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童伴一生缘》 (持续更新中)

kangning

<h3>  《生长在南师附小,难忘多彩的童年 —— 这是一生的情缘》</h3><h3> 难忘在附小教书育人的爸爸妈妈,难忘附小可敬可爱的老师和青梅竹马的童伴,难忘童年在附小大家庭度过的美好时光。</h3><h3> 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h3><h3> 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h3><h3> 三、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家庭</h3><h3> 四、附小的童年小伙伴</h3><h3> 五、附小发小群交流简录</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2019年9月26日,分别多年的南师附小老师的孩子,欢聚在96岁吴玲老师家里,回忆童年附小生活的往事和友谊。那时我们的父母,作为附小老师,教育业务上出类拔萃,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如同一个大家庭,我们这些孩子在校园里也成了最好的玩伴,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玩闹,度过了人生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尽管社会的变化,波及我们的父母和家庭,尽管后来50多年的人生历经坎坷和磨难,但我们永远忘不了 —— 童年在附小度过的美好时光。</font></h3> <h3>  参加聚会的每位童伴深情简短发言。</h3><h3> 请点击图中的三角,播放视频</h3> <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13日,南师附小的部分老教师在吴玲老师家欢聚。</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金老师(何云先生)、何云、徐守华、刘静若、杨令君、吴玲、邵令宣,章光瑜</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二起老教师:杨承秀、朱雪珠、王幸、陈茵茵、邱嘉瑛、马蟾华</p> <p>  2012年6月7日,附小童年小伙伴50年后在吴玲老师家欢聚。</p><p> 后排左起:余安宁、胡文泰、杨希、王恺、程全、余中宁、胡松林、吴康宁</p><p> 前排左起:李康康、吴苏雁(吴康宁女儿)、吴晓音、吴玲、王幸、王怡、李杭</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0日,附小的小伙伴们,又一次聚集在96岁的吴玲老师家里,这次多了一些新面孔,孙光初、杨悦、孙小平、赵和、杨罗丹,几十年来第一次和大家相见。久别重逢,有叙不完的旧,说不完的话,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附小童年往事的点点滴滴,再次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感到分外的亲切熟悉。杨悦由儿子小刚陪同过来,还带了许多花苗,分给大家回去养植,希望大家的晚年生活更加美丽快乐。一直到下午4:00,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分别,相约以后常相聚。</p> <h3>  左起:王恺、吴玲、杨罗丹、赵和、吴晓音、孙小平、吴康宁、杨悦、孙光初、王怡</h3> <p class="ql-block"> 开心聊天,往日时光,历历在目。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请点击图中的三角,播放视频。😊</p> <h3>  孙小平、杨悦、孙光初</h3> <h3>  王怡、孙光初、杨悦</h3> <h3>  2016年2月,孙小平、孙安安看望王幸老师</h3> <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16日,南师附小童年小伙伴,又一次在97岁吴玲老师家欢聚。</p><p class="ql-block"> 后排:吴康宁、胡文泰、胡松林、杨威森、傅大宁、余中宁</p><p class="ql-block"> 前排:范祖荣、傅姗姗、吴玲、吴晓音、范祖华</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南师附小成立120周年,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传承优秀的教育精神,4月27日下午,附小邀请老教师的后代,重回附小,畅谈在附小学习生活的往事,展示附小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业绩,再现历史印迹。</p><p class="ql-block"> 第三排:余颖、杨棨、余安宁、傅大宁、王 恺、杨 希、胡松林、赵 和、杨罗丹、金 陵、杨正华、李昌亮</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王怡、孙小平、杨悦、胡 蜀、孙定初、吴 玲、孙光初、吴晓音、孙安安、李杭</p><p class="ql-block">第一排:胡文泰、冯宁、刘志明、余中宁、李康康、吴康宁、施玉洁</p><p class="ql-block"> 大家手里拿着的,是南师大附小的吉祥物“小南狮”。</p> <p class="ql-block">  孙光初和南师大附小余颖校长首先发言。</p><p class="ql-block"> 请点击图中的三角,播放视频。</p><p class="ql-block"> 接着大家纷纷回忆起在附小的往日时光,艰苦的条件下,父母为附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童伴们在附小的大家庭中学习、生活、成长……</p> <p class="ql-block">  南师大附小给99岁的吴玲老师,送上了鲜花,以表达对所有在附小工作过,为教育事业做出奉献的老教师的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后排:李昌亮、杨正华、余 颖</p><p class="ql-block"> 前排:吴 玲、孙光初</p> <p class="ql-block">  童年小伙伴重回南师附小欢聚</p><p class="ql-block">后排:吴康宁、胡文泰、胡松林、王恺、傅大宁、余中宁、刘志明</p><p class="ql-block">前排:杨希、杨罗丹、吴晓音、李杭、余安宁</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这里是国立中央大学的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就在国立中央大学的西南角。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当时,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独立并列的单位。幼儿园称为南大幼儿园或称为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大石桥幼儿园。小学称为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后改称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后排左起:刘妈妈、孙妈妈、吴玲、李平江。</p> <p class="ql-block">南京师范学院大石桥幼儿园小小班小朋友,在1956年5月1日劳动节表演。</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幼儿园在大礼堂,小朋友在这里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一为吴玲老师。</p> <h3>  1950年秋天,著名幼儿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先生与附属幼儿园全体老师合影。</h3><h3> 后左三 陈鹤琴、后左五钟昭华</h3><h3> 前左一 李平江、左二 王敉</h3><h3> 前右一 吴玲</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53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大石桥幼儿园的全体老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校门口挂着两块牌子: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大石桥幼儿园。