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 70 周年华诞来临之际,我衷心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h1><h1> 1976 年9月9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父亲为表达对毛主席深切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参加开国大典阅兵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回忆录,我这才知道他有过这么一段光辉的经历。</h1><h1> 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接受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作为一名新中国成立的见证人和受阅部队的一员,这是伴随他一生的荣耀。</h1><h1> 1950年10月1日,他又参加了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国庆的阅兵,再一次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h1><h1> 星转斗移,岁月悠悠,我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九个年头了,但对他的深爱依然厚重。</h1><h1> 今年是国庆70周年,天安门将举行盛大国庆阅兵,又唤起我对父亲深深地怀念……</h1><h1> 以下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和父亲的回忆片段整理而成,特辑此篇,以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和对父亲他老人家的一个追忆和怀念,仅此而已。</h1> <h1> 苦难岁月</h1><h1> 父亲 1930年11月18日出生于河北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一个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从小埋下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仇恨的种子。</h1><h1> 1945年4月,在俺爷爷(中共党员)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当地抗日青年救国会,帮爷爷为八路军筹措资金购买枪支和粮食,帮八路军挖地道,给伤员送饭。为掩护八路军的夜间行动,参加打狗队等抗日活动。</h1> <h1> 第一次参军</h1><h1> 1945年初秋,经过爷爷同意,不满 15岁的他到赵县区小队报名参军,得到了1石小米,家里也因此沾了光,弟妹们也有了一餐饱饭。</h1><h1> 不久日本鬼子投降,国共和谈签订了《双十协定》,解放区人民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h1><p><br></p> <h1> 复员回乡</h1><h1> 1946年3月,晋察冀中共中央局发出《关于复原工作的决定》,精简整编人员,晋察冀军区由原30万人减至20万人。由于他当兵时间短,年纪小,被列为精简的对象。他响应政府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领了《复员证》和《复员须知》、半年的津贴 36000元(边区票)、200斤小米回了家,按照政府要求时刻听从召唤。</h1><p><br></p> <h1> 第二次参军</h1><h1> 1946年6月,蒋介石反动集团公然以人民为敌,单方面撕毁和平协定,大举进犯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h1><h1> 赵县第三区人民政府召开了扩军动员大会,他和许多青年一样踊跃报名参军参战。</h1><h1> 经过短暂的集训,他被补充到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第十六团三营机炮连,由于个子魁梧成了一名马克沁重机枪手(该枪史称战场 “绞肉机”,同时也是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求解放,他义无反顾地再次重返战场。</h1><p><br></p> <h1> 转战晋察冀</h1><h1> 1947年 1月~1949年 4月,相继在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郭天民、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华北野战军司令员陈正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军长韩伟的帅领下,转战华北战场,参加了保南战役、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大清河北战役、清风店战役。1948年8月,参加石家庄战役、平汉路破击战役、察南战役、平津战役,协同友军歼灭了张家口、宣化等地国民党守军。</h1><h1> 第一次负伤</h1><h1> 1947年8月,为了围歼国民党第16军,部队渡过大清河,转战雄县、霸县一带,夜间在与敌军交战,他与战友毛庆春、张国树、李士英、张砚凯等人通过一开阔地时,突然,敌军的三发照明弹,把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照得通亮,紧接着敌人的几发炮弹落在他们身旁爆炸,他们多人受伤,他的背部、右肩等几处被弹片炸伤,撤退到营指挥所做了简单的包扎。由于连续几个昼夜的战斗,疲劳加上伤痛,倒在炕上就睡着了。</h1><h1> 在随后的转移过程中不时地遭遇敌军袭扰,由于天气炎热,伤口感染开始化脓,衣服与伤口粘连在一起,疼痛难耐,还不时地被蚊蝇叮咬,大家已经两天颗粒未进,身心已是精疲力尽,行动缓慢,加上战事不断,时刻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为了应付意外发生,他和战友们每人准备了两颗手榴弹,随时与敌人同归于尽。</h1><h1> 幸运的是在及时赶来的战友接应掩护下,经过两天的步行,安全转移到献县一个村庄设在老百姓家里的后方医院,一两个医生,加上雇佣的一些老乡做后勤护理,条件非常简陋。在清理伤口时护士告诉他,如果背部伤再深一厘米小命就难保了。由于行军打仗好久没有给家里写信了,趁住院的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报个平安,谁知俺爷爷得知他负伤的消息后,焦急万分地步行几百里到部队看他,可他三天前回部队去了,爷爷还是扑了个空。俺奶奶在家只有干着急,而唯一能得到自我安慰的办法就是天天烧香拜佛为他祈求平安。</h1><h1> 1949年1月,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67 军,隶属第20兵团。韩伟任军长(红34师陈树湘师长手下一名团长),下辖199、200、201师。4月参加了平津战役。之后,与第18、19、20兵团、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各一个炮兵师开赴太原向国民党守军发起总攻,经过全体指战员 20 多天艰苦卓绝的鏖战,攻克了卧虎山,捣毁了阎锡山老巢太原。