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遇见

亦美

<h3>  循着文祖仓颉的足迹,从上古的龟甲鼎铭中走来,传承先秦诸子的“雅言”、唐宋大家的“载道”,伴随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绵延——汉语,作为文明中华女儿的母语,是一种无可代替、专属于我们心灵、情感、思维和生活的表达方式。多少次,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母语所传承的精神力量支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多少人,在母语的滋养中,生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志向。母语跨越时空的局限,疏通五千年的文明脉络,是我们炎黄子孙精神文化繁衍生息的母亲。</h3><h3> 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他接触的语言,往往会注定他一生的精神格局。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史,就是他的生命发展史、精神发育史。语言不仅帮助儿童学习语言的运用、提高审美情趣,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该怎样趁早为儿童的母语发育打下“黄皮肤、黑眼睛”的精神底色?</h3> <h3>  《义务教育课程标注(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h3><h3> 想当年,第一次拿到课程标准时,这段话我反反复复地读,提炼出了关键词“运用能力、综合素养、基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科,怎样才能真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学好语文的主要体现无非是“会说话、会写文”,可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学了十几年语文,“说不好话,写不好文”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很多孩子,一看到写作文就头疼,挤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来。</h3> <h3>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我曾经多次在班里范读孩子的优秀作品,也曾让优秀作品在班里流传,还曾经把优秀作品粘贴在班里的荣誉墙上……很多方式都尝试过,可是最后愿意写,写得好的孩子总是寥寥无几,有没有一种即便利又能让大多数孩子都受益的方式呢?我思索了好久。</h3><h3> 恰好,那一年我去曲阜学习,遇到了管建刚老师。听了他的报告之后,茅塞顿开,办一份报纸,办一份属于自己班级的报纸,让孩子自己写,让孩子自己编,充分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怕孩子没有写的欲望吗?</h3><h3> 学习归来,我带领的孩子也已经升入了二年级。于是领着一群豆豆们跌跌撞撞地办起了报纸,可是只出版了几期,因自己的工作调动,这件事情就搁浅了。</h3> <h3>  遇到了这群孩子,心中尘封的念头渐渐苏醒——办报纸,让孩子们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地方,让孩子们有一个向往书写的版面。现如今这帮孩子也升入了二年级,具有了简单书写短文的能力,也具有了用文字简单表达自己情感的欲望。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我全力以赴,谁能和我一起领着这群孩子往前走?当我把这一想法和家长交流之后,立马得到了响应,并有几位家长决定身先士卒,我们决定干下去。</h3><h3> 当办报纸的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时,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报纸的名称?取什么名字合适呢?曾经默默地取过很多名字,但是又被自己默默地否定了。直到那一天,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我看到了他——来自大山深处的老师梁俊领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一起演唱清朝著名诗人袁枚的《苔》,五年级的小学生梁越群说梁老师让他们演唱《苔》,是因为老师想让他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开放。歌声响起时,清澈的眼神、悦耳的旋律让我一下子泪目。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凡,犹如凡尘落向大地不可见,犹如浪花投进大海不可见。可是平凡的我们也要像苔花一样勇敢绽放,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不正是人生的意义吗?我是这样,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于是,“苔花”的名字在我心中扎根了。</h3> <h3>  第一期报纸如期出版,看着它,犹如注视着自己的孩子,久久不愿放下。内心充满了感激,感激孩子们用心地书写,感激家长们用心地批改,感激编委们连夜的工作,感激自己一直没有放弃。当把自己的感谢表达出来后,一夫妈妈说:“这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是几个人就能促成的,感谢老师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也感谢雨潼妈妈在紧急关头,联系报社的朋友给我们出版,所以人在集体中才能感觉到温暖!”多好的一句话,人在集体中才能感觉到温暖!</h3><h3> 感谢遇见,遇见这群孩子!遇见这群有见识、有能力的你们!不是我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你们,而是遇见你们让我有了最好的时光!《老师好》里的这句经典台词,曾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原来真的是这样!</h3><h3> 恰好遇见,我们相约前行!只要上路,我们就不怕路途遥远。我们坚信,每一粒希望的种子都能成长为一道风景,我们相约花开满树的美丽!</h3><h3><br></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