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黛眉倩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将山西垣曲古城周边地区的河滨十万亩良田变成泽国,沧海桑田之变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图片是河南黛眉山和小浪底水库倩影。黛眉娘娘的故事久已流传至今,黛眉娘娘是商汤正妃范小娥,出生于范村,成长于垣曲东塬之英言无哏村姥姥家,图片中左侧高地即东塬,临近黛眉山东边的东塬与黄河交界处就是古燧旧城(秦置武燧),所在地就是原来的东寨村,小浪底水库蓄水后东寨和胡村以及东滩村河堤村搬迁至西塬陈村,后来陈村乡与华峰乡合并为华峰乡。</h3><h3> 沇水河沿着东西塬之间的河沟注入黄河小浪底水库,亳清河沿着西塬南侧和南山之间的河谷注入黄河小浪底水库,这两条黄河的支流在古城凤凰台下面交汇,分别注入黄河古道。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之后,沇水河亳清河和黄河蓄水区连成一片。东滩原来位于黄河岸边,就是图中右侧平台南边临近黛眉山一侧的黄河岸边。古城城关已经全部淹没在小浪底水库里面,仅仅露出水中狭小尖端的凤凰台。洪庆观就在图中水面右侧墨绿色细长条的小尖端处,那里就是发现垣曲商城遗址的地方。位于古城和亳城之间的小赵村,距古城大约五里地,距下亳村也就三五里地的样子,现在已经全部淹没,仅仅有苗圃的树木露出水面。寨里就是原来的葛伯寨,位于寨坪西侧的黄河岸边,现在已经淹没,寨里距古城西五里。寨里西边就是黄河岸边的西滩关家和河堤安窝,上游临近黄河三门峡水库和平陆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的古城镇河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之前,垣曲县古城镇位于亳清河和沇水河交汇处的凤凰台下的三河口河谷冲积区。图片上北下南,左边的河流就是亳清河,右边分叉的河流就是沇水河,图片右下角为黄河,亳清河南边就是洪庆观,图中从古城南门出来的亳清河漫水桥清晰可见,过了漫水桥沿着河滩平原地带往左即西边方向就是东滩,位于黄河北岸的平原地带。</p><p> 过亳清河漫水桥往左侧西边的坡上就是洪庆观,位于寨坪高地的台地上,寨坪是鸡龙山东边居于亳清河与黄河交叉口的三角地带的一片平原台地,被鸡龙山北边的川子沟-石百沟与西北侧的亳清河南边丘陵台地隔断。图中右下角黄河北岸与沇水河东岸的交叉口就是东寨,秦置幽州的古燧即武燧古城就在东寨的山口处,东寨北边与沇水河东边就是垣曲县东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黛眉春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在古城凤凰台可以看见古城、东寨、东滩、南观(洪庆观)、沇水河在古城又称其为东河、亳清河在古城段又叫南河、古城亳清河西河湾就在图片右下角处,还可以看见从古城西河湾和小赵之间经过古城凤凰台到沇岭的大土沟,就是照片中弧形地塄下面,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古城等地搬迁他方,旧时地貌变化如沧海桑田,面目全非。这张照片也是古城旧貌的绝版珍贵记忆了。照片左侧的东塬边缘山脉还是非常挺拔陡峭,现在水面上来之后,东塬似乎变低了不少。照片右侧的小尖岭就是南观即洪庆观,其右侧即寨坪,寨里村古称葛伯寨为夏朝小国,被商汤所灭。洪庆观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之前,发现一处商代古城遗址,即垣曲商城遗址。</p><p> 洪庆观商城遗址并非商汤故都亳城,商汤故都亳城位于亳清河上游方向距古城镇十五里处的下亳城和上亳城处,那里有上亳城遗址,还有元代所立“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纪念碑一座,原来有汤王庙,现在仅存古碑及新建亭台,汤都亳城现有汤都亳城文化馆,记述汤都亳城沿革及明清时期歌咏亳城八景的诗词和辩述汤都亳城根源的文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庆观风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张照片就是从东边看洪庆观和寨坪。从图片右侧的古城亳清河漫水桥,经过亳清河漫水桥可以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或者之字形盘山路到洪庆观。过亳清河漫水桥往左的马路就是到东滩的马路。东滩是北魏前的邵郡和隋唐时代的邵州治所阳壶城所在。1958年东滩村民在修水渠时发现了一个宋代的“垣曲店下样”大石砣,它是一个秤砣状的著名文物,置于北宋元祐七年七月七日,重达140公斤。它就是垣曲古城东滩济民渡进行黄河漕运和运送运城盐池解盐陆运的历史见证。济民渡南边就是河南渑池南村,有阳壶古道180余里到达洛阳。北魏自大同迁都洛阳,战国时期魏国设置王垣城于垣曲,王垣古城与安邑和洛阳为当时的三大重镇,战国时期的圜钱也是在垣曲制造的。</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经过之字盘山路到洪庆观,往西走一条笔直马路直通寨坪西侧的寨里。寨里就是商汤伐夏之前灭葛杀葛伯的葛伯寨。葛伯性情暴躁而不仁,一次打猎至亳清河上边的小赵童子坪时,因为饥渴难耐而抢夺童子送饭的饭食,将一罐饭食抢食殆尽,童子不愤,葛伯怒而杀死童子。商汤起兵至葛伯寨杀死葛伯,葛国遂灭。商汤伐夏之前,凡十余征伐,灭掉夏桀羽翼顾国、昆吾、葛伯,然后起兵做汤誓以伐夏,与夏桀战于鸣条岗,灭夏后做汤诰,建都亳城。亳城在垣曲县古城亳清河上游十五里处,小赵村上边就是下亳城和上亳城,西亳居于现在王茅镇西王茅。</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王茅名字起源于王赐茅草之意,即准予建都立国,“茅”通“旄”,古代天子之节称“旄”,苏武牧羊而不变节,张骞出使西域所持符节即“旄”。成汤的商国在夏代时可以假斧钺,有“专司征讨”之权,可不经天子允许而征讨四方,因而商汤的兵刃就是斧钺。“茅”也是一种茅草,貌似一种河草即剑草,与俗称“晒不死”的索草形似,而剑草叶较宽大,生命力极强而耐旱,高可盈数尺,人畜隐其间而不宜发现。因此适于长茅草之地皆肥田沃土。王赐臣下以茅,则是封土立国之赏赐,西王茅处于亳清河与其支流白水之交,是当时建都亳城的极佳之地。</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洪庆观商城遗址,则是商汤伐夏之前,得知正妃范小娥离开西亳銮城,到黄河南岸的黛眉山修道出家,商汤到黛眉山迎接黛眉娘娘回銮不成,因而在此建城。洪庆观商城遗址位于寨坪东北角尖端,东边和北边有亳清河环绕,南面近邻黄河,东边是亳清河和沇西河入黄河的河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不是建立都城的完美之地,一是地处偏狭易被围困,二是近水楼台但取水不便,仅靠井水不能满足大量人口居住所需。因而可以作为军事重镇而不宜做都城。</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洪庆观商城遗址,地处黄河北岸驰道之要津,与西边的葛伯寨成为扼守寨坪的两个军事要津。葛伯寨往西经过西滩、关家、河堤、安窝等地与平陆芮城相连,是历史上黄河北岸的大通道,秦代驰道就有这条重要线路。过洪庆观商城遗址,往东经过沇西河东岸就是东寨,东寨处于沇西河与黄河交汇处,东边是黄河八里胡同水道可以直达河南山东河北数省,东寨也是扼守垣曲东塬陆路交通的锁钥之地。秦代武燧城就在东寨附近。</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古城东滩渡口</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b>垣曲商城遗址</b></h1><h3> 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在发掘古城镇东关遗址期间,垣曲县博物馆馆长吕辑书在古城洪庆观调查时,发现了现存地面的一条夯土城墙,但无法判明其时代。次年春,对城址进行勘察和钻探,这座湮没了3000余年的商代古城得以确认。</h3><h3>中文名:商城遗址</h3><h3>时间:1984年<br></h3><h3>周长:1470米</h3><h3>总面积:13万平方米</h3><h3><b>商城的发现发掘</b> </h3><h3> 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在发掘古城镇东关遗址期间,垣曲县博物馆馆长吕辑书在古城洪庆观调查时,发现了现存地面的一条夯土城墙,但无法判明其时代。次年春,对城址进行勘察和钻探,这座湮没了3000余年的商代古城得以确认。</h3><h3> 垣曲商城坐落在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境内洪庆观,位于黄河北岸陡起的高台地上,三面河流环绕,一面背倚山岭。此城与举世瞩目的仰韶文化发现地之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仅一河之隔。城址状如梯形,东西350米,南北400米,周长1470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西、南两面墙均修筑了双道夹墙,为目前全国发现的商城中所罕见。西墙外有护城壕l条,全长446米。</h3><h3> 为全面搞清垣曲商城洪庆观城址布局、建筑及其文化遗存,历年来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的考古人员对城址进行了发掘研究。1986年,进行城址试掘,发掘了城内东南部的居民区,清理了商代的窑穴、灰坑、房址、沟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卜骨等遗物。1987~1990年,对城内遗址区正式发掘。1991年,在城内开横穿东西和纵贯南北的两条长探沟。1992年,发掘南部制陶作坊区。1993~1995年,发掘城西南部、西城门及西城门通往宫殿区的道路。1996~1999年,发掘宫殿区内的夯土台基和南部遗址区等大型遗迹。这些发掘揭示了城址的基本布局,对城址有了全局性的深入认识。</h3><h3><b>商城文化遗存</b></h3><h3> 从发掘的多组地层叠压关系和遗迹洞的打破关系出发,并据陶器形式比较,垣曲商城发掘的文化遗存分为五期:</h3><h3> 一期为仰韶晚期文化遗存。发现了房址、墓葬、沟壕、灰坑等遗迹。出土的陶器全部为手制,鼓腹罐、敛口瓮、带流盆、折腹钵、敛口钵、甑、平底碗、小口瓶及构图简单的几何形纹彩陶等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生产工具中两侧带缺口的石刀及陶刀极富特征。</h3><h3> 二期为二里头晚期文化遗存。发现了数量颇多的灰坑及少量墓葬、房址等遗迹。出土的陶器多为手制,少量口沿径轮修。其中侈口深腹罐、中口圆腹罐、带耳罐、大口尊、厚胎缸、豆、折肩瓮等器物。出土的卜骨多数不钻直灼。少量为钻后加灼,石质生产工具种类繁多,骨器也较多。</h3><h3> 三期为二里岗下层文化遗存。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及祭祀坑等遗迹。出卜陶器仍以手制为主,部分口沿径轮制。出土陶器中的卷沿薄胎鬲、口径大敞或等于底径的大口尊、厚胎缸、平沿簋、圆肩瓮、小口鼓腹罐、敞口盆为代表性器物,卷沿圆唇细绳纹陶极为流行。这一期的卜骨绝大多数径钻孔。部分孔钻后加灼。另一部分只钻无灼。</h3><h3> 四期为二里岗上层文化遗存。遗迹有墓葬、排水沟、灰坑等。石质生产工具中,镰数量明显增加。陶器中轮制口沿已相当普遍,器皿多彩沿,方唇。胎较厚,流行粗绳纹。典型器物有方唇凸状口沿鬲,口径大于肩径的大口尊、深腹罐、小口瓮、假腹豆等。这一期的卜骨也以钻后加灼者居多。</h3><h3> 五期为宋代文化遗存。发现了少量陶器、铜器、铁器以及较多的瓷器。瓷器中多为本地民窑生产的白瓷、黑褐瓷和绿釉瓷。少量为北方著名的磁州窑、耀州窑产品,南方景德镇的影青瓷也有零星发现。</h3><h3><b>商时期垣曲发展状况</b></h3><h3> 商代,垣曲为“亘方”,属侯国地。据对垣曲商城的考古研究,商城在当时既是个政治军事中心,又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心。</h3><h3> 这座商城是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的产物,能够驱使大批本族或异族人建成这座军事城堡,是动用国家机器才能实现的。城址宫殿区大型夯土台基的存在,是统治阶级至高无上权力的标志。在这座城址里,各种经济部门及制陶、制骨、冶铜、建筑等各种手工业的发达是劳动分工的结果,特别是制陶等手工业区的划分,一般居民区与宫殿区的明显分区与对立,更体现了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对应。城址墓葬中,一般平民只有少数陶器或无随葬品,而贵族墓葬却都随葬有铜器、玉器,有的还有殉人。在许多灰坑中都发现了散乱的人骨架,或被砍头,或被腰斩,人祭已经发现,有的大祭祀坑内发现了多层叠压的14具人骨。</h3><h3> 垣曲商城位于黄河北岸的台地,东靠沇水河,四周为崇山峻岭包围,是人类早期理想的聚集地。靠着其占有肥沃的河流谷地与便利的交通,尤其是这里比其他地区享有更多的水资源和有色金属矿产等经济资源。商城成为当时垣曲盆地的经济发展中心,此地气候温和湿润,众多水系交汇的冲积扇上,土地肥沃,极宜发展农业。发掘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数量众多,主要有砍伐工具石斧,翻土工具石铲,收割工具行刀、石镰等。另外还有陶镰、骨镰、蚌镰等。表明当时的农作物有较高的收获量。农业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加,城址中密集分布的灰坑、窑穴、房址等遗迹反映了人口的密集程度。同时,家畜饲养也相当普遍,城址中出土了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遗骨,尤其以猪骨数量最多,半数以上的灰坑中均有猪骨出土。</h3><h3>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渔猎经济也为当时主要经济类型。垣曲近山靠水的自然条件带来了渔猎之利。商代,黄河中游草地茂盛,森林葱郁,野兽出没。人们除了狩猎外,还在河中捕鱼,城址中石镞、骨镞、铜镞、蚌镞、石球、石弹丸、陶弹丸、石网坠、陶网坠、骨鱼镖等渔猎工具为数可观,表明当时渔猎业的发达,人们以肉为食,以皮制裘,以骨角制器。</h3><h3> 在农业、渔猎等多种经济基础上,又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促使其与周围地区贸易频繁,带动了制陶、冶铜、建筑、制骨、纺织等多种手工业的发展。制陶是当时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城址中除有陶拍、骨匕等制陶工具出土外,还出土了大量陶器,轮制工艺广泛使用。这里的陶器制作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器形多样,炊器、食器、盛储器等种类繁多;二是器类中有的器体硕大,反映了制陶技术的精湛。在城址中发现了代表商代制陶业最高水平的釉陶尊。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原始瓷器。商城内出土的鼎、爵等铜容器,铜镞、铜刀等狩猎工具及铜炼渣等,说明当时冶铜业发展具有一定水平。垣曲商城的建造及夯土的坚硬,表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建筑水平。此外,制骨、纺织、缝纫等其它手工业也趋于成熟。</h3><h3> 垣曲商城多种经济的繁荣与发达表明,在3000多年前,它已成为当时黄河北岸政治、军事、经济中心。</h3><h3><b>垣曲商城的性质</b></h3><h3> 垣曲商城发现后,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围绕垣曲商城的发现、发掘对商城的性质展开研究讨论。</h3><h3><b>汤始居亳的最早亳都</b></h3><h3> 陈显达教授在1987年第l期《历史研究》上著文《商族起源地望发微——兼论山西垣曲商城发现的意义》认为,商族起源地应当在晋南,“契后藩”和“汤居亳”其地都应在晋南。据文献载垣曲在历史上曾设亳城县,《旧唐书·地理志》:“隋义宁元年,置亳城县”。《寰宇记》:“古亳城在垣曲西北十五里”。他认为古代设亳城县与汤居亳有关系,加上发现了一座相当早商文化的古代夯土城址,推断垣曲商城为汤始居亳的最早亳都。</h3><h3><b>军事重镇说</b></h3><h3> 主此说的学者较多。根据城址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规模布局推测,以西南双道城垣防卫的垣曲商城建于三面临水的黄河北岸高台地,具有极为浓重的军事色彩,应是商人的统治势力到达晋南黄河北岸的证明。同时,这座军事城堡修建还有可能是为了占领与控制重要的铜矿资源——中条山铜矿产地。有学者认为,垣曲商城与建于二里岗下层的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但它的城垣、宫殿规模较小,不具备都城条件,只可能是当时的别邑,即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有学者从其所处地理环境布局特点、文化背景分析,垣曲商城占领地势险要的制高点,同时从城内墓葬中的乱葬坑较多看。亦是当时存在激烈军事冲突的反映,因此垣曲商城应是一个军事性的卫城。</h3><h3><b>亘都说</b></h3><h3> 《垣曲商城》的编写者佟伟华提出,此城可能是亘方之都。武丁时期甲骨卜中的亘可能指此地。据陈梦家先生推测,殷商时期在今垣曲县西二十里曾有亘方,因此二里岗时期这里也有可能是亘国之都。也有学者根据传世铜器中曾发现有早商晚期的亘鬲推测,可能是亘方所作,认为早商时期就已存在亘方,因而垣曲商城就是亘城。</h3><h3><br></h3><h3> ◎洪庆观垣曲商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亳清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寨坪东侧尖角处。南边是黄河,洪庆观台地崖下为东滩古渡,东滩原来是阳壶城旧址,黄河之南是河南渑池县阳壶(洋湖)和南村乡(现在已经搬迁),远处与黛眉山遥遥相望。洪庆观北边崖下是亳清河,即古城之南河,与古城镇(1958年前的垣曲县城)隔亳清河相望。洪庆观西面五里许是寨里村,寨里位于寨坪西南角黄河岸边高崖上,西扼西滩古渡和关家河堤安窝一线,东控东滩和古城一线,古称葛伯寨,在夏代末期被商成汤所灭。寨里西北边紧邻鸡龙山,北与莘庄相邻。莘庄位于洪庆观的西北方向。洪庆观的东边崖下是亳清河与沇水河注入黄河的河口,沇水河即古城镇东河东面是东寨村,是秦朝武燧古城,遏制从东寨进入垣曲东塬和黄河下游的水陆交通之咽喉要地。<br></h3><h3> 这些专家的分析对垣曲商城的定位存在明显的问题,大概是因为对垣曲县城1958年搬迁的历史不太了解。垣曲古亳城在垣曲县西十五里,是指亳清河上边距老古城镇十五里的上亳城和下亳城。</h3><h3> 古城镇为原来的垣曲县治所,在1958年秋发洪水淹没古城镇(也称为城关)和上、下亳城。南坡村的行山坡,就是原来所说古城南坡发生滑坡而成,也是因为1958年的连阴大暴雨所致。在1982年我初中毕业参加第一次中考时,因为连续十多天的大暴雨侵袭,我家的土窑洞就有两眼同时出现坍塌迹象,全家冒雨搬迁至大队部临时栖身。</h3><h3> 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八九十年代的垣曲县发生秋季大暴雨的机会很多,当时的亳清河与沇水河在连续十多天至二十多天的连绵阴雨天气,河水暴涨。当时在宁家坡设有亳清河垣曲水文站,在暴雨季节涨河时亳清河与沇水河难以通行,在宁家坡水文站至小赵苗圃有一条钢索渡河缆绳可以每次摆渡一两个人。</h3><h3> 暴雨季节,亳清河的支流即下亳城的白涧河与河南的涧河也都洪水横流,狰狞恐怖。沇水河咆哮的流水声轰鸣可闻十数里远。在我老家南坡村,雨季时节嘈杂咆哮的洪水声几乎让人夜不能寐。沇水河洪水季节从南坡看去,一条明晃晃的水线从北坡村东面至黄河口的古城和东寨倾斜急奔而下,似乎要奔流突破北坡和凤凰台堤岸奔流至亳清河。</h3><h3> 亳清河和白涧河的水流奔涌而下,晁家坡和董家圪落(gelao)的沟口,也是洪水泛滥,平时的干沟都成了一条条黄龙给亳清河增加流量,亳清河水位似乎要淹没小赵苗圃的河岸。这样的气候条件和特点,也是造成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和晋豫大峡谷地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距黄河很近但却没有取水方便之利,十年九旱,干旱造成黄土松散,遇雨变成易于流失的稀泥流汤而冲刷河床沟畔,造成壁立的黄土河床和沟畔坍塌,易于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垮塌等自然灾害。</h3><h3> 古城在几条黄龙猛兽的吞噬之下如同一叶孤舟飘摇在风口浪尖上。河边放牛娃有时来不及躲避,从位于宁家坡和小赵之间的亳清河河中孤岛上连人带牛一起被洪水冲走十多里地,直到进入黄河,让黄河南岸的阳壶人给打捞出来才侥幸留下一条小命。而连绵不绝的秋雨一直下个不停,水位还在不停地暴涨。</h3><h3> 1958年的那场暴雨淹没垣曲县城古城,然后垣曲县搬迁至刘张,在亳清河上游与十二冶铜矿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隔河而居,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垣曲县四万移民搬迁,垣曲县城与公司统一规划建立新城镇,才有现在的格局规划。八九十年代的亳清河发大水,垣曲县城军民桥边的房子被洪水侵蚀垮塌,亳清河上游洪水几乎涨出河岸威胁新城镇县城,那时的亳清河就是一条肆虐的洪水猛兽,刘张与公司之间就是一片乱石滩。只不过现在经过大力治理,亳清河县城段成了风景秀丽的滨河公园而成为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垣曲县城亳清河之垣曲地名故事</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垣曲商城亘方说,文献记载亘方在垣曲县城西二十里,也应该考虑垣曲县治州治曾在亳城、蒲原、白水、青廉等地,也有侨置幽州和秦攻打武燧古城、东滩曾有阳壶古城、晋伐皋落氏、舜帝都古负夏在历山同善镇、商汤故都亳城、伐葛伯寨,以及垣曲县域及附近有藏王寨、唐王山、汤王山汤王寨,垣邑赤狄等等,按照文献所述年代及垣曲境内治所变迁等因素确定遗址所属之方位地址。</h3><h3> 至于洪庆观垣曲商城遗址,我认为该商城遗址更像是商汤故都亳城之别邑,因为据垣曲民间传说,黛眉娘娘是商汤正妃范小娥,黛眉娘娘因为患有一种皮肤病即疥疮,离开商汤故都亳城西亳求医问药,遇一位世外高人指点,通过汤浴和涂敷药物治好了病症,然后在黛眉山之巅修行。商汤寻找黛眉娘娘上了黛眉山,苦劝黛眉娘娘回鸾,黛眉娘娘不愿意回到西亳,劝诫商汤专心于天下苍生,以完成伐桀大业为重。商汤回亳之后就命令建造洪庆观商城,一则可以与黛眉山遥相瞭望,以解自己对黛眉娘娘的思念之情,二则可以方便通过居于河滨的洪庆观商城与黛眉娘娘给以物资供养和便于侍奉,盼望黛眉娘娘回心转意。另外就是此城与葛伯寨相近,也便于对葛伯进行监视。</h3><h3> 亳清河发源于闻喜,由西北向东南流入黄河,流经垣曲县新城镇,皋落镇,长直乡,王茅镇,古城镇,在古城镇城关村汇入黄河。亳清河岸边孕育了几千年的垣曲远古文明和后世的精彩故事,商汤亳都传说发源于商汤灭夏桀之后,建都于此。在隋朝时亳城县治所就在亳城。据垣曲县志记载,商周时期,垣曲称为亘方。垣曲县古城镇为县治至1958年延续1400多年。由于1958年大水,古城镇和亳城均遭水灾毁城,垣曲县城于1959年搬迁至亳清河上游的新城镇(刘张村),与中条山有色公司隔河为邻。现在垣曲县城与公司合并,统一规划,新县城在小浪底水库四万移民搬迁之后迎来了新城镇建设发展的黄金时期,县城及亳清河治理工程让山区小县垣曲这个舜王故里和商汤故都之地插上飞翔的翅膀,凤凰涅槃,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的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的美丽县城。</h3><h3> 故事所言商汤伐葛及葛伯所杀童子事,葛伯寨即黄河岸边的寨里,搬迁前有古城墙,雄居于黄河岸边高崖之上,西门外从西滩沿河滩道路至西滩东崖之寨崖下,有陡坡及土桥,世纪曙猿化石即发现于此处的土桥沟。解放后沿西滩东崖峭壁石崖(鹅卵石淤积层)开凿一条公路至寨坪,公路西行可以通关家河堤安窝乃至平陆等黄河北岸沿线。</h3><h3> 在抗日战争时期,关家驻有八路军古跺十八兵站的留守联络处,从黄河的西滩和关家渡口乘木帆船可以渡黄河至河南渑池。因为西滩北边石板坡经鸡龙山隘口过石百沟的通道处于鸡龙山日军炮楼的严密监视和枪弹射击的有效射程,故选择关家兵站经关家后沟上鸡龙山西边的赵家岭经川子沟和南坡李家沟及董家圪落的磐石沟口过亳清河经小赵至北坡或者经晁家坡和下亳涧河口经柳沟西型马高家窑上西塬至望仙历山同善等地十分隐蔽。当年朱德总司令等人就经过这一通道行走洛阳和延安等。</h3><h3> 寨里南临黄河有高崖之险,西侧有土桥沟,东侧与东滩之间也有一条深沟大壕可达莘庄,抗战时期寨里驻有日伪军一个大队,易守难攻,地势十分险要。寨坪往东经洪庆观可抵垣曲古县城之古城。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四次犯垣,中条山战役也是日军与抗日国军和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历久争夺之地,成为日军对黄河防线撼不动的盲肠地带,国民党二战区副司令官卫立煌的司令部就曾经驻扎于莘庄,垣曲县弹丸之地内日伪与国军八路军的地盘和斗争形势可谓犬牙差互,十分复杂。</h3><h3> 故事所言葛伯打猎经过莘庄的有莘之野,就是伊尹曾经隐居的莘庄,莘庄的金古跺位于鸡龙山东北方向紧邻鸡龙山的山半腰,就是现在西滩村和莘庄村因为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搬迁的新村处。原来的金古跺只有几户人家依山居住在窑洞庭院里面,现在西滩和莘庄新村西北边沟边还有几眼旧窑洞,就是莘庄金古跺旧地。位于川子沟-石百沟边缘,原来有一条比羊肠小道较宽的土路从川子沟和赵家岭方向至金古跺,然后下到莘庄村至古城。现在新修的北赵公路在这里拐弯上坡至西滩古渡的鸡龙山豁口和赵家岭黄河大桥至河南渑池。</h3><h3> 原来的鸡龙山豁口非常狭窄曲折,犹如一线天,经豁口往左上方有一条羊肠小道至鸡龙山顶,日寇侵占垣曲时曾在鸡龙山顶建有一座炮楼,监控黄河渡口并与河南伏牛山的国民党汤恩伯部隔河对峙。豁口右侧是鸡龙山西边的平坦岭脊至赵家岭,豁口边缘有打麦场与梯田相连。</h3><h3> 经过鸡龙山豁口雨水冲刷的蜿蜒曲折的小沟,南边就是黄河和西滩,从鸡龙山往西滩是一面沙石板和褐色及绿色干黏土薄瘠梯田相杂的大陡坡。我姥姥家就在西滩,那时从南坡去姥姥家就要经过石百沟和鸡龙山豁口,豁口两边悬崖峭壁,石百沟乱石遍布,荒草荆棘堪比人高,时有野狼粪便脚印。夏秋季节庄稼地不时窜出的野鸡或野狗,野鸡空旷瘆然的鸣叫回荡在人迹罕至的石百沟,令人经过时头发耸立,头皮发麻。</h3><h3> 鸡龙山石板坡下就是原来的西滩初中,我在西滩初中毕业,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就在西滩初中。学校旁边有水泉,也有一个石圪垯荆棘丛生,经过石圪垯两侧的道路可以进入西滩村。西滩村位于黄河边的沙地淤积平原上,村里有从板涧河引来的水渠,水渠经过关家至西滩穿村而过至寨里西崖下边至河滩水浇地。西滩村西北边就是姥姥家的旧院子,在鸡龙山西边沙豁豁沟边上,水渠经过姥姥家门前的台阶处有水磨房,水渠经过水磨房和干沙沟上的渡槽往村东中部而去,干沙沟绕过一座比较低矮的沙土岭往南而去。记得我上学那会,西滩村与邻村寨里和关家经常因为水渠争水而打群架,也时常有河南的南村和班村的人不知道因为渡口还是其他原因,与西滩寨里和东滩人打架起冲突的事情发生。黄河岸边人生性好斗的本色也是由来已久,深入骨髓。</h3><h3> 那时的莘庄应该还是荆棘丛生的地方,远远没有现在这样开垦为良田沃野,寨坪也是荒蛮之地,野兽和野鸟出没,而小赵的童子坪也是还没有全面开垦的荒坪,商汤故都也是还没有象现在这样是一片沃野。商汤故都亳城子民在城外开荒种地,因为在舜耕历山时期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商代子民应该是普遍掌握了牛耕农业技术,但是荒地开垦能力有限。葛伯打猎经过寨坪和莘庄和石百沟口的亳清河荒滩,到小赵的童子坪遇见童子送饭,因饥渴而夺其食,还野蛮地杀死了童子,成汤知道后起兵征讨葛伯寨,杀死葛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麻姑山下的商汤故都——汤都亳城</h3><h3><br></h3><h3> 我的家乡就在舜王故里,商汤亳都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我大姐家就在那里。</h3><h3> 在我老家古城南坡眺望汤都亳城,远处的山峰就是麻姑山,汤都亳城北依麻姑山和西塬,白涧河现在已经看不见原来的乱石滩,原来的下亳村也已经位于水线以下,正面的那座桥是新的王横线(王屋至绛县横水还是王茅至横水)至新古城的道路,原来的清济线(清远到河南济源)的路段已经被淹没在水线之下。西边的一座桥是垣渑高速的亳清河大桥,下亳城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就在新的垣渑高速公路桥附近,而汤都亳城新村就在位于汤王坪那片琉璃瓦双层别墅式移民新村。</h3><h3> 亳清河对面水中的树林就是原来的小赵苗圃,童子坪就在苗圃和小赵旧村之间,小赵旧村和童子坪已经淹没在水线之下。</h3><h3> 小时候也经常去亳城(下亳,垣曲话发音是haposhuo),那时候下亳有我一个老姨,也有一个姑姑家在那里。姑姑家在下亳村南一个高台上,从古城南坡的李家庄(我奶奶家),过董家圪佬的土桥,沿着董家圪佬的沟沿往下走到去晁家坡的土坪,曲里拐弯,走到晁家坡村沟里,或者从董家圪佬村沟里穿过直到河边的水磨坊,再沿着亳清河岸的河边道路往亳清河流水逆方向向上走到晁家坡。然后过河,望着涧河口方向斜插过去,河对岸涧河右侧下边是小赵苗圃,当年知青插队就在这里有一个居留点,涧河左岸就是下亳村的河滩地。过河沿着亳清河向上可以到下亳村南的高台,沿着陡峭的土坡路上到高台子上,高台子上边也就只有几户人家,那户高门楼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青砖古瓦的院落就是姑姑家。姑姑家院子外边有一颗数百年到上千年的古槐,还有一个地坑院,从边上走过时总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从高台子另外一边有一个坡度稍缓的宽坡石板路,可以走到下亳村街上,从南街走一段到古城墙下,有一个岔路可以走到古土城墙的里面,记得路边有一条水渠,到古城墙里面的西街可以到老姨家,老姨家住的地方是两眼窑洞和一排数间的平房,外边也有几株瓜果枣树什么的。从南街到村北的公路,或者从涧河一直到公路,公路下方是小赵到古城,绕过古城可以到店头,往北到谭家,往西走西塬的陈村华峰,往东走向东塬可以到英言蒲掌窑头和河南的济源。公路上边可以到县城新城刘张。到公路边过涧河桥,几百米处是下亳供销社,供销社的上边台子上有一颗古皂角树,过了皂角树的麦场就是大姐姐家。</h3><h3>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垣曲县的古城河堤安窝窑头等过去的肥田沃土是淹没区,下亳村是回水区,水库蓄水就是淹没区,水库水位下降时可以逐步露出过去的田地,因此下亳村和西沟上亳等等就搬迁到汤王坪的高地上建立了新村,库区回水区建设了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和万亩荷塘。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从汤都亳城一直到小赵和古城凤凰台,小浪底水库淹没了垣曲县的大部分河滩地和低洼地区,但小浪底水库蓄水也带来了天鹅等等水禽候鸟栖息于此,垣曲全域生态旅游,打造亳清河生态治理,左家湾生态旅游乡村,望仙和皇姑墁及历山旅游景区,万亩荷塘的荷花节与岭回桃花节也成了美丽舜乡的两张靓丽的名片。</h3><h3> 家乡的巨变于我而言是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见证了家乡沧海桑田的巨变,陌生是因为我从小求学从军一直在外,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人文故事虽有耳闻目染,实际上确实是好多情况不甚了了。如今自主择业回家次数多了,细细探究之心日盛,也算是重温故地旧梦,寻迹古往今来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亳清河岸边鹅卵石淤积地质切面</h3><h3><br></h3><h3> 抽个空闲时间,我从县城也就现在已经大变样的新城镇坐上了11路旅游车,沿着亳清河河滩与王横线平行的新开旅游公路直奔万亩荷塘和古城湿地公园,那里也是大姐家,顺便探访一下商汤古碑,以了心中疑惑。</h3><h3> 路边看到亳清河边的巨变,也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河边的岸崖痕迹可以清楚地看见一层层鹅卵石痕迹的淤积堆积层地质特征,而在我家的山峦之巅,也可以看到巨大的鹅卵石和鹅卵石淤积地层,还有石帘珊的海洋生物淤积堆积痕迹,在左家湾的新开路也可以看到这种鹅卵石淤积堆积地层叠加的痕迹。也许就是在6500万年之前,垣曲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现在的山峦丘陵原来是古垣曲湖泊的水底,经过大禹治水疏通了黄河入海通道,再经过千万年的风雨冲刷和河道蚀切,将这亿万年的地质秘密展现在世人面前。古垣曲湖泊的水面,也许将现在的黄河河道以及亳清河沇河班涧河淹没在水底,东西塬和麻姑山脚当年是湖滨沼泽,雷泽之水也一直延伸至历山舜王坪脚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都亳城荷花池中间的常氏祖茔碑</h3><h3><br></h3><h3> 商之汤都亳城,现在已经是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回水淹没区边缘,在万亩荷塘之中,矗立着一座家族墓碑,即下亳村常氏家族纪念碑,吾回乡为父守丧纪念父亲离世百日之际,在下亳城大家姐逗留一日,早上到下亳之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遛弯时,发现荷塘中间有一座小亭子,沿荷塘土路过去一看,原来是常氏家族纪念碑亭。</h3><h3>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是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湿地生态保护区,现在辟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下亳城为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西北方向入口,现有11路电动生态环保公交车通达该入口处,在古城凤凰台处是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的正门,在亳清河西侧北河至赵家岭新开的北赵公路西滩村入口处为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的曙猿湾入口处。</h3><h3> 细观常氏家族纪念碑,常氏乃从曲沃东山迁居汤都亳城,已历八百余载,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常乾坤将军即该家族成员,而常做姓氏时念作(读音shang),莫非常与商音同,古代是通用字乎?随在心底产生了追寻商汤古碑及商汤故事遗迹之念头,真是不查不知,一经探查还真的如此。查询度娘发现商汤词条也有商汤居常之记载赫然入目也。</h3><h3><b> 常氏家族纪念碑序云:</b></h3><h3> 木以根为本,根深则枝茂,水自源起头,源远而流长。常氏肇于西周,祖本康叔文王子武王弟卫国公支脉,食邑于常,因以为氏。吾祖讳安,字东山,宋宁宗嘉定年间自曲沃东乡迁垣,居汤都亳城三世分为三院,二院迁醴陵,三院迁冰泉,唯长院留亳,七世分为东南北小赵四门。迄今近八百载,相传二十八世。常氏裔孙,忠厚诚笃,崇礼尚义,朴者业耕耘,秀者服诗书,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为垣邑之望族也。英才辈出簪缨相继,有御史正卿户部州县等职进士及第,诰命敕封,皆赫然其时也。风流看今朝,雄杰数近世。廿一世芝英公,曾任抗大二分校秘书处主任,英年早谢。廿一世博恩公曾任国民革命军廿二军参谋长。廿三世亭安公,互助合作,率先垂范,以全国劳模进京得幸领袖接见,甚为殊荣。廿四世乾坤公黄埔军校毕业赴苏学习航飞,创办航空学院,负责组建空军,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廿余年,中将军衔,功著绩伟,名垂青史。楷模流芳百世,风范永启后昆。既增光于家族,亦增荣于桑梓。斯地为吾祖茔所在,依山傍水,似蟠龙卧虎,乃风水宝地。忆昔古柏葱郁,碑碣林立,昭穆成序,肃静清幽。然则岁月沧桑,冢圮茔夷,寻觅先踪,惟余旧址。而今黄河截流蓄库,故里将成泽国,子孙移居迁徙。戊寅清明合族共议立碑镌石,虔诚祭祀怀祖功宗德,振家声族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家祥人和我族永昌。(常氏修谱理事会)</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亳城遗址文物保护界桩</h3><h3><br></h3><h3> 到了大姐家已是吃中午饭的时间,匆匆忙忙吃过饭,也问过村里的商汤古碑在什么地方,然后从汤都亳城的新村沿着马路往西走不远,也就是现在位于汤王坪的汤都亳城村西边路口处,在河边一侧有一条土路,沟下面就是称为西沟的地方。在沟里面有几孔破旧的旧窑洞,沿着土路往亳清河边走了一段路,就是现在的万亩荷塘。突然发现地里面有一个界桩标志,原来这里就是上亳城遗址。界桩有两面是上亳城遗址字样,另外两面是文物保护标志字样。</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亳城遗址</h3><h3><br></h3><h3> 土城墙的面积不算大,从马路边至界桩南北宽也就是大约三四百米,东西长也就是四五百米的样子。</h3><h3> 古城墙南边的一座院落,这是小浪底水库蓄水前没有搬迁的上亳城村的地方。原来的上亳城村远远从马路边或者远处看去是一排排砖瓦平房院落,也就是现在的图片中玉米地这一片平地。小时候在家时从宁家坡过亳清河到小赵,沿着石子马路去王茅瓷厂拉水缸麦瓮瓦罐粗瓷碗经过下亳村和上亳,经过药堰(垣曲土语发音yuonian),快到王茅时就是瓷厂,现在瓷厂已经没有原来的模样了,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小赵村搬迁到瓷厂位置建了新村,几乎和王茅连在一起了。</h3><h3> 上亳村上边一点,就是现在的寨里村,寨里村原来在黄河岸边,在东滩和西滩之间的寨坪,也与洪庆观(也称南观上)和莘庄为邻。寨里也是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的移民搬迁村,原来的寨里就是夏代的葛伯寨,位于黄河古道的军事要冲,现在也是居于三岔路口,寨里村也是名副其实的将居于要津的风俗传统融入了血液之中了吧?现在的寨里原来是一片庄稼地,从公路往亳清河一条岔路可以到河西村,过河西村往间庙有一座煤矿,生产烟煤,小时候也拉平车去间庙拉过煤,从间庙过去可以到解峪(haiyou)。古城东边的河是沇河,原来的河东边胡村上边有个峪子村称为东乡峪,简称东峪(dongyou),现在的峪子村也搬到了皋落塬上,而解峪也称西峪(xiyou)。从网络上分享的图片看,解峪的牛家山秋天的红叶非常漂亮。胡村和河堤还有东寨东坡东滩都搬迁到了西塬上陈村,原来的陈村乡和华峰乡合并为华峰乡。胡村河堤东寨东滩的高跷和舞龙舞狮十分有名。西滩和莘庄则后靠到黄河岸边的鸡龙山根安了新村比邻而居,最近的2019年,西滩莘庄宁董南坡四个村子要合成新村曙猿湾村,这些村子和晁家坡王茅南坡等都搬迁到寨里到黄河大桥的新开公路边上,居于亳清河西岸,新修的垣渑高速也自华峰的荷宝高速(山东菏泽至陕西宝鸡)开口经王茅亳城晁家坡董家庄南坡川子沟至黄河大桥到河南渑池。</h3><h3><br></h3><h1><b>垣曲县王茅镇上亳城址</b></h1><h3> 上亳城址位于垣曲县王茅镇上亳村,在原村东50米处,1998年国家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库修建时上亳村向西北迁移1公里后靠移民安置,上亳城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遗址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上亳城址处在亳清河北岸的一二级台地上,北部为东西走向的山岭,东西侧各有南北向的冲沟。在城址西部中断有残留地表的城墙,残长约26米,高约1.5米,厚约3米,夯土层厚0.04~0.14米,墙体内有夹砂灰陶绳纹和泥质灰陶盆等残片。200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此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1995年公布为第一批县保单位。2016年公布为第五批省保单位。</h3><h3><b>亳城简介</b></h3><h3> 垣曲上亳城村北有个古坪叫汤王坪,方圆有千亩地,中间矗立着一座古碑,碑上镌“殷商烈祖成汤圣王居毫故都”十二个大字。这里就是成汤最初建都的地方。</h3><h3> 汤王姓子,名天乙,原是一个叫商的部落的酋长。公元前十九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叫姒履癸。他暴虐无道,被称为桀王,桀即凶暴之意。为了救万众于水火,子天乙就联合有莘部落酋长伊尹,向姒履癸发起讨伐。公元前一七六六年,两军决战于鸣条岗。结果夏军溃败,桀王被俘,夏朝灭亡。人们拥戴子天乙为帝,号称成汤,即救苦救难的君主。</h3><h3> 《广舆记》云:“垣曲有汤誓地,周围百四十余步,至今民不敢耕其地,古碑尚在”。一九五三年在开凿王茅至亳城的王亳水渠时,从半坡的土层中挖出许许多多古代兵器铜箭头,说明这里确是汤王屯兵誓众之地。</h3><h1><b>上亳遗址</b></h1><h3><b>基本内容</b></h3><h3> 原名“上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王茅镇东南上毫村。面积大约7.6万平方米。2002~200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遗址内涵丰富,包含仰韶文化中期和晚期、庙底沟文化二期,以及龙山文化遗存,是研究垣曲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其文化面貌的重要遗址。另有少量东周时期遗存。</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黛眉远望</h3><h3><br></h3><h3> 从上亳城遗址远望,那座黛色的美丽俊秀的山峰就是位于黄河南岸的黛眉山,从地理行政区划来讲,黛眉山属于河南省的豫西伏牛山脉,而在垣曲人尤其是古城和黄河岸边的人们心中,黛眉山就是我们家乡的一部分,是我们心中的一座神山。传说黛眉山的黛眉娘娘,就是黛眉山巅的那座神庙供奉的正神,就是商汤王妃,家乡就是东塬上英言无哏村的,俗名范小娥是也。位于黄河岸边的洪庆观处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抢救发掘时发现了商代古都城一座,即垣曲商城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文物等等,它与西边不远的寨里(葛伯古寨)不远,著名的世纪曙猿化石也是在寨里土桥沟发现的。有人据此认为商汤故都即此商城遗址,实则谬也。商汤受命建西亳古都,传说在王茅西亳,今公司水泥厂附近是也,西亳故地有待仔细考证。上亳城和下亳城以及附近的汤王坪,是商汤灭夏之后新建的故都,有汤王古碑为证。此碑立于元代,至今犹存,不仅与历史记载相符,也有诸多古代传说和地名为证。洪庆观处的商代古城遗址,更象是商汤寻找黛眉娘娘时的行宫,居于黄河岸边阳壶城(东滩附近),也与曾经的河南阳壶(东滩古渡口木帆船渡河至阳壶)隔河而望,过阳壶可以登黛眉山。相传黛眉娘娘因为得了一种皮肤病而离开西亳,寻医问药,最后经世外高人指点治好病之后在黛眉山修行,商汤寻找黛眉娘娘到黛眉山,力劝黛眉娘娘回宫,黛眉娘娘不允,而力谏商汤安心完成伐桀大业。商汤于洪庆观处筑城,使人在此筑城立道观静候黛眉娘娘回心转意,不时供奉给养到黛眉山伺候黛眉娘娘很有可能,而此处距上下亳城不过仅仅相距十五里左右而已。</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汤古碑城(疑似汤王庙古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碑亭应是现今所立。古碑字迹当初几不可见,以清新枸树叶拂拭尘土,渐渐浮现"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的碑文。碑座背面的小字已经模糊不全,几乎无法识别,偶尔可以看见几处隶书正楷小字痕迹。亦有人认为此处是商汤伐桀的兴兵誓师之地,即《汤誓》。</h3><h3><b>《汤誓》原文:</b></h3><h3>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h3><h3>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h3><h3><b>译文:</b></h3><h3> 王说:“来吧,你们各位!都听我说。不是我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h3><h3> "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h3><h3> “现在你们要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夏桀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h3><h3> “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h3> <h3> 碑亭和“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古碑的城台应该是最近恢复的模样,原来这里应该是汤王庙,下亳城文化馆的党史展览和古亳历史展览有具体年代和亳城沿革的历史说明。</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垣曲中心广场铜雕壁画《汤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汤誓是中国古代国王发布的军事法令之一。商代开国君主汤在征伐夏桀之时,军旅会战于鸣条之野,为戒士众而作。现载于十三经之一的《尚书》之中。主要内容为:汤王首先宣布夏桀罪状,以示出师有名。汤王称夏桀获罪于天,昏暗无德,天命殛之,非我小子敢行以臣伐君、举乱犯上之事。桀已尽失君道,不忧念民众、舍弃稼穑,夺农功之业,以敛财货。劳遏民力,丧失人心。民众诅咒说:如桀为日,愿与日俱亡。夏桀罪恶多端、我畏上天,故而受命讨伐,以示天威,以正天道。接着申明赏罚:将土务要同心戮力,共助我一人,以行天罚。如有战功,我将重赏,决不食言;如若不从我誓言,我则杀你们和你们的妻子儿女。此外,誓文也记载了拟欲迁社及伐三腰之事。</h3><h3>中文名:汤誓</h3><h3>出处:《尚书·商书》</h3><h3>分类:古代典籍</h3><h3>所处时期:商朝</h3><h3><b>简介</b></h3><h3> 汤名天乙,上古时代尧舜禹启汤是谥号,汤是舜的大臣契的十四代孙,商朝的开国君主。当时夏王桀(癸履)荒淫暴虐,民怨很大;侵削诸侯,诸侯怨恨。诸侯昆吾氏举兵叛乱,汤率领诸侯讨伐昆吾。消灭昆吾以后,汤又乘胜讨伐夏桀。伐桀以前,汤的军民不愿战争。汤在都城亳(bó勃)告喻众人吊民伐罪的道理。史官记录这篇誓词名叫《汤誓》。</h3><h3> 本篇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兴师征伐的原因。第二段申明赏罚的办法。篇中“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真实反映了夏国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十分可贵。</h3><h3> 由商的始祖契到汤经历了14代,商族这时已经成为黄河下游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了。汤的时候,夏朝的内政已经十分腐败,特别是夏的最后一个国君桀,以残暴统治而闻名。当时的夏朝已近末日,朝野上下无不怨声载道。</h3><h3> 我们不妨来听听当时流传的一首民歌是怎样唱的:“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呢?我愿和你一块死去”!单从表面上看这首民歌是诅咒太阳的,其实是用太阳来比喻夏桀。</h3><h3> 商汤在动员中历数夏桀的暴行,从沉重的负担到无尽的苦役,把丧尽民心的夏桀揭发得淋漓尽致。</h3><h3> 《尚书》篇名与《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所录原文与今本十分相似,可见今本并非完全是伪作。</h3><h3><b>背景</b></h3><h3>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成汤正式兴兵讨伐夏桀。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商汤逐渐向黄河上游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先是率兵消灭了附近的小国和部落,又消灭了韦、顾、昆吾等较强大的部落,拆除了夏的保护屏障。终于,灭夏的战争准备就绪了。商汤带领大军屯集于鸣条,即今天山西省夏县西北一带。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发表了讨伐夏桀的檄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h3><h3><b>原版原文</b></h3><h3>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h3><h3>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h3><h3>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h3><h3><b>《史记》版</b></h3><h3> 王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h3><h3><b>原版译文</b></h3><h3> 王说:“来吧!你们众位,都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行作乱!因为夏国犯下许多罪行,天帝命令我去讨伐它。</h3><h3> 现在你们众人会说:‘我们的君王不怜悯我们众人,荒废我们的农事,为什么要征伐夏国呢?’我虽然理解你们的话,但是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帝,不敢不去征伐啊!现在你们会问:‘夏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呢?’夏王耗尽民力,剥削夏国的人民。民众怠慢不恭,同他很不和协,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夏的品德这样坏,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h3><h3> 你们要辅佐我这个人,实行天帝对夏的惩罚,我将重重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不会说假话。如果你们不遵守誓言,我就会把你们降成奴隶,或者杀死你们,不会有所赦免。”</h3><h3><b>《史记》版</b></h3><h3> 商汤说:“来,你们众人,到这儿来,都仔细听着我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君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君臣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他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h3><h3><b>结果</b></h3><h3> 鸣条之战终于拉开了序幕。商汤的军队士气高昂,直向夏桀的军营扑去。夏的士兵本来就满肚子的气,这时候,有谁还替夏桀卖命呢!双方一交手,夏的军队一触即溃,夏桀一看大势不好,落荒而逃。兴盛一时的夏王朝灭亡了,商汤在亳建立了商王朝,开创了新的大业。</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亳新村标志碑</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都亳城新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汤都亳城新村,是搬迁后上下亳城合村而建,位于原来的汤王坪,上亳城遗址在汤都亳城新村西南角处。从新的上亳城村标志处马路的南边大约三四百米处就是“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古碑处。</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汤都亳城新村的大门门楼,村部前面的照壁墙和村后的照壁墙,使用琉璃瓦装饰,而且上面也有琉璃造的雕龙,龙腾凤舞。村民的新住宅也是统一的二层楼别墅式村居,上饰黄绿色琉璃瓦,全村格局规整,分为二十多个胡同,前后分为十二排,街巷布局与村子中央的大戏台和村部大院错落有致。</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也只有上古汤都亳城才有如此豪气的建筑规制吧,汤都亳城子民也因为商汤故都而沾光,使用皇家建筑风格的琉璃瓦和飞龙装饰,也才能配得上中华第一武王成汤聖王的威名。其他地方的人牵强附会上古尧舜禹汤古迹和上古帝王故事,从这一个特点看来,也说明假的遗迹不敢僭越分毫,而汤王故都亳城人民当仁不让,敢为人先的气概和豪气,是那些牵强附会的人怎么都学不来的啊!</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都亳城新村村部前面的照壁</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都亳城新村的村后照壁</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都赋</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今亳都考</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省垣曲县商城遗址及汤都居亳考证</h3></font></h3> <h3> 元致和二年(1329)立“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碑,以及部分战国秦汉时代的出土文物图片。</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代文人歌咏汤都亳城的名词佳句</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亳城颂和亳都新歌</h3></font></h3> <h1><b>商汤</b></h1><h3> 商汤(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h3><h3>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h3><h3>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h3><h3><b> 《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b></h3><h3>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h3><h3>本名:子履</h3><h3>别称:商汤、成汤、天乙、大乙、唐、武汤</h3><h3>所处时代:夏末商初</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商丘(待考)</h3><h3>出生时间:约公元前1670年</h3><h3>去世时间:约公元前1587年</h3><h3>主要成就:灭夏建商、商朝开国君主、施仁政德化天下。</h3><h3>庙号:太祖</h3><h3>自号:武王</h3><h1><b>昆吾 [kūn wú]</b></h1><h3> 传说中陶器制造业发明者,昆吾,本名为樊,颛顼曾孙陆终的长子,相传为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h3><h3> 己姓,先秦时期氏族部落昆吾氏的始祖,也是己姓以及由其衍生出的顾、苏、温、董等姓的始祖。</h3><h3>本名:昆吾</h3><h3>别称:樊</h3><h3>所处时代:五帝时期</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主要成就:陶器制造业发明者</h3><h3>地位:昆吾氏始祖、己姓始祖</h3><h3>后裔姓氏:己、顾、苏、温、董</h3><h3><b>来历</b></h3><h3> 相传颛顼曾孙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右胁而得六子,分别为樊、参胡、彭祖、莱言、晏安、季连,谓之陆终六子。</h3><h3> 六子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后衍生出八个姓氏: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谓之祝融八姓,陆终之父吴回曾担任帝喾火正,亦名祝融。其中樊得姓己,其氏族部落居住于昆吾(今山西安邑一带),故得名昆吾氏。</h3><h3><b>后裔</b></h3><h3> 昆吾氏:商朝末年,昆吾氏作为夏桀的羽翼,在商汤灭夏之前被铲除。</h3><h3> 顾国:昆吾氏分支,与昆吾氏同时灭亡。</h3><h3> 温国:昆吾氏分支,始祖温平,昆吾氏族人。</h3><h3> 有苏氏:昆吾氏分支,后裔苏妲己、苏忿生。</h3><h3> 苏国:有苏氏分支,始祖苏忿生,出自有苏氏。</h3><h1><b>参考资料</b></h1><h3>[1]《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昆吾,颛顼之后,吴回之孙,陆终之长子,己姓,本名叫做樊,传说中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h3><h3>[2]《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己姓昆吾、苏、顾、温、董。</h3><h3>[3]昆吾(名樊),夏朝的昆吾国,中华苏姓血缘始祖.万家姓。</h3><h3>[4]《世本·帝系》:“颛顼娶于胜濆氏之子,谓女禄,是生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h3><h3>[5]《国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h3><h3>[6]《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h3><h3>[7]《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h3><h3>[8]《旧唐书 宰相世系》引《宰相温彦博家族墓志》 :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h3><h3>[9]《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苏忿生,周武王时司寇。能敬狱事,封于苏。”</h3><h1><b>商颂·殷武</b></h1><h3> 《商颂·殷武》是《诗经·商颂》的最后一篇,也是《诗经》三百零五篇的最后一篇。据《毛诗序》的说法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考证,此诗的主旨在于通过殷高宗武丁寝庙落成举行的祭典,极力颂扬殷高宗继承成汤的事业所建树的中兴业绩。全诗共六章,一、四、五章各六句,二、六章各七句,三章五句。前五章写殷高宗中兴之事,最后一章写高宗寝庙落成的情景。各章都有描写的侧重点是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h3><h3>作品名称:商颂·殷武</h3><h3>作品别名:殷武</h3><h3>创作年代:春秋时期</h3><h3>作品出处:《诗经》</h3><h3>文学体裁:四言诗</h3><h3>作者:无名氏</h3><h3><b>作品原文</b></h3><h3>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h3><h3><b>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b></h3><h3>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h3><h3>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h3><h3>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保我后生。</h3><h3>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斲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h3><h3></h3><h3><b>白话译文</b></h3><h3>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扫荡荆楚统治领土,成汤子孙功业建树。</h3><h3> 你这偏僻之地荆楚,长久居住中国南方。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殷王实为天下之长。</h3><h3> 上帝命令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每年按时来朝来祭,不受责备不受鄙夷,好好去把农业管理。</h3><h3> 上帝命令殷王监视,下方人民恭谨从事。赏不越级罚不滥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君王命令下达诸侯,四方封国有福享受。</h3><h3> 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武丁有着赫赫声名,他的威灵光辉鲜明。既享长寿又得康宁,是他保佑我们后人。</h3><h3>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寝庙落成神灵安恬。</h3><h3><b>创作背景</b></h3><h3> 《商颂·殷武》《毛诗序》所作题解为“祀高宗也”,谓其为商人祭祀歌颂殷高宗武丁之诗。但魏源本三家诗之说,云:“春秋僖四年,公会齐侯、宋公伐楚,此诗与《鲁颂》‘荆舒是惩’,皆侈召陵攘楚之伐,同时同事同词,故宋襄公作颂以美其父(桓公)”。《诗古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以为“魏说为此诗定论,毛序之伪,不足辨也”。然吴闿生《诗义会通》云:“考《商颂》五篇,皆盛德之事,非宋之所宜有,且其诗有‘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等语,此复非诸侯之事,是序说无可疑者”。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指出:“或疑商时无楚,殊不知《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楚即南荆也。又况《易》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与此诗‘深入其阻’者合。鬼方,楚属国也”。</h3><h3> 殷高宗作为成汤之后的一代中兴之主,《史记·殷本纪》载有他的业绩:“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亦作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成驩(欢),殷道复兴”。</h3><h1><b>商祖之源-契 </b></h1><h3> 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兄。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族”,契成为商族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h3><h3> 契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契迁居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尧称帝时封契为司徒,后被封为契玄王。</h3><h3> 契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契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中国民间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商丘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h3><h3> 南宋时,宋高宗颁旨召封其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主持祭祀商丘宣明王祀典。阏伯成为南宋朝廷最为崇奉的国运神,崇祀活动伴随南宋朝廷始终。</h3><h3>本名:子契</h3><h3>别称:子卨、阏伯</h3><h3>字号:号“商”</h3><h3>所处时代:五帝时期</h3><h3>民族族群:商族</h3><h3>主要成就:商族部落始祖;发明以火纪时的历法;筑造世界最早的观星台阏伯台</h3><h3>封号:商丘宣明王</h3><h3>后世尊称:火神、契玄王</h3><h3>父亲:帝喾</h3><h3>儿子:昭明</h3><h3>葬地:阏伯台</h3><h3>纪念:阏伯台庙会</h3><h1><b>人物关系</b></h1><h3> 五帝时期帝喾娶了有娀氏两个女儿为妃,大女儿简狄,小女儿建疵,两人都长得美丽动人。有一天,两人在亳都旁的玄丘河沐浴之时,突然有两只玄鸟飞来,落到河边戏水。等到玄鸟飞走时,两人发现岸边留下一枚玄鸟蛋,于是争抢鸟蛋。简狄一边跑,一边把鸟卵含在嘴里,却不小心吞进肚里,竟然怀了胎生下了契。</h3><h3><b>天命玄鸟,降而生商</b></h3><h3> 《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意思是:上天命神燕,下凡生商王,殷商土地多宽广。《诗经·商颂·长发》篇开头两节就是写契的出生和立国情况。褚少孙《补史记诗传》曰: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于元邱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契生而贤,尧立为司徒,姓之曰子氏。子者,兹兹益大也,诗人美而颂之曰,殷社芒芒,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质殷号也。</h3><h1><b>主要成就</b></h1><h3><b>天文</b></h3><h3> 契是一位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重要功绩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研究天文历法的名人,就是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契在天文历法方面为全人类所做的贡献也予以高度评价。</h3><h3> 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契是帝喾的儿子,被封为火正。火正是管理火的职务,这个“火”就是指天上的大火星,并不是人们常见的人间之火。大火星简称为火星、大火等。</h3><h3>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高辛氏有二子,老大叫阏伯(契),老二叫实沈。他们原来一起住在旷野里,整天打架,互相征伐。帝喾没有办法,只好把契迁于商丘,让他管理东方的大火星;迁实沈于大夏(今山西太原),去管理参星。</h3><h3> 《左传·襄公九年》又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西晋·杜预注:“谓火正之官配食于火星。建辰之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戌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这意思是说,三月末时,大火星出现,阏伯就号召人们放火烧荒;在九月鹑火(指柳星)出现时,也就是在黄昏大火星不见时,阏伯就号召人们在家生火,不准在外放火。