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再相聚

麦睿

<h3>  2019年9月7日—8日,西安市第七十中学70届2班同学在西安东大秦龙温泉酒店聚会,这时距我们毕业离校同学分别已有48年—50周年之久。</h3> <h3>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蓦然回首,我们已经别离这么久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大多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同学了,可谓青梅竹马。</h3> <h3>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各自的人生都别有一番酸甜苦辣。回顾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葱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h3> <h3>  同学见面相视一笑,年少时的影子即刻浮现在眼前,儿时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一声声熟悉问候直击心田,啊!还是那个人,还是那样的情。</h3> <h3>  50年前我们相识于西安西大街第二小学,聆听同样的教诲。后我们又全体进入西安第七十中学,同立鸿鵠之志。我们在同一环境下同窗学习十年。</h3> <h3>  50年后再重逢,当年的少男少女皱纹已悄悄地爬满额头。五十年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缘分。缘分让我们重聚,我们真的应该找点闲暇时光,经常聚聚,听听熟悉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回味一下当年的幼稚、天真、纯洁。重拾当年的快乐。</h3> <h3>  从小学到中学一个班,连班干部都木有变,从带着红领巾就玩在一起的同学,这是多大的缘分呀!</h3> <h3>  一个班有来的亦有走的,我是小学五年级来到这个班。第一天上学时,我站在教室门外等着开门,看到一个大眼睛长辫子的姑娘向我打招呼,我心里想真好看,她的眼睛尤其漂亮,眼皮怎么会有3-4层呢?这就是段小娟,记忆深刻永远不会忘记。</h3> <h3>  班主任是永恒的话题,小学的班主任是张鸿瑞老师👩‍🏫,对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她对同学要求比较严格,家在南桥梓口。</h3><h3> 中学班主任是马老师👩‍🏫,身体不好常常休病假。一次挖防空洞马老师受伤,同学去东关老师家探病,回来路过兴庆公园去划船🚣‍♀️,有人掉进兴庆湖,惹的工作人员大喊大叫,瞬间混乱不堪。</h3><h3> 学校也派其他老师临时管理班上事务,时间最长的是丁老师👩‍🏫,但她还有别的班要带,常常力不从心。</h3> <h3>  中学时代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停课-工厂劳动-复课-上三线-分配工作。丰富多彩,多姿多态。</h3> <h3>  文革时期我们年龄小没有参加活动。但全国停课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学农劳动,避免学生流落街头打架斗殴。我们去过兴华皮鞋厂、针织厂、标准件厂、机床电器厂、造纸厂等工厂劳动,记得还曾经发过钱,可高兴了😊,也去过镐京公社割麦子。</h3> <h3>  后来复课了,陆续开始开了几门课: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等。其实在停课的时候,我曾经在家里自学过一些中学的课程,比如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h3> <h3>  为什么要自学?我伯父是中学物理老师,他对我说学习知识不多余,以后总能用上,不能荒废时间。我们家阁楼上有很多书,除了课本之外还有许多小说和其他书(我记得还有林巧稚的科普读物,上大学后才知道林是谁)我基本上都看过。</h3> <h3>  复课后同学们认真学习,我喜欢数学雷老师👨‍🏫、语文张老师👩‍🏫、化学任老师👩‍🏫。雷老师比较风趣,讲课和他的人长相一样很逗人。语文张老师虽然一口西安话,但讲的好呀。化学任老师声音很动听,讲课通俗易懂,我记得一次化学闭卷考试,我得了100分,要知道那会经常会开卷考试。有一位英语老师👨‍🏫没有给我们上几次课就调走了,记得戴着眼镜是从部队转业的,我觉得他讲的很不错哦!有同学记得他叫乔作让。</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1969年底袁翠英、胡骏文两位同学参军,拉开了同学将要分别的序幕。参军当兵是大多数青少年的梦想,特别是女兵令人羡慕!</h3> <h3>  文革时期一切事情都处于停顿状态,高校停止招生,中学生毕业无去处就去上山下乡。到了69届学生毕业没有下乡全部招工参加工作。1970年11月,企业招工名额多就从70届学生中挑了一些男生进工厂。能进工厂而不下乡这就是天大的好事,每个人都想去。</h3> <h3>  班上走了9个男同学,进了西安造纸机械厂和西安仪表厂。剩下人太少了,我们班就被打乱分给其他班,我分到了4班。