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9月21日一24日)</h3> <h3>2019金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70周年,祖国解放70周年,始兴解放70周年之际,我们边纵队北二支后代“足迹寻访团"的成员,从广西、湖北、湖南、广州、佛山、深圳、韶关等地来到革命老区始兴,寻找我们父亲母亲和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h3> <h3>当我们置身父辈们曾经浴血奋斗的这片热土上,仿佛看到了父辈们为民族解放战场厮杀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h3> <h3>寻访团团长张梦山(北二支政委张华之子),黄千山(北二支司令员黄业之子),云大航(北二支团政治委员云昌遇之子)</h3> <h3>寻访团活动总策划、组织者陈子星(北二支政治部主任陈中夫之女)</h3> <h3>出生在战争年代73岁的云大航大哥,带领兄妹及第三代一行8人,从武汉、广东、台湾聚集革命老区始兴,一起感受父辈的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h3> <h3>第一站:到《赓靖学校》向孩子们捐赠图书。</h3> <h3>团友吴敏在捐书活动中发言:同学们,你们生长在始兴这片具有红色传统的革命老区,全赓靖烈士的名字更是时时刻刻激励着大家,希望你们笑对生活,手捧希望,怀揣梦想,好好学习,感恩父母,回报母校,忠于人民,报效祖国。</h3> <h3>书本与你同在,温暖伴你前行。有30多名团友共捐出图书329册(本),其中有前辈黄业司令员的著书《激情岁月》、《红梅集》,有杨子江的儿子杨长乐根据父亲与刘建华副司令员的通信往来编著的书《赣粤边的红色记忆》。</h3> <h3>捐书活动结束,展览馆大屏幕播放着全赓靖儿子讲述着母亲的故事。全赓靖曾就读于燕京大学教育系附中、北平国立艺术学院。在张发奎兴办的始兴风度学校任教导主任,后任校长。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风度抗日游击队。同年8月被国民党包围了风度抗日游击队根据地外营村等地,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抓捕,国民党用尽种种刑法逼供劝降,她坚贞不屈,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6岁。始兴县政府为表彰和纪念这位女英雄,将她的英名刻在了烈士纪念碑上。将"司前小学"命名为“赓靖小学"。</h3><div><br></div><h3> 铁骨女杰一全赓靖</h3> <h3>第二站:参观风度学校旧址</h3><h3>风度学校曾是始兴的红色据点,是中共始兴县委旧址,当年活跃着一大批热血忠诚革命志士,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团友陈穗华的父亲陈培兴曾任风度大队政治部主任。</h3> <h3>1945年,中共始兴县委均设在隘子风度学校内,领导全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和武装抗日斗争活动,迎接东江纵队部队进入粤北活动,领导全县党组织工作的秘密联络点。</h3> <h3>走进风度学校的展览馆,眼前出现我们熟悉的伯伯、叔叔、阿姨,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记载着我们前辈们在烽火年代一段段经历和故事。</h3> <h3>黄千山和陈子星在父亲的照片前留影</h3><h3>黄业北二支司令员,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曾写下《帽子峰颂》,后由劳火谱曲,成为激励北二支指战员革命斗志的队歌,激昂的歌声在北二支前辈和后代们心中传唱至今。</h3><h3>陈中夫曾任始兴工委书记,带领北二支第3和第5支队在解放战争时期打过几场战斗。支队长唐胜标、黄康的后代也参加了寻访团活动。</h3> <h3>团友黄洁华、黄洁清(黄康之女)、袁锦华(唐胜标之表侄孙)</h3> <h3>吴敏在父亲照片前留影。父亲吴伯仲、母亲张励曾以风度学校老师的身份做掩护,秘密和共产党员从事地下活动。</h3> <h3>戴健萍在父亲照片前留影。父亲戴耀1949年5月北二支第二团主力团长。</h3> <h3>陈穗华,第一次踏足家乡始兴八一村,寻找父亲陈培兴的经历和故事,来到父亲雕像前兴奋不已,对父亲的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是始兴外营村人(八一村),在外营村创办日新小学并任校长。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委员,兼任省委交通员,1945年任始兴风度大队政治部主任。1945年8月亲历了骇人听闻的始兴“外营惨案"的战斗。</h3><h3><br></h3> <h3>八十年代父辈们相聚畅谈战友情、追忆往事、回顾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今天,后代们齐聚始兴共叙父辈情。