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后的塞尔维亚

禾兮

<h3>除了书卷,在名山秀水中徜徉也是一种阅读,看山岚流云,赏朝晖夕阳,望春花秋月,观四时流变,其实,万卷书的道理都在行走中,需要用一生的光阴去慢慢懂得。读书和行走其实都有同样的效用——获得内心的成长。读万卷书是向内滋养精神,行万里路则是向外拓展视野。一个人有多大的视野,就能够滋养多大的胸怀。</h3> <h3>假期如约而至,终于有一段时间,可以给身心放一个假,可去远方寻一段旅行,亦可清秋闲居,亦是另一种确幸。我们在意人间烟火柴米油盐,我们也在意人间风月,茶酒香花诗书画,人间喧嚣,生活不易,把“闲居”留给自己,是生命中的另一种奢侈。</h3> <h3>通常人们习惯在最美的景象中抒情、欢聚、安顿自我。这个秋天,乘着空闲时间,踏着晨光,又出发了,应该行走40多国了,走遍世界我们是否更加辽阔,思绪在高天流云间浩荡纵横,回首多半年的流光,天渐寒,心却暖,一切是安顿的,不仓惶的,此次目的地巴尔干半岛。</h3> <h3>乘坐汉莎航空公司飞机,飞行9小时到法兰克福转机,法兰克福上空,需在法兰克福航站楼经停7小时。</h3> <h3>机场内还是几年前的样子,依然如故,仿佛没有时间的距离。多年前在德国办公司,曾经一度每年往返几次中转法兰去科隆。往事历历在目,生活中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流淌在你的血液中,成全你的视野和胸怀。</h3> <h3>7小时后的待机又经3小时飞行,傍晚终于到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 nikola tesl)机场,一路从出发到第一站经过19小时,转机总是这样,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顺畅,旅途的畅快,不仅仅是见过他乡山水,也许还有回想后的旅途劳顿。</h3> <h3>塞尔维亚——听到这个名字,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前南斯拉夫的主体国,“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都与这个国家有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堂所在地,首都贝尔格拉德曾《孤独星球》评为全球十大夜生活之都;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明星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的家乡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还盛产帅哥美女,除了小德,维密天使米兰达·可儿也是塞尔维亚人。</h3> <h3>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或Republika Srbija,英语:Republic of Serbia),简称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国家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公元9世纪南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形成国家,建立塞尔维亚王国,1918年12月,塞尔维亚与其他南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2月4日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 塞尔维亚的经济近年来出现较快增长(2006年经济成长率达到6.3%),因而被一些人称为“巴尔干之虎”。其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在2008年,服务业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3%。足球是塞尔维亚人最为热衷的集体运动项目。<br></h3> <h3>10世纪末,塞尔维亚一度处于保加利亚的统治之下。1018年,拜占庭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接着又迫使塞尔维亚臣服。此后,塞尔维亚的政治中心由拉什卡转到了泽塔。沃伊斯拉夫的儿子米哈伊尔在位时期(约1050~1082年),合并了拉什卡。米哈伊尔为了提高塞尔维亚的国际地位,于1077年从罗马教皇格利哥里七世那里得到一顶王冠,开始称王。其子博丁在位时期(约1082~1101年),又合并了波斯尼亚。但是,博丁死后,塞尔维亚再度陷于分裂,波斯尼亚被迫依附于匈牙利。其他地区则处于拜占庭的控制之下。</h3> <h3>1915年10月的一战中,贝市被德军和奥匈帝国占领,遭受巨大破坏。上面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18年11月, 法国 元帅路易和南斯拉夫国王 亚历山大 一世一起率军解放了贝市。</h3><h3> </h3> <h3>此次出游线路,第一站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h3> <h3>贝尔格莱德 (Belgrade)座落在 萨瓦 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要道,被称为“巴尔干的大门”和“ 中欧 的大门”。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成为 罗马 帝国、拜占廷、 保加利亚 、 匈牙利 、奥斯曼帝国等的争夺地。</h3><h3>1284年, 贝尔格莱德 第一次成为 塞尔维亚 斯雷姆王国的首都。1867年成为 塞尔维亚 首都,1921年成为南斯拉夫首都,2003年成为 塞尔维亚 首都。这座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 伊斯坦布尔 、 雅典 和 布加勒斯特 的巴尔干半岛的第四 大城 市。</h3><h3>公元前1世纪, 罗马 人在此建立第一个城堡和小镇。4世纪,匈奴人入侵时摧毁。8世纪,南斯拉夫人开始重建,原名“欣吉杜奴姆”。878年,匈奴将小镇命名为 贝尔格莱德 ,意为“白色的城”。</h3><h3>1389年,奥斯曼帝国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到15世纪末全面吞并 塞尔维亚 ,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与奴役。