到湖边,看见许多许多人已经在湖边等待日出和群马的出场,纷纷演绎着抢位占位的大戏。景区组织者紧急召集所有摄影团的领队,要求他们立即将各自摄影团成员带离湖边并排好队伍,宣布当时属于某某摄影团包场时间(不属于该摄影团的不得进入特定的拍摄机位)。我们按照导摄的要求排队,依序进入分配的拍摄机位。<br>&nbsp; &nbsp;日出前夕,将军泡子风光邃美,呈现难以形容的大气与壮观,天空被铺染成为橘红的宏大背景,湖水、芦苇、野鸭以及大型风力发电机被衬托得如剪影似动画,既原始又现代、既自然又人工,梦幻般奇妙地组合融洽在一起,忍不住先拍上几张了。<br>&nbsp; &nbsp;太阳出来了,马群也赶来了。想象中的饮马瀚海、或饮马长城、或饮马长江的场面没有见到,倒是见到马群根本就不愿意靠近湖边(当天只有2度,湖水冰冷刺骨),马群被马鞭抽着方才不情愿下水的场景,看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说法也是有特定条件、特别情景的。<br>&nbsp; &nbsp;马群从东向西疾奔飞驰,人们下意识地闪开一条缝隙,马群立马对着这条缝隙冲过来上岸边。后来,骑士们高喊“不要怕、不要闪!”马群无可奈何,只好在湖水里悻悻来回了。 <br>&nbsp; &nbsp;之后,陆续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摄影团,每每到来一批,都要展开一次见缝插针或你言我语的“争眼光抢视野”行动,最后头顶、肩上、腰际、腿边等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都是相机、皆为手机,稍不留意、一不小心,人和相机手机就闯入我的相机镜头。<br>&nbsp; &nbsp;马群奔跑了一回又一回,现场指挥告诉我们:“这场跑马活动结束了,大家可以退场了!”我手脚并用,肩膀扛着N个相机,还手持手机没完没了地拍,着实吃不消了,何况马群蹄踏寒河的遭遇令人泪目唏嘘、心生怜悯,撤!<br>&nbsp; &nbsp;在前往五彩山的车上,我若有所思、似有所悟:萧萧长鸣、烈烈雄风,浩气牵魂天籁曲、追风揽月气如虹,该是何等的气派!然而,满怀激越的背后却是如此这般悲壮,当牛做马的日子该是何等艰辛,怪不得马群也许会共商“马”是,也许还会说老马识途?!<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 五彩山</p><p>&nbsp; &nbsp;五彩山是红山军马场辖区观赏次生林秋景的主要景点之一,原名叫于家大山。五彩当然是虚指了,实际上岂止五彩----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于微霜冻的作用,五彩山上不同的树种因抗寒能力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br>&nbsp; &nbsp;也许将军泡子的马群表演太精彩,也许现场人太多,我也消耗了太多体力,拍摄兴趣不高,光线看上去也比较“硬”些,便就近拍了一些白桦树。<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304国道</div>&nbsp; &nbsp;下午3点,我们从住地出发,打算前往下一站拍摄群马奔驰场面。导摄觉得时间绰绰有余,决定赋予我们半小时时间自由创作,还指引我们拍摄304国道沿线风光。<br>&nbsp; 沿线风光不错,赏心悦目的----微风吹过,落叶缤纷,树枝上与地面上皆是金黄笼罩,可谓处处美景、美不胜收,我一边行走一边拍摄,恨不得把美尽收。<br>&nbsp; 越过一座小山包,就看见众人端着长枪大炮,围着两位蒙古族美女、帅哥狂拍,如此热闹我们一定不放过,要去瞧瞧的!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美女翩翩起舞、狂舞不停,我们相机也拍个不停,直到导摄喊破嗓子,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返回车上……<br>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敖包吐</div>&nbsp; 敖包吐--距离红山军马场(本报告已多次出现此名称了。红山军马场由北京军区于1964年8月创建,总面积41.3万亩,主要担负边防部队军马供应保障任务。60余部电视剧的外景在此摄制完成)30分钟车程,是著名的摄影圣地。<br>&nbsp; 敖包吐地势比较高,最适合拍摄日出、日落。到达目的地,对面正好正西方,太阳正好在我们的正前方落山,这和昨天下午的拍摄机位相同,都是逆光拍摄。策划在此跑马的都是光影高人,光线非常好看,背景也很好,马跑其间,太绝妙了。<br>&nbsp; 最北面(左边)地上标注的拍摄线,已经到头了。只好到最南面(最右的位置)碰碰运气。一位大师携妻子带了两台相机,看到我站在他右手边,让我离开点,说会挡了他的机位;我乐了:“我已经是右边最后一人了,你是倒数第二人,我怎么能挡住你呢?再说马从左手边出来,向更左方向奔跑,你左手边无数台相机挡着你,你怎么不让他们统统离开呢?”他听后不语了。看来不能轻易说“阅人无数”啊,人与人相处纵然没有缘份,也希望相安无事、和平共处。<br>&nbsp; 光线正好打在前面的白桦树树梢上和山岗上,光影完美,忍不住拍了几张,同身旁的三府弄会长们交流了一下。最左边的土豪听到了我们聊天内容,开启了快门不停的模式----蓝天少云,云基本不动,没有拍延时的必要性吧?<br>&nbsp; 马群来了,三十多匹!我现在明白了:所谓拍小马群就是指三五十匹,所谓大马群只好自行脑补了。马群在骑士的催赶下在山岗上由东朝西北方向奔跑,我所处的位置,只能拍到马群从山岗下来的很少一段路程。尽管所处位置不利,一轮下来也拍了不少片子,片子基本拍清了,但构图和光影不是很理想。仔细听听快门声音,左边的土豪应该拍了更多片子,他看了看,询问一位大师: “都是糊的,怎么不清楚?光圈多少?快门多少?”<br>&nbsp; 当天早上和下午群马疾速奔跑的场面,相机应调为多点追焦或3D跟踪模式,不建议用单点静态对焦模式(单点静态对焦也可以拍到,但成功率减少)。三府弄摄影群都是拍过自行车比赛的,都知道这种情况要用多点追焦或3D跟踪模式。当天大家都拍到好片子,当然都很开森滴!<b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