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按】静庐者,吾慢煮岁月之所在也。所煮者何?曰茶,曰墨,曰文字,曰画图,曰新闻,曰历史,曰红尘白浪,曰世道人心,庶己可屏尘蔽嚣,静心滤念,将一颗不合时宜之心渐次打磨得简净素朴,不凹不凸。</p><p>茶味微苦,可使喉吻润,亦可破孤闷,诸君,来,且饮七盏——</p><p><br></p><p><br></p><p>(一)</p><p>秋天若不用来读书,真是愧对上天这可心的安排。</p><p>连绵的秋雨让北方旱塬上的空气不再干燥,更有贴肤入心的清凉,让夏的热恼烟消云散,阅读的感觉也渐次美妙了起来,书里的文字不再有雨前的火气,深入浅出,豁达明了,一读就懂了;陈年的普洱醇香绵柔,最好以温润如玉的汝瓷盛之,青盏红汤,沉郁古雅,轻啜一口,顿悟了秋之三昧。</p><p>当下的时光,如窗前时来时去的雨,不紧不慢,缓缓款款。中年如秋,萧瑟而臃肿,萧瑟的,是渐行渐短的人生,臃肿的,是纷来沓至的人情。</p><p>还好,有间书房,可慰沧桑。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秋季的书房,是中年人的道场……</p><p><br></p><p>(二)</p><p>世事最难琢磨,盖因人心最是难测,莫尽听文人说,文人说得,你却未必做得。</p><p>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是精明人无奈的感叹,重点在“难得”,而非“糊涂”,他若是个糊涂人,就不这么说了。吴侬软语轻巧精致,却一波三折讳莫如深,像他们的园林,曲径通幽,一眼难尽,江南的文人,九曲十八弯的肚肠。吃过鸭脖的人,可以体会,丝丝缕缕,囫囵不得。</p><p>傅青主是北人,刀剑书生,酒肉道人,快人快语不藏不掖,有“世事精细杀,只成得个好俗人”语,看来也是个糊涂不了的人。北方口音重,像板斧砍过来一样生冷硬冲,但你若觉得这话没嚼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一块经风历雨的老腊肉,赤条条无所畏惧,脱脂去腻后,筋道十足。</p><p>闲来手机上看抖音,有语入耳:“你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哈,直喷老灵魂。书读到困惑处,打开抖音收藏,只听这一句,然后遥想那些隔着久远时空的咬文嚼字的老先生们一个个掩面防喷的滑稽情状,颇可解颐!</p><p><br></p><p>(三)</p><p>我读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的《地粮》,第一句是:“奈带奈蔼,别希求在固定的地方找到神。”</p><p>这一句就够了,就足以让年事已高的木心(1927—2011,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毅然辞别故土远渡重洋,开启他的“文学鲁滨逊”之旅,并在迟暮之年满载而归。勇敢而幸运的人啊,在追逐理想的路上万物有神,而你,从此自带光芒。</p><p>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俳圣)像李白一样执着于诗歌和旅行,他行旅一生,斗笠草鞋徒步健行,在四季变迁中边行边咏,让生命无限接近于他心中的神明。他知道,一旦停下脚步,生命将如落花般枯萎凋零。</p><p>人人都在作茧自缚,来自世俗与非世俗的种种规则或潜规则纵横交错着,像一群比划着请君入瓮手势的强者,人们或自愿或无奈纷纷披挂了起来,把自个儿包裹得严严实实。</p><p>开挂的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破茧成蝶。破茧成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不可能,而是渐渐习惯了茧中的生活,不去破了,于是蛹还是蛹,空余了望蝶兴叹。</p><p>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仔细看啊,看那些思考并歌咏着的人吧,——因为慈悲,他们泪流满面,因为热爱,他们健步如飞!</p><p><br></p><p>(四)</p><p>成熟这个词被人们用滥了,常常会和一个网络热词挂起钩来,——油腻。见不得油腻,这恰恰是夹生的表现。</p><p>所谓的成熟,生理上的表述,是动物性的,而心智上的成熟,是人性的,大概可以这样表述,——是心智觉醒之后灵性所达到的通透境界吧。如果再直白一点,就是能够走出巨人的影子并自觉观照自心的状态,就是从仰视变为平视的姿态,就是从盲从变为独立思考的常态吧。这是一个坎,过去了,天高地阔风光无限,过不去,浑浑噩噩苟且度日。</p><p>心智的觉醒当是痛苦的。我们会忽然发现一个年轻人眼睛里有了智慧的光芒,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用问,他与过去已经做了痛苦的诀别,只需因缘际会,内因外力都发挥作用,从此就可光风霁月勇猛精进,沉着稳健张驰有度。他成熟了,但并不油腻。油腻是一种堕落。</p><p>成年人,谁也度不了谁。一个人若是愿意长大,没有人能拦住他,一个人若是不愿意长大,谁又能奈何得了他呢?