</h3><h3>1521年2月,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 一世征服 贝尔格莱德 ,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在其后的150年,处于 和平 状态,吸引了包括突厥人、 希腊 人等在内的众多商人和移民,贝市逐渐成为一座东 方城 市,拥有众多的奥斯曼建筑和清真寺。</h3><h3>在此期间, 贝尔格莱德 曾三次被 奥地利 人占领(1688-1690年、1717-1739年和1789-1791年),但每次都被奥斯曼帝国迅速夺回。每一次的争夺战,贝市都被夷为平地。</h3><h3>贝市的古老景点不多,因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多灾多难之城,曾40次被不同的军队占领,38次易手,38次在废墟中重生,因位于 萨瓦 河与多瑙河交汇处,战略位置重要。</h3> <h3>贝尔格莱德的城市中心,有一座用白色石块堆砌而成的城堡,这就是著名的卡莱梅格丹城堡。 卡莱梅格丹的意思是“战地城堡”。因城堡以白色为主,所以斯拉夫人便称之为“贝尔格莱德”即白色之城,整个贝城也因此得名。</h3><h3>城堡背靠贝尔格莱德老城,面对萨瓦河与多瑙河的交汇处,绝佳的位置让它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防御工事,现在则成为当地人喜爱的休闲公园以及游客们必去的景点。</h3><h3>卡莱梅格丹城堡分为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下城如今只剩下废墟和开阔的绿地。</h3><h3>城堡的主体修建于17世纪,历史上曾经历多次修葺和扩建,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和奥匈帝国时期的建筑遗风。</h3><h3>192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十周年,人们在城堡的制高点安放了名为“胜利者”的纪念碑雕像,成为了贝尔格莱德的象征。</h3> <h3>1867年, 塞尔维亚 人推翻奥斯曼帝国,1890年,塞军事当局将城堡交给民事当局,于是城堡有计划地由军用城堡转为城市公园。<br></h3><h3> 1905年,园区开始扩建,修建了从底层通往顶层的台阶,分上、下两城, 上城是山上的城堡部分,下城延伸到河边。上、下城都有宽阔敞亮的绿地、独特古朴的石头建筑,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1931年,公园里又竖立许多文人骚客的纪念碑。</h3> <h3>现在的城堡里有免费公园、军事博物馆等,城堡前面的护城河被开辟成网球场。</h3> <h3>这座地标性的城堡公园,不仅是 贝尔格莱德 沧桑兴衰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著名的景点与休闲场所,还是俯瞰 萨瓦 河和多瑙河交汇的最佳观赏点。 萨瓦 河是南斯拉夫的母亲河,就在城堡脚下汇入多瑙河,左为 萨瓦 河,右为多瑙河。</h3> <h3>城堡在米哈 伊洛 大公街的尽头,这个 贝尔格莱德 的地标,是城堡上最显眼的一战胜利纪念碑, 石柱 高14米, “胜利者”手持宝剑、雄鹰。“胜利者” 原在老城区,清教徒们认为裸体塑像有碍观瞻,1928年纪念一战胜利10周年之际,“胜利者”被安置到 卡莱 梅格丹圆柱上。</h3><h3> </h3><h3><br></h3> <h3>卡莱梅格丹城堡地处两河交界处,站在城堡边上,你可以看到多瑙河与萨瓦河正是在这里相爱拥吻。河道两侧一边是古色古香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h3><h3>远处的高楼是塞尔维亚天际线中为数不多容易辨认的高楼——GENEX塔,是塞尔维亚著名的野蛮主义建筑。</h3><h3>如今这里是贝尔格莱德最美丽的自然了望台之一,尤其日落时分,面向多瑙河的城墙边上坐满了当地人和游客,一同享受这个舒适又美妙的时刻。</h3><h3>在这里望着宽阔的河流在脚下舒缓流过,以及绚丽的日落,很容易让人怀古思幽,浮想联翩。</h3> <h3>太阳沉下地面后,便是我认为一天中光线最美妙的时刻,卡莱梅格丹标志性景点之一的胜利纪念碑被照亮,对岸新城的灯光也亮起来了,纪念碑下还有不少的游人在驻足。</h3><h3>这座标志性的胜利者纪念碑,是用来纪念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中战胜奥斯曼帝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奥匈帝国。卡莱梅格丹城堡就是这千百年来战争的产物,也从侧面反映了塞尔维亚人不屈的精神。</h3> <h3>去过贝城市中心的人,应该都仰视过这座有年头的雕像:一位军人气概的人遥望着远方,一只手紧握缰绳,另一只手像是在指引方向。</h3><h3>一个半世纪之前,这位马背上的米哈伊洛大公也是一位叱咤巴尔干地区的人物。</h3> <h3>年轻时颜值颇高。</h3><h3>他曾两次统治塞尔维亚。一次是在1839年,他那体弱多病的兄长去世后,由他执掌大权。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的1842年,他的政权被反对者推翻,米哈伊洛只好在欧洲各国流亡。</h3><h3>在外六年期间,米哈伊洛不仅熟练掌握了德法两门外语,还娶到了奥匈帝国伯爵的女儿Júlia。同时,他还和国内的知识分子精英Vuk Karadzic (语言学家), Djura Danicic (翻译), Branko Radicevic (诗人)等人保持着密切联系。</h3> <h3>1860年,米哈伊洛再次统治了塞尔维亚。他致力于发展国内的文化和教育,同时扩充军备,增强军力,取得了同土耳其殖民者谈判的筹码,并成功将土耳其人赶出了贝城以及多个城镇,初步瓦解了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h3><h3>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在1868年的一天,当米哈伊洛在公园散步时,被刺客枪杀,结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他去世十四年后的1882年, 塞国人民决定他创建一座纪念碑,使他成为首位立在马背上的统治者形象。 雕像塑造的大公,仪态端庄、器宇轩昂,骑在骏马上,似乎是要奔向一个更快乐, 更自由的未来。