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生厌,为何不各自安好?

豆哥哥

<h3>  还记得刚结婚那会,他们家是用一个水瓢当漱口杯的,我一点都不习惯,就买了一个塑料漱口杯用,结果没想到他们全都不用原来的瓢,都共用我的漱口杯,无奈之下我只能重新买杯子,并把洗漱用品由楼下的卫生间搬到了楼上。结婚的时候买的是个半预热的电热水器,它比预热式的快但热水量相对要小。冬天每次我一打开热水器准备洗澡,他们就会插在前面先洗,无语的我只能等水再烧热。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盼着能和他们分开住。因为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太不相同,住在一起就会两相生厌。正因为这个原因才努力地买房子,盼望着假期能过点自由的小日子。</h3><h3> 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随着崽崽的出生越来越明显,想搬出去住的想法也越强烈。在崽崽两岁多的时候婆婆去世了,为了更方便,我们把楼下新建了个卫生间就搬到楼下住了,在原先老卫生间新装了个太阳能热水器,从那边接了根热水管到新卫生间洗澡。每天晚上等我把崽收拾好,把他衣服手洗完,都差不多十点了,等我去洗澡就发现水不热,有几次还差点被冻感冒。原来是公公每天老早洗完就手动给热水器上了冷水,跟他讲了后可还是老样子。观念和习惯的不同暴露得更明显。而真正达到两相厌恶是老公外出学习的时候,因为崽的吃饭问题,我态度是不太好,但公公他却破口大骂,将家长的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更过分的是牵扯到了我的父母,扪心自问我有做得这么差吗?我父母有亏欠或对不起他老人家吗?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不喜欢。没过多久他就吵着要找老伴,等新的阿姨住过来,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摩擦就更明显了,所以我们就干脆住到学校里去了。这样互不干涉地过了五六年,除了每年吵着要扯结婚证外,各自安好,因为没住一起,所以没磕碰。</h3><h3> 后面我们拼命攒钱又另起新屋,我一个人拼命地搞卫生、布置零七八碎,盼望着总算可以自由地过点小日子,朋友、同学都来串串门,也乐意忙活,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自由不受约束,这应该就是所憧憬的日子吧。但这样的奢望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新阿姨终于真的走了(每年都要走一两回),他爷爷说要搬上来住,原来房子不住了,所有的东西都丢那里。真的,愿望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往往太骨感,用尽所有力气又回到原点。生活观念和习惯的不同导致磕磕碰碰,矛盾不断,难免向老公报怨,加上他爸的说辞,结果老公说容不下他爸,为这事经常吵,几个月下来是结婚十几年来吵得最多最凶的。 </h3><h3> 有时候想想,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既然不能过到一起,为什么不各自安好,你自由我快乐,不相看两不厌。</h3><h3>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