随部队兵临北京城外,使得北京和平解放。接中央军委命令,第20兵团挥师塘沽、山海关地区担负海防任务,598团驻守秦皇岛。</h1><h1> 1950 年春节,营里接到上级紧急通知,接受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保卫毛主席访苏回国专列安全,与战友一起在铁路沿线担任安全警戒任务,确保毛主席的专列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光荣的任务。</h1> <h1> 战绩辉煌</h1><h1> 解放战争中,第67军第200师是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诞辰的英雄部队,以善打硬仗恶战而著称,战力强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王牌师”之一。</h1><h1> 第67军第200师598团在1946年7月至12月的作战中,英勇顽强,十战十捷,威震冀中,被授予“战斗模范团”的光荣称号。在青沧、清风店战役中表现突出,两次荣立集体大功,为晋察冀著名的双大功团。</h1><h1> 1947年10月11日,晋察冀野战军趁势进攻徐水,调动了驻守石家庄的敌第3军出援。全体指战员不畏劳苦长途奔袭,于清风店一带全歼敌第3军1.7万余人,俘虏敌军长罗历戎。</h1><h1> 在太原战役中,经过艰苦激烈战斗,炸毁各种碉堡120余座,全歼守敌4100余人,生擒敌19军军长曹国忠以下2000余人。</h1> <h1> 开国大典</h1><h1> 1949年5月,第199师全体官兵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未愈,浑身弹药味尚未退的情况下,接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主力师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全师官兵得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兴高采烈,士气大振,决心书、保证书、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师部。</h1><h1> 参阅步兵以第199师为主,并从第200师抽调30余名同志,由于父亲身材魁梧编入重机枪方队。全师分别组成步枪、轻机枪、工兵等12个步兵方队。在师长李水清、政委李布德的率领下,开赴北苑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紧张训练。</h1><h1> 4个月的披星戴月,高强度的训练,雨天,分不清泥水、雨水、汗水,晴天,烈日当头,官兵们皮肤晒黑了,晒脱了,腿练肿了连上炕都成了问题,战士们硬是从未叫过一声苦。</h1><h1> 10月1日凌晨 2:00起床,换上崭新的军装,于天亮前进入天安门广场东三排楼东侧指定位置列队期待着那庄严时刻的到来。</h1><p><br></p> <h1> 新中国成立</h1><h1>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人潮如云,受阅部队和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们静静地等待着激动人心时刻到来。经过一个上午的等待,直到下午3点正,中央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主持并宣布“开国大典”开始,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亲自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冉冉升起。</h1><h1> 毛泽东在主持新政协开幕式时,致辞说了一句最经典最气魄的话:“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h1><p><br></p> <h1> 检阅部队</h1><h1> 朱总司令在华北军区司令员、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乘着敞篷车由西向东检阅部队,当来到第199师步兵方阵前,师长李水清的一声铿锵有力的 “敬礼!”,全师官兵眼中闪动着敬仰的目光,向朱总司令行注目礼,随着总司令的一声问候:“同志们辛苦了!”官兵回答“为人民服务”。欢呼声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h1><p><br></p> <h1> 阅兵开始</h1><h1> 父亲所在的重机枪方队排在轻机枪方队后,全体指战员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迈着雄壮矫健的步伐由东向西朝天安门走去。当方队到达第四个标兵时,连长一声响亮 “向右看”,全连指战员踢着正步抬头向右目视天安门城楼,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h1><p><br></p> <h1> 展示雄姿,接受检阅</h1> <h1> 轻机枪方队</h1><h1> 根据父亲的回忆,当年他排在重机枪方队靠御河第一排第一名。</h1><h1> 如果当年阅兵的映像资料能得以保存,那该多好,说不准能见到父亲当年的英姿。</h1><h1> 苏联摄影师拍摄的开国大典映像资料意外烧毁,被抢救下来的成为了永恒的经典。</h1> <h1> 第199 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加开国大典,成为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部队被载入史册。</h1> <h1> 抗美援朝</h1><h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h1> <h1> 保家卫国</h1><h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打击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等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1950年10月19日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帅领下,跨过鸭绿江为正义而战。</h1><p><br></p> <h1> 1951年6月,第 67 军作为第 20兵团序列中第三批入朝作战部队,全体指战员在军长李湘的帅领下,1951年8月31日,正式接防金城地区以南沿三八线27公里的正面防务。</h1><p><br></p> <h1> 秋季攻势</h1><h1> 1951年10月,联合国军发起秋季攻势,美第九军采用“坦克劈入”战术,欺负我志愿军装备弱势。第67军全体指战员经过3昼夜艰苦鏖战,给联合国军以沉重的打击。</h1><p><br></p> <h1> 战果辉煌</h1><h1> 195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我军三天歼敌1.7万”的重大消息。