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十款最经典的紫砂壶(下)

品艺中国

<h3><b>提壁</b></h3> <h3>1994午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提璧壶”是其中之一。</h3><h3><br></h3><h3>提璧壶是由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先生精心设计(高庄共同参与设计),精心制作,精心修改。历时廿年才得以完成的紫砂极品,在陶艺领域中独一无二,匠心独运,工艺精湛,是价值连城的国之瑰宝。</h3><h3><br></h3><h3>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也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h3> <h3><b>龙头一捆竹</b></h3> <h3>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张格尔叛乱,这也是他本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绩,当然志得意满,让内务府置办相关礼器作为此次功绩的纪念,他对内务府的出了一个难题,是“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h3><h3><br></h3><h3>最终,各地呈上的数百种礼器都未能满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这把“龙头八卦一捆竹”真正巧妙地做到了“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h3><h3><br></h3><h3>此壶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h3><h3><br></h3><h3><br></h3><h3><b>井栏</b></h3> <h3>井栏壶,造型源于井栏,是曼生壶系列之一,寓意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此壶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泥色偏黄泛紫,器表砂粒隐现,且散布许多细小斑点,是烧结温度近监界点所致。造型简洁,身若井栏,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 <b>报春</b><br></h3> <h3>报春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是民国名艺人朱可心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从古至今都极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此壶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壶盖壶把和壶嘴以树木为形,壶身为圆坛形,而壶嘴则向上傲立,不屈不挠,同时也代表着树木伸开枝干,迎接春天。 根据壶身贴花的不同,报春壶除了常见的梅报春,另外还有竹报春。 <b>风卷葵</b><br></h3> <h3>风卷葵,相传是清朝制壶大家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所制。</h3><h3><br></h3><h3>据悉,杨凤年以前对制壶一无所知,但有一次杨凤年想到作业坊拿把壶浇花,刚一进门便被哥哥轰了出来,说女人不能进这个地方,因为当时的规定的是艺不传女。</h3><h3><br></h3><h3>杨凤年心里很委屈,立志一定要学会做壶,从此便专心于制壶之上,一学就是好几年,当他能够照着以前的样式做出壶来的时候,觉得这还不能显示真本事,便老想着要创作新样式。</h3><h3><br></h3><h3>一年秋天,刮大风,花园中的花草被吹得乱七八糟,杨凤年突然看到在一枝花干上项着一只壶,但这壶的样式以前从未见过,定睛一看,原来是当年自己种下的锦葵花,它被风吹歪了又挺起来,花瓣也被吹得拢在一起,四周花皆被摧残,只有锦葵花依然如故,始终不散,于是,她以此为形,经过无数更改后,制作出此款风卷葵。</h3><h3><br></h3><h3>此壶材质取天青泥,器身呈暗红泛青紫,色泽沉着大方。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仿古式而合度,不愧为紫砂茗壶艺术史上女艺人的杰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