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潮汕,这片山、海、河共同滋润的土地,除了人文汇萃,人杰地灵外,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史也留下了耀眼的一页。</b></h3> <h3>(图为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代表性地标:湘子桥、北回归线标志塔、揭阳楼)</h3> <h3><b> 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党针对蒋介石分裂背叛革命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必定对起义军围捕剿杀。如何保存这支革命武装?起义部队向何处去?成了摆在面前最紧迫</b><b>的任务。</b></h3><h3><b> 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决定南下,奔向潮汕,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把武装斗争进行到底。</b></h3> <h3><b> 起义军为何选择潮汕并把此作为南下立足之地呢?</b></h3><h3> <b> 这是因为潮汕地区有着深厚的革命基础,早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由我党主导、以黄埔军校学员为主体的东征革命军就对广东境内的反动军阀进行了讨伐,俗称‘’广东二次东征‘’,这在潮汕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同一时期,本地农民运动大王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革命也成为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先锋,海陆丰也由此成为全国开辟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b></h3><h3><b> 周恩来总理早期曾三次到过潮汕参加革命活动。这些足以说明潮汕地区革命斗争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b></h3> <h3><b> 起义部队南下潮汕的意图也引起反动派的恐慌,蒋介石调兵遣将,围追堵截。为掩护主力部队南下,起义部队领导人中年龄最大的朱德同志主动要求带领阻击部队担负掩护任务,在韩江上游大埔县的三河坝战场,阻击部队坚守阵地三天三夜,以牺牲两千多官兵的代价保证了主力部队的安全。而后,朱德与陈毅等领导人带领阻击部队剩余官兵突围转移到邻近饶平县北部山区的茂芝村进行休整。朱德和陈毅等在这个村的‘’全德小学‘’主持召开了著名的‘’茂芝会议‘’,做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而进,直奔湘南‘’的重要决议。茂芝会议使陷入困境中的起义部队免于全军覆灭,为以后朱德同志参加的湘南起义和率领的起义军余部上井岗山与毛主席胜利会师保存了革命的力量。</b></h3> <h3><b> 1927年9月23日南昌起义部队终于进入潮州(潮安),24日到达汕头,于30日撤出两地继续向南,起义军主力在潮汕两地的7天时间,史称为‘’潮汕七日红‘’。</b></h3> <h3><b> 蒋介石从四面调集反动军队,围歼起义部队,试图进而扑灭潮汕地区革命火种。现位于揭阳市玉湖镇境内的山湖(汾水村)战役纪录了贺龙、叶挺、王尔琢等率起义军主力与反动军队气壮山河的血战场面。仅汾水战斗一战,起义军就牺牲了2000多名官兵。南昌起义部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b></h3> <h3><b> 紧要关头,起义军指挥部在普宁市流沙镇召开了一次军事决策会议,周总理抱病主持会议。流沙会议决定‘’保存革命实力,准备作长期的斗争‘’。会议刚结束,起义军就在普宁市池尾镇钟潭村的莲花山遭到敌军伏击,300多位起义军官兵血染莲花山。‘’流沙会议‘’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适时做出决策,为我党我军保存了领导骨干,也为潮汕地区转入地下斗争以及大南山游击队准备了骨干人员和武器。</b></h3> <h3><b> 南昌起义部队选择了潮汕作为武装斗争落脚点并非偶然,潮汕地区也因配合起义军的革命活动而成为历史见证。起义军从进驻潮汕到撤离虽然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它产生的历史影响将被后人永久铭记!</b></h3> <h3><b>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潮汕成为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的绝密交通站点和交通路线,我党我军很多领导人来过潮汕,经过这里指挥和领导全国的武装革命。</b></h3> <h3><b> 潮汕,这片红色土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正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b></h3> <h3><b> (孔繁荣于2019.10.1)</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