</h3> <h3>  1971年3月国家“三线建设”项目之一—襄渝铁路开工,由于建设人员不足,陕西省从70届毕业生中抽了25000名年龄不足18岁的男女学生,组建“三线学兵连”在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h3> <h3>  三线学兵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大家不知道去三线干什么,只凭着一股子热情报名要求去三线人比比皆是。我们班去10个人,约占总人数的20%。学兵连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流血流汗,为襄渝铁路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她)们这种报效祖国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h3> <h3>  后来西安一商局、二商局、电信局、高教局等等单位相继来学校招工,我和班上其他4位同学分到高教局,于1971年9月入职西安交通大学。当年分配工作是要看家庭成分,交大招工的徐庆余老师对我和宗欣说,我们不看成分,我们只要小孩子好就行。我很感谢徐庆余老师他没带有色眼镜。</h3> <h3>  70届学生终于在71年底,结束了学生时代,依依惜别,扬帆远航,踏上人生的征途,从此在各自工作单位,按照其人生轨迹向前发展。</h3> <h3>  毕业17年后,我们第一次聚会。这个告学友书,是由我执笔安琴、玲玲等人提出意见修改的。当时计算机很少,会用的人也不多,这是安琴教研室学生帮忙打出来的,有些错别字。好荣同学一直保留着它,真的是个有心人。</h3> <h3>  1988年5月1日分别17年的同学们,相聚在美丽的交大校园,在交大图书馆门前合影。这次聚会人有40多人,有丁老师。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聚会。</h3> <h3>  女同学年轻漂亮,花枝招展,男同学英姿飒爽,风度翩翩,正值好年华。</h3> <h3>  江安琴借教研室会议室,供我们开会和用餐,买了面包和一些水果,赵治国同学在自己单位搞了两大桶牛奶🥛。虽然很简单,但很有诚意,感谢他们二位,才使我们的聚会丰富多彩。</h3> <h3>  1996年国庆节,第二次聚会是在西安仪表厂,这次同学不多。我们已步入中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h3> <h3>  同窗十年,深厚的同学之情使人怀念。上学期间潘春玲、江安琴、张谋英和我四个人比较要好。潘春玲是班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关心、爱护同学,先人后己满满的正能量。江安琴就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人,解决不了事可以跟她诉说,上学时经常躺在她家床上听她闲聊。谋英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知识渊博,家里有很多藏书,我经常在她家里看小说,比如镜中缘等。</h3> <h3>  王宝兰是班上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手拿擒来,班上的文艺演出少不了她。记得学校组织学生在群众电影院演出,我们班节目是舞蹈“八角楼的灯光”,还有男生呢!景菊香,大家都叫她毛女,嗓子好,唱歌🎤好听,也是一个直脾气的人。王淑焕也是班上的文艺爱好者,美丽大方、身材特棒。</h3> <h3>  以前我家和黄宗欣家在同一个方向,放学后经常一起回家。工作后我们分在一个单位,住在一个宿舍,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好多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h3><h3> 在学校对刘凤兰了解不多,印象最深是她当过新四军父亲在操场给我们做报告。工作后才发现凤兰其实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时会讲一些冷笑话。</h3> <h3>  程惠贤几十年变化不大,永远都是那么苗条挺拔,也喜欢唱歌跳舞💃。黄望先曾和我是邻座,我好羡慕她写的一手好字。赵养莲家住在群众电影院旁边的巷子里,这个巷子现在西安的版图中消失了。勾平娣家住冰窖巷,上学时我俩经常能碰到。</h3> <h3>  田广润少年时大高个,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可现在背都驼了。樊宗贤和江安琴住在同一巷子里,这两个都是帅哥哦!</h3> <h3>  徐四萍、潘春玲、宋好荣是我们班长,为什么会有三个班长?印象最深是徐四萍班长,那时好像经常集合进行操炼,全年级集合叫队的是一班一个男生,我们班集合叫队是徐四萍,声音洪亮气宇轩昂。刘品荣经常和徐四萍在一起上下学,性格温和。何建新上学时爱好乐器吹笛子,不知道现在还吹吗?杨英曾是我的同桌,工作后还去参军,可见军人对他是有多么重要。</h3> <h3>  宋好荣也是班长,学习好写的一手好字。这次见面发现他还喜欢京剧,很着迷还有一群戏迷朋友,票友性质?刘新茂工作后又在天津大学上学,毕业后官至仪表厂分厂厂长,他确实有领导的范,为我们同学聚会操碎了心👍点赞👍点赞👍。