在父辈合照前留影,后左起:温广宇(金阳之子)、戴健萍(戴耀之女)、陈英游(陈遐瓒之女)、陈穗华(陈培兴之女)、张梦山(张华之子)、黄千山(黄业之子)、袁国新(袁鉴文之子)、前排:陆耀国(陆一清之子)、吴敏(吴伯仲之女)。</h3> <h3>寻访团成员中的共产党员,站在当年父辈们战斗过的旧址前,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让前辈见证铮铮誓言和革命传统的传承。</h3> <h3>第三站:中共广东省委旧址一红围</h3> <h3>1940年7月至1941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在红围举办干部自学班和干部训练班,召开工作会议,领导全省党组织的工作。</h3> <h3>红围在抗战时期曾是省委秘密电台联络站,被民众称为"红色指挥所",在那白色恐怖、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原广东省委在红围克服许多艰难困苦,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动,作出过许多重要决策,在广东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h3> <h3>在这栋备受瞩目,蕴含着红色印记"闪闪发光"的红围楼,重温着前辈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当我们站在革命前辈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已断垣残壁的红围楼,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的场景。<br></h3> <h3>我们高举着被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团友们激情澎湃,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响彻在红围上空。</h3> <h3>一段历史,一种精神。让我们永远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h3> <h3>寻访团旗手叶家山,北二支第三代,爷爷叶亚根是当年冲锋陷阵的机枪手,解放后,回乡当农民。八十年代黄业司令员重返始兴革命老区,寻访老战士,编写《五岭人民武装斗争史》。黄业司令员向始兴领导询问机枪手叶亚根的现状并想见见他,当得知叶亚根就是普通的村民,也没有任何待遇。在黄业司令员和始兴政府的关心下,按政策规定恢复了叶亚根的公职,享受离休待遇,对于一个普通村民来说从没想过有今天的待遇。体现了一个支队的司令员对一个普通战士的深深地牵挂和关怀。在始兴不管在哪老乡们说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黄业司令员都倍感亲切。</h3> <h3>第四站:祭奠"外营惨案"革命先烈</h3> <h3>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八一村烈士墓祭奠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我们的深切悼念和无限敬仰。 <br></h3> <h3>1945年8月1日至3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始兴“外营惨案”。在这场三天三夜的激战中,外营抗日自卫队和风度大队的24名战士英勇牺牲。外营村民88人惨遭杀害。我们团友陈细旺的父亲陈美生烈士就长眠在这里。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建立了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八一村人民和始兴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因为这片热土也曾是我们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团友陈穗华的父亲陈培兴、吴敏的父亲吴伯仲亲历了这场战斗。<br></h3> <h3>后代们手捧鲜花,向革命烈士表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h3> <h3>谭江涛,北二支第五团政治处主任谭颂华烈士之子,今天来到烈士墓缅怀长眠于此的烈士,那庄严、肃穆的场景让他百感交集。父亲虽然没有长眠于此,但八一村的英烈们有着与父亲同样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信念。在新中国建立不久,刚满一岁的谭江涛还未来得及在父亲怀中尽享童真,父亲就率部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并英勇牺牲。