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yihua20

<h3>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隶属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总面积10315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br></h3><h3>公园属于火山熔岩地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神奇而多样,整体资源集原始性、自然性、神奇性和多样性于一身,是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台地,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温)泉群,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高位火山口湖、熔岩堰塞湖、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等地质资源。园内现存50余座火山锥,19个高位火山口,8大天池,9大熔岩堰塞湖。园内矿泉资源得天独厚,世属罕见,举世闻名。矿泉群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被称天下奇泉。</h3><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h3> <h3>阿尔山火车站</h3><h3>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建于1937年,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一层外壁周围是用花岗岩堆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涂盖。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内蒙古的重点文物。隶属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原沈阳铁路局)白城车务段管辖,四等站。</h3> <h3>阿尔山火车站修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它用砖木、花岗岩、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一层外壁是用粗粝的花岗岩堆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涂盖,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它的一侧还保留着半圆形尖顶的碉堡,远看就像是农村里的“粮囤”,已经将当时的枪眼用水泥堵上了,估计成了仓房。</h3><h3>阿尔山火车站候车室里面有两排橘红色的塑料椅,每排八个座位分别装在两侧墙上,地当央是个站炉子。候车室隔壁是“贵宾室”一样的小巧,里面成U字形摆放着几个沙发,干净简洁,小的夸张的行李房好像骄傲地在声辩:麻雀虽小,五脏可得齐全。台上没有天桥,也用不到,每天只有两班车,一趟来自白城,一趟开往白城。站前广场上有临时集市,卖些当地的土特产,因为火车是早上4:59到站,5:14开出,所以不到5:30就散集了。</h3><h3>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内蒙古的重点文物。是白(城)阿(尔山)线终点站。这可能是中国小火车站中最漂亮的一个了,有点象瑞士的小站,黄昏时在站上看夕阳,很有感觉。</h3> <h3>阿尔山市街景</h3> <h3>地理环境</h3><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地貌属于大兴安岭西侧火山熔岩地貌,由于火山喷发熔岩壅塞及水流切割,造成一系列有镶嵌性质的截头锥火山,例如:天池、马蹄形熔渣火山锥(摩天岭),熔岩湖(达尔滨湖)和熔岩盆地(兴安石塘),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山脊缓和,山顶多石质裸露,坡面较为平缓,坡面较短,坡谷大多平坦而宽阔,属典型的中山山地地貌,以花岗岩为主,地下矿藏有石灰石、大理石分布。</h3><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河流有三条,即哈拉哈河、柴河、伊敏河,还有许多湖泊,如天池、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松叶湖等。公园位于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属于寒温带湿润区,一年四季常受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冬季寒 冷漫长,夏季短促凉爽,植物生长期短,一般在100-120天。是天然的旅游、猎奇、避暑、休闲的好去处。</h3><h3>资源情况</h3><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植被类型属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植被多由西伯利亚植物区蒙古植物区系组成,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代表的植被是兴安落叶松群种的针叶林。公园内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植物有57科269种。有山杏、榛子、文冠果、刺莓果、蕨菜、蘑菇、黄花等食用植物;有地榆、黄芪、白芍、桔梗、手掌参等药用植物;有杜鹃、腊梅、石竹、野山菊等观赏植物。这里还生活着驼鹿、马鹿、狍子、水獭等5目12科30余种动物和松鸡、榛鸡、啄木鸟等60余种飞禽。公园内分布有摩天岭、天池、杜鹃湖、石塘林等景区,景区内松柏苍苍,流水潺潺,芳草青青,山花烂漫,奇松怪石遍布脚下,鸟语花香充满空中。</h3><h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南麓。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大兴安岭第一峰--特尔美峰(海拔1711.8米)和大兴安岭第一湖达尔滨湖;有独具亚洲特色的火山爆发时熔岩流淌凝成的石塘林和天池。