</h3> <h3>米哈伊洛大公将建立现代化欧洲都市的理想倾注在了这条街上。幸运的是,这条街保留了一大部分的原有风貌,同时又充分融入了现代生活,它包容着各个时代、各类人群以及各种文化。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米哈伊洛大公的守望之下。十九世纪的时候,Miša上校是除了王室以外最有钱的塞国人。这位Miša上校不仅向罗马尼亚出口盐,而且同塞国王室也过从甚密。</h3> <h3>这是贝尔格莱德人气很旺的一条商业步行街,行走于其间,两旁的欧式建筑非常气派,略带巴洛克风格。</h3><h3>这条街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存在,因此这些建筑都是有一定历史的古建筑,那个时候,能居住在这里的都是塞尔维亚的皇亲贵族和名流巨贾,所以两边华丽的建筑如此密集也不足为奇了。</h3> <h3>他的塑像被立在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前,这条街上住的,是塞国当时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家庭,其中大多数是商人。</h3><h3>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光阴的米哈伊洛大公街成为了塞尔维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一条街。这都得益于米哈伊洛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h3> <h3>这条街给人的最大印象是既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大量的十九世纪风格建筑散落其间。商场、服装店、书店、画廊以及Kafana等各类店铺林立,沿街也不乏贩售手工艺品及画作的摊贩,川流不息的人群,又透着浓重的现代文化和商业气息。</h3> <h3>街上有很多商店和餐吧,贯通整个老城区,南面是共和国广场,有米哈伊诺大公的雕像;北面是卡莱梅格丹城堡。可以说,这里是每个来贝尔格莱德的游客的必经之地。</h3><h3>一座城市,建筑只是它的筋肉,而人才是它的灵魂,塞尔维亚从来不富有,但穷而性感,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群塞尔维亚人。</h3> <h3>话说,塞尔维亚人真的长得俊俏挺拔,怎么看都是一道道养眼的风景线,这么说吧,你直接把街道当T台欣赏就好。</h3> <h3><h3>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 (SANU),作为塞尔维亚最重要的科学机构,SANU为塞改进科学思想作出了最大贡献, 收藏了塞尔维亚、南斯拉夫和世界科学和艺术创作的杰作。使它成为贝城最具代表性的地点之一。</h3></h3> <h3>建于1922年的建筑顶部,装饰有象征胜利和成功的希腊女神尼刻的雕像。她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站在船首,手上高举分别象征产业和贸易的圆环。</h3> <h3>这栋被誉为“贝城最美”的建筑,以现代都市建筑构造,见证了贝尔格莱德从东方城镇向欧洲国家首都的转型。这栋楼本是Miša 给最年幼的女儿 Sara 的嫁妆。建成后,Miša 又希望将建筑“用于教育方面”,于是配备了健身房、教育机构、中学和国家博物馆。在1863年建成当年,贝尔格莱德高等学府搬了进去。在这的优良环境中,贝尔格莱德高等学府发展成为塞国的顶尖学校“贝尔格莱德大学”,成为了学术圣地。</h3> <h3>最早的那座喷泉建于1843年,在1889年的时候被毁。在原址上修建的一座又在1913年再次被毁。这座命运曲折的喷泉名称,源于土耳其语“deli”(意为重骑兵)。最早的时候,喷泉是被用来饮马的。</h3> <h3>现在大街上看到的这个喷泉其实是在1987年第三次建造的。所用的大理石,全部来自中部的 Venčac 山区。这里所产的大理石,纯白细腻,还曾被用于建造美国白宫。盛夏时节,过路的人,总会从黄铜喷口中,鞠一捧清水,洗去炎热和疲惫。</h3> <h3>从这里继续步行前往圣萨瓦教堂的路上,你还会经过一栋土黄色的建筑,外表朴实并不失典雅。博物馆不在显眼的街区,离圣萨瓦教堂不远,这便是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h3><h3><br></h3> <h3>从特斯拉到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的古今名人不断。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塞尔维亚人的骄傲。</h3><h3>你猜得没错,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电动汽车特斯拉,正是以这位名人命名的。有机会到塞尔维亚,推荐去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膜拜一番。</h3> <h3>值得一提的是, 100第瑞尔的钞票上印有一个头像,不是将军、也不是国王,正是尼古拉·特斯拉本尊,旁边还有一条物理公式:T=Wb/m2。</h3> <h3>提起萨瓦,在塞尔维亚的宗教发展史中可谓举足轻重。11世纪末期,饱受战乱困扰及拜占庭统治的塞尔维亚人迎来了独立的曙光。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斯蒂芬·奈马尼亚横空出世,在其率领下,塞族人民浴血沙场、南征北战,以扫穴犁庭之势驱逐了最后的统治者,初次建立了拥有独立王权、统一的塞尔维亚王国。这位开国之君也因此备受尊重,被后世冠以“伟大而完美的斯蒂芬·奈马尼亚”(Grand Perfect Steven Nemania)尊号。而最伟大的人物也始终难以逃脱岁月的侵蚀,随着一代英主溘然长逝,王位虚悬,一场兄弟阋墙的大位之争即将爆发。在这场角力中,三位王子被卷入:奈马尼亚的长子武坎、次子斯蒂芬以及幼子:萨瓦。他们面临的将是改变一生的抉择。</h3><h3>在三位王子中,萨瓦对世俗政务关注不大,却对宗教情有独钟。在奈马尼亚皈依东正教,加冕于日伊查修道院后,萨瓦更是全面管理了王国的宗教事务。而武坎与斯蒂芬可谓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在这种情况下,萨瓦的态度尤为重要,他在斗争中坚定站在次兄斯蒂芬一方,并以掌握的宗教影响力全力支持斯蒂芬夺取王位。在他的帮助下,经过一番激烈的龙争虎斗,斯蒂芬成功登上王位,接掌王国大权。</h3><h3>在次兄即位后,萨瓦随即酝酿了更长远的计划。