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文教授引领泌尿外科团队践行精准外科之路

泌尿肿瘤

<h3>王东文副院长是国家二级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常委兼肿瘤学组秘书长。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微创诊疗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倡导腔镜下的精准解剖、精准切除,构建了腹腔镜肾血管评分体系,提高了复杂肾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在肾及肾上腺手术领域居全国TOP10。</h3> <h3><b>肾脏大血管解剖性游离,完成高风险肾盂癌手术</b></h3><h3>张女士今年65岁,一直在潮州生活,1个月前因为血尿在当地诊断为右侧输尿管肿瘤,张女士的儿女在深圳工作,慕名专程找到王东文教授,请他做手术。张女士右侧输尿管中下段长满了肿瘤,造成右输尿管梗阻并形成肾积水。由于严重的右肾积水,右肾与周围组织粘连广泛,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这些病理变化,使得张女士的手术成为一个高风险手术。</h3> <h3>王东文教授在腹腔镜下为张女士实施了手术。首先阻断了右输尿管引流系统,之后游离、切段和结扎了右肾动脉,但由于肾积水造成肾盂明显凸出,右肾静脉变得非常短,已经无法通过常规的背侧入路游离肾静脉,王东文教授精准解剖出肾脏的腹侧面和背侧面,游离出肾的上下极,充分暴露腔静脉、右肾静脉的根部,发现该患者的右肾静脉不仅短,而且还比较宽,即使用最大号的Heamlock(血管夹)也有可能滑脱造成致命的大出血。王东文教授经验丰富,在腔镜下用一根手术线绕过肾静脉根部,通过牵拉手术线减少了肾静脉的宽度,最终安全结扎、切断了右肾静脉,顺利完成手术。</h3> <h3><b>盆腔淋巴结骨骼化清扫,最大限度提高膀胱癌患者的预后</b></h3><h3>老唐是一名膀胱癌患者,曾在外院做过一次手术,但肿瘤未完全切除,需要再次行手术。老唐周围的亲朋好友劝他去广州治疗,老唐和家人经多方咨询,决定留在深圳由王东文教授亲自操刀为他手术。</h3><h3>由于患者的肿瘤已经侵犯了膀胱肌层,需要做根治性膀胱切除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膀胱癌淋巴结清扫的质量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清扫范围不规范,可能会遗漏阳性淋巴结,造成术后肿瘤复发。王东文教授在3D腹腔镜下为患者实施了手术,充分裸化血管和神经,将清扫范围内的脂肪和淋巴组织完全切除,之后顺完成了膀胱切除,手术流畅、视野清晰、出血少。</h3> <h3>术后王东文教授还借助ERAS理念,带领医护团队开展对病人的加速康复管理。老唐术后恢复很好,已康复出院,出院时对王东文教授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医德表示了诚挚的感谢。</h3> <h3><b>开展荧光显影技术,让主刀医生在“透视”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b> </h3><h3>阴茎癌易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但传统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创伤大、淋巴漏等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时间长,相当一部分患者还因淋巴结无肿瘤转移并不能从中获益。 </h3><h3>王东文院长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荧光实时显影技术,积累可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荧光显影拓展了外科医生的“眼界”,将淋巴引流可视化,规范了手术切除范围,不仅可以尽可能完全切除可疑淋巴结,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副损伤,使手术更加精准。</h3> <h3>王东文院长将该技术带到了深圳,阴茎癌刘某是第一个受益者。刘某术前超声定位发现左侧腹股沟有肿大的淋巴结,术中通过荧光造影,清晰显示了阴茎的淋巴回流,左侧腹股沟的可疑淋巴结一一现形,与术前超声定位的淋巴结位置高度吻合。与此同时,右侧腹股沟卵圆窝处也发现了一枚可疑淋巴结,此淋巴结在术前超声定位并未发现。在荧光造影的指引下,精准切除了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切割、减少创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