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北国风光,其矿泉资源得天独厚,世属罕见,举世闻名,矿泉群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被称天下奇泉。还具有当今旅游业崇尚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h3> <h3>乌苏浪子湖</h3><h3>又名金江天池,原名四十九号泡子,水域面积135公顷,平均水深2.5米,四面环山,水面如镜,水质肥美,盛产鲤鱼、白鱼等冷水鱼。根据乌苏浪子湖的地貌形态和水域分布特点,其也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湖。</h3> <h3>阿尔山天池</h3><h3>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4公里的天池岭上,由火山喷出物落在喷火口周围形成一道环状围墙,中间形成圆形凹坑,多年积水而成。</h3><h3>阿尔山天池海拔1332.3米,低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位居全国第三。</h3> <h3>驼峰岭天池</h3><h3>是阿尔山景区两大天池之一。</h3><h3>阿尔山有两个天池,一个叫阿尔山天池,离游客中心比较近。另一处就是驼峰岭天池,距离游客中心40公里,从山脚到山顶观天池处,垂直高度有400米左右。一般游客去的比较少,但是景色非常美。</h3> <h3>石塘林</h3><h3>位于阿尔山天池东,距阿尔山市84公里,是大兴安岭奇景之一,是世界面积最大、保持最完整的火山熔岩景观之一,也是联合国A级保护区。石塘林为第四纪火山爆发的地质遗迹,是亚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生物区,均保持原始状态,生物多样,再现了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h3> <h3>三潭峡</h3><h3>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8公里处,在天池景区内,是哈拉哈河的上游,与天池山遥相呼应。河床由岩石组成,湍急的哈拉哈河从河谷穿过,珠飞玉卷,波平如镜的卧牛潭、虎石潭和悦心潭三处潭水,建有跨溪天桥。</h3> <h3>兄弟树</h3> <h3>哈拉哈河源头</h3> <h3>返程海拉尔途中见到的阿尔山火车,只有两节车厢哦。</h3> <h3>我们阿尔山五人团的司机兼导游刘师傅,人帅车技好,服务也好。在此要万分感谢他的一路辛苦陪伴。</h3> <h3>原来刘师傅从前是驾驶坦克的,厉害。</h3> <h3>阿尔山二日游,时间确实比较紧,这次没有去成的点有地池,杜鹃湖,大峡谷等地方。因为我们是下午才进山的。第一天只玩了阿尔山火车站和阿尔山天池,第二天上午急匆匆的玩了驼峰岭天池,石塘林和三潭峡,下午返回海拉尔。相关地池,杜鹃湖,阿尔山大峡谷,龟背岩,鹿鸣湖的资料和图片只能在网上扣一点后向各位同学介绍一下。</h3><h3><br></h3><h3>地池</h3><h3>位于阿尔山天池东南6公里处,海拔1123米,呈椭圆形,长轴为北向东,长约150米,宽约100米,面积约为1.25公倾,深度可达39-50米。地池是由火山熔岩冷却收缩、凹陷而形成的火山湖,因其低于相对地平面,因而得名地池。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10万年)。</h3> <h3>阿尔山杜鹃湖</h3><h3>是火山爆发时,熔岩流堵塞河谷形成的湖泊。杜鹃湖位于内蒙古阿尔山市东北92公里处,海拔1244米,面积128公顷,因湖畔开满杜鹃花而得名。该湖状呈L型,东南为进水口,西南为出水口,上边连着松叶湖,下边衔着哈拉哈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5米以上,为流动活水湖。</h3> <h3>阿尔山大峡谷</h3><h3>位于阿尔山兴安林场东南20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中,阿尔山大峡谷系火山地质带,地貌的形成源于火山爆发和千百年的水流侵蚀。峡谷由南向北呈W状,长11公里,底宽为30∼150米。阿尔山大峡谷其实应该确切的称为火山大峡谷,它是由火山熔岩堆积地貌经过塌陷和流水侵蚀演变而来的,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阿尔山火山大峡谷其深度一般在100米左右,长度大约十多公里,但目前只对游人开放3.5公里.沿着木质的梯子一直可以走到峡谷的底部,然后沿着一条崎岖的小道溯溪而上,最后再由另一个木梯拾级而上,结束旅程。</h3><h3>峡谷里的景观很有美国科罗拉大峡谷的情调,所不同的是峡谷的两边全是堆积的巨大的火山熔岩,仿佛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走在峡谷里,与那些熔岩相衬,人显得是那么渺小,生命是那样脆弱,因而只敢小心翼翼地悄悄前行。<br></h3> <h3>龟背岩</h3><h3>是由龟背状熔岩构造,属结壳状熔岩流,是喷发的熔岩流表壳由于冷却收缩作用而形成不同方向的裂隙,呈网状,后期又有多期熔岩流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相互交切,最终使平整的熔岩流表面呈不规则排列的多边形,形似龟背,所以叫“熔岩龟背构造”,这种地质构造在我国也是不多见的,火山专家称之火山中的“国宝”。阿尔山石塘的龟背构造至少有三个熔岩流单元存在。主要特征是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h3> <h3>鹿鸣湖</h3><h3>属火山堰塞湖,原名“三号泡子”。湖泊距阿尔山市区90公里,位于兴安林场西侧,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鹿鸣湖园内。湖面宽阔,湖水平静,面积为157公顷。鹿鸣湖呈马蹄形,三面环山,南面是湖的出口。从出口流出的水与从杜鹃湖流出的水汇合在一起,向西流入哈拉哈河。湖区水草丰茂,常有鹿群出没。鹿鸣呦呦,故称其为“鹿鸣湖”。</h3> <h3>从阿尔山返程海拉尔途中路边的树叶都黄了,非常的漂亮。</h3> <h3>再见阿尔山,再见海拉尔。下一站:漠河北极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