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苏家口一进来的地方,把车停在这里。</h3> <h3>苏家口是二团六连和七连曾经的驻地,四位战友来到五十年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感到非常亲切,和坐在村里的乡亲们合影留念!</h3> <h3>村里到处写着鼓舞士气,脱贫攻坚的标语!</h3> <h3>村里的道路还是没有太大改变</h3> <h3>村民们都在街头闲坐聊天,</h3> <h3>和他们说起我们是当年住在这修铁路的年轻人,年龄大点的都知道!</h3> <h3>我们到处问人们,我们以前的食堂在哪里?曾经住过的院落在哪里?</h3> <h3>终于找到了当年村里的保管员王升元,阮英问他还记得我们吗?他连说记得记得!还问了我们的名字,回忆起来当年的情景!</h3> <h3>王保管得过脑梗,走路有点吃力,但他赶快回家去拿来钥匙,领我们找到了原来的食堂</h3> <h3>这就是我们当年做饭的地方</h3> <h3>这里留下了我们多少足迹,多少酸甜苦辣的回忆!</h3> <h3>大家感慨万千,岁月如梭啊!转眼即逝!</h3> <h3>和我们当年的保管员留下个合影吧,他跟我们打交道最多!是对我们最熟悉的乡亲!</h3> <h3>再仔细看看五十年前的地方</h3> <h3>和王师傅多照几张照片吧,以后再来还不知道何时呢?</h3> <h3>这是食堂外面,我们打了饭,经常就在这里分饭,吃饭</h3> <h3>后面窑洞的墙塌了</h3> <h3>王保管又领我们去找曾经的水井</h3> <h3>这个有黄土的地方,就是我们曾经使用过的水井,用轱辘打水,因没水了,用推土机推平了。</h3> <h3>王保管又领我们找阮英曾经住过的院落</h3> <h3>找到了,这是第一个院子,主人早就不在了,靠右边的那个是阮英住过的院子,但换成铝合金的门了,关着呢,原来的主人也不在了</h3> <h3>这个姑娘是村子里的下一代,会微信,能和我们微信联系。</h3> <h3>继续找付中良住过的院子</h3> <h3>可能是这里,经了解,这里确实原来有个门,后来堵住了。</h3> <h3>继续找当年两个连开联欢会的大戏台</h3> <h3>王保管拐着腿,带我们走了那么多路,不能再让他领路了,我们自己找到了原来七连食堂所在地,也是我们演节目的大戏台</h3> <h3>就在这里,曾经有过我们骄健的身影和嘹亮的歌声</h3> <h3>现在,这里又恢复了原来庙宇的面貌和作用。</h3> <h3>和这里的师傅,居士合个影</h3> <h3>想找的地方都找到了,我们要去当年修的铁路线上看看!先问清楚我们曾经修的铁路在何方?</h3> <h3>看到了,那段熟悉的铁路线</h3> <h3>赶快奔跑上去,啊,我们又来了!</h3> <h3>五十年了,长长的铁路线,已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h3> <h3>心情激动,心潮彭湃!在我们洒下多少汗水的地方,在这雄伟的铁路线上再照一张像吧!</h3> <h3>在苏家口圆满完成寻迹任务,继续往回家的方向走,果园村</h3> <h3>这些村庄都在铁路沿线,是我们师的战友们住过的地方。</h3> <h3>集义庄</h3> <h3>富家庄</h3> <h3>华岩地区附近,就是我们师三个团修铁路的起始点</h3> <h3>在路上,我们终于看到了逶迤曲折的滹沱河。</h3> <h3>再见了,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正是有了那段难忘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才锻造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国奉献的品格!</h3> <h3>愿亲爱的战友们保重身体,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相信我们的明天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