后来这个火就成了天上之火,也即大火星。</h3><h3><b>火正</b></h3><h3> 千百年来人类特别感激发明火的开掘者和火的管理者。 世界各国各民族根据其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和民俗不一样,供奉的火神也不一样。在我们中国最早供奉的火神为祝融、炎帝、回禄(又叫吴回)。这三位火神在中国历史上被百姓供奉为火神,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文字记载和形成庙宇而被人们世代祭祀的当首推阏伯。</h3><h3> 帝喾代高阳氏颛顼为君王后封儿子阏伯于商丘、专门管理火种,称为“火正”。在那漫长的远古时代,草原上洪水泛滥,风沙蔽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要把宝贵的火种保留下来,也是一件颇为不易的事。而阏伯却能够将火种完整地保存下来,为百姓世代相传。阏伯死后,后人便称他为火神,筑台埋葬于此,因阏伯管理火种有功,便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供奉阏伯神像。从古至今,当地百姓每年的正月初七都到火神庙进香朝拜阏伯,形成祭祀火神的盛大古庙会。</h3><h3><b>农业</b></h3><h3> 《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族。</h3><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商祖契</h3></h3><h3><br></h3><h3> 先商部族在契(阏伯)的带领下,制作的陶器和冶炼的铜器都很有名,并派人贩卖到周边其他部落,又带领大家从事农业,组织大型祭祀等活动,商部落不断强盛发达起来,陶唐氏的名气也渐渐传播开来。于是阏伯又被封为司徒,司徒有点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司徒不仅负责传授人伦五教和祭祀礼仪,更重要的是组织一些人去帮忙到需要的地方去从事农业生产,并到各地传授手工业技巧,包括如何用火烧制出更好的陶器和冶炼更好的铜器,契做得有声有色。</h3><h1><b>世系家族</b></h1><h3> (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姬夋又名姬夒náo)—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h3><h3> (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恒(商部族首领,前1775年-前1770年在位)</h3><h3> (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姬轩辕)—玄嚣—蟜极—帝喾(姬夋,又名姬夔)—弃(后稷,姬弃)—不窋(kū)—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古公亶父(姬亶)—季历(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h3><h3> (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尧(帝尧)—丹朱</h3><h3> (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挚(帝挚)</h3><h3> (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台玺—叔均(也被周朝奉为先祖)</h3><h3> (7)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女修—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h3><h3> (8)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女修—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h3><h3> (9)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女修—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费姓始祖)</h3><h3> (10)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倍术—允格—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h3><h3> (1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玄嚣—蟜极—挥公(世界张姓始祖)</h3><h3> (1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昧祖—昧父—昧—允格、台骀</h3><h3> (1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重(句芒)</h3><h3> (1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该(蓐收)</h3><h3> (1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穷奇</h3><h3> (1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般</h3><h3> (17)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倍伐</h3><h3> (18)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穷申</h3><h3> (19)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瞽目</h3><h3> (20)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古蜀王</h3><h3> (2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魍魉</h3><h3> (2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梼杌</h3><h3> (2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曾—鲧祖—鲧父—鲧—禹(姒文命,夏朝首任君主)—姒启(即夏启,夏朝第二任君主)—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h3><h3> (2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即帝舜)—商均—……—阏父(也称虞阏父、遏父,是商均的第32世孙)—陈胡公(即胡公满,陈国开国君主)</h3><h3> (2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曹国始祖,封地在今山东菏泽)、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h3><h3> ①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h3><h3> ②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熊丽(鬻熊长子)—熊狂—屈紃(熊狂次子)</h3><h3> ③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端木侸(鬻熊次子,史称侸叔)—端木典(端木姓得姓始祖)</h3><h3> (2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即玄帝颛顼)—称—老童—重黎</h3><h1><b>相关争议</b></h1><h3><b>生父</b></h3><h3> 《世记·殷本纪》说:“契长佐禹有功,帝舜乃封于商,赐姓子姓。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谁周《古史考》据此说:“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誉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此说在时间方面颇能言之成理,盖帝髻之世,仅在颛顼之后,而《史记·五帝本纪》载,帝舜为颛顼之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唐—句望—桥牛—替史—帝舜),而契乃由舜封商,因此帝髻不可能是契的生父,契的生父只能是帝喾的后裔[8]。</h3><h3> 契的生父只能通过殷人的祭祀系统去寻找线索。《礼记·祭法》说:“殷人谛髻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旧说,“冥”指契的六世孙,因其治水有功而郊祭之,此说不确。“冥”当指五方神中主掌北方之神玄冥,玄与黑色,属北方之色,而北方之星为辰星(即水星),故玄冥为水神,《艺文类聚》所引之《风俗通》证明了这一点:“玄冥,雨师也”。而契之所以称“玄王”,又降生于“玄丘之水”,简狄所吞又是“玄鸟”之卵,亦均于北方之神玄冥有密切的关联。《郑笺》明确指出了两者的联系,他说:“承黑帝而立子,故谓契为玄王”。但郑玄之说有不确之处,黑帝指五方帝中主掌北方的撷顶,他与契风马牛不相及,这里应指黑神玄冥。</h3><h3><b>出生</b></h3><h3> “玄鸟生商”的故事,从屈原《楚辞·天问》中也可得到佐证:“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h3><h3> ◎这段文字恰恰说明屈原的《楚辞.天问》对玄鸟生商之说的怀疑,屈原的本意应该是"如果说简狄在台(与帝喾野合),帝喾怎么能这么做呢?玄鸟可以使简狄怀孕,你有什么可以庆幸炫耀的呢?"(——山人注)</h3><h3> 《列女传》曰:“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也,当尧之时,与其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以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于亳。</h3><h3> 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h3><h3> 至汤兴为天子,君子谓简狄仁而有礼。《诗》曰:‘有娀方将,立子生商’。又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之谓也”。简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因其生下商人男姓祖先契而名垂青史。</h3><h3> ◎《列女传》故事,从尧舜至汤,演绎了一个玄鸟生商的美丽故事,但只说简狄得玄鸟之卵而生契,简狄贤慈智仁,育契有方,尧时契为司空,封于亳。舜嘉契之功,封契子孙世世居亳。而至商汤时,后世君子好事之徒,才制造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h3><h3> 这个故事说明了契的出生传说和汤居于亳的事实渊源,盖因尧封契于亳,舜嘉契功,封契子孙后代世世居亳也。故事没有说亳即商丘,也没有说明何时有商,即商从契始没有确证,倒有可能是商汤之时追封契为商祖也。</h3><h3> 夏禹时代或者夏启或者后世封汤或其先祖立商为国起于何时有待仔细考证,但尧舜时代封契居亳只是契的食邑,远远没有强盛为国。夏启立夏朝之后才会有方国的说法,诸侯国是周代分封才有的事情,夏商时期的奴隶制国家可能有部落,但只有具有独立军队的诸侯才会称为方国或诸侯国。(——山人注)</h3><h3><br></h3><h3> 关于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吞燕卵而生,《诗经·商颂·玄鸟》有曰:“春分玄鸟降,简狄配高辛氏,帝与之祈于郊禖而生契,故本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生焉”。《楚辞·离骚》王逸注曰:“玄鸟,燕也”。春分时节,燕子筑巢生子,商人以为燕子来临便是繁殖的好日子,于是,在燕子来临的仲春之时,夫妻双双赴郊外旷野之地,举行求子祭祀活动,这个时期所孕之子,谓之“玄鸟所生”。</h3><h3> ◎新春季节,春燕回归,大地万物生发,人类也春情萌动,求子而怀孕,此乃天道之时也。(——山人注)</h3><h3><br></h3><h3> 地下出土文物也证实了“从鸟降生,是夷人传说的特点”(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h3><h3> 商族的祖先为东夷人,而东夷人的祖先为少昊氏。少昊族以鸟为图腾,是由几个胞族组成的部落。其中第一胞族中的五个氏族,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劳)、青鸟、丹鸟为图腾,其中玄鸟为商族人的图腾。</h3><h3> 古文字学家胡厚宣从殷墟卜辞中,找到祭祀商高祖王亥的“亥”字,形体从亥从鸟从隹,隹也是鸟形,这便是商族以鸟为图腾的确证。</h3><h3> 晚商青铜器《玄妇罍》其铭文有“玄鸟妇”三字合文,这更是表明商族祖先以鸟为图腾的佐证。</h3><h3> ◎商以鸟为图腾,甚至北美印第安人以鸟羽装饰为美,包括有些少数民族以羽毛装饰,甚至中国戏剧武将以装饰野鸡翎为权势地位象征,舞台上武将特征之盔甲、四面背旗、两只野鸡翎是标配,然后就是其奇特兵刃和谋略战法,包括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以两根长长的野鸡翎为大王——齐天大圣的标志,这只是一种王权标志,如同历代帝王称帝也必戴流苏冠一样只是一种身份标志。商以鸟为图腾,也许与简狄梦见玄鸟而有孕,然后生契。商族后代以此传说而崇拜玄鸟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做法。但是如果把这种传说神秘化,甚至连篇累牍续写这一传说故事的细枝末节,则是舍本求末之举了。(——山人注)</h3><h3><br></h3><h3><b>身份</b></h3><h3> 商之始祖契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族。夏朝建立之后,商族是夏的直属。商族随着势力的强大,便逐渐产生问鼎之心,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夏,暗中却在夏的周边发展势力。就这样,商丘好似一棵嫩芽,钻出了地面。</h3> <h1><b>简狄 [jiǎn dí]</b></h1><h3> 在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商始祖契(偰xie卨,火神阏伯)之母,帝喾的次妃,一作简易、简逷,因是有娀氏(在今山西永济西)女,又称娀简。相传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的古写,即玄鸟。</h3><h3> 黄帝氏族第三代孙,是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喾。传说帝喾也像他的始祖黄帝一样,从不同的氏族中挑选美丽娴淑的姑娘为妻,生了几个有出息的儿子。正妃是有邰氏部落之女,名姜嫄,生子弃,后来被称为后稷,为周朝的祖先,次妃为屈原在《楚辞》中所赞美的有娀氏美女简狄,生子名契,是商王族的始祖。三妃陈丰氏美女庆都,生帝尧放勋。四妃鲰訾氏美女常仪,生帝挚。</h3><h3>外文名:简易、简逷</h3><h3>民族:华夏族</h3><h3>出生日期:上古时期</h3><h3>职业:帝喾的次妃,偰(契xie)的生母</h3><h3>姓:有娀</h3><h3>名:简狄</h3><h3>夫君:帝喾</h3><h3>儿子:商族的始祖契(偰xie)</h3><h3><b>人物生平</b></h3><h3> 简狄在古代中国传说中是商朝始祖契之母,一作简易、简逖。因是有娀氏(在今山西永济西)女,又称娀简。她是帝喾的帝后,相传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偰xie)。</h3><h3> 她端丽冠绝,风娇水媚。因吞食燕卵(鸟蛋)生了契,契被后世尊为商族始祖,商代人也对简狄顶礼膜拜达600年之久。中国有句民谚叫做"母以子贵"。因为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后世便尊为伟大的母亲,这一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涂山娇生了夏朝的真命天子启,仿佛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与简狄这位大美女相比,又似乎逊色许多。简狄因为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被商族的后代至少顶礼膜拜了600年。</h3><h3> 简狄是有绒氏部落(今山西永济西)首领的女儿,因而又称简。简狄不仅是千里挑一的美女,并且极有慧性,"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在她正当花季少女的时候,喜欢四处巡游的帝喾来到有娀氏,为她的美丽所倾倒,于是向有娀氏首领求婚。因为简狄是帝喾的第二位夫人,所以称之为次妃(仅次于正妃姜嫄)。</h3><h3> ◎周代为了表明自己为天命所归,崇后稷弃为祖,尊帝喾妃姜嫄为正妃;商尊契为祖,简狄为帝喾次妃(也许商代尊简狄为帝喾正妃);帝喾传位给帝挚(母妃常仪),帝挚九年后传位帝尧(母妃庆都),这也真是让人醉了额,帝喾传位非嫡非长,而是传给了小儿子挚,挚弱而禅让帝位于尧。契与弃没有当首领,后代造就了商周两个朝代,莫非尧舜禹的光辉太耀眼,数百年后契与弃的子孙才能出人头地?(——山人注)</h3><h1><b>轶事典故</b></h1><h3><b>玄鸟生商</b></h3><h3> 简狄一生为后世咏诵的传奇之一,是她奇特的怀孕经历。传说简狄成为帝喾最宠爱的妃子后,两年多都没有怀孕。有一年,帝喾带着她重游有。做母亲的见她久未有喜,心里焦急,就带她去女娲娘娘庙烧香求子。路过玄丘的时候,简狄顽皮的妹妹建疵怂恿姐姐一起下到山丘下的玄池去泡澡。两人正在洗浴的时候,忽然一对燕子双双飞来,竟在池子里裸露的石头上下了一个鸟蛋。</h3><h3> 这鸟蛋当然不是一般的鸟蛋,而是一颗五色彩卵。简狄生性好奇,以手取过,有心收藏,却苦于无处安放,只得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那五色燕卵竟被她咽下喉咙去了。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腹部,登时浑身酥软,就这样忽然有了怀孕的感觉。</h3><h3> 《史记·殷本纪》的说法略有出入:"殷契(偰xie),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商颂·玄鸟》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命即天意;玄鸟乃燕子的雅称。</h3><h3> 照《诗经》的说法,商人的祖先不是简狄,倒是玄鸟了。不过,根据郭沫若在《历史论》里的观点,所谓"玄鸟",本是生殖器的象征,"鸟"到今天仍是男性生殖器别名、"卵"则是睾丸的别名。</h3><h3> 按王逸《楚辞章句》里的说法是:"简狄,常喾之妃也……言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坠遗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简狄和帝喾也够浪漫的了,竟然选择在露天交欢。不过既然已在台子上整得死去活来,那就显然不会是吞了飞燕扔下来的卵子而怀孕了。</h3><h3> 简狄最富传奇最为后世尊奉的一件事,是她为商族贡献了一位最伟大的儿子--契。传说契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族,赐为子姓。</h3><h3> "子"即"卵"的意思。尧舜之际,契不但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首脑人物,还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即把古代象形文字刻在木片或树干、木柱之上。商族尊奉契为始兴之祖,称之为"玄王"。</h3><h3> 夏朝建立之后,商族为夏的直属。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到契的第14代孙成汤时,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的商人终于发力,一举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起初定都于亳。</h3><h3> 从公元前 17世纪商汤灭夏之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 15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22年商王纣被周武王联合西南各族剿灭,商朝共传 17世、31王,历时600年左右。一个至少有600年被人们反复咏颂的女人,无论如何是令人羡慕的。</h3><h1><b>史籍记载</b></h1><h3>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1]</h3><h3>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2]</h3><h3> 《列女传·卷之一》[3]</h3><h3> 《三家注史记》</h3><h3> 殷契,【索隐】契始封商,其後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正义】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今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安阳城即相州外城也。</h3><h3> 母曰简狄,【索隐】旧本作“易”,易狄音同。又作“逷”,吐历反。有娀氏之女,【集解】淮南子曰:“有娀在不周之北”。【正义】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简狄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h3><h3> 【索隐】谯周云:“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其母娀氏女,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也”。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h3><h3> 封于商,【集解】郑玄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索隐】尧封契於商,即诗商颂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是也。【正义】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所封也”。</h3><h3> 赐姓子氏。【集解】礼纬曰:“祖以玄鸟生子也。”【正义】括地志云:“故子城在渭州华城县东北八十里,盖子姓之别邑”。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h3><h1><b>历史评价</b></h1><h3> 刘向《列女传》:</h3><h3> ①“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3] ;</h3><h3> ②“契母简狄,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脩饰,教以事理,推恩有德,契为帝辅,盖母有力”[3]。</h3><h1><b>参考资料</b></h1><h3> [1]《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2-12]</h3><h3> [2]《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4-07-31]</h3><h3> [3]《列女传·卷之一》.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2-12]</h3><h3><br></h3><h3> ◎山人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传说,首先可以依据周公解梦而理解,简狄梦中看见一只玄鸟在天飞翔,遗一卵而吞之,惊醒之后而呕吐不止,御医诊脉而发现简狄怀孕矣。这种说法应改为"天命玄鸟,梦而生商"甚宜也。</h3><h3> 第二种理解可以认为,古时候甚至现在的农村和乡镇城市,因为小孩子都十分好奇,经常在幼年儿童时期问询父母自己来之于何处?父母在古代不明白现代医学之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受精卵孕育生命,或者为了模糊其辞而认为不宜过早告诉孩子们关于两性及生命之源于男女交合十月怀胎以及生育过程之艰难,经常会谎言曰:"你是地里捡来的,河里捞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等等",甚至更有具体的说是红薯地捡的玉米地捡的高粱地里捡的棉花地里捡豆子地里的谷子地里面捡的云云,也有说是沟里面捡的石头缝缝里面蹦出来的,或者柿子树上结的梨树上果树上葡萄架上核桃树上枣树上等等结的果子摘下来的,或者小狗娃等等生的,总之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有取名狗蛋或者蛋娃等等,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等等。</h3><h3> 至于有些人臆想之杂说,象帝喾与简狄野合于台,演绎简狄浴而得玄鸟彩蛋而食后有孕,尤其如郭沫若之"玄鸟乃人类生殖器"云云,实在是粗俗不堪,有辱斯文,只配蹲茅坑尔。也实在是对人文圣祖之帝喾与简狄大不敬也。至于契的祖源与事迹,如何成为商祖,则应查询古今,以正其名,不矫饰,勿牵强附会也。</h3> <h1><b>帝喾</b></h1><h3> 帝喾[kù],本名姬俊,前2275年-前2176年,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据说是黄帝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中第三位帝王,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30岁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h3><h3> 帝喾以木德为帝,史称高辛氏。其明察秋毫,仁威兼施,并订立了24节气,深受百姓爱戴。在位70年,享寿105岁,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h3><h3>出生地:高辛</h3><h3>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275年</h3><h3>别名:帝喾</h3><h3>逝世日期:约公元前2176年</h3><h3>主要成就:“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设立二十四节气</h3><h3>本名:姬俊(夋)</h3><h3>字号:号高辛氏</h3><h3>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五帝时期)</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陵寝:商丘帝喾陵</h3><h3>都城:亳</h3><h3>亲族:祖父少昊、父亲蟜极</h3><h3>在位年限:前2245--前2176年</h3><h3>在位年限参考:三皇五帝年表</h3><h3>所处文化层:龙山文化时期</h3><h1><b>人物生平</b></h1><h3><b>早年经历</b></h3><h3> 传说帝喾因为母亲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时,被堂叔父帝颛顼选为助手,因有功被封于辛。</h3><h3><b>即位亳都</b></h3><h3> 在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位,是为帝喾,时年三十岁。因他出生并兴起于高辛,故史称高辛氏。帝喾即位部落首领后,以木德为帝,以亳为都城。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h3><h3><b>长寿百岁</b></h3><h3> 帝喾在位70年,享寿105岁。死后在故地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建有帝喾陵。</h3><h1><b>为政举措</b></h1><h3><b> 1.迁都于亳</b></h3><h3> 迁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共工氏余部一直从黄河中上游到长江中上游发展。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战场。击退外敌游牧民族犬戎之后 ,并没有趁机穷追猛打,为的是将风险最小化,后将精力转向内政,处理民族问题。</h3><h3><b> 2.订立节气</b></h3><h3> 传说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史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h3><h3><b> 3.知人善任</b></h3><h3> 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九韶》之乐和鼙鼓、笭、管、埙、帘等新乐器。</h3><h3><b> 4.缔造盛世</b></h3><h3> 帝喾的部落,《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传10世,40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说是350年。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到了现代,仍有积极意义。</h3><h3> ◎诚如《春秋纬》之《命历序》和《易纬》之《稽览图》所记,帝喾传10世,历350~400年,那么中国上古历史可以前推若干年了。中国史料记载,经历后世朝代更替,能够正确对待前朝历史,或者使上古历史传承不绝者寥寥,不知道历史传承而只顾眼前事的短视行为,成为历史延续出现动荡不安的分裂和杀戮,粉饰祖业而毁灭前朝历史记载,或者因为失国而缪造伪史以乱视听者历久不绝。或者因为传承不清而掐断一截续写至远古以盛其世。史官记事以略,年代与事件相差甚远者多矣。</h3><h1><b>后世评价</b></h1><h3> 司马迁《史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h3><h3> 曹植《帝喾赞》:“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月”。</h3><h3> 刘勰:“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h3><h3>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h3><h1><b>轶事典故</b></h1><h3><b>凤凰来朝</b></h3><h3> 帝喾非常喜爱音乐,他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韶、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作鼙鼓、钟、磐等乐器,让64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歌跳舞。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翟等名贵仙鸟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h3><h3><b>嫁女盘瓠</b></h3><h3> 高辛氏有一位老妇居住在王室,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喾下诏求贤,提出谁如果能斩番王头就把三公主(帝喾之女)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帝喾。</h3><h3> 帝喾因他是犬而想悔婚。三公主听说后认为不应该违背承诺,请求出嫁。于是帝喾同意了女儿的要求,盘瓠与公主结了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h3><h3><b>姓氏来历</b></h3><h3> 颛顼听说姬俊聪明多智,就请姬俊帮助他出点子。姬俊说:“九个国家齐来攻打我们,我们如果跟他们硬打硬拼,必然顾此失彼,难以取胜”。</h3><h3> 颛顼说:“以你之见呢?”姬俊说:“九国敌人都想独吞我们的地盘,他们彼此之间必然互不相让。我们若能叫他们之间互相打起来,不就好平灭了吗”?颛顼一想,对呀!姬俊想这个办法就是好。于是就派人分别到九国敌人中调拨他们的关系,很快使他们彼此发起了战争。后来颛顼没费多大力气,就平灭了九国之乱。</h3><h3> 颛顼看姬俊有能耐,就把他封在“辛”这个地方掌管一切。那时,这儿经常闹水灾,水来了,老百姓就往另一个地方迁徙。而重新迁徙的地方又闹了水灾,老百姓便又重新迁回来。这样迁来迁去,老是不能安居乐业。高辛氏又想了一个办法,带领大家把住处的地势加高。但是加高的速度却赶不上水涨的速度,头天加高的,第二天又被水淹没了。</h3><h3> 夜里姬俊睡不着便跑到天上跟玉皇辩理,说:“天既然生了人,为什么又故意与人们为难,不叫人们活下去呢”?玉皇辩不过他,便派天神下来,一下子把“辛”这个地方的地势抬高到了水面以上。这儿的老百姓再也不被洪水赶得乱跑了。从此“辛”便称为“高辛”,姬俊被称为“高辛氏”。</h3><h1><b>相关争议</b></h1><h3> 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中。有说法为商朝人祭祀帝喾,另有记载说商朝人祭奠舜。三国韦昭认为“舜”当为“喾”字之误。殷墟甲骨卜辞记载商人有个叫夔的祖先,成汤曾追封其父为商夔宗。</h3><h3> 王国维考证后认为“夔”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喾、夋二神同见于《山海经》,神话中唯“夋”写作“帝俊”,为全书中最主要最显赫的上帝神。“帝喾”只提到两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神。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已可论定。而夔、舜、俊和喾在甲骨文中拼写一样。因此帝喾可能就是成汤之先祖,这也是三皇五帝里唯一在甲骨文里有记载的。</h3><h3> 此后唯“喾”与“舜”进入历史文献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商远祖地位,大都说他与简狄因玄鸟生契。“舜”除《国语》(韦昭已改为喾)中仍保持其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献皆与尧并举,成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后因夏禹、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帝喾便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中。</h3><h3> 到《五帝德》提出第一种“五帝说”,他便为五帝之一;第二种、第三种“五帝说”没有他;第四种“五帝说”又有他。至于他与高辛氏的关系,正如颛顼和高阳氏的关系一样,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为一的,以后遂成了历史的定说。</h3><h1><b>史籍记载</b></h1><h3> 《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h3><h3> 《左传·昭公元年卷四·鲁语上》:“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h3><h3> 《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h3><h3> 《孔子家语·五帝德》:「高辛氏之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能降,伯夷典礼,夔龙典乐,舜时而仕,趋视四时,务元民始之,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内,舟舆所及,莫不夷说。」</h3><h3>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h3><h3>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司马迁《史记》:“帝喾有四子:长曰鸷,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长曰鸷,应为挚,帝挚也。——山人注)</h3><h3>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为陶唐氏。”</h3><h3> 《帝王世纪》记载:“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禅,乃封挚于高辛”。</h3><h3> 曹植《帝喾赞》颂曰:“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月”。</h3> <h1><b>尧</b></h1><h3> 尧,唐尧、帝尧,约公元前2188~2067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帝喾和庆都之子,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 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h3><h3>本名:伊祁放勋</h3><h3>别称:唐尧、帝尧</h3><h3>字号:号放勋</h3><h3>所处时代:上古时代</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h3><h3>出生时间:约公元前2188年(帝喾57年)</h3><h3>去世时间:约公元前2067年(帝舜28年)</h3><h3>主要成就:开创禅让制;设立诽谤木;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制定四时成岁。</h3><h3>氏:陶唐氏</h3><h3>禅让于:舜</h3><h3>妻子:女皇</h3><h3>女儿:娥皇、女英</h3><h3>儿子:丹朱等10子</h3><h3>外孙子:商均</h3><h3>母亲:庆都</h3><h3>妃子:中山夫人</h3><h3>在位年限:前2168~前2095年</h3><h3>都城:北唐(今太原)、平阳(今临汾)</h3><h3>在位年限参考:三皇五帝年表</h3><h3>陵墓:尧帝陵(山西临汾尧庙)</h3><h3>所处文化层:山西龙山文化时期(尧舜时期)</h3><h3>亲族:曾祖少昊、祖父蟜极、父亲帝喾</h3><h3>性别:男</h3><h1><b>人物生平</b></h1><h3><b>帝尧出世</b></h3><h3> 传说古帝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史记》作“陈锋氏女”的女儿。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某年春正月末,庆都与父母坐上小船于三河之上游览,正午时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第二天又出现了形体小些的赤龙,晚上庆都睡不着,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画上写着:亦受天佑。之后,她就怀孕了。过了十四个月,她生下一个儿子,竟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孝子帝喾的母亲却在这时候去世了,帝喾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之后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完全顾不上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h3><h3><b>受封于唐</b></h3><h3> 周长富先生根据龙山文化的特点,在《浅谈唐尧氏》中指出:“从年代和分布范围来讲,龙山文化相当于唐尧氏古族”。</h3><h3><b>定都平阳</b></h3><h3> 唐尧建唐国初都太原,千百年来在太原一直有丰富的口碑传说,当地的志书、碑石多有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中引《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都城记》说:“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朱熹的《诗集传》还在讲,唐城是帝尧所筑,唐城地处太原晋阳一带。唐尧初都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h3><h3> 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见,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尧就是这样的人杰。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h3><h3> 尧的部族在太原居留一个时期之后(有关学者认为是出于本部族的开拓精神或因为当时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时有水患),留下了自己的裔族,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临汾盆地——平阳。郑玄在其《诗谱》中就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也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又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祁县,后迁平阳”的古记。关于太原的另一个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尧由初都太原祁县迁都平阳后,因太原祁县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遂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这就是太原又称“北唐”的缘由。</h3><h3><b>禅位虞舜</b></h3><h3> 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私有。尧在位70年,感觉到有必要选择继任者。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可用,因此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h3><h3>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h3><h3>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h3><h3>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h3><h3>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h3><h3>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h3><h3>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h3><h3> 尧退居避位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其为深挚。</h3><h3><b>葬于谷林</b></h3><h3> “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尧王墓,是帝尧的陵寝,因葬于谷林,又称谷林尧陵。谷林尧陵虽经数千年沧桑风雨,但墓冢犹在,碑谒尚存。</h3><h3> 关于尧葬谷林史书上多有记载,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节哀》篇:“尧葬于谷林,通树之”。魏晋时期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载:“尧葬汾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晋《地理志》成阳条下载:“雷泽,舜所渔,尧冢在西”。《通鉴辑览》载:“尧即位百载,崩于成阳,葬谷林”。《宋史·礼言》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濮州知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东谷林山”。明《濮州志》载,谷林山,“在州治南40里,有高阜见存,元学士吴律构富春园於其下”。故后世亦称谷林山为富春山,富春园衍化为富春村名,延续到现代。</h3><h3> 《清史稿》载:“濮州东南谷林,古雷泽也。乾隆元年修葺厘正,定谷林尧陵为旧址”。《大清一统志》“唐尧陵”条载:“陵高四丈五尺,广二十八丈”。据清《濮州志》“尧陵古图”所示:尧陵为坐北朝南三进式长方形陵园,山门前立有“石门”牌坊,四周围砖墙。进门内两侧有东西更衣亭。二进院门为一正两偏,门内左右是东西偏厢房其后建有“享殿”。殿后是第三进院,古松柏掩映下陵墓巍然屹立。</h3> <h1><b>主要成就</b></h1><h3><b>完善政治</b></h3><h3> 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h3><h3><b>治理水患</b></h3><h3> 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h3><h3><b>制定历法</b></h3><h3> 《尚书·尧典》上说,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敬叫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h3><h3><b>访纳贤能</b></h3><h3> 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他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h3><h3> 战国时庄周曾说,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内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参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怅然若失,好像丢了天下。这四位有道名士为方回、善卷、披衣、许由。善卷重义轻利,不贪富贵,是有名的贤人;尧自觉德行达智不如善卷,认识到对于贤德的人,不能自骄自傲,必须谦恭好礼,以平民对待长者、学生对待老师的礼节去拜访他,让善卷居主位,尧站在下边,面向北施礼求教。</h3><h3> 《庄子》中记载,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日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日披衣。披衣即蒲衣,亦写作蒲伊,以其衣蒲故名。他居住于蒲谷山,尧亲往拜访,拜之为老师[7]。今蒲县太林乡有蒲伊村,传为蒲衣隐居之处,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蒲伊村附近有帝尧与蒲伊谈论大道的地方,后称讲道台。还有帝尧休息过的地方,后称税驾坡。蒲伊,人称蒲伊子,他所在的方国后称蒲子国,后来这里称蒲子县,今称蒲县。清人留诗中有“蒲谷贤人怀宝去,平阳圣帝策辇来”的诗句,即指帝尧访蒲衣子的故事。</h3><h3> 《庄子》中记述,尧问许由:“啮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让王倪邀请他”。许由说:“不好啊!那对天下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啮缺的为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天分过人,而你要因他这些人事上的长处,让他接受实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错了。他明于禁止过失,却不知过失产生的原因。让他做天子,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抛弃天然;他就要以己意为标准去分别事物,就要像火烧火燎一样地去求知;就要埋头于事物之中,处处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应接四方,想方设法满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计去改变万物,弄得它们不能安宁。怎么能够让他做天子呢?虽然他的行为可以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仅能做个诸侯国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产生动乱的由头,是臣子的灾难,是君主的祸害”。许由对他的老师是了解得很透彻的,经过许由的劝阻,尧也就自然不说这回事了。</h3><h3> 帝尧访贤,古籍中记载最多的首推访许由的故事。许由为当时的名士,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他得知帝尧要来访他,便躲走了。恰巧啮缺碰到他,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为逃避帝尧”。啮缺又问:“为什么呢”?许由说:“尧这个人啊,轰轰烈烈实行仁义,我怕他要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有人吃人的事发生。老百姓不难笼络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和你亲近;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为你所招徕;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勤奋。作他们厌恶的事,他们就要逃散。爱护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义,那真诚实行仁义的事,借仁义取利的多。这样仁义的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实行,而且还会成为虚伪的工具。这种想用一个人的决断来使天下获利的事,不过是一刀切罢了。尧只知道贤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贤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贤人的人,才知道这个道理”。</h3><h3> 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去拜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尧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光照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吗?名,是实的从属物,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会去代替烹调的”。许由于是到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田而食,非常快活,终身不贪求帝位。传说,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以为耻辱不堪入耳,到河里去洗耳朵,后有洗耳河之名。巢父牵牛去河里饮水,碰见许由洗耳,问明原因之后,便说:“你洗了耳朵把这里的水弄脏了,我不想让我的牛喝这污水”,就牵着牛到河的上游去饮水[7]。</h3><h3> 帝尧曾去拜访一个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请教过后觉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让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将天下让给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正患有幽忧之病,正准备好好治一治,不能够接受”。帝尧也不好勉强,但十分敬重其为人。</h3><h3><b>勤俭听谏</b></h3><h3> 尧当政后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 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 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h3><h3><b>发明造酒</b></h3><h3> 传说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h3><h3><b>创造围棋</b></h3><h3> 相传上古时期尧都平阳,平息协和各部落方国以后,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却让帝尧很忧虑,子丹朱虽长大成人,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帝尧心想:要使丹朱归善,必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才行。起初是教习打猎本领,丹朱不喜,尧叹气说:“你不愿学打猎,就学行兵征战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学会了,用处也大着哩”。说着用箭头在一块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画了纵横十几道方格子,捡来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进后退的作战谋略传授讲解给丹朱。丹朱此时倒也听得进去,显得有了耐心。</h3><h3> 此后一段时日,丹朱学棋很专心,也不到外边游逛,散宜氏心里踏实些。帝尧对散宜氏说:“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转意,明白了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 </h3><h3> 孰料,丹朱棋还没学深学透,却听信先前那帮人的坏话,觉得下棋太束缚人,一点自由也没有还得费脑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终日朋淫生非。帝尧十分伤心,把丹朱迁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还把帝位禅让给虞舜。虞舜也学帝尧的样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h3><h3> 从此以后的陶器上便产生围棋方格图形,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今龙祠乡晋掌村西山便有棋盘岭围棋石刻图形遗迹。</h3><h1><b>人物评价</b></h1><h3><b>总评</b></h3><h3>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h3><h3><b>历代评价</b></h3><h3> 百家诸子书籍:帝尧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备,为古昔圣王。</h3><h3> 《尚书》:“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h3><h3> 《吕氏春秋·召类篇》:“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h3><h3>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h3><h3> 《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h3><h3> 《史记·五帝本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h3><h3> 《说苑·君道》:“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百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h3><h3> 《文心雕龙·时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咏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h3><h3> 《路史》:</h3><h3> ①“勤劳不居,俭而用礼”。</h3><h3> ②“钦明文思,内行谨饬,笃孝、慈、仁、敬,使人知子弟之道。仁恩被于苍生,德化敷于四海”。</h3><h3><b>名人评价</b></h3><h3> 汉武帝:“千古帝范,万代民师,初肇文明,世人敬赖”。</h3><h3> 毛泽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尧帝访贤像(山西垣曲乐尧)</h3><h3><b><br></b></h3><h1><b>轶事典故</b></h1><h3><b>儒墨之宗</b></h3><h3> 在先秦时期,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号称“显学”,两家都以尧舜为号召。从那时起,尧就成为古昔圣王,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对尧的赞美,随着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后来儒家即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标帜;到唐代韩愈以至于宋明理学,大倡“道统”之说,尧遂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在整个封建时代,从未有人怀疑过尧在历史上的存在和他的业绩。</h3><h3><b>龙图腾</b></h3><h3> 民族大融合到唐尧时基本完成,确定了龙这一形象。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尧生在伊祈山(山西翼城丹丘),尧母庆都为陈锋氏部族,生于斗维之野。唐县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居住之地,庆都出生时常有黄云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龙随之。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伊祈山)。伊祁山尧母洞,即尧出生地。这就说明赤龙族当时就栖身生活于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龙与中华民族的血肉关系,也说明了龙的传人在尧时已为世人所共认。</h3><h3><b>尧王牧马坡</b></h3><h3> 传说上姑射山北仙洞一带有尧王牧马坡。山头绿草如茵,山坡灌木丛生,沟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夏天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传说这里“树为尧王栽”,是尧王的放马山,那里北有生马庄,南有牧马滩,生马、二驹的村名都是尧王时留传下来的名称。《临汾县志》中以此地为临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边的东马栅、西马栅传为尧王的牧马场,鹿仙女与尧王婚后,还在这一带管理过马场哩。</h3><h3><b>婚鹿仙女</b></h3><h3>参见词条:鹿女降龙</h3><h3> 鹿仙女是个肌白貌美而心地善良的仙女,曾为百姓的安全和鹿群的生存而制服了潜伏在其仙洞沟附近的黑龙潭中的黑龙,并将它变为自己驾乘的坐骑。</h3><h3> 一天,帝尧偶遇被称姑射神女的鹿仙女,并被鹿仙女击退由黑虎仙幻化而成的巨蟒而救下,之后两人互相倾诉衷情,择期成婚。新婚夜,双方喜结连理于仙洞之中,以洞为新房,对面的蜡烛山上光华将南仙洞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于是新婚夜也被称为“洞房花烛夜”。</h3><h3> 两人婚后第二年,鹿仙女生下儿子“朱”。后鹿仙女于是尾随那只在牧马滩吞食牧民的恶蟒,趁其不备用剑将其刺死,而黑虎仙逃脱,后来那里留下了巨蟒窟。自此黑虎仙愈加嫉恨鹿仙女,想方设法要加害鹿仙女,鹿仙女防不胜防,只得向天帝告发。天帝派天兵天将捉拿黑虎仙,并将其压在乎阳东南的山丘之下,是为卧虎山。同时,天帝罚鹿仙女与帝尧斩断尘缘,鹿仙女只能将幼年的朱儿送还帝尧,从此隐居深山。</h3><h3> 帝尧派人四处查找鹿仙女无果后亲上姑射山去找,苦苦寻找而不得,只能另娶散宜氏女为妻。朱儿后被封于丹地(浮山),故称丹朱邑。后来人们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龙洞左旁的一个小洞窟中为鹿仙女塑像纪念,千百年来香火不绝。</h3><h1><b>亲属成员</b></h1><h3><b>家世</b></h3><h3> 相传尧父为帝喾,母为陈锋氏女。帝喾乃黄帝玄孙,在位七十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死后由尧的异母长兄挚继位。挚在位九年,为政不善,而禅让于尧。</h3><h3>高祖:黄帝</h3><h3>曾祖:玄嚣</h3><h3>祖父:蟜极</h3><h3>父亲:帝喾</h3><h3>嫡母:姜嫄,有邰氏,帝喾正妃。生一子,名弃,史称后稷,其后代姬发(周武王)建立了周朝。</h3><h3>生母:庆都,陈锋氏,帝喾三妃。生子放勋,即唐尧。</h3><h3>庶母:简狄,有娀氏,帝喾次妃。生一子,名契(xie),据传契为商朝的祖先,契的后代成汤建立商朝。</h3><h3> 建疵,有娀氏,帝喾五妃,和简狄为姐妹,生台玺。</h3><h3> 常仪,娵訾氏,帝喾四妃,娵訾氏是娵与訾的合婚族,娵訾氏与帝喾联姻生子挚,生女就是辛女。</h3><h3><b>妻妾</b></h3><h3>正妻:女皇</h3><h3><b>平辈兄弟</b></h3><h3> 挚,帝喾的第一子,也是帝喾的庶长子,尧的大哥,常仪生,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h3><h3> 弃,即后稷,帝喾的第二子,也是帝喾的嫡长子,尧的二哥,姜嫄生,被周族人认作是其始祖,后人尊为谷神。</h3><h3> 契,帝喾第三子,尧的三哥,简狄生,商族人认其为先祖。</h3><h3> 台玺,帝喾第五子,尧的弟弟,台玺与儿子叔均都曾为周部族首领。</h3><h3><b>妹妹</b></h3><h3> 常仪所生,盘瓠之妻;简狄所生,名不详。</h3><h3><b>后代</b></h3><h3>儿子:丹朱等九子</h3><h3>女儿:娥皇女英(同时一起嫁给舜)</h3><h3> 儿子丹朱被封刘地以刘为姓,丹朱就是刘氏二世祖,这支刘姓氏后世培养出:刘累、豕韦泳、唐杜树鸿、士会、刘邦、刘询、刘秀、刘备、刘裕、刘墉、刘必达等中国历史人物。</h3><h1><b>后代姓氏</b></h1><h3><b>出自帝尧及其后裔的姓氏</b></h3><h3>伊祁:一作伊耆,帝尧之姓。《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伊祁姓”,从母居地为姓。</h3><h3>伊:出自伊祁姓。《世本》:“伊氏,帝尧伊耆氏之胤,其后伊尹名挚,相汤,生陟奋”。帝尧后裔伊尹,为商汤王之相,为伊姓。</h3><h3>衡:出自伊祁姓。《世本》:“衡氏,其先尧之苗裔伊尹,在殷之世,世号伊尹,为阿衡,因而氏焉”,伊尹之后有衡姓。</h3><h3>祁: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后,伊祁姓一支简化为祁姓。另有一支祁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尧: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后,以祖上谥号为尧姓。</h3><h3>陶:出自陶唐姓。尧先居陶(山西翼城),后封唐(山西太原),因而称陶唐氏。其后有陶姓。另有两支陶姓,一支出自帝喾之后,一支出自帝舜之后。</h3><h3>唐:出自伊祁姓。帝尧陶唐氏之后,夏封于唐国(山西翼城县西),子孙以国名为唐姓。</h3><h3>陶丘: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子丹朱,居于陶丘(山西翼城),子孙以地名为陶丘姓。</h3><h3>房:出自伊祁姓。夏禹封丹朱于房国(河南遂平县),其后以国名为房姓。</h3><h3>向:出自祁姓。夏禹封帝尧之后于向国(山西高平县),子孙以国名为向姓。另有两支向姓,一支出自炎帝之后,一支出自帝喾之后。</h3><h3>蓟: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国(北京市西南隅),子孙以国名为蓟姓。</h3><h3>黎: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黎国(山西黎城县),子孙以国名为黎姓。</h3><h3>刘:出自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山西闻喜),子孙以国名为刘姓。刘累,即其后。另有一支刘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御龙:出自刘姓。刘国之后刘累,以扰龙(饲养鳄鱼)服事于夏王孔甲,受赐御龙氏。</h3><h3>韦:出自刘姓。商王武丁时,灭亡彭姓豕韦国(河南滑县东韦城),改封刘累之后,《左传》云:“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豕韦之后,以国名为豕韦姓,省文为韦姓。另有一支韦姓出自帝颛顼之后。</h3><h3>杜:出自唐姓。帝尧之后,夏朝封于唐国(山西翼城县西)。周成王灭唐,移封于杜国(陕西西安市南),伯爵,称杜伯,子孙以国名为杜姓。诗圣杜甫,即其后。</h3><h3>士:出自杜姓。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xí)叔逃奔晋国,任士师,以官名为士姓,称士隰。</h3><h3>随:出自士姓。《世本》:“随氏,士隰之孙随武子,食采于随(山西介休县境),随会为氏”。另有一支随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司空:出自士姓。士隰仕晋,任司空,子孙以祖上官名为司空姓。另有一支司空姓,出自夏禹。</h3><h3>彘(zhì):出自士姓。春秋时,晋厉公被弑,大夫士会之子士鲂与荀莹,迎立晋悼公,悼公任士鲂为卿,封于彘邑(山西霍州市东北),子孙以地名为彘姓。</h3><h3>范:出自士姓。士隰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邑(山西河津),称范武子。其后以地名为范姓。</h3><h3>冀:出自范姓。《世本》:“冀氏,范氏之族”。范氏之后封于冀国(山西河津市与稷山县之间),子孙以国名为冀姓。另有一支冀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宗政:出自刘姓。