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壮美的西部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h3><h3>那灿烂如金的额济纳胡杨林、色彩斑斓的七彩丹霞等美景如调色盘一样多次打翻在我的梦境中……</h3><h3>朋友给我说,额济纳胡杨林的景致每年只有十一附近的20多天,今年不去,明年还得这个时间去……</h3><h3>于是,出发吧!</h3> <h3>9月30日乘K197踏上西行之旅,10月1日晚上抵达嘉峪关。</h3><h3>这次的行程是朋友精心策划的,因为我的时间非常紧,所以他设计的路线和时间非常紧凑高效,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三天竟纵横1000多公里,游览了6个景点,而且不显仓促!效率如同儒勒凡尔纳笔下的《80天环绕地球》😄,他缜密的头脑和办事效率令我叹服…</h3> <h3>10月2日凌晨不到5点离开嘉峪关,驾驶租赁的汽车丰田RV4绝尘北行,直奔目的地500公里以外的内蒙阿拉善额济纳旗😊……</h3> <h3>7:30左右,从嘉峪关向北飞驰约200公里,已经接近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此时向公路两边望去,千里戈壁浩瀚无垠,一轮红日正努力的跃出地平线,刺破清冷的天空,给予空旷孤寂的旷野温暖和生机……</h3> <h3>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h3><h3> 这就是我们到达的第一站!</h3> <h3> 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的近700年。</h3><h3><br></h3> <h3>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现存于圣彼得堡博物馆),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h3><h3>但西夏学由此产生!</h3> <h3>登城怀古了许久……</h3><h3>才发现我们所在的黑城这只是一个复制品😂😂😂,遗址尚在十几公里之外,但已经没时间去了……,对于喜欢历史的我来说,这是此行最大的遗憾。</h3> <h3>黑城外弱水胡杨林风景。</h3><h3>日头很好,这里的胡杨林虽不算很大,但在日光的照耀下仍灿烂辉煌……</h3> <h3>秋色如绘</h3><h3>在我的镜头里似是油画,却不是油画</h3><h3>诗歌与妻子一起行走在金色的秋天……</h3><h3><br></h3> <h3>流传着动人传说的怪树林……</h3><h3>据称当年镇守此处的黑将军,突围于此后全军阵亡,于是全体将士便化身为这千奇百怪的怪树林仍旧守护故城……</h3> <h3>出景区已是下午3点,本来要按计划去居延海扎帐,但看天色尚早,我们临时决定先去110公里以外的中蒙边境——策克口岸……</h3> <h3>策克,土尔扈特蒙古语“河湾”之意,位于中蒙边境572界碑附近,是阿拉善盟向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四大、自治区第三大陆路口岸。</h3><h3>这里是祁连山黑河流域与阿尔金山脉河流的交汇处,也是李陵鏖战匈奴的古战场,也曾是成吉思汗西征的宿营地;这里是漠南、漠北、漠西的交界点,联络各部族的桥梁;2003年10月在中蒙两国修订《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第二轮会谈中,中蒙双方同意策克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h3> <h3>外蒙商户带来极具民族风情的木雕。</h3><h3>只是太贵了,一个竟要800元!</h3> <h3>于暮色中驱车赶回居延海,今晚我们在这里扎帐安营……</h3> <h3>居延海扎帐营地</h3> <h3>10月2号是我们结婚23年纪念日。</h3><h3>我们竟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来渡过,真的浪漫而美好……</h3> <h3>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h3> <h3>居延海的日出,据称是西北最壮丽的天空胜景之一,其实也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之一。</h3><h3>于漆黑寒冷的清晨,杂在如流的人群中,我们来到了早已人头攒动的居延海旁,守候那天空中一刹那的精彩……</h3><h3>根据预报,日出的时间将在7:15,但我们等候到7:30左右,天空已经放亮,但天空中云层厚重,极目远望,居延海与灰白的天空苍茫一色……</h3> <h3>许多人在失望中纷纷离去,而我选择继续在海边拍摄醒来的海鸟,哪知道过了20多分钟,</h3><h3>阳光竟挣扎着刺破了厚重的云层,显示它温暖的存在,虽然很快又被壮阔的云海所淹没,但四围皆是蔚为壮观芦苇荡的居延海,竟在这片刻初升的霞光里,每一朵芦苇都被镶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灿烂在大漠碧水之畔……</h3> <h3>浩瀚如烟海的芦苇,亭亭袅袅的摇曳于茫茫蛮荒之中,鸟儿也开始活跃起来,白鹭,苍鹭,红嘴鸥为主。