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今年七十二,是个具有近50年党龄的农村退伍老兵。父亲常说他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的一位老人。1945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双峰,爷爷奶奶一家成为难民,在流浪的几个月时间里,因途中饥饿和疾病,父亲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失去了年幼的生命,一家八口人只幸存了五口人。到常德临澧后,爷爷一家落脚在临澧县城郊的一个烂茅草棚里,平时靠爷爷帮人担水,奶奶帮人洗衣服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47年,父亲在这个异常简陋的烂茅草棚里出生。 直到1950年,爷爷一家才回到久别的双峰,分到了房屋和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违"初心"</b> </h3><p style="text-align: left;">父亲是1969年冬季入伍的。当时他是大队团支部书记,又是一名拖拉机手。原本想去部队驰骋沙场,锻炼几年,退伍后政府安排个工作。没想到了部队,情况和父亲想象的根本不一样。他们部队是步兵,又是驻扎在一个农场里,充其量就是一个作田的生产兵。父亲现在还记得他们连队的新兵第一次出操,就是带背包去田里背草喂牛。“怎么碰上一个这样的部队?要是种田,还不如叫我的父亲更好”。 他当时的心里确实不是个滋味,那个后悔啊,真有说不出了。<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连队党支部根据新兵们的思想,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和讨论活动,重温革命前辈当年的南泥湾精神,学习毛主席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开展“为什么要当兵,当兵是为了什么”的大讨论。号召全体战士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一切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教育,父亲他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育,明确了当兵不是为了自己享受,无论哪一种兵,都是为人民服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思想上有转变,工作起来就有了方向。父亲他们连队有700多亩田,工作任务比较重,农活也特别累。在连队第一个“双抢”,他们起早贪黑,拼命地干。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什么都是人工去做,很多同志的手和脚沾上了稻田里的禾毒,都烂了。时间就是命令,父亲他们这些新战士不顾伤痛,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终于战胜了困难,提前完成了任务。</font></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b>坚定初心</b>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部队的教育和战友们的帮助下,父亲在部队表现优秀,入伍第二年,也就是1970年党的生日那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父亲说他在宣誓的那一刻,心情非常激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有一年,父亲部队在常德的汉寿县榔林咀修大堤,父亲病了,拉肚子比较厉害,班长要父亲在营地休养。父亲当时就急了,心里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何等英勇。自己要是一点小病,就被吓倒了,就不配当共产党员,不配当革命战士”。父亲当晚就写下了请战书,在他的努力要求下,班长同意他参加那次修堤战斗。父亲克服困难,带病坚持参加修堤,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部队的表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后来,父亲在部队代理了两年连队司务长工作,为了改善战友们的生活,父亲在连首长的支持下,新开拓了养猪、鸡、鸭、鹅的场所,连队蔬菜也实现了自给。他经常去养猪场协助养猪,去菜地浇菜,每逢节假日,看到战友们吃到自己养的猪肉、鸡、鸭、鹅,心里还是有些喜悦。虽然在他们部队没有驰骋缰场的豪情壮志,但是父亲说无论是做哪一行工作,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能变,为人民服务,要干一行,爱一行。</div></h3> <h3><font color="#010101">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种种原因,父亲没能长期留在部队,1975年3月,在正式提干的前一个月退伍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以前当兵回来的,政府都会妥善的安排工作。可是从父亲那一届起,党中央有新的指示,部队退伍兵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父亲也就成了当时的公社水泥厂的一名农民工。</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锤炼初心</b>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公社水泥厂期间,父亲没有表现出丝毫怨意,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积极进取。他原来是一个拖拉机手,对机械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父亲说,当时公社水泥厂的机械都是比较陈旧,特别是破石机,是一部老掉牙的机子,经常烂。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父亲和机电班同志相互研究,改革创新。经过几次改造试验,将破石机上的活动衬板由生铁改为熟铁,经过一段时间,好了很多。可是磨损太大,还是要经常换。后来,父亲在衬板两端各加一个铁套,这样就只换铁套,不再要换衬板,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得到了厂里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赏,这个经验还被其他乡镇水泥厂借鉴。</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父亲在乡镇水泥厂工作了15年之久,他用自己的任劳任怨践行入党时的誓言,锤炼着一个普通农村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公社水泥厂的每个工序和岗位上都工作过,一步一步从生料、高炉、熟料、碎石、水泥成品、机电、化验,一直到厂长,每一步都迈得踏实,每一步都干得出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进入90年代后,由于乡镇水泥厂的机械化程度太低,煅烧质量达不到标准,水泥质量很难上去,加之生产成本过高,各大型水泥厂的进入,双峰县的乡镇水泥厂相继倒闭,父亲返本复原,又成了一名种田的正式农民。</div></h3> <h3><font color="#010101">(右为父亲的80多岁的大哥,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的老党员、老战士。现居常德桃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此后的岁月里,父亲走村入户做过小生意,还到广东打过工,家里的生活也过得窘迫。与此同时,父亲的战友和公社企业的同事,有的是国营企业的工人,有的是国家干部。邻居们说父亲运气不佳,一辈子对党忠诚,勤勤恳恳,每次轮到有好事了,政策就变了。父亲却从来没有感叹过命运不济,他常说,想想革命时期的先烈,想想困难时期的前辈,我们不能忘本,只要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工作就不分贵贱。这就是父亲一个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初心情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