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团”战旗美如画,荣成先辈血沃她(回望大阅兵)

zhsx123_280

<h3>  旌旗猎猎,交映生辉;</h3><h3> 震撼山岳,雄姿英发。</h3><h3> 201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是世界目光聚焦所在。于举世瞩目大阅兵中,中国人民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自豪演绎的淋漓尽致,三军的威武,再现气吞山河的中国雄风,“厉害了,我的国!”瞬时爆燃!</h3><h3> 猎猎飘扬的百面军旗方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这是人民军队的历史荣耀。当“潍县团”“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等英雄旗帜进入眼帘时,作为荣成一分子的自豪油然而生:</h3><h3>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h3><h3>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h3><h3> 鲜红的“潍县团”旗,</h3><h3> 荣成先辈的血汗滋润着她!</h3> <h3>  如果你走访过先辈,研究过军史,你会对“潍县团”的丰功肃然起敬。因为潍县团——全军十个英雄团之一</h3><h3> 在71年前的潍县战役中,由团长彭辉、政治委员陶庸率领的华野9纵27师79团担任主攻任务。率先打开突破口,攻入城内的该团5连,孤军作战20个小时,为潍县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948年5月8日,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总部颁布嘉奖令,授予79团“潍县团”荣誉称号。同年5月12日,华野9纵召开表彰大会授予该团“潍县团”战旗。</h3> <h3> 潍县团又被称为“彭陶团”,该团副政委马晴波,参谋长丁亚。潍县团是全军十个英雄团之一,也是我军最早命名的英雄单位之一。</h3><h3></h3><h3> “潍县团”战旗旗面上有一个高大的城墙和城门洞的剪影,这也是“潍县团”战旗旗面与其他战旗旗帜的不同之处。当年老潍县城墙底部宽约11m,顶部宽约6m,高度约为15m。其中,北城墙尤为坚固,在原有的沙坝上又加固了一层像长城一样的墙砖,最后又在外墙上砌筑了一层大青石块。</h3><h3> 据资料记载,近400年来还从未有任何一支军队靠武力攻破过潍县城。所以,在当时才有了国民党守军喊出的那句“金城难破”的口号,而就是这样“固若金汤”般的城池,被“潍县团”突破了。</h3> <h3> 1948年春,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人民解放军由战中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h3><h3> 华东野战军的山东兵团主力在取得胶济线西段战役的胜利后,挥戈东进,兵临潍县。潍县在济南和青岛之间,当时是一个有1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是胶济铁路中段军事重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潍县战役前,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从未解放过这座城市。城内有国民党整编96军军长兼整编45师师长陈金城指挥的正规军4个团、保安部队15个团,连同土杂武装共4.7万余人防守。县城周围地形开阔,南北走向的白浪河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防工事坚固,明碉暗堡犬牙交错。</h3><h3> 中共中央对潍县战役作出明确指示,指出“潍县工事强固,土顽的战斗力不低于蒋匪主力。在围攻潍县之前,须作周密布置。”中央华东局也向山东兵团明确提出:“昌潍战役对整个山东战局关系重大,故必须特别谨慎,并预做充分的准备。”</h3><h3> 根据党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采取了先集中力量攻打西城,之后攻取东城的部署。1948年4月2日,在许世友和谭震林领导下,山东兵团第九纵队和渤海纵队、鲁中军区部队向潍县开进,8日完成对外围之敌的分割包围,并开始了对城关的进攻。至18日,已攻占敌外围据点五十余处,肃清城边四关敌人,并转入敌前练兵、迫近作业,进行攻城准备。这一行动,麻痹了守军,使其产生错觉。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误以为山东兵团“伤亡甚大,放弃攻城企图”,竟在济南开会庆祝“潍县解围”。23日夜,我攻城部队在炮火和爆破配合下,对西城展开猛烈攻击,当夜打开缺口,突进5个连,在城墙上与敌展开争夺战。24日,西城被突破,后续部队进入巷战。26日,东城被突破,参战部队在城区与敌激战15小时,大半守敌被歼,一部残敌从东南角越城逃跑时被人民解放军截获歼灭。27日12时,东城战斗结束,潍县城解放。昌乐、安丘、寒亭等地守军在撤逃时亦相继被歼。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6万余人,活捉敌整编九十六军兼整编四十五师师长陈金城等将校军官134名,击毙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第八区少将保安司令张天佐,争取潍县自卫总队1500人起义。</h3><h3> 潍县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在山东的两个主要战略据点济南、青岛更加孤立,渤海、鲁中和胶东解放区联成一片,有利地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华东战场上进行的第一个攻坚战。此役是华东军民转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潍县的解放是华东地区收复较大城市的开端,对潍县城的成功接管,为人民军队以后接管大中城市尤其像济南、青岛和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影响十分重大。</h3> <h3>  取胜潍县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过硬的结晶。</h3><h3> “潍县团”那面大旗,是第九纵队政治部于战前为了调动部队士气提前做好的。26师扫外围期间的一天晚上,27师70团和80团分别召开誓师大会,师政治部指派时任27师政治部宣传科通讯员的兰培琮送那面大旗到两个会场去展示。先去的79团。到的时候,他们的大会正在进行,陶庸政委在作动员讲话。兰培琮把旗交给79团宣传股长。政委讲完之后,团长彭辉拿着大旗上了八仙桌,一边展示大旗,一边大声说:“我们一定要第一个打进潍县去,争到‘潍县团’这面奖旗!