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秋天,收获的季节,2019年9月30日上午9:30,洪科小学数学老师集中网上学习2019年江西省“在线教研会客室”第六期小学数学直播,研讨的主题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学习力”。</p> <p>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江西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宋显庆老师、南昌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万勇老师、西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白晶老师和站前路学校的邓颖洁老师四位专家。为我们准备了生动精彩的直播,洪科小学的小数人受益无穷!</p> <p>机会难得,学习氛围浓厚,老师们如饥似渴的接受着专家满满的干货,并及时研讨交流学习心得,专家们的讲座象是一顿丰盛的晚餐,精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p> <p>通过收看今天的专家讲座,我们我认识到,在统计的教学中,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p><p>一、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p><p>在新课标当中,对于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p><p>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p><p>(一)、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p><p>教材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重要的、基本的工具,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课本来进行的。学生的读书过程,就是数学概念、规律、逐渐形成、理解、记忆和掌握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充满了感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它是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p><p>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指导他们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一些数学小册子,为深入学习数学提供宽厚的知识基础,指导他们写阅读体会及小论文等,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p><p>(二).借助活动实践,培养数据分析观念</p><p>如何培养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实践。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测,具体问题具体引导。先教会他们怎样去设想和分析,发现问题,再慢慢的培养这种有意识,由无意识状态的引导实践到有意识的分析再到无意识的分析,让最后的无意识分析形成一种习惯。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统计角度思考有关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p><p>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新课改强调: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唯一,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解释其合理性,就应该允许其存在,现实生活是这样,源于生活的数学也是这样,问题解决更应该这样。总之,统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密,我们的教学就是使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去分析数据提取信息,遇到问题时愿意去收集数据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统计中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数学素养。</p> <p>在丰收的季节,学习满满,收获满满,不忘养正育人初心,这是洪科小学老师献给祖国生日的礼物……</p> <p>总编:万金平</p><p>副总编:舒小燕 涂文强 熊红萍</p><p>文字/图片/编辑:陈志欢</p><p>审核:左荣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