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长 天涯路远 ——子庙沟重装穿越龙潭坝

穿云箭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有些景,如果你不站高处,永远体会不道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去跋涉永远不知道它有多么美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刚开始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时,便爱上了这种山野行走的感觉,登上一座山,淌过一条河,远离了城市喧闹,看不见灯火通明,听不见车水马龙,相伴的是森林峡谷,高山草甸, 听鸟鸣虫唱,看古树流泉,体味清凉,享受日光,感觉浓浓的诗意。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更加近,喝着小酒聊聊天,驴友们相互说着行走的趣闻,很惬意,很安心。</font></h3> <h3>   凡有等待,必有启程......</h3><h3> 期待着,期盼着国庆的假期,终于到了,整理心情,收拾背包,约三五驴友一同出发--子庙沟重装穿越龙潭坝。</h3><h3> </h3> <h3>  Day1:新庄-子庙沟-王家沟-天子山梁-党参湾工区,18.57公里。</h3><h3> 龙潭坝,一个光听名字就能感觉到山水秀美的地方。她地处西秦岭腹地,四周环绕高山原始森林,原先住有九户村民,他们出入要翻两座大山,步行十多公里山路,北上才能走到党川乡的观音村,南下到高桥乡的王湾村。随着党的好政策,几户原住民陆续搬迁至高桥乡王湾村,只留下几分神秘,吸引各地驴友争相探寻。</h3><h3> 原计划十月一日启程,规划路线子庙沟-王家沟-天子山梁-山马峪-龙潭坝-黄石板沟—观音殿。一号凌晨四点一场大雨随风而至搅了行程,权且在家看看国庆阅兵,给祖国妈妈过过生日。二号继续走起,只是驴友洋芋蛋蛋有事参加不了了,我、无痕、熊出没、东方四人,去意已决,从天水市包车直指起点子庙沟。</h3> <h3>  早上七点天水出发,天气尚好,刚过了天北高速,一轮朝阳冲破云层,光芒四射,一扫昨日的隐晦。在无痕和东方的指引下,汽车绕过了拥堵的甘泉段,一路畅通,只是九点行至683乡道曲溪段时,前方修路,挡住了前行的汽车😂😂。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这样今天就要比原计划多行进3公里多。</h3> <h3>  道路旁灵动的白家河,一路蜿蜒,撒下颗颗似珍珠般的汗水。我们说说笑笑,过了一座吊桥,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林区。</h3> <h3> 山林中,树木脱去绿装,换上金装,秋风吹过,秋叶纷纷,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几个不安分的驴子,怀揣着梦想,负重三十多斤,一步步向目的地行去。</h3> <h3>  无痕大哥人狠话不多,一直走在最前面给我们开路。这是一条原先林场往山外运木头的简易道路,虽然一路的慢上坡,但好在路况良好,免去了背着重装包钻老林子的烦劳,一路行的倒也惬意。</h3> <h3>  道路旁山崖下时不时会出现山民把圆木掏空,只留小孔,供野蜂筑巢的蜂房。他们会定期采、取野蜂蜜——这份来自大山的甜蜜。</h3> <h3>(清寒雨中望前路,野径蜿蜒匿密林)</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h3><h3> 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化作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h3><h3><br></h3> <h3>  非常漂亮,一种不知名的小浆果。</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五味子,养阴固精的良药,吃起来涩涩苦苦的。