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崇高的,但似乎又像是陌生的,这促使儿子不断寻觅父亲的足迹,始兴之行犹如是对父亲的一次再认识、了解与铭记。那把从始兴带回并准备放在父亲墓前的土,仿佛在向父亲告慰:您曾经战斗过的始兴已日新月异、翻天覆地!<br></h3> <h3>寻访团成员中的转业军人,向革命烈士们致敬!</h3> <h3>后代们向革命先烈墓碑默哀、鞠躬、献花</h3> <h3>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学习八一村的革命历史,学习先烈们忠于党、忠于信念的革命精神。深刻领会习主席的教导:“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传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跟党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斗不止,让祖国的青山绿水、繁荣昌盛、让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欢快笑脸告慰长眠于此的先烈。</h3><h3> 烈士们,安息吧! </h3><h3>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h3> <h3>第五站:徒步前往“八一村"参观</h3> <h3>团友们顶着炎炎烈日,高举手中的红旗,雄纠纠纠气昂昂地向通往八一村走去……</h3> <h3>83岁高龄北二支战士陈方畴的妻子与后代们一起徒步同行寻找丈夫曾经战斗的地方。</h3> <h3>八一村革命烈士纪念坊</h3> <h3>当年发生“外营惨案"的八一村。</h3> <h3>始兴县八一小学旧址,曾叫曰新小学,也是八一村地下交通站。</h3> <h3>八一村革命历史展览馆</h3> <h3>八十年代年逾花甲北二支政委张华由陈遐瓒多次陪同重返始兴革命老区,寻找、寻访当地的老战士,征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张华、黄业、刘建华、袁鉴文、金阳等原中共五岭地委领导的直接主持下编写《五岭人民武装斗争史》,为我们后辈留下了革命历史的印记。张梦山和陈英游在父亲的照片前留影。</h3> <h3>第六站:和始兴老战士联欢</h3> <h3>后代们见到革命老战士犹如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紧紧握着前辈手,一种亲切感由然而生。</h3> <h3>寻访团团长张梦山在与北二支革命老战士联谊活动的发言:</h3><h3>各位老前辈,你们是我们父母亲的生死战友,是我们后代敬仰的叔叔阿姨,是始兴革命历史的宝贵财富,你们对党忠诚、对国家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我谨代表北二支后代寻访团全体成员向各位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礼!</h3> <h3>北二支老战士89岁邓献亮,精神健硕,声音雄亮,风釆依旧,给我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他亲身经历的战斗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提起北二支的领导人名字随口而出,不知不觉老人站在讲台20多分钟,让我们后代敬佩他的精神和精力。</h3> <h3>北二支老战士:</h3><h3>邓献亮(89岁)刘桥玲(88岁)</h3><h3>邓炉(87岁) 陈扬周(86岁)</h3><h3>吴家茂(90岁)邓大邦(89岁)</h3><h3>陈雪珍(94岁女)刘志玉(91岁女)</h3> <h3>后代向老战士赠送《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70周年纪念章》并合影留念。</h3><h3>老战士左起陈雪玲(94岁)刘志玉(91岁)邓大邦(89岁)刘桥玲(88岁)陈扬周(86岁)吴家茂(90岁)邓献亮(89岁)邓炉(87岁)</h3><h3>后代左起:温广宇、袁国新、云大航、陆耀国、黄洁华、陈子星,吴敏</h3> <h3>向县委领导赠送前辈黄业著书以及团友杨长乐著书</h3> <h3>北二支第三代向县政府赠送后代胸牌、臂章,袁锦华(唐胜标表侄孙)叶家山(叶亚根孙子)江璟(云昌遇外孙女)、饶莉萍(饶振标孙女)、王志勇(王显文孙子)</h3> <h3>北二支后代在自制红旗签名留念</h3> <h3>北二支后代将签名红旗赠送始兴政府</h3> <h3>千山和子星朗读前辈黄业司令员的诗:</h3><h3> 始兴盛会抒怀</h3><h3> 一奉和张华同志</h3><h3>南粤雄关百战多,饥餐无粮笋满萝;</h3><h3>罗霄红旗迎风舞,梅岭蓝天响战歌;</h3><h3>新春花发蛇蝎哭,老区新颜逐浪波;</h3><h3>朋辈墨江来会聚,且将心血注长河。</h3><h3><br></h3><h3> 黄业</h3> <h3>寻访团成员与老战士联谊大会大合照</h3> <h3>第七站:东湖坪客家围楼</h3><h3>始兴史志办单主任介绍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驻东湖坪曾氏祠堂时期,曾经有一段有关共产党员陈中夫等人的经历。