当时所有的老师,都佩戴着南京师范学院红色的教师校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左起:王敉、吴玲、常丽华、屠老师、李忠荇、杨嘉真、何云、吴老师、陈天真、王小云、钟昭华</span></p> <h3>  后排左一吴玲,左二李平江,右一王敉。</h3> <p>后排左起,刘妈妈、孙妈妈、小宋、吴玲、李平江、钟昭华、杨嘉真、彭寒柚、陈天真、王敉、老宋、老张</p> <h3>  第二排左4 孙安安</h3> <p>  后排左起:王敉、小宋、孙妈妈、刘妈妈、吴玲、章光瑜、陈天真、李平江、?、李忠荇、?、杨嘉真、 彭寒柚、?、范培德</p> <h3>  前排右4 吴晓音</h3> <p>  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幼儿园全体老师合影。</p><p> 第三排:朱利瑶、范培德、彭寒柚、何云</p><p> 第二排:章光瑜、陈天真、朱雪珠、吴玲、孙霞城</p><p> 第一排:徐守华、程道翠、王敉、杨嘉真</p> <p class="ql-block">  苏联莫斯科旅行团参观我校与全校教师合影 1956年9月</p><p class="ql-block">第四排:刘祥发,(苏),肖慧原(苏)金镜蓉,?,(苏,苏)胡骥(苏)盛仲丹、杨鸿仪</p><p class="ql-block">第三排:王留官、陈克桢(苏)刘静若(苏)程毓麟(苏)吴家翼(苏)余广坤(苏,苏)箫承蕙</p><p class="ql-block">第二排:?朱惠兰(苏)王幸(苏)顾心瑜(苏)程濯秀(苏)刘思林(苏,苏)?(苏)?</p><p class="ql-block">第一排:杨令君、陆竹君(苏)邵令宣(苏)徐允昭(苏)鲍修淑(苏)?(苏)斯霞(苏)</p> <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王姣(音乐老师),杨令君、傅老师(代课老师)、徐允昭、胡颜立、王尔镛、王澜奋、杨鸿仪、邵令宣、程毓麟。</p><p class="ql-block"> 第四排右三 孙光初</p> <p class="ql-block">  1963年8月,斯霞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南师附小第一届五年制试验班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老师,左起箫承蕙、?、余广坤、斯霞、徐允昭、李庆莲的爸爸李仲融、刘祥发、鲍修淑、杨鸿仪。</p><p class="ql-block"> 傅仲宁、李康康和吴康宁,都是斯霞老师班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右三是吴康宁。</p> <p class="ql-block">  南师附小1964届五(一)班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4人:程濯秀、顾心瑜、鲍修淑、徐允昭、余广坤、沈永华、斯霞</p><p class="ql-block"> 前右一:杨鸿仪</p> <p class="ql-block">  南师附小1964届六(一)班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3人:程濯秀、顾心瑜、箫承蕙、徐允昭、余广坤、沈永华、斯霞</p><p class="ql-block"> 前右一:杨鸿仪</p> <h3>  南师附小1982届毕业生合影</h3><h3> 其中老教师有沈永华、余广坤、鲍修淑、吴秀芳,斯霞,程濯秀、刘祥发、杨鸿仪、王幸、刘静若、刘思林、王先炯</h3> <p class="ql-block">  杨令君、余广坤、顾心渝、胡颜立、斯霞、邵令宣、杨鸿仪</p><p class="ql-block"> 最前坐者 吴家翼</p> <p class="ql-block">  金镜蓉、徐允昭、杨令君、鲍修淑、刘祥发、程毓麟</p> <p class="ql-block">顾心渝、李瑞霞、杨鸿仪</p><p class="ql-block">郭佩中、陆竹君、余广坤、斯霞、刘静若</p> <h3>程道翠、余广坤、傅元、鲍修淑、范培德、王幸、刘思林、程毓麟</h3> <h3>  余广坤、鲍修淑、吴秀芳、斯霞、王幸、朱惠兰、刘静若</h3><h3> 前排小孩为安宁。</h3> <h3>  第三排:朱惠兰、杨嘉真、王澜奋、程濯秀、金镜蓉</h3><h3> 第二排:章光瑜、钱钟琪、余广坤</h3><h3> 第一排:赵世娴、顾心瑜、吴玲、陈克桢</h3> <h3>  程毓麟、雷桂英夫妇与金镜蓉老师</h3> <h3>  第三排:金镜蓉、王幸、杨嘉真、鲍修淑、余广坤、程濯秀、周惠芬</h3><h3> 第二排:钱钟琪、朱惠兰、赵世娴、王澜奋、章光瑜</h3><h3> 第一排:吴玲、萧承蕙、吴秀芳、程道翠</h3> <h3>  第三排:吴秀芳、程濯秀、鲍修淑、金镜蓉</h3><h3> 第二排:徐守华、余广坤、陈克桢、顾心瑜、程道翠、萧承蕙、王幸</h3><h3> 第一排:王澜奋、周惠芬、章光瑜、吴玲</h3> <h3>  第二排:邵令宣、周惠芬、刘静若、彭寒柚、章光瑜、余广坤、吴秀芳</h3><h3> 第一排:萧承蕙、朱惠兰、鲍修淑、吴玲、王幸</h3> <h3>  吴玲、程濯秀</h3> <h3>  吴玲、程濯秀</h3> <h3>  第二排:鲍修淑、余广坤</h3><h3> 第一排:章光瑜、邱嘉英、吴玲</h3> <h3>  第二排:彭寒柚、邱嘉英、余广坤、何云、章光瑜</h3><h3> 第一排:杨嘉真、程濯秀、黄淑、吴玲</h3> <p class="ql-block">  2004年元旦,吴玲和王幸在老教师合唱团演出后。</p> <h3><font color="#010101">  徐守华、吴玲、何云老师</font></h3> <p class="ql-block">孙霞城、徐守华、章光瑜、吴玲</p><p class="ql-block">何云、朱琍瑶、程道翠、杨嘉真、彭寒柚</p><p class="ql-block">杨嘉真的女儿刘思成、刘思文</p> <h3>  吴玲、朱雪珠、何云、王小云</h3><h3> 前排是吴晓音、吴晓月</h3> <h3><font color="#010101"><h3>  第二排:叶欣、孙霞城、刘思文、杨嘉真</h3><h3> 第一排:吴康宁、吴晓月、吴晓音、赵和、赵平</h3></font></h3> <p class="ql-block">吴玲、常丽华、陈天真、王小云、李忠荇</p><p class="ql-block">吴康宁、杨威东、吴晓音、杨威森、吴晓月</p> <h3>  中间孙小平、孙安安。</h3><h3> 左:胡蜀(解放后附小第一任校长胡颜立的女儿)。右:吴时云(吴馨老师的女儿)。五十年代都住在附小的。</h3> <h3>  孙光初、孙定初、孙小平、孙安安</h3> <p class="ql-block">  斯霞老师和学生。</p><p class="ql-block"> 右一吴康宁</p> <p class="ql-block">  斯霞老师的墓碑题词 —— 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教育强,则国家盛。踏踏实实地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社会栋梁,这也是许许多多附小老师共同的心声和毕生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斯霞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南师附小第一届五年制试验班的同学,清明时节祭奠敬爱的斯老师。</p><p class="ql-block"> 王党生、牟承晋、王卫、刘红,吴康宁。</p> <h3>  杨鸿仪老师</h3> <h3>  杨鸿仪老师家庭合影</h3><h3> 杨冶题诗并书写</h3> <h3>  杨鸿仪老师一家</h3><h3> 杨省、杨悦、杨冶、杨东</h3><h3> 杨妈妈、杨希、杨鸿仪</h3> <h3>  杨悦与她的画作</h3> <p class="ql-block">  程毓麟老师</p><p class="ql-block"> 程老师1970年初下放到泗阳县,1978年回宁后,在南师附中教地理课程。</p> <h3>  1961年8月1日全家在玄武湖公园游玩。</h3><h3> 姐姐程章(坐在假山石上)、大哥程度、父亲程毓麟、母亲雷桂英、三哥程式、小弟程全 、二哥程序。</h3> <h3> 金镜蓉老师</h3> <h3>  徐镳老师和金镜蓉老师夫妇 </h3><h3>荣获全国妇联表彰 —— 全国五十对金婚佳侣</h3> <p class="ql-block">  上面的照片是1951年,金镜蓉老师送十三岁的独子徐模 参军抗美援朝时拍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小女孩是金陵,刚满周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徐康宁(南师附中老师)、朱惠兰老师夫妇,女儿是徐小瑜。</span></p> <h3>  鲍修淑老师、王老师</h3> <h3>  王恺、鲍修淑老师、王怡</h3> <h3><font color="#010101">  鲍修淑老师与王怡</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鲍修淑老师和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左前一是吴晓音。