汉朝楚元王刘德王后,为宗正,子孙以祖上官名为宗正姓,又改作宗政。</h3><h1><b>后世纪念</b></h1><h3><b>菏泽尧陵</b></h3><h3> 《水经注》:“雷泽东南十余里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为尧母庆都陵”。</h3><h3> 《古今图书集成》:“尧陵在旧雷泽城西,陵高四丈五尺,广二十丈,陵上有庙,俗谓之尧王寺是也”。</h3><h3> 《大清一统志》:“唐尧陵在菏泽县东北五十里,旧雷泽城西,与濮州接界”。</h3><h3> 《皇览辑本》:“尧冢在济阴城阳[史记集解同上]”</h3><h3> 2006年,菏泽尧王寺村村民王克春在尧陵遗址发现《水经注》所载尧妃中山夫人残碑首,更有力佐证《汉书》尧冢在此之说。二零零八年山东省文物局于尧王寺发掘,发现面积四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十二米与尧同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并于陵东二里发掘出成阳故城,是为尧王寺乃榖林尧陵遗址之铁证。</h3><h3><b>临汾尧陵</b></h3><h3> 尧帝建都平阳(山西临汾),临汾城南有尧庙,城东筑有尧帝陵。陵前筑有祠宇, 相传为唐初所建。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间,都曾重修。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h3><h1><b>尧庙</b></h1><h3><b>山西临汾尧庙</b></h3><h3>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到现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逢庙会,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h3><h3> 相传陶尧建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h3><h3> 尧王与四大臣宰被喻为五凤。 “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传为尧王所掘, 为记其俊上筑井亭一座。广运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高达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周有廊环峙,柱础雕刻精,殿内金柱肥硕,直通上层檐下,雄健的础石上雕云龙盘绕,蜿蜒自如。 龛内塑有尧王像及侍者。庙内存有碑十余通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庙南3公里有“茅茨土阶”石刻。</h3><h3><b>顺平</b></h3><h3> 尧帝出生于今顺平县的伊祁山,古人以出生地为姓,故尧帝姓伊祁。伊祁山也因此被称为尧山。早在汉平帝文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就曾将曲逆改为顺平县。县境内伊祁山、尧母洞、尧帝太子丹朱城犹存,伊祁山太子庵香火不断。</h3><h3><b>望都</b></h3><h3> 望都,古名“庆都”是尧帝之母庆都的出生地。据史料记载,上古仁君尧帝出生于今顺平县的伊祁山,尧母陈锋氏庆都居于都山,尧帝常登尧山南望都山,并以母亲之名庆都命名都山一带为庆都邑,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至西汉时期,高祖刘邦巡游至此,以为用圣母庆都命名地名似有不恭之嫌,于是改庆都为望都。</h3><h3> 邹衡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论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区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龙山(文化)的许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龙山文化的涧沟型者”。上述论述和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证,揭示了太原许坦型文化、光社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也证实了唐尧部族由河北唐县、望都一带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实存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垣曲非遗展览馆尧王访贤图</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b>史书记载</b></h1><h3> 尧帝的传说主要见于《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五帝德》、《孔子家语·五帝德》、《竹书纪年·五帝纪》中,散见于《山海经》、《左传》、《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中。</h3><h1><b>历史争议</b></h1><h3> 对于尧迁都临汾,存在以下说法:</h3><h3><b> 1.躲避水患说</b></h3><h3> 依据史料所载历史上海河流域水患猖獗,尤其是上游在山西,下游在河北的桑干河水系、滹沱河水系,“水流急湍,上宽下窄,上游水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流速骤减,泥沙淤积河床填塞,尾闾不畅极易成灾”。</h3><h3> 唐尧部族所居的唐县、望都一带,恰处太行山西坡与华北平原衔接地带,北有洋河、南有滹沱河、西有唐河,河网密布,正是水患多发地域。唐尧所以西徙,究其道理,为避水患当为主要原因。因为大多古籍在谈到唐尧时都有关于水患的记载。《尚书·尧典》说:“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寰宇通志》说:“尧时上游之水无所痒,壅而四出”;《晋乘搜略》说:“尧时黄水为患,震及帝都”。等,不一而足。</h3><h3> 据《韩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训》所载,唐尧部族已经掌握了建筑大型房屋的技术,所建之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屋顶的茅草铺放不修剪,屋檐的椽子不砍削,端额的梁柱不彩绘,而且,精于制陶的陶唐氏部族,又把这些技术带到太原传授于土著。于是,在汾河中游平原的大地上唐尧部族和太原先民很快水乳交融为一体,共建家园,共创了太原的龙山文化。</h3><h3><b> 2.躲避侵扰说</b></h3><h3> 何光岳在其著作《炎黄源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唐,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再进入平阳”(《试谈唐尧氏》)。</h3><h1><b>参考资料</b></h1><h3>[1]中山夫人祠残碑</h3><h3>[2]帝尧禅让</h3><h3>[3]尧舜文化</h3><h3>[4]当政初期</h3><h3>[5]治理水患</h3><h3>[6]制定历法</h3><h3>[7]高士传</h3><h3>[8]《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h3><h3>[9]出自帝尧及其后裔的姓氏</h3><h1><b>出自帝尧及其后裔的姓氏</b></h1><h3>1.伊祁,一作伊耆,帝尧之姓。《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伊祁姓。”从母居地为姓。</h3><h3>2.伊,出自伊祁姓。《世本》:“伊氏,帝尧伊耆氏之胤,其后伊尹名挚,相汤,生陟奋”。帝尧后裔伊尹,为商汤王之相,为伊姓。</h3><h3>3.衡,出自伊祁姓。《世本》:“衡氏,其先尧之苗裔伊尹,在殷之世,世号伊尹,为阿衡,因而氏焉”。伊尹之后有衡姓。</h3><h3>4.祁,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后,伊祁姓一支简化为祁姓。另有一支祁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5.尧,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后,以祖上谥号为尧姓。</h3><h3>6.陶,出自陶唐姓。尧先居陶(山西翼城县),后封唐(山西翼城西),因而称陶唐氏。其后有陶姓。另有两支陶姓,一支出自帝喾之后,一支出自帝舜之后。</h3><h3>7.唐,出自伊祁姓。帝尧陶唐氏之后,夏封于唐国(山西翼城县西),子孙以国名为唐姓。</h3><h3>8.陶丘,出自伊祁姓。帝尧之子丹朱,居于陶丘(山西翼城县西南),子孙以地名为陶丘姓。</h3><h3>9.房,出自伊祁姓。夏禹封丹朱后人于房国,其后以国名为房姓。</h3><h3>10.向,出自祁姓。夏禹封帝尧之后于向国(山西高平县),子孙以国名为向姓。另有两支向姓,一支出自炎帝之后,一支出自帝喾之后。</h3><h3>11.蓟,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国(北京市西南隅),子孙以国名为蓟姓。</h3><h3>12.黎,出自祁姓。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黎国(山西黎城县),子孙以国名为黎姓。</h3><h3>13.刘,出自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山西闻喜),子孙以国名为刘姓。刘累,即其后。另有一支刘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14.御龙,出自刘姓。刘国之后刘累,以扰龙(饲养鳄鱼)服事于夏王孔甲,受赐御龙氏。</h3><h3>15.韦,出自刘姓。商王武丁时,灭亡彭姓豕韦国(河南滑县东韦城),改封刘累之后,《左传》云:“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豕韦之后,以国名为豕韦姓,省文为韦姓。另有一支韦姓出自帝颛顼之后。</h3><h3>16.杜,出自唐姓。帝尧之后,夏朝封于唐国(山西翼城县西)。周成王灭唐,移封于杜国(陕西西安市南),伯爵,称杜伯,子孙以国名为杜姓。诗圣杜甫,即其后。</h3><h3>17.士,出自杜姓。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xí)叔逃奔晋国,任士师,以官名为士姓。</h3><h3>18.尉(wěi),出自士姓。士尉之后,以祖名为尉姓。另有一支尉姓,出自颛顼之后。</h3><h3>19.随,出自士姓。《世本》:“随氏,士氏之孙随武子,食采于随(山西介休县境),随会为氏”。另有一支随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20.司空,出自士姓。士氏仕晋任司空,子孙以祖上官名为司空姓。另有一支司空姓,出自夏禹。</h3><h3>21.彘(zhì),出自士姓。春秋时,晋厉公被弑,大夫士会之子士鲂与荀莹,迎立晋悼公,悼公任士鲂为卿,封于彘邑(山西霍州市东北),子孙以地名为彘姓。</h3><h3>22.范,出自士姓。士氏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邑(山西河津),称范武子,其后以地名为范姓。</h3><h3>23.冀,出自范姓。《世本》:“冀氏,范氏之族”。范氏之后封于冀国(山西河津市与稷山县之间),子孙以国名为冀姓。另有一支冀姓,出自帝喾之后。</h3><h3>24.宗政,出自刘姓。汉朝楚元王刘德王后为宗正,子孙以祖上官名为宗正姓,又改作宗政。</h3> <h1><b>舜</b></h1><h3>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三皇五帝之一,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后世以舜称之。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虞舜的王位是唐尧禅让的,人们世代尊称尧和舜为上古先王。</h3><h3>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以孝行而闻名。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得到尧的认可后,尧立舜为继承人。</h3><h3> 传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传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谥曰“舜”。亦有"舜生渚冯,耕于历山,迁于负夏,陶于寿丘,渔于雷泽,辅政平阳,都于蒲坂,卒于鸣条"之说。</h3><h3>字号:都君</h3><h3>姓氏:有虞氏</h3><h3>出生日期:约前2128年(帝尧40年)</h3><h3>逝世日期:约前2025年(帝舜67年)</h3><h3>朝代:中国上古时代[3]</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代表作品:【南风】</h3><h3>出生地:山西省垣曲县历山诸冯山姚墟[4]</h3><h3>主要成就:举八元八恺;放四凶;命官职;</h3><h3>本名:姚重华</h3><h3>别名:虞舜,帝舜</h3><h3>所处文化层:山西龙山文化时期</h3><h3>都城:负夏(今山西垣曲历山同善镇)、蒲阪(今山西永济蒲州镇)</h3><h3>禅让自:尧</h3><h3>禅让于:大禹</h3><h3>妻子:娥皇、女英</h3><h3>父亲:瞽叟</h3><h3>生母:握登氏</h3><h3>儿子:子均,亦名商均</h3><h3>异母弟:象</h3><h3>首度执政:前2095--前2067年</h3><h3>再度执政:前2064--前2025年</h3><h3>陵墓:湖南宁远舜帝陵、山西运城舜帝陵</h3><h3>在位年限参考:三皇五帝年表</h3><h1><b>人物生平</b></h1><h3> 舜,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因舜帝之妻娥皇女英曾于妫水之居而姓妫。</h3><h3> 《离娄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h3><h3>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h3><h3> 《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舜后胡公妫满封于陈,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徙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代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 ”。</h3><h3>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h3><h3> 《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舜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娥皇女英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h3><h3> 《尚书》云:“德自舜明”;《尚书·尧典》记舜 “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h3><h3> 《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里说的舜和虞帝,史称虞舜,又称舜帝、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是上古五帝之一。</h3><h3> 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谐,其和谐之道内涵十分丰富。</h3><h3> 传其称号为有虞氏,姓妫氏姚,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因国名“虞”,故又称虞舜。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 帝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舜生于姚墟,辛勤耕耘稼穑于历山,渔猎于雷泽,在河滨烧制陶器,在寿丘制作日用杂品,后迁负夏。因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大,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h3><h3> 他年轻时在历山耕田,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即聚集成一个村落。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帝尧年事已高,欲选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舜,尧亲往历山访贤,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九名男子(除了尧的长子丹朱之外的其他九个儿子)亲往迎舜至平阳,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观其德;又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皆治,乃命舜摄行政务。</h3><h3>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墟,姓姚名重华,后世子孙姚氏,世代相传,史称姚氏正宗。因而史称姚、虞、陈、胡、田为"妫汭五姓"。东汉在中央政府任尚书的妫皓也改回本族最早本姓的姚姓。</h3><h3> 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h3><h3>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相传去世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h3><h3> 从夏开始,夏朝的世系非常清楚,十七个王。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专家组认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国文明的起源远在其前”。</h3><h3> 在尧舜禹之前的2000~3000年,我国已经有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等较大规模的城。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这段时期里面,这就是尧舜那个时代,古城已经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古城林立;一些陶器、玉器上的符号“如果说和文字没有关系,恐怕就不好讲了”;中国也出现了礼仪性的大墓;出现了含锌的铜基合金和含铅的铜基合金,也就是出现了黄铜器和青铜器。“到夏代的时候,青铜器就普遍使用了”。上述四项,就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的标志。</h3><h3> ◎根据神话故事传说,黄帝时即有仓颉造字,中华民族的文字起源和萌芽早已有之,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铜鼎铭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系统性文字。如同幼童呀呀学语即开始对语言文字进行初步学习,而不应该认为学子读书习字才是真正认识语言文字。古时候人们不会识字写字的很多,他们是文盲,但不是不会说话,更不是不会记忆长篇的故事传说,长久的社会实践不乏懂事明理之智者仁人,文化和文明的积淀存在于他们的语言和德行修养与满脸皱纹之中,文化和文明不仅仅是书斋故纸堆的之乎者也,更是生长于人类历史长河的伟大实践之中的活生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之总和,反而是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和名人大家因为拘泥于文字记载而不实际求证,脱离田野文化和地名历史的才会错误谬误漏洞百出,成为制造历史悬案和纠结于文字字面意思而不求甚解者的桎梏。——山人注。</h3><h3><b>名字</b></h3><h3> 双瞳说:舜两眼都是双瞳仁,故名重华。《尚书纬·帝命验》记“姚氏纵华感枢”。郑玄注:“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舜王故里传说舜目握登梦见天生重虹,白鹤群至而生舜。又见舜双瞳皆重瞳而名重华。</h3><h3><b>家境</b></h3><h3>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河滨寿丘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民风很好的地方。</h3><h3> ◎舜帝制陶于首丘,位于黄河支流之沇水河之滨而不是黄河之滨,附近虽也有较短的黄河支流也名叫黄河,但孕育古代人类文明的应该是位于宜居而可以躲避其他凶猛野兽的山野溪流之沃野,而不应该是大河之滨与旷野平原地带,古代人类还没有可以完全战胜洪水猛兽的能力,居于大河干流之河滨或者野兽横行霸道的平原旷野也是人类初期的文明和生产能力不能胜任之重,现代人类文明在海滨和平原地带繁荣昌盛,但远古人类还没有可以驾驭大自然的这种超前能力。——山人注。</h3><h1><b>鸣条</b></h1><h3> 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在今山西省运城安邑夏县之西。《书·汤誓序》记载:“ 伊尹相汤伐桀 ,升自陑 ,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孔传:“地在安邑之西。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今解州。”(古人将解州音误写作海州,故更正。——山人注。)</h3><h3> 三国魏曹丕《秋胡行》之一:“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h3><h3> 《史记·夏本纪第二》:“桀走鸣条,遂放而死。</h3><h3>中文名称:鸣条</h3><h3>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安邑之西</h3><h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h3><h3><b>史籍记载</b></h3><h3> 《书·汤誓序》:“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孔传:“地在安邑之西”。</h3><h3> 《竹书纪年》:“四十九年。(舜)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义钧封於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塟焉。今解州”。三国魏曹丕 《秋胡行》之一:“鸣条之役,万举必全”。</h3><h3> 《史记·夏本纪第二》:“桀走鸣条,遂放而死”。</h3><h3><b>鸣条之战</b></h3><h3>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出兵攻伐夏桀,与夏师在鸣条发生鸣条大战。商汤大获全胜,夏桀大败南逃,死于南巢,夏朝由此灭亡。鸣条之战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争。也是夏商周三代的第一次王朝更迭。</h3><h3><b>舜帝陵</b></h3><h3> 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有舜帝陵庙。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舜因品德高尚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继承帝位后,舜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实施教化,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舜帝陵庙神道两旁保存有五株树龄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怀里都抱着一棵死柏,甚为奇特,被称为“夫妻柏”或“连理柏”,东边一株树干形似龙爪,树根形似龙椅,相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这棵树又称为龙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00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h3> <h1><b>闻名</b></h1><h1><b></b><b style="font-size: 17px;">虞舜行孝感天</b></h1><h3>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h3><h3>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才干和高尚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精工细作,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h3><h1><b>重用</b></h1><h3>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刚进舜的房子,看见舜在弹琴,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h3><h3> 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后来尧让舜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h3><h3> 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h3><h1><b>舜即帝位</b></h1><h3>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由于尧帝年老,故而德虽为天子,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过渡放权,将权力逐步过渡于舜,也即舜摄政,此指部落联盟首领之政的事情。</h3><h3> 舜执政后,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h3><h3> 按照《史记》所载,舜在平阳辅政28年后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曾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汾河之南的蒲坂。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在都城蒲坂登上天子之位。</h3><h1><b>政绩</b></h1><h3>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h3><h3> 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大禹之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舜在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因此决定威望很高的大禹为继任者,并由大禹来摄行政事。</h3><h3>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h3><h1><b>孝悌</b></h1><h3>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h3><h3> ◎山人曰:象耕鸟耘之说更象神话故事,亦或象征彼时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神农氏尝百草,识农耕,远古之人已经从渔猎采集为主的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伏羲制八卦,定四季八时(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此为农业耕作技术的第一次革命。</h3><h3> 而尧舜时代,舜耕历山是采用牛耕技术的时代。黄帝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冶铜制鼎技术,人类制作使用工具也经历了旧石器到新石器和细石器的漫长演进,制作比较复杂的农耕机具(犁耙设施)和使用驯化的牛马驴驾辕拉车拉犁进行农耕,应该是已经具有雏形,舜耕历山之驾牛耕作(鞭打簸箕),是其仁德的具体体现。耕田让畔爱惜鸟类,鞭打簸箕惜牛之力,舜之仁孝美德不仅仅是人与人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甚至爱屋及乌,珍惜鸟类和野兽及牲畜的生态和谐家园的情怀。尧舜时代的农耕技术已经发展到借用畜力的阶段,制陶技术也采用了轮作技术即人工半机械化的程度。渔于雷泽也采用大网眼的渔网捕鱼,而不是原始的尖椎叉鱼的捕鱼方法和竭泽而渔,懂得了鱼类休养生息,季节繁殖的规律。这一时期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制陶冶铜等应该是农业技术突破的第二阶段,或者称之为农业技术和农耕发展的第二次技术革命。</h3><h3> 现代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收获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则是农业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而生态设施农业以及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的现代化农业则是农业技术的第四次技术革命。</h3><h1><b>家谱</b></h1><h3> 《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h3><h3> 注释: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音苟gōu)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h3><h1><b>主要功绩</b></h1><h3>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孟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h3><h3> ◎这段设想未免可笑也,尧舜时代,人们的思想已经从互相杀戮和人类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的思想之中反思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友爱,进入到一种原始社会的朴素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即随着人们对天文和气象历法的认识与人类生产能力和工具的进步,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祥和安乐的生活,尧舜作为天子甚至有让位让贤,安乐园林田园生活的想法。不足之处是洪水灾害还没有消除,这与后面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社会不可同日而语焉。——山人注。</h3><h1><b>后代追尊</b></h1><h3> 西汉末年,虞舜后裔王莽篡汉称帝,建立“新朝”,设“九庙”,追尊虞舜为“新始祖”。</h3><h3> 《汉书》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三曰陈胡王统祖穆庙,四曰齐敬王世祖昭庙,五曰济北愍王王祖穆庙,凡五庙不堕云;六曰济南伯王尊祢昭庙,七曰元城孺王尊祢穆庙,八曰阳平顷王戚祢昭庙,九曰新都显王戚祢穆庙[7]。</h3><h3> 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总部设在香港,它是姚、虞、陈、胡、田、袁、孙、陆、车、王等十多姓联宗的国际性宗亲联谊组织,自1982年起每年轮流在各地举行国际大会,前身为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h3><h3> 1982年8月间,由香港至孝笃亲公所发起,在香港举行首届世界至考笃亲舜裔联谊年会,决定筹组世界至孝笃亲公所。</h3><h3> 1986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七)为舜帝诞行4377周年纪念日,在台湾举行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扩大大会。加强联系,促进世界大同,发扬异姓同宗舜裔宗亲联谊精神。决定每年轮流在各地举办联谊大会;不设固定会所,在每届联谊会所在地设秘书处为联络中心,负责处理会务。主办方称,此次公祭大典邀请了陈、李、谢、唐、徐等姓氏的舜裔宗亲代表,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马来西亚陈氏宗亲总会、柬埔寨舜裔宗亲陈氏宗亲总会等发来了贺信。</h3><h3> 1992年10月,在吉隆坡举行第9届世界至孝笃亲舜裔联谊大会,决定易名为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并接纳由马来西亚陈氏宗亲总会为联谊会制订的会徽、会旗和会歌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于1982年在香港举行,盛况空前。之后分别由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h3><h3> 1999年4月21至23日,世界舜裔联谊会第13届国际大会在河南长葛县隆重举行,这是该组织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如今已举办了10多届,影响很大。</h3> <h1><b>人物争议</b></h1><h3><b>生地</b></h3><h3> 争论一:姚墟,相传为舜出生地,据唐《括地志》记载的方位故址在今万里母亲河黄河北岸的河南濮阳。另一说法在余姚,一说在今山东菏泽,还有说法在浙江上虞。</h3><h3> 《史记》载:“舜的父亲瞽叟,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亦载:“生舜于姚墟”。《竹书纪年》亦曰:“生舜于姚墟”。以上文献均言舜生姚墟。</h3><h3> 争论二:诸冯,一说为山东诸城,据《炎黄氏族文化考》、《孟子·离娄》、明《职方地图》、清乾隆《诸城县志·古迹考》、《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中国史稿》(郭沫若著)、《中国历代帝王录》(杨剑宇著)皆言诸城诸冯乃舜生地。二说为山西临汾,据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又诸冯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 盖即此”。</h3><h3> ◎山西垣曲历山舜王坪,为舜耕之地,舜王坪上有石屋舜庙,相传为舜耕历山所居。舜王坪有犁沟、奶泉、南天门、梳妆台、斩龙台、咕累坡等等诸多舜王与娥皇女英故事传说证迹。历山七十二混沟原始森林为华北地区现存最大原始绿色生态森林,坪顶云雾缭绕,恍若仙境,天气晴朗之时可远望黄河。历山乡同善镇有古负夏牌匾,附近神后村(姚墟)有舜井,原有舜井庙,附近有诸冯山(渚冯山),山上有岩洞曰舜龛,为虞舜降生处。舜生诸冯姚墟为一地二名,姚墟村即现在的神后村位于诸冯山下,舜帝出生地或曰诸冯,或曰姚墟,实则一地也。即今山西省垣曲县历山乡同善镇(古负夏)诸冯山姚墟村是也。沇水河即垣曲东河发源于翼城龙头沟,上游为古称妫汭二支流。——山人注。</h3><h3><b>治都</b></h3><h3> 争论一:舜都蒲坂,在山西永济,唐代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载: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h3><h3> 《宋永初历山记》:"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h3><h3>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说:“舜都蒲坂,今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h3><h3> 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市。</h3><h3> 争论二:舜都潘城,即河北涿鹿。《水经注》曰:“漯水经潘县故城,或云舜所都也”。</h3><h3> 《括地志》云:“舜都在怀戎县,县北三里有舜庙,外城有舜井”。</h3><h3> 《史记》曰:“舜,冀州人,居妫汭”。</h3><h3> ◎根据大禹分九州而定天下,冀州为中,定鼎中原,即山西和河南北部及河北一部,此处所说舜为冀州人即指舜为山西河东人,居于妫汭即垣曲历山。——山人注。</h3><h3><b>历山</b></h3><h3> 争论一:济南市千佛山。济南古称历下,因历山而得名,见于《春秋》,来源最早。另外,舜耕于历山,历代盛传,多见于记载。北魏史学家魏收曾任齐州太守,赋《登齐州舜山》诗一首,今存。</h3><h3>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记载:“(历城)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北宋著名学者曾巩,熙宁五年(1072年)任齐州知州,作《齐州二堂记》一文,文中驳斥了郑玄的历山在山西的说法,指出历代地理图纪都说齐州的南山(千佛山)为历山,是舜耕作的地方。不过也有人认为,历山虽在济南,但并非城南的千佛山。</h3><h3> ◎曾巩此说未免强词夺理,北魏郦道元所说历城城南也可能就是山西晋东南的历城,历城山昆仑丘据考证为伏羲时代的居住地。历城与居于垣曲县、沁水县、翼城县的舜王坪也非常近。而且西汉郑玄乃河东人氏,对尧舜禹汤故事比较熟悉很自然,也很正常。曾巩和孔老夫子一样,未到尧舜禹汤故里探寻古圣贤之遗迹和文化传承,根据后人所记和舜王传说而力主山东为舜正宗,徒遗笑柄尔。——山人注。</h3><h3>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记云:“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东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绝,云是舜东家之井”。舜井原在一居民院中的东屋里,冲门大方桌下,有一口井,水面上露出一块不足一米的小山头。1976年济南市冶金局宿舍建设中,此古迹已湮 灭。1976年,济南以舜字命名的地名、店名仍然很多,舜耕小学、舜耕中学、舜耕路、舜井街、舜井等皆可考究,可见舜的影响之深。</h3><h3> 争议二: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历山。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寰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河滨、雷泽、历山均在菏泽境内。《左传》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商时天下分为九州,鄄城属古兖州之域。</h3><h3> 争论三:山西省永济市中条山。舜都蒲坂南之历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南的中条山西端,舜所耕处,今历山村划归芮城县。永济历山是古籍记载最早的历山,山北面有“二妃坛”,为祭祀娥皇女英处,又称娥皇女英陵。</h3><h3> 《史记·五帝本纪》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东汉郑玄说,历山在河东。此河东即山西永济古蒲州,汉为河东郡治,郑玄为东汉人,史学界多认为郑玄河东即此。永济历山见于史籍最早,《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历山也,在今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郦道元《水经注》独云: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郦道元评其他地方历山云:“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垣曲县历山舜王坪舜王庙</h3><h3><br></h3><h3> 争论四:山西省沁水县历山。《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历山舜王坪总面积为4000亩的平坦之地,天然绿色草地如毯,山巅有舜耕历山遗迹、古庙碑记、南天门、斩龙台等胜景。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门,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遥望黄河。夜晚登坪,可观星辰,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山道中,鸟语撩心,花香醉人,奇趣无穷。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加之新增建了野人山庄、蒙古包等景点,使游客登山览胜,留连忘归。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虹霓”。</h3><h3> ◎此历山位于今山西省翼城县、沁水县、垣曲县三县交界处,从垣曲历山乡即古负夏同善镇经皇姑墁可至舜王坪北山凹舜帝躬耕处的大门登舜王坪。——山人注。</h3><h3> 争议五:安徽省池州市历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尧帝前来拜访,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愠怒而去。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即尧渡镇。“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吟诗作赋,写景抒怀,在千百首诗词中,北宋政治家、文学农范仲淹《舜祠》一诗写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后人将导真观前的一口大雨不积滴水、常年干涸的石池命名为“舜池;随首千百年的物换星移,寻真观、草规庵及舜祠早已废圮,唯尧池、舜池却依旧是史料记载的风貌。</h3><h3> 争议六:浙江省永康市历山。山中建有舜池等有关“舜”的相关景观,未发现有历史资料相关。</h3><h3> 争论七:浙江省余姚市历山。余姚上虞两地为发行舜帝古迹最多的地区。</h3><h3><b>雷泽</b></h3><h3> 争议一:山东省菏泽东北。雷泽在山东菏泽东北,又名雷夏泽。北魏时,“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自宋代黄河常于曹、濮一带溃决后,雷泽即为黄河泥沙所淤涸。</h3><h3> 雷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据《金史·地理志》载:贞元二年(1154年)雷泽降为镇。从此不再设雷泽县。雷泽又称雷夏泽,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雷夏即泽,雍、沮会同”。</h3><h3> 《地理志》曰:“在济阴城阳县西北”。《括地志》曰:“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渔雷泽”。汉代始设成阳县,晋代改名为城阳,隋代更名为雷泽县”。</h3><h3> 雷泽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境内,其地在今之旧城乡。雷泽县古代属濮州,濮县旧址在今河南范县濮城镇,古代的雷泽位于旧城乡与濮州之间,今考证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一带,菏泽现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的简称,菏泽的名称来源藉此。</h3><h3> 争议二:山西省永济市南。雷泽一说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雷首山。蒲泽在历山即吴山之东而不在西,有一雷首山。</h3><h3> ◎ 山西垣曲历山古负夏城南(今同善镇),古称雷泽,垣曲古代为湖泊,6500万年前形成,黄河之水至垣曲而淤积不畅,尧舜禹时代发大水之根源也。至禹疏通河道,黄河之水得以自垣曲县古城东寨处八里胡同奔流东去,雷泽之水逐渐下降,现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垣曲县古城镇至1958年具有1400多年的县治所在,它和商汤故都亳城等地皆被水淹。</h3><h3> 现在垣曲县境内多处山峦丘陵和亳清河河道等处呈现的鹅卵石淤积地质地貌可以看到,古代垣曲黄河和允水河、亳清河等河沟地带为原始湖泊遗址的痕迹。从百度地图卫星图片观察,垣曲县古城镇沇水河中游即历山同善镇,此处为山间低洼地带,与古负夏雷泽地貌十分符合。</h3><h3> 小浪底水库现在蓄水水位为270米左右,设想古垣曲湖泊水位比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水位再高三五十米至百米左右,尧舜时代垣曲雷泽的水位水线应该抵达古负夏城近边。这也可以解释尧王访贤之时,为何在经过闻喜石门乡进入垣曲南山乐尧等地,至王茅镇西王茅村和长直乡交斜村过亳清河至西塬麻姑山下杜村进入民兴和望仙,然后从望仙沿河谷进入负夏,再至历山。回程直接从望仙至民兴至皋落尧途和岭回,经左家湾和瓦舍亳清河左岸山路至西峰山经横岭关烟庄冷口一线出垣曲至绛县、闻喜和侯马回到临汾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大弯道。</h3><h3> 一个原因是尧不知道舜所居负夏和历山的具体方位和道路,一路寻访而来。二是当时雷泽水面很大,比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水位还要高。垣曲县城后面左家湾和亳清河乃至沇水河下游部分还在水线之下,这样的话尧绕着垣曲古湖泊雷泽边沿寻道而至,寻访贤人之路就构成这样的一个曲折环线路径。</h3><h3> 尧舜时期发大水的根源也就是垣曲古湖泊雷泽之水还没有入海通道,黄河汾河渭水等等泛滥成灾。鲧治水九年无功,至大禹治水历十三年,打通龙门、华山、三门峡、垣曲东寨八里峡(八里胡同),使黄河之水入海通道打通,黄河水患始得初步治理。</h3><h3> 黄河之水奔流至海,淤积起华北平原。山东菏泽梁山泊等地方逐渐淤积和形成新的湖泊沼泽。出了大山,解除了束缚的黄河巨龙肆意蔓延,冲刷淤积,黄河入海口从天津渤海至黄海甚至夺淮入江等等,续写了在2600多年有记录的历史里26次大改道的漫长历程。</h3><h3> 垣曲古湖泊雷泽水位不断下降,亳清河和沇水河的模样逐渐形成。两岸的地貌不断切削腐蚀,坍塌滑落,沟壑遍布。亿万年前淤积的鹅卵石地层地貌不断显现。夏商时代人们随着河道地带的逐步显现逐水而居,汤都亳城也从王茅西亳逐渐往黄河岸边迁移。——山人注。</h3><h1><b>陵墓</b></h1><h3><b> 1.湖南省永州市舜帝陵</b></h3><h3> 秦汉时期的舜帝陵遗址,系中华民族尊祖祭舜之地。夏代始于九嶷大阳溪置陵建庙,秦汉迁于玉琯岩前,明初移至舜源峰下。后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斥巨资进行修复,恢复明清时期风貌。然随拜谒观光人数增多,陵区渐显促狭,扩建呼声日增。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四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尊祖爱国、传承文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主题,于翌年举行个省公祭大典。同年九月十七日,以加强舜帝陵建设与保护为宗旨的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成立。为适应全省祭舜大典及谒陵观光者需要,遂决定扩建舜帝陵。</h3><h3> 基金会与省直有关部门、市县人民政府,迅即着手规划设计。规划总用地四百三十余亩,总投资四千五百余万。扩建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二千六百万,将山门改建成祭祀殿,增建连廊、角楼、碑廊、厢房等,新增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祭祀殿外原玉带桥三桥并为一桥,两旁新建拱桥各一座;祭祀殿外广场三万八千平方米,其中麻石广场一万五千五百平方米,植草砖广场九干五百平方米;新建停车场一万三千平方米;新建仪门一座。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为确保一期工程在全省祭舜大典前完厂,工程指挥部殚精竭虑,科学调度,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精心施工。为解决建设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募捐,各个市州慷慨解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同年八月二十日,一期工程竣工。同年九月十五日,湖南省祭舜大典在舜帝陵顺利隆重举行。</h3><h3><b> 2.九嶷山舜帝陵</b></h3><h3> 舜帝陵位于舜陵景区,是九疑山风景的目标人文景观。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舜帝陵陵区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600余亩。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余亩,气势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占地2464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重院落,五进建筑。陵庙内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陵庙外有长200米的神道。</h3><h3>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国仅有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疑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h3><h3><b> 3.山西运城舜帝陵</b></h3><h3> 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庙。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汭历山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h3><h3>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h3><h3>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h3><h3> 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 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b> 4.浙江上虞舜帝庙</b></h3><h3> 《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古通虞)乐,故曰上虞”。《辞源》亦记载:“上虞今县名,地名虞宾,舜避丹朱于此”。</h3><h3> 还有一种说法,是舜的后代封于上虞。《路史》:“舜之支庶或食上虞”。《越中杂识》记载:“虞舜子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故曰上虞”。明·万历县志称:舜在上虞者遗迹之多,南巡时或驻跸之故地,或为子庶之封邑,民感其恩,子孙思表其德。在唐以前,上虞由舜的子孙建立家庙,对舜祭祀。</h3><h3> 到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百官里人集资,在百官上街堰头附近建起了舜帝庙。到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和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又多次重修。使舜帝庙成为气势壮观,建筑雄伟的名刹。曾被称为浙江两大祀之一,浙江两大祀,一曰禹庙在绍兴;一曰舜庙在上虞。</h3><h3> 舜帝庙宽约23公尺,为五开间,山门前有荷花池,石拱桥。庙径深约100多公尺。第一进为舜帝殿;有虞舜全身坐像。虞舜姓姚,字重华,因双目重瞳,故又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尧曾叫舜到大森林里,老虎碰上不咬他,毒蛇碰上不避他,在狂风暴雨中行走不迷路。第二进为太祖殿。舜的太祖父名句望又名句芒,他因开始播种有芒的作物,因此被历代崇奉为祭祀的春神,人民期望年年丰收。第三进为四岳殿(舜任用之大臣)。每一进均有戏台,二边为廊房。庙内有石雕、砖雕、木雕、浮雕。飞檐龙顶等能工巧匠之绝作。庙前有重华石,击之有声。庙北有舜井,东西各一,均有涌泉。</h3><h1><b>遗迹</b></h1><h3><b> 1.舜柯山</b></h3><h3> 江苏无锡的舜柯山,是尧、舜、禹三王中舜的故乡。据考证,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舜的遗迹。在舜柯山上,人们发现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是舜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据考证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太湖流域发展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稻谷是主要农产品。传说中的舜,生性敦厚,宽厚仁爱,村民们都愿意和舜接近。舜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如何插秧种稻。在舜柯山上有一块“舜皇锄印石”。民间传说那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而留下的。</h3><h3> 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门前两棵银杏树,树围甚巨,需四人合抱,可见庙宇历史悠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老人们说,那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而留下的。后来舜出走到山西一带,那是有原因的。相传舜少年丧母,其父无能无德,娶后母。后母为人阴毒,生一子后,便处心积虑想害死舜。那一年,后母在舜住的茅屋上放了一把火,企图烧死舜。舜为了不让后母背上杀子的恶名,不让父亲为难,毅然决断离家出走,辗转来到了黄河流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王“禅让”故事。</h3><h3><b> (1)传说</b></h3><h3> 相传上古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无锡斗山之下。斗山有舜帝美丽动人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间流传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劳动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上天给他送来了风调雨顺的天气,还差遣大象为他耕地,燕雀为他衔谷播种。他爱护人民、造福于民:“润天地、识气象、怜众生、护万物、爱禽兽、睦友邦”,倡导“天人协和、万物共荣”之公德。舜还勤勤恳恳协助尧帝治理天下,埋头辛苦工作28年,受到尧帝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作为接班人,把部落联盟首领(帝位)禅让给舜,开创了上古史上所称的“唐尧虞舜”太平盛世时代。也许此事仅是传说,但千古流传“舜柯天子坐龙亭,天下百姓享太平”的民谣仍在广大群众中传颂。</h3><h3> 斗山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斗山西北有舜帝居住过的“西舜城”(宋时称西舜乡),东北有“东舜城”,西北澄江镇有舜帝井,西有舜柯白荡遗址和遗迹等人文景观。斗山还建有舜帝殿,内有舜柯天子塑像。</h3><h3><b> (2)疑古学派评价</b></h3><h3> 上世纪初,疑古学派认为,尧舜禹的传说出现较晚,而尧舜更晚于禹。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确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虽为传说,但自有其历史价值。有学者特别指出,舜任命“八元”、“八恺”等人各有执掌,反映出部落联盟议事会已经开始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构。说明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舜的传说,有助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h3><h3> "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东汉以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有关追踪“舜耕历山”的故实,辨析“历山”等地之具体所指,在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古籍注解中,可以说不绝如缕;在各种舆地之作乃至方志之类的文献中,也时有所见,并且绵延直到现代。</h3><h3><b> 2.三分石</b></h3><h3>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相传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h3><h3>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h3><h3>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h3><h3><b> 3.舜王碑</b></h3><h3>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h3><h3><b> 4.舜帝陵、皋陶墓</b></h3><h3> 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舜死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h3><h3> 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h3><h3> 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h3><h3><b> 5.济南舜井</b></h3><h3> 早年间济南老城的南门名舜田门,是因为古史称大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历山又曾名舜耕山和舜山,只是到了唐朝以后才俗称千佛山的。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弟多方迫害他。他们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们称之为舜泉,也叫舜井。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的记载才明确说它在此处。宋代习称它为舜泉,并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成为著名的景观。舜泉的形状多次变更,唐代曾在泉上砌成两个井口,后来仅留一井。1976年井口上挂着一条铁链。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降伏了一条破坏河道的蛟龙,锁在井内,并说待到铁树开花时才释放它,这一传说有可能是当年舜庙中的道士们炒作的。舜井后有院落,称舜祠,或称舜庙。由丘处机赐名为“迎祥宫”。有石碑为考。</h3><h3> 舜井原在南门大街的舜庙中。舜庙在大街之西,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满院松柏苍翠,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列入济南十六景之一。庙内有元代济南状元、史学家张起岩撰文书写,由著名文学家张养浩额的迎祥宫石碑,因是济南两大乡贤合作的珍品,被誉为济南镇府之宝。</h3><h3><b> 6.随州舜井</b></h3><h3> 随州舜井遗址,1996年4月11日,时任规划设计院院长郭国安、设计员杨业平等人开始了寻找舜井碑的过程。当时,郭、杨等人先是来到南郊前进村,找来该村一组队长孙春政作向导,顺着白云湖大坝向上寻访,后来到一个叫舜井冲的地方,在此偶遇放牛的王成玉老汉和苏金寿婆婆,彼时,两人均已六十多岁。老人将郭、杨等人引至舜井遗址旁,说起儿时经历。王老汉谈起青年时在舜井挑过水,苏婆婆说她儿时在井边洗过衣。那井口直径约有两米,砌成四方青砖台基。井上有亭,称之舜井亭。亭内有碑,上书斗大“舜井”二字。舜井冲山顶有庙,谓之舜井庙。庙在1955年被拆,亭在1966年被毁,井在文革时期被填。半个世纪过去,随州城沧海桑田;昔日放牛的舜井冲,早不见牛欢草肥;如今已被幢幢高楼所掩盖。据文物部门的同志分析,那舜井遗址该是在市国税局大院之内。</h3><h3> 庆幸的是那块舜井碑失而复得。据苏金寿婆婆讲,1957年她儿子结婚时,为填平自家门前的场地,将一块碑搬至堰塘边作了过桥石。村人往来,皆从碑上走过;妇人洗衣,这碑又作了捶衣板。村中老人多不识字,也就不知这碑的珍贵。接着又是十年浩劫,年轻人纵然识字,但文物被视作封建流毒,舜井碑被众人踩在脚下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h3><h3> 时间又回到1996年4月11日,郭国安、杨业平等人听说碑石尚在,便随苏婆婆来到她家塘边,只见一块长约1.5米,宽约0.8米的青石板平卧在水边,心中大喜,难道这真是石刻舜井碑吗?二人蹲在水边,用手触摸碑的底面,确有凸凹不平感觉。这时,队长孙春政叫来几位田里干活的农民,从水中抬起石碑,洗净淤泥,碑上“舜井”两字显露出来,众人惊讶万分。字为颜体,斗方之大,笔力遒健,刚正苍劲,法度严谨,气韵典雅。</h3><h3> 如今舜井碑保存在市规划设计院,可惜断裂为两半。据专家鉴定这块舜井碑为宋代碑。史料记载,舜井确为舜帝所掘,但井旁石碑,先为先秦时期随州县令所立,后秦碑遭毁,宋时续立新碑。当时还找到了碑座,碑座为锥形,中间有楔口。据说碑座现仍遗留在白云山中。秦碑虽毁,宋碑尚在,实为随州文物史上之幸事。</h3> <h1><b>轶事典故</b></h1><h3><b>湘妃泪</b></h3><h3> 舜帝陵庙遗址,舜生在平阳东南百余里一个小小村落的农家中,他的体形有非常奇异的地方,他眼内瞳子都有两个,他的掌心纹路象个“褒”字,他脑球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口大可以容拳,龙颜面目角,取名叫舜,舜是一种花卉,他的号就叫华,排行老二,就叫仲华(与“中华”谐音)。可惜不久他母亲去世,他后母性情悍戾,尤其是他的弟弟象出生后,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舜在家中常只能看着后母所生的三个儿女喝饱吃足,他只能空腹而寝。然而不管后母如何待他,他总是笑脸相迎、谦谦如也。有一年冬天,气候大寒,舜身上还只穿两件单衣,瑟缩不堪,邻里秦老汉实在看不过去,出面干涉,并希望虞家能送舜去读书,但家中却坚持要舜放牛,好在教书先生善良,在秦老汉的帮助下,舜一边放牛一边学习。他从先生那里知道:一个人虽有聪明睿智之质,经天纬地之才,仁圣忠和之德,但是“学问”二字终究是不可少的。要求学问,必须读,要能读书,必先识字。他也悟出为人要诚实,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h3><h3> 这年过了残冬,舜已经十六岁了,生得高大,俨如成人,从此开始艰辛的耕作,后母规定他一天到晚都必须劳作,连中餐也不准回去吃,有人问他,他答道:“农家以节俭为本,一日两餐足矣,何必三餐”?他渐渐得到当地人的敬重和称誉,但舜无缘无故被三次逐出家门。这其中日子虽然清苦,但舜却加紧学习,包括师事八岁的儿童蒲衣子。他从蒲衣子那里学到许多运动的道理,包括足的容宜重,手的容宜恭,目的容宜端,口的容宜止,声的容宜静,头的容宜直,气的容宜肃,立的容宜德,不偏不倚,无懈无情。</h3><h3> 舜的道德修养越来越高,他多次耕作的历山地方人越聚越多,已由一个荒僻的地方,成了个大都会,但他却仍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一日田间劳作时,他以鸟为例信口而歌:“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歌罢,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年舜已经三十岁了,也就在这时尧帝已深知舜的为人,终于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h3><h3> 出嫁前尧帝嘱咐两个女儿:“大凡为妻为妇之道,总以‘柔顺’二字为最重要。男子气性,刚强的多;女子气性,假使也刚起来,那就不好,夫妇之间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协力,遇到这种情况,为妻的总要见机退让”。</h3><h3> 完婚之后舜带着两个妻子回见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绝,而他那后母生的弟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的绝色姿容,竟起了不轨的心思。娥皇女英嫁给舜之后,过起了艰苦的生活。象念着两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时候找嫂子闲谈,希望用吊膀子的方法来勾引嫂子,娥皇女英是聪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越是如此象便越是有心,竟觉得只有杀死舜,才可将嫂子抢到手。象通过母亲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后放火烧屋,用泥土封井,妄图把舜烧死,把舜封在井中闷死。每次娥皇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来,舜总是不记前嫌。</h3><h3> 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尧对舜更加欣赏,终于尧把舜召到平阳,开始委舜重任,舜大举推荐人才,舜于是“宾于四门,纳于大麓,烈火风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于是尧死后,舜即位为天子,定都于蒲阪。