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节气的体验式作业:包粽子。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演变至今,用竹叶,荷叶可以包各种形状,各种内馅的粽子,豆豆的妈妈是东北人,他也只能言传身教的学了三角粽。过程他觉得有点麻烦,包不好就会掉米粒出来,但后来看到成品也颇有继续再战的想法,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俩包了一锅出来。用时一个小时,近50个粽子终于熟了,我们每人拿着一个碗等着吃,想想那个场面很搞笑。
因为厨房是妈妈的,从现在开始妈妈也要偶尔让贤,把更多体验机会留给豆豆,希望他将来不必大厨级别,但至少婚后老婆饿了,孩子饿了可以甩起膀子不费力气的三五个菜出来,这样沾烟火味儿的男人是不是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