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 广元千佛崖、明月峡. 川、陕、豫自驾游(六)广元

太极马

<h3>  从青木川古镇出来后,我们接着就驶向下一个目标,四川广元市。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故乡。与武则天有关的景点我们没有去,倒是去了另外两个在网上介绍的景点:“千佛崖”和古蜀道“明月峡”。</h3> <h3>  一路上天气都非常的凉爽,秋雨绵绵,虽很舒适但也给行程带来了些许不便。这是我们在广元下榻的宾馆,性价比高,停车也很方便。</h3> <h3>  千佛崖,在这之前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孤陋寡闻了),这次去看了以后觉得很震憾,在近四十米高的山崖上古代工匠们虔诚向佛,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精湛高超的雕刻工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佛教艺术珍品,令人感叹不止。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景区后,环境幽静整洁,绿树成荫,令人心情愉悦。</h3> <h3>  古代所修的连结川陕的“金牛道"就是从广元这里经过。</h3> <h3>千佛崖石刻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五代、和清代有少量开凿,现存窟龛1192个,造像7000余尊,唐至清各代题刻118条,历代名人题咏千佛崖诗歌三十余首。</h3><h3> 千佛崖现存许多代表性洞窟多为来自两京(长安、洛阳)地区的官员出资开凿,其雕刻代表了两京地区佛教石刻艺术的流行风尚和艺术水平,中心坛背屏式雕刻更是独步国内石窟。</h3> <h3>  千佛崖原有造像17000余身,窟龛绵延500多米,纵横密接,犹如蜂房,最高处叠至13层,达40米。因修川陕公路(1936年)半数以上被炸毁,现存有窟龛的地段仅200余米,非常可惜。</h3> <h3>千佛崖的对面就是高铁和高速公路经过的地方。</h3> <h3>韦抗窟,开凿于唐开元三年(715年)剑南道按察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所造,窟内有唐、宋、明、清题记20余则,是千佛崖保存题记最多的洞窟。</h3> <h3>一百三十余身莲台菩萨,造形精美,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西方净土世界的信仰。</h3> <h3>有的佛龛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有所风化,但是可以想象当年所雕刻的佛像还是很精美的。</h3> <h3>嘉陵江水是千佛崖最好的陪伴。</h3> <h3>历史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现代的和古代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沧桑变化,穿越千余年,生生不息。</h3> <h3> 怀着崇敬和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千佛崖,又继续前往古蜀道上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明月峡"。一路上云海飘渺、山峦起伏,时隐时现,风景迷人。</h3> <h3>  到达“明月峡"时,虽然下着雨,但是烟雨蒙蒙,更增添了明月峡几分神秘的色彩和朦胧美,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致。</h3> <h3>明月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境内,这里被称为蜀门咽喉,是古代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打通蜀道,在这里留下了六条道路,最早的一条路是先秦时官府在峡壁上修建的栈道,后来又出现了金牛古道,嘉陵江水道,江边船工们的纤夫道,如今,108国道和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也都途经这里,六条道路在明月峡通行,成为中国千年交通发展的缩影,这里因此也被称为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在这六条路中,明月峡古栈道遗址最为出名。开凿于先秦时期的古栈道,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凿最早,遗存孔眼最多,保存最好的古栈道。</h3> <h3>古蜀道上来了两位大侠。</h3> <h3>明月峡是嘉陵江水冲破山脉而形成的一条峡谷。</h3> <h3>景区里面有两条道,上面一条是后来修建的,比较开阔,下面离嘉陵江近一些的,就是在古栈道的基础上修建的,我们去时走上面的道,回来就走下面的道。</h3> <h3>古栈道见证了三国时期的群雄征战。</h3> <h3>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明月峡栈道留下了大量诗篇,今天仍能看到历代石刻碑记表达的对明月峡栈道的叹服之情。</h3> <h3>人逢美景精神爽!</h3> <h3>  这里就是当年的金牛道,愚蠢的蜀王为了得到秦国的金牛,而令五丁开道,以至于引来灭国之灾。</h3> <h3>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命张仪,司马错率军攻蜀国,沿褒斜道、金牛道经明月峡南下。十月,秦军平定蜀国,蜀国开明王朝宣告灭亡。</h3> <h3>  这条蜀道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受到了破坏,有些山石松动,当地政府为了保障景区的安全,花费巨资对蜀道旁边的山崖采取了补救措施,但是我觉得时间长了,这条蜀道要保存下去还是比较难的,所以要去看这条蜀道的朋友,还要趁早哦。</h3> <h3>古代先民们就是在嘉陵江边沿着这个山坡,修建了这条古栈道。</h3> <h3>形如虎口。</h3> <h3>江对面就是宝成铁路所经过的隧道,宝成铁路是我国最早沟通西北与西南,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于1956年通车。</h3> <h3>栈道依山傍势,凌空架木,就像一条长龙游走在峭壁悬崖之间。随着历史的推移,明月峡栈道经过反复修缮,已不复当年的奇险,但峭壁上仍存有400多眼孔洞。</h3> <h3>在这条古栈道上,有这样的孔眼400多个,75厘米×45厘米,难以想象,在古代建筑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是怎样开凿出这条栈道的。现在有人做过考证,光用凿子是凿不出这个孔来的,当年工匠们只能先用凿子凿,再用火烧、凉水激的办法,才能搞出这么一个孔来,且山势崎岖,下面就是波涛滚滚的嘉陵江,相当不易啊!在感慨这项工程伟大的同时,也由衷的赞叹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和智慧!</h3> <h3>公元前316年,这条古栈道就已畅通,早于古罗马大道。</h3> <h3>李白的诗“蜀道难"所描写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写的就是这一带古蜀道修建时的情况。</h3> <h3>“明月峡",非常富有诗意的名字,来自于李白的诗“青山青,明月明"。”</h3> <h3>在游览完了明月峡之后,我们还要去到另外一条古蜀道:褒斜道,它位于陕西省的汉中,这也是我们当天的住宿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