</span></p> <h3>  钱钟琪老师的先生杨云龙老师是南师美术教授,为钱老师画像。</h3> <h3>  钱钟琪老师、杨云龙老师</h3><h3> 四妹杨罗青、大姐杨罗怡、三姐杨罗丹、二姐杨路明(罗婷) </h3><h3> 1963年合影</h3> <h3>  余广坤老师</h3> <p class="ql-block">  余广坤、傅元老师的四个儿女</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傅大宁、傅安宁、傅仲宁</p> <h3>  孙霞城老师和叶欣、叶惟</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玲老师、吴晓音、吴晓月、吴康宁</font></h3> <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陪伴92岁的妈妈吴玲老师去云南各地旅游一个月。这是在金沙江陡峭峡谷下的上虎跳峡。我要租轿子抬妈妈,但她再也不肯。我只好扶着妈妈边走边歇,1000多个台阶,慢慢地走下去,再慢慢地走上来。虽然很辛苦,但壮观的美景令我们兴奋不已,大开眼界,给我们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给吴玲老师颁发了建国70周年纪念章。因为是1949年建国前参加工作的。作为一个最最普通平凡的幼儿园老师,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晚年能有如此荣誉,实属意外,也感欣慰。 这其实是对所有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肯定和鼓励。🌹🌹🌹🌹🌹🌹</p> <p>  吴玲老师重阳节回看附小新面貌。2020年10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6日,附小举办了退休教师迎新年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7日重阳节,吴玲老师给附小小伙伴的谢词。</p><p class="ql-block"> 请点击图中的三角,播放视频。</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吴玲老师:我是吴家翼老师的二儿子,小弟。这次能在这里听见您亲切和蔼的声音,看见您这样健康,十分高兴!</p><p class="ql-block"> 我们附小的小朋友们都由衷地祝福您幸福安康!寿比南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今日重阳 季元振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九九日重阳,登高丰收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百花已凋零,唯有菊花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与世皆无争,清福自独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年老心地宽,满目是金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19年10月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杨冶 祝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松柏延龄仙云滋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雪霜满鬓丹气成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孙光初、季元振 欢聚清华园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11日</p> <p class="ql-block">吴时云(吴馨老师的女儿)、胡蜀(胡颜立校长的女儿)、孙小平、孙安安四姐妹 欢聚在南京。 </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7日</p> <p class="ql-block">  杨省(杨鸿仪老师的大女儿)与孙光初在重庆欢聚。</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p> <h3>  2020年元旦,97岁的吴玲老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h3> <p class="ql-block">  2021年元旦,98岁的吴玲老师祝大家新年 安康、幸福、快乐!🌻🍂🌹🌾🍄🌿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杨悦赋诗《赠老寿星吴老师》:</p><p class="ql-block"> 春蚕织成满园锦绣</p><p class="ql-block"> 红烛点燃一代心灵</p><p class="ql-block"> 志大年高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 童颜鹤发满面春风</p><p class="ql-block"> 祝吴老师健康长寿!全家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2日,孙小平,孙安安看望95岁王幸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范祖刚、王恺、李康康、吴康宁</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傅珊珊、王怡、吴晓音</font></h3> <h3>  李杭、王怡、吴晓音</h3> <h3><font color="#010101"> 范祖刚、王恺、傅仲宁、杨东、胡文杰、吴康宁、李康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康宁、王怡、王恺、李杭、李康康、吴晓音</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王恺、李康康、吴康宁在70年代</span></p> <h3><font color="#010101"><h3>第三排:程式、程全、胡松林</h3><h3>第二排:李康康、吴康宁、胡固林、傅仲宁</h3><h3>第一排:杨东、杨冶、傅大宁</h3></font></h3> <h3>第三排:杨东、吴康宁、王恺、程全、胡松林</h3><h3>第二排:程式、范祖钢、傅大宁、李康康、傅仲宁、胡固林</h3><h3>第一排:胡文泰、胡文杰、杨冶、杨希、傅安宁</h3> <h3><font color="#010101"><h3>第二排:范祖钢、胡松林、杨东、程全、傅仲宁、胡固林</h3><h3>第一排:胡文泰、李康康、吴康宁、胡文杰、杨希</h3></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附小发小群交流简录</span></p><p class="ql-block"> 杨冶:金陵你好!附小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学识爱心永远让人们尊敬和怀念。小时候,我还不大懂,现在感到那一代老师的精神、风貌、爱心、教育思想和风格现在不容易有了。</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金老师专门给我绸子的红领巾让我入队,在我支边新疆的时候,金老师又把她的高级皮衣送给我,也记得小时候我毛笔字乱写,金老师对我的批评。</p><p class="ql-block"> 王恺:@羊羊(杨冶) :多年不见了!我是在学校教外国留学生的。所以也经常去国外教学。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现在退休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老了就会怀念过去。现在好了。我们可以经常见面聊了!还有杨悦,当年全家下放。我和杨悦在一条船上。杨悦还为我父亲画了一张素描头像。非常喜欢!希望杨悦也加入我们!哈哈😄!</p><p class="ql-block"> 金陵:今天见到大家,真的十分高兴!虽然你们不一定记得我,但几十年过去了,儿时对附小的记忆仍然栩栩如生。我虽不住学校,但在学校吃饭,那时的饭票是用彩色纸印刷的。大雪松下捉迷藏,操场上的俱人部,秋千,放学后不玩够是不回家的。我记得幼儿园吴玲老师,彭寒柚老师,何云老师和杨嘉真老师都教过我;初年级是刘静若老师,五年级就是鲍老师,六年级是镇江调来的尤国华老师,都是最优秀的老师,也许是近水楼台的原因吧。