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h3><h3> 现存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h3><h3> 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br></h3><h3>(文字来源于网络)</h3><h3><br></h3><h3><br></h3> <h3>你可以看到,可以摸到,可以直接感受到1500多年以前的历史,甚至可以听到工匠的敲打开凿的声音。</h3><h3>喜欢看鲜花绿草的,不建议来云岗旅游,哈哈,这里全是石头。</h3> <h3>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br></h3><h3><br></h3><h3>(文字来源于网络)</h3> <h3>有的石雕经历千年时光,风化严重,却更显出她的厚重。</h3> <h3>我发现北魏时代的佛像,尤其是云岗石窟的,每尊都体态圆润丰腴~</h3> <h3>风化严重,仍不失庄严。</h3> <h3>经历千年,雕刻细节仍然清晰。令人赞叹!</h3> <h3>巧夺天工!</h3> <h3>和上图是同一地方,只是相机的角度位置稍有不同,出来的效果光线大不一样。</h3> <h3>明清时期的戏台</h3> <h3>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h3><h3>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h3><h3>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h3><h3>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h3><h3><br></h3><h3><br></h3><h3> 2019.10.03</h3><h3>(文字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