</h3><h3> 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与各部落的联系,他规定各部落君长定期来蒲阪朝见天子一次,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随扈以外,娥皇女英都随行照顾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爱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沾。这年盛夏来到洞庭湖,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继续南巡。</h3><h3> 这晚,女英忽然梦到了舜帝不象个天子模样,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对她说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伤,人生在世,总有一日分散的。女英醒来,非常焦灼,惦念舜帝,急急告诉娥皇,娥皇口中虽说“梦不足为凭,只怕你平日挂念极了,做的是心记梦,你放心吧”,但内心也十分焦灼。</h3><h3> 不久果然传来了舜死在苍梧山的消息,还带来了舜帝给娥皇和女英的遗嘱:“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听到噩耗,觉得一切希望都已不存在了,那么多年的艰苦奋斗,那么多年的恩爱相亲,都一去不复返了。娥皇女英浑身哆嗦,哭了好几回,身心受着火一般的煎熬。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伤,健康也受了损害,眼泪渐渐地哭干了,一滴一滴的鲜血从眼中流出来。这晚浓雾渐渐地把整个君山罩住,天空中闪电一道急过一道,云越积越厚,天空好象要倒扣下来,突然间狂风卷着暴雨呼啸而来,洞庭湖掀起层层巨浪,都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倒。</h3><h3> 娥皇女英一片至诚的思念、悲痛终于感动了上天,天神将她们流出的眼泪,流出的血泪都一点点收集起来,都把它们洒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在这狂风暴雨中,娥皇女英突然间头脑是那样地清醒。突然间明白好象舜正在召唤着她们,两人都好好地修饰打扮了一番,就像是迎接远行归来的舜一样,携手投入洞庭湖中。顿时风停雨住,波澜不惊,君山上那丛丛翠竹都浸染上斑斑点点的泪迹,成了二妃对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征。</h3><h3><b>大禹斩龙</b></h3><h3> 鬼斧神工世所无,镌龙雕凤巧凿涂。移来蓬莱三仙岛,锁擒龙蛟入玉壶。禹伯成就千秋业,氤氲瑞气满陵都。位于舜源峰附近的紫霞洞内的奇观颇有来历,千百年来流传着禹王斩蛟龙的故事。</h3><h3> 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后有个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样。二妃死后,她们的侍女捧着石匣回京交给了禹王。禹王打开石匣,拿出里面的遗书,上写着,三十年前,禹凿龙门之时,有一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这条龙角尖直立,角上长有绿毛。舜曾等了三年没见它。这龙故而中毒死去。舜嘱禹一定要除掉这条蛟龙。</h3><h3> 大禹看完遗书,气愤填膺。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罗地网,大力神应龙下天湖池去擒蛟。可恨那蛟龙就是不出洞。大禹急令用火烧。于是,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烧死了老蛟龙。青石岩也烧成了紫红色,在阳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样美。激战过后,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罗地网,谁知绳子解不开了,那天河、北斗、游龙、狮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所以,紫霞岩的石壁上,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观。</h3><h3> 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条绿角龙头,龙口里倾泻出天河泉水。据说,这就是跑到洞口被烧死的老蛟龙。那蛟龙死后,皮肉化成了肥土,肠子掉到紫霞洞底,弯弯曲曲,盘旋九转,变成了一条阴河,河水哗哗奔流,清而不浊,这是因为龙喝的是天湖池里的天河水,人称为“九曲黄河”。那龙骨碎成颗颗骨珠被山风吹进洞底,滚进九曲黄河之中,被河水浸蚀打磨,变成了洁白晶莹、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灯笼一照,像颗颗红透了的杨梅,故谓之为杨梅石。</h3><h1><b>文献记载</b></h1><h3>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h3><h3> 《墨子》: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h3><h3> 《管子》: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h3><h3> 《二十四孝》舜也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主角。</h3><h3> 《史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h3><h1><b>与喾、俊的关系</b></h1><h3> 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中。《礼记·祭法》云“殷人褅喾”,而《国语·鲁语》则云“商人褅舜”,三国韦昭认为“舜”当为“喾”字之误。殷墟甲骨卜辞载商人高祖夔,据王国维考定,“夔”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喾、夋二神,同见于《山海经》神话中,唯“夋”写作“帝俊”,为全书中最主要最显赫的一个上帝神。“帝喾”只偶尔提到两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h3><h3> “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已可论定。可参阅《山海经》郭璞《注》、郝懿行《笺疏》、毕沅《新校正》、王国维《殷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卜辞通纂》、袁珂《山海经校注》。</h3><h3> 其后唯“喾”与“舜”进入历史文献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商远祖地位,大都说他与简狄因玄鸟生契。舜除《国语》(韦昭已改为喾)中仍保持其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献皆与尧并举,成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后因与夏禹、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帝喾便被编排入黄帝世系中,见《大戴礼记·帝系篇》为少昊之孙,成为与颛顼并列两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编排为尧,挚、契、稷之父,即尧族、商族、周族都成了他的子孙。因为此世系编成于周代,所以把周稷列为长子,商契列为次子,就把这原来对立的主要的东、西两族融合成亲兄弟了。可见帝喾在民族融合中被安排的地位相当重要。</h3><h3> 到《五帝德》提出第一种“五帝说”,他便为五帝之一;第二种、第三种两“五帝说”没有他;第四种“五帝说”又有他。至于他与高辛氏的关系,正如颛顼和高阳氏的关系一样,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为一的,以后遂成了历史的定说。</h3><h3> 帝喾,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h3><h3>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h3><h3> 帝喾的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h3><h3> 帝喾陵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25公里的高辛集。现存墓地为一高大丘,长200余米,宽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禅门等古建筑,院中有大量碑刻。现仅存明代碑刻一通。</h3><h3>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h3> <h1><b>商均</b></h1><h3> 商均,是五帝之一的舜和女英的儿子,他原名子均,后封于商,故名商均。商均学习努力刻苦,与羿、禹都是好朋友。商均被舜认为只知道唱歌跳舞,却不会治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因而史书记载和民间对他的传说故事就特别地少。</h3><h3> 商均墓位于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乡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0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风景名胜之一。</h3><h3>中文名:商均</h3><h3>出生地:上古时代的妫汭</h3><h3>国籍:中国(上古时代)</h3><h3>民族:华夏族</h3><h3>父母:舜、女英</h3><h3>好友:羿、禹</h3><h3>陵墓:商丘虞城商均墓</h3><h1><b>史籍记载</b></h1><h3>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九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後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 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h3><h3> 《史记·夏本纪 》:帝舜荐禹於天,为嗣。九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h3><h1><b>人物经历</b></h1><h3><b>帝舜之子</b></h3><h3> 商均是帝舜与女英(帝尧次女、娥皇之妹)所生的儿子。由于受“丹朱让贤”的这重恩情,帝舜和丹朱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所以商均到舅舅丹朱家里玩的机会也很多,时间一长,和舅舅丹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丹朱把商均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教会了他下犀象围棋、造船、射箭等技艺。稍大一点,商均知道了丹朱让帝位给爸爸的事情,非常敬重丹朱,对帝位等一些名誉性的东西也不屑一顾,倒是热衷于动脑筋搞创造。</h3><h3><b>学习刻苦</b></h3><h3> 那商均智力平平,舜帝认为他很愚蠢,但商均认为这是因为爸爸是在拿帝王的标准要求自己,自己虽然不是很聪明,也还没有到象爸爸说的愚蠢的地步。商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加刻苦,向丹朱学习记不住的时候就拿些石头、贝壳、骨头或者把野菜系上圪塔帮助自己记忆,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纸和笔的。天长日久,商均的本事越来越大,技艺越来越精。</h3><h3><b>好友禹羿</b></h3><h3> 商均和羿、 禹是好朋友,他们从小一起玩耍,共同研究下棋、造船、射箭,不知不觉都已长大成人,小伙子们都有一身好本事,都想为国家作点贡献,于是一起商议当时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h3><h3> 羿说:“现在十个太阳太热了,只要有一个太阳就行,我要争取射下九个太阳。”</h3><h3> 禹(姒文命)说:“现在洪水泛滥,我要让洪水乖乖地听我们的话。”</h3><h3> 商均说:“羿的射箭术高明,就负责射太阳的事吧,我和禹负责治理洪水。”</h3><h3> 这以后他们潜心准备,商均和禹制造了一艘很好的船,练就了游泳的好本事,羿造了一张能把箭射得很远很远的弓。</h3><h3><b>洪水泛滥</b></h3><h3> 商均和禹要乘船出去调查洪水泛滥的原因,临行前向帝舜告辞。帝舜担心他们的安全,开始不同意,商均便“欺骗”说:“我日后要承袭您的帝位,如果不做点成绩,日后怎么能够服众呢”?帝舜拗不过商均,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出发前帝舜再三叮嘱两个年轻人要多加小心,最后拿出了两个用枯藤编织的篓子,两人心想,是不是鱼或者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接过篓子一看,篓子里装的是白的和黑的小贝壳,原来是帝舜给两个年轻人准备的贝壳围棋。那可是帝舜多年的心血啊!舜帝治水时每到一处就捡白的和黑的两个大小相当的贝壳,回来后就细心地在石头上碾磨做成了黑白两色的棋子,比以前的犀角象牙棋子好看多了。帝舜说:“这一路上你们可能有很多地方见不着人家,寂寞了就玩一玩吧”。</h3><h3> 商均抱着爸爸给的围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禹说:“舜帝您放心,我们一定搞清楚洪水泛滥的原因,我们一定平安地归来!您送我们的围棋是我们护身符”。两个年轻人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困了就停船靠着大树睡觉,饿了就采些山果、射些小动物吃。有几次差点翻船,有几次差点撞到水底暗礁送了性命,最惊险的是杀死了一条堵住洪水出路的大蟒。</h3><h3> 一日中午,他们的船随洪水漂到一个地方,突然水势减缓了许多,往前一看,一座大山挡住了水的去路。两人正疑惑的时候,天上的太阳掉了下来,一个、二个、三个……,刺得他们睁不开眼,一股烤得人想死的气温过后,他们睁开了眼睛,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两个人高兴得在船上手舞足蹈,他们的朋友神射手羿终于成功了!从此人们可以享受到适宜的气候了。</h3><h3> 正高兴的时候,水势猛然跌落,前面的水面咆哮起来,一条百米大蟒从水底窜起老高。“咕咚”,他们的船翻了,两个人惊得来不及想什么,拼命向旁边的山崖游去,幸亏水性好,不一会就游到岸边。回头一望,那条大蟒张着血盆大口,“咝溜”一下,把那条船给吞进了肚子里,腹部拱起老高,然后悠闲地在洪水中游划。</h3><h3> 两个人定下心来,正忖对付大蟒的办法,水势逐渐退去,那挡住洪水出路的山半中央露出了半个老大老大的洞口,洪水正从那里急骤流走。两个人非常高兴,原来洪水泛滥都是因为该死的大蟒堵住了洪水的大洞,要不是气温的突然变化使这条大蟒窜出来,要不是他们不怕危险出来考察,恐怕谁也不会知道这个洪水泛滥的原因。</h3><h3><b>制服大蟒</b></h3><h3>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除掉这条大蟒。他们把帝舜给他们的棋篓子作为诱饵,在山林中采了两条其粗无比的藤条做绳子,当大蟒津津有味地吞咽棋篓子的时候,他们一下子缠住了大蟒的七百寸。这里顺便说一下,人家说捉蛇掐七寸的部位,可是这条大蟒比一般的蛇要大一百倍,所以缠住了它七百寸的部位。缠住了大蟒后,他们把藤绳系在水道两旁的千年古树上,然后找到有人烟的地方,找来一百多号人把蟒拖上岸,用箭射,再用石刀砍,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将那个庞然大物杀死。然后他们和众人享用了一顿精美的晚餐。只可惜舜帝送给他们的贝壳棋子,在蟒的肚子里已经给消化掉了。</h3><h3> 回到家里,舜帝非常高兴。舜帝请来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进行奖励,问他们需要什么,三个年轻人都想要一副精美的贝壳棋子。于是舜帝又做了三副贝壳棋子送给了他们。三个人闲下来没事做的时候就下棋,又把棋盘改成了十三路,进一步丰富了棋的变化,开发了自己的智力,为日后干好事情在棋盘上操练着自己的方式方法,传说后来大禹( 姒文命)治水的时候有很多办法就是从下棋中琢磨到的。</h3><h1><b>后世纪念</b></h1><h3><b>商均祠</b></h3><h3> 商均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是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商均而建。商均祠红砖碧瓦,树木长青,小桥流水,令人心灵神往。内有商均主祠堂,商均纪念碑,商均纪念园,商均记忆长廊等,每年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是纪念上古商均之圣地。</h3><h3><b>商均古庙</b></h3><h3> 商均古庙在虞城县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东北处。原名商均王庙,简称商均庙。是祭祀商均的庙宇。商均庙是为了纪念商均而修建立的。商均庙坐北朝南,中轴线建筑有献殿和寝殿,二殿由卷棚式的雨搭相边接。正殿内设有三组砖基木作神龛,由垂花柱分为9间,各龛有二龙戏珠的透雕成浮雕,龛案上有沥粉贴金描绘的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彩绘。殿内东墙是孙悟空收降红孩儿的彩绘壁画,西墙是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和庆宴彩绘壁画。</h3><h3> 主要建筑有大殿两座和厢房、偏房十二间。占地425平方米,正殿有泥塑彩绘坐式商均像和郭子仪像,两旁有泥塑彩绘小像。献殿前有两根白沙石柱,柱上刻“岌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制”。</h3><h3> 现有献殿、正殿、戏楼。献殿面阔明三暗五单檐歇山顶,五架梁;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式建筑,挑檐析斗拱为三铺作。正殿内正中有明代彩绘泥塑禹王坐像,高2.5米,两旁侍者各高1.67米,神龛前有侍臣,高2.05米;左侧龛上塑有三头六臂黑虎灵官像,手持法器,面目狰狞,高2.45米,两旁各有一侍者,高1.56米;右侧龛上为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坐像和送子娘娘坐像,高2米。殿内东墙壁上绘有《西游记》孙悟空收降红孩儿的故事片断;西墙壁上画的是郭子仪单骑见回鹘和宴庆朝贺场面。殿内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神楼5个。每年六月初十至十二日庙会期间,人们敬神祈雨,十分热闹。</h3><h3><b>商均之墓</b></h3><h3> 因为商均是帝舜的儿子,商均的许多事都与舜有关,所以必须先说舜。五帝之一的舜是贤君,他有一个小妹妹叫敤手,在刀、笔尚未发明以前,绘画只能凭两只手,敤手用双手发明了图画。当舜和其他猎手从山林里猎取了野兽回来,敤手就将这些野兽的形象画在墙壁上,拟人纪事。由于她画的画生动形象,敤手便成了中国图画的发明人。舜先前是虞部落的首领,史称“虞舜”。舜的两个妻子,一个叫娥皇( 帝尧长女),另一个叫女英(帝尧次女),都是帝尧在担任中原地区酋邦首领时,看中了舜的才能后嫁给舜的,但娥皇无子,女英生有一个儿子,儿子初名义均,后因封于商,遂改叫“商均”。</h3><h3> 舜勤劳机智勇敢,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于是尧就把天子的位置禅让给舜。舜做国君几十年,在身体衰老的时候,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商均继承,而是传给了因治理洪水有功、深受人民爱戴的禹。舜还非常喜欢音乐,他将尧赐给他的一张琴和他父亲瞽叟制造的15弦瑟,改成为23弦的瑟,制了箫、瑟等乐器,演奏出叫《箫韶》的乐曲,其曲调奏起来清扬婉转,像百鸟的歌鸣,连天上的凤凰都想飞来细听。</h3><h3> 商均被舜认为只知道唱歌跳舞,却不会治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因而史书记载和民间对他的传说故事就特别地少。商均墓位于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 利民镇商墓村村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0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风景名胜之一。古代有“祠宇一所,望若峻岭”,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建社稷商均坛,每年春秋举行祭典活动。刘咸云的“商均封国古虞城,尘迹荒凉草树平”,范良彦:“商均遗址枕城荒,封邑千秋事渺茫”,马聪:“帝子升仙永不归,空照片碣照斜晕”,张嵩诗“世传城北商均墓,岁月萋然野草青,天位不升遗骨在,地人瞻望忙虞廷”,都笼统地记载了商均墓在虞城的史实。</h3> <h1><b>禹</b></h1><h3> 夏朝开国君主,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h3><h3>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h3><h3>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h3><h3>本名:姒文命</h3><h3>别称:禹、大禹、夏禹、帝禹</h3><h3>字号:高密</h3><h3>所处时代:虞舜时期和夏朝</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现在属运城市盐湖区)</h3><h3>主要成就:治理滔天洪水,建立夏朝</h3><h3>人物关系:</h3><h3>鲧:父亲</h3><h3><b>热点关注</b></h3><h3> 在古代大禹为什么要造九鼎?九鼎为什么会象征着国家政权?</h3><h3> 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h3><h3><b>人物生平</b></h3><h3>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母亲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h3><h3>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也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h3><h3>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h3><h3>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百姓,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h3><h3>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h3><h3>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h3><h3> 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h3><h3><b>即位</b></h3><h3> 《孟子·万章上》“禹避舜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h3><h3><b>夏禹</b></h3><h3>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法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h3><h3><b>逝世</b></h3><h3>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h3><h3><b>人物评价</b></h3><h3>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强有力组织的国家文明社会代替松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联盟的原始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h3><h3> 孔子: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h3><h3> 季札:“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h3><h3> 司马迁:尧遭鸿水,黎人阻饥。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h3><h3> 《太史公自序》:“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h3><h1><b>轶事典故</b></h1><h3><b> 1.三过家门而不入</b></h3><h3>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h3><h3><b> 2.涂山之会</b></h3><h3>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h3><h3>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h3><h3><b> 3.铸造九鼎</b></h3><h3>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h3><h3><b>典籍记载</b></h3><h3> 《史记·夏本纪》</h3><h3> 《竹书纪年·夏后氏》</h3><h3> 《帝王世纪·第三(夏)》</h3><h3><b>文学形象</b></h3><h3> 长篇小说《尧舜禹》(高兴宇著)。</h3> <h1><b>后世祭奠</b></h1><h1><b>陵寝</b></h1><h3><b> 绍兴大禹陵</b></h3><h3> 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在绍兴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但仓修良直指此说绝不可信。</h3><h3><b>祭祀</b></h3><h3> 夏桀灭后,商汤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后,封禹王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大禹王祭祀为国家祭祀。</h3><h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明清两朝大祭禹陵各达20多次。清代康熙帝、乾隆帝都亲临绍兴祭禹。1933年,禹庙再度修复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禹活动。道教中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h3><h3><b>禹王碑</b></h3><h3>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在蟒蛇洞南面。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h3><h3>岳麓禹王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难辨认,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但远在1200多年前,即为韩愈所闻及,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并留有诗记。即使是唐宋时的赝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之丰碑,也是十分珍贵的。全国有十风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h3><h1><b>来源考证</b></h1><h3><b> 1.故里争议</b></h3><h3> 关于大禹故里有三说,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出自西戎。</h3><h3><b> 2.禹王来源</b></h3><h3>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顾颉刚经过考证,认为“禹”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的关系,但被人夸张成“禹是一条龙”。这种观点在当时受到史学家柳翼谋等人的指误。</h3><h1><b>参考资料</b></h1><h1><b></b>[<span style="font-size: 17px;">1]《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span></h1><h3>[2]《史记·夏本纪》: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h3><h3>[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参见《中国历史5000年》 。</h3><h3>[4]《世本·居篇》:“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h3><h3>[5]战国,《尚书·禹贡》</h3><h3>[6]我们为何要公祭大禹.光明网</h3><h3>[7]《汉书·律历志》: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h3><h3>[8]《三家注史记·夏本纪》:鲧既仕尧,与舜代系殊悬,舜即颛顼六代孙,则鲧非是颛顼之子。</h3><h3>[9]《三家注史记·夏本纪》:帝王纪云:“父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大戴礼云‘高阳之孙,鲧之子,曰文命’。杨雄蜀王本纪云‘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於石纽’。”</h3><h3> ◎ 山人注曰:古之一尺,应该是一拃之长,即从中指尖至展开的拇指尖的长度;也等于一手之长,即中指尖至手腕关节含腕关节之长;也等于手腕关节至肘关节不含二关节之长,即尺骨之长。各人之尺寸与本身有关,在中医之中的尺寸度量更是与本人有关,才能准确定位人体穴位。据此就容易理解古书中说的身高八尺,身高九尺,身高一丈之说。一般人的身高在八尺上下,身材魁梧者胸宽三尺或四尺也就正常了,单个手臂一般为三尺之长。</h3><h3>[10]《三家注史记·夏本纪》:括地志云:“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华阳国志云‘今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犹不敢放六畜’。”</h3><h3>[11]《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姒姓,生於石坳,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戴钩钤,胸有玉斗,足文履巳,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长九尺二寸,长於西羌,西羌夷人也,其父既放,降在疋庶,有圣德,梦目洗於河西,四岳师举之,舜进之尧,尧命以为司空,继篰治水,乃劳身涉勤,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日之寸阴,手足胼胝,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又纳礼贤人,一沐三握发,一食三起,尧美其绩,乃赐姓姒氏,封为夏伯,故谓之伯禹,天下宗之,谓之大禹,年百岁,崩于会稽,因葬会稽山阴县之南,今山上有禹冢并祠,下有群鸟芸田。</h3><h3>[12]《三家注史记·夏本纪》又按:“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h3><h3>[13]《三家注史记·夏本纪》皇甫谧:“鲧,帝颛顼之子,字熙”,又连山易云“鲧封於崇”,故国语谓之“崇伯鲧”。</h3><h3>[14]《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h3><h3>[15]《史记·夏本纪》: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h3><h3>[16]《史记·夏本纪》: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h3><h3>[17]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三.夏》:尧命禹为司空,继鲧治水,十三年而洪水平。</h3><h3>[18]《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h3><h3>[19]《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h3><h3>[20]《史记·夏本纪》: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h3><h3>[21]《史记·夏本纪》,国学导航。</h3><h3>[22]《史记· 夏本纪》: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裛,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h3><h3>[23]《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24]夏禹像许昌市档案局。</h3><h3>[25]《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h3><h3>[26]《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h3><h3>[27]《史记·夏本纪》: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h3><h3>[2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较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h3><h3>[29]《史记·夏本纪》: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h3><h3>[30]《汉书·律历志》:颛顼生穷蝉,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帝舜,处虞之妫汭,尧禅以天下。火生土,故为土德。天下号曰有虞氏。让天下于禹,使子商均为诸侯。</h3><h3>[31]《三家注史记·夏本纪》【集解】皇甫谧曰:“年百岁也。”</h3><h3>[32]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三(夏)》:年百岁,崩于会稽。</h3><h3>[33]《史记·夏本纪》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h3><h3>[34]见《论语·泰伯》</h3><h3>[3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h3><h3> 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h3><h3>[36]《太史公自序》: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h3><h3>[37]三过家门而不入.教育网。</h3><h3>[38]涂山之会与禹铸九鼎.中国网。</h3><h3>[39]尧舜禹百度百科。</h3><h3>[40]禹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3><h3>[41]有关学者提出,青海喇家遗址为大禹故里.搜狐。</h3><h3>[42]齐侯钟铭:文处禹之堵(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禹制九鼎安天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夏本纪》出自《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主要记述了夏朝的历史。</h3><h3><b> 史记夏本纪原文:</b></h3><h3>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h3><h3>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h3><h3>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h3><h3>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h3><h3>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溼。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h3><h3>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其土白壤。赋上上错,田中中,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h3><h3> 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坟,草繇木条。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贡漆丝,其篚织文。浮于济、漯,通于河。</h3><h3> 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潍、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田上下,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其篚酓丝。浮于汶,通于济。</h3><h3> 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艺。大野既都,东原底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其田上中,赋中中。贡维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h3><h3> 淮海维扬州:彭蠡既都,阳鸟所居。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乔,其土涂泥。田下下,赋下上上杂。贡金三品,瑶、琨、竹箭,齿、革、羽、旄,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h3><h3> 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其土涂泥。田下中,赋上下。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榦、栝、柏,砺、砥、砮、丹,维箘簬、楛,三国致贡其名,包匦菁茅,其篚玄纁玑组,九江入赐大龟。浮于江、沱、涔、(于)汉,逾于雒,至于南河。</h3><h3> 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菏泽,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贡漆、丝、絺、纻,其篚纤絮,锡贡磬错。浮于雒,达于河。</h3><h3> 华阳黑水惟梁州:汶、嶓既艺,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貍、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h3><h3>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荆、岐已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璆、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h3><h3>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h3><h3> 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盟津,东过雒汭,至于大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嶓冢道瀁,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过三澨,入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汶山道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醴,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梅。道沇水,东为济,入于河,泆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道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道雒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东北入于河。</h3><h3>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h3><h3>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緫,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h3><h3>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h3><h3> 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于!慎其身修,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于!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于!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肃谨。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赞道哉。”</h3><h3> 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h3><h3> 禹曰:“于,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女明之。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h3><h3> 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h3><h3>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h3><h3> 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h3><h3>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h3><h3>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h3><h3>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h3><h3>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h3><h3>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h3><h3>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h3><h3>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h3><h3>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h3><h3>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h3><h3>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後后,至周封于杞也。</h3><h3>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h3> <h1><b>夏启</b></h1><h3>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h3><h3> 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h3><h3> 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都安邑,即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h3><h3>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随即启即位。</h3><h3> 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h3><h3>中文名:姒启</h3><h3>别名: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h3><h3>国籍:中国(夏朝)</h3><h3>民族:华夏族</h3><h3>职业:夏朝君主</h3><h3>主要成就:建立夏王朝 中国历史上帝位“世袭制”</h3><h3>所处时代:夏朝</h3><h3>父亲:大禹</h3><h3>在位时间:前1978年~约前1965年</h3><h1><b>生平事迹</b></h1><h3><b>身世传说</b></h3><h3>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 屈原在其《天问》中曾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h3><h3><b>王位之争</b></h3><h3>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 ,“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此涂山就是 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h3><h3> 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 ,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首创畜牧业 。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与威名无法与益相敌,益很自然的成为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h3><h3> 然而,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有记载说:“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还有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h3><h3> 总之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h3><h3><b>甘之战</b></h3><h3>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 。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h3><h3>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 的战争。战前,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禹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以其强大,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最终才战胜有扈氏。姒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h3><h3>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文字记载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 尚书· 甘誓》,全文为:“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h3><h3> 文中第一段介绍《甘誓》背景,是启在战于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级官吏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六卿”过去的解释多认为是六军之将,实际上“六卿”和“六军”都是周代以后出现的,是成书时借用的后代词汇,其所指当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h3><h3> 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个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称的“我史”、“朕史”、“东史”、“西史”等往往参与征战,所以夏后启召“六事之人”传达战争约戒就很容易理解了。</h3><h3> 第二段是誓师词全文,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其次宣布军事纪律,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努力战斗,还申命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和伐三苗《禹誓》相比,可见启时最高行政长官的权威是前一个历史时代无法相比的。</h3><h3> 相传启初“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总结原因说“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于是励精图治,“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可见姒启取得甘之战的胜利,“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是很不容易的。</h3><h3><b>武观之乱</b></h3><h3>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h3><h3> 在周代文献中,曾将“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 ,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观则为武观,或作五观。还将他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 ,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h3><h3> 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仅见今本《竹书纪年》有:“(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h3><h3> 时代更早的《 逸周书· 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h3><h3> 文中的“五子”当为“五观”之误。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发动叛乱,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h3><h3> 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h3><h3><b>后人评价</b></h3><h3> 启禀承天命,赞继大禹之道,顺利地实现从禅让走向世袭,实在是众望所归,启无疑是历史一个重德修贤的圣明君主。——许风申</h3><h3> 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h3><h3><b>典籍记载</b></h3><h3> 《竹书纪年·夏纪》</h3><h3> 《史记·夏本纪》</h3><h3><b>家族成员</b></h3><h3>夏启之父:禹,世称大禹,本名姒文命, 夏朝开国君主</h3><h3>子</h3><h3>长子:太康</h3><h3>次子:元康</h3><h3>三子:伯 康</h3><h3>四子:中康,一作“仲康”</h3><h3>五子:武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朝的少康是怎么复国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源:趣历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间:2015-09-07 编辑:zhaoxiaoyan</h3><h3><b>少康复国的故事</b></h3><h3> 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开创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他没有想到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想继承王位,在家庭内部争夺了起来。夏启看到小儿子武观闹得最凶,就把武观放逐到黄河西岸(现在陕西一带)去。武观在黄河西岸反叛,夏启派大将彭伯寿出兵讨伐,才把这次动乱平定了下去。</h3><h3> 夏启做了王,改变了当年简朴的做法,生活上开始腐败起来。他整天在王宫里喝酒,欣赏歌舞,或者带着一帮人外出打猎。腐败的生活使他缩短了寿命,他很快死去了,他的大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h3><h3> 太康从小就跟着他父亲学喝酒、学打猎,生活比夏启更腐败。他做了王,丢开国家大事不管,带着家里人和亲信到洛水北岸去打猎,一去就是几个月,快乐得忘了回家。</h3><h3> 这时候,东边的东夷族强大起来了。东夷族的首领叫后羿(yì),是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后羿看到太康长期出外打猎,丢下国家大事不管,引起老百姓的怨恨,就乘机夺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境内),不让太康回来,把太康的弟弟仲康立为傀儡王,由他自己掌握国家大权。</h3><h3> 可是后羿自己也喜欢打猎,喜欢玩乐,不善于管理国家大事。他手下有四个很能干而又正直的人,他不信任,却信任一个惯会献媚、挑拨是非的寒浞(zhuó)。寒浞找一帮人专门陪着后羿去打猎,自己躲在家里搞阴谋。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了后羿的家奴,唆使他们谋害后羿。有一天,后羿打猎回来,寒促和后羿的家奴用酒把他灌醉,杀死了他。寒促霸占了后羿的妻子和全部家产,掌了大权。寒浞生了两个儿子,二子取名叫浇,长大后封在过这个地方(在山西翼城境内有浇山),所以又叫过浇。一个取名叫 (yì),长大后封在戈这个地方(在现在河南省境内),又叫戈 。</h3><h3> 再说那个被后羿立为傀儡王的仲康,由于行动不自由,心情不痛快,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后相继承了王位。后相不愿意做傀儡,逃出去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氏( xún)。寒浞怕后相的势力壮大,回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过浇带兵去进攻斟灌氏和斟氏,杀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mín)这时候正怀孕,她躲开过浇的搜捕,从墙洞里偷偷爬了出去,投靠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姓任,是一个小部落,地处现在山东省济宁市一带。他们把九死一生逃回娘家来的后缗收留下来,让她安安稳稳地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做少康。按辈份排起来,少康是夏禹的玄孙,夏启的曾孙。</h3><h3>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有心计。后缗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希望,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就把他祖父一辈太康荒唐失国,仲康做傀儡忧愤而死,以及他父亲后相被杀害等惨痛情形全都告诉了他,并且叮嘱他长大以后一定要为祖父和父亲报仇,把失去了的国家大权夺回来。</h3><h3> 少康自幼受到这种报仇雪耻的教育,果然立志发愤图强,为复兴夏朝做准备。他先在外祖父有仍氏那里担任管理畜牧业的官,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并且时时刻刻对杀父仇人过浇保持着警惕。过浇果然打听到了少康的下落,派一个叫做椒(jiāo)的大将,到有仍氏部落来搜捕少康。少康早有准备,赶快逃奔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躲过了椒的搜捕。有虞氏的首领虞思看到少康很有出息,叫他在部落里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这样,少康就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虞思看到少康为人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且把一块叫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纶这个地方方圆十里,有很好的田地,有五百名士兵。少康就有了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h3><h3> 少康在给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宣扬他的高祖夏禹的功德,争取人们支持他复兴故国。他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旧官吏召集来,叫他们跟着他打回老家去。他先派一个名叫女艾的大将去刺探过浇虚实,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杼(zhù)去消灭戈 ,削弱过浇的力量。女艾和季杼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少康对于过浇那边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并且由于消灭了戈 ,也使得过浇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h3><h3> 一切都准备好了,少康便从纶地起兵,历数后羿、寒浞、过浇等人的罪行,杀奔夏朝的旧都城安邑。这时候寒浞已经死去,过浇虽然想顽抗,怎奈大势已去,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子孙的手里。这件事,历史上称为“少康复国”或“少康中兴”。据推算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共约六七十年。这六七十年的前二三十年是后羿掌权,还没有夺取王位;后四十年寒促掌权,夺取了夏朝的王位。</h3><h3> 关于少康复国的故事,《左传》中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时间已经相隔一千五百多年,所以有些历史学家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尽管这样,这个历史故事还是反映了夷夏之间奴隶主贵族争夺权利的斗争。夏族是现今汉族的老祖宗,夷族则是少数民族。夷族的后羿和寒浞夺取了夏族的政权,最后又被夏族打败,这说明了在远古时代,夏族和夷族曾经通过战争,逐步实现了民族的融合。<br></h3> <h1><b>夏桀</b></h1><h3> 夏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安邑,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夏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山西运城闻喜西),后桀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亭山。谥号桀,史称夏桀。</h3><h3>中文名:夏桀</h3><h3>谥号:桀</h3><h3>国籍:中国</h3><h3>逝世日期:公元前1600年</h3><h3>朝代:夏朝</h3><h3>在位期间:约前1652年~约前1600年</h3><h3>妻子:妺喜、琬、琰</h3><h3>别名(字):桀、姒履癸、履癸</h3><h3>民族:华夏族</h3><h3>职业:夏朝君主</h3><h1><b>人物生平</b></h1><h3><b>政治统治</b></h3><h3> 桀,姒姓,夏后氏,名癸(履癸),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h3><h3> 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h3><h3>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 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h3><h3> 太史令终古看到夏桀这样荒淫奢侈,便进宫向夏桀哭泣进谏说:“自古帝王,都是勤俭爱惜人民的力量,才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不能把人民的血汗供给一人的娱乐。这样奢侈,只有亡国”。夏桀听了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道夏桀已不可救药,心里明白夏一定要灭亡的,就投奔了商汤。</h3><h3> 大臣关龙逄几次劝谏夏桀,夏桀就是不听。关龙逄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稳固,如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人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h3><h3> 夏桀听了非常生气,下令将关龙逄杀死,这样,夏朝朝政更加腐败,夏桀也日益失去人心,众叛亲离了。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正是这样,夏桀把夏朝推向了灭亡的境地。</h3><h3><b>时日曷丧</b></h3><h3> 夏桀重用奸臣,排挤贤臣。他重用一个叫赵梁的小人,此人专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夏桀继位后的第十七年,有人引见伊尹给夏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h3><h3> 临走前,桀自豪地告诉伊尹:“人民跟我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伊尹离去后,将这句话告诉给了成汤,成汤也将这句话告诉给夏民,以试探夏民对桀的态度。没想到夏民竟指着太阳恶毒地咒骂桀:“若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我这个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这便是成语“时日曷丧”的由来,表达了一种愿意与憎者去死的仇恨心理。</h3><h3><b>成汤伐桀</b></h3><h3> 当时,夏桀的政治暴虐,生活淫乱,而诸侯之一的昆吾氏又作乱。汤于是起兵统帅诸侯,伊尹誓死追随。商汤跃马奔驰,手中挥舞着兵器斧头攻打昆吾,接着又讨伐夏桀。</h3><h3> 汤满怀自信、豪情万丈地说:“大家都过来呀,靠拢些,你们都仔细听我说,不是晚辈我胆大妄为,举兵作乱,只因夏朝作恶多端,罪有应得啊!大家也都说夏朝有罪,我惧怕上天的威严,不能不去攻打夏桀。如今夏朝罪恶多端,是老天命我来灭绝他。</h3><h3> 你们在场的诸位可能会埋怨说:‘我们君王不怜悯我们,废弃我们的农事,让我们去攻打夏朝。你们又都说:‘他有罪,又有哪些罪恶呢’?听我说,夏桀恣意用尽众人的劳力,无休止地消耗夏朝的国力,所以大众也都懈怠,不跟他通力合作,普天下百姓们都说:‘夏桀你这个该死的太阳什么时候衰亡呀?我们都愿意与你同归于尽’。</h3><h3> 夏桀如此之坏,我一定去征伐他。你们倘若辅助我,奉行上天的旨意,我会大大地赏赐你们。请你们不要怀疑,我是不会说假话的。你们倘若不听从我,约束你们的誓言,那我就会杀了你们,绝不会有宽赦的”。</h3><h3> 告诫完这番话,命令管文书的官员记下,这就是《汤誓》。汤认为自己非常勇武,于是称为武王。</h3><h3> 夏桀在有娀的旧地打了败仗,逃奔到鸣条,夏军彻底溃败,并把夏桀流放于南巢,桀最终死于亭山。汤于是攻打三葼国,取其地的宝玉,汤的臣子义伯、仲伯写下了《典宝》。汤战胜了夏桀后,想迁移夏的神社,没有办成,写下了《夏社》(今佚)。伊尹彻底胜利之后颁布了一系列仁政措施,诸侯都归服于商汤,汤便登上了天子的尊位,平定了全国。</h3><h1><b>为政举措</b></h1><h3><b>社会制度</b></h3><h3> 夏桀时期的中国,整个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阶级。奴隶主大多是由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的氏族贵族和部落首领转化而来。他们在交换中夺取大量的财富,在战争中扩大权力,最终转变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生产者本身的奴隶主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者,上古文献中的“奴隶主”指的就是这一阶级。他们整天沉迷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之中,而不管奴隶们的死活。