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中国新疆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塔吉克族人集中聚居的地方,大约有五万多人。2019年8月,我们沈阳一行28人随深海摄影采风来到了这个边陲重镇,并且有幸参加了塔吉克人的婚礼。</h1> <h1>塔吉克族婚礼通常热闹三天。第一天客人们到新娘的父母家祝贺,第二天新郎接亲并举行结婚仪式,第三天客人们到新郎的父母家祝贺。我们一行人参加了前两天的婚庆活动。</h1> <h1>新娘子家位于塔吉克县城小区,一进小区顺着音乐鼓点声就找到了新娘子家。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新娘子家门口聚集的客人正在欢快的跳舞,集体舞会将贯穿婚庆活动始终。</h1> <h1>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及我国天山以南的许多地方。两千多年前,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帕米尔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塔吉克族文明因此而快速发展。</h1><h3><br></h3> <h1>塔吉克人大都是高鼻梁大眼睛,五官凸凹有致,女孩儿白皙漂亮,小伙儿健硕帅气,因为他们是中国56个民族中唯一具有欧罗巴(白种人)血统的民族,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种,而且塔吉克族至今不与外族通婚,保持了欧罗巴血统的纯正。</h1> <h1>按照塔吉克族的习俗,新娘子在被迎娶之前要待在一个严密的小房间里盖被发汗,进而新娘子就会更加漂亮迷人。所以我们只能在其院落外与其娘家的亲朋好友欢聚交流拍照,并不能见到新娘子。</h1><h3></h3> <h1>这里的男女老少皆擅长跳舞。塔吉克是个崇尚鹰的民族,鹰舞是塔吉克民族传统舞蹈,基本动作是伸展开双臂作盘旋状,配上矫健灵活多变的脚步,如同雄鹰在蓝天展翅翱翔。</h1><h3></h3> <h1>我也兴奋地跳起了塔吉克舞,舞毕,被新娘子传话请到屋里,新娘子请我为她和屋内的人拍照,我迅速地分别用相机和手机拍了照,并应新娘子要求加了微信传了照片,在我退出来之前,新娘子请我明天参加新郎的迎娶仪式。这种被待为上宾的信任令我十分感动。</h1><h3></h3> <h1>新娘的意愿与我们想继续参与婚庆活动的意愿一啪即合。第二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距离县城公里的瓦恰村新郎家。这里的佳宾正在用餐,人们分开在几个房间里团团围坐,吃着手抓羊肉、抓饭、烤馕等。</h1><h3></h3> <h1>下午2点迎娶新娘子的车队到了,主婚人往新郎新娘身上撒些面粉,以示和睦融洽,白头偕老。</h1> <h1>新娘穿着镶嵌精美的民族服装光彩夺目,即使看不到新娘的面庞,也能感觉到面纱后面新娘鲜花般美艳。新郎头上的帽子须缠上红白绸布,红色代表酥油,白色代表奶子,预示未来生活幸福,而眼睛周围点上石头粉,据说用以辟邪。</h1> <h1>第三天娘家人要到婆家赠送礼物,男方也要回赠礼物,这些礼节结束后,新娘子才能揭开面纱,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h1><h3></h3> <h1>塔吉克族有自己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年长者多不会说汉语,但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传递。他们眼神真挚,表达直接,待人淳朴敦厚,分手时已让我们依依不舍。</h1> <h3>前来祝贺的客人不分远近亲疏,一律盛情款待,我们吃着正宗的手抓肉和抓饭,</h3> <h1>孩子们或吃着小食品,或欢快的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也无不产生好奇。</h1> <h3>在欢快的鼓点中,我也跳起了塔吉克族舞蹈,</h3><h3>语言不通并不影响我们与他们互动。</h3> <h3>正在就听到我们这是一次汉民族参与少数民族的婚礼,是参加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