</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野香蕉</h3></font></h3> <h3>  剥开皮看着十分恐怖~像条毛毛虫🐛,可味道非常香甜。</h3> <h3>  就这样,队前无痕,熊出没两位强驴打头,我们以每小时四公里的速度一路急行,中途只休息了两三次,一口气行进了十五公里。</h3> <h3>  下午两点,终于上到了天子山梁顶,也是此行最高处,海拔2037米。此时大雾如盖般从山腰袭来,伫立山巅,既有历尽万难后的感慨,又有征服山野的自豪。</h3> <h3>  一脚踩两县,翻过了天子山梁便是陇南徽县的地界了 ,苦尽甘来,道路也变成了一路下坡。</h3> <h3>  今天的行程已完成了大半,看卫星地图再走四公里,前方会有一个小院,或许是原先工区伐木的基地,不知是否可以住宿。</h3> <h3>  天上飘起了雨丝,时间尚早,我们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向前晃荡着,时不时停下脚步,欣赏欣赏这西秦岭似火般的秋景。</h3> <h3>  下午四点,山路走到了尽头,前方树木遮阴处一座建筑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就是卫星地图上显示的小院。</h3><h3> 院门虚掩,里面长满了蒿草,看样子好长时间没人居住了。院落呈四合院状布局,南北有两排房子,东边三间土房,西边是大门,房屋少说也有十几二十间,墙上写着防火的标语,下面落款高林宣。据驴友无痕推测,此处估计为高桥林场党参湾工区的生活场所,封山育林后废弃。</h3><h3> 后来查资料才得知,这里以前是国民党时期的火柴厂,1992年建立了龙潭坝工区,房子就是那时候重新修建的。90年代至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那时候龙潭坝工区承担着高桥林场三分之二以上的生产任务,全场职工的工资就指靠这片林场了。天保工程开始后,工区更名为管护站,为高桥林场八个管护站之一,职工调动,留下两个人负责巡山管护,其中一位就是高桥林场的传奇护林员宋国庆。</h3> <h3>  在众多房间里,我们觅的一间相对干燥的房屋。里面有用圆木和木板制成的简易大通铺,里面还有张台球案,🤩这简直是五星营地。此时黑云压来,大雨倾盆,我们很庆幸今晚不用到外面扎营,淋雨受冻了。</h3> <h3>  墙上的留言,记录下了林场工作人员曾经的过往与生活的不易。墙上,写名字的这潘治林师傅,我们也在第二天碰巧遇到,并提供房屋供我们居住,这一切难道是巧合???还是上苍在冥冥之中眷恋我们这群在天地间奔走的行者。</h3> <h3>  一切收拾妥当,也才下午五点,连着七小时的跋涉,我们早已饥肠辘辘 ,起锅造饭。😀😀</h3><h3> 院落旁边就是一条灵动的小溪,取水非常方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担担面煮起来。😀😀</h3></font></h3> <h3>  吃饱喝足,我们就着牛肉、花生米,喝着小酒,侃着大山,这生活正是无比滋润。熊出没更是感慨,如果假期够长、时间允许,在这住上个三五天也是一种享受啊。</h3><h3> 是啊,驴友就是喜欢这份大自然的恬静、与世无争。</h3> <h3>  是夜,伴着雨声、风声,我思绪万千,辗转难眠。我想了很多,既有现实生活的压力,又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h3><h3> 夜已深,周围响起了一片鼾声,里面偶尔夹杂着几声屋外蟋蟀的叫声。我不知不觉陷入了梦境........</h3> <h3>  Day2:党参湾工区-山马峪-老院子-锯齿崖-龙潭坝,9.23公里。</h3> <h3>  伴随着一阵悉悉索索的起床声,我们开启了今天的行程。今天规划路程十公里,计划从昨晚住宿地高桥林场废弃的房子至龙潭坝至。由于线不长,也就没有太赶,一觉睡到自然醒,慢慢悠悠的吃完早饭,出发已经是九点多了。</h3><h3>&nbsp;&nbsp;&nbsp;&nbsp; 一晚的夜雨,此刻也完全没有收手的势头,好在不大。远处山上大雾弥漫,云海时隐时现,煞是好看。