</h1><h1> 第 67 军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高度赞扬和嘉奖,军长李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h1><p><br></p> <h1> 1954年9月,第 67 军受中央军委命令撤回国内,在朝鲜的三年,第 67军共歼敌8万余人,成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h1><p><br></p> <h1> 第二次负伤</h1><h1> 1952年3月,所部在担负金城以南三八线作战时,父亲头部、背部、手指等多处被美军炮弹炸伤,从朝鲜回国后,到湖南耒阳养伤(原标准三等乙级残废)。伤愈后在浏阳集训了半年,被分到黔阳军分区(现怀化军分区)。从此,离开了第67军,离开了生死与共的战友。</h1><h1></h1> <h1>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h1><h1> 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战争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对外战争。</h1> <h1> 李湘,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67 军军长,1952年牺牲在朝鲜战场,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指挥员,享年37岁。</h1><h1> 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捍卫了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h1><h1>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h1> <h1> </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3> <h1> 奖励证书</h1> <h1> 战友合影留念</h1> <h1> 父亲从小没有读过书,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政治学校(长沙)补习文化。</h1> <h1> 全家福</h1> <h1> 在溆浦武装部与分别的战友合影留念</h1> <h1> 与沅陵武装部全体战友合影留念</h1> <h1> 与战友合影</h1> <h1> 与战友合影留念</h1> <h1> 1980 年夏,父亲只身一人前往福建前线看我,我下山去接他。父子两年未见,他的头发明显白了好多,人也老了好多,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犹然而生,那一夜我转辗难眠,至今我仍难以忘怀。</h1> <h1> 在福州鼓山留影</h1> <h1> 在我部队留影</h1> <h1> 全家福</h1> <h1> 军人之家</h1> <h1> 1981年底,他放弃在部队离休的优越条件和机会,毅然转业到航空企业,继续为国防建设做贡献。</h1><p><br></p> <h1> 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革命的一生,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光明磊落、平易近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正直、谦逊、低调。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常说,比起那些一起参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下来已经非常满足。在利益面前,他让级让指标,帮助困难家属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病重住院期间,一再交待家人自费药的钱一定要自己出。</h1><p><br></p> <h1> 参观中山陵与战友合影留念</h1> <h1> 1998年,与60年未见面的原八路军129师的表哥相聚长沙。</h1> <h1> 老战友特地从东北过来,一个是第四野战军的炮兵,一个是 20兵团 67军的步兵,曾不想他们还一起参加过攻打太原战役。</h1> <h1> 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目睹了无数战友血洒彊场,父亲对死亡有不一样的认知,在与病魔作斗争时,始终保持着豁达的人生观。</h1> <h1> 父亲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时日无多,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为了却他最后一次回故乡的愿望,在母亲和我姐弟仨的陪伴下坐着轮椅最后一次回到了故乡。此行,他悄悄地写下了最简短最乐观的遗言,他这是在向我们做最后告别,也是安慰。为了不使母亲伤心,他将这张纸条藏在母亲的提包里,直到父亲走了以后才被发现……。</h1><h1> 今年八十一,有病不稀奇。</h1><h1> 活着是幸福,辞世不足惜。</h1><h1> 2011年3月22日</h1> <h1> 为了不给我们后人增加负担,要求我们不要放鞭炮,不要乱花钱,死后骨灰撒入江中。我们遵照他生前的遗嘱将骨灰撒入了湘江。 </h1> <h1> 他正派的人品和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我们……。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产,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使我们终生受益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h1> <h1> 爷孙照</h1> <h1> 这是对父亲最真实的褒奖</h1><h1> 父亲的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家。</h1> <h1> 全家福</h1> <h1> 自从父亲走后,每当我想起他散步时孤单的身影,我终生难忘,为什么我不能抽出点时间来多陪陪他,聆听他的教诲,是因为工作忙吗?这只不过是借口……,等我醒悟过来,这一切都为之晚矣,再也无法挽回,成了我这一辈子的痛。时间有了,爸爸却永远的走了。如果有如果,我会好好的从头来过……。</h1><p><br></p> <h1> 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英烈永垂不朽!🙏🙏🙏</h1><h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h1><h1> 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h1><h1> 谢谢分享评论🌺🌺🌺</h1><h3><br></h3><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于长沙望城</span></h3><h1> 2019年9月30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