胡俊文很早参军,75年他在交大计算机系上学时我在医学院上学,在学校没有见过,他和江安琴在交大东二楼一个上学一个上班没有见过哦😯严格说我们是交大校友,他现在是一个成功人士。这次聚会也贡献了不少。</h3> <h3>  一个院子住的兄弟俩,很帅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第一次见贺书枝,其实我早就闻其大名,听说小学时她是班长,看见她后很喜欢。王月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了,这次聚会没有联系到,以后有机会再见👋</h3> <h3>  袁翠英69年参军,在部队表现突出进步快,最后荣升大校。1999年为部队在交大招毕业生时在交大校门口留影。</h3> <h3>  这次聚会男生就赵治国一个人。在学校时我和班上男同学交集不多,后来潘春玲、赵治国和我都分到四班,接触多了点。赵治国其实是一个很实诚的人,就是有点话痨,哈哈😄,你不要生气哦!另外忘了,赵治国记忆力特别好,陈年往事他都记得,我写《桥梓口的记忆》时,他提供很多宝贵的资料,谢谢你。</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2014年9月26日,第三次聚会在东大新大地酒店。我因有事没能参加很遗憾。</h3> <h3>  这次聚会后潘春玲建立微信群,把同学们联络在一起,并起名“老儿童聚会群”。看看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儿童🧒</h3> <h3>  雷宝贤快人快语,是个热心人士。仵小玲离开学校我就没有见过,你还记得我们在你家玩耍?刘娟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成功人士人,她现在活的有滋有味,真了不起。</h3> <h3>  南中英很义气,我总觉得她很像武侠人士。薛娟霞白白净净的一姑娘,这次我们住在一栋别墅里,人还是那么文质彬彬。袁翠英性格开朗,人未到,笑声已到。这次聚会她也贡献自己爱心💗</h3> <h3>  张秦梅是个话不多沉默之人,还是那么瘦。你家住西门附近吧。</h3> <h3>  以前和韩金粉接触不多,这次和她聊了聊发现她还比较健谈。周小平一对丹凤眼印象深刻。我已经不记得韩金粉、周小平、雷宝贤、张丽荣、郑爱萍一块去三线。我只记得潘春玲、苏雯去了三线。还有几个男生,孙振海、梁州民、王文增。这是部分去三线同学合照。</h3> <h3>  郑爱萍多优雅一女子,这次是毕业后第一次看到她,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没有想起她是谁?说了名字也想不起小时的模样。回到家里翻看毕业照才对上号,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使她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我很想知道?</h3> <h3>  看到一脸笑容两个深深的酒窝,就知道是戴宝云。毕业后第一次见面,也没有深入交谈,你好吗👋</h3> <h3>  李惠玲,虽然前几次聚会没有看见你,但是毕业后我们曾经见过,你和谋英一个单位,我们在谋英家见过的,你记得吗👋</h3> <h3>  侯晋屏我们都在交大工作,她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李爱琴真是分别太久了,不知道你还记得我吗?</h3> <h3>  孙振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字写的好,我忘了班上办黑板报是谁写字画画呢?有没有这几个写字好的人呢?比如宋好荣、孙振海、黄望先等人。</h3> <h3>  许令凯帅气的小伙,为了这次聚会他跑前跑后很是辛苦💦,这与他在学校时成为反差,他以前好像对这些事不太热心。</h3> <h3>  王和平是成功人士,事业蒸蒸日上。这次聚会王同学赞助了,谢谢了🙏。</h3> <h3>  为友谊干杯🍷</h3> <h3>  交大工作的同学</h3> <h3>  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想到我们的少年时代,儿时的记忆是那么的美好。同学之间不光有欢乐,肯定也有过争吵、闹过别扭、甚至可能打过架哦,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所有的不愉快,出现在眼前都是愉悦的事情啊!</h3> <h3>  每次聚会总有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的同学,或因有事或因身体原因不能来,但有的同学失联了,好希望这些同学能和大家取得联系,我们余生太短,相见不易,各自珍惜、保重。</h3> <h3>  现在我们已过花甲之年,退休在家,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我们余生不光是含饴弄孙,还要注重保重身体,身体健康是第一位噢!</h3> <h3>  聚会是短暂的,快乐是持久的。组委会说以后不再组织这样大型聚会,主要原因是年龄大了害怕出意外,感到很遗憾。不过我们有微信群,我们可以微信里见,我们可以小型聚会,总之有很多方式保持联系。</h3> <h3>  我们班有四位同学离开人世,他们是:王伍伦、梁州民、吴亚纶、戴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