<br></h3> <h3>1940年夏——1941年夏,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在始兴东湖坪曾氏祠堂共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其中有中共党员几十人,成立了党支部,陈中夫任书记。培训班的领导权基本掌握在共产党手中,故训练内容基本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类似,有抗战的标语口号,也可以高唱《太行山上》、《延安颂》等抗战歌曲。在国民党内部的工作的共产党员们坚持国共合作方针、宣传抗日鼓舞士气,为第十二集团军取得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图中五位团友的前辈均在第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工作过,左起:陈子星(陈中夫之女)、李冰(李卓江之女)、周健(周作煦养子)、黄珊建(梁玲侄女)、陆耀国(陆一清之子)</h3> <h3>后代们参观和游览东湖坪雄浑古朴的曾氏祠堂</h3> <h3>在祠堂的一旁的"永成保障"围楼,反映了始兴乡村当年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围楼是在动乱年代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同族村民所用。<br></h3> <h3>围楼五层楼高,围楼内建筑风格独特,围内建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长形天井,阳光从上方照射进来,显得非常明亮宽敞,楼廊深深。<br></h3> <h3>最后一站:祥和、安宁的红梨村,处处彰显着美丽乡村的新貌。</h3> <h3>今天的始兴,繁荣昌盛,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田野,稻海扬波,感觉乡村真是一幅别具的画卷。</h3> <h3>后代们与村民一起自制乡村的糯米糍粑,兴趣盎然,不亦乐乎。</h3> <h3>后代们品尝始兴特色美食,享受乡村的味道,乡村的美食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憩息在淳朴自然乡村,让我们感受到乡村悠闲惬意,尽享乡村恬静之美。</h3> <h3>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美丽乡村独具韵味,吸引着后代们拍照留影。</h3> <h3>转眼间,三天活动结束了,在我们后代心中留下的是那一张张泛黄的真实照片,那一首首英雄壮丽的诗篇,那一桩桩扣人心弦的故事,翻阅历史画卷,感怀峥嵘岁月,展示了革命前辈英勇斗争的百折不挠的画面和精神。永远缅怀我们的革命前辈,踏着革命前辈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传播红色基因。</h3><h3><br></h3><h3>感谢始兴政府、史志办、赓靖小学等部门给予我们这次活动的帮助和支持!</h3><h3><br></h3><h3><br></h3> <h3>鸣谢:</h3><h3>本次活动得以圆满成功,特别感谢幕后全体志愿者的默默奉献。</h3> <h3><br></h3><h3><br></h3><h3><br></h3><h3>寻访团全体成员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曾宪瑚之女曾小英、陈方畴之妻张祥优及子女陈声群、陈声春、陈声勇,陈继兴之女陈秀梅,陈美生之子陈细旺,陈培兴之女陈穗华、儿媳曾莉英,陈石养儿子儿媳陈运强、黄丽玲,陈中夫之女陈子星,陈遐瓒之女陈英游,戴耀之女戴建萍,杜显芳之子杜泰生、杜景生,关惠明之女关小青,何远赤之女何其幸,胡 军之女陈小毅,黄康之女黄洁华、黄洁清,黄业之子黄千山,黄履优之子黄捷,黄友涯之女黄珊建,黄运球之子黄德强,江才之子江秉坚,金阳之子温广宇,李震子女李冰,林志祥之女林联英,刘安之女刘海凤,刘波之女刘晓琳,陆礼之女陆燕诗,陆一清之子陆耀国,马国章之女马琳琳,莫德炜之女莫小迅,饶振标之孙女饶莉萍,谭颂华之子谭江涛,唐胜标之表侄孙袁锦华,王湜子女王小克、王小平、王小卓,王显文之孙王志勇,王显忠子女王华伟、王凤珍,吴伯仲之女吴敏,徐学英之子陳剑彪,杨子江之子杨长乐,叶亚根之子叶明朗、之孙叶家山,袁鉴文之子袁国新,云昌遇子女和外孙女等云大航、周健、云晓航、云知航、胡学良、云燕航、江璟、谢渊贝,张华之子张梦山,张世春之子赖志强,周来子女阳锦铭、周卫萍、周游芳、周游海,周胜子女周建桥、周健梅、周健敏 ,朱光荣之子朱九金。</h3> <h3>再见!兄弟姐妹们!</h3><h3><br></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i><b> 制作:北二支后代</b></i></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