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之旅--结语和留影

JP

<h3>琦姐和姐夫,加上我们俩,4位70岁以上的老人,跟团游,行程23天,勇闯天涯,有一点壮士出征的味道。 </h3><h3>体会:</h3><h3>衣:我们去的季节是南美的初春,据了解10月至次年2月春夏是旅游旺季。但南美各国地域跨度大,南端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常年潮湿寒冷,北端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潮热多雨,加上位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和智利,山区气候多变。据此,无论哪个季节去探访,四季的衣物都要带一些,马虎不得。</h3><h3>食:我们到达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华人的身影,也就有中餐馆,大城市更没的说。台湾和广东福建人做的改良中餐,味道不错。但是品尝的当地价格昂贵的特色大餐,就是各种烤肉和海鲜,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个别地方没有中餐馆,比如复活节岛,也能对付吃饱。我个人口味,偏爱以中餐为主的自助餐,随意且不会浪费。</h3><h3>住:安排的宾馆都很好,宽敞明亮,整洁干净。全部都有WIFI,只有复活节岛信号很差,那是一块远离现实世界的净土。只是在秘鲁库斯科,房间的窗对着封闭的天井,海拔3400米的房间,空气不流通,感觉呼吸不顺畅,容易引发高原反应。</h3><h3>行:这次出行不包含北京往返南美的4段国际航班,还要飞13个航班,凸显南美各国间和国内各景点距离遥远,飞机是主要交通工具,全程飞下来,行李箱都划痕累累,个别摔的破损不堪,只好中途更新。因此,半天坐飞机,半天游览成为常态。南美各国公路交通设施不发达,大城市内也车流滚滚,堵车严重。</h3><h3>语言:南美4国,除巴西讲葡萄牙语,其余都讲西班牙语。葡语和西语许多地方相通。记忆中西班牙语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体系中属于小语种,但是西班牙语在美洲应用很广泛。</h3><h3>南美4国,旅游资源丰富,巴西的亚马逊河及热带雨林,巴西和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大瀑布;阿根廷的莫雷诺大冰川和乌斯怀亚的迷人海湾;智利神秘的复活节岛上的石刻雕像;秘鲁马丘比丘的古城遗址和纳斯卡大地画;在脑海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记。4国中阿根廷农牧业高度发达,其余3国地下都蕴藏丰富矿产。几个国家都有漫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出口量巨大。</h3><h3>南美4国人民热情好客,性格奔放,社会秩序良好,是旅游爱好者们的热门打卡地。</h3><h3>感谢国家的昌盛繁荣,社会的发展进步,年轻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能在古稀之年得以实现。坐定细思,唯有感恩。</h3><h3>我们愿继续前行,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山川,看看多彩的世界。</h3><h3>感谢关注。</h3> <h3>巴西圣保罗</h3> <h3>巴西玛瑙斯(亚马逊河)</h3> <h3>行走在热带雨林的木栈道上。</h3> <h3>巴西里约热内卢</h3> <h3>巴西伊瓜苏大瀑布。</h3> <h3>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h3> <h3>阿根廷卡拉法特(莫雷诺冰川)</h3> <h3>卡拉法特街景</h3> <h3>阿根廷乌斯怀亚(距离南极最近的大陆边缘)</h3> <h3>阿根廷乌斯怀亚的罗格湖,大陆最南端的淡水湖。</h3> <h3>与活泼热情的导游合影。</h3> <h3>乌斯怀亚我们来了。</h3> <h3>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船游老虎洲)</h3> <h3>布宜诺斯艾利斯雅典人书店</h3> <h3>智利复活节岛,实际是当地部落酋长管理的领地。</h3> <h3>智利圣地亚哥</h3> <h3>智利瓦尔帕来索</h3> <h3>秘鲁库斯科,海拔3400米。干旱少雨,植被少,刚到都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失眠是主要症状。</h3> <h3>秘鲁库斯科马丘比丘。</h3> <h3>秘鲁皮斯科乘快艇去鸟岛</h3> <h3>秘鲁皮斯科,乘小飞机观看纳斯卡大地画。从起飞到降落近2个小时。到达每幅大地画时,飞行员要降低飞行高度,左右小角度盘旋,让坐在两侧的乘客都能通过舷窗观察大地画。由此,不少人会出现眩晕的反应。可谓花钱买罪受。</h3> <h3>登机前合影留念。</h3> <h3>秘鲁利马</h3> <h3>主动合影留念的利马小姑娘。</h3> <h3>小姑娘摆出各种优美的姿态,欢迎客人拍照留念。手帕舞,是秘鲁最有名的舞蹈。</h3> <h3>美国达拉斯肯尼迪雕像。</h3> <h3>达拉斯沃斯堡流水公园。</h3> <h3>达拉斯街景。</h3> <h3>全团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