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语文要素:阅读策略提问。</h3><h3>初次拿到教材,着实让我有点束手无策,如何把这一个单元教好?让我的孩子们在学习中把“阅读和提问”落实到位?于是,我仔细研读教材,结合单元目标,每一课目标,这样做!</h3> <h3>本单元第一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h3><h3>教学目标:阅读时积极思考,能针对课文局部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h3><h3>教学过程:</h3><h3>1、鼓励孩子们大胆提问</h3><h3>2、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学习伙伴的问题清单,让孩子们发现提问角度</h3><h3>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各自的问题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h3><h3>4、各组把问题收集起来,写在我发的问题板上做交流汇报!</h3><h3>教学反馈:发现提问的不足。很多同学都存在针对课文局部的问题多,针对全文的少。我鼓励他们再读课文,再从全文角度提问。</h3> <h3>本单元第二课课题:《蝙蝠和雷达》</h3><h3>教学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h3><h3>教学过程:</h3><h3>1、回顾上一课的提问方法,然后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差不多15分钟,可不是我偷懒哟😄)</h3><h3>2、借助批注和课后问题清单,讨论发现提问的不同角度,可以从内容、启示、写法等角度进行</h3><h3>3、小组讨论并交流,对各组的问题进行分类</h3> <h3>拿到孩子们的问题清单,由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对了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下一课时,围绕这些问题来共同解决问题。(此处省略)</h3> <h3>第三课《呼风唤雨的世纪》</h3><h3>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给问题分类,并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同仁们,有木有发现,难度加大了)</h3><h3>教具准备:便利贴、问题提板</h3><h3>教学过程:</h3><h3>1、同样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提问(对了,此处补充,这一单元的课文可以不让学生预习,以保证真实阅读)</h3><h3>2、小组合作,把组内所有成员的问题分类张贴在问题提板上。</h3> <h3>自主阅读时孩子们都很投入</h3> <h3>这是一个成绩最差的孩子</h3> <h3>小组问题展示</h3> <h3>之后。结合课后问题清单,以及学习伙伴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知道并去分辨哪些问题对课文理解有帮助,哪些问题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h3><h3>补充一下:这个引导起来的确有点难度,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课后问题清单的问题。另外,我会强调:问题不分好坏。只要是阅读时提问都是好的。只是要明确它是否对理解课文有帮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们筛选出的问题</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边是孩子们筛掉的问题</h3> <h3>最后,我收上来以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h3><h3>下一课时,同样,围绕孩子们的提问理解课文。</h3> <h3>恰逢祖国70周年华诞,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孩子们学业进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拍个抖,乐一乐</h3> <h3>别急,还没完,本单元还有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h3><h3>教学目标:本单元前几课的迁移运用。</h3><h3>提出问题——给问题分类——筛选问题——尝试解决</h3><h3>啊啊啊!究竟如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直接看成果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个孩子一张“答卷”</h3> <h3> 新编教材中,阅读策略安排在3——6年级的上册,语文要素依次是预测、提问、快速阅读和有目的的阅读。要树立“整体”意识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课文编排都体现了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h3><h3> 当然,只是学了这个单元还不够,还需要增加阅读量多练手。</h3><h3> 任重道远啊,孩子们加油!</h3><h3><br></h3><h3> </h3><h3> 由于精力、能力有限,出于观众考虑,没有把所有细节写得具体。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作自我教学反思,也望高人指点迷津,指出不足,提出宝贵建议!谢谢!</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