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大戏:行动研究,改进教学--3组蔡金烈

蔡金烈

<h3>  随着祖国70大庆渐渐走近,培训也接近尾声,30日,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徐晓东教授为学员们献上最后的压轴大戏:《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题讲座,该讲座分为两大部分。</h3><h1> 第一部分:行动研究</h1><h3> 徐教授从教师的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教育生涯过程中,如何学会教,如何进行模仿学习,探索了几条可行的方法,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是教师终生不怠的事业。</h3><h3> 徐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路劲是一个攀高峰的过程,教师一生就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就是“教”,不应做“教书匠”而是做“教育大师”,成为“专业工作者”,而行动研究就是教师通往大师的路劲。</h3><h3> 徐教授从理论和实操的角度,对行动研究做详细的讲解,让学员们对行动研究有了新的理解,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审视。他特别强调,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要研究真实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学科发展不平衡,课程设计,教育理念,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学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问题。</h3><h3> 徐教授让学员们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去研究真实的教学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研究性的教育者,指出一条行得通的道路。</h3><h1> </h1><h3> </h3> <h1> 第二部分:教学改革</h1><h3> 徐教授先对当前中国课堂教学的现象的特点进行精要的分析, 从国际视野对中外教学现象的利弊做了对比,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中国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h3><h3> 他指出,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也必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但改革过程中要避免热闹化,形式化的问题,改革要坚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课堂教学是多样化的,同时也要遵循共性规律,对于优秀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解惑法,不能草率轻言放弃,机械地抄袭西方教学模式,而应该借鉴西方积极的某些环节渗透到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h3><h3> 徐教授的讲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教师必须坚持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去破解教育的真实问题,去探索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方法,去思考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出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