不要试图唤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在成熟的问题上,谁又何必为难谁。</p><p>譬如登山。大家都是从山脚下出发,有结伴而行的,有一人独行的,有的人走的快,有的人走的慢,有的人走走停停,有的人半道就走不动了,还有的人掉沟里了,更有人是父母背着走的,等到父母精疲力竭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会走了。</p><p>静下心来才发现,大千世界真奇妙!聪明的人喊着难得糊涂,愚蠢的人也跟着喊;有人在化解烦恼,有人在自寻烦恼。成熟,五花八门的表里!</p><p><br></p><p>(五)</p><p>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中关于诗词的见解,多有中肯之语。其认为诗词创作应师古而不泥古,“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径者,最也。”</p><p>我近来喜读古人法帖,偶尔手痒,也临习几笔,以期揣摩古人笔意,二王的飘逸俊美,怀素的收放自如、东坡居士的内敛、八大山人的简净,无不神与境会,境与天合。王世贞论诗词之言,若用于书法,也颇契合。</p><p>“剽窃模拟,诗之大病。”书法亦然。艺术或始于模拟,但绝不可至于模拟。王羲之仅此一枚,不可复制,常见某甲捧某乙书法与王羲之形神如一简直书圣再世云云,好大的牛在天上飞!艺术是个性化极强的审美表达,所谓传承,技艺只是表面的东西,或者说只是手段,核心的东西,是对审美理想的感悟及发扬。在艺术追求之路上,体悟艺术的精髓虽然艰难,却是进步的必然阶梯,技进乎道,由技入道,使之升华,是学艺的宏旨。</p><p>书法,仅从创作状态上讲,是书写者情绪的艺术化释放,行、草书的表现尤为明显。虽然书写者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书法审美和文字内涵的理解层次不一,但在人性层面上的喜怒哀乐却相去不远,故其在种种情绪促使下的秉笔直书,其书法面貌比起刻意书写的作品来,必然要生动许多。所谓佳作偶得之,其偶,即在情绪的艺术化释放。</p><p>讲真,我不赞成将各种艺术神秘化的做法,一想到他们把书法说得那么不可捉摸那么高大上,我就想,书法,让他们玩去吧,我呢,就写写字算了。</p><p><br></p><p>(六)</p><p>快速会产生眩晕。无疑,我们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泅渡在这样的眩晕之中。</p><p>我们需要触摸历史,哪怕会被历史割伤。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仅让物质极大丰富,更让人类文明的进程日新月异,站在当下,我们甚至来不及惊诧,历史的书页已快速翻过。过去的历史书,上下五千年,用一种沉着的笔调来写就可以了,而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一百来年,东西方文明在硝烟中剧烈碰撞,现代工业高歌猛进传统农业土崩瓦解,此消彼长,或是此长彼消,史笔已无法从容。历史,不再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史,而是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史。</p><p>物欲横流,人文式微。我们因缺失了人文的厚重而眩晕,我们的生命形态因贪婪速度而变得细长而单薄,莫非物质世界越是繁华精神世界就越是荒芜?科学无罪,但以科学的名义大行破坏生态平衡之实,却必将自酿苦酒。在功利的趋势下,科技所改变的和即将改变的,以以往偏重于人文发展的历史观点来看,是焦灼着的华丽,是华丽着的焦灼。</p><p>这真是个很不受人待见的话题,我之所以说起,只是有些迷茫,日子过得太快,来不及暗自神伤,然而,在历史与现实面前,我们真的不需要忏悔些什么?</p><p><br></p><p>(七)</p><p>读好书,更得会读书。</p><p>古人著书,一字一句皆严谨,不像今人,七拼八凑就是一本大部头。这且不要紧,要紧的是不拿读者的慧命当回事,不安全食品只坏人的皮囊,不安全书籍却坏人的精神。故读书当拣择。</p><p>《朱子读书法》中说:“看文字须此心在上面。若心不在,便是不曾看相似。所谓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回顾自己这几十年来的读书,并拿朱夫子这段话来反省观照,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并未读过什么书,只是识了些字而已。</p><p><br></p><p><br></p><p>【后记】唐人卢仝是茶中的圣手,饮茶七碗后飘飘欲仙,直呼: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那时的茶,碗大茶醇,高古够劲,保不准真能让人羽化成仙。静庐之茶,清汤浅盏,惟求清风在怀,七盏之数,纯属偶凑,读者诸君或一盏即饱或十盏不厌,止增一笑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