同志们,有没有决心!”战士们一起举枪高呼“有!”彭团长把脚一跺,高喊“我也有!”。据79团的老人们回忆,那天大会上,团里还把两面写着“把胜利红旗插上潍县城头”11个字的红旗,分别授给了担任主攻任务的二营四连和三营八连。在红旗前,四连和八连庄严宣誓:坚决完成任务!气氛非常热烈。</h3> <h3>  于潍县战役中,9纵27师79团是主攻团之一,他们的殊死拼杀,为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h3><h3> 4月24日零时21分,9纵27师79团(即彭陶团)开始强爆城墙,八连九班副班长栾子明在班长刘庸亭的协助下,扛起第一包炸药,冒着城墙上敌机枪、步枪的疯狂射击,象离弦的箭冲至城下,他熟练地架好“高杆滑子炸药”,拉响了导火索,一声巨响,城墙顶部炸掉了一大块,刘庸亭多处受伤,耳朵被震聋,但为了引导后面的爆破,仍毅然留在原处,并成功指挥第二、第三包炸药的爆破。爆破组长王官钧抱起第四包炸药,跃到城角下,竖起高杆,刚把炸药包拉到杆顶,导火索被打断,在这危急关头,王官钧迅速爬上杆,抓住导火索,猛力一拉,当他刚滑下来跑了几步时,炸药响了,他自己也被砸伤。八班长宋文章紧接着抱起第五包炸药,在前进中左肋和右腿负重伤,昏了过去,苏醒后,拚尽全力,抱起炸药,扑向爆破点。八连就这样,连续送上6包各40多斤重的炸药,城墙上部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担任突击任务的一、二排,高举着“把胜利红旗插上潍县城头”的红旗,在连长曲悦平的率领下,朝突破口猛冲过去。一直坚守在突破口下的刘庸亭不顾伤疼,带着九班战士很快架好梯子,全连迅速登上了城头,占领了突破口,把红旗插在城头上。位于西侧的四连,在二营教导员张中言带领下,也爆破成功,登上了城头,两面鲜艳的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城头的两个突被口上。八连和四连登上城头后,迅速向东西两侧发展,连续夺下3个突出部,打垮守敌数次猛烈反扑。五连继四连之后也登上了城头,奉命入城作战,但城墙高,梯子短,战士们便接上了绳子,可又被隐蔽在墙下洞里的敌人拖倒,于是勇士们解下了裹腿坠下去,有的就从四丈高的城墙上纵身跳到地上,摔昏了的醒过来继续前进,腿摔断的就爬着战斗,占领了立足点,大胆插入纵深100多米,连占十余栋房子,抗击了敌人整连、整营、整团的20余次反扑,顽强坚守20个小时。最后,他们虽然在只有两座房子可坚守、三面被敌包围,与城头部队又失去联系的恶劣情况下,仍英勇奋战,直到后续部队的到来。</h3><h3> 24日6时40分,敌人出动飞机狂轰滥炸,纠集重兵向围城解放军两个突破口作垂死的反扑。在这关键时刻,团长彭辉、政委陶庸分赴第2号、第3号突破口,指挥全团在城上城下与敌厮杀。团参谋长丁亚亲自登上城墙指挥部队,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反扑。他的工事被敌人炮弹炸坍了,他从泥土里爬出来继续指挥战斗,最后战士们的子弹、手榴弹都用光了,但看到参谋长仍在他们身边,士气更加高昂。于是,战士们用石头、砖头、铁锨、镐头等一齐向敌人猛砸过去,把敌人又击退八总(旅)、八区保安司令部,“自卫”总队等机关及其所属一切部队。</h3><h3> 潍县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共中央发来贺电,华东局、华东军区召开了庆功祝捷大会,表彰参战部队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和个人,授予9纵27师79团为“潍县团”,所属八连为“潍县战斗英雄连”,四、五、七连为“潍县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一、六连和特务连荣立集体一等功,李耘田、王志谦、李聚法、李延福被命名为“潍县四勇士”。据统计,共有9798人立功,地方兵团有20个单位1027人立功受奖。</h3> <h3>  于其时的彭陶团中,团长彭辉(1915~1993),原名彭定安,陕西省镇巴县碾子镇阳坡岭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到杨虎城的警卫团当兵。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享受正军职待遇离休干部。1993年9月3日,彭辉因病在河南郑州逝世。</h3> <h3> 政委陶庸,原名姚甫圣,字子清,1915年8月出生于今荣成市荫子镇前荫子夼村,曾任27军政治部主任。</h3><h3> “九·一八”事变,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残暴统治、凌辱杀害中国人民的悲残情景,无比愤恨和痛绝,决不甘心当亡国奴,于1934年毅然回到山东老家后以教书为业。1938年6月,陶庸经姜新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h3><h3> 1940年2月,陶庸参加了八路军,先后任荣成2区队5中队政委,东海军分区独立第8营2连连长。1941年,陶庸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1团3营9连政治指导员,1营副政治教导员,胶东军区16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1942年12月,陶庸调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政治处政治教导员。</h3><h3> 解放战争时期,陶庸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副政委,山东军区警备第3旅16团副政委,副团长田世兴(后在济南战役中眼部负伤,一眼失明)。1947年,胶东成立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警备3旅归9纵建制改为27师,16团改为79团。他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79团副政委、政委、政委兼团长。1948年他任9纵27师、81师政治部副主任。他参加了平度、胶高即、南麻、临朐、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战斗。</h3><h3> 在潍县战役中,陶庸协助团长组织指挥79团率先突破潍县西城攻入城内,为兄弟部队攻城首开通道,并率部打退敌人20多次反扑,为全歼该城4万守敌作出了突出贡献。陶庸在战斗中负伤,一目失明。</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庸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8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1953年他任27军81师副政委。1954年1月,陶庸任27军干部部部长。1956年2月,陶庸任27军79师政委。