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亲爱的妈妈金镜蓉老师,我自己也继承了妈妈的事业,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宁海中学当英语老师至退休。我虽叫不出你们所有人的名字,但却清楚记得你们父母亲的样子和对我的教育和帮助。我觉得南师附小老师们对我人格的塑造,精神和学识的培养比后来上的南师附中更加深刻,由衷谢谢南师附小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杨冶:其实我们那一批运气好,直接送到当时自治区党委办的一个钢铁基地的一所半工半读农机校去学习。三年以后,当时也是文革中,直接分配到农村再教育。离开学校虽然是知青,但却都是干部身份,拿着工资的。要说吃苦还没有吃大苦。说起来当时新疆地方还真把我们南京知青当人才的。后来这里面的一些人,不算太少,还担当些重任。杨东是吃过不少苦的,什么汽车拖拉机,风雪严寒长途奔袭,但他一心发挥他的各种技术才能,曾评为新疆地区广电系统唯一的全国劳模。我看杨东可以说是南京支边青年中的优秀代表。</p><p class="ql-block"> 吴康宁,我看到照片里吴玲老师了,她大概要有90岁了吧。96岁的高龄腰不弯背不驼,身体挺好啊!</p><p class="ql-block"> 赠对联一幅给吴老师</p><p class="ql-block"> 寿愈期颐天年永远</p><p class="ql-block"> 光增史乘人瑞流传</p><p class="ql-block"> 杨东:刚才看到这附小发小群,非常亲切,眼睛一闭一睁全成了老人了,真的很想念大家,向各位老师长辈,兄弟姐妹们问好!找了两张小时的老照片发上,以忆当年。</p><p class="ql-block"> 程全:杨鸿仪教我们美术和手工劳动,我们做的喷气式飞机,后来保存到文革,阮志旦是杨老师很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做的泥塑 —— 志愿军战士上过中国少年报,杨老师被打为“ 右派”使他消沉,我们小学五、六年级时他就没有之前开朗⋯⋯我少儿时会经常想,怎么教学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一会儿就变成了“ 坏人”。我时常怀念我们小学的老师,今天我在朋友圈里给金鹰的留言就说到:我庆幸自己毕业于南师附小,那里的先生使我多少学到些“仁义、道德、论理”。</p><p class="ql-block"> 杨冶:我父亲有较多著书。今先发这本小学泥工给大家看看。这本书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江苏分店发行。后来不让发行了。这是本很好的教学资料,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p><p class="ql-block"> 程全:记得那时周六晚上我们在办公楼门口的广场上玩“偷步猫”游戏,各种水泥地上“格房子”,泥巴地上挖个洞打梭子:到啦?到了,各种游戏五花八门。真是童年时附小的生活、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微笑]</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说得很对,那时附小就是个大家庭,父母晚上去大办公室集体上班,自觉的。假期附小就是我们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孙光初:各位孩时的朋友们,我是孙光初,你们的小毛哥哥,我一直在南京工作,离南师附小最近,一隔之墙的东南大学。以后多联系,期待下次聚会。祝大家国庆快乐![玫瑰]</p><p class="ql-block"> 孙安安:各位附小的发小久违了,我是安安。向在附小校园里一起躲猫猫的小伙伴们问声好!晓音打电话告诉我26号聚会之事,当时我不在南京未能参加,实在抱歉!</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我的名字好象是斯老师给取的吧,在幼儿园叫傅白桦,是吴玲老师教我。</p><p class="ql-block"> 孙光初:@傅姗姗 你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是季元振的哥哥季元中无意中喊你叫三三,后来你爸爸就叫你姗姗了。</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哦,是这么回事,我以前听我妈讲是斯老师给我改的,谢谢小毛大哥的提醒,我现在六十多岁了,走在街上肯定你们都认不出我了。</p><p class="ql-block"> 中宁:小毛大哥,小平安安姐,你们好。你们是我十分敬重的哥姐,记得小时候小平安安姐领着我在校园里玩耍,记忆犹新。祝大哥大姐身体健康,晚年幸福。</p><p class="ql-block"> 孙安安:@中宁 :谢谢你的祝福!感恩附小的校园生活,从小养成我们没有小家只有大家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安宁:记得我妈妈有一年夏天胃疼的厉害,那天正好小毛大哥的同学到你家玩,他会针灸,就喊他来试试,结果几针下去立马见效,我妈妈多少年后仍不断说起,记忆犹新。[微笑]</p><p class="ql-block"> 傅大宁:各位哥哥姐姐们晚上好,自从六五年我支边至今半个多世纪了,当时我不足十六岁,与杨东、杨冶、晓月、李杭、文华都去了新疆,临行前小毛哥与王恺合赠了一本绿皮日记本给我,往事历历在目,今能在微信上一叙,欣喜不已。</p><p class="ql-block"> 程全:听小瑜说王幸老师挺好的,十分欣慰!小时候她教的歌我还记忆犹新,每次小学同学聚会我都唱给大家听,唤起童年的记忆。58年我考上“小红花艺术团”,还是王老师推荐的。七十多岁的我至今还活跃在歌唱的舞台上,非常感谢王幸老师的启蒙教育![抱拳]</p><p class="ql-block"> 程式:我有次回国,公共汽车上仲宁问:“你是程式吧!” 突然惊喜遇见儿时伙伴。还有次在山西路上突然一辆汽车靠我那么近急刹车,吓我一跳,突然驾驶员问道:你是程式吧?我喜出望外,又惊又喜,是杨希。自此我在澳州还和仲宁通电话,他在照料母亲住院治病,临时外出,接电话是余老师,我介绍自己,她声音很宏亮的讲:“ 哦你是狮子婆呀!你在国外生活好吗?……” 听了十分亲切。我忙答应,谈了有十分钟。</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是杨鸿仪老师的学生,他在《我的教师梦》文章中写到:说起来最早做这样的梦,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我是中央大学附小(今天的南师附小)的学生。学校出墙报,有一个醒目的标题:“长大了做什么”。我还记得是教我们美术的杨宏毅(杨鸿仪)老师画了好多画:飞行员,教师,科学家,工人,农民,等等。然后每个同学在相应的栏目下填自己的名字,我当时填的就是教师。我第一次做教师也是在南师附小,学校受陶行知、陈鹤琴的影响很大,号召学生当“小先生”。解放初期还有好多儿童是流浪儿,我们就把他们聚集起来,办小先生学校,由我当校长。我的印象很深:班主任吴馨先生,有一天突然对我说:钱理群,我们要办一个小先生班,现在学校任命你做小先生学校的校长。我当时都吓坏了,连忙问:老师怎么当啊?!吴先生看了我一眼说:你自己想吧。说完就走了。后来我才懂得,这是真正的教育艺术:对你表示一种信任,你自会产生自信,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而这正是做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后来我就果真鼓起勇气当了这个小先生学校的校长,而且干得很不错。我现在还记得,有个学生是卖冰棒的,毕业时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上面写着“送给敬爱的钱老师”几个字。也就是说,我还在小学六年级就被称作“钱老师”了,一直到现在还是“钱老师”,并且颇以这样的称呼为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转李蕾的贴:上面说到南师附小杨鸿仪,我也是南师附小的学生,杨老师的确是非常有才华,也是我父亲(李剑晨)同学,可是並非像上面说的那么轻松,有才华就一定有一份好工作,特别是那个年代,美术专业,多数人有口饭吃就不易,哪里可能自由择业?杨老师很长时间就生活在南师附小,东北角,我和父亲曾上他家看望过他,他家庭人口多,加之是右派,生活极为困难,他被请回学校参加校庆,热泪盈眶,其酸甜苦辣不难理解。我从新疆回宁也去看望过他,他那时住在学校南墙假山东面的多排棚户区房子中,也是特别艰难的样子,他的两个儿子杨冶、杨东也是支边去了新疆,玄武区去的是北疆,我那时南师附中住校,户口在学校属鼓楼区,去的南疆,否则回玄武区,也会去北疆的。我也非常怀念杨老师,他教我们美术,常识,劳动课,教我们画画,铅笔画,水彩,粉笔画,木刻,泥塑,木工,教会各种木工工具使用,布艺,纸艺,大头娃娃,木偶,演木偶,跳大头娃娃舞,种南瓜,各种颜色玉米,辣椒,西瓜,西红柿,青菜,波菜,苋菜 ,土豆等等,太多太多,样样通,才艺十分精湛少见,文才好,口才好,上课没废话,说话特别幽默风趣,一身正气,人格魅力非常,学生就爱上他的课。