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守护者

土坷垃老岳

<h3>岳丙寅,字泽峰,汉族1968年出生,岳飞后裔三十二世孙,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人。从事泥塑彩画艺术,民间文学、文艺与研究30多年。</h3><h3>&nbsp;&nbsp;&nbsp;&nbsp; 目前在做各种神庙、传统建筑(装饰类)与民俗雕塑工作,2019年担任中国国际文学报告会委员,2017 被评为山西省级传统建筑名匠,2017年加入山西省雕 塑家协会会员,2016年成功申报山西省级非遗《院戏》项目2018年被定为山西省级非遗(院戏)传承人,2015被选拔为长治市农村实用拨尖人才,2010年加入长治市雕塑家协会会员,2018年加入长治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2018被评为长治市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成功申报为长治市级,平顺泥塑,非遗项目。2018年担任平顺县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2017年注册并担任平顺县岳裔厚荣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h3><h3> 平顺泥塑为师传方式,1980年从小学毕业后受到了岳平新老本家叔叔启发,并和他学习了泥塑画画技艺,后来经过我二十多年的探索临摹老壁画,效仿老泥像从中吸取一大部分传统技艺。将平顺泥塑的以发扬。在这些年的民间行走也对漳河两岸的各村民间故事有所了着,并记在心间。</h3><h3>&nbsp;&nbsp;&nbsp; 2017年12月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非遗人群雕刻技艺培训, 2018年参观了全国爱故乡年度人物的评选获得入围前20名荣誉。2018年参加长治市首届技能大赛,获金奖。同年11月接受了长治市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专辑采访,2019年3月平顺泥塑岳丙寅应邀参加了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的“走进平顺”公益推介平顺党参栏目拍摄。2016年先后受到平顺县,林州市电视台的人物专访2017年由山西新闻网、中国人的一天等 媒体报道。2019年夏又受到了长治市电视一台新闻频道的人物专访。2019年春三干会,平顺县县委县政府给于本人表彰 ,并授予十佳小企业带头人荣誉和奖励。</h3><h3>同年4月参加了,有长治籍著名导演,曹子清执导的院线电影“采药人”影片,并以特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进行了拍摄录制。</h3><h3>7月岳丙寅,平顺泥塑代表,平顺文化产业、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治市工艺美术协会参加了,长治首届文化产业周宣传活动。并被选为市委文化传承,接旗手。</h3><h3>2016年春,村委决定恢复人文始祖祭祀活动。对娲皇羲皇庙进行保护性设计与修饰。又将这个修旧如旧保护性工作交与了我,当时我作为这方面专业工作者,也感到荣幸又有压力。对家乡的文物保护于修饰也做了一整套方案,历经月余,将一乡村文物得以重放光彩。</h3><h3>2018年春。响应县委全域旅游号召,个人从艺术、从保护古民居、挖掘乡村地方及各姓氏人文文化,将岳家街,岳氏老居打理出两个院子,并在国庆节前整街挂灯,营造东庄村庆国庆,昌旅游的气氛。现以可供游客参观与学习与了着乡村一村一品的特点。</h3><h3>2018秋接到村委决定,要保护崖边文物古庙真武阁。由于古庙处于悬崖边上,屋顶秃费漏雨损坏程度大,所以要对此进行保护性修缮。此文物地势悬空现象,危险性大,大家对于修缮工作也很但心。但是我作为专业工作者对修缮工程心有成竹,信心满满。从开工到完工。皆按修旧如旧的方案,保护文物的方法,月余完工。这一文物真武阁又得到保护与传承。</h3><h3>总结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学艺三十年,坚持弘扬地方戏曲文化 我家三代唱戏,从小耳濡目染,热爱文艺活动,祭祀等活动近30年。记忆还原并传承乡里各种文艺活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致力于宣扬民间曲艺院戏的同时,不断研习地方花灯、彩灯、道具、化妆、编剧、组织、导演等各种技能,并与平顺作家赵伟平老师,同心协力追寻传统的庙会及祭祀活动,恢复启动羲皇娲皇文化节,既传承了乡村社火文化,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记载家族历史,传承家世根源 。作为岳飞后裔三十二世传人,为传承家族文化,从2010年开始家谱修整工作,寻访了浊漳河两岸大小古村落岳姓人口。历经八年时间完成了太行山岳飞后裔修谱。并组织各支系捐款,十万余元,对祖茔进行了修复。又主持策划乡村记忆唤醒乡民姓氏源流文化,对东庄村岳飞后裔古居一条街,整理、撰文、编写街道历史、各院落文化及有趣故事等等,从艺术与文化角度对祖居以及街道进行了记载与传承,整合出家族文化场所“精忠居”,岳家街的乡詢营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发扬地方民间艺术成功申报了长治市级非遗平顺泥塑、太行水乡针线活非遗项目,并将民间艺人挖掘推出乡村手艺,炸祭、瓦匠、纺绳、一年四季地域特色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营造恢复乡村独具特色的乡音乡愁。</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钟爱乡村文化,醉心传统艺术 从小钟爱乡土绘画、泥塑的我,在16岁时学研泥塑彩画。古建筑修复彩画彩塑,作品已遍布十乡八村,扎根于上党地区。</h3><h3>&nbsp;&nbsp;&nbsp; 我对生养自己的东庄村特别衷爱,村貌、概况、以及每条街道他动笔可写,运笔能画。 不尽研究本庄历史,并且对浊漳河水乡寺庙、村庄也有一定的了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情系乡村传统,心念家乡故人 ,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村庄,始终心系村庄的历史文化发展。一方面身体力行传承东庄村的历史文化,用热情感化周围村民一起传承和保护。</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自己的村庄开始学艺,吸吮着父老乡亲的乡土文化营养。也体验到了乡土文化对于安妥世道人生的价值。我愿从一个村庄艺人成为地方文化的保护者。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发扬当地民俗文化专研平顺彩塑,在自己做传统建筑、装饰工程中年收入十万余元。也不断吸收村里的工人,增加村民的可支配收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手传承泥塑艺术,一手还原地方传统民俗生活的记忆,用泥塑艺术展现地方生活,用民间艺术传承乡土文化,用行动与信念感染身边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回报社会,做有用的平顺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