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从2018年9月起向全省开展2018-2019年度3A课堂教学范式资源征集及评选活动。惠州市的老师们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在全省共8955件作品中,经专家初评、复评、和终审,最终脱颖而出,荣获教学资源征集优秀作品(项目)奖、资源展示/日常教学展示优秀作品奖、资源展示/应用交流报告优秀作品奖、指导优秀教师奖等,擦亮了惠州英语这一品牌学科。 </p> 2019年9月20日,工作室主持人邓少美老师和入室学员邱少君老师前往广州市参加“中小学3A课堂学科教学范式交流研讨会”,邱少君老师代表惠州市获奖老师上台领奖,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教研员、骨干教师进行了一次信息化与英语学科深度融合的研讨交流会。 <p> 在广东省教研室前英语教研员黄自成老师对“2018—2019年中小学3A课堂教学范式资源征集及展示活动开展情况“作了简短的整体报告后,来自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的张伟春副局长给我们作了一场相当精彩的学术讲座——“联结、联通、联合—智能融合时代校本研修的三个关键词”,以“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引入,向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课堂是如何优化英语课堂生态。</p> 张伟春教授以别开生面的微信投票,幸运抽答开场,在缓解了老师们的学习压力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张教授以他生动风趣的语言,真实有效地案例,为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如何用技术连接老师,如何推动网络教研等。参会老师反映强烈,互动频繁,收到很好的效果。 张伟春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时代从学生兴趣和需求出发,创造新的学习任务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在拓展应用中解决新的问题,巩固深化所学。充分利用平台获得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数据,进行数据支持下的综合评价,及时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另外一场精神盛宴,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张倩苇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学术报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张倩苇教授首先讲解了信息时代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进而阐述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和教师观念的变化,以及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往往落后于其他领域等问题的思考。此外,张倩苇教授对TPACK以及什么是信息化教育与智能教育的底线思维进行了讲解,引发老师们深入思考。 张倩苇教授抛砖引玉,让老师们从一些教学片段中展开思考,如何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课堂激发了大家对教学问题的热烈讨论。张教授展示的优秀课例,让我们领略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学手段、方法更多样性,教学媒体更先进。借用张倩苇教授的话:“好教师都是自己在实践中悟出来的而不是被教或评出来的,他们善于观摩、善于实践、善于反思。”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理论,更多的要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去实施、体验。 来自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小学英语教研员谢春慧老师和佛山的一线小学教师冯翠梅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们的3A课堂教学范式的成功经验,分别是“人工智能+教育,开启自适应英语教育新模式”和“运用3A智能教与学平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br>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p> 谢春慧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增城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何在互联网教育信息时代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等,让我们大开眼界,进一步增强了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信心。</p></div></div> <p> 现阶段,怎样让互联网+与课堂融合是每一位老师值得深思与研究的课题,教师不能为了用而用,应凭借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p><p> 感谢这次省教研院举办的“中小学3A课堂学科教学范式交流研讨会”,让我们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让我们转变了教学思想——通过互联网打破课堂时空观,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个性化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p><p>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要秉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的理念,才能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期待下次的学习!</p>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p><br></p></div></div> <p> </p><p> 记录员:邱少君<br></p><p><br></p> <p>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