</h3><h3> 奴隶主要是由氏族部落之间的掠夺战争中得到的俘虏转化而来,也有一部分是氏族公社的贫苦社员沦为奴隶的。</h3><h3> 在夏代,奴隶名目繁多,从事农业生产的称“民”、“黎民”、“众人”、“众”;从事畜牧业的称“牧竖”或“隶圉”;奴隶主家内的奴隶“臣”(男性)和“妾”(女性)。</h3><h3> 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被奴隶主成批地赶到农田里去种地、放牧,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奴隶主可以随意的把奴隶关进监狱,施以重刑杀害。</h3><h1><b>人物评价</b></h1><h3><b>总评</b></h3><h3> 夏桀在政治上倒行逆施,近小人远君子,刚愎自用,听信谗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激烈。正直清廉者或遭杀害,或离他而去。夏桀在位数十年,已众叛亲离。</h3><h3><b>历代评价</b></h3><h3> 墨翟《墨子》:“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h3><h3> 司马迁《史记》:</h3><h3> ①“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h3><h3> ②“夏桀淫骄,乃放鸣条。”</h3><h3> 刘向《列女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h3><h3> 司马贞《史记索隐》:“嗟彼鸣条,其终不令”!</h3><h3> 魏收《魏书·卷六四·列传第五二》:“夏桀淫乱,南巢有非命之诛”。</h3><h3><b>史籍记载</b></h3><h3>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h3><h3>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h3><h1><b>人物轶事</b></h1><h3><b>妺喜亡夏</b></h3><h3> 第一种说法,间谍说。据《国语》记载,妺喜与商朝大臣伊尹密谋,而使夏朝灭亡。妺喜(mòxǐ)很有可能成为像西施一样的角色,是有施氏派到夏朝的间谍。</h3><h3> 第二种说法,失宠报复。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献出两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琬琰即美玉之意),夏桀十分宠爱二女,虽然她们没有生育,夏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字,华玉刻上“琰”字,以示珍爱。妹喜则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一带,妹喜心生怨恨,于是与伊尹秘密来往,泄露夏朝的机密。夏桀只顾眼前的美女,忘记昔日的恋人,所以,妹喜便与伊尹里应外合,夏朝就此灭亡。</h3><h1><b>谥号由来</b></h1><h3><b>夏桀</b></h3><h3>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淮南子·修务》: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h3><h3> 《荀子·解蔽》:“桀死于亭山”。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在春秋以后,“夏”和“桀”往往是指同一个人——夏桀。而“桀”只是谥号,夏的末代王名叫帝履癸,死后才被叫作“桀”的。帝履癸死后为什么叫做“桀”呢?</h3><h3> 《康熙字典》“桀”条说:“集韵:巨列切。磔也。古人称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又谥法:贼人多杀曰桀”。所以给帝履癸谥号为“桀”可能鉴于夏桀生平的暴行来说的。</h3><h3> 还有一说是,帝履癸谥号为“桀”极有可能就是根据夏桀的惨死之状作出的。甲骨文中没有“夏”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当中。今天所能见到的金文中的“夏”字是秦公簋中的那“夏”字。它不仅恐怖,而且血腥。这个“夏”字表示的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左臂已经不知去向,他的右手撑着已经被砍掉了右脚的腿部,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身边还丢着两把刀。俨然是描述一个惨死之状的词。而关于夏桀的凶暴很少有历史文献可以证明,所以夏桀成为凶暴的代名词可能有冤屈之处。夏王朝其实是一个很少对外发动战争的王朝。之所以用这个“桀”字作为夏桀的谥号,极有可能就是根据夏桀的惨死之状作出的。</h3><h3><b>倾宫瑶台</b></h3><h3> 夏桀荒淫无度,为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瑶台。倾宫呢就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因为高,人立于楼上有倾危之感。有人说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宫殿,占地足有一顷。不论哪种说法,宫殿的宏丽都令人咋舌。夏桀还有许多尽人皆知的暴政,如“酒池肉林”,如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等等。</h3><h3> 国中的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编出歌谣这样唱道:“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薄(亳)是商的首都。这首歌表明夏朝已经失去民心。有人把这首歌念给夏桀听,夏桀竟说:“这是妖言。我有天下,就像天有太阳一样。天上的太阳完了,我的国家才会灭亡”。百姓听说后,就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灭亡”。老百姓对夏桀的怨恨可窥一斑。</h3> <h1><b>夏朝帝王谱</b></h1><h3>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h3><h3>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h3><h3>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h3><h3>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h3><h3><b>夏朝帝王谱</b></h3><h3> 1.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禹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h3><h3> 2.启,在位29年。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h3><h3> 3.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羿国的后,称为后羿,与传说中的后羿射日不是一个人)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h3><h3> 4.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羿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h3><h3> 5.相,在位28年。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h3><h3> 6.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h3><h3>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h3><h3> 7.杼,在位17年。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h3><h3> 8.槐,在位44年。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h3><h3> 9.芒,在位1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h3><h3> 10.泄,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h3><h3> 11.不降,在位59年。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h3><h3> 12.扃,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h3><h3> 13.廑,在位21年。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h3><h3> 14.孔甲,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h3><h3> 15.皋,在位11年。皋,孔甲的儿子。</h3><h3> 16.发,在位11年。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h3><h3> 17.桀,在位52年。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暴虐嗜杀,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h3> <h1><b>人物生平</b></h1><h3><b>家族背景</b></h3><h3> 商族兴起于黄河中下游[10] ,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11]。</h3><h3> ◎山人曰:河南商丘之"三商"说,一曰帝喾和简狄生契,契因尧舜封商,居于商丘之说,契为商祖,汤为契十四世孙,故汤为夏朝商国国君,然后推定汤生于商丘,与《孟子》"商汤居亳,与葛伯为邻"所述相去甚远,妄言亳即亳州,葛为长葛之说,更是不顾二地远隔数百里之谬,与《孟子》"商地方七十里,居于西亳,从先人居"亦颇不相符也。</h3><h3> 唯垣曲汤都亳城之山川形胜以及与禹夏之安邑和今山西夏县之地理位置关系,军事征伐之古代因素制约相符也。商汤伐夏之时"车七十余乘,卒五千之众,誓于亳"。亳之西亳王茅之传说,与汤受命立国相符尔,商地初于常,都于西亳,休养生息,国势渐盛。</h3><h3> 垣曲古盆地随着黄河之水在东寨之东由大禹治水开辟八里胡同,使尧舜时代祸害无穷的大洪水不再泛滥河东。古河东包括临汾和运城盆地,是古中国的发源之地,黄帝炎帝蚩尤及尧舜禹汤的早期活动地域。</h3><h3> 尧访圣贤至历山的路径在垣曲境内走了一个大弯,从闻喜石门进南山,沿着板涧河沟谷至解峪乐尧,出南山至交斜过亳清河至西塬杜村和麻姑山进入望仙,再沿沇水河之支流进入负夏和历山,归途直接出望仙至皋落尧途和岭回沿着左家湾瓦舍之后山出垣曲至横岭关烟庄冷口至礼元侯马回到临汾平阳。</h3><h3> 尧王访贤路线图的大弯之谜,一则是尧当初受四岳举荐访舜,但不知道路线怎么走,只能是边寻访边修改路线。二则是那时雷泽之水即垣曲古湖泊水面要比现在的小浪底水库的水位还高,这与垣曲周边山峦的鹅卵石堆积地层地貌相符。尧访舜之时的垣曲河谷盆地地带还是一片泽国,尧沿着南山往南到乐尧,南边是更大的湖面,亳清河流域也是一片湖泊,而交斜之地水面比较狭窄。尧渡河(湖)至对面西塬,经麻姑山进入望仙,然后经负夏至历山。</h3><h3> 大禹治水疏通黄河入海通道(愚公移山之太行王屋二山就在黄河出垣曲和山西至豫东和山东华北平原的路径之上)。垣曲古湖泊水位逐渐下降,垣曲县新城和皋落长直及王茅古城之等等河谷之地地逐渐露出水面。</h3><h3> 大禹治水之后历经夏朝数百年,随着黄河河床和垣曲古湖泊水面逐渐下降,最终垣曲古湖泊消失,黄河河道也逐渐低于亳清河等支流河道。汤都亳城也沿着西亳-上亳城-下亳城-洪庆观商城-葛伯寨等等逐水而居建立新的村庄和城池。古城也于1400年之前逐渐成为新的治所,替代了亳城、白水、清廉、蒲原、阳壶(东滩),古燧(武燧)东寨而成为历久不衰的千年古县城。</h3><h3> 二十世纪初期,世纪曙猿的化石能在寨里土桥沟发现,也是因为垣曲古湖泊的生态环境适合各种野生动物恐龙犀牛大象等等繁衍生息。世纪曙猿化石也在4500万年之前淤积在古地层之中,随着垣曲古湖泊的水位下降和黄河及其支流的腐蚀切削而形成了现在的地形地貌。而小浪底水库的再次蓄水又是一次沧海桑田的改变。传说黄帝时代三次经历沧海桑田巨变也是很有可能。《山海经》和《述异志》等等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也不是空穴来风。</h3><h3> 商丘乃商都之说缘由二曰,舜帝之子商均曾被封于商丘,此说不确也。查对比较只有禹封尧长子丹朱于唐,封商均于虞。商丘为商故都之三说,曰微子启封于商丘,然微子启为商纣王之弟,于周成王平定蔡、叔之乱,杀商纣王之子武庚后封微子启于商丘,承继商之祭祀。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宋姓之祖,与商汤故都亳没有丝毫关联。故商丘"三商"说乃牵强附会之说,不足为凭。商祖契之说,亦多疑点。一是玄鸟生商说不合情理,梦玄鸟而生契还比较合理,二是传十四世至汤,历经尧舜禹及夏朝,商之远祖攀扯太远了吧?</h3><h3><br></h3><h3> 《史记·夏本纪》载: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桀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国力日渐衰弱,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发展[1]。</h3><h3>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蓄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h3> <h1><b>统领商国</b></h1><h3> 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1] 。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12]。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迁至亳[13] [14]。</h3><h3>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本来商国曾被夏王朝授予“得专征伐”的大权,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直接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商汤时商国地域不过七十里,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国的邻国葛伯开始,葛伯是夏桀的耳目,紧邻商国的西部,是阻挡商汤西进攻夏的第一个障碍,商汤第一个就消灭了葛国[1] [15]。</h3><h3><b>卧底斟郇</b></h3><h3> 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16]。</h3><h3> 商汤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诸侯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h3><h3> 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窥探时机【17】,在夏朝都城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汤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18] 。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斟郇,取得夏王妃妹嬉的宠信。</h3><h3> ◎山人曰:从大禹治水至夏启立国,夏启追封大禹为夏朝始祖,都安邑。夏启之后,太康失国至少康复国,亦回归夏都安邑。夏王朝传十七帝,未尝有夏建都斟郇之说,倒是有一个夏后氏的近亲贵戚为斟郇氏。故伊尹到夏都斟郇卧底说纯属好事者之虚构故事也。</h3><h3><br></h3><h3> 伊尹在夏都出使三年后的一天,伊尹进宫拜会妹嬉后妃,妹嬉对伊尹说,夏后桀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尹认为这是灭夏的时机到了,便迅速回到商国都城亳告诉了商汤[19]。</h3><h3> 伊尹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后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h3><h3><b>发兵被俘</b></h3><h3> 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国赤地百里,但商汤决定发兵。夏桀举行盟会,有缗国未到,并且公开叛乱。夏桀决定先灭有缗,再灭商。与有缗的战争使夏桀尽失精锐之师。</h3><h3> 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一个是己姓的顾,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h3><h3>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夏桀二十二年,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国召汤入朝,汤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20] [21]。</h3><h3><b>夏桀释汤</b></h3><h3> 夏桀二十三年,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汤回商以后,被囚禁的痛苦经历商汤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22] [23]。</h3><h3><b>挥师西进</b></h3><h3>主词条:商汤灭韦顾之战</h3><h3> 商汤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重臣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国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商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国的联合军队,先对夏的方国韦国展开进攻。商汤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24]。 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25]。</h3><h3><b>商灭昆吾</b></h3><h3>主词条:商汤灭昆吾之战</h3><h3> 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人民入商。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夏后不见商国进贡,桀召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见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商汤知道时机不到,就马上向桀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恢复进贡,去掉了桀心中的芥蒂,赢得了等待时机的时间。一年后,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助桀为虐,被商所灭,九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h3><h3><b>兴兵伐夏</b></h3><h3>主词条:鸣条之战</h3><h3> 夏桀的贤臣关龙逢多次进谏,桀甚为愤怒,将关龙逢处死。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着送给桀,桀不屑一顾。终古逃到商国,商汤大喜,将此事遍告诸侯,商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h3><h3> 公元前1666年,商汤在亳誓师,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26]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h3><h3>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称为“汤誓”。</h3><h3> 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㚇。三㚇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㚇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㚇,即挥师东进。商军和三㚇军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㚇军,杀了三㚇伯,汤将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27]。</h3><h3><b>鸣条之战形势</b></h3><h3> 汤和伊尹为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㚇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安邑。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并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汤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灭昆吾和夏桀[28]。</h3><h3>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h3><h3><b>建立商朝</b></h3><h3>主词条:商汤灭夏</h3><h3>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29]。</h3><h3>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做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30]。</h3><h3>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黄河上游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30]。</h3><h3><b>百岁而崩</b></h3><h3> 汤二十五年,商汤命伊尹作《大濩乐》。初巡狩,定献令[31] 。汤二十七年,商汤迁九鼎于商邑[32]。 汤二十九年,商汤百岁而崩[9]。</h3><h3><br></h3><h1><b>鸣条</b></h1><h3> 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在今山西省运城安邑夏县之西。《书·汤誓序》记载:“ 伊尹相汤伐桀 ,升自陑 ,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孔传:“地在安邑之西。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今解州。”(古人将解州音误写作海州,故更正。——山人注。)</h3><h3> 三国魏曹丕《秋胡行》之一:“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h3><h3> 《史记·夏本纪第二》:“桀走鸣条,遂放而死。</h3><h3>中文名称:鸣条</h3><h3>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安邑之西</h3><h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h3><h3><b>史籍记载</b></h3><h3> 《书·汤誓序》:“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h3><h3> 孔传:“地在安邑之西,相传商汤伐桀战于此地,今解州”。</h3><h3> 《竹书纪年》:“四十九年。(舜)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义钧封於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塟焉。今解州”。(舜卒于鸣条,葬于鸣条苍梧之山明确焉。——山人注。)</h3><h3> 三国魏曹丕 《秋胡行》之一:“鸣条之役,万举必全”。</h3><h3> 《史记·夏本纪第二》:“桀走鸣条,遂放而死”。</h3><h3><b>鸣条之战</b></h3><h3>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出兵攻伐夏桀,与夏师在鸣条发生鸣条大战。商汤大获全胜,夏桀大败南逃,死于南巢,夏朝由此灭亡。鸣条之战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争。也是夏商周三代的第一次王朝更迭。</h3><h3><b>舜帝陵</b></h3><h3> 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有舜帝陵庙。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舜因品德高尚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继承帝位后,舜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实施教化,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舜帝陵庙神道两旁保存有五株树龄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怀里都抱着一棵死柏,甚为奇特,被称为“夫妻柏”或“连理柏”,东边一株树干形似龙爪,树根形似龙椅,相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这棵树又称为龙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00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h3> <h1><b>为政举措</b></h1><h3><b>攻灭葛国</b></h3><h3>主词条:商汤灭葛之战</h3><h3> 葛国是商国都亳西边的方国。 葛伯忠实于夏桀,是夏桀在东方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h3><h3> ◎葛国位于黄河岸边寨坪,其民强悍好斗,葛伯身强力壮,喜好打鱼狩猎,有射虎斗罴之勇,而生性凶残。寨坪之野阔十数里,荆棘遍布,蒿草丛生,河滨之野飞鸟云集,獾兔狐狸等走兽遍地可寻,黄羊野牛也时有发现。斑鸡野鸡飞鸣于草丛沟畔。</h3><h3> 葛寨北部有鸡龙山,乃有莘之野,有莘氏伊尹曾居于此。黄河和亳清河之滨,沟壑纵横,沟壑之间有坪,寨坪之北有莘庄坪,过石百沟,还有宁家坡坪,宁家沟,南坡之南坪,中坪,西坪,磐石沟,董家仡佬坪,董家仡佬沟,晁家坡坪,晁家坡沟,西河北河等沟壑地坪千沟万壑,位于亳清河西岸也。自石百沟口过亳清河,亳清河东岸有小赵童子坪。</h3><h3> 商汤时代,垣邑之野未耕种之地多矣,汤商国边境之开垦荒地,自王茅西亳沿亳清河谷地带顺流而下,河谷平地皆捡肥田沃土而耕,河滨滩涂荒草遍野,无人与河神争地也。亳清河两岸高地之坪,土地虽沃,然耕种者少矣。豺狼野猪狐獾亦多,山野之地皆荒芜无人烟也。</h3><h3> 商亳之人有往田野送饭之习俗,以免农夫来回奔波劳累。耕作间隙,农夫或割青草,或放牛自食,送饭食干粮汤饮者皆老弱幼童。葛伯有次外出打猎,经过有莘之野,追寻猎物踪迹渡亳清河至童子坪,饥渴难忍,将一个送饭童子的汤食夺而饮食殆尽,童子不忿,葛伯竟杀童子。汤即率兵百余,奔十五里至黄河岸边寨坪之葛国攻打葛伯寨,并杀死葛伯。</h3><h3> 汤灭葛的行动,诸侯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居于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朝的羽翼[34]。</h3><h3><b>任用贤才</b></h3><h3> 商汤也是个识才之君。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商汤果然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的重任。</h3><h3> 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蓄。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35]。</h3><h3><b>征伐方国</b></h3><h3> 夏桀灭有缗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一个是己姓的顾,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36]。</h3><h3> 汤和伊尹、仲虺于是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古书中说:“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商曰牖里,周曰囹圄”[37]。后经伊尹贿赂夏桀,进贡美女宝物,商汤得以释放。汤回商以后,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36]。</h3><h3><b>灭夏建商</b></h3><h3>主词条:汤武革命</h3><h3> 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本意是指皮革,兽皮去其毛而变更之意。“汤武革命”是说商汤变革夏王桀之命。“顺乎天”是商讲究迷信凡做一事都说是上天的意志,所以是顺天命。“应乎人"就是得人心的行动。</h3><h3> 商汤革命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革去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的命,虽革除了夏桀的暴虐,但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后世人们又称为“贵族革命”。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在汤革了夏桀之命后建立起来的[38]。</h3><h3> 汤经过二十年连续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38]。</h3><h1><b>轶事典故</b></h1><h3><b>汤有七名</b></h3><h3> 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1]。</h3><h3><b>汤见伊尹</b></h3><h3>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h3><h3> 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商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39]。</h3><h3><b>解网施仁</b></h3><h3>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中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40] 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中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4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汤解网施仁</h3><h3><br></h3><h3><b>左右贤相</b></h3><h3>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h3><h3>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奴隶。</h3><h3>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16]。</h3><h3><b>桑林祷雨</b></h3><h3> 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连续五年的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亳东部的桑林祈祷,以自身作牺牲来祈雨,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准备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h3><h3> 另有传说是宋景公祷雨。《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h3><h3> 杨宽认为,“商汤”与“宋景”古音相近,可能是口传过程中的传讹(载《古史辨》第七册上)[49]。</h3><h1><b>人物评价</b></h1><h3><b>总体评价</b></h3><h3> 商汤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武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h3><h3>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h3><h3><b>历代评价</b></h3><h3> 《周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h3><h3> 《逸周书》: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h3><h3> 周公旦:克即宅、克即俊,明德恤祀。</h3><h3> 宋襄公:①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肇有彼四海,四海来假。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h3><h3> 《吕氏春秋》: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h3><h3> 曹植: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h3><h3> 刘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虡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h3><h3> 李世民: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h3><h3> 房玄龄:商汤,哲后也,托负鼎而成业。</h3><h3> 马端临:商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馀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h3><h3> 李贽: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h3><h3> 张廷玉:夏王厌芳醴,商汤远色声。圣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h3><h1><b>史书记载</b></h1><h3>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h3><h1><b>亲属成员</b></h1><h3>祖父:主壬(也作示壬)</h3><h3>父亲:主癸(也作示癸)</h3><h3>妃子:有莘氏之女(生太丁)[62]、有妊氏之女有孂(生外丙、中壬)[63]</h3><h3>儿子:太丁、外丙、中壬</h3><h3>孙子:太甲(太丁之子)</h3><h1><b>后世纪念</b></h1><h3><b>葬地</b></h3><h3> 西汉《汉书·楚元王交附传》里刘向的《谏营昌陵疏》记载:“殷汤无葬处”。但在历史上相传商汤葬处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h3><h3><b>商丘汤王台</b></h3><h3> 东汉《皇览》:“汤冢在济阴薄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h3><h3> 唐代《括地志》曹州、洛州均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 </h3><h3> 后来的《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引《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h3><h3>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始。</h3><h3> 【雷氏曰】桐与汤墓无涉。桐,亳东之邑,即《续汉郡国志》所云桐亭。</h3><h3> 又按赵岐注桐为邑,亦不云是葬地。余读后汉《郡国志》,梁国有虞县,有薄县。虞则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汤冢。余即如皇甫谧以正之曰:放太甲于桐,桐在今虞城县,去偃师亦八百余里,伊尹既以身当国于偃师,又焉能时时于桐训太甲乎。仍属谷熟方近。</h3><h3></h3><h3> 北宋《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云:“汤冢在济阴薄县北郭,冢四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h3><h3> 河南省武陟县商村遗址中有一处汤帝陵。</h3><h3><b>商汤庙</b></h3><h3> 商丘商汤庙,又名“汤王祠”、“汤王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南亳村,是祭祀商朝开国明君商汤王的庙宇。2011年4月,商汤庙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商丘商汤庙</b></h3><h3> 河南省焦作市有多处祭祀汤王的庙宇,如“汤王庙”、“汤帝庙”等。如现存的“汤帝庙大殿(元代)”,位于博爱县城西东王贺村、“成汤庙大殿(元代)”,位于博爱县柏山乡上屯村,均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武陟县商村的“商王庙”,与“汤帝陵”同处一地,最值得注目。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该商王庙可能是在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久,屡毁屡建。商村现存《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记载了该庙是在以前旧址基础上重建的史实。</h3> <h1><b>参考资料</b></h1><h3>[1]商汤革命 伐桀灭夏.中国网。</h3><h3>[2]商丘.商汤和伊尹.新浪网。</h3><h3>[3]商丘.走进商汤建都地商族发祥地 拜谒华商始祖。</h3><h3>[4]《孟子·藤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h3><h3>[5]《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h3><h3>[6]中国历代帝王 商汤.中国网。</h3><h3>[7]《史记·卷三·殷本纪》:以告令师,作汤誓。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h3><h3>[8]《汉书·律历志》:‘成汤方即世崩没之时,为天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故《书序》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使伊尹作《伊训》”。《伊训》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据此,则自汤元年至太甲元年为十三年,汤在天子位凡十二年。</h3><h3>[9]《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韩诗内传》:‘汤为天子十三年,百岁而崩。’</h3><h3>[10]《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左传曰:“昔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始封商也。</h3><h3>[11]《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h3><h3>[12]《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成汤,自契至汤八迁。【集解】孔安国曰:“十四世凡八徙国都。”</h3><h3>[13]《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原注:成汤元年。《尚书序》:‘汤始居亳。’</h3><h3>[14]《史记 殷本纪第三》:成汤,自契至汤八迁。集解孔安国曰:“十四世凡八徙国都”,汤始居亳,集解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正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帝喾所都也,汤都也”。从先王居,集解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h3><h3>[15]《水经注·汳水》:“如孟子之言汤居亳,与葛为邻,是即亳与葛比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宁陵去偃师八百里,不得童子馈饷而为之耕。今梁国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师也。”</h3><h3>[16]商汤革命 伐桀灭夏.任用仲虺、伊尹。</h3><h3>[17]《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载: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水经·巨洋水注》、《汉书·地理志》注、《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瓒曰:"太康居斟寻,桀亦居之”。</h3><h3>[18]《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载:十七年,商使伊尹来朝。《孟子·告子下》:‘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h3><h3>[19]《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载:二十年,伊尹归于商及汝鸠、汝方,会于北门。《尚书序》:‘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h3><h3>[20]《白虎通义》卷九:“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商曰牖里,周曰囹圄”。</h3><h3>[21]《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史记·夏本纪》:‘桀乃召汤而囚之于夏台。’</h3><h3>[22]《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诸侯由是叛桀附汤,同日贡职者五百国”。</h3><h3>[23]二十三年,释商侯履,诸侯遂宾于商。《书钞》十引《尚书大传》:‘桀无道,囚汤,后释之,诸侯八译来朝者六国’。</h3><h3>[24]《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遂征韦,商师取韦,遂征顾。《诗·商颂》:‘韦、顾既伐’。</h3><h3>[25]商汤革命 伐桀灭夏(组图)征伐韦、顾、昆吾。</h3><h3>[26]《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商会诸侯于景亳。《昭四年左传》:‘商汤有景亳之命’。</h3><h3>[27]《史记·夏本纪》桀渭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h3><h3>[28]《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h3><h3>[29]《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h3><h3>[30]商汤革命 伐桀灭夏.鸣条之战 伐桀灭夏。</h3><h3>[31]《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五年,作《大濩乐》。《吕氏春秋·古乐篇》:‘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濩》’。初巡狩,定献令。《逸周书·王会解》:‘汤问伊尹曰:其为四方献令’。</h3><h3>[32]《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七年,迁九鼎于商邑。《左·宣三年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h3><h3>[33]《史记 殷本纪》:葛伯不祀,汤始伐之。集解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地理志曰:葛今梁国宁陵之葛乡。</h3><h3>[34]《史记·殷本纪》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h3><h3>[35]任用仲虺伊尹.中国网[2016-06-02]。</h3><h3>[36]征伐韦、顾、昆吾 剪除夏桀羽翼。</h3><h3>[37]《白虎通义》卷九。</h3><h3>[38]鸣条之战 伐桀灭夏</h3><h3>[39]《墨子·贵义喻》: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h3><h3>[40]《史记·殷本纪》曰:“汤德至矣,及禽兽”。</h3><h3>[4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h3><h3>[42]《商丘地区志》古迹桑林:上世纪80年代,在夏邑桑堌集东南500米处的吴家寺,发现一大型文化遗址,其中有几块汉画像石,画石内容为凸形高台,台上植常青树,树上一鸟形如燕子,疑喻“玄鸟生商”之意。有绶带系于壁,表示一种大祭行为,意即体现成汤祷天求雨之举,王良田《玄鸟扶桑画像石研究》。其二,宋国都城东门曰桑林门,正与成汤求雨处的桑林,与今之桑堌集相对应。这应是宋人追念其先公先王的圣德在都城建筑理念上的一种反映。正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所说“宋城旧都及桑林之门当即望祭桑林之处”。其三,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当时成汤以盛乐和舞蹈祈雨于桑林,颂歌之名称为《大濩》,后世沿袭,遂有桑林之乐与桑林之舞。春秋时宋国宋公曾以桑林之乐接待鲁国国君。其四,更为重要的证据是董作宾先生所撰《帝辛日谱》,见《殷历谱》载有帝辛征人方途中在“女桑”,当为昔日之桑林所留下的卜行辞。卜行辞说:“辛酉王卜,在女桑贞,今日步于女桑,亡巛”?骨五之五。此卜辞说明,帝辛十祀十一月二十一日征人方途中到了女桑,并且逗留四、五日,才于二十六日到了女桑。据“女桑”所处的方位,是在永城酂城西北,夏邑县西稍偏南,睢阳古城的东南方向,为昔日之桑林,今日之桑堌。另据有关典籍记载,古代商丘一带农桑耕织并举,蚕桑事业已风行于商代,桑堌植桑养蚕颇著盛名。“女桑”字从女从桑,是一形声字,是“蚕曰条桑,取彼斧忻,以代远扬,猗彼女桑”的反映。加上帝辛对此地如此重视,逗留时间较长,此地也属于帝辛“告于大邑商”的范围。此外,在自成汤至太戊期间所发生的帝沃丁以礼葬伊尹于亳地,今虞城谷熟镇南,以及亳廷桑谷事件均发生在商亳及其附近,为汤都亳在商丘的有力佐证。</h3><h3>[43]《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吕氏春秋·顺民篇》:‘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雨乃大至’云云,上五年连书大旱,亦本此。</h3><h3>[44]《淮南子主术训》说:“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h3><h3>[45]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宋国都城池:“其城东门曰杨门,又东北门曰蒙门,南门曰卢门,东南门曰垤泽门,西北门曰曹门,北门曰桐门,又外城门曰桑林门”。</h3><h3>[46]《吕氏春秋》:“昔者汤克夏而正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h3><h3>[47]《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则云:“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h3><h3>[48]《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h3><h3>[49]杨宽《古史辨》第七册上。</h3><h3>[50]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国网</h3><h3>[51]《逸周书·卷六》.国学导航。</h3><h3>[52]《商周史料考证》第17—18页。</h3><h3>[53]《吕氏春秋·仲秋纪》.古诗文网。</h3><h3>[54]《艺文类聚·卷十二·帝王部二》.国学网。</h3><h3>[55]文心雕龙 卷十一,卷二十.国学网。</h3><h3>[56] 唐·李世民《帝范》.国学导航。</h3><h3>[57]《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国学导航。</h3><h3>[58]《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五·舆地考一》.国学导航。</h3><h3>[59]《续藏书》:“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盖自其托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时时用兵,时时禁谕诸将,无一字而非恻怛,亦无一字而不出于忠诚。故天下士咸愿归而附之,而乐为之死也”。</h3><h3>[60]《明史·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国学导航</h3><h3>[61]《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国学网。</h3><h3>[62]《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集解列女传曰:“汤妃有莘氏之女”。正义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h3><h3>[63]《古烈女传.卷之一,母仪传 ◎汤妃有孂》:汤妃有孂者,有妊氏之女也。殷汤娶以为妃,生仲壬外丙,亦明教训,致其功。有妊之妃汤也,统领九嫔,后宫有序,咸无妒媢逆理之人,卒致王功。君子谓妃明而有序。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贤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其有孂之谓也。</h3><h3>[64]唐代《括地志》曹州洛州均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h3><h3>[65]《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引《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h3><h3>[66]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始。【雷氏曰】桐与汤墓无涉。桐,亳东之邑即《续汉郡国志》所云桐亭。又按:赵岐注桐为邑,亦不云是葬地。余读后汉《郡国志》,梁国有虞县,有薄县。虞则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汤冢。余即如皇甫谧以正之曰,放太甲于桐,桐在今虞城县,去偃师亦八百余里,伊尹既以身当国于偃师,又焉能时时于桐训太甲乎。仍属谷熟方近。</h3><h3>[67]《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云:“汤冢在济阴薄县北郭,冢四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h3><h3>[68]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3><h3>[69]商丘最高的高台建筑南亳社区汤王台高达18米。河南省人民政府。</h3><h3>[70]商丘市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h3><h3>[71]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文物网。</h3><h3>[72]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文物网。</h3><h3>[73]成汤陵汤王庙.中国网。</h3> <h1><b>伊尹 [yī yǐn]</b></h1><h3> 商朝政治家,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挚,生于莘国。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h3><h3> 伊尹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商汤三聘之后,辅助商汤打败夏桀,为商朝的建立做出不朽功勋。拜为尹(丞相),尊号"阿衡",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即《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富强兴盛立下汗马功劳。</h3><h3>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逝世,终年一百岁,以天子之礼葬于亳都,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后世奉祀为“商元圣”。</h3><h3> 毛泽东在《毛泽东早期文稿》给予高度评价;“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h3><h3>本名:伊挚</h3><h3>别称:阿衡、伊尹</h3><h3>所处时代:夏末商初</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空桑</h3><h3>主要作品:《汝鸠》《伊训》</h3><h3>主要成就:辅佐成汤建商灭夏</h3><h3>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h3><h3>陵寝:伊尹墓</h3><h3>尊称:“商元圣”</h3><h3> 他辅助商汤灭夏朝,用烹饪理论治理天下,并成为政厨医领域的鼻祖。商代名相伊尹出生于空桑,空桑是上古时代的地区名,沿用至东周晚期,此地区属于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兖州主要区域在今山东西南部的菏泽与济宁,以及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等地。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h3><h1><b>人物生平</b></h1><h3> 伊挚,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h3><h3> 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h3><h3> 他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回头看时那里村落成为一片汪洋,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隶厨师抚养他。这一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而他的母亲就是那个采桑的女奴。</h3><h3>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因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在今嵩县空桑涧西南,有个平兀如几的小山,就是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而在城南沙沟龙头村的“元圣祠”右厢房则专修有三聘台以供后人凭吊。由于有莘王并不答应商汤聘任伊尹,商汤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挚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h3><h3> 《孟子》:“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又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伊尹教给商汤一些什么知识呢?《孟子·万章》说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教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h3><h3>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交,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决定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h3><h3> 大约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决定再次停止对夏王的贡纳,夏桀虽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师不起”,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人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立即下令伐夏。汤在灭掉夏王朝的三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在夏王朝的心腹地区鸣条之战,是伊尹教给商汤的伐夏战略,不久夏朝灭亡。</h3><h3>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史记·殷本纪》皇甫谧注云:“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则,作天下楷模,师范天下。《尚书君爽》引周公语说“伊尹格于皇天”,是代天言事的。他的话就等于天意,所以,可以说伊尹是太上教师。他曾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并自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子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伊尹以先知先觉自居,把自己的话视为最高教义用以教育人民,大有舍我其谁的派头。可见伊尹是全国拥有最高师权的人物。</h3><h3>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即成汤墓葬之地桐宫,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h3><h3> 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h3><h3> 根据陈君俭发现并且编辑的商周干支年表,伊尹卒于沃丁丁未年,这也是众多甲骨文为什么记载祭祀伊尹必有丁的缘由。因此有关伊尹的各甲骨文年代,相互关系可以由此一一查证。</h3><h1><b>主要成就</b></h1><h3><b>医学</b></h3><h3> 根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蜚声远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说文》释“尹”作“治也”。古文字学家康殷就指出:尹,“象手执针之状,示以针刺疗人疾病”;官名尹“同样是医疗治调之意的引申转化”。“伊尹”同时具有来自伊水的医和相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伊水的巫师。</h3><h3> 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在“道家”类中著录有伊尹所著《伊尹》五十一篇。班固注曰:汤相。此书又与《太公》、《管子》、《鹖冠子》、《淮南王》等同被班固列为兵家,似又可以当做兵书。小说类著有《伊尹说》二十七篇。班固注曰:“其语浅薄,似依托也”。玉函山房辑佚书有《伊尹书》一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也有伊尹篇。</h3><h3> 商代给后代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就是殷墟甲骨文,甲骨文的产生就是由巫师主持祭祀鬼神,占卜吉凶,其中还有祭祀伊尹的内容,在甲骨文中有“伊尹”、“伊”、“伊奭”、“黄尹”诸称皆指伊尹。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身、疾足、疾止、疾育、疾子、疾言、蛊、龋等,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虽然不能说与伊尹有直接关系,但伊尹肯定参与过类似占卜活动。</h3><h3> 《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晋代皇甫谧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南朝梁陶弘景在列数古代医哲先贤时也不忘伊尹的功绩:“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明李梴也历代上古医家圣贤中也记载:“伊尹殷时圣人。制《汤液本草》,后世多祖其法”。</h3><h3> 元代王好古撰有《汤液本草》一书,他坚信汤液就是伊尹所创立的:“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h3><h3> 历代医家皆对伊尹创制汤液的故事深信不疑。元代起的三皇庙中,伊尹已列配享,与上古传说的医家进入医家朝拜的殿堂。清代陆以湉记载了京师先医庙的沿革情况,在先医庙诸位名医中,伊尹赫然在位:“京师先医庙,始于明嘉靖间。按:元贞年间建三皇庙,内祀三皇并历代名医十余人,至是始定为先医庙。本朝因之,中奉伏羲,左神农,右黄帝,均南面,句芝、风后,东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东向,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仓公淳于意、华佗、皇浦谧、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宗素、李杲,皆西向,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仲景、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孙思邈、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皆东向,以北为上,岁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致祭”。</h3><h3> 还有人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三圣人”的说法。“隐医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亦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卜。孰谓方技之士岂无豪杰者哉”?</h3><h3> 清代徐大椿则认为汤液并不是伊尹发明的,而是至商代伊尹时开始盛行而已:“《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尹始也”。</h3><h3> 1985年当代名医姜春华在《中医杂志》撰文指出《伤寒论》与《汤液经》的渊源关系。依据除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之外,还有一部敦煌石室唐写卷子本的传抄本,梁·陶弘景《用药法要》。该书说:“诸名医辈张玑……等,咸师式此《汤液经》法”。并细数了其中的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乌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阳旦汤、阴旦汤等。其实关于《伤寒论》来源问题历代医家并不避讳,王好古曾说:“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清代陈修园也指出:“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之方,即其遗书也”。</h3><h3> 伊尹的《汤液经》在宋代时民间还有残存,如《普济本事方》在大柴胡汤方的最后一味药大黄后即以小字说明:“伊尹《汤液论》大柴胡同姜枣共八味,今监本无,脱之也”。[再如朱肱《类证活人书》在桂枝加葛根汤方后注中也说明:“伊尹《汤液论》桂枝汤中加葛根,今监本用麻黄误矣”。《阴证略例?伊尹汤液论例》也进一步指出:“朱奉议云仲景泻心汤比古汤液则少黄芩,后人脱落之。许学士亦云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八味,今监本无大黄,只是七味,亦为脱落之也。以是知仲景方皆《汤液》也”。</h3><h3> 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h3> <h3><b>厨艺</b></h3><h3> 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伊尹由厨入宰的经历,从史料记述中可知,伊尹先是当过奴隶的,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以伊尹来比喻技艺高超的厨师的词语也不少。