其上课时粉笔画,随手即来,几秒钟就像模像样一幅画就画好,教什么画什么,绝不马虎,学校的黑板报也是他的拿手戏,可惜,就是这黑板报让他成了右派。我同学母亲是教导主任,熟知当年情景,具体我也记不清了,总之,他画了几个人,说正好与学校党员人数一样,就说是利用黑板报攻击党领导。那个年代整人还要理由吗?你多才多艺,学校上上下下人缘好,对谁都客客气气,就看不惯你这样的。那时校长可能叫徐允昭,右派据说是他的主意还不知几个党员定下来,由他宣布,总之反右是任务,学校必须有右派,有指标的,不是你,就是他,说谁谁倒霉。说杨老师跪在他面前痛哭,请求不要。右派,一辈子日子都不会好过,运动回回检讨,挨批斗,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永远生活在阴影里,人下人,可那个年代就那样,所以请回学校,他怎么能不比其他人更加的百感交集?终于被尊重了。所有右派家庭都非常的不幸,我们应当对他们特别的同情,凭什么?人生而平等,凭什么有些人就要被整被迫害?所以,每想到杨老师,我都无限怀念,伤痛,杨老师,我的好老师,谢谢您当年的一点一滴孜孜不倦。</p><p class="ql-block"> 我怀念杨老师,还因为我总感觉他对我特别关照,是不是我自作多情?南师附小不少位老师都让我有这种感觉,感觉那时老师都像父母,比父母更加的认真负责和关心我们,杨老师也不例外。还有,上面讲他教我们那么多东西,我想未必其他人会记得清,教,其实都教,只是多数并不强求,我是多多益善,什么都想学,特别是木工,当时带我们进木工房,可能就我感兴趣,所以,不感兴趣的他也不教了,我后来到新疆,木工好像天生会,再复杂的也会,我打的第一件东西就是特别复杂的柜子兼床,晚上打开就是标准的床,白天可以当写字台兼柜子(后来因木料不够,仅完成最复杂部分,柜门还有机关的)。有人教吗?没有,要有,就是南师附小杨老师教的。</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是的,傅大宁说得很对,五六十年代,附小的老师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有学问,有才华,敬业,爱生。虽然当时每个家庭都较贫困,生活不富裕,但我们都很轻松愉快,十分和谐,我总感到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所以大家都对附小有特别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程式:杨老师一生坎坷,还那么满腔热诚地教我们这些小学生,让我们知识面大开,特别是动手能力是现在小孩很少接触到的。使我们终生受益无穷。我回南京后曾多次去附小旁边的小房子里看望杨老师,并陪他去看名老中医,但他那时已行走不便了,生活条件也不好。我们永远怀念敬爱的杨老师!</p><p class="ql-block"> 程式:安宁,小时候你小,打梭,躲猫猫游戏不带你玩,你就哭、我就想办法不让你跟。</p><p class="ql-block"> 安宁:星期天玩官兵捉强盗,晚上玩躲猫猫。</p><p class="ql-block"> 程式:杨冶你在我家,叙述很多你家事,确实让我不服气,去看那棚屋,看王恺家,你家,碰到小玉子、范妈妈,胡松林家,杨老师病重成那样躺在床上,杨妈妈背驼成那样,还在水池上洗东西。唉……</p><p class="ql-block"> 杨冶:当时的情况也是没办法。能从泗洪回南京巳经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转发刘宏的贴:这里的学友可能都比我们小,我只认识程老师的小儿子程全,当年他同一些伙伴下放在泗阳县棉花原种场,另外还从事文艺宣传队的工作,他们这些人当年搞得很有起色。程老师和王澜奋校长也下放在泗阳,因我不在县城工作,平时见得很少,从上述学友的谈话,至今我才得知美术杨鸿仪老师及算术刘祥发老师下放在泗洪县。列宁讲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文革”也称之为革命,我们也以革命的名义,不要忘记过去了的那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程式:杨冶你爸教我们生产狗头车,就是木头做的独轮车,在附小食堂的话动房里上课,做石膏模型,丝线绣十字绣、在木线砣上钉钉子,这头上织,另一头裤带出来了,还有黄继光塑像,董存瑞塑象,还有种菜青菜蕃茄、滴什么水在果实花上,就不长籽。那活动房里整天忙碌着生产椅子、凳子,怎样画图,怎样放大,怎样用锤子,还做了蝴蝶🦋标本等等 ,我们的生活真是充满阳光。一队队一行行,去中山陵远足。六一儿童节萤火晚会,各种体育活动比赛丰富多彩,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那才是培养接班人的初衷,文化课也不误,都是优秀的老师上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p><p class="ql-block"> 杨冶:其实手工劳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理解劳动创造、劳动生产的意义和价值。现在的学校,这一块缺失。</p><p class="ql-block"> 杨冶:盛世欣逢七十庆,解放难忘渡劫波。星火燎原英雄业,五星旗展壮志酬。英才撸袖山河改,先烈笑慰再回眸。腾龙中华堀起时,初心不忘著春秋。一国庆感怀。杨冶作。</p><p class="ql-block"> 王恺:1970年初我们父母下放,一起乘装猪的船去泗洪。二三十口人在渔民的运输船底舱里胡乱铺些稻草。不分男女老幼睡在一起。落难之时,杨悦每天坚持画画。我记得白天在船头她还为我父亲画了一幅素描。当时下放时候我父母不过50岁。一场空前的浩劫之下,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金陵:杨家兄妹自强不息,见到你们今天的成就,就如同见到当年桃李满天下的杨老师,为你们高兴!祝你们幸福!</p><p class="ql-block"> 杨冶:杨悦当年被浙江美院录取,可是她不去,要去当农民。当时极左的宣传和政策,哎!</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杨悦你好,几十年没见了,也不知你在那里,现在终于联系上了。我们儿时的伙伴又可聚会了。几十年来大家都很不容易,但都能健康地活到今天就是福气。听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都是父母的基因传给了你们。杨老师是附小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只要附小学生谈起,都是首先想到杨老师,他的多才多艺及对学生的热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望你在群里亮亮你的才艺。[握手][握手][握手]</p><p class="ql-block"> 杨悦:刚刚看到附小孙小平妹妹发来的微信,当时就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简直不敢相信还真有一群天子天女下凡,在空中相遇!太感谢你们的飞来,我们以后在有生之年还可以重叙友情,再一次回到那个“童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杨悦,看到你的微信也让我泪流满面,我们小时常在一起玩,我常去你家玩,还在你家炒母鸡头吃,费了你家的柴草和油盐。那时就喜欢吃母鸡头。我们俩好像差不多大,不知你是哪年生的。发张近照我看看,可能认不出了。真希望能看到你。还有你姐姐杨省,也不知她在哪?</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杨悦大姐,你好。咱俩有好多年没见了,上次杨希给我发了一张视频,是你和杨希在他家门口拍的,见照片如见人,上次我回宁想去看你,不知怎么走,也没去成,下次回宁一定去见您。</p><p class="ql-block"> 杨悦:志大年高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 童颜鹤发满面春风</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到了小平发来的许多照片,一开始不易辨认,再看一遍就逐渐清晰,特别是小平、安安模样基本能看出来,与儿时模样相差不大,精气神挺足,再看"小毛" 、"大毛"虽然两位头发白了点,但微笑的模样仍然保持不变,你们五个兄弟姐妹,从小独立性特强,完全遗传了你们父母亲的优秀品质!身体个个健康,聪明活泼,志向远大,成绩卓著!跟你们父母亲含辛茹苦的关怀、培养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斯老师,在各种磨难中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做为下辈人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她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一杆永远不倒的红旗!</p><p class="ql-block"> 肖明:由于美国的时差,我才起床,立即看到发小们的帖子。