他敏锐地看到,在塞尔维亚的历史中,并不缺乏英勇和顽强,然而数百年来,这种勇武往往成为了其他民族的利用对象,在充当炮灰后,塞族人又会陷入新的统治。这种情况的发生,追本溯源,是塞尔维亚民族缺乏强大的向心力,难以把民族整合成具有同样价值观的团结整体。但宗教的出现让这种状态有了改变的契机,利用宗教,人民可以很好的产生共同信仰。因此,萨瓦果断决定,要通过努力,建立塞尔维亚自己的宗教教区。</h3><h3>当时的塞尔维亚隶属于东正教奥布雷诺总主教区,但要建立新的教区,就必须东正教最高牧首亲自下令。在王兄的支持下,萨瓦毅然独自动身,北上君士坦丁堡觐见大牧首,陈请请命。在其恳求下,塞尔维亚第一次奉命建立了自己的总主教区,这不仅仅是东正教传播史上的重要进步,也对塞尔维亚今后的历史起了决定性的改变。在此后的数百年中,塞尔维亚又相继陷入了匈牙利、奥斯曼等国的统治,但无论压迫多么严苛,塞族始终存在着强大的凝聚力,在这种凝聚力下,他们以不懈的斗争为自己最终赢得了独立,由此也可知萨瓦之所以受到尊重的原因。</h3><h3>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铁托的逝世,南斯拉夫联邦陷入了权力真空,在一片乱局中,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掌权,试图利用塞尔维亚的民族情绪巩固国家支柱。在这种政策下,萨瓦大教堂开始建立,此时此刻,无疑政府想利用萨瓦在历史上的功绩激励国民,呼唤民族情绪的团结。在原计划中,教堂穹顶要用金箔覆盖,造成华丽的金顶效果。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在萨瓦的行动中,宗教作为手段,同时也作为接纳各个异族的通道,而狂热的单一民族主义,无疑是火上浇油,将国家推向分裂。</h3><h3>1992年,曾经屹立巴尔干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土崩瓦解,随即成立的南联盟也立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大制裁。面临内忧外患,教堂建设自然难以提上日程,不但原计划的金顶遭到拮据财政的否决,就连基本的外部建设都无法完成。在新世纪的千年到来时,教堂周围还停放着数部吊车,开工遥遥无期。建筑进度就如国家的前途,使人难测吉凶。2000年,新一轮总统大选结束,米洛舍维奇遭到反对党联盟的猛攻选举失利,随后被解送海牙法庭,新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金吉奇利用私人关系取得了一些经济援助,停工多年的教堂终于勉强完成了整个外部建设。但讽刺的是,金吉奇不久被刺杀,未完工的教堂举行的第一部安魂弥撒对象,就是它的建设者。</h3><h3>今天,塞尔维亚的经济渐渐有了起色,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开始缓慢的进行,不过庞大的开支使得其无法一蹴而就。在完成工程前,旧教堂仍然在使用,但无论如何,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可能的辉煌。萨瓦大教堂就如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和国家,在艰难中缓慢的挪动前进脚步,它们都期待着浴火重生,期待着如奈马尼亚、萨瓦一样的民族英雄再度降临。在庞大而巍峨的教堂中,在天主与世人的沟通媒介内,救赎与反省成为永恒的主题。强大之于每个民族,每个个人,都是不断的反思与奋进的过程。如果始终能够正视本身的错误,省察自我的历史,那么不论任何国家民族,都会龙飞天际,傲视寰宇。</h3> <h3>眼前这座青铜色穹顶的圣萨瓦教堂,突然出现在视线里的时候,巨大得有点超乎想象~它的规模仅次于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全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之一,也是贝尔格莱德乃至塞尔维亚的地标之一。</h3><h3>教堂顶上的4个角各有一座钟楼,一共挂有49口铜钟,每到整点都会一齐奏响。</h3> <h3>塞尔维亚有名的教堂总离不开人的故事,这里也是如此。这尊伟岸的雕像的主人,毫无疑问,便是教堂所纪念的圣萨瓦,绝对的重量级角色。</h3><h3><br></h3><h3></h3> <h3>信仰,灵性,文化和自由的灯塔。今天,圣萨瓦寺在贝尔格莱德的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它是一个聚集地点,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也是所有有需要的人的重要支持地点。在塞尔维亚首都的居民之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并且在他们面前庆祝重要假期已经成为很久以前的传统。</h3> <h3>圣萨瓦何许人也?</h3><h3>圣萨瓦是塞尔维亚最强盛王朝——尼曼雅王朝的开创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的三子,圣萨瓦是三子中最聪慧最深得父亲喜爱的一个,然而他无心权力,专研神学,并投身于宗教之中,成为了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第一任大主教。</h3><h3>圣萨瓦为塞尔维亚中世纪的文学、神学等各方面奠基,头衔多得数不胜数,被追封为圣人,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h3><h3>1595年,奥斯曼统治者为震慑塞尔维亚人,把圣萨瓦的遗骸从南部掘出,带往贝尔格莱德一出山丘焚烧示众,然而却彻底激怒了虔诚的塞尔维亚人,招致了更猛烈的反抗。</h3> <h3>最终塞尔维亚独立后,在圣萨瓦遗骸被亵渎300年之际,1895年塞尔维亚教会成立了专项小组,开始规划和筹建圣萨瓦教堂,用以纪念圣萨瓦。</h3> <h3>圣萨瓦教堂外观看起来十分庄严宏伟,但是内部至今仍在装修之中。我们进入了教堂内部,发现进门的一小部分可以参观,摆满了圣像画,其它部分仍然是一个大工地。继续往里面走,顺着阶梯可以进入教堂的地下一层继续参观。这里的内饰已经完成,虽然只是教堂的一小部分,但依然能看得出里面的大气和宏伟,碰巧的话还能看到教徒在祈祷~</h3> <h3>曾经剑拔弩张的意识形态斗争如今已消散无影,这个民族的文化本色藏在城堡、教堂等古建筑里。</h3><h3>塞尔维亚的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大部分教徒比较虔诚。