</h3><h3> “伊尹煎熬”枚乘《七发》,“伊公调和”梁昭明太子《七契》,《史记》“伊尹负鼎”,“伊尹善割烹”《汉书》等。《鹖冠子·世兵篇》还有“伊尹酒保”的记载,表明伊尹曾在餐馆干过。伊尹建树卓著,烹饪理论与实践较全面。记载伊尹烹饪实践的倒不多,只有说他去见商汤时烹调了一份鹄羹(天鹅羹)很受青睐。但从《吕氏春秋·本味篇》伊尹说汤以至味那些话来看,他的烹饪理论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虽然他是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但若无对烹饪理论的研究和烹饪实践的体会,是不可能说得那么在行、那么精辟的。中国著名烹饪理论学者熊四智先生在《当立伊尹为厨坛始祖》一文中说: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伊尹说,美味的烹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说,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伊尹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h3><h3> 与此同时,伊尹又为商汤讲了当时可以制作美味的各种名特产品。在中国几千年烹饪技术发展长河中,曾经出现了许多的技艺高超的名人,如帝尧时代传说中的彭铿、周朝的太公吕望,春秋时代的易牙等。这些人都各有专长,而且在烹饪技术的发展中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伊尹在烹调技术及其烹饪理论等方面独树一帜。厨艺,只是伊尹众多本领中的一种。伊尹是中国烹饪之圣。如今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中国烹饪的同行也都奉伊尹为中国的“厨圣”、“烹调之圣”。</h3><h3><b>军事</b></h3><h3> 伊尹在军事方面的活动,主要是参与了灭夏战争的策划、准备与实施。关于汤灭夏之战,史料欠缺,现今所知的有关记载亦多是语焉不详,尤其是对战役战斗的记载极少,难以全面详实地叙述,但关于灭夏战略的谋划、准备和实施,古文献中略有涉及。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伊尹在灭夏之战中所起到了重要作用及其对军事认识的深刻和驾驭军事的杰出才能。他对中国军事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h3><h3> 第一,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之后,政治与军事便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关系,政治的兴衰与战争的胜败密不可分,而人心的向背正是政治形势的反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心向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各有不同。在夏商之交,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发展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不高,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生产水平还很低,还具有对自然不可抗拒的依赖性。有神论的唯心世界观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唯天是尊,唯天是教,人们认为上天是人世的最高主宰,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都受上天支配,这反映到政治上就是神权政治。最高统治者以上天之子自居,其权力和行为被视为上天意志的体现,因此,每有重大举措必祈请上天,祭祀神祖,以求福佑。每次战争更是如此,战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祷外,还要占卜请示,以决定行动和指导作战。但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伊尹通过对过去战争的总结,隐隐约约地发现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意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于是开始冲破天命思想的束缚,把注意力用于研究人心向背这一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视民知治不”的思想,即把民众是否拥护最高统治者,看作是衡量国家统治兴亡的一个重要尺度,进而将这一思想用于指导灭夏战争。</h3><h3> 为了弄清民众对夏桀的态度,伊尹前往夏任官,借机探察民情。他看到桀“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情况后,即大胆判断“夏命其卒”,认为夏已出现了灭亡的征兆,因而与汤共同下定灭夏的决心。在战争准备期间,伊尹仍以此为指导,一方面极力宣传夏之暴政,进一步促使人们对夏的厌恨;另一方面针对“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的现实,强调广布仁德,宽以治民,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参见前文汤灭夏之战),对内扩大民众的拥护,对外争取其他方国的支持,颂声四起。不少方国归附,从而收到了抑彼扬己之功,使人心背夏而向商,九夷不起即为明证,为灭夏战争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h3><h3> 人心向背影响战争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众所周知的公理,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却是前无古人的创造。伊尹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并用于指导战争,不能不说是对中国军事发展的重大贡献。</h3><h3> 第二,“上智为间”的谋略。间谍情报战,在现代战争中已不新鲜,但在中国古代早期战争或者说在伊尹之前则是未曾有过的。当然在人类早期战争中也注意到了侦察敌情的重要,但在神权统治时代,这种侦察只是纯军事的战场侦察,而没有深入到敌人内部从事情报搜集和瓦解敌人关系的工作。只有当伊尹认识到民心向背对战争的作用之后,才以到夏任官的名义打入夏王朝内部开展情报工作。如果说伊尹第一次赴夏是为了侦察夏王朝的政情民情,以便制定灭夏计划的话,那么第二次赴夏则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情况,而且还利用所掌握的情报,联络夏臣和当时已失宠于桀的妺嬉,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实力,为后来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h3><h3> 据《竹书纪年》载:桀“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嬉(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吕氏春秋》亦有类似记载,充分肯定了伊尹用间的作用。后来孙武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用间》)。“用间”的重要性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而伊尹作为中国军事史上“用间”第一人,其功劳不言可知。</h3><h3> 第三,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能否运用发展的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行止进退,是谋事成事的关键。对于战争而言,能否正确认识判断形势并选择有利战机显得尤为重要。</h3><h3> 商汤经“十一征”后,不仅剪灭了亲夏的方国,而且扩大了统治区域,实力大增,灭夏的战争准备工作业已完成。当时夏王朝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呈现出分崩离析之势,在此形势下,向夏发起最后总攻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伊尹为确保战争的胜利,考虑到夏虽然已近末日,然而它为中原之主已历时 400 余年,其声威余绪,不可忽视;再者商为夏之方国,商伐夏有以下犯上之嫌,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轻动,因此认为一定要等大多数方国都不支持夏桀时方可进攻。于是为试探各方国诸侯的人心向背,伊尹建议汤停止向夏进贡,以观反应,桀怒而“起九夷之师”,准备大举伐商。伊尹见九夷等方国仍心向夏桀并听从桀的调遣,因此认为决战时机没有完全成熟,遂与汤复朝贡谢罪,假意忠诚以伺时机。第二年伊尹建议再次绝贡,桀又召诸侯在有仍会盟,准备伐商,此次不仅九夷之师不奉夏命(《说苑·权谋》),而且有缗氏首先叛反(《左传·昭公四年》)。伊尹看到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夏桀已完全陷入孤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向夏发起总攻,结果大获全胜,一举灭夏。</h3><h3> 在天命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伊尹不是通过占卜、观象来决定是否发动和何时发动战争,而是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充分认识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由人〈即他自己〉来把握和选择战机,实属难能可贵。</h3><h3> 伊尹在军事上的成就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在前文所述的诸如孤立敌人、壮大自己、迂回包抄和切断敌人后路等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其最突出的贡献则在于不受时代的束缚,大胆冲击天命观禁锢,较清醒地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主体作用;其战略和选择有利战机均得于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这对于中国军事的发展尤其是战略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军事谋略家。</h3><h3><b>竹书纪年</b></h3><h3> 《竹书纪年》说伊尹放太甲是自立为天子,以后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对于这个说法目前众说纷纭,虽然在商代的卜辞中屡见致祭伊尹的记载,但是也存在太平天国诛杀杨秀清后设立东王升天节的事例,仅凭伊尹在商代受到祭祀就否认竹书纪年的记载是不可取的,伊尹在商代的地位之尊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而且还有大乙成汤、伊尹并祀的卜辞。直到春秋时叔夷还说:“伊少(小)臣佳辅,咸有九州,处(土禹,禹)之堵(土)”《叔夷钟》铭,赞扬伊小臣(即伊尹)辅佐商汤取得天下。这同《尚书》、《诗经》称颂伊尹“左右商王”的功业是一致的。可见,伊尹不仅授成汤以帝王之术,辅佐成汤建立商朝取得天下,而且对“颠复汤之刑”(《孟子 万章》)、不守成汤法度,胡作非为的太甲的教育,也是卓见成效的。在帝王教育方面,伊尹堪称典范。</h3><h3></h3> <h3> 隋唐孔颖达(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在《尚书正义》中,对《竹书纪年》的相关记载,做了辩证。《书.太甲下》:伊尹既复政厥辟(还政太甲),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告老归邑,陈德以戒)。孔颖达云:纪年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乃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案此经序,伊尹奉太甲,归于亳。其文甚明。左传又称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孟子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伊尹不肯自立,太甲不杀伊尹也。必若伊尹放君自立,太甲起而杀之。则伊尹死有馀罪,义当污官灭族。太甲何所感(音憾)德,而复立其子,还其田宅乎?纪年之书,晋太康八年,汲郡民发魏安僖王冢得之。盖当时流俗,有此妄说,故其书因记之耳。</h3><h3><b>历史名相</b></h3><h3> 由于商代有关伊尹的文献极缺,所以伊尹在做“师仆”时如何对奴隶主贵族子弟施教,在被封为尹后,又是怎样在宫廷中施教,很难勾画出一个像样的轮廊。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还可以从《尚书》、《孟子》、《吕氏春秋》、《史记》等书中找出一些零星的记载。</h3><h3> “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伊尹就是被称为“格于皇天”的天的代言人。“格”,也称“格人”,是人和天之间的媒介。商代 “率民以事神”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巫教。说伊尹是太上老师,就是因为他是“格于皇天”的“格人”,亦即巫师。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传天意,在《伊训》中伊尹告诫太甲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传意,说明老天爷要用降百祥奖励作善者,降百殃惩罚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祸福对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设教思想的体现。</h3><h3> 虽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觉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给君权涂上神授的色彩,以统治百姓。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从天意,天必警以祸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别是帝王的道德修养。在《太甲》篇中伊尹通过太甲反省认识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逃)”。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作用。伊尹还申诰太甲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亲。他还说:“天难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说老天爷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则统治九州的权利就要失去。如果轻漫祖先和神灵,虐杀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纯一之德。虽然伊尹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神权政治服务的唯心主义,但其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归于一德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h3><h3> 在政治上,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做国王的要“惟亲厥德,终始维一,时乃日新”。就是说要始终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识,使自己“时乃日新”,处于时时追求新的的状态中。他还强调“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主张尊贤、用贤,用人适当。他强调“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对天子负责,下保庶民安定。并视此为大臣之职。</h3><h3> 在教育上,伊尹认为“习于性成”。就是说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的习惯培养中形成的。他还说过“慎终于始”的话,可以推知他在做“师仆”时一定是十分重视幼儿的起始教育的。从他放太甲于桐宫,并著训词以促太甲觉醒的教育实践看,他已经懂得并自觉地创设特殊环境教育太甲。这说明,他已看到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恶从善,伊尹立即亲自到桐宫迎太甲还朝当政,并著书加以褒扬,这一教育实践,至少说明伊尹对太甲的激励是适时的。这叫惩恶于前,奖善于后。正确运用奖惩实施教育,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为教育方法之一。</h3><h3> 伊尹对于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视的。这从太甲改恶从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检讨的话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检讨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爷爷成汤。结果是欲败度,纵败礼,败坏了爷爷的法典,很快使灾难降于我身。老天爷作孽还可以补救,自己作孽可就没有了逃路。我过去违背师保您的教训,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称王要善始善终”。伊尹向太甲回拜时继续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协天下”。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告诉太甲,商朝所以称王天下,不是苍天偏爱商王,而是老天爷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归顺有德之王。在伊尹看来,失德则失天下,求于一德,则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关乎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所以处处强调“惟新厥德,终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强调“居上克明,居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说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诚克明,明断是非;居下的臣民对君上要克诚尽忠。修身的原则是不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则要经常检点不及他人处,做到自我完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育当代的人,这是伊尹在进行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有效方法。</h3><h3> 在道德上,伊尹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对于德和政的关系,伊尹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意思是说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众善以一贯之的程度,这要从万民是否悦服今王和后世是否尊祀七庙上得到验证。可见伊尹是主张德政的。</h3><h3></h3><h3><b>杰出庖人</b></h3><h3> 伊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烹饪届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h3><h3>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陈留县志·山川》卷九载:“伊水,在陈留东北二十里,环绕伊尹故里”。《河南通志·山川》卷之七·山川上·开封府载:“伊水,在陈留东北二十里,环绕伊尹故里” 。南宋人范成大在《揽辔录》《河南通志》卷八十拾遗附中记载:“丙寅过雍邱县(今河南开封杞县)空桑,世传伊尹生于此,一里过伊尹墓,道左砖堠石刻云汤相伊尹之墓”。南宋人周燀在《北辕录》《河南通志·古迹·开封府》卷之五十一载:“空桑城,在陈留县南十五里。</h3><h3> 《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杞县志·地理志》卷之三载:“空桑城……在雍邱县西二十里” 。《杞县志·重修伊尹庙碑》卷之二十一《艺文志》载:“开封属邑曰杞,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帝王世纪》曰:‘伊尹降生于空桑,即其地也。旧尝有伊尹庙,考之建于商、周时。邑人水旱、痨疫无不祷焉’。迨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车驾幸其庙,亲洒寰轮,刻序铭于石” 。开封杞县西空桑村现存有“宋真宗御制碑”一通,碑额为浮雕“二龙戏珠”图,下面是“宋真宗皇帝空桑伊尹庙碑赞”12个字体刚键秀丽的隶书字。碑文内容《杞县志》及《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均全录。另有数块残碑,一是记载明弘治九年杞县知县徐钟重修伊尹庙时部分捐款人姓名及钱数的残碑,一是清乾隆八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奉敕修伊尹庙时《商元圣伊尹庙碑记》,还有几块碑刻字迹漫漶,难以识别。</h3><h3> 据空桑村村民讲,伊尹庙原有一座大殿,无风雨时,能在其中听到风雨之声。伊尹庙于“文革”拆除,庙是村民集资新建起来的。伊尹后人主要居住地——开封县八里湾镇伊寨村 伊寨村又名伊尹村,村中现居住400多人,均为伊姓,已按续143代。据村民讲,他们原居住在伊庄村(现开封县罗王乡),伊庄村已无伊姓,因为伊姓都搬到伊寨村居住了。村东一里处是伊思礼葬处。墓前有清嘉庆九年伊六壁后立之碑,刻有“伊氏莘野世系表”。该村距被伊氏后人称为故里的伊庄约4公里许,伊庄周围被伊水环抱(现称圈章河),此地距陈留有莘国(即今莘口)17公里,距杞县空桑村15公里。伊寨村现存有“伊氏祖茔”、“伊尹画像”、“伊尹庙图”、《河南杞县伊氏家谱》等遗迹。据伊氏族人讲,在清康熙年间,伊尹后裔伊广雨曾身背伊尹画像到开封府要求资助,被封为“铁榜秀才”。此称号可世代相袭,哪怕不识字,只要是长门长孙,就可当铁榜秀才。在伊思礼的墓碑上亦有“□得祭田两顷四十余亩复”的文字。清嘉庆九年,伊尹后裔伊六壁续修《河南杞县伊氏家谱》。</h3><h3> 《家谱》有正本与手抄本两册,正本边角残缺,与手抄本对照,文字尚能补齐。谱中从伊尹起记134代325人,并收有伊尹画像。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孔子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伊氏一百二十代孙伊思礼、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伊氏一百三十三代孙伊六壁的序文三篇,宋真宗御制碑文及历代文人诗赞十篇;明清增修、重修伊尹空桑庙的记载三条,及空桑、陈留、商丘、偃师、内黄伊氏祠堂的记载。</h3><h3> 从伊氏家谱的序文中可以看出,伊氏后人从汉昭烈为官的第六十六代伊籍和魏时官拜司空的第六十八代伊睿起就着意于谱牒,明第一百二十代伊思礼增修成谱,伊六壁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又续修,距今200余年。伊思礼在家谱序中说:“我伊氏家谱自商、周、秦、汉以至于今有背井离乡,流寓外省者不能遍载。又有迁居他乡越数代而复故土者” 。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车驾幸杞县空桑伊尹庙,并勒石纪盛。碑文《家谱》有记载。其文曰:宋真宗御制碑赞 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咸有一德,敷祐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曰: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宾贞,五室不衰,大训可知。苹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予褒德。</h3><h3> 《家谱》对伊尹的记载较为详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代元圣名尹又名挚,夏后皋八岁庚辰四月初八日生于空桑,夏后癸三十七岁己卯耕于有莘,汤使人以币聘之,三反而后从。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适夏以观桀之政,及入夏,知桀之不可为也。复归于亳,相汤,汤崩传至太宗太甲。元祀戊申,伊尹作伊训,冬十有二月,伊尹词告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名,明言列祖之成德,以训于王。太甲不能用,二祀己酉,因即汤之墓营桐室以训太甲,使居忧焉。太甲悔过,终丧三年。三祀冬十有二月朔,遂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太甲三篇,以申戒之,于是尊之曰阿衡。及其老,作咸有一德,以政归太甲。至商王沃丁戊子八祀卒,年百三十岁,大雾三日,沃丁祀以太牢,亲临丧以报大德,葬于亳” 。</h3><h3> 《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从夏末至清,历三千四百多年,且中无缺失,实在是个奇迹。它对于伊尹研究,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于族谱学、人类学、姓氏学皆有莫大意义。</h3> <h1><b>轶事典故</b></h1><h3><b>以鼎烹说汤</b></h3><h3>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h3><h3> 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h3><h3>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h3><h3><b>发明汤药</b></h3><h3>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h3><h3><b>大濩乐舞</b></h3><h3> 汤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内连续五年大旱,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村民性命”!祷毕便坐到柴堆上。正当巫祝要点火燃柴,大雨骤然而来,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h3><h3> 成汤灭掉暴君夏桀后,命大臣伊尹改编这一舞蹈就是《大濩》,持矛以舞,象征成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救护万民,因此称“护”。古代濩和护相通。《大濩》虽然是武舞,但音乐宽厚温和,充满劝善仁爱的厚义。吴国公子季札欣赏《大濩》后感叹地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圣者如此伟大,仍会为不足感到惭愧,做圣人真是不易呢!</h3><h3> 这里不但有铿锵的音乐还有美妙的万舞,万是一种舞的专名。此外还有“嘉客”,就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后代子孙以及诸侯们,前来助祭的。可以想像到这种典礼是怎样隆重了。并且祭的第二天,按例还有举行一次祭的,叫做“肜”祭。</h3><h3> 诗经中有诗《那》记载了大濩乐舞: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h3><h3><b>商汤见伊尹</b></h3><h3>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h3><h1><b>籍贯争议</b></h1><h3> 弄清伊尹是哪里人,对于更好地研究伊尹是大有裨益的。不认真研读资料,只凭一些表面现象就对伊尹的出生地轻下断语,不但对历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读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伊尹墓伊尹祠均为后人所立,更不能作为伊尹出生地的依据。</h3><h3><b>空桑说</b></h3><h3> 《吕氏春秋》:“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h3><h3> 《大明一统志》第1828页:“空桑城,在陈留县南一十五里。帝王世纪云,伊尹生于空桑。又云,生于伊水之上”。</h3><h3> 《河南通志》第九百三十三页记载:“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生于杞之空桑(今杞县葛岗乡西空桑村),别称伊尹村”。</h3><h3> 《河南历代名人史迹》第十九页记载:“空桑城,在杞县县城西十三公里的西空桑村,旧名尹尹村,传为伊尹出生地”。</h3><h3> 《杞县志·地理》第一百零一页记载:“空桑城,伊尹生地,亦名伊尹村,即今县城西十二公里的西空桑村”。</h3><h3> 《杞县志》第十五页记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皇帝东巡,归至雍丘,莅空桑伊尹庙,祀伊尹并立石,亲作序铭”。</h3><h3><b>开封杞县</b></h3><h3> 关于伊尹的生地与故里,商朝没有文字记载,后人所记载的史料,说法不一。按多数史料和传说以及遗迹遗址的追源,今河南开封市杞县空桑村作为伊尹的生地与故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h3><h3>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至伊尹庙,祭拜伊尹。这座伊尹庙,即位于伊尹的出生地(今杞县葛岗镇空桑村)。据《杞县志·重修伊尹庙碑》记载:“开封属邑曰杞,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帝王记》曰:‘伊尹生于空桑,即其地也,旧尝有伊尹庙,考之建于商周时,邑人水旱、痨疫无不祷焉,迨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车驾幸其庙,亲洒寰轮,刻序铭于石’。”</h3><h3> 有宋一代,学术发达,饱学之士遍布朝廷,对于贤相伊尹的出生地,他们不会弄错,也不可能弄错。宋真宗亲至伊尹庙所立的原碑虽已不存,但碑额尚在伊尹庙中遗址处,笔者曾亲见。碑文也保存在《杞县志》及《伊尹世家谱》中,现誊录如下:“宋真宗御制碑赞”: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忠;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成有一德,敷?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曰: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宾贞。王室木衰,大训可知。频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予褒德”。</h3><h3> 南宋人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载:“丙寅过雍邱县空桑,世传伊尹生于此。一里过伊尹墓,道左砖堠石刻云汤相伊尹之墓”。南宋人周煇的《北辕录》也记载:“八日至雍邱县,行二十里过空桑,伊尹所生之地,又里许,伊尹墓”。</h3><h3> 位于杞县葛岗镇空桑村的伊尹庙遗址现为一所学校。前文所提到的宋真宗御制碑碑额就在这所学校的地下埋着。有几方与伊尹庙有关的碑刻,在一口枯井的井台上,还有一方更奇,竟被埋在土路中央。据资料记载,这几方碑当是历代重修伊尹庙的碑刻。</h3><h3> 伊尹尚有后裔,伊尹后裔大部分居住在开封县八里湾镇伊砦村。他们保存有伊尹画像、《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从《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序文中可以看出,伊氏后人从汉昭烈帝时为官的第六十六代伊籍和魏时官拜司空的第六十八代伊睿起就开始着意于谱牒,明一百二十代伊思礼增修成谱,清代的伊六璧又于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据伊氏后人介绍,伊氏已在这一带生活了数千年,传了140多代。</h3><h3> 清代嘉庆九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曾为《河南杞县伊氏家谱》作序,孔庆镕的夫人还亲笔画了伊尹像和伊尹庙图。以上这些证据充分说明了,伊尹的故里和出生地只能在今开封县、杞县一带。</h3><h3><b>伊水说</b></h3><h3> 《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曰伊尹’。” 东汉高诱 注:“以其生於伊水,故名之伊尹,非有讹也”。</h3><h3><b>有莘国说</b></h3><h3> 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据合阳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伊尹,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共谋大业。</h3><h3><b>菏泽曹县</b></h3><h3> 据曹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伊尹生于伊水岸边,空桑之中,被有莘国(今曹县北莘冢集)君庖人收养,指明了伊尹并非曹县人。</h3><h1><b>人物评价</b></h1><h3> 齐管妾婧:“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h3><h3> 孟子《孟子.万章》:“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纳之沟中,自任以天下重如此,故以伐夏救民”。</h3><h3> 荀子《荀子·臣道》:“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h3><h3> 高柔:“天地以四时成功,元首以辅弼兴治;成汤杖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此皆明王圣主任臣于上,贤相良辅股肱于下也”。</h3><h3> 曹髦:“伊挚之保殷邦,公旦之绥宁周室,蔑以尚焉”。</h3><h3> 刘勰《文心雕龙》:①“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②“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伊尹敷训,吉甫之徒,并述《诗》、《颂》,义固为经,文亦足师矣”。</h3><h3> 赵莹、刘昫等《旧唐书》:“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h3><h3> 李贽《续藏书》:“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h3> <h1><b>后世纪念</b></h1><h3><b>伊尹墓</b></h3><h3> 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h3><h3> 墓冢高3米、周长46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 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长方形,圆顶方座,碑高2.05米,宽0.48米,厚0.18米。篆字题名:“商元圣墓”即伊尹墓碑。</h3><h3> 1981年,“虞城伊尹墓”作为辞条收入了《中国名胜词典》。</h3><h3><b>商丘伊尹墓</b></h3><h3>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九月初九,这里都有伊尹庙会,本地及附近的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数百里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来此朝会。1984年,政府对伊尹墓进行了重修。该墓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 《竹书纪年》: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h3><h3> 《吕氏春秋》记载:“伊尹卒葬南亳”。</h3><h3><b>陕西省合阳县伊尹墓</b></h3><h3> 《通鉴外纪》记载:“伊尹生于空桑,卒葬南亳”。</h3><h3> 《商丘县志》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h3><h3> 《重建伊尹殿记略》载:“谷熟之南旧县,即古亳故墟,有冢亩余,世为伊冢,冢前建祠,祠设其像”。今店集乡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h3><h3><b>商丘伊尹墓</b></h3><h3> 《后汉书·东汉郡国志》:“梁国谷熟县有南亳,宁陵有葛伯也”。</h3><h3> 《大明一统志》:“伊尹墓,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里,墓前有庙”。</h3><h3> 《大明一统志》:“亳城,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五里,契父帝喾都亳,汤自亳迁焉。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即今宁陵县葛乡,亳乃今安徽亳州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受命之地。谷熟为南亳,汤所都”。</h3><h3> 《读史方舆纪要》:《禹贡》豫州地,古曰商丘。《左传》:高辛氏子阏伯居商丘,商汤为亳邑地。</h3><h3> 《宋州从政录》载:“伊尹墓,在谷熟镇,有庙”。</h3><h3> 《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亳,汤都也”。</h3><h3> 范文澜《中国通史》注:“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南里许”。</h3><h3><b>伊尹祠</b></h3><h3> 伊尹祠,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内,位于伊尹墓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祠堂包括: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花戏楼。此三殿是元朝张之忠和侯有造所建,明万历年间重修。</h3><h3><b>祭祀</b></h3><h3> 山东省曹县伊尹祠,据《皇览》载:“己氏城有平利乡,乡有伊尹冢”。古己氏城即今曹县楚天集,平利乡即殷庙村。殷庙村在楚丘西二十余里,西望汤陵,前有神祠,名曰“元圣祠”,为明代知县范希正重建,其规模与汤陵同例。民国时几经烽火,至新中国建立后,仅存径五步、周十五步、高丈二之古墓一丘,正殿三楹,拜三楹,伊尹等塑像,及径五尺周丈五高七尺重两千斤之大钟一口,和部分残断碣。十年浩劫祠墓夷为平地,碑碣大钟亦荡然无存。近几年,曹县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新建了墓祠。</h3><h3> 河南嵩县城南沙沟龙头村,明代曾重修过的“元圣祠”。祠堂有副对联说:“志耕莘野三春雨,乐读尼山一卷书”。上联说的是伊尹事耕桑于莘野,下联是说孔丘著书于尼山。可见古人是把伊尹和孔丘等量齐观的,一个是元圣,一个是至圣。1983年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市偃师市西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发掘的商城遗址,怀疑此处为商都西亳,进而推断伊尹死后葬于此处,但洛阳至今仍没有发现伊尹墓。</h3><h1><b>参考资料</b></h1><h3>[1]《水经注疏·郦道元·卷十五·伊水篇》: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国学导航 2016-09-03。</h3><h3>[2]《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曰伊尹’。” 高诱注:“以其生於伊水,故名之伊尹,非有讹也”。</h3><h3>[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伊尹,名挚,前1649年-前1549年?,出生于有莘国空桑涧,因为其母亲为侁民,在伊水住居,以伊为氏。</h3><h3>[4]《大明一统志》:“亳城,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五里,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即今宁陵县葛乡,亳乃今谷熟县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受命之地。谷熟为南亳,汤所都”。</h3><h3>[5]《读史方舆纪要》:《禹贡》豫州地。古曰商丘。《左传》:高辛氏子阏伯居商丘,商汤为亳邑地。</h3><h3>[6]《竹书纪年》: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h3><h3>[7]《宋州从政录》载:“伊尹墓,在谷熟镇有庙”。</h3><h3>[8]《三家注史记·殷本纪第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亳,汤都也”。</h3><h3>[9]《墨子·尚贤上》:“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h3><h3>[10]《尚贤中》:“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h3><h3>[11]《尚贤下》:“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汤得而举之,立为三公”。</h3><h3>[12]河南虞城:魏堌堆村寻伊尹(足迹),河南频道.人民网 [2018-12-29]。</h3><h3>[13]《太平御览》、《初学记》引《帝王世纪》:“帝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h3><h3>[14]独家调查:名相伊尹,家在何处?网易新闻 [2017-06-20]。</h3><h3>[15]伊尹.合阳县人民政府 [2016-12-10][16]伊尹.曹县人民政府 [2016-12-10]</h3><h3>[17]《列女传·辩通》:齐管妾婧:其妾婧进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家之事耶?君之谋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谓也”?</h3><h3> “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榇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h3><h3> 于是管仲乃下席而谢曰:“吾请语子其故。昔日,公使我迎甯戚,甯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谓,是故忧之”。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甯戚之欲得仕国家也”。管仲大悦,以报桓公。</h3><h3>[18]《孟子 万章》: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纳之沟中,自任以天下重如此,故以伐夏救民”。</h3><h3>[19]《荀子·臣道》:“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吉凶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足以稽矣”。</h3><h3>[20]《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魏初,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柔上疏曰:“天地以四时成功,元首以辅弼兴治;成汤杖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此皆明王圣主任臣于上,贤相良辅股肱于下也。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裨起天听,弘益大化”。帝嘉纳焉。</h3><h3>[21]《晋书 卷二 帝纪第二》癸巳,天子诏曰:"朕闻创业之君,必须股肱之臣;守文之主,亦赖匡佐之辅。是故文武以吕召彰受命之功,宣王倚山甫享中兴之业。大将军世载明德,应期作辅。遭天降险,帝室多难,齐王莅政,不迪率典。公履义执忠,以宁区夏,式是百辟,总齐庶事。内摧寇虐,外静奸宄,日昃忧勤,劬劳夙夜。德声光于上下,勋烈施于四方。深惟大议,首建明策,权定社稷,援立朕躬,宗庙获安,亿兆庆赖。伊挚之保乂殷邦,公旦之绥宁周室,蔑以尚焉。朕甚嘉之。夫德茂者位尊,庸大者禄厚,古今之通义也。其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h3><h3>[22]《文心雕龙·铭箴》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虡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慎德。盖臧武仲之论铭也,曰:“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楛矢,令德之事也;吕望铭功于昆吾,仲山镂绩于庸器,计功之义也;魏颗纪勋于景钟,孔悝表勤于卫鼎,称伐之类也。若乃飞廉有石棺之锡,灵公有夺里之谥,铭发幽石,吁可怪矣!赵灵勒迹于番吾,秦昭刻博于华山,夸诞示后,吁可笑也!详观众例,铭义见矣。</h3><h3>[23]《文心雕龙·才略》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虞夏文章,则有皋陶六德①,夔序八音,益则有赞,五子作歌,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伊尹敷训②,吉甫之徒,并述诗颂,义固为经,文亦足师矣。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玕之圃,焜耀似缛锦之肆,薳敖③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以文胜从飨,国侨以修辞捍郑,子太叔④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之标者也。</h3><h3>[24]旧唐书太宗本纪下国学网 [2017-09-01]</h3><h3>[25]《续藏书》“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盖自其托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时时用兵,时时禁谕诸将,无一字而非恻怛,亦无一字而不出于忠诚。故天下士咸愿归而附之,而乐为之死也”。</h3><h3>[26]伊尹墓.新浪网 [2014-12-22]</h3><h3>[27]魏堌堆村寻伊尹.网易新闻 [2017-06-20]</h3><h3>[28]探秘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之四拜谒伊尹祠.中国广播网 [2016-01-03]</h3><h3>[29]商丘地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商丘地区志》郑州三联书店1996.8:P1479—P1507 第三十二篇 文物</h3><h3>[30]《吕氏春秋》记载:“伊尹卒葬南亳”。</h3><h3>[31]《通鉴外记》记载:“伊尹生于空桑,卒葬南亳”。</h3><h3>[32]《商丘县志》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h3><h3>[33]《重建伊尹殿记略》载:“谷熟之南旧县,即古亳故墟,有冢亩余,世为伊冢,冢前建祠,祠设其像”。今店集乡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h3><h3>[34]《后汉书·东汉郡国志》:“梁国谷熟县有南亳,宁陵有葛伯也”。</h3><h3>[35]《大明一统志》:“伊尹墓,在归德州城东南四十里,墓前有庙”。</h3><h3>[36]范文澜《中国通史》注:“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南里许”。</h3> <h1><b>仲虺</b></h1><h3> 仲虺,华夏族,奚仲后裔,薛方国君主,薛,今山东滕州官桥镇薛国人,汤灭夏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h3><h3>本名:仲虺</h3><h3>别称:莱朱</h3><h3>所处时代:商汤时期</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h3><h3>主要作品:《仲虺之诰》</h3><h3>主要成就:汤革夏命,商汤革命</h3><h3>所属作品:《左传》《尚书》</h3><h3>职位:政治家、军事家</h3><h3>故城:薛国故城</h3><h3>城市:山东省滕州市</h3><h3>墓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宋天堌</h3><h3>姓氏:任姓</h3><h3><b>简介</b></h3><h3> 仲虺【huǐ 】,姓任,又叫莱朱,又名中垒,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薛国国君,是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辅佐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成为一代名相。据说其出生时雷声虺虺,闪电如蛇,大雨倾盆,解了家乡多年的的旱灾。古时候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因为下雨时闪电就像一条条长蛇飞舞,于是他的父亲给儿子起名叫“虺”,并给他以赤蛇纹身。因排行老二,所以叫任仲虺[2]。</h3><h3> 仲虺24岁继薛国国君之位,他是一位极具才华与政治远见的人物 。居薛期间,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带领薛地民众,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各个村落在低洼地带打井取水,发展农业。他还倡导人们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他设立农官,教人民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来提高土地的肥力。仲虺还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帛等,都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仲虺的带领下,薛国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而此时的夏王朝,已是江河日下、众叛亲离。仲虺高瞻远瞩,欣然加入商汤灭夏的行列中,成就了一番伟业。</h3><h3> 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身为商汤的“左相”,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h3><h3> 《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h3><h3> 《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仲虺的治国之道曰:“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这里讲的“国之利”,即《左传·宣公十二年》仲虺所云:“取乱、侮亡、兼弱也”。</h3><h3> 《尚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h3><h3><b>政治主张</b></h3><h3> 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当下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左传》襄公三十年,子皮说:“《仲虺之志》云:‘乱者取之,亡者悔之’。”,可见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定主张。</h3><h3><b>仲虺作诰</b></h3><h3> 《仲虺之诰》,《尚书·商书》</h3><h3>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h3><h3> 仲虺乃作诰,曰:</h3><h3> 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h3><h3>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h3><h3>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h3><h3>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h3><h3><b>译文:</b></h3><h3> 汤和仲虺挥师大破夏军,歼灭了夏军主力,自夏凯旋,到了大坰,仲虺作诰,也就是天子的告示。成汤将桀流放在南巢,心有惭愧,说:“我恐怕来世的后人,会以我作为口实。”</h3><h3> 仲虺于是作诰,说:呜呼!思考那上天生育的这些人民都有七情六欲,没有君主就会混乱,只有天生聪明的人时常能治理。那夏桀昏乱得到报应,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赐给大王勇气与智慧,用标志端正万邦,继承大禹所继承的,遵循大禹的典籍常规,把这些尊奉为天的命令。</h3><h3> 夏王桀有罪,诈称的诬辞来自上天,来对老百姓发布命令。上天使用了不善良的夏桀,从而使商接受了上天命令,使我们的军队明白。简慢贤能依附势力,这种人确实有许多同党。从我们在夏朝立国开始,他们就把我们商看成是禾苗里的杂草,谷粒中的空壳。我们商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害怕,没有哪一个人不担心无罪而招来横祸。况且我们商的美德善言,能够动人听闻。</h3><h3> 大王您不亲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勉力品德之人用官位来勉励,勉力功绩之人用奖赏来勉励。任用别人就象任用自己一样深信不疑,改正过错后就无遗憾。能够宽厚能够仁爱,对亿万人民明确地显示了诚信。</h3><h3> 葛伯与送饭者为仇,您的的征讨从葛国开始。您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您前去,都举家欢庆,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吧,君王来了我们就更生了”。人民拥戴商汤已经很长久了。</h3><h3> 帮助贤能辅佐有德,显示忠诚举荐善良,兼并弱小攻击昏昧,夺取动乱之国侮辱亡国君主,推翻亡国之君巩固可存之主,邦国就会昌盛。德行日日更新,天下万邦都装胸怀;内心自我满足,亲戚也会背离。君主勉励于大的德行,在百姓中建立起品德,以最佳行为方式来控制事物,以社会行为规范来控制人心,留传给后代子孙。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呜呼!要谨慎结局,就要从开始做起。树立起社会行为规范,颠覆昏暴的君主。恭敬崇尚天道,才能永保天命。</h3><h3> 仲虺,商汤的政治助手。商汤把夏桀的政权打垮之后,夏桀逃到了一个名叫南巢的偏远地方。虽然给夏桀留了一条生路,但是,商汤还是感到不安和愧疚,他担心后世之人会反反复复地议论他,指责他的失德之举:把天子都流放了。就在商汤没完没了地自责之际,仲虺写下了这篇诰词,其中心思想,是宽慰商汤:你毋须自责,你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概而言之,这是一篇揣摸“上意”的经典之作,是一篇典型的“颂圣”之作。那么,仲虺是如何完成他的“颂圣之旅”的呢?</h3><h3> 仲虺首先从政治哲学的层面上,论证了商汤打垮夏桀的正当性。他说,假如没有君主,民众就会为所欲为,这就会导致祸乱。因此,上天安排了聪明的圣王来治理民众,防止祸乱。但是,夏桀却不是上天安排的圣王。因为他不符合圣王的条件。他为人昏乱,不能体恤民众疾苦;在他的治理之下,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面临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上天特别赋予您智慧与勇气,是要让您救民于水火,成为民众的依靠。</h3><h3> 接下来,仲虺又进一步告慰商汤:夏桀的罪,在于伪造天命,虐待民众。上天认为他不善,才把治理天下的重任托付给您。从前,我们商国立于夏朝,就像良苗生于莠草之间,虽不乏圣贤,却没有权势,因而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依附。再加上我们远播的善德之声,确实是很危险的,这就仿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种情况下,只因为您不近声色,不爱财利,您把官职交给德高之人,把奖赏颁给功大之人,您的宽厚之德渐渐昭明于天下。因而,从征伐葛伯开始,您东征,则西夷埋怨您;您南征,则北狄埋怨您——都埋怨您把他们放在后面了。他们盼望您早日降临,如久旱之盼云霓,如罪人之盼福音。</h3><h3> 读完整篇诰词,感到仲虺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论证商汤灭夏的合理性,以解开商汤自责自扰的心结。二是阐述了一套普遍性的政治原则。</h3><h3> 就前一个主题而言,仲虺的意图主要是让天子心里舒服。为了加强论证效果,他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显得比较华丽,也很有气势。文献中虽然没有“天子大悦”之类的记载,但估计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就后一个主题而言,仲虺一方面是想表现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智慧,另一方面,似乎也有“驯服天子”的隐秘意图。因为他强调,天子应当依赖贤人,而他自己就是天子身边的贤人,因而,自己有资格充任“王者之师”,有资格更多地参与决策,影响政治的走向。</h3><h3> 不过,如果我们相信这篇诰词确实出自商汤时代,那么,事情也许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篇诰词其实就是商汤授意的。</h3><h3> 在这篇文献的开始,就已经说明,仲虺写这篇诰词,是由于商汤灭夏之后的愧疚和不安引起的。但是,商汤怎么可能为此事而不安呢?倘若他真有这样的“妇人之仁”,怎么可能成就灭夏的大事呢?在《汤誓》篇中,在征伐夏桀的前夕,商汤自己就已经为灭夏进行了义正辞严的论证。可见,对商汤来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在心理上早就已经解决了。因此,商汤内心不安之说,很可能并非真有其事,很可能就是商汤与仲虺密谋的结果。</h3><h3> 更合理的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商汤灭夏之后,社会上随即出现了一些指责商汤的言论。而且,主导性的舆论很可能就是批评、不赞同。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商汤与仲虺策划了这起重大的宣传方案:</h3><h3> 第一步,先放出风去,就说商汤驱逐夏桀之后,自己也很惭愧,心里也很不安。以这样的姿态顺应舆论,以博取舆论的同情。在这样的姿态中,商汤的公众形象不再是一个耀武扬威的征服者,反而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他内心不安,不断自责,羞愧难当,经受着难以解脱的心理煎熬。这就给那些批判者提供了一个下台阶的理由:人家都感到自己错了,就不再穷追不舍了吧。</h3><h3> 第二步,再让仲虺代表群臣、代表诸侯,同时也代表舆论,来宽慰商汤,让商汤走出自责的阴影。当然,为了达到引导舆论、操纵舆论的目的,就不能仅仅止于宽慰商汤——其实商汤根本就不需要这个,而是要正面论证商汤灭夏的正当性。而且,为了转移舆论的注意力,论证的重心还不能停留在“驱逐夏桀”这个事实上。因为这又会不断地引发人们的怀旧之心,而是要把论证的重心放在“商汤作为救世主”这个事实上:四海之内,人们望眼欲穿地期待他,埋怨他为什么来得这么晚,等等。如此一来,公共舆论的注意力就跟着转移了。除此之外,仲虺在后半部分阐述的为政之道,很可能也是他们君臣两人共同策划的结果,它的意图是,通过积极的、前瞻性的政治建设,引导公众积极地向前看,而不要再去纠缠已经过去的事物。</h3><h3><b>墓地</b></h3><h3> 莱朱死后,葬于亳城北,世称宋天堌(今菏泽市曹县潘白刘村)。</h3><h1><b>参考资料</b></h1><h3>[1]走进官桥看文化--商汤左相仲虺.中国滕州网2014-02-12 [引用日期2015-06-25]</h3><h3>[2]李伯钦 李肇翔.中国通史 卷一.万卷出版社,2009年,191</h3><h3>[3]仲虺.历史网 [引用日期2012-11-16]</h3><h3>[4]《仲虺之诰》:舆论控制与危机处理.检察日报 [引用日期2013-05-06]</h3> <h1><b>垣曲县</b></h1><h3> 垣曲县又称舜乡,是帝舜故里,位于山西省南端,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商周时为亘方,西汉称垣县,宋代始称垣曲并沿用至今。 垣曲县人文资源富集,“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历山,被誉为“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辖区年均气温13.5℃,年均降水量631毫米,无霜期230天,素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垣曲县是“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两基工作先进地区”、革命老区。至2013年,辖区国土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村,总人口23.5万。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h3><h3>中文名:垣曲县【yuán qǔ xiàn 】</h3><h3>外文名:Yuanqu County</h3><h3>行政区类别:县</h3><h3>国家/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晋南地区</h3><h3>下辖地区:5个镇,6个乡</h3><h3>政府驻地:新城镇</h3><h3>电话区号:0359</h3><h3>邮政编码:043700</h3><h3>地理位置:山西省南端,垣曲盆地</h3><h3>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h3><h3>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h3><h3>面积:1620平方公里</h3><h3>著名景点:历山、小浪底库区等</h3><h3>机场:运城关公机场</h3><h3>车牌代码:晋M</h3><h3>人口:23.5万(2013年)</h3><h3>行政代码:140827</h3><h1><b>建制沿革</b></h1><h3><b>名称由来</b></h3><h3> 垣曲县因“周围皆山,中垣如曲”,故名。据《垣曲县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垣指黄土高原地形,意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因称垣曲[2]。</h3><h3><b>历史沿革</b></h3><h3> 商、周为“亘方”,属侯国。春秋为赤狄东山皋落氏地,属晋国。战国属魏,曰王垣。秦置垣县,隶河东郡,西汉因之,东汉、三国、西晋均属河东郡。</h3><h3> 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改为白水县,属邵上郡。孝昌年间(525~527年)撤邵上郡,于阳壶建邵郡,白水县分设为白水、青廉二县。</h3><h3>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改邵郡为邵州,改白水县为亳城县,与青廉县同属邵州。北周另置蒲原县。</h3><h3> 隋大业初,废邵州,亳城、青廉和蒲原合为垣县,属绛郡。义宁元年(617年),在今古城镇置邵原郡,垣县分设为垣县、青廉、亳城三县属之。</h3><h3> 唐武德元年(618年)属邵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省亳城入垣县。贞观元年(627年)撤青廉入垣县。龙朔二年(662年)改属洛州。乾封二年(667年)还属绛州。天授二年(691年)又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年)还属绛州。贞元三年(787年)改属陕州。元和三年(808年)复属绛州。五代称垣县,属绛州。</h3><h3> 北宋初年间,改名垣曲县,仍属绛州。金兴定四年(1220年)属翼州。</h3><h3> 元复属绛州。至元三年(1266年)撤垣曲并入绛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复置。</h3><h3> 明隶平阳府。</h3><h3> 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解州。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绛州。</h3><h3> 民国3年(1914年),属河东道,后废道直属于省。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72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底,运城地区撤地设市,垣曲县属运城市。</h3><h3><b>行政区划</b></h3><h3> 至2014年,垣曲县辖5个镇、6个乡,分别是:新城镇、毛家湾镇、皋落乡、长直乡、王茅镇、解峪乡、古城镇、华峰乡、英言乡、蒲掌乡、历山镇。