安宁、小弟、晓音、小妹,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我们都是步入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我今年七十四岁了!但和你们在一起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大操场上学骑车!大松树下乘凉。冬天在通住饭堂的一排教室前走廊水泥地上,晚上泼上水,早上起来就可滑冰了!程序的舞姿、小象(程全)的文艺天姿,都历历在目,这些现在看来都是最环保最健康的了!这次康宁创举可佳!安排动人!如不自报家名真难认识!但王怡、王恺两姐弟倒是活脱脱鲍老师两口子的再版!小象亦几乎是年富力强的程老师!真有趣!吴玲老师亦真不易!肖老师在世时常讲:吴玲一个人带大三个孩子,一双手没停过!不是打毛衣就是做针线活,是附小最辛苦的人!在这里祝吴玲老师快乐健康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冶诗作:</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这里出发》</p><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下,</p><p class="ql-block">青松矗立,龙柏挺拔。</p><p class="ql-block">课堂里,书声朗朗,</p><p class="ql-block">操场上,奔跑喧哗。</p><p class="ql-block">星星火炬把我们指引,</p><p class="ql-block">队鼓咚咚,我们从这里出发。</p><p class="ql-block">附小,这里有</p><p class="ql-block">许多可亲可爱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最响亮的名字是斯霞。</p><p class="ql-block">用爱的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用知识的营养培育一颗幼苗,</p><p class="ql-block">让理想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心里发芽,</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了黄继光、黄存瑞,</p><p class="ql-block">还有卓娅和舒拉。</p><p class="ql-block">我们向往着天安门,</p><p class="ql-block">还有那延河宝塔。</p><p class="ql-block">有许多远大的理想 ——</p><p class="ql-block">要当运动员,要当飞行员,</p><p class="ql-block">要当科学家。</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里出发,</p><p class="ql-block">一座座大厦,公园的蓝图</p><p class="ql-block">由我们描画。</p><p class="ql-block">工厂的机器旁,</p><p class="ql-block">田野的拖拉机里,</p><p class="ql-block">有我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军人的行列里,</p><p class="ql-block">也有军人用科技说话。</p><p class="ql-block">附小是一个心结,</p><p class="ql-block">无论我们身在边疆戈壁,</p><p class="ql-block">还是南国天涯,</p><p class="ql-block">就是到了美利坚</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欧罗巴,</p><p class="ql-block">都忘不了</p><p class="ql-block">附小的老师和校园,</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童年的乐园,我们的家。</p><p class="ql-block">拂去岁月的烟云</p><p class="ql-block">问一声附小,你好吗?</p><p class="ql-block">再望望老师们远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眼里已噙满泪花。</p><p class="ql-block"> 2016年</p> <p class="ql-block">  杨悦:热烈欢迎肖明、季振元同伴来到附小发小群!</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看到小毛和同伴们在操场上踢足球!看到一群小伙伴们在活动房子下翻找蛐蛐!</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看到季元振同学,一个人在校园里啃数学难题......</p><p class="ql-block"> 看到小毛同学在附小校园里,对着南工建筑装饰外墙雕塑画素描......等等等等,这些宝贵的影象仍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你们都是小伙伴的好榜样!热烈欢迎季元振加入群聊!</p><p class="ql-block"> 杨冶:有一次,我看到孙光初和季元振正在大梧桐树下,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图,解个几何题,真是用功啊!</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是我国建筑学界的顶级教授、专家学者。</p><p class="ql-block"> 2012年,我去北京,还去清华拜访了季元振。季元振一点架子也没有,十分客气,还让我不要紧张。临走时送我一本他的著作:建筑是什么?回来看了,觉得内容极好!说的真话,有许多真知灼见!文笔也十分流畅。我是很佩服他!</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的画也是非常捧的,我记得他有次从北京回附小,在我们那边画大松树写生,画的非常好的。</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看了康宁做的美篇,勾起很多的回忆。与大家相比,我由于读书早所以受的苦也比许多小伙伴们少。总算文革前入了大学,以后知道许多人都受家庭牵连上山下乡,到边疆落户。吃了许多不应该吃的苦!现在看见大家都挺好,非常高兴!希望大家能常联系。并拜托康宁向他母亲吴玲老师问好!</p><p class="ql-block">另外从美篇中得知肖明在美国,狮子在澳洲,也问他们好!问小平、小安好!问群里所有小伙伴们好!</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季元振,你好,请看这张照片。你和你哥哥季元中,汉平,小毛,毛毛,小平。在玄武湖。</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照像时,让我们每人做一个怪样子,就照成这样。</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那时候是杨鸿仪老师拍的照。当时杨老师有一架很棒的像机,照像馆用的。底片好像是玻璃片,杨老师自己冲洗照片。</p><p class="ql-block"> 余安宁:@季元振 大哥你好,我小时候经常看你在附小速写,你画的真好![微笑]</p><p class="ql-block"> 傅中宁:季元振大哥你好,我是老二傅中宁,小时候经常和你打乒乓球,你还记得吗😊</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记得,我一直打到七十岁。现在打不动了。[撇嘴]</p><p class="ql-block"> 杨冶:季元振乒乓球打得很厉害,一般人打不过。</p><p class="ql-block"> 中宁:我上初中时在南京体校少年队打球,一直记得和你交手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季大哥,你太有才了,我父亲在世时经常夸奖你。</p><p class="ql-block"> 何时来南京,再陪你切磋球艺[偷笑]</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没有的事!都是环境的缘故!南京是要去的,球可是打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中宁:小时候经常在你身边玩,你上清华头一年暑假回南京时,把你画的素描给我看,我觉得你就是大画家,太了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一定见面!杨冶和我是在北京见的面。