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印象之南宁博物馆

请叫我李小强

<h3>南宁市博物馆,南宁文化的重要地标,博物馆建筑设计造型优美,独具地方特色,外形犹如一串轻盈的树叶。馆内陈列布展包括“邕容华桂--古代南宁”、“邕城百年--近现代南宁”两个基本陈列,以及“1929南宁兵变馆”、“红土情韵--卢权智红陶艺术馆”、“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馆”三个专题馆,以藏品丰富、技术前沿、时尚炫丽的崭新姿态面向公众开放。五大展馆除了展示了南宁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还尤为重视参观者的参与和体验。陈展除了常规展示方式外,在内容与空间融合、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展教合一、展演一体等方面有独创性的突破。特别是“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馆”,用展演一体的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魅力,让博物馆在单纯的视觉体验空间中增加了听觉的体验,完整传达了民歌的文化信息与内涵。</h3> <h3>南宁博物馆是以教育、展示、收藏、研究南宁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设计造型优美,独具地方特色,外形犹若一串轻盈的树叶,高贵华丽的凤凰翅膀,铜鼓纹饰上那飞翔的羽人,扬帆远航的船队,外立面采用了镂空铝板等现代材料,并赋予壮锦等民族图案装饰,现代性、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寓意奋发、向上、包容和团结的现代南宁。在大厅中,展示了著名设计师创意设计的邕字艺术装置,既体现了众水环城的“邕”字本义,又由“邕”与“雍”通假,引申出“熙融和睦”的文化内涵,兼具艺术性和功能性,为国内博物馆首创。所以不论从学习性还是观赏性方面都很值得一游。</h3> <h3>这是国庆期间在临时展厅展示的,展示了各少数民族头饰、肩饰、背饰、耳饰、胸饰、腰饰、腕饰,发饰、颈饰。。。多为银和各种宝石镶嵌而成,工艺精湛,光华流转,这样看来,少数民族女人比汉族女人更加讲究衣着配饰。这是我和妞儿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在这个展厅停留的时间最长,拍的照片也最多,看来女人爱美是天性啊!看到漂亮的饰物就挪不动脚步了。</h3> <h3>五十三厘米的绿松石银耳坠,戴在耳朵上该多么大气啊!</h3> <h3>长五十三点三点大木梳子。</h3> <h3>陶艺就是土火之舞的艺术,是天人合一的追求,是陶韵留香的体验,陶土在烈火中蜕变成一种全新的样子。在这里,人们能欣赏到精美的红陶,领略红陶精湛的制作工艺,感受红陶文化的精髓。卢权智的红陶作品完美地诠释了这所有的一切。</h3> <h3>巨大的镂空红陶作品,让人惊叹它的技艺高超。</h3> <h3>该馆主要展示南宁原生态民歌和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分为“民歌眷土”“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秀”三部分,展厅突破展览的常规展示手段,在国内首次尝试展演一体的方式,借由舞台和“壮乡歌神”艺术装置的表演使参观者如置身于梦境般的歌海中,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魅力。</h3> <h3>南宁的民歌有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种。</h3> <h3>该陈列分为“邕水先民”“骆越生晖”“汉制僚风”“宋城烽火”“西南门户”五个部分,以时间发展为脉络,展示了南宁从远古时期至清代上万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实物、图文、场景复原、模型、多媒体技术、互动展示等陈列形式展现古老神秘、辉煌灿烂、多姿多彩的南宁故事。</h3> <h3>这鼓上的青蛙只有三条腿哦!</h3> <h3>这件元青花“蔚迟恭单鞭救主图”罐可是南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h3> <h3>这就是上图那件元青花罐的前世今生,讲解员说这是南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像这么大的器型的元青花,迄今为止世界上也只发现了九件,类似的器物曾在拍卖会上拍出过二个亿天价。</h3> <h3>邕剧的扮相和邕剧脸谱。</h3> <h3>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h3> <h3>近现代南宁历史文化陈列分为“开埠通商”“南宁儿女”“桂系之治”“军民抗战”“万象待新”“涅槃新生”“多彩南宁”“携心筑梦”八个部分,展现南宁历经百年沧桑,社会历史文化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h3> <h3>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南宁。</h3> <h3>1929南宁兵变展,展厅分为“时局变幻”“小平来邕”“病变举事”“丰碑永存”四个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展示南宁兵变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现了南宁兵变前后壮丽的历史画卷,展现了邓小平等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和风采。</h3> <h3>镇远加农炮</h3> <h3>百里秀美邕江摄影作品展是为庆祖祖国七十华诞而举办的。所有作品均围绕邕江美景这一主线拍摄,充分展现了南宁的发展和城市的魅力。</h3> <h3>这就是此次摄影展特等奖的作品</h3> <h3>一等奖的作品。</h3> <p class="ql-block">喜欢我的文字和菜品的朋友可以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哩飨的味道》,里面有详细的菜品攻略,而且公众号是每日更新,现已有五百多期内容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