无论你是否信教,虔诚的教徒和神圣的教堂,都让人感到内心的安宁。</h3> <h3>据说,圣萨瓦教堂的建造资金已经陆续到位,这座陆续建了百余年的教堂,最快在10年后可以正式落成。很快,我们就能看到圣萨瓦教堂最终完工的模样。</h3><h3>此外,旁边还有一个小圣萨瓦教堂,内部有壁画,如果时间充裕不要漏掉。</h3> <h3>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的传奇</h3><h3>我敢说有很多人因为德约科维奇才知道了塞尔维亚,小德可以说是赛国的推广大使;因为小德,才充满了对塞尔维亚的探索之心。</h3> <h3>想想小德也真是不容易,他出生后四年南斯拉夫内战开打,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五场战争一直延续到1999年。“我们会去轰炸最多的地方练球,猜测他们不会两天内轰炸同一个地方。”小德在自传里说。就是那个在被轰炸过的废墟里练球的男孩,成为了网坛霸主,从他在球场上不屈不挠奋力扑救每一个球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读懂来自贝尔格莱德的坚毅与力量。</h3> <h3>2012年他与纳达尔苦战5个多小时的巅峰之战,贝尔格莱德的每个人都记忆犹新;今年的澳网,德纳第53次对决,德约直落三盘获胜,小德绝对是塞尔维亚乃至整个巴尔干的骄傲与传奇!</h3> <h3> 铁托墓简单而朴素</h3><h3>  铁托墓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城南的小山上,离市中心不远。《环球时报》记者购票进入肃穆的铁托墓时已是黄昏时分,游客相当稀少。整个陵园由墓地与陈列室组成,进门不远处便是铁托墓。据介绍,这里原来是铁托办公之余常爱去的花房,他格外喜欢这个花房,希望死后一切从简,让花丛为伴。遵照他的生前愿望,人们没有为他专门修建陵墓,而是将他经常光顾的花房改建成长眠之地。人们还爱把铁托墓叫做“5月25日纪念馆”,因为铁托的生日是5月25日,这个名字似乎更充满感情色彩。</h3><h3>  花房简单而朴素,墓两旁是绿色植物和花草,中间顶棚是玻璃房拱起,长长的白色灰纹大理石地面尽头,陈着白色灰纹的大理石棺椁,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评价,上面只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几个金色大字。</h3><h3>  墓的一侧房间里陈列着铁托生前用过的办公桌椅,还有不少关于铁托生前事迹的介绍,以及与各国领导人的大幅合影。墓的另一侧房间里,陈列着的全部是火炬。这是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青年为了表达对领袖铁托的爱戴,每年都会在铁托生日这一天采用奥林匹克接力的方式传递火炬接力棒,把革命决心书装在火炬接力棒内传到贝尔格莱德,然后作为礼物送给铁托。铁托去世后,这个活动还持续了6年,一直到1986年。</h3><h3>  沿着山坡拾级而上,便是长长的陈列室,一间间陈列着前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和各国政府赠送给铁托的礼物,各民族人民喜欢把有特色的民族服装送给铁托,还有不少非洲国家总统送的是金灿灿的马鞍,还有一些出土的长刀长枪,足见戎马一生的铁托对军旅用品的喜爱。</h3><h3>  返回大门口,有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商店,清一色是红色纪念品和书籍,或者带有五角星,或者带有铁托画像。游客还可以系上红领巾,戴上南斯拉夫时期十分流行的红五星船形帽(也称“铁托帽”)照相,过一把“红色旅游瘾”。</h3> <h3>收藏有许多昔日铁托的同志和前来访问南斯拉夫的国家元首所赠送的各种礼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展厅面积不是很大,但是产品很丰富,有的就直接放在架子上供人参观,还有很多是贴近前南斯拉夫老百姓生活的日常用品,书刊,报纸,电器,护照,甚至手绘的地图都有,还有一列铁托乘坐过的火车模型,十分精致,连内部座位都标注的十分详细,以及一些具有历史性时刻的老照片,大量与铁托相关的珍贵史料等,还有来自中国团队的游客,当然中老年人居多,估计也是来缅怀那个时代的历史吧。</h3> <h3>铁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之墓地。这座墓原先并不是专门为其修建的,只是由一座旧的花房经过改建而成,里边还有许多重要时期的历史照片,以及展示了他曾经穿过的军服和用过的一些物品,旁边还有一个博物馆,摆放了很多的各国精美礼品。中间有一个花园,矗立着铁托他的一个等比例铜像和其他的一些艺术雕塑,前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感,只能说,功过自有后人评吧</h3> <h3>历史事件: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深夜,参与北约轰炸南联盟行动的 美国 用导弹袭击了 中国 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馆舍主体建筑严重损坏,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 中国 新闻记者不幸牺牲。由于被炸使馆馆舍破损程度严重,辐射超标,根据中塞双方2004年签署的协议,被炸馆舍旧址及使用权移交给塞方,塞方免费向 中方 提供地皮建设新馆。2009年5月7日, 贝尔格莱德 市政府在被炸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牌,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3位 中国 烈士。</h3> <h3>现在原址正在建设中国文化交流中心,贝尔格莱德 中国 文化中心大厦将明年投入使用!! 贝尔格莱德 中国 文化中心大厦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项目建筑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为地上8层,地下2层,包含 中国 文化中心、驻塞使馆公寓、商务接待区、商务办公区等四个功能区。</h3> <h3>接近傍晚,我们到了据说是贝尔格莱德最浪漫的一条餐饮街,当地人及周边地区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欢聚畅饮。