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干,喜爱书画,他到清华美院办的书法班进修,我们见的面。</p><p class="ql-block"> 中宁:我向杨冶讨要了不少墨宝,写的太棒了,书法人才啊![呲牙]</p><p class="ql-block"> 季元振:我在南京时,杨冶好像也找过我,我带他去看做建筑模型。他非常刻苦,有天分。</p><p class="ql-block"> 中宁:杨冶在他们社区表演双手书法,太惊叹了![强][强][强]</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肖明姐姐,你好,我是姗姗。记得大概是零几年,附小退休老师去扬州游玩,当时你和肖老师都去了,咱们还在一起说话聊天,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今重阳节祝姐姐在国外节日快乐,多多保重。</p><p class="ql-block"> 范祖荣:吴老师是个热心人,记得小时候我父亲范培德犯腰疼病,起不了床,吴老师经常过来帮忙,拔火罐做理疗,使我父亲的病得到康复。真的很感谢吴老师。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祝吴老师健康快乐,幸福长寿!</p><p class="ql-block"> 肖明:小姗姗,谢谢你的问候!挺想念你的,真是人生如梦,十几年前的光景,尤如在眼前,真快啊!老寿星吴老师说得好 —— 看着我们长大的!好感人。家有一老是宝!我们群里有吴老师,亦是我们的福呵!吴老师真是热心人,我妈妈在文革初期因患肥大性脊柱炎而卧床。吴老师不知以何得来的秘方,采得草药来为我妈医治病痛!其感人之景历历在目!吴老师虽亦经历了许多大风浪,但至今仍思维清晰,步履轻松,真是好人一生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杨悦:尊敬的吴玲老师:您早上好!我是杨鸿仪老师的女儿杨悦,感谢您给我们保存了极具历史价值的照片,一个个青春年华、朝气蓬勃年轻人民教师的风彩,展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你们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代最优秀的人民教育家,你们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晚辈们向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祝您永远建康、快乐每一天!幸福到永远!</p><p class="ql-block"> 杨冶:吴康宁,这个《附小童伴一生缘》做得很好啊!</p><p class="ql-block"> 附小是一个传奇,一个梦,一首歌,一生情啊!</p><p class="ql-block"> 附小是一片乡愁,附小是一片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傅姗姗:康宁,你制作的《附小童伴一生缘》非常好,可能我的手机信号不太好,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遍,心情非常激动,往事历历在目,看到我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感到特亲切,吴玲老师是我幼儿园的老师,我记得很清,一次我生病,我妈没时间管我,是吴老师带我去好像是珠江路医院看病,在附小生活十几年,老师如同父母看着我们成长,童伴如同兄弟姐妹,多想回到从前。转眼我们都六十多岁了,时间都上哪儿去了,我们老了。谢谢你的辛勤付出。我要将这美好的童年生活永记心里![强][强][强][强][强]</p><p class="ql-block"> 杨悦:康宁小弟:你好!你做的《附小童伴一生缘》太好了!是“天书”,局外人是根本看不懂的!天地都为之动容、流泪,后辈们要向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他们都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每个人的自我介绍也在深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它是历史的见证,让它永远开放在一代代人的心中,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5日,杨罗丹:@吴康宁(小弟)  又看到你精心制作的《附小童伴一生缘》,这些珍贵的资料与语音太值得珍藏了。这是半个多世纪的年华记忆啊。看到老一辈吴玲老师的视频讲话,很是感动。老人家头脑清晰思路灵活,说话发声像年轻人一样响亮,口齿清楚。这次见到吴玲老师,身体硬朗健康,我很高兴。同时见到分别了五十多年的小伙伴们,真的好开心!实在太好啦![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p><p class="ql-block"> 吴康宁,看了你制作的附小童伴一生缘,仿佛又把我们带到孩童时代,儿时的记忆又在脑海里浮现,令人终身难忘。谢谢你精心的策划制作,每次欣赏都是反复看,舍不得放下,现在我们都六七十岁了,童年的记忆在脑海里深深地记着。谢谢你。[强][强][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7日, 杨悦:感谢康宁,你发过来的集体照原照都收到,昨天我儿子就收藏到他电脑里了。很多照片从末见过,看到支边留影的珍贵照片,在当时的做为他们父母的心一定在流泪,小小年纪,浪迹天涯!就现在,我们也要为你们经历了无数苦难而难过!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磨练,创造了今天的成就,大家值得为你们每一个人点大大的赞!</p><p class="ql-block"> 康宁: 杨悦你好! 这几十年大家过来都不容易,特别是你那么早就到了穷苦的盱眙马坝,经历的艰辛苦痛更不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好在现在都熬过来了。希望你多多保重,大家常来聚聚,一起寻找快乐,共同度过幸福的晚年。[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微笑]</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0日,孙光初:我利用去重庆开会的机会去看了杨鸿仪老师的大女儿杨省。</p><p class="ql-block">孙小平:多少年不见了,杨省胖了,看样子身体不错。我们都还想念她。祝她幸福健康。</p><p class="ql-block">孙光初:杨省的女儿黄玮很优秀,是哈佛医学院研究生.现在是我国心内科专家。[强][强][强]</p><p class="ql-block">孙小平:请黄玮向你妈妈问好,我是小平,她一定记得。</p><p class="ql-block">黄玮:小平阿姨,妈妈说谢谢您! [玫瑰][玫瑰]她记得您上了南京医学院。</p><p class="ql-block">胡文泰:请黄玮代向杨省大姐问好。我住南师附小时跟你家是邻居,杨老师和杨妈妈从小给了我很深印象。</p><p class="ql-block">傅珊珊:请黄玮代问你妈妈杨省好,在南师附小咱们是邻居,记得我上初中时生病,是杨省大姐看到我得的是黄疸性肝炎,并告诉我妈,然后我即去医院住院,现在已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念想到杨省大姐。什么时有空来南京,咱们好好聚聚。我叫姗姗。</p><p class="ql-block">黄玮:@傅姗姗 ,妈妈说您小时候很乖,经常抱您[偷笑][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吴康宁:@黄玮—重庆  向杨省大姐问好![玫瑰][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发上美篇《附小童伴一生缘》,这是附小童伴的珍贵记忆和真诚友情,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点印迹。</p><p class="ql-block">黄玮:@傅姗姗 @吴康宁(小弟) 谢谢![玫瑰][玫瑰][玫瑰][抱拳]</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1日凌晨5点02分,王恺:@吴康宁(小弟) 你做了一件大好事!让我半夜醒来看了一眼就忍不住了,含泪看完!再也睡不着了!</p><p class="ql-block">肖明:相册感人!无穷珍贵回忆,历历在目,谢小弟康宁的爱心辛勤付出,收藏了!</p><p class="ql-block">杨冶:吴康宁,谢谢你的努力。相册制作用心了!</p><p class="ql-block">杨悦:看到了孙光初大哥特去看望我们亲爱的大姐照片时,我感动不已!记得卫哥在世时,孙大哥曾经去太原看过卫哥,这种不是亲人胜过亲情感人肺腑的精神,值得杨家兄弟姊妹学习!是南师附小老师的友爱之情,正在一代代学生中生根发芽!