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近靠锡惠景区的公共游览区,主要的景区范围为:西倚惠山寺,东至京杭大运河中的黄埠墩,南抵锡山龙光塔北侧,北以通惠西路为界。“无锡锡山山无锡”,据说周、秦时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因此,这里也算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了。</h3> <h3>惠山古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古运河风貌区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重要的园林文化旅游区。这里有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寄畅园;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古老的惠山寺;还有具有特色的祠堂建筑群等景观。</h3> <h3>惠山老街立于惠山直街东端。街口竖立一块石碑横额。正面砖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窦承焯书;反面篆书“九峰翠嶂”。系邵宝八世族孙涵初所书。碑立于清咸丰六年。</h3><h3><br></h3><h3>五里香塍,原为无锡西门至惠山的一条大道,1976年,京杭运河无锡段改道,五里香塍已被湮废,惠山一段建成林荫大道,称惠山直街,街上保持着江南民居老屋,经销着惠山泥人的店铺林立,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h3> <h3>惠山直街400余米,街巷两侧古祠林立、景观丰富,是古镇重要的景观带。</h3><h3><br></h3><h3>范文正公祠,位于惠山古镇横街,主祀宋副相范仲淹。这么多年过去了,站在祠堂里,好像还能感受到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人心的拷问,至今还振聋发聩。</h3> <h3>张中丞庙俗称“大老爷殿”,主祀唐御史中丞张巡,祔祀睢阳太守许远。该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经多次毁建,于同治八年邑人高鹏等集赀重建。其前有“精忠贯日”照壁,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巍峨堂皇,气势恢弘,为无锡市保存至今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h3><h3><br></h3><h3>张巡为唐开元末年进士,安史之乱时,与太守许远死守江淮屏障之称的睢阳 (今河南商丘)孤城,虽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善出奇兵、每战辄克,以万名疲弊之卒抵御叛军十余万之众,坚守十月直至城破战死。死后追封通真三太子、司马圣王。</h3> <h3>东岳行庙俗称惠山圣帝殿,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黄飞虎。行庙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庙前秀美高耸的牌坊和两组共6根各带一个方斗的功名旗杆,以及庙门两侧砖刻“百善孝行先”、“万恶淫为首”大字的八字墙,是古镇气派最大的祠庙。</h3><h3><br></h3><h3>东岳行庙原在无锡城内,五代后唐时徙建于此,历代屡毁屡建。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黄飞虎的神诞,每年此时无锡东西南北城区8座神庙老爷都要前来进香,惠山一带形成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庙会。如今惠山庙会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h3> <h3>留耕草堂又叫潜庐,既是一座独立的前堂后园的私家别墅园林,也是旁边杨延俊祠的后花园。杨延俊与李鸿章是同时代人,赐进士出身,曾任山东肥城县知县。</h3><h3><br></h3><h3>杨延俊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而其后花园潜庐则在光绪八年(1882年)才开始兴建的。门厅内悬挂的“潜庐”匾额由清末秀才许国凤在1926年题写,匾为新匾,字当是原书。这许国凤没有很大的名气,但他的学生钱基博却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而钱基博的儿子钱钟书更是一代鸿儒。或许是机缘巧合,许国凤题写的这“潜庐”二字恰好还是钱基博的别号。潜庐主厅内悬“留耕草堂”匾额,匾下一幅中堂,两边的联语是:“山有烟雨千古秀;地无霜雪四时春”。</h3> <h3>正对面便是古惠山寺的山门,惠山寺山门——乾隆皇帝钦定的“江南第一山” 、“锡惠胜境”匾。门前这两个分别是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和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经幢,都是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h3> <h3>秦园街与绣嶂街的交汇之处耸立戏楼一座,得名绣嶂阁。绣嶂阁为典型的阁式建筑,底层架空,被辟为戏台,上层则设隔扇和栏杆回廊,两重飞檐翼然。戏台额悬吴昌硕所题“天然神均”匾,阁上尚留“抛绣球招驸马”横幅,点明此处曾经上演诱人的传统游戏。</h3> <h3>惠山古祠堂就是一本历史底蕴深厚的书,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深刻的感受。这里面满是一段段被世人所遗忘的时光。。。</h3> <h3>远远近近南朝的寺,明代的园,代代相承的古祠堂,渐渐融为一体。正是这些绵长厚重的祠堂,才让惠山古镇的生命更加丰盈,让江南古镇更加意境深远。</h3> <h3>古镇的祠堂,绝不仅仅只有厚重的祠堂文化,还带着灵秀的水乡风貌。不大的园子里,我最喜欢的一景是四面牌坊天井,透过规整的建筑内部结构看向外面被葱郁树木遮蔽的湛蓝天空,美得静谧而纯粹。古人的巧思,令人不禁赞叹。