</h3> <h3>小巷熙熙攘攘,我们到的不是饭点,各家餐厅正在准备夜晚的高峰人流,每家餐厅均装饰精美浪漫,灯光,蜡烛,音乐,街边一桌桌的欢聚男女,香槟,啤酒,红酒,烤肉……还有一簇簇不断来往涌动的人流,使这个夜晚歌舞升平,安逸,舒适,浪漫。</h3> <h3>在塞尔维亚吃什么?</h3><h3>塞尔维亚人喜欢吃肉:羊肉、牛肉、猪肉、鸡肉、鱼肉、鸭肉他们都喜欢... 做法其实和西餐都差不多,烤、腌、蒸、炖等,只是分量更大也没那么精致。他们认为食物的分量一定要足,才能显出热情和友好;点的这些菜,要么全部吃光,吃不完的肉也会打包回家。难怪塞尔维亚男男女女都长得特别结实,这真的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h3> <h3>第二天,清晨去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城市位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南斯拉夫时代就是塞尔维亚最大的经济和文化中心,19世纪曾获得了塞尔维亚的雅典的美称。<br></h3> <h3>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是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位于河面上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南斯拉夫人民为了对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侵犯,从1692年起就开始在此兴建城堡,共经历了94年漫长的岁月才全部完工。1948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历史遗迹。</h3> <h3>彼得罗瓦拉丁堡垒位于塞尔维亚的诺威萨,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就已经用于防御要塞使用了。这座古堡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战争,现在是塞尔维亚知名的观光景点。</h3><h3>彼得罗瓦拉丁堡垒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下通道分3层,每层有近2米高,每层通道都盘绕迂回,纵横复杂,如同一个大迷宫。地上部分尤为出名的当属钟楼了,钟楼位于古堡顶部,在此可以鸟瞰多瑙河和诺威萨市全景。</h3> <h3>多瑙河边的古堡</h3><h3>开车到诺维萨德,首先就去了这个堡垒。历史上的记载这个堡垒非常坚固,从未被攻陷。堡垒盘踞在多瑙河边的山上,有着多层的城墙。城里是一个黄色的大楼,据说是彼得一世的行宫。在这个楼里有挪威萨德的历史展览,值得看,根据历史展览,这个城是一个自由城市,贸易城市。唯一的战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克罗地亚的炮攻击过。。</h3> <h3>【彼得罗瓦丁要塞】在1948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历史遗迹,这座城堡非常壮观。要塞内部的诺维萨德博物馆,展示了石器时代的出土物、中世纪和近代武器、以及 18-19 世 纪的装饰品等。在要塞地道内穿行… </h3> <h3>美丽的杜纳夫河景色,有许多餐厅和咖啡馆;道路平坦美丽适合散步。在堡垒的下面,有一个比基督早两千年的定居点。堡垒在岩石上。堡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个世纪以前。正是因为有了它,彼得罗瓦拉丁才成为一个坚固的栖息地。堡垒位于Fruška的支流,比多瑙河搞了40米,在右岸。它是潘诺尼亚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和战略基地之一。</h3> <h3>我不确定是在白天还是晚上来这里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你可以在这里散步或喝咖啡,欣赏美丽的风景,或者你可以去观看音乐节,看看这里是如何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音乐会场所的。这里是我在诺维萨德最喜欢的地方。</h3> <h3>漫步登上这座堡垒,并在其中逛逛会让你感到非常放松,我的建议是大家安排半天时间在这个景点。大家可以在堡垒里逛逛,选择一家坐拥城市美景餐厅的荫凉处坐下,好好享用午餐。</h3> <h3>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奔流不息的多瑙河,还可以远眺诺维萨德古城。在城中的古钟很美,也有一个“喝醉了的钟”的名声,就是夏天走的慢冬天走的快。</h3> <h3>中国和塞尔维亚首次开展警务联合巡逻,世界上第三个联巡国家,他们刚到塞尔维亚一周,巧遇到我们,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将祝福带到祖国,祝福共和国70华诞,[啤酒][啤酒][爱心]欣然,我大中华V5.</h3> <h3>如果你经常来诺维萨德,那么住在这里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这里可以让你非常愉快地喝一喝咖啡,享用午餐和啤酒,也可以看到非常棒的诺维萨德美景。第一次来到诺维萨德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钟表的指针是相反的:小的指针表示分钟,大的指针表示小时。</h3> <h3>老城区中心的自由广场(Liberty Square)从十八世纪以来一直是集会和举行庆典的场所,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广场有不同的名字,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叫弗兰茨·约瑟夫广场,也就是以茜茜公主丈夫、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名字命名的。一战后更名为革命广场,二战后才改称自由广场。自由广场周围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建筑,市区主要的景观都在这附近。</h3> <h3>从自由广场出来是城内最古老的街道Zmaj Jovina 街,然后是诺维萨德大街(Dunavska Street)。