红嘴鸥大概是与游客接触频繁了,也不怕人,成群结队的在人们面前的水域盘旋。鸟儿生着鲜红的喙和鲜红的爪,雪白的羽毛,飞舞于蓝天碧水之间。苍苍蒹葭,地阔天空……</h3><h3><br></h3> <h3>王维也曾到此处,在湖畔著《塞上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百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h3> <h3>10月3号上午9:00从居延海出发,一个小时后抵达本次目的最重要一站——额济纳胡杨林。</h3> <h3>或许只有在额济纳胡杨林,才能描绘出秋天的模样。</h3><h3>关于胡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朽,朽而千年不倒”。</h3><h3>很难想象,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这里的胡杨林面积竟达5636公顷。此处的胡杨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处之一,且保存极为完整。</h3><h3><br></h3> <h3>每年九、十月份,第一场秋霜过后,胡杨的叶子由绿逐渐转向枯黄✨,经太阳光一照,呈现出强烈明暗对比,于秋日中灿烂无比……</h3> <h3>无论你曾经看过多美的风景,在见到这片壮丽的胡杨林时,都会为之动容......</h3><h3>美好的事物易逝,胡杨也是如此。<br></h3><h3>它们的金黄颜色仅能持续二十来天,之后便于萧索的秋风中盘旋天空,落入大地,归于沉寂……</h3><h3>错过今年的胡杨,那就只能等到来年——</h3> <h3>于四道桥时,一只毛驴竟神奇地闯入了镜头……</h3><h3>这一切梦幻的如赴一场秋日的童话!</h3> <h3>从额济纳胡杨林出来已是下午6点。</h3><h3>按照行程,我们连夜驱车返回400公里之外的嘉峪关入住,于零点左右到达。</h3><h3><br></h3> <h3>10月4日上午游览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h3><h3>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h3> <h3>嘉峪关内草台班子的演出……</h3> <h3>这位将军负责核准通关官牒。</h3><h3>通关关牒又名“关照”,人们通常所说的“请多多关照”就是源自于此。</h3><h3>在汉代,任何人须凭证出入关,常用凭证为符、传、致、照等。</h3> <h3>10月4号下午3点,抵达最后一站——张掖七彩丹霞。</h3> <h3>张掖七彩丹霞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与肃南县境内的祁连山北麓,已开放的景区也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h3><h3>据称数百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使得祁连山向北东方向逆冲抬升,一片在地下沉睡了近亿年的红色岩层,受挤压而隆起。</h3><h3><br></h3> <h3>欣赏西北风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最好选择在黎明和黄昏。</h3><h3> 白天的阳光太刺眼,几乎任何风景都能被照成白花花的反光板。但是在短暂而温柔的霞光中,天地间便会折射出其原有的百媚千红,张掖丹霞那令人眩晕的色彩,更会使人于恍恍惚惚间流连忘返……</h3><h3><br></h3> <h3>这是大自然封印在张掖的七色彩虹,是天空留给大地的唇印,也是河西走廊上的颜值担当……<br></h3> <h3>10月4日夜宿张掖,来到著名的甘州巷子,品味西北名吃😍。</h3> <h3>甘州酿皮</h3> <h3>炒拨拉</h3> <h3>10月5日踏上返程,途经兰州。</h3><h3>妻子没有到过兰州,但听说此处兰州拉面非常正宗好吃,本以为时间紧,要错过这口福了。但没想到高铁站竟也有正宗的拉面馆……</h3> <h3>“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则柔滑透黄。</h3><h3>壮美的西北之行就在这一碗气香味浓,清亮澄澈拉面中结束了……</h3><h3>品完最后一口清汤,妻子慢悠悠地放下饭碗,心满意足的看着我说:“完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