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黄麓师范

秋高气爽

<h3>  黄麓师范,这所由张治中将军1928年创办的百年老校,虽几经更迭,但始终坚守着发展农村教育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实地践行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宗旨,生产劳动与文化教育均创佳绩。就说说我记忆中的60年代的黄师吧。</h3><h3>(一)</h3><h3> 学校有自己的农场,鼎盛时土地达两千多亩。四季农事都让学生参与,农忙季节安排学生轮流吃住在农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耙地,播种收割,同学们无所不能。双抢、三秋大忙季节就下乡支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日常的浇水整墒更是见缝插针。上课铃响起,放下农具,整理一下衣裤,随即坐下来听课,那是常有的事。经过如此的锻炼,同学们个个体魄健壮,精力充沛。五谷不分,韭麦不辨,被他们视为奇谈。</h3><h3> 学校地处乡村,距离最近的镇子有8华里,距离通往县城的车站18华里。而当年,学校粮油供应点在18华里以外的烔炀镇。吃的米,烧的煤,靠谁运?学生;运输工具是什么?学生的双脚和双肩;怎么运?挑、背!18里的田埂小路,走路都嫌两只胳膊多余,还得挑担子!那份艰辛可想而知。可同学们坚持着,迎了上去。偶遇雷雨 ,。同学们便脱下上衣,盖在米袋上,宁愿光着脊梁淋雨;适逢雪花纷飞,道路泥泞,学生就把自己的长裤拿出来,扎上两只裤脚,装上煤,扛在肩上,背回学校(辛翁的文章有描述)。正是这些,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铸成了他们负责任,勇担当的品格。</h3><h3> 让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同学们双脚的坚实与力量,双肩的担当与安全的,那是1964年春季的一天。那一天,我已高烧四日不退,昏昏沉沉,水米不进。校医诊查后说,必须去县医院治疗。去县医院?谈何容易!去车站那18里田埂小路怎么走?学校决定派学生用担架抬。躺在担架上的我泪落如雨。我自责,我愧疚,我悔恨。我干嘛要生病,我凭什么让学生抬,我该怎样回报他们?而同时,我又满怀感激。感激同学们用双肩为我助力,驱赶了病魔,恢复了健康。试想,中国的教师有万万千,可有几人能享有这样的幸福!这种幸福感,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上,直至永远。</h3><h3> 生产劳动不仅仅收获了农产品,还创建了美丽的校园。春天,校长室西南边的桃树林,鲜花盛开,明媚且灿烂。站在教室边,向下看,只见五彩祥云飘动升腾。秋天,桂翁堂院内的桂花含蓄而烂漫,清新淡雅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校园;学生食堂西边那一排柿树,也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挂出了盏盏金黄的小灯笼。柿子熟了,有同学摘柿子,有同学把它运到食堂外边的大缸里,有同学挑来开水,把它泡上。国庆节或中秋节的当日,全校师生员工分享这天然的美味。甜美的果汁沁入心脾,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h3><h3> 劳动创造使黄师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h3><h3>(二)</h3><h3> 生产劳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真知;生产劳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了书本知识的学习。黄师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为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而努力学习;为摆脱贫苦,改变命运必须刻苦学习。尽管条件艰苦,他们从不懈怠,除了学习各门功课,还努力掌握一些技能,学习一些才艺。</h3><h3> 节日的文艺演出,又是校园生活的一大亮点。在学校礼堂那小小的舞台上,上演过许许多多內容不同,形式各別的节目:有抗日活报剧,有抗美援朝的街头剧,有农业合作化的小品、相声,有民族歌舞,有话剧、朗诵等等,精彩纷呈。师生还曾把歌剧《洪湖赤卫队》搬上了舞台。那一时间“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唱响周边村庄。;</h3><h3> 师生的演出,吸引了附近的村民,每到节日,他们会顶风冒雨,披月踏霜前来观看,节日的礼堂便成了师生与村民同欢乐的会堂。</h3><h3> 黄 师学生之所以如此多才多艺,这是学校教育的成果。学校一贯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并开展各项活动。教师也认真负责,诲人不倦。就说音乐老师汪士淮吧,每台节目,从策划、编导、排练,直至舞台布置、演员化妆都是他一个人包干。