这条五百米不到的诺维萨德大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和很多露天的餐厅和小酒馆。我想夏天会更热闹吧!</h3> <h3>独特,平静而完全的自由</h3><h3>这里讲述着巴尔干半岛的历史。坐落在东方与西方、土耳其文化与奥地利文化的冲突点上,这里对于欧洲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Exit音乐节每年都在这里举行。这个景点是到诺维萨德的必去之地!</h3> <h3>每个城市,都有热闹的道路、拥挤的人群。每个城市,都有守望的窗口、等待的目光。人们喜爱一个城市,因为这里生长着喜爱的人,或是盛放了自己的岁月和故事。</h3> <h3>随意来到这家咖啡馆,没想到进来整个店面装修精致,热情的店员,品种繁多的饮品,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味道惊喜,很独特。</h3> <h3>第三天游览塞尔维亚的一些自然网红景点:遗世独立的河中小屋,斯库图里卡为拍电影《生活是个奇迹》的拍摄地木头村,还有经典的萨尔干8字铁路(Sargan8),建于1925年,曾经是通往波黑、克罗地亚的主要铁路。后来窄轨被淘汰,现在又修复了其中一段作旅游观光。</h3><h3>曾经的蒸汽机已换成了现代的绿皮车头。</h3> <h3>车开到到Zlatibor需要四个多小时,整段路程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我的双眼一直在享受着盛宴。 上面这张照片是隔着大巴玻璃窗拍的。一路上都能看到小木屋稀稀落落地坐落在树林中、草地上,同时,还有阳光普照。</h3> <h3>河中小屋是什么样的?喜欢旅行,关心各种旅游公众号,在各大旅游网站兜圈子的朋友,对下面这张图,肯定不会陌生。</h3> <h3>小屋位于塞尔维亚的巴依纳巴什塔(Bajina Basta)镇上的德里纳河(Drina RIver)中。</h3><h3>蓝色的德里纳河,在每年夏天的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河中有块巨大的礁石,孩子们游累了,就爬上去歇脚。1968年的夏天,两个在河里游泳的塞尔维亚少年突发奇想,想在石头上搭个小木屋,作为休息的基地。</h3><h3>你小时候,有没有在村子附近的山上,废旧的仓库里,甚至某棵大树上,跟小伙伴们一起拥有一个秘密的、别人不知道的地方呢?</h3><h3>全世界的少年,都是一样一样的。</h3> <h3>小木屋,2012年8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刊出过,英国《每日邮报》也刊登过,称它为世界上最孤独的房子,小屋因此名声大噪,前来寻访的游客络绎不绝。</h3><h3>小屋位于塞尔维亚的巴依纳巴什塔(Bajina Basta)镇上的德里纳河(Drina RIver)中。</h3><h3>蓝色的德里纳河,在每年夏天的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河中有块巨大的礁石,孩子们游累了,就爬上去歇脚。1968年的夏天,两个在河里游泳的塞尔维亚少年突发奇想,想在石头上搭个小木屋,作为休息的基地。</h3><h3>再后来,少年们慢慢长大,情同手足。由于德里纳河经常会发大水,小屋也历经损毁又屡次重建,现在我看到的小屋,已经是第六代了,设计得相当科学精妙,能够抵挡汛期时的大水。</h3><h3>其中有一名少年的亲舅舅,就是带领中国足球队历史性踏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名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对,就是那个米卢!</h3><h3>如今,少年们也已经老去,只有小屋还默默矗立在德里纳河中。</h3> <h3>两个少年小鸟筑巢一样,一点一点把建木屋需要的材料,从岸上运到大石头上。一年后,木屋建成。再后来,少年们慢慢长大,情同手足。由于德里纳河经常会发大水,小屋也历经损毁又屡次重建,现在我看到的小屋,已经是第六代了,设计得相当科学精妙,能够抵挡汛期时的大水。</h3><h3>其中有一名少年的亲舅舅,就是带领中国足球队历史性踏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名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对,就是那个米卢!</h3><h3>如今,少年们也已经老去,只有小屋还默默矗立在德里纳河中。</h3> <h3>Mokra Gora是 塞尔维亚 一个很著名的小山村,这里有知名景点木 头城 ,也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窄轨火车八号火车。</h3> <h3>塞尔维亚🇷🇸 【木头村】这里是个塞尔维亚民俗村,为艾米尔·库斯杜力导演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建于麦卡尼克山上。</h3> <h3>这个名叫木头城的小村庄靠近波黑边境,是塞尔维亚知名导演埃米尔· 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一手为自己打造的“乌托邦”,寓意远离城市、喧嚣和战乱。这里曾是库斯图里卡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Zivot je cudo)的取景地,现在改造成了度假村,电影院、图书馆、酒吧、餐厅、旅馆一应俱全。</h3> <h3>村子里的所有房屋,包括小教堂、街道等等全部都是木头制成的,这种木制的房屋是塞尔维亚农家的传统建筑,村子里的小屋大部分都是库斯图里卡从塞尔维亚各地收集过来,经过改造后投入使用的。</h3> <h3>木头城距离塔拉国家公园不远,四面环山,夏天绿荫重重,冬天云雾缭绕,一副世外桃源的美景!。<br></h3> <h3>如果没看过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文化情结,这个地方倒也算是个拍照友好的地方。</h3> <h3>萨尔干8字铁路(Sargan8),建于1925年,曾经是通往波黑、克罗地亚的主要铁路。后来窄轨被淘汰,现在又修复了其中一段作旅游观光。</h3><h3>曾经的蒸汽机已换成了现代的绿皮车头,车厢依然是全木制。这优美的山中感受铁路情怀。</h3> <h3>当天和我们同车的还有当地的学生,也许是他们的校外活动,孩子们欢腾跳跃的姿态,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h3> <h3>【Sargan 8 】火车建于 1925 年 2 月 2 日。长 13.5 公里。有 22 条隧道,5 座桥或高架。