</h3> <h3>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中心,因地临惠泉山麓而得名,以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著称。古镇内,由青石板铺就成的街道,两旁是一座座古老的建筑,白墙黑瓦。这里,是全国祠堂文化非常集中的古镇。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目前汇聚的各类祠堂建筑118座,涉及80多个姓氏。</h3> <h3>惠山古镇与江南其它古镇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周庄的小桥流水,也没有苏州园林的精巧别致,但是却成为清朝帝王游览最多的地方。康熙皇帝曾经六次下江南,七次游历了惠山,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游历惠山一共有十四次之多,乾隆皇帝对惠山更是推崇备至,并留下了“惟惠山幽雅闲静”的御笔。</h3> <h3>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乃至一堂一厅,一个拐角一条屋脊,都浸润着深厚的忠孝文化底蕴,展示着惠山古祠堂的独特个性,也陶冶了古今无锡人的宽厚而喜欢变化的个性。</h3> <h3>惠山古镇街上祠堂群、江南民居老屋、牌坊随处可见,极富江南韵味。惠山古镇是无锡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地方,它是集山水旅游、人文休闲、文化欣赏于一体的原生态风景区。</h3> <h3>惠山古镇的祠堂,最早出现于唐代,第一座祠堂是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修建的,也就是电视剧《芈月传》里面的主人公黄歇。此后一千多年,这里的祠堂越修越多,极盛时达到180多座。为什么有那么多名门望族选择在惠山古镇建造祠堂?答案很简单:这里依山面水,是风水先生公认的风水宝地。</h3> <h3>古镇景区环境清幽,依山傍水,胜地名泉,遍布历代文化遗存,集江南地区数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自古就是达官贵人、帝王将相抵锡后的必游之处,打卡之地。惠山古镇与景区呈现一体,相得益彰,是一个文物古迹见长,山水林泉俱美,游览休闲皆宜的综合旅游胜地。</h3> <h3>在雾蒙蒙的烟雨中,我再次与无锡惠山古镇相见,细雨绵密,婉转中,其风采依旧。不张不扬,带着江南古镇特有的温婉,和无锡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厚重悠远的祠堂文化,风姿绰约,沧桑绵长,朦胧成一种古意的浅愁,自有一股沉淀下来无法言说的美好。</h3> <h3>镇中多拱形桥,辅着水渚处的垂柳,恰似这一方山水的眉目,静者含情脉脉,动则顾盼流辉。</h3> <h3>桥街相连,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惠山古镇时光,似乎就在这如水般的场景中,一天天流淌着,随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将它翻阅,跟随着光阴流年,把这万丈红尘风干成了岁月的雅致风韵。</h3> <h3>踏在古镇斑驳的青石板路上,走过一条条幽深长长的巷子,屋檐下摇曳着店铺的招牌。热闹非凡的文化老街上有开茶馆、纺棉花的,有编竹器、捏泥人的,有制木器、写书法、各种美食小馆的……</h3><h3><br></h3><h3>在这里,可以放松平时慌忙的心情,体味一下城市中少有的传统文化的韵味。街道两边被一间间小小的店面商品充斥着,琳琅满目,不经意间,就会留下了许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h3> <h3>千百年来,水路交通给了古镇生命和灵动,儒雅醇厚和慷慨悲歌滋养了知书达理兼侠肝义胆的文化风貌。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雄风再到盛唐时代,从元明京城到康乾盛世,古老中华文明每迈出一步,千年迤逦的文化积累,都在惠山留下丰厚遗存。</h3> <h3>惠山古镇被认为是无锡市现存的唯一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资格条件的项目。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古镇以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也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h3> <h3>都说去江南,不能不看古镇。我就在这样让人迷醉的江南里,邂逅了一场极好的古镇秋景。江南是停留在每个人心上的温柔之地,只要说出这两个字,便能感受到温馨柔软的气息扑面而来。跨过几座青山,渡过几条大江,淋过几场缠绵细雨,便能来到梦中的江南。</h3><h3><br></h3><h3>是的,这里的山水流转着千年的光影,这里的江湖飘散着侠客的气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村落傍水,街桥相连,亭阁其间,有谁不爱这样美好秀丽的江南……</h3> <h3>江南的水乡古镇,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浓浓的和谐,是古迹古建筑古文化的古韵古朴,是出水芙蓉绿植连天的古典。</h3> <h3>不管“大隐隐于市”的“市”是否就是这种小镇,也不管“与显赫对峙的是常态,与官场对峙的是平民”是否就是小镇历史和现实,江南的一个个小镇,生态环境太适合人居住了。小镇需要常态,历史更多的是常态,小镇有的是平民,平民是小镇的主宰。实在说,小康的平民生活才真正体现生活的本质性的东西。</h3> <h3>旅行,即使大家看的是同一个风景,发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世界。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转转,是华丽冒险,也是决不妥协。旅行,是当一切落幕了,还有美好的回忆珍宝在熠熠闪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