</h3><h1><b>地理环境</b></h1><h3><b>位置境域</b></h3><h3>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端,东北与阳城、沁水两县毗连;北和翼城、绛县接壤;西与闻喜交界;西南连接夏县;东邻河南省的济源市;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渑池县、洛阳市的新安县隔河相望。</h3><h3> 全县国土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距省会太原350公里、运城100公里、郑州230公里、西安340公里,距运城关公机场四十分钟路程。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1′-112°10′,北纬35°00′-35°39′。</h3><h3><b>地质</b></h3><h3> 垣曲县位于华北大陆板块南部,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触带南端,中条断拱东北端东侧。东南方为单斜构造,主要构造走向为东北,倾向西南,西北部有较古老的火成岩出露,东南部是新地层的沉积岩出露,地质构造变化复杂。即有较古老的古生代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的地层,也有中生代二叠纪、三叠纪的煤系地层,更有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的黄土质地层。全境山区面积1170.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2.24%;黄土台原区、丘陵40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5%;洪积、冲积平原区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4%。</h3><h3><b>地形</b></h3><h3> 垣曲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北部高峻,南部低缓,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临黄河,中部为垣曲山间盆地,呈北宽南窄的葫芦形展布。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2358米,舜王坪为晋南最高峰,最低海拔为176.7米,马蹄窝为山西省最低点。</h3><h3> 主要山峰东北有舜王坪、锯齿山、流流山、皇姑幔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舜王坪海拔为2321米,为垣曲县最高峰;北有园谷炉山、天盘山、教尖秸等海拔均在1650米上下;西有余家山、歪头山、大凹山、蚁山等,海拔均在1300米左右。</h3><h3><b>水文</b></h3><h3> 境内较大河流有毫清河、沇水河、板涧河、西阳河、五福涧河等, 均由北而南注入黄河。河流两岸多为狭窄的河谷平原,灌溉方便,人烟稠密,为主要农作区。</h3><h1><b>自然资源</b></h1><h3><b>生物资源</b></h3><h3> 垣曲县植物共122科451属782种,其中药用植物485种,数量和质量居运城地区之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秃山白树,三级保护植物有青檀;野生脊椎动物74科25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虎、梅花鹿、黑鹳、金钱豹、金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条猕猴、天鹅、大鲵、林麝等。</h3><h3><b>矿产资源</b></h3><h3> 垣曲县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藏46种。金属矿产有铜、铁、金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英岩、重晶石、磷、铝土矿、板石、滑石、花岗岩、石榴石、孔雀石、麦饭石、水晶、玛瑙、汉白玉等。</h3><h3><b>人口</b></h3><h3> 根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辖区共有86698户,户籍总人口为233835人,其中,城镇人口122325人,乡村人口111510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为102330人,女性人数为131505人。从业人员有23339人,在岗职工有22936人。</h3><h3><b>交通运输</b></h3><h3> 垣曲县交通便捷,荷宝高速公路(闻垣段)纵贯全境,北接京昆、大运高速,南通晋济、连霍高速;垣渑高速、晋运高速处于前期筹建阶段;全县公路总里程1000余公里,建成“三纵三横”循环道路体系,省道王横线穿境而过,另有侯马至焦作公路干线、闻垣路、县城至阳城支线公路及简易公路多条。</h3><h1><b>经济概况</b></h1><h3> 2013年垣曲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7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14.4%;财政总收入完成3.3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了1.43亿元,同比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46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794元,同比增长13.6%。</h3><h3><b>第一产业</b></h3><h3> 辖区耕地面积39.4万亩,形成了畜、烟、果、桑、菜、蜂六大支柱产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及各种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饲料、药材、果类和蚕桑等。</h3><h3> 201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1.99万亩,总产8807.6万公斤;核桃经济林发展到18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500余万元,华峰片区被评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蔬菜、辣椒、水果、蚕桑、烟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4.1万亩,规模养殖场达到36个;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02个,特色农业年产值达3.53亿元,占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0家,实现土地流转5万余亩;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9亿元;改善修复耕地2.1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32万亩;全县贫困人口同比减少7000人。</h3><h3><b>第二产业</b></h3><h3> 垣曲县工业主要有玻璃、煤炭、磷肥、化肥、陶瓷、印刷、造纸、煤铁、化工、副食、化肥、酿酒等生产行业。2012年垣曲县规模以上企业11家,工业销售产值245892万元,总资产104312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71846万元,利税总额26914万元,利润总额14410万元。</h3><h3><b>第三产业</b></h3><h3> 2013年垣曲县完成了辖区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新建了以舜文化为主题的诸冯山景区,完成了白马山景区旅游公路工程,完善了历山、皇姑幔、猕猴源、望仙、革命老区纪念馆等景区基础设施;奇石、根雕经营户已达到200余家,面塑、刺绣、手工艺品加工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h3><h1><b>风景名胜</b></h1><h3><b>二郎庙</b></h3><h3> 二郎庙位于蒲掌乡北阳村东侧。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南北宽6.2米,占地面积55.8平方米,为元代建筑。北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皇姑幔</b></h3><h3> 皇姑幔海拔2134米,历山第二大高峰。据传舜躬耕历山即取道皇姑幔南麓的钥匙沟而上,见峰势舒缓,如帐似幔,便在峰上造屋筑台 ,供二妃娥皇女英避暑赏秋居住,皇姑幔由此而得名。</h3><h3><b>埝堆玉皇庙</b></h3><h3> 埝堆玉皇庙位于皋落乡埝堆村西北角,现存主体为元代建筑。坐北向南,南北长26.8 米,东西宽17.95米,总占地面积481平方米。现存戏台与正殿,为元代遗构。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灰瓦悬山顶,柱头施四铺作单下昂斗拱。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施五铺作双下昂斗拱,补间斗拱皆一朵,仅当心间为梅花形大斗,令拱皆为异形拱。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望仙三潭瀑布风景区</b></h3><h3> 三潭瀑布风景区位于垣曲县城东28公里处的历山镇望仙境内,是历山黄河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泉山下淘金河形成了五公里长的天然石峡,罗列着十余个形态各异的瀑布渊潭。三步一潭,五步一瀑,瀑连潭、潭连瀑、潭中有潭、瀑下有瀑,尤其是雨潭、风潭和龙潭三潭引人驻足。</h3><h3><b>北峪铜矿遗址</b></h3><h3> 北峪铜矿遗址位于毛家湾镇毛家村北峪自然村村东200米处。为汉代、唐代遗址。矿洞大小约4米见方,深约2公里,几经弃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新开采。洞内分多条灰坑,灰坑内废弃大量枯朽坑木及泥质灰陶四系罐。196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b>小浪底库区</b></h3><h3> 小浪底库区位于垣曲县古城镇,为小浪底最大库容所在,为北方较大的人工高原平湖,湖心有岛,盛产鱼虾,以“黄河鲤鱼”最为出名。库区景观以每年9月到次年4月为最佳。</h3><h1><b>名优特产</b></h1><h3><b>垣曲猴头</b></h3><h3> 垣曲猴头是一种大型真菌,新鲜时呈白色,干后变为淡褐色,通体布满针刺一样的绒毛,形状很像猴的脑袋,因而得名,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与黄花、木耳、蘑菇合称为“四大山珍”。垣曲猴头个大,绒毛有光泽,性平味甘,无虫蚀,久储而为不变。</h3><h3><b>炒祺</b></h3><h3> 炒祺是垣曲县独有的特产,已有五千年的可考历史,是一种传统面食。炒祺纯手工制作,用白面、食油、土鸡蛋、白糖、盐、芝麻等经垣曲特有的白绵土炒制而成。</h3><h1><b>著名人物</b></h1><h3> 1.席泽宗,中国天文学史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h3><h3> 2.车敏瞧,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h3><h3> 3.常乾坤,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h3><h3> 4.裴丽生,历任山西省省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h3><h3> 5.文敏生,历任公安部副部长、广东省副省长、黑龙江省委书记、邮电部党组书记等职。</h3><h3> 6.谭文峰,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王山上的汤王庙</h3></font></h3><h3><br></h3><h3> 正在为没有能够在回去时完成探寻汤王山的行程而遗憾,也为那些古人们没有机会探访汤王山而著述有误而叹息,网络信息化时代,问询度娘,原来有很多驴友已经捷足先登,也有记者发文,闻喜县旅游部门发布权威信息指路导航,感谢他们的付出,将其图文并茂的资料信息整理附后,也算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古往今来的历史疑案也逐渐拨开神秘的面纱,不仅仅是汤王山汤王庙汤王寨可一睹芳颜,而且关于闻喜改名缘由及原称桐乡,汤王葬处桐宫和伊尹放太甲于桐宫的历史疑案之桐宫居于何处也迎刃而解。</h3><h3> 虽然小时候也听父亲说过这些地方,那时候雨季空闲父亲进山打柴,曾经把在南山和西弥那边的经历见闻讲给我们听。闻喜、夏县、平陆居垣曲西边,家乡人统称西弥,汤王寨、唐王山、母猪凹、黑龙洞、乐尧、石门等等地名神秘而遥远。虽然有些地方没有真正实地走过,现在能够通过驴友的分享,如临其境地感受,也是一种最幸福的事情了。而且也通过闻喜县地名由来,揭示桐乡及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谜,一切历史谜团都豁然开朗。</h3><h1><b>汤王山</b></h1><h3> 汤王山居于垣曲县与闻喜县之间,地属山西省闻喜县石门乡。山上有庙即汤王庙,为商成汤故地,也与山西省夏县相邻。而夏县为大禹之子夏启建立夏朝的地方,夏都城安邑在夏县西,安邑现在属运城市盐湖区禹都市场地界。汤王山名称仅见于山西晋南中条山之中,距山西省垣曲县汤都亳城不足百里。</h3><h3> 垣曲商汤故都碑立于元代,上亳城遗址犹在,汤都亳城村文化馆记载明清时期辨汤都亳城所在地之文证据确凿,晋垣大地舜王故里商汤故都的各种传说事迹地望确切,故事细节栩栩如生。因垣曲地处晋南中条山之东麓,层峦叠嶂,古代甚至到上个世纪之末均交通不便。</h3><h3> 垣曲位于晋豫黄河大峡谷交通要津,古往今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原与河东之锁钥。轩辕黄帝采铜于首山和铸鼎于荆山之地皆在垣曲,帝舜生于渚冯、耕于历山、迁于负夏、迎娶尧帝女儿娥皇女英、居于妫汭皆在垣曲历山,尧帝访贤至垣曲乐尧、望仙、君子地、尧途等等古村落二十多处,村名数千年沿袭不变,尧舜禹汤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传颂。</h3><h3> 垣曲山间盆地之形胜,位于黄河之龙与太行山之龙交汇之处,钟灵俊秀,得天地精华之秀,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古有世纪曙猿之人类猴类猿类之共祖诞生之福地,亦有轩辕黄帝、舜、汤之高德雄心滋润激励后世之子孙,朴者耕耘稼穑于天地赐福之世外桃源,秀者胸怀天下,勤读书,明事理,治理天下为栋梁之才。</h3><h3> 更有自古魏国铸造圜钱至汉唐宋元明历朝历代置钱监于垣,垣曲乃铜本位时代的铜钱铸造重镇,天下财富聚散之源头是也。古代箭镞戈矛兵器铸造,夏商周时代国之重器九州之鼎和祭祀先祖的祭器礼器酒器及指南车之司罗,莫不出自垣曲铜矿冶炼之都。垣曲成为天下财富和王权象征之禁地,兵戈制造储存之府库,历来是帝王基业之根基,中华民族文明之根源发端祥瑞之地,成为历来政治经济军事纷争的关键和风口浪尖,也成为神秘之境不为外人知者也。历来产生的中华民族文明根源和尧舜禹汤故地之争,或传伪为真不知其根宗何处亦不鲜见于史料古籍矣。</h3><h3> 世人言商汤故都和陵寝之地不明者,唯其因山路河道之艰险而未进古圣贤之福地洞天也。世人以其混沌不知古圣贤之所处也,缪以其他地名事迹混淆视听者,一则是其治学之心不够严谨,二则以圣贤之古迹附会自己之故乡者,亦是尊古圣贤之威名远望,稀里糊涂造庙宇殿堂以壮其声威,后辈之人以讹传讹,徒狐假虎威也。</h3><h3> 山西垣曲县东塬之英言,有村无哏者,昔商汤王妃黛眉娘娘范小娥母亲娘家地也,传范小娥幼时父母早亡,姥姥家舅舅抚养其长大,现在祭祀黛眉娘娘者无哏甚于范村,即此故也。</h3><h3> 又传孔圣人尝游学诸侯各国,一日至垣曲县至英言无哏村外大道交叉路口处有二小儿嬉戏,见二小儿于路口中央撮土为城,遂请二小儿让道。二小儿说,只有车绕城而走,怎么会让城给车让道呢?如果你们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就让您过去,否则你们就绕道而行吧。二小儿所问的问题就是著名的二小儿辩日故事:一小儿曰,朝日近而午时远,观朝日大如轮,而午日小如盘,故曰朝日近而午日远也。另一小儿曰,君不闻朝时凉而午时热乎?故曰朝日远而午时近也。圣人弗能言。</h3><h3> 这个故事所言近观物大而远观物小的道理与发热物体近则热而远则凉的热力辐射衰减原理,两个道理都是基本真理,但用于解释朝日与午时太阳孰近孰远时却出现了二律违背论的矛盾结果。当然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地球自传和大气折射现象以及大气层对太阳热力辐射的衰减不同和大气层对太阳折射而成像大小不同,科学解释这样的现象。但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天圆地方说处于统治地位。也不知道大气层的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和光学成像的原理。对大气层使太阳辐射产生热衰减影响不清楚,因此难坏了饱学之士孔圣人。孔圣人不得不佩服二小儿的厉害,曰:此乃尧天舜日之乡,人皆教化也,弗敢教尔。</h3><h3> 孔圣人不能回答二小儿的疑问,只得带领弟子贤人们离开,回头往他国去了。两小儿难倒孔圣人的地方,后人称其为"圣回头",也有人把音发作"圣佛头",这个故事传说在尧舜故里,商汤故都流传甚广。这个故事传说也说明孔圣人和弟子贤人不曾到尧舜禹汤的先贤故地探访渊源,而据故事传说和典籍了解尧舜禹汤高贤大德而尊崇有加,奉为圭臬至宝,成为儒家思想和学说的奠基之本。也说明后世之人据典籍而忘求根源的死穴,成为治学不严以讹传讹的痼疾难返。</h3><h1><font color="#010101"><b>汤王山</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 汤王山古名条山,依《山海经》改称景山。约公元前1771年商汤于此发兵,鸣条一战,灭夏建商,奠定商朝六百年基业,山得圣而名改为汤王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海拔:1752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地位: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古名:条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发祥地: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中文名:汤王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景点简介</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闻喜县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相关内容</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运城汤王山风景区的最高峰。汤王山古名条山,依《山海经》改称景山。</font>公元前1771年商汤于此发兵,鸣条一战,<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灭夏建商,奠定商朝六百年基业,山得圣而名改为汤王山。</span></h3><h3><font color="#010101"><b>景点故事</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王,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公元前1771年,在此发兵伐桀,灭夏建商。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于祭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一个大臣占卜说,除非用人做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烈火熊熊。汤王眼看就要被烧死,忽然天降大雨,烈火被浇熄了,百姓欢呼雀跃。从此人们为了纪念汤王,便将闻喜境内的最高山命名为“汤王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主要景点</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闻喜汤王山景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这里崇山峻岭,青松郁葱,层峦叠峰,奇石林立,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这里现有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是以其独有的商汤文化古迹堪称黄河根祖文化旅游资源之绝品。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闻喜景区】从闻喜去汤王山开车去玩,有几条路线可走?</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一、相关历史</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古名条山,依《山海经》改称景山。约公元前1771年于此发兵,鸣条一战,灭夏建商,奠定商朝六百年基业,山得圣而名改为汤王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二、相关传说</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公元前1771年,在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于祭祀,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巫师占卜说除非用人做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就在巫师就要点燃熊熊烈火,汤王眼看就要被烧死,忽然天降大雨,烈火被浇熄了,百姓欢呼雀跃。从此人们为了纪念汤王,便将闻喜境内的最高山命名为“汤王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三、人文景观</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这里崇山峻岭,青松郁葱,层峦叠峰,奇石林立,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这里现有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是以其独有的商汤文化古迹堪称黄河根祖文化旅游资源之绝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那么从闻喜站去汤王山自驾玩,有几条路线可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从石门乡到白家滩村就到了汤王山口,路远,好走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从酒务头村到白家滩村,汤王山口,路近,过了小涧河水库后,只有一个车道宽的路,会车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从裴社乡到汤王山口,有台阶,路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闻喜县汤王山顶汤王寨</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汤王山又名景山,海拨1752米,位于中条山中南部的天然生态乡石门,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公元前1771年成汤经7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发动鸣条之战,活捉夏桀并建立了商朝,后来人们在此建庙祭祀并改景山为汤王山,成为我国唯一的一座以尧舜禹汤四大贤君之一商汤命名的山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崇山峻岭,青松郁葱,层峦叠峰,奇石林立,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这里现有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是以其独有的商汤文化古迹,堪称黄河根祖文化旅游资源之绝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险壮奇美,堪称“人间仙境”这里汤王遗址八景独好,观日望月云海漂渺,奇石峡谷库水荡漾,林海松涛百花种草,冬暖夏凉分外妖娆,休闲度假中华魂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近年来投资1800余万,硬化了12km的水泥路,修筑了汤王山大岭根通往山顶的台阶,建宾馆一座及狩猎场,其目标是建成汤山、汤水、汤文化为历史背景的4A级旅游区。</font></h3> <h1><b>闻喜县</b></h1><h3> 山西闻喜县一般指闻喜县,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 “闻喜”,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与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相邻。</h3><h3> 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h3><h3> 至2014年,辖区国土总面积1167.1平方千米,辖7镇6乡、342个村,户籍人口为42万,县政府驻桐城镇。 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闻喜县退出“省定贫困县”并向社会公告。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h3><h3>中文名:闻喜县【wén xǐ xiàn】</h3><h3>外文名:Wenxi County</h3><h3>别名:桐乡、左邑</h3><h3>行政区类别:县</h3><h3>国家/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晋南地区</h3><h3>下辖地区:7个镇、6个乡</h3><h3>政府驻地:桐城镇</h3><h3>电话区号:0359</h3><h3>邮政编码:043800</h3><h3>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交界</h3><h3>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h3><h3>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h3><h3>面积:1164平方公里</h3><h3>著名景点:中华宰相村等</h3><h3>机场:运城关公机场</h3><h3>火车站:闻喜站、闻喜西站</h3><h3>车牌代码:晋M</h3><h3>人口:42万(2014年)</h3><h3>行政代码:140823</h3><h1><b>建制沿革</b></h1><h3><b>名称由来</b></h3><h3> 汉武帝外巡途经左邑桐乡,闻平南越大捷,遂改为“闻喜”。《史记.汉武帝本纪》:“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h3><h3><b>历史沿革</b></h3><h3> 闻喜春秋为晋地,战国属魏。</h3><h3> 秦置左邑,属河东郡。</h3><h3> 汉武帝元鼎六年,北征匈奴至此,闻南越大捷,始改县名为闻喜。</h3><h3> 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正平郡治徙今城关北20千米龙头堡,隶东雍州。</h3><h3> 北周明帝二年(558),东雍州改绛州,与正平郡同治。北周武帝时正平郡及闻喜县徙治今新绛县境。</h3><h3> 隋开皇十年(590),闻喜县治徙今城关东北14千米之东镇,属绛郡。大业末年县治今桐城镇,改桐乡县。</h3><h3> 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闻喜,属绛州;元和十年(815),县治徙今城关西南4千米,属河中府。</h3><h3> 五代复徙治今城关。</h3><h3> 五代汉乾眪元年(948),属解州。宋属解州。清改属平阳府;雍正七年(1729)属绛州。历代县名未改。</h3><h3>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山西省政府,民国3年属河东道,民国16年复归省管辖,民国26年归第七行政公署领导。</h3><h3> 1943年以与夏县接壤地置稷麓县,治稷王山麓柏林村属太岳区三专署,1946年撤销。</h3><h3> 1947年闻喜全境解放,归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h3><h3> 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h3><h3> 1954年属晋南专区。</h3><h3> 1967年属晋南地区。</h3><h3> 1970年属运城地区。</h3><h3> 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h3><h1><b>行政区划</b></h1><h3> 至2014年,闻喜县辖7个镇、6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凹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神柏乡、阳隅乡、候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石门乡,县政府驻桐城镇。</h3><h1><b>地理环境</b></h1><h3><b>位置境域</b></h3><h3>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9′38″~35°34′11″之间。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同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毗邻。辖区东西长57.55公里,南北宽45.3公里,国土总面积为1167.11平方公里。距省城太原市369公里,距北京市848公里。</h3><h3><b>地形地貌</b></h3><h3> 闻喜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多样,河谷、塬地、丘陵、山地共存。其中河谷盆地35.83万亩,占总面积的20.47%;丘陵、塬地、山地139.23万亩,占总面积的79.53%。闻喜县三面环山,地势西北、东南高、中间低,中间则有鸣条岗突起,盆地在两夹槽间,丘陵垣地遍布县境。涑水河谷盆地海拔450~500米;中条山前沿海拔550~800米;中条山海拔1500米,相对高度1050米;美良川海拔510~550米,北塬海拔690~750米,相对高度250米;中部鸣条岗海拔500~600米,相对高度150米。</h3><h3><b>水文</b></h3><h3> 境内主要河流有涑水河及沙渠河二条。涑水河发源于绛县陈村峪,向西流经闻喜、夏县、运城、临猗至永济伍姓湖,在弘道园西注入黄河,全长195公里,在闻喜县境长32.5公里,为北方间歇性河流,年均来水量为4370万立方米,洪水期来水集中,枯水期干涸。沙渠河发源于唐王山北麓,由东向西于闻喜县城北汇入吕庄水库。</h3><h3><b>气候</b></h3><h3> 闻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十年九旱,春易旱,秋易涝;年日照平均时数2461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838.9毫米;年均降水量439.8毫米;年平均气温为8~14℃,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5℃;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h3><h3><b>自然资源</b></h3><h3> 闻喜县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至2014年,已探明的矿藏有16种,其中金属矿有铜、钼、钴、金、铁、铌、钽、铀等8种;非金属矿有长石、石英石、石灰岩、蛭石、石榴石、大理石、型砂等7种;辖区有耕地79.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油料作物等。</h3><h3></h3><h1><b>旅游</b></h1><h3><b>中华宰相村</b></h3><h3> 中华宰相村是裴氏家族的发祥地,位于闻喜县裴柏村,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和太风二级公路沿村而过,裴柏村地处山西“根祖文化”和“文明溯源游”的中心区域。裴氏家族公候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者六百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有“天下无二裴”、“天下裴氏出裴柏”等说法。裴氏家族肇自商周,兴起于两汉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衰微于宋、金、元、明、清,绵延共三千余年。</h3><h3><b>汤王山</b></h3><h3> 汤王山位于中条山脉中部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古名条山、景山。山顶汤王寨建立于公元前1711年。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遂于公元前1771年由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宇祭祀,改景山为汤王山。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文物古迹众多。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以其独有的商汤文化古迹闻名于世。</h3><h3><b>闻喜文庙</b></h3><h3> 闻喜文庙,又名学宫,亦称宣圣庙,是为奉祀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而专设的庙宇,位于闻喜县城东北角。重建于宋咸平四年,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重建,占地面积38亩,是山西省最大的文庙。建筑坐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右侧有传道斋、授业斋。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庙内存有明代孔子线刻像及宋、元、明清碑四十余通,均保存完好。闻喜文庙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b>董泽湖</b></h3><h3> 董泽湖,龙的故乡在闻喜县境内的董泽湖,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董父豢龙的地方。董泽湖有董父庙遗址、过仙桥旧迹、并蒂莲石碑等景观,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集自然、历史、人文、为一体的生态景区。董泽湖周边盛产莲菜,洁白如玉,孔多渣细,脆嫩香甜。夏秋两季的白水滩,两岸杨柳成行,十里平湖荷香,董泽湖融于莲蓬荷香之中,以其神奇的传说、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h3><h3><b>名优特产</b></h3><h3> 闻喜县特产有“闻喜煮饼”、白莲藕、柿子、远志、白楸、北垣馍、北垣苹果等。北垣柿饼,肉质如枣,汁丰味甜;北垣馍,做工精细,色泽如雪;葱花饼,配料讲究,香酥可口,被誉为山西三大名吃之一;董泽白莲,清脆爽口,质细孔多,故晋南有“闻喜莲菜-眼儿多”之谚语,用来暗指闻喜人聪明;峪口紫皮蒜,质优个大,味浓辛辣;涑川茼蒿,茎肥叶细,养营丰富;焦山矿泉水,以微量元素含量高、口感良好而闻名远近。</h3><h3><b>闻喜煮饼</b></h3><h3>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煮饼在明末就已有名气,从清朝嘉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的300年间,不仅畅销于天津、北京、西安、太原等内地城市,而且闻名于上海、广州、海南等地。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见闻喜煮饼确实声名远播。晋南民间把“炸”叫“煮”,煮饼其实是一种油炸的点心。闻喜煮饼形似圆月,由于外皮粘满白芝麻,所以外观是月白色。掰开两半,外皮可拉出3-6厘米的一窝金丝,吃到嘴里,酥沙松软,不皮不粘,甜而不腻,食后回味,有一种松柏的余香。</h3> <h1><b>商太宗</b></h1><h3> 太甲一般指商太宗,太甲,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h3><h3>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山西省闻喜县,古称左邑桐乡,现在闻喜县政府所在地即桐乡镇,桐乡石门有汤王山,古称条山,也是《山海经》之景山。</h3><h3> 伊尹让太甲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山西垣曲汤都亳城),还政于他。</h3><h3> 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传说其死后葬于历城。</h3><h3>本名:子至</h3><h3>字号:太甲</h3><h3>所处时代:商朝</h3><h3>民族族群:华夏族</h3><h3>出生地:亳(今山西垣曲汤都亳城)</h3><h3>主要成就:桐宫悔过,伊尹又还政于他,重新修德,使诸侯归顺、百姓安宁</h3><h3>身份:商朝第4位君主</h3><h3>前任:仲壬</h3><h3>继任:沃丁</h3><h3>在位时长:23年</h3><h3>庙号:太宗</h3><h3>重大事件:伊尹放太甲</h3><h1><b>人物生平</b></h1><h3><b>伊尹辅政</b></h3><h3> 商汤建立商朝后,在位三十年便去世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就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所以他的长子太丁应即位,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因此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去世了,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也死了。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丁之子太甲继承王位。</h3><h3> 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徂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h3><h3><b>太甲被逐</b></h3><h3> 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时也能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小心谨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忘乎所以了,认为一切应当由他说了算,否则枉为一国之君,被那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他恣意妄为。不听伊尹的规劝,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他居然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h3><h3> 伊尹自然不能容忍太甲破坏汤王留下的社稷。他先是一再规劝,希望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后来看到太甲屡教不改,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山西闻喜,古称桐乡,与山西垣曲县汤都亳城相邻,桐乡石门乡有汤王山,古称条山,为《山海经》之景山,当年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当是今闻喜桐城,当年商汤练兵汤王山,死后葬于此处。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就自己执政管理国家。</h3><h3><b>改过自新</b></h3><h3> 太甲被放逐到了桐宫,祖父商汤的坟墓与他朝夕相伴。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贤明的君主。祖父商汤的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就决心改正错误。他以祖父作榜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h3><h3>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动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了。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以前事为师,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h3><h1><b>史籍记载</b></h1><h3> 《尚书》记载原文(古文没有标点符号,文中句号为分隔符)</h3><h3><b>太甲上</b></h3><h3> 太甲即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h3><h3>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後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後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h3><h3><b>太甲中</b></h3><h3>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h3><h3><b>太甲下</b></h3><h3>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鸣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h3><h1><b>译文</b></h1><h3><b>太甲上</b></h3><h3> 嗣王太甲对伊尹不顺从,伊尹作书给王说:“先王成汤顾念天的明命是正确的,因此供奉上下神祇、宗庙社稷无不恭敬严肃。上天看到汤的善政,因此降下重大使命,使他抚安天下。我伊尹亲身能辅助君主安定人民,所以嗣王就承受了先王的基业。我伊尹亲身先见到西方夏邑的君主,用忠信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取得成就;他们的后继王不能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没有成就。嗣王要警戒呀!应当敬重你做君主的法则,做君主而不尽君道,将会羞辱自己的祖先。”</h3><h3> 王像往常一样不念不闻。伊尹就说:“先王在天将明未明的时刻,就思考国事,坐着等待天明。又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人,不要忘记先祖的教导以自取灭亡。您要慎行俭约的美德,怀着长久的计谋。好象虞人张开了弓,还要去察看箭尾符合法度以后,才发射一样;您要重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遵行你的祖先的措施!这样我就高兴了,千秋万世您将会得到美好的声誉。”</h3><h3> 太甲不能改变。伊尹对群臣说:“嗣王这样就是不义。习惯将同生性相结合,我不能轻视不顺教导的人。要在桐营造宫室,使他亲近先王的教训,莫让他终身迷误。”</h3><h3> 嗣王去桐宫,处在忧伤的环境,能够成就诚信的美德。</h3><h3><b>太甲中</b></h3><h3> 三年十二月朔日,伊尹戴着礼帽穿着礼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今山西省垣曲县汤都亳城),作书告王说:“人民没有君主,不能互相匡正而生活;君主没有人民,无法治理四方。上天顾念帮助商家,使嗣王能成就君德,实在是商家万代无疆之美啊!”</h3><h3> 嗣王拜跪叩头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败坏法度,放纵就败坏礼制,因此给自身召来了罪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脱。以前我违背师保的教训,当初不会责备自己;还望依靠您匡救的恩德,谋求我的好结局。”</h3><h3> 伊尹跪拜叩头,说:“讲究自身的修养,又用诚信的美德和谐臣下,就是明君。先王成汤慈爱穷困的人民,所以人民服从他的教导,没有不喜悦的。连他的友邦和邻国,也这样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吧,我们的君主来了,就没有祸患了。大王要增进你的德行,效法你的烈祖,不可有顷刻的安乐懈怠。事奉先人,当思孝顺;接待臣下,当思恭敬。观察远方要眼明,顺从有德要耳聪。能够这样,我享受王的幸福就会没有止境。”</h3><h3><b>太甲下</b></h3><h3> 伊尹向王重复告戒说:“呀!上天没有经常的亲人,能敬天的天就亲近;人民没有经常归附的君主,他们归附仁爱的君主;鬼神没有经常的享食,享食于能诚信的人。处在天子的位置很不容易呀!</h3><h3> 用有德的人就治,不用有德的人就乱。与治者办法相同,没有不兴盛的;与乱者办法相同,没有不灭亡的。终和始都慎择自己的同事,就是英明的君主。</h3><h3> 先王因此勉力敬修自己的德行,所以能够匹配上帝。我王继续享有好的基业,希望看到这一点呀!</h3><h3> 如果升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如果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不要轻视人民的事务,要想到它的难处;不要苟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险。慎终要从开头做起啊!</h3><h3> 有些话不顺你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来考求;有些话顺从你的心意,一定要从不道义来考求。</h3><h3> 啊呀!不思考,怎么收获?不做事,怎么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清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辩扰乱旧政,臣下不要凭仗骄宠和利禄而安居成功。这样的国家才能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h3><h1><b>其他记载</b></h1><h3> 太甲刚即位时,由于少不更事,沉湎酒色。伊尹就写了《伊训》、《肆命》和《徂后》三篇,以示太甲。希望太甲能继承商汤的法度,以治天下。《史记集解》说:“《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h3><h3> 但太甲不听劝导。《孟子·万章上》记载:“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意思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守陵思过,由伊尹摄政。</h3><h3> 孟子还说:“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太甲经过三年的放逐生活,悔过自责,伊尹便归政与太甲。</h3><h3> 《史记》记载更为详细:“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h3><h3> 意思是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政权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太甲庙号为太宗。</h3><h3> 太甲“桐宫悔过”后,修德厚生,终成一代明君。孟子尊太甲为商朝的“圣贤之君”之一。</h3><h3> 伊尹的《太甲训》已失佚,相传俗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就出自于《太甲训》。“活”字在《礼记》中作“逭”,逃避的意思。</h3><h3> 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对于伊尹和太甲有另一番论断。由于古本《竹书纪年》在宋朝就已经散佚,现代能看到的都是清人和今人的辑本。方诗铭、王修龄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从《太平御览》《晋书》《史通》《文选》《通鉴外纪》等等书目中载《竹书纪年》文:伊尹放太甲于桐而自立也。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h3><h3> ◎从闻喜县石门乡汤王山顶汤王寨的图片来看,汤王陵古朴简陋,成汤陵冢为石块堆砌而成,旁边有汤王庙,也十分简朴。应该是平时守墓人居住和祭祀所用。此庙与历山舜王坪舜王庙石块构筑特点相似,古代帝王陵寝和庙宇也比较简朴,唯此才更说明其历史久远,为最初的古迹陵寝无疑。后世之人为了纪念远古先王尧舜禹汤的伟大功绩,建设宏大的庙宇建筑。将先王古帝曾经的故事和有关故地,甚至是其曾经到过巡视过的地方,都神秘化加以崇拜,建设庙宇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但是这些地方和古迹不是这些帝王原来的生命轨迹的根源,而是后世的演绎和纪念。文人墨客纪念的诗文也不能证明这些地方就是尧舜禹汤的出生地和最后陵寝所在。——山人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伊尹放太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b>伊尹放太甲</b></h1><h3> 伊尹名叫阿衡。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 </h3><h3> 于是,他想了个奇怪的办法,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陈留县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女子要嫁给成汤做妃子,他便跑去作为男仆一块儿陪嫁过去,他背着炊事用具来到了成汤的宫殿里。</h3><h3> ◎此处陕西省陈留县疑似山西省平陆县,陕西与山西的拼音和发音相同,而平陆古称陈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进酒》里面的“陈王昔时宴平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地方。平陆县现在也有平乐镇地名,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陈王在陈地陈留平乐宴请天下名士的地方。平陆县与垣曲县相邻,平陆位于垣曲县的黄河上游,著名的茅津渡和三门峡水库就在平陆,那里也假道伐虢的虢国的地方,也是虞芮古国的地方,平陆县属于古虞国,也是舜帝古国有虞氏之地,而古芮国就是现在山西芮城县,芮城西侯度在180万年前有古代人类使用火的遗迹,风陵渡就在芮城,是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拐弯处。陈留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就是垣曲古城镇黄河和亳清河岸边的有莘之野莘庄周边地区。莘庄之西鸡龙山及西边的解峪河堤安窝原平毛家湾等地与平陆县接近,很有可能就是古代的有莘氏部落活动区域。——山人注。</h3><h3> 阿衡用烹饪中的各种滋味作比喻来游说成汤,让他致力于实施王道政治。成汤听了他的话之后非常赞赏,决定重用他,便任命他为自己的宰相。 </h3><h3> 关于伊尹的出道,还有这样的说法:相传伊尹是位隐居的贤者,成汤打算任用他,便派人去迎请。经过五次往返,伊尹才肯出山任职、辅佐成汤。他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的事迹以及九类国君的不同状况。成汤很受启发,便任用伊尹管理国家政务。据说,伊尹还曾经离开成汤而到夏国去谋取功名。因为看到夏桀荒淫残暴,政局败坏,民不聊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成汤身边。 </h3><h3> 成汤的嫡长孙太甲在位时,伊尹已经是几朝元老了。他在太甲即位之初,创作了《伊训》、《肆命》、《徂后》等文章,希望借此来辅导新君。但是,太甲在即位后的三年里,统治暴虐,背叛道义,不遵守成汤制定的各项制度。于是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成汤的葬地桐宫,让他在那里反省自己。在这段时间里,伊尹代理行使君王权力,主持国家事务,并且接受诸侯朝见。 </h3><h3> 太甲在桐宫居住了三年。经过深刻的反省他终于悔悟了自己的罪过,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伊尹把太甲帝接了回来并把国政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治德政,勤于治国,四方诸侯又重新归顺于殷朝,百姓也获得了安宁。</h3><h3><b>伊尹放太甲</b></h3><h3> 伊尹放太甲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这个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在《孟子》、《左传》等书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可见此故事内容在古代流传很广。</h3><h3> 不过《竹书纪年》记载的内容不同,其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h3><h3>中文名称:伊尹放太甲</h3><h3>记载书目:《史记·殷本纪》</h3><h3>官爵:商汤之右相</h3><h3>身份:商汤至太甲时期商朝的一位元老</h3><h3><b>背景</b></h3><h3> 伊尹为商汤之右相,名挚,是商汤至太甲时期商朝的一位元老。太甲,商汤之孙。[1]伊尹助商汤灭夏立下了不朽功勋,商朝建立后,商汤以伊尹为卿士,料理商朝政务。商汤的长子太丁死在商汤之前,所以商汤死后,按照兄终弟及制,由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后继任商王。但是,外丙、仲壬继位不久就死去。伊尹只好立太丁长子太甲为王。商初连丧三王,政治出现危机。伊尹受商汤重托,深感任重道远,他把振兴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h3><h3><b>过程</b></h3><h3> 然而太甲为王三年,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坏了商汤法制。</h3><h3> 伊尹十分忧虑,伊尹多次规劝,太甲根本听不进去。为使太甲成为有作为的君主,伊尹采取断然措施,在商汤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宫室,称为桐宫。他把太甲送入桐宫反省。桐宫即商汤墓地,气氛庄严肃穆,除了守墓人,一般人不得进入。</h3><h3> 在这样的环境里,太甲见到的是祖父的陵墓,想的是祖父艰苦创业、替天行道的功绩,读的是伊尹专为他写的教材《伊训》、《肆命》、《殂后》,其中《伊训》是伊尹对他的告诫,《肆命》是教他怎样当政,《殂后》是商汤的法律制度。</h3><h3> 太甲面对祖父之墓,缅怀祖父收绩,对照自己的恶性劣行,日日想,夜夜思,终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和被放逐的原因,从迷途中觉醒过来。他一边读书,一边打扫陵墓,日久天长,逐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为一个行动谨慎、言语谦逊、思想沉稳、勤劳不息的人。在他闭门思过期间,伊尹代他行政,日理万机,还不断了解他的情况,抽空来桐宫看望。转眼间,时间过了三年,太甲已经悔过自新,重新做人。</h3><h3><b>结果</b></h3><h3> 伊尹见放逐太甲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亲自到桐宫迎接,恢复太甲王位,自己退为臣。太甲二次即位,勤修德政,以身作则,诸侯归服,百姓安宁。</h3><h3> 伊尹特作《太甲训》三篇褒奖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为后来的中兴局面打下了基础。伊尹连辅商初数王,既为帝师,又代帝王行政,功高盖世,前无古人。伊尹死后,商王沃丁以天子以礼葬之。</h3><h3><b>争议</b></h3><h3> 不过《竹书纪年》记载的内容不同,其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按此说,则在商朝初年,统治集团内部曾发生了一次争夺王位的斗争。</h3><h3> 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长孙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帮助下逃脱,回来诛杀了伊尹。后来,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执掌权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废除他们所不喜欢的皇帝。只要看看后来那些自命伊尹的人,他们和皇帝其实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霍光(死后全家被杀)、董卓(被杀)、孙峻(后来全家被杀)、司马昭(死后儿子篡权)。</h3><h1><b>桐宫悔过</b></h1><h3>中文名:桐宫悔过</h3><h3>相关文献:《史记》</h3><h3>发生地:中国</h3><h3>拼音:tong gong hui guo</h3><h3><b>基本内容</b></h3><h3> 根据《史记》所记载,商太宗太甲在位初年,任用伊尹为相,商朝比较强盛。可是太甲三年时,太甲开始按照自己性子办事,以残暴的手段对付百姓、奴隶,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宫。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还政於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h3><h3><b>太甲放桐宫之迷</b></h3><h3> 从商汤至太甲(汤嫡长孙)期间,伊尹一直是商王朝的重要辅臣,商朝的一位掌权的元老。就在太甲即位之初,发生了伊尹放大甲于桐宫的事件。由于文献不足,历来对此事有不同说法,各执一词。传统说认为,伊尹放太甲的事件,是常被后世称颂之事,有史籍为证。《尚书序》记载: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毫,伊尹作大甲三篇。</h3><h3>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则说,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后世儒家据此颂扬伊尹具有“大仁”、“大义”之美德。</h3><h3><b>基本内容</b></h3><h3> 怀疑说提出,早在战国时就有人仔细推敲传统说,以为不可信。《孟子·尽心上》记载,公孙丑对此事提出了疑问。他说:“贤人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因可放与”?在古代社会,君臣关系是不可改变的。伊尹身为人臣而放其君,这种颠倒君臣关系的做法,除了依仗权势,有意篡夺外,在正常情况下是礼法所不允的。孙淼在《夏商史稿》一书中,也认为此事值得怀疑。伊尹是受儒家崇拜的贤人,岂能搞篡权活动?因而后世儒家竭力为之辩解,把伊尹篡夺政权说成是教训国君。公孙丑的发问,刺中问题的关键。</h3><h3> 否定说认为,所谓伊尹放太甲于桐宫是为了教训太甲的说法,掩盖了历史真相。据《竹书纪年》记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太甲潜出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队伊奋,命中分伊尹田宅。《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也有类似记载,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乃自立四年。这样看来,根本不存在伊尹放太甲于桐官又迎立太甲子事。实际情况是伊尹废太甲篡位,后太甲潜出桐宫杀伊尹,夺回了王位。</h3><h1><b>究竟是伊尹放太甲还是太甲杀伊尹?</b></h1><h3> 伊尹是商朝开国功臣,先后辅佐多位君王,更与他放逐太甲又重新扶立他为王的故事颇有关系。但是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最后却发展成了太甲杀伊尹。究竟事情的真相如何?</h3><h3><b>伊尹放太甲</b></h3><h3> 《伊尹放太甲》是西汉司马迁对伊尹放逐太甲后又重新扶立他的故事的记载,收录于《史记》的第三卷殷本纪中。虽然《史记》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只有寥寥不过百字,但是它在古代流传极广,在《孟子》、《左传》等其他经典中也都有相同的记载。</h3><h3> 根据文章描述,太甲即位后三年间,不够贤明,暴虐无道,违背德政而且不遵从商汤留下的法制,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宫。之后三年,伊尹代君王执政,治理国家。而太甲在桐宫的三年里,不断改过自新,开始向一位明君发展。于是,伊尹亲自去迎接太甲,重新把大权交给他。太甲再次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各诸侯国都归顺商朝,百姓安居乐业。</h3><h3> 伊尹只是一个臣子,但却敢于放逐作为君主的太甲,按照君君臣臣的传统观念,他这样的行径是在篡位,是在谋反。不过伊尹如此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成为君王,而是为了太甲能够改过,为了商朝可以稳固兴盛,所以他执政时没人反对,所以他后来把在自己手中三年的大权交还太甲。而最后故事的结果,也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伊尹的目的。因此,伊尹被后世广为称赞,被称为一代贤相,受人尊敬和拜祭。</h3><h3> 同样是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但发展的结果在另一本史书中却截然不同。《竹书纪年》说,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从桐宫逃出杀了伊尹。</h3><h3><b>太甲杀伊尹</b></h3><h3> 《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史书,记载的是夏朝到战国的历史,西晋时被盗墓者发现而出世。虽然该书对先秦历史的记载,有许多地方与《史记》等正史的传统记载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相悖,但它的有些记载因为与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符合,所以被认为更加接近史实。伊尹放逐太甲的这段历史就是它与传统史书中的记载相互不符的一处。</h3><h3> 传统史书记载,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宫,期间自己代为执政,三年后,伊尹把改过自新的太甲迎接回去并重新扶立为王。</h3><h3> 《竹书纪年》对这段故事的记载却是,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桐宫杀死伊尹,任用他的儿子。</h3><h3> 两种描述相差很多,太甲杀伊尹的版本不仅将伊尹的死提早了十几年,还把他一直以来贤相的形象彻底颠覆。虽然这个版本看似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但因为传统版本有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物的史料证据,相对而言更有可信度。而且假如认定传统版本为假,则可以推测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先贤当时不是作了假就是被蒙骗,影响极大。所以对这一历史,史学界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h3><h3> ◎伊尹放太甲说与太甲杀伊尹之说,都各据一词,难以说服对方。伊尹放太甲之说,依据《史记》及《孟子》等说法,伊尹作为四朝元老,以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思想,劝谏夏桀,辅佐商汤,是一位有思想又做为的人。商汤尊其为师,拜为相,其政治和军事才能,教导古代帝王向善,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无可厚非。太甲作为晚辈和学生,初立时性情骄狂,性情无常,甚至看不起伊尹曾经为奴隶的出身,听信谗言,胡作非为。行桀之暴,废商汤之法,伊尹为帝师罚他到商汤墓地面壁思过,也是教育太甲成熟起来的非常之举。儒家以伊尹尧舜为圣贤,儒家民本思想是民为重,君为轻。伊尹放太甲是高尚之举。</h3><h3> 而那些以《竹本纪年》为依据认为太甲杀伊尹的说法,也承认了伊尹放太甲的过程,而认为太甲顽冥不化,伊尹篡权自立,这是人性恶的反应。一些酸儒更是以三纲五常的常态之理认为君权神圣不可侵犯。</h3> <h1><b>殷本纪</b></h1><h3> 《殷本纪》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作者为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约600年时间。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都亳,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首都没有再变化过,故又以称“殷朝”或“殷商”。