更是以斯老师为中心的感人肺腑的教育理念,在附小老师的后辈中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中宁:终于见到了杨省大姐了,我是仲宁,小时候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你在家,都会来给我们看,记忆犹新!祝大姐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我是安宁。从照片中依稀仍看到杨省大姐年轻时的模样。祝愿你们一家安康幸福!</p><p class="ql-block">黄玮:@中宁 @安宁 感谢慰问祝福![抱拳][抱拳][抱拳]祝全家幸福安康![玫瑰][玫瑰][玫瑰][微笑]</p><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南师附小成立120周年,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传承优秀的教育精神,4月27日下午,附小邀请老教师的后代,再聚附小,畅谈在附小学习生活的往事,展示附小老教师的奉献,再现历史印迹。有20多位老教师的后代参加了会议,很多人已经数十年未见面,但是大家对附小的感情,对童年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依然浓烈,依然长存。活动中的一些图片视频,已补充进美篇。</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日 季元振 @吴康宁(小弟) 谢谢你的补充,辛苦了!美篇编辑得真好!代我向你母亲问好!</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大家也叫我“小弟”,你也是“小弟”。附小院里两个“小弟”,这件事我还很有印象。[调皮]这次又看见了大家回附小聚会的视频很高兴!在这里问大家好了!祝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康宁@季元振  虽然我们都叫小弟,都住在同一层阁楼里,但你是我的大哥,是我学习的榜样。谢谢你对妈妈的问候,她虽然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但头脑还算清楚,能记得大家,记得很多过去的往事。附小的这份情缘,值得我们永远珍惜。这几十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好在晚年时光,日子好多了,希望大家常来往常相聚,共同度过夕阳时光,也祝每位童年小伙伴,幸福安康,过好每一天!妈妈问候大家!🙏 🌹 🌹 🌹 😊</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8日是母亲节,金陵发了相册《我的遥远的思念》,怀念母亲金镜蓉。</p><p class="ql-block"> 王恺:@金陵 金老师至少是我两年以上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冥冥中耳边还能听到她的声音,语速舒缓,略带沙哑的嗓音,常常给我的一种沉稳安详的感觉。我是喜欢哄闹的孩子,金老师也没少批评我,但在我的印象中也很少有严厉的态度。依然是和缓的劝导,大约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母亲节有这个机会,也让我从心中捧一瓣心香,祭奠一下我心中永远敬重的金老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金陵:@王恺 谢谢你对妈妈的怀念!在此我也深深怀念你妈妈,我敬爱的鲍老师!她是典型的母亲形象,慈祥和蔼,轻声细语,学生眼里还有种威严。你们这一双儿女更是她的骄傲!在班上我把她也看作妈妈。母亲节,向亲爱的妈妈们致敬! </p><p class="ql-block"> 王恺:是的@金陵 附小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的长辈们用一生的身教言教,教我们如何做人!三观要正,是非分明!世事复杂多变,我们常常就会回归常识,用最简单的逻辑判断。几十年过后,回头看看,当年那些的天花乱坠的话,里个啷个的道理,统统敌不过常识判断,简单的逻辑。有附小老师们当年给我们的这碗酒垫底。我们什么样的里个啷个都能对付!还是那句老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p class="ql-block"> 程式:怀念金老师的视频做得真好!我们又看见了慈祥的金老师了。金老师是我们五、六年级的班主任。 </p><p class="ql-block"> 金陵:@程式 我在家找到一条晚晴楼聚会人员的签名餐巾,应该就是你们那个班同学吧?在夫子庙晚晴楼参加宴会的有金镜蓉老师、斯霞老师。 </p><p class="ql-block"> 孙小平:我找出了一些1992年参加这次晚晴楼聚会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 康宁:金陵的相册又让我们看到了亲爱的金老师,珍贵的签名餐巾和照片,也再见到金老师和斯霞老师,再现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几位童伴的发言也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感恩于我们有这样一批优秀的父母、老师!也希望我们的附小童伴情缘,能伴随我们度过愉快的晚年!🙏 🌹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编者后记:</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26日聚会后,傅大宁提出要老照片,因为我这里有一些,但是零星发送了很不方便,也不便于大家归档整理。所以我回来以后,就开始筹划制作一个电子相册。</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工作,从筹划主题的考虑,结构内容的安排,照片的收集整理翻拍,逐张修复,视频的剪辑上传,语言文字的组织,格式的调整,人名的标注,音乐的配置,以及发小群发言的摘录,反复数千次的调整修改补充,到10月4日终于完成了一个初稿。</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妈妈是幼儿园的老师,所以收集到的资料以幼儿园为主,小学的资料很少,各位老师的以及家庭的照片,请大家再提供一些。由于一个美篇限制为100张照片,所以不能所有的照片都放上,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成一个相册给大家珍藏。</p><p class="ql-block"> 10月4日晚上把美篇初稿发上,请大家仔细观看,提出修改意见,弥补错漏。美篇的图片和文字在不断地补充修改,这两天,一些童伴陆续给我补充了一些照片和资料,到今天为止,我在美篇中增加了1964年的小学毕业照,增加了程毓麟、钱钟琪、余广坤、鲍修淑、孙霞城等老师的家庭照片。也把发小群中,大家交流的内容继续补充进去。</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来, 打开尘封已久的照片,几十年前的往事重新一一显现,许多良师童伴的音容笑貌扑面而来,仿佛就在眼前,近在身边,我是满含着热泪在编辑这个美篇,经常泪水模糊了双眼。既感恩于这群南京市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老师 —— 我们的父母,为教育事业数十年兢兢业业,为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辛勤付出,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学子,又为许多老师遭遇的坎坷、生活的困顿,没有能安度晚年而痛心不已。也庆幸我们在附小的童年时代能有这些良师益友相伴而宽慰。更为我们的父母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而自豪。正如斯霞老师所说:我为一辈子做一个小学教师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美篇《附小童伴一生缘》,加深了我们对附小学校、对我们亲爱的父母、对我们敬爱的老师、对我们各自家庭的了解,更是为了给我们附小童年的生活和友谊,留下一个珍贵的记忆。能够共同在附小学习、生活、成长,是我们这些附小童伴的缘分,也希望大家今后能常来常往常欢聚,让我们这份纯洁美好的情缘,伴随我们走过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祝所有的附小童伴开心幸福,过好每一天!🙏 🌹 🌹 🌹 😊</p><p class="ql-block"> 康宁</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6日</p>

附小

老师

吴玲

南师

康宁

杨鸿仪

年月日

第二排

王幸

吴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