每次演出,他都得熬上个通宵。而学生呢,他们把演出看作是培养能力,锻炼才干的必修课,一丝不苟。经过这样的历练,学校的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文艺演出更可以与专业院校一比高低。</h3><h3>(三)</h3><h3> 1964年国家教育部根据中央的部署,实施师范学校的改制试点,师范学校将由全日制改为半耕半读制。黄麓师范的“基因”最符合要求,最先被选中。1964年10月改制试点开始,省教育厅丁冠英处长 ,率领20余名专家组成的指导组,进驻学校。</h3><h3> 改制的第一个战役是绿化西黄山。工作组亲历亲为,带领试点班的近百名学生,用了两周多的时间,让近万株的马尾松树苗,在西黄山安了家。</h3><h3> 改制的第二个战役是挖塘泥,为师生提供饮用水的池塘清淤。时令已近霜寒,清淤的师生分列两队,站在淹没脚踝的淤泥中,用脸盆舀起乌黑烘臭的淤泥,一一传递,直至塘埂。同学们喊着号子,唱着歌,飞快地传递着手中的脸盆。劳动的工地成了欢乐的海洋,寒冷劳累被驱至了九霄云外。劳动结束,用清淤的副产品---鱼虾、泥鳅,犒赏劳动大军,同学们欢喜雀跃。</h3><h3> 黄师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素质,使得改制试点的开篇,声势浩大,马到成功!</h3><h3> “半耕”的另一篇章是下乡办农民学校,普及文化知识。这方面,黄师也占有地利。改制试点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固定联系一个村庄,帮助建立农民学校,每周抽一两个晚上,去农校读报、宣传党的政策、教农民识字。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一个月内就建好了农校。</h3><h3> “半读”的改革,那可是个持久而缜密的工程了。工作组的的各科专家,分别深入到各教研组,深入到每节课的课堂,与任课教师一起,探索、试验、总结,再探索……</h3><h3> 教学改革的主题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是: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教师做教练员,学生做运动员,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反对满堂灌,杜绝一言堂。</h3><h3> 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吧,首先要明确每篇课文的“道”,文以载道所载的“道”,以道统帅全篇教学:由道引入,以道析文。引导学生进入其境,领会其意,接受教育。要改变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的程式。每备一课,专家组先听任课教师分析课文、讲述课堂教学设计,专家组提出意见,共同确定教学方案。每堂课专家随堂听课,课后一同小结。当时,我教教改二班,说实在的很忙,很累。尤其是教改几周后,教育行政部门、兄弟学校纷纷来校考察,这“耕”无处看,这“读”便成了重点。上课铃响后,站上讲台,往下一看,大半个教室都是陌生的面孔,真叫人紧张。</h3><h3> 经过几篇课文的教学,师生渐渐适应,渐渐进入理想的状态: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提高。《挥手之间》一课的教学就是一例,我们按照教改的思路,开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小结。学生讨论后,超出了教师的设计,高出教师的见解,得出结论是:课文称颂了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军队,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这四个伟大。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全班同学都被调动了起来。专家组非常满意,听课教师也一致称赞。教学改革渐入佳境。</h3><h3> 改革试点顺利进行,方方面面开始总结初始阶段的经验。1965年3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师范学校会议,介绍并推广了黄麓师范的改制经验。紧接着《光明日报》《安徽日报》《安徽教育》等报刊杂志纷纷来校采访、考察,刊登报道。1966年元月教育部长何伟来校视察,试点向着纵深发展。</h3><h3> 谁料,1966年“5.16”通知下达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试点戛然而止。之后黄师改成了五七干校,黄师又经历了一次更迭。</h3><h3>(四)</h3><h3> 今天,黄师犹如“凤凰涅槃”,又一次迅猛腾飞!学校有了现代的楼舍,有了现代的设备,门前的那条“康转大道”四通八达。肩挑手提,徒步跋涉均已成为古老的童话。</h3><h3> 我们祝福黄麓师范不忘初心,永葆青春,引领师范教育走向胜利,走向辉煌!</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