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听,一场《秋天的雨》向我们走来,轻轻的、轻轻的,在9月26日上午,缓缓地拉开了序幕。因《秋天的雨》,担任三年级语文课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因《秋天的雨》,育红小学所有担任语文课的教师们,如约而至!</h3><h3> 看,为了这节《秋天的雨》,我们听着、看着、碰撞着、反思着…………</h3> <h3> 金黄的银杏叶,橙红色的果实,争奇斗姸的菊花仙子…………在一幅幅可感的,具体的,形象的图片中,马老师开启了她的微型课展示。</h3> <h3> 同课异构的微型课展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解读与诠释,各位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演绎形式,展示出了每个人各自独有的特色。</h3> <h3>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细雨梅子黄,夏雨丰收意,秋雨又将会怎样呢?高老师用诗意点亮秋景,用秋雨渲染秋天的魅力。在娓娓道来中,完成了本节课学习的目标,用简笔画勾勒出来《秋天的雨》的轮廓与结构,起承转折间自有用意,首尾呼应中彰显教师风采!一副诗意的秋,就这样,向我们展开……</h3> <h3> 秋天的天空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香的,雨是什么样子呢?如同从画中的人儿一般,撑着油纸伞,从诗情画意中,缓缓走来的是丁老师!</h3><h3>字词环节的匠心独运巧妙设计,不得不佩服丁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h3><h3>你听,雨在说话呢?</h3><h3>请你带着秋雨的清凉与温柔,美美的读!</h3><h3>这些富有情话般的语言,在这节微型课里,数不胜数,在环环相扣中,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里,这节微型课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h3> <h3> 一串钥匙,一腔教育情怀!孙老师用一把车钥匙导入《秋天的雨》,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师教给孩子的是一种热爱生活态度,一种生命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一举一动中彰显!</h3><h3>伴随着音乐声,孙老师以潺潺似水语音,朗读着《秋天的雨》,沉静、沉醉着…………用语言表达着秋雨中秋天的美!</h3> <h3> 微课展示各具特色,且看马老师的精心准备的课堂展示。</h3><h3> 课堂上,马老师结合学生特点,采取“谈话式”的方式导入《秋天的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结合学生自主表达,进行个别指导,尤其是字词环节和找文章的中心句环节,多样化的激励语言,让学生信心十足!总结性语言言简意赅,让学生爱上了秋天的雨,爱上了秋天!</h3><h3><br></h3> <h3> 观课完毕,接下来进行的是议课研讨环节。三年级语文组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自评,各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还原课堂,针对自己观课任务进行集中探讨。细心认真的观课老师还进行了录像,以求还原最真实的课堂。</h3> <h3>参加观课、议课的老师们…………</h3> <h3> 各小组依托听课笔记及小组观察量表,力求还原课堂事实及现象,使评课有理有据,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个环节,某一个点。在碰撞与交流中,议课环节越发深入。</h3><h3>印象深刻的是:冀老师切中本课特点提出《秋天的雨》一课,秋雨是全文的线索,秋天才是拨开迷雾见到的月明。</h3><h3>小学阶段重点在于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写的这一环节蜻蜓点水式的安排欠妥当。</h3><h3>各组的点评中肯又实用,不同的观点在一间教室里,交流、碰撞。</h3><h3><br></h3> <h3>记录详细的课堂观察量表</h3> <h3> 因课堂而相遇,因交流而分享,因探讨而思考,因实践而成长。三年级语文观课、议课活动在牛校长和李主任的全程陪同下,结束了!</h3><h3><br></h3> <h3>李主任对这节课展开提问:</h3><h3>一问:如何划分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h3><h3>第一课时应该教会学生学习些什么</h3><h3>二问:应不应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内容进行重复?</h3><h3>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摇篮,是一位老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期待着在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路上,遇见更加优秀的彼此,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走向远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