</h3> <h3>  路上蒿草丛生,沾满了雨水亦或是露珠,不一会儿便打湿了我们的衣服。偶尔几株倒钩牛刺,勾住我们,试图挽留我们这群过客。</h3> <h3>  过了山马峪,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地图上标注的老院子。为什么叫老院子,或许原来此处有座院落,但此时一切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一只长满青苔的柱顶石孤零零的躺在那里。</h3> <h3>  慢慢的路没了,我们走进了河道,顺河而下,道路愈行愈难,景色却越来越美。小河两旁,一侧是万仞绝壁,高耸入云;一侧是高山密林,连绵起伏。茫茫江河中,行色匆匆的四人向前方行去......</h3> <h3>  我们一次次寻找合适的过河点,河水浸泡过的石头,就像摸了油一样,稍有不慎,就会掉在河里,湿身、崴脚,我就中招两次,鞋子里面进了水,走起路来噗嗤噗嗤,往外溅着水花。😬😬</h3> <h3>  峡谷中景色太美太美了,美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看到这里我竟一时词穷,只能用相机记录这美好的瞬间。</h3> <h3>  这里有条岔沟,我们的原计划是今天到龙潭坝露营后,第二天折返1.5公里从这条岔沟(黄石板沟)出至观音村返回。但就是这1.5公里确定太难走了,过去就不想再折回去了,加之黄石板沟路迹不明显,无痕、熊出没临石决定改走王家山,得家沟从高桥镇王湾出。</h3> <h3>  过河,又是过河。😬😬</h3> <h3>  过河不久,前面出现了两个废弃的院落。庭前野花烂漫,房后野果飘香。台阶用条石垒砌,窗户雕花镂空,看样子也是殷实人家。从残留的报纸,看出房屋的使用年代定格在2012年。</h3> <h3>  门牌号显示此处为龙潭坝8号,也是龙潭坝最远的一处院落。</h3> <h3>  门上的铁扣,古朴精美。</h3> <h3>  门板上的留言,宋国庆面在灶房里面,已经略显暗淡。</h3> <h3>  又过了两次河,才真正来到了龙潭坝,这个隐藏在深山中的小村落。</h3> <h3>  龙潭坝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的古朴而神秘。</h3> <h3>  运处的锯齿山,山崖雄伟俊秀,绵延数里,山顶高低错落有致,宛若七枚锯齿,棱骨锋利,直刺苍穹。</h3> <h3>  龙潭坝房屋完好,行前得知这里有一独居老人,透过窗户往里看,里面生活用品齐全,炕头还有个手机和头灯。看样子主人就在这附近,我们向山里喊了几声,希望唤回主人,看能否借宿一宿,不一会儿山上有人答复~也传来了喊声。</h3> <h3>  我们静静的在门口等待主人的到来。山上传来吼秦腔的声音,声音由远及近。主人回来了,经聊天得知,此二人为原龙潭坝人现己搬迁王湾居住,他们每过几个月便会翻越白家山步行十公里,回来看看这片难舍的故土,顺便采收放养的蜂蜜,采摘点山货,补贴家用。今年野板栗价钱好,陕西的客商从高桥镇收购价一斤要4元,这次他们是进山来采野板粟,并且今晚他们就要返回了,我们可以住在他们的房子里,第二天门上锁,钥匙放在窗户上就可以了。</h3><h3> 多么纯朴的老乡啊,我们运气实在太好了。</h3> <h3>  进一步聊天得知眼前的这位中年人居然是前文所提龙潭坝工区墙上题字的潘治林,老潘 正是机缘巧合。老潘热心的答应晚上回家后替我们打电话给包车司机,说明情况:改走高桥王湾,不走观音了,不用来接了。并给我们说房子后面一山全是板栗树,我们可以捡一些带回家吃。😀😀</h3> <h3>  于是道谢老潘,除熊出没留下看包外。我、无痕、东方三人上山去捡拾野板栗🌰🌰。</h3><h3> 板栗实在是太多了,一颗颗刺球从树上掉下来,摔开后洒落一地的板栗。免去了我们剥刺球的烦劳,不一会儿,我们便一人捡了五六斤。要不是考虑到路远还要爬山,大家还不肯下山。</h3> <h3>  下山收拾东西,做饭。一晚担担面一杯豆浆,吃的饱饱的。🥙🥙🥙🍝🍝</h3> <h3>  龙潭坝的小学,门板上遍布稚嫩的笔迹。</h3> <h3>  黑板上,龙潭坝我还会回来。希望走出大山的你能过的幸福。</h3> <h3>  生堆火,烤烤湿透的鞋袜。