在德里纳河右岸及部分左岸,Rzav河两岸(汇聚到德里纳河)圆锥形的群山中。【Sargan 8】山区小火车因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个圈,酷似一个“8”字,所以名为“Sargan 8”。</h3> <h3>初秋的日子值得邂逅每一份美好,与你漫步与你分享,一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雾里看花,不用难得湖涂,清水涤心,心素如简,可以和你平淡相守,可以和温暖同住。</h3> <h3>傍晚,我们来到兹拉蒂博尔城镇,只见一个小广场,广场内聚集着不少当地居民,下棋,聊天,闲适而安静,周边一个不大但清澈的湖,湖水让小镇增添了很多灵气,湖的一侧是块小山丘,一片松树林挺立期间,像是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树下的这片草地郁郁葱葱,阳光下生机盎然,而草地上是一群放学后的孩童,女孩们三三两两散步闲聊,男孩们则在踢足球,那认真劲像是一场国家队的比赛,这才是放学后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小镇虽然不大,但不缺繁华,很喜欢。</h3> <h3>兹拉蒂博尔是塞尔维亚的城镇,由兹拉提波尔州负责管辖,位于该国西部,毗邻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接壤的边境,海拔高度约1,010米,每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2002年人口2,344。</h3> <h3>早餐后在湖边走了走,没有去房间拿相机,鲜花,绿草,还有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倾泻,空气清新,天空湛蓝,手机随便定格一张都像是加了滤镜,连一幢破旧的废弃老屋也非常有格调。湖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坐在长椅上,从背面看去,那个画面充分地体现了兹拉蒂博尔小镇的特色,安静而祥和,远离硝烟,远离城市,一切都是东欧小镇该有的模样。</h3> <h3>清晨的小镇安静,没有了夜晚的繁忙,坐下来留个影。</h3> <h3>塞尔维亚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同这里的人文地理一脉相承,几个世纪的民族混杂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特性。塞尔维亚的饮食文化深受希腊、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国的影响。塞尔维亚本土的传统风味名肴主要有熏牛肉干、卡伊玛克(鲜奶皮子)、甜辣椒酱、奶酪泡馍、玫瑰脯以及其他用李子干制作的各种特色小吃。<br></h3><h3>今天的伏伊伏定那省的主要饮食特点是以面食为主,各种烤面包、馅饼卷、面条,还有丰富的各种家畜家禽的肉制品。塞尔维亚中部的舒马迪亚地区的特色风味是烤野菜饼和烧烤乳猪。塞尔维亚西部则以制作熏肉干而驰名,在兹拉第博尔山和兹拉塔尔山,各类用小羊肉烹调的菜肴则是必不可少的。塞尔维亚东部的传统餐点是牧羊人的干千层饼、奶炖小羊肉、熏野猪肉、炖三味和各类蔬菜,荷马列斯卡玉米糊等。塞尔维亚南部最有名的菜是碳烤或烧烤肉,尤以莱斯科瓦茨烤肉最有名。科索沃自治省有丰富美味的斋食和荤菜:西红柿辣椒酱, 鸡蛋波菜焗饭,各种千层饼、蜜汁甜饼,以及各种羊肉或小羊肉烹制的风味小吃。</h3><h3>塞尔维亚的文字西里尔文字共有30个字母,每个发音对应一个字母,这也是塞尔维亚语区别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一个特征。但共产党执政时期,这一地区的人民所受的教育较全面,具有较现代化的生活观,外语水平高。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英语很普及,会讲英语的人数约占40%。此外,会讲德语和俄语的人也比较多。</h3><h3>塞尔维亚的地貌多种多样,北部的潘诺尼亚平原,是主要的农业耕种基地;中部的苏玛蒂亚地区则河谷和丘陵密布,主要为水果种植区;再往南,就逐渐地变为山区和峡谷地带,有很多山洞以及受保护的原始森林。塞尔维亚有很多名山(伍拉辛纳山、兹拉达山……),有五个国家公园(杰尔达普、弗洛什卡山、科帕奥尼克山、塔拉山和莎尔普拉尼纳山),还有众多的河流(萨瓦河、德里纳河……)和湖泊,为游人回归自然,享受积极的休闲,提供了极好的去处:从狩猎、钓鱼到各项极限运动等丰富的运动旅游胜地。</h3><h3>电影推荐</h3><h3>《生命是个奇迹》Живот је чудо, 2004;</h3><h3>《职守》 Profesionalac, 2003;</h3><h3>《巴尔干间谍》 Balkanski špijun, 1984;</h3><h3>《切格瓦拉粉的悲惨人生》Како сам систематски уништен од идиота, 1983;</h3><h3>语言帮助</h3><h3>你好</h3><h3>Здраво. Zdravo. (ZDRAH-voh)</h3><h3>你好吗?</h3><h3>Kaкo стe? Kako ste? (KAH-koh steh?)</h3><h3>我很好,谢谢</h3><h3>Добро, хвала. Dobro, hvala. (DOH-broh, HVAH-lah)</h3> <h3>由于处在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十字路口,贝尔格莱德——这座堪称巴尔干之钥的城市,在她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总共被摧毁了四十多次。如今的贝尔格莱德,硝烟早已消散,生活又回到了人们自己手中,它甚至被《孤独星球》评为全球十大夜生活城市之一。<br></h3><h3>塞尔维亚有一句话,“一年有四季,而我们是五季,春夏秋冬和战争”,可想而知饱受战争洗礼的国家人民是多么受伤,内心的苦痛和无奈是我们这些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深切体会的,因而他们更珍惜和平,渴望和平,及时行乐,也许更符合贝尔格莱德年轻一代的心态。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但是会好好生活啊。一个凤凰涅槃后的塞尔维亚 ,愿他们永远和平,人民安居乐业,世界和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