1962年任27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6月,陶庸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财贸政治部主任兼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华东局撤销后,他任海军7院11所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7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总支书记,同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校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党组副书记。1984年6月,陶庸离职休养,任上海市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委员。2000年,陶庸因病逝世。</h3><h3> 1955年,陶庸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h3> <h3>  潍县战役时,荣成籍的向孝书,时任79团1营政治教导员兼营长。</h3> <h3>  作为革命老区,在华野9纵、13纵等部队中,有很多荣成人。潍县战役中,有很多荣成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涌现了许多战斗英雄。</h3><h3> 在潍县战役中,荣成张孝先任9纵27师79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直接参与战斗。是年5月调任华野9纵27师79团3营政治教导员,成为“潍县团”的一员战将。</h3><h3> 张孝先于1953年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78年6月,张孝先调任兰州军区陆军第19军政治委员。1983年任兰州军区政治部顾问。1986年,张孝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95年12月2日,张孝先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逝,享年73岁。</h3> <h3>  1948年4月潍县战役打响时,参加潍县九龙山战斗和北关战斗的李耘田,因作战勇敢而跻身“潍县四勇士”行列。他也是荣成人,1930年农历三月,他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伟德山区(现为荣成市崖西乡镇)上庄村。<br></h3><h3> 在潍县九龙山战斗中,班长李耘田带领全班战士率先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在准备攀登城墙的时候,他与两名战士掉进了深壕。他们爬出壕沟后,先炸毁了壕边的一座地堡,随即攀登城墙。墙面长满青苔,湿滑难攀,李耘田两次都滑落下来,第三次攀登接近墙顶时,一把抓住铁丝网上的蒺黎,双手顿时鲜血直淌。这时,右侧一个地堡的敌人发现了他们,机枪随即向他们打来。李耘田机智地向地堡扔去一块砖头,趁敌人惊慌之际,猛地跃上城墙,随着一声“打”, 3颗手榴弹投向地堡,消灭了堡内敌人。此时,其他两个战斗小组相继攻了上来。李耘田命第一组掩护,亲率第二组接连攻下了敌人两个地堡。接着,他们乘胜前进,直插敌纵深,又摧毁了7个地堡。</h3><h3> 在潍县北关战斗中,李耘田率领全班向前运动时,敌人集中火力阻止我部队前进。在这紧急关头,李耘田急中生智,选择有利地形,带领全班战士迅速爬上围墙,先向敌群抛掷炸药包,接着用冲锋枪猛扫,顷刻间,敌阵地烟雾弥漫,他们趁势冲进围墙,将敌击溃。在这次战斗中,李耘田消灭了4个敌人,自己也负了重伤。</h3><h3> 潍县战役结束后,部队为表彰李耘田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他记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并被誉为潍县战役“四勇士”之一。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授予他“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的称号。<br></h3> <h3>  1948年9月23日18时,济南战役总攻内城开战,经过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19时步兵开始突击攻城。9纵27师79团(27军81师241团“潍县团”)首攻。19时53分约两个连在东门附近登上城头与敌激战,因云梯被毁,后续部队不继,登城分队与敌肉搏一小时全部壮烈牺牲。后调整部署,轮到了25师。“潍县团”呀与“济南第一团”痛失交臂。</h3><h3> 颇有戏剧意义的是,时任营长向孝书所部七连率先突破城头,成为济南英雄连,所在团荣获“济南第一团”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时,这两个团和“济南第二团”都出现了战旗方阵中!荣成子弟兵,增辉革命老区。</h3> <h3>  在人民解放军的战列中,“潍县团”始终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1980年代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著名的“两山”作战,再创佳绩。在新一轮军改中“潍县团”完成光荣使命。</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70光阴似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火已经远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潍县团”精神</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永远都伴随着我们!</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潍县团”荣誉的称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不仅仅属于这支英雄部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时也属于荣成这座英雄城市</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属于具有光荣传统的荣成人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们为中华军魂点赞!</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