</h3> <h3>  今天虽然只走了短短的9.23公里,但前前后后过了八次河。大家又冷又累,便早早的钻进了睡袋。后半夜天空淅淅沥沥的又下起了雨,竟然一次次将我冻醒........</h3> <h3>  Day3:龙潭坝-蜂儿崖-胡家店-龙潭--白家山-得家沟-宋家庄-王湾,8.64公里。</h3> <h3>  今天是出山的日子,原本晴朗的天空竟然毫无征兆的下起了,像是在为我们洗尘。没走几步,有事一条河横在了眼前,跨过河水。我们竟然找不到路了,在满沟的石头里上下寻找,才重新回到小路上。</h3> <h3>  蜂儿崖,蜂儿崖有一个大大蜂洞,每年春天洞里洞外都有很多蜜蜂来驻巣产蜜,在当地有这样一说:“黄桶盛蜜蜂王洞,黄蜡摆到汉中府”,可见当时的蜂蜜的已经可以卖到汉中了,进一步说明龙潭坝曾经的繁华。经过蜂儿崖时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山洞留在半崖上,崖下有当地人摆放的蜂箱,一些蜂飞来飞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林中穿梭。</h3></font></h3> <h3>  顺流而下,在一块巨石下,有一泓清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水底每一块石头,还有交错杂乱的树根。最深处,水色墨绿,水底幽黑,像极了龙出没的孔洞,这便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龙潭。</h3> <h3>趟水过河。</h3> <h3>  河对岸的莲花台(观音庙),据说崖下有古庙遗迹,内存木雕的莲花台,工艺精美。两幅古老的壁画,旌旗飞扬战马奔腾,场面十分宏大。由于时间原因未得一观,实属遗憾。</h3> <h3>  路边废弃的马槽,这里就是胡家大店。“前石锣、后石鼓,银子二万五”,在这块土古老的土地上曾有个显赫一时的胡家大店。据说,从太白、高桥经龙潭坝可以到达天水,这是一条唐代就有的古道。明清时盛极一时,曾是秦州通往陕西,四川的重要茶盐古道,直到民国才废弃,各地商队到达龙潭坝胡家店已是人困马乏,需要补给。胡家人瞅准商机,胡家大店开张了,胡家店独特的地理位置,热情的服务,可口的饭菜吸引着千千万万商客光顾,人际口碑的相传,使得胡家大店的生意蒸蒸日上,龙潭坝也迎来鼎盛繁华时期。听当地人讲龙潭坝繁华时期常住人口达300多人,不知何时胡家大店没了,遗弃的马槽,当地人代代口口相传的故事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繁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越海拔1600米的白家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越来越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山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现一个山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家庄废弃的矿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了山便是得家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硕果累累的柿子树。</h3> <h3>  四号中午12点30分到达终点王湾村。总行程36.5公里,过河12次,用时两天半。王湾包车至高桥镇,高桥镇赶下午一点半的班车于下午四点到家。</h3> <h3>  行程总花费:天水到曲溪包车,320元。高桥镇吃饭28元,王湾包车至高桥镇,60元。高桥镇至天水班车人均35元。 三天人均总花费,137元。</h3> <h3>  行在路上!让灵魂在一跬一步中得以升华,让身躯在一步一履的磨砺中日益强壮,而我们的阅历年轮也在风吹雨打中一圈圈愈发浓密、厚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