</h3><h3>外文名:The Histrical Texts Of YIN</h3><h3>体裁:纪传体通史</h3><h3>出处:《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h3><h3>中文名:《殷本纪》</h3><h3>作者:司马迁</h3><h1><b>基本内容</b></h1><h3><b>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b></h3><h3>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h3><h3>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h3><h3>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h3><h3>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h3><h3>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见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復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h3><h3>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h3><h3>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臺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捨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h3><h3> 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於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h3><h3> 汤归至于泰卷陶,中垒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於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後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h3><h3>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h3><h3>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h3><h3>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h3><h3>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h3><h3>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h3><h3>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h3><h3>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贊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復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h3><h3>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復衰。</h3><h3>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復兴。巫贤任职。</h3><h3>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h3><h3>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h3><h3>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復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br></h3><h3>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h3><h3>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於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h3><h3>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鸣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復兴。</h3><h3>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h3><h3>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荒淫,殷復衰。</h3><h3>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h3><h3>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h3><h3>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h3><h3>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臺之钱,而盈鉅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臺,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h3><h3>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h3><h3>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h3><h3>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復归。</h3><h3> 纣愈荒淫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彊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臺,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後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h3><h3>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续殷后焉。</h3><h3>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於书诗。契为子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h3><h1><b>殷本简介</b></h1><h3> 殷本来叫做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公元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强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h3><h3><b>传记评析</b></h3><h3> 《殷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了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h3><h3> 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及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饱含热情地歌颂了成汤、盘庚、武丁等贤君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的政治业绩;又无情地贬抑了殷纣的刚愎自用、拒谏饰非、荒淫无度、迫害贤良、残害百姓等等。一个王朝的历史,历经十七代三十一王,而司马迁只抓住这几个典型关节,泼墨重彩,而其他则一带而过,使得全篇虚实相映,详略有当。</h3> <h1><b>史记·殷本纪</b></h1><h3> 《殷本纪》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三、本纪第三,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了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述赞》评价说:简狄吞乙,是为殷祖。玄王启商,伊尹负俎。上开三面,下献九主。旋师泰卷,继相臣扈。迁嚣圮耿,不常厥土。武乙无道,祸因射天。帝辛淫乱,拒谏贼贤。九侯见醢,炮格兴焉。黄钺斯杖,白旗是悬。哀哉琼室,殷祀用迁!</h3><h3><b>写作特色</b></h3><h3> 在刻划人物方面,司马迁抓住了能突现人物个性的几个典型事例,加以叙述、描写,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又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如:成汤祝网、太甲思过、武丁得说等,就把各位贤君修行德政的宽厚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纣的描写,几乎完全以叙述的口吻,一件一件地罗列史实,再加上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映衬,一个暴君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成为一个千古流传的暴君典型。</h3><h3><b>历史背景</b></h3><h3> 殷本来叫做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公元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强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h3><h3> 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及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饱含热情地歌颂了成汤、盘庚、武丁等贤君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的政治业绩;又无情地贬抑了殷纣的刚愎自用、拒谏饰非、荒淫无度、迫害贤良、残害百姓等等。一个王朝的历史,历经十七代三十一王,而司马迁只抓住这几个典型关节,泼墨重彩,而其他则一带而过,使得全篇虚实相映,详略有当。</h3><h3><b>白话译文</b></h3><h3> 殷的始祖是契(xiè,谢),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sōng,松)氏的女儿,帝喾(kù,酷)的次妃。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吃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h3><h3> 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于是命令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施行五伦教育,要本着宽厚的原则”。</h3><h3> 契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们因而得以安定。</h3><h3> 契死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死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死后,儿子曹圉(yǔ,语)继位。曹圉死后,儿子冥继位。冥死后,儿子振继位。振死后,儿子微继位。微死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死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死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死后,儿子天乙继位。这就是成汤。 从契到成汤,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成汤为此写了《帝诰》,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h3><h3> 成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成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伊尹说:“英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h3><h3>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见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做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因为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从北门进城时遇见了商汤的贤臣女(rǔ,汝)鸠和女房,于是写下《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时的心情。</h3><h3>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然后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罗网里面来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h3><h3> 就在这个时候,夏桀却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还有诸侯昆吾氏也起来作乱,商汤于是举兵,率领诸侯,由伊尹跟随。商汤亲自握着大斧指挥,先去讨伐昆吾,转而又去讨伐夏桀。商汤说:“来,你们众人,到这儿来,都仔细听着我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君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君臣扩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他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商汤把这些话告诉传令长官,写下了《汤誓》。当时商汤曾说“我很勇武”,因此号称武王。 </h3><h3> 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奔逃到呜条,夏军就全军崩溃了。商汤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邕(zōng,宗),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玉,义伯、仲伯二臣写下了《典宝》,因为这是国家的固定财宝。商汤灭夏之后,想换掉夏的社神,可是夏的社神是远古共公氏之子句龙,能平水土,还没有谁比得上他,所以没有换成,于是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商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h3><h3>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钟虺(huǐ,悔)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h3><h3> 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的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h3><h3> 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h3><h3> 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h3> <h3>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h3><h3> 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逝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儿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即位,这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衰弱,有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雍已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h3><h3> 太戊任用伊陟(zhì,治)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chǔ,储)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一搂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h3><h3> 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咸艾(yì,义)》、《太戊》,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h3><h3> 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就这样,殷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h3><h3> 中宗逝世,儿子中丁继位。中丁帝迁都于隞(áo熬)。后来河亶(dàn,旦)甲定都于相。祖乙又迁至邢。中丁帝逝世,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外壬帝。这些曾有《仲丁》加以记载,但现已残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河亶甲帝。河亶甲时,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逝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后,殷又兴盛起来,巫咸被任以重职。 </h3><h3> 祖乙逝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立沃甲之兄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立祖丁帝的儿子阳甲,这就是阳甲帝。阳甲帝在位的时候,殷的国势衰弱了。 </h3><h3>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h3><h3> 阳甲帝逝世,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即位时,殷朝已在黄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成汤的故居。因为自汤到盘庚,这已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没有固定国都,所以殷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盘庚见此情况,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他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最后才渡过黄河,南迁到亳,修缮了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 盘庚帝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小辛帝。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写下了《盘庚》三篇。</h3><h3> 小辛帝逝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小乙帝。小乙帝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佑大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yuè,悦)。白天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是那圣人。于是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h3><h3> 这时候,说正服刑役,在傅险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之后,武丁和他交谈,发现说果真是位贤圣之人,就举用他担任国相,殷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因而用傅险这个地名来作说的姓,管他叫傅说。</h3><h3>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来登在鼎耳上鸣叫,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好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说:“上天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办好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还要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全国上下都高兴,殷朝的国势又兴盛了。 武丁帝逝世,他的儿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鸡出现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祖己还写下了《高宗肜(róng,荣)日》和《高宗之训》。 </h3><h3>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甲帝。甲帝淫乱,殷朝再度衰落。 </h3><h3> 甲帝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黄河以北。 </h3><h3> 武乙暴虐无道,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天神,跟它下棋赌输赢,让旁人替它下子。如果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满血,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死。</h3><h3> 武乙死后,他的儿子太丁帝即位。太丁帝逝世,他的儿子乙帝即位,乙帝即位时,殷朝更加衰落了。 乙帝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乙帝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而辛被立为继承人。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h3><h3>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俚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h3><h3> 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淫荡,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海)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fǔ,斧)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h3><h3> 西伯的僚臣闳(hóng,宏)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再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h3><h3>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h3><h3> 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h3><h3> 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h3><h3> 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h3><h3> 纣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h3><h3> 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的民众非常高兴。于是周武王做了天子。因为后世人贬低帝的称号,所以称为王。封殷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h3><h3> 周武王逝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联合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诛杀他们,而把微子启封在宋国,来延续殷的后代。</h3><h3> 太史公说:我是根据《诗经》中的《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的,自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采自《尚书》和《诗经》。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就以国为姓了,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曾经说过,殷人的车子很好,那个时代崇尚白色。</h3> <h1><b>原文+注解</b></h1><h3>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①,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②。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③,五品不训④,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⑤。五教在宽⑥”。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⑦,百姓以平。 </h3><h3> ①玄鸟:燕子,因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所以称为玄鸟。玄,赤黑色。②关于殷之始祖契的诞生,《诗经·商颂·玄鸟》也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一个神话传说,玄鸟可能是商部族的图腾。③百姓:指贵族。在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因此,“百姓”是贵族的总称。④五品:即五伦,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同“序”),朋友有信”。一说: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品,品秩,等级。训:顺。⑤敬:谨慎、小心。敷:设,施行。五教,即五伦的教育。⑥宽:宽厚。一说:为缓义,指慢慢地进行。⑦平:安定。 </h3><h3>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①。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h3><h3> ①振:为“亥”之误。陈直《史记新证》:“余考亥为冥子,《世本》作‘核’,《史记》作‘振’,‘振’即‘该’字传写之误。《古今人表》作‘垓’,《天问》作‘该’,惟殷墟甲骨文及《竹书》作王亥。” </h3><h3> 成汤①,自契至汤八迁②。汤始居亳,从先王居③,作《帝诰》④。</h3><h3> ①成汤:《会注考证》认为此二字为衍文。②八迁:殷从契至汤共十四世曾经八次迁都。③先王:指殷的始祖帝喾。帝喾曾定都于亳,以后辗转迁徙,到成汤时又回到亳。从:跟从追随。④《帝诰》:已亡佚。《索引》引孔安国说,内容是向帝喾报告已经迁回亳地的事。</h3><h3> 汤征诸侯①。葛伯不祀②。汤始伐之③。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④”。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尹国子民⑤,为善者皆在王官⑥。勉哉⑦,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⑧,予大罚殛之⑨,无有攸赦⑩”。作《汤征》。</h3><h3> ①汤征诸侯:《集解》引孔安国说,汤“为夏方伯(一方诸侯),得专(独擅)征伐”。②葛伯:葛国国君。《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放肆)而不祀”。③汤始伐之:《孟子·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载(开始)”。《孟子》所引是《尚书》佚文,《梁惠王下》亦有“汤一征,自葛始”的记载。④治:治理得好。不:同“否”。⑤君国:为国之君,意思是做国君,治理国家。子民:以民为子,意思是抚育万民。⑥王官:天子之官,朝廷官职。⑦勉:努力。⑧敬命:指敬顺天命。⑨罚殛(jí,极):诛罚,惩罚。⑩攸:同“所”。《汤征》:《尚书》篇名,已亡佚。 </h3><h3>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①,乃为有莘氏媵臣②,负鼎俎③,以滋味说汤④,致于王道⑤。或曰伊尹处士⑥,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⑦。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⑧。既丑有夏⑨,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⑩。</h3><h3> ①奸(gān,干):求,请求,这里指求见。由:道路门径(奸字明显为见字的笔误,好事者如此注解,真是让人醉了。——山人注)。②媵(yìng,映)臣: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汤的妃子是有莘氏的女儿,所以伊尹愿作有莘氏陪嫁的男仆以便见汤。③鼎俎:古代烹饪的器具。鼎,用来煮东西的器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俎,切肉用的砧板。④说(shuì,税):劝说。⑤致:送达,这里有进言的意思。⑥处士: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⑦素王:指远古帝王一说指没有“王、皇”等名号而有王皇之实的德高望重的人,因无名号故称素王。九主:指三皇五帝和大禹。⑧适:到…去。⑨丑:以为丑,憎恶。有夏:就是夏,这里的“有”没有实际意义。⑩《女鸠》《女房》: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二篇言所以丑夏而还之意也”。</h3><h3>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①:“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②,左。欲右③,右。不用命④,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h3><h3> ①祝:祝褥,褥告。②左:这里意思是向左。③右:这里意思是向右。④用命:从命。</h3><h3>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①。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②,遂伐桀。汤曰:“格③,女众庶④!来,女悉听朕言⑤!匪台小子敢行举乱⑥,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⑦,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⑧。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⑨,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⑩。女其曰(11)‘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12)。有众率怠不和(13),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14),予其大理女(15)。女毋不信,朕不食言(16)。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17),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18)。于是汤曰“吾甚武”(19),号曰武王。 </h3><h3> ①昆吾氏:古部族名。住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一说在许昌一带。②钺(yuè,月):古代兵器,类似大斧。③格:来。④女:同“汝”,你,你们。下文“闻汝众言”、“予与女皆亡”等句“女”都同“汝”。众庶:众人。⑤朕:我。⑥匪:同“非”。台(yí,饴):我。小子:汤自称。举乱:作乱。⑦维:通“虽”。⑧正:通“征”。⑨有众:所有的众人。⑩啬事:指稼穑之事,“啬”通“穑”,收割庄稼。割:夺取。政:通“征”。“割”通“害”,“割政”即害民之政。(11)其:或许。(12)率:相率,都,这里指君臣一起。一说“率”通“聿”,句中语气词。(13)不和:指不与夏王合作。“和”,和洽。(14)尚:通“倘”,如果。(15)理:通“赉”(lài,赖),赏赐。(16)食言:说话不算数。(17)帑僇:“帑”通“奴”,这里指奴隶。“帑”通“拏”,妻子儿女。“僇”通“戮”,杀戮。(18)《汤誓》:《尚书》有此篇。(19)武:勇武,能征善战。</h3><h3> 桀败于有娀之虚①,桀奔于鸣条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③,俘厥宝玉④,义伯、仲伯作《典宝》⑤。汤既胜夏,欲迁其社⑥,不可,作《夏社》⑦。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⑧,平定海内。</h3><h3> ①虚:同“墟”,旧址。②奔:奔逃。③因为三巢(zōng,宗)是忠于桀的一个诸侯国,所以汤才出兵讨伐它。④厥:他的,他们的。⑤《典宝》: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二臣作《典宝》一篇,言国之常宝也”。⑥迁:变置。社:社神(即土神)。相传共工氏之子句龙能平水土,死后被尊为社神。⑦《夏社》:已亡佚。《集解》引孔安国说是夏的社神不能变置的原因。⑧践:踩、踏,引申为登临。 </h3><h3> 汤归至于泰卷陶①,中作诰②。既绌夏命③,还亳,作《汤诰》④:“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⑤:‘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⑥。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⑦,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⑧,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⑨,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⑩,有状(11)。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12),毋之在国(13),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14),咎单作《明居》(15)。 </h3><h3> ①陶:《索隐》认为是衍文。②虺:音huǐ,悔。③绌:通“黜”,废止,废弃。④《汤诰》:古文《尚书》有此篇,内容与此处所引不尽相同。⑤群后:指各诸侯国的国君。“后”,君主。⑥勤:尽力、努力。⑦四渎:指江、河、济、淮四条大河。“渎”,大河。⑧降播:指教给人民播种。“降”,赐。⑨三公:指禹、皋陶、后稷。⑩予:给与,授与。这里指赐福,保佑。(11)有状:指有这样的事例。(12)不道:无道。(13)之:到…去。在国:指各诸侯所在的国家。(14)《咸有一德》:古文《尚书》此篇言作于伊尹归政于太甲之后与此处言作于汤时不合。(15)《明居》:已亡佚。《集解》引马融说,内容是讲居民之法的。</h3><h3> 汤乃改正朔①,易服色②,上白③,朝会以昼④。 </h3><h3> ①改正(zhēng,征)朔:改变历法。“正”,每年的一月。“朔”,每月的第一天。“正朔”即新年的第一天。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为表示自己“应天承运”,要重定正朔,即改变岁首月份。夏历建寅(正月为寅月),殷历改建丑(正月为丑月)。②易服色:改变车马祭祀用的牲畜服饰等的颜色。每个王朝都崇尚一种颜色,新王朝建立要改变颜色,是表示制胜旧王朝。夏尚黑,商尚白。③上:同“尚”,崇尚。④朝会以昼:在白天举行朝会。诸侯拜见天子为“朝”,天子接见诸侯为“会”。</h3><h3> 汤崩①,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②,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③。 </h3><h3> ①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②适(dí,敌):通“嫡”。③《伊训》:古文《尚书》有此篇。《肆命》、《徂后》:《尚书》篇名,皆亡佚。《集解》据郑玄说,《肆命》是讲如何施行政教的,《徂后》是讲汤之法度的。 </h3><h3>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①。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②,以朝诸侯③。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④,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⑤,乃用《太甲训》三篇⑥,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⑦,作《沃丁》⑧。</h3><h3> ①放:流放。桐宫:商汤陵寝,商之离宫,在今山西省闻喜县石门乡有汤王山,闻喜古称桐乡,石门乡附近有后宫,传为晋国妃子所居,然晋王妃称后者不符,尧舜禹及夏称部落酋长及天子为后,如后稷、风后,夏后氏夏启在位称后启,死后称帝启,闻喜后宫疑为夏商时代地名,或为古代后妃陵寝所葬之地。②摄:代理。当国:掌管国家政权。③朝诸侯:使诸侯来朝,即接见诸侯。④反:同“返”,归向。⑤嘉:嘉许,赞美。⑥《太甲训》:古文《尚书》有《太甲》上、中、下三篇。⑦训:顺,这里有根据、按照的意思。⑧《沃丁》:已亡佚。</h3><h3>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已立,是为帝雍已。殷道衰,诸侯或不至①。 帝雍已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②,一暮大拱③。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④?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⑤,作《咸艾》,作《太戊》⑥。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⑦,伊陟让,作《原命》⑧。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br></h3><h3> ①或:有的,有些。②祥:本指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凶兆。楮(chǔ,储),也叫枸树,一种落叶乔木。③拱:两手合围,表示树的粗细。④阙:同“缺”,缺点、过失。⑤王家:指朝廷国家。⑥《咸艾(yì,义)》《太戊》:今皆亡佚。《咸艾》又作《咸乂(yì,义)》。“艾”是治理的意思。两篇内容大约是记载和赞扬巫咸和太戊事迹的。⑦弗臣:意思不以臣下相待。⑧《原命》:今亡佚。《正义》认为“原”是再的意思,“原命”是说“伊陟让,乃再为书命之”。《尚书》伪《孔氏传》说“原”是太戊的大臣名。</h3> <h3>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①。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h3><h3> ①《仲丁》:今亡佚。大概太史公听说过这本书,在当时就已经亡佚了。</h3><h3>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①,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②,于是诸侯莫朝。</h3><h3> ①更:改。②比:连续,接连。 </h3><h3>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①,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②,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③,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④,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h3><h3> ①五迁:指汤至盘庚前后五次迁都。《正义》云:“汤自南亳迁西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局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②咨:嗟叹。胥皆:全都。③高后:对成汤的敬称。④由:因而。 </h3><h3>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①。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h3><h3> ①《盘庚》:《尚书》有《盘庚》上、中、下三篇。按《盘庚上》云:“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资胥怨,作《盘庚》三篇”。与此处“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之说不同。</h3><h3>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①。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②。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③,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④,筑于傅险。见于武丁⑤,武丁曰是也⑥。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⑦,号曰傅说。 </h3><h3> ①佐:指辅佐的大臣。②国风:国家的风尚风气。③百工:这里指百官。营求:设法寻找。营,谋求。④胥靡:因犯法而服劳役的人。⑤见:使拜见,这里是被带去拜见的意思。⑥是也:就是这个人。“也”是语气词。⑦姓之:给他姓。 </h3><h3>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①,武丁惧。祖已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已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②,降年有永有不永③,非天夭民④,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⑤,不听罪,无既附命正厥德⑥,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⑦,罔非天⑧,继常祀毋礼于弃道⑨”。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h3><h3> ①雉:野鸡。呴(gòu,够):同“雊”,野鸡叫。②监:监察。典厥义:以厥义为典,以他们的道义作标准。“典”,常则、标准。③降年:上天赐给人的年岁、寿数。永:长。④夭民:使人的寿命夭折。“夭”,夭折,短命。⑤若:顺从,遵循。⑥附:附着,这里是使…附着,有降下的意思。正:使…正,即端正、纠正。⑦嗣:继承,继位。⑧罔:没有什么,没有…的。⑨弃道:当弃之道,即非恒常之道。</h3><h3>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①。 </h3><h3> ①《高宗肜(róng,荣)日》:《尚书》有此篇,内容即祖己训王事。“肜”,祭之又祭叫“肜”。清孙诒让认为“肜”为“易”字之误,“易日,犹言更日”。《训》:即《高宗之训》,已亡佚,内容大约也是记祖己训王事。</h3><h3>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①,谓之天神。与之博②,令人为行③。天神不胜,乃僇辱之④。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⑤,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h3><h3> ①偶人:土或木制成的人像。②博: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类似下棋。③为(wèi,畏)行:等于说为之行,替他下子。④僇辱:羞辱,侮辱。⑤卬:同“仰”。</h3><h3>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①,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②。 </h3><h3> ①贱:地位低,这里指非为正后。②纣:《集解》引《谥法》:“残义损善曰纣” 。</h3><h3> 帝纣资辨捷疾①,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②;知足以距谏③,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④,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⑤。好酒淫乐⑥,嬖于妇人⑦。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⑧,北里之舞⑨,靡靡之乐⑩。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11),而盈钜桥之粟(12)。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13)。益广沙丘苑台(14),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15)。慢于鬼神(16)。大冣乐戏于沙丘(17),以酒为池,县肉为林(18),使男女倮相逐其间(19),为长夜之饮(20)。</h3><h3> ①资:资质,天生的禀赋。辨:同“辩”,有口才。②格:格斗格杀。《正义》《帝王世纪》云:“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③知:同“智”。距:同“拒”,拒绝。④矜:夸耀。⑤出己之下:意思是比不上自己。⑥淫:过度,无节制。⑦嬖:宠爱。⑧师涓:当作“师延”,是名叫延的乐师。淫声,指与雅乐相对而言的俗乐。⑨北里之舞:古代舞曲名。⑩靡靡之乐:声音柔弱的音乐。(11)厚重:加重。鹿台:朝歌城内的高台。《新序·刺奢》云:“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12)钜桥:仓名。(13)仞:通“牣”,满。(14)苑:园林。(15)蜚鸟:即飞鸟,“蜚”同“飞”。(16)慢:傲慢,不敬。(17)冣:(yu,聚):积聚。(18)县:同“悬”,悬挂。(19)倮:同“裸”。(20)长夜:通夜,通宵。 </h3><h3>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①,于是纣乃重刑辟②,有炮格之法③。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④。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⑤,纣怒,杀之,而醢九侯⑥。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⑦。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h3><h3> ①怨望:怨恨。“望”也是怨恨的意思。②刑辟:刑法。③炮格:相传为商纣的酷刑之一。《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法”。④九侯:《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鬼侯’。”鄂侯:《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邗(yú,于)侯’。”三公:辅助天子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⑤憙:同“喜”。⑥醢(hǎi,海):肉酱。这里指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⑦脯(fǔ,辅):肉干。这里也是一种酷刑,把人制成肉干。</h3><h3>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①,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②。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③,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④,假人元龟⑤,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⑥,维王淫虐用自绝⑦,故天弃我,不有安食⑧,不虞知天性⑨,不迪率典⑩。今我民罔不欲丧(11),曰:‘天曷不降威(12),大命胡不至(13)’?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14)”!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15)。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h3><h3> ①阴:暗暗地,暗地里。②稍:渐渐地。权重:权力,“重”也是权力的意思。③咎:怨恨。④讫:终止,绝。⑤假人:至人,指能知天地吉凶的人。《尚书》“假”作“格”。“假”、“格”都是“至”义。元龟:用来占卜用的大龟。⑥相:佐助。⑦用:因。⑧不有安食:意思是不能安心吃饭。⑨虞知:料知,揣度了解。⑩迪:由,遵循。率典:法常,即常法。“迪”为助词,“率”,遵循。(11)欲丧:指想要纣灭亡。(12)曷:何不,为什么不。降威:指降下天威惩罚无道。(13)大命:天命。胡:何,为什么。(14)有命在天:指顺承天意而为王。(15)会周:与周会合。</h3><h3>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①,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②”。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③,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④,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⑤。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⑥,表商容之闾⑦。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⑧。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⑨。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⑩。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h3><h3> ①数:屡次。②争:同“诤”,谏诤。③详:通“佯”,假装。④甲子日:依周历,当是周武王即位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⑤大白旗:即“太白旗”,大约是指挥军队用的一种旗帜。⑥封:指在坟上添土。⑦表:表彰、表扬。闾: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五比为闾”。⑧续殷祀:承续殷的祭祀,意思就是延续殷的后代。⑨说:同“悦”。⑩属:隶属,归属。</h3><h3>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①,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②。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③。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h3><h3> ①《颂》:指《诗经·商颂》。次:编次。②《书》:指《尚书》。《诗》:指《诗经》。③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由此可见,本篇篇首帝舜“赐姓子氏”,实际上就是赐契姓子。</h3> <h1><b>《盘庚》</b></h1><h3> 《盘庚》是历代帝王治政者借鉴和学习的典范,是一面历史的铜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资治通鉴”。《盘庚》三篇是《商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前后,对贵戚、臣民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一般称作演讲辞),充分表达了殷王盘庚对他的臣民的拳拳之心和他的清正、睿智,主张以仁治国,反对以武力、强权压势。《盘庚》在文学方面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先秦散文中不朽的名篇,为后人所垂青。</h3><h3>中文名:《盘庚》</h3><h3>作者:盘庚</h3><h3><b>盘庚-名文简介</b></h3><h3>作者:盘庚</h3><h3>类型:演讲辞</h3><h3>成文时间:盘庚迁殷前后</h3><h3><b>盘庚-作者小传</b></h3><h3> 盘庚,商代国王。汤的第九代孙。阳甲弟,继阳甲即位。商王朝多次发生内乱,政治腐败,国势衰落。即位后,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乃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商书·盘庚》即是他在迁殷前后的报告辞,分上、中、下三篇。</h3><h3><b>盘庚-原文</b></h3><h3>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 绥四方。”</h3><h3> 盘庚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h3><h3>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h3><h3>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h3><h3>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h3><h3>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 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h3><h3>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 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h3><h3>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h3><h3> “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h3><h3> “凡尔众,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共尔事,齐乃位,度乃口,罚及尔身,弗可悔”!</h3><h3><b>盘庚-注释</b></h3><h3>1.盘庚:商代君王。殷,今河南安阳县的殷墟。适:去。所居:新居处。</h3><h3>2.率:领。吁:和谐。戚:忧。矢:誓。</h3><h3>3.王:指商先王祖乙。爰:已。宅:居。商自祖乙就已居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刘:杀戮。</h3><h3>4.胥:相。匡:扶助。稽:求。台:合适。</h3><h3>5.服:服事。恪:恭敬。谨:谨慎。</h3><h3>6.厥:其。</h3><h3>7.承:继续。古:古法。罔:无。断:绝。矧:况且,何况。克:能够。从:继续。烈:通“业”,事业。</h3><h3>8.颠木:砍倒下的树。由:生出。蘖:新芽。其:大概。永:延长。</h3><h3>9.绍:继 承。复:光复,恢复。绥:安。</h3><h3>10.乃:你们。位:职位。旧服:过去的常规,事例。</h3><h3>11.或:谁。伏:隐瞒。攸:所。箴:谏言,这里指民众不愿迁徙的意见。</h3><h3>12.格:来。</h3><h3>13.训:法度。猷:应当。黜:退,清除。乃心:指各自的私心。傲:傲慢。从:同“纵”,放纵。康:安乐。</h3><h3>14.图:想着。旧人:指老臣。共:共同。</h3><h3>15.修:指治理的措施,也就是“政令”。匿:隐。厥:其。指:同“旨”,旨意。丕:很,大。钦:敬重。</h3><h3>16.罔:无。逸言:指放肆越轨的言论。</h3><h3>17.聒聒:言语繁杂的样子。起:兴起,造出。险肤:险恶而肤浅。讼:争论。</h3><h3>18.荒:废止。兹德:指任用旧臣的成规。含德:指旧 臣心怀恶德。惕:畏惧。</h3><h3>19.观火:指看得很明白。拙谋:谋划不周。作:引起。逸:放纵。</h3><h3>20.纲:网 口上的大绳。服:从事。秋:指收获。</h3><h3>21.实德:实惠。婚友: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和同僚。大言:夸口。积:积累,积蓄。</h3><h3>22.戎:大。毒:灾祸。昏:努力。越:于是。</h3><h3>23.和:动词,使和谐。吉:善。百姓:百官,指较低的小吏。毒:灾祸。宄:坏人。</h3><h3>24.先恶:引导作恶。恫:痛苦,此处指自食其果。</h3><h3>25.相:看。时:通“是”,那些。箴言:指政令。逸口:放纵自己的口舌,即“说漏了嘴”,说了越轨的话。制:控制,掌握。短长之命:即生杀大权。</h3><h3>26.曷:为什么。朕:我。动:发起。浮言:即谣言。</h3><h3>27.沈:沉溺其中。燎:烧。向迩:靠近。弗: 不。靖:谋。咎:过错。</h3><h3>28.迟任:上古贤人名。</h3><h3>29.暨:及,和。逸勤:安逸和辛劳。非罚:不恰当的刑罚。</h3><h3>30.选:计算。劳:功劳。</h3><h3>31.享:祭祀。</h3><h3>32.难:行事的艰难。</h3><h3>33.志:同“识”,标记,此指箭靶。</h3><h3>34.侮:怠慢。弱:轻忽,轻视。 </h3><h3>35.猷:谋划。</h3><h3>36.远迩:远近,此处指关系亲疏。伐:惩治。彰:表扬。用:行。</h3><h3>37.臧:善,此处指治理好。邦:国家。佚:过失,过错,此处指执政有过失。</h3><h3>38.恭:敬,指恭敬地做好各自的事。齐:齐心协力。度乃口:指言语要合乎法度。</h3><h3><b>盘庚-译文</b></h3><h3> 盘庚迁都到殷,臣民们不愿进住新邑,因此,盘庚叫来那些贵戚大臣一道去向臣民们下达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带你们迁居到这里,是为了爱惜我的臣民的生命,使你们不会全都遭到死亡的灾难。现在大家不能互相救助以求生存,即使占卜而后详加考究又将如何呢?先王行事一向恭敬,谨慎地顺从天命,尚且不能长久地安居在一个地方,从立国到现在,已经迁居了五处。如果我们不继承先王的遗志,不了解上天的意志,又怎能继承先王的大业?正如伐倒的树木上可以长出新芽,上天是要让我们的生命在这新邑长久地繁衍下去,要我们在这里继续复兴先王的大业,安定四方。”</h3><h3> 盘庚晓谕百姓:要辅佐官长,遵守法规制度。他又对官员说:“谁也不许隐瞒我规诫小民的谈话”!他于是命令群臣都到王廷上来,对他们说:“大家到前面来,我要告诫你们,为了去掉你们的私心,不让你们傲慢放纵而贪享安逸。从前我们的先王,也总是想到任用世家旧臣,共同管理政事。凡是先王所发布的政令,无论多远,他们都能完全下达,不敢隐匿先王的旨意。因此,先王对他们非常敬重,他们也没有什么越轨的语言,因而人民的表现都大有改善。现在你们鼓噪不休,意见邪恶浅薄,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在说些什么”!</h3><h3> “我没有荒废先王的美德,你们却隐藏了我对百姓的好意,不予以传达,对我毫不畏惧。我对你们的了解就像看火一样,一清二楚,如果我任你们放肆,就是我的谋虑不周了。</h3><h3> “正如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不紊;又如农夫种田,努力耕耘,才能获得丰收。你们要能除掉自己的私心,给人民带来实际的恩惠,泽及亲戚朋友,那么,你们才能够宣称你们积了德,你们不畏惧远近百姓因为你们的浮言而遭受灾害,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怠懈的人,不辛勤劳作,不努力耕种庄稼,那将没有黍稷食粮可收获了。</h3><h3> “你们不把我的善意传达给百姓,那是你们自招祸害,等到你们所做的坏事败露出来,那就必将给你们自身带来祸灾。你们既然引导人民做坏事,当然该由你们自己承担痛苦。到了那时,你们要后悔也来不及了!你们看这些普通小民还都顾及我所规诫的话,他们唯恐乱说错话,何况我操纵着你们的生杀之权,为什么你们倒不畏惧呢?你们为什么不事先向我报告,竟胆敢用浮言去煽动人心呢?这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谁也不能够接近,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样尚可以扑灭。这都是由于你们的自作自受,并非我有什么过错。</h3><h3> “迟任曾经说过:‘用人应专用世家旧臣,使用器具却不用旧的而用新的’。从前我的先王和你们的前辈,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要仍是那样,我怎敢对你们动用非常的刑罚呢?如果你们能够继承祖先的勤劳传统,我决不会忽视你们的美德。现在我要大祭先王,你们的祖先也要跟着一道受祭,是福还是灾,这要由先王和你们的祖先来处置,我也不敢妄自动用非分的刑罚和赏赐。</h3><h3> “我告诉你们成事的艰难,好比射箭,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你们不许欺侮上年纪的人,也不许轻视年幼的人,你们要各自长久地安于新居,奋力工作,听从我一人的安排。无论远近亲疏,我都一律对待,用刑罚惩治他的恶行,用爵禄表彰他的善行。国家治理好了,是你们大家的功劳;国家治理得不好,是我一人的过失。</h3><h3> “你们要把我讲的话传达下去,从今以后,各自努力做好份内的事,规规矩矩,安于职守,不许胡说八道。否则,惩罚落到你们的身上,那就后悔莫及了!”</h3><h3><b>盘庚-影响与传播</b></h3><h3> 殷民族起源于中国东北,后来逐渐南迁,往来于济水、黄河之间,其后又西迁。</h3><h3> 《诗经·商颂·玄鸟》这样歌咏殷商始祖的诞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是商汤十世孙,其父祖丁。盘庚继其兄阳甲即王位。商王室自仲丁之后,多次发生“争相代立”的权力之争,政治混乱,天灾频繁,国力中衰。盘庚为了挽救政治危机,缓和矛盾,率众由奄(今山东曲阜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居“天下之中”,又“行汤之政”,商复兴,史称“殷商”。由于在盘庚以前商王朝已经迁都五次,而中华民族又历来安土重迁,因此无论贵族或平民百姓都有怨言,有的甚至公然反对。因此,迁都前后,盘庚“乃作书告谕”,反复劝说贵族们和平民一同搬迁到新都,共同开创新局面。</h3><h3> 《盘庚》三篇,是《商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一般认为,它是盘庚当时的演讲辞。</h3><h3> 本文是其中的上篇,是盘庚对贵戚近臣的谈话。他在谈话中严厉训斥了他们贪图安逸不愿迁徙的行为。文章开始就说“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表明是盘庚在初迁未定时的讲话。人民初到新都,一切都不习惯,所以产生不满情绪,盘庚讲话,予以安抚。</h3><h3> 盘庚在恳挚的讲话中突出了天命的不可违抗,他反复征引“古我先王”,“恪谨天命”来训诫百姓,以证明迁都的合乎天命,平息不满情绪。这样的说法在神权与君权相结合的奴隶社会是极为有效的。讲话中严厉地批评了大臣们庸于职守,没有把自己的深远用意传达给百姓,以至于造成人心浮动的局面。并且严肃地指出,如果继续这样不负责任,就会耽误耕种,导致粮食无收,这在农耕社会是很严重的后果。盘庚很生气地说:而这样的后果完全是你们咎由自取,和我盘庚毫无关系。之后盘庚引用迟任的话:“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并称引旧臣和先王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取得的好的政绩,语气明显缓和下来。鼓励臣子和自己团结一心,同甘共苦,谨遵职守,努力工作。还慷慨陈词:“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体现了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古代政治家的风貌。总之,讲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很强的说服力。</h3><h3> 商朝在迁殷之前曾经十三次迁居,但自从盘庚迁殷之后就安居下来,不再另迁别处,可见盘庚力排众议,主张迁都此地的决策之英明。而盘庚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迁都大计,《盘庚》三篇的号召力显然也是不容忽视的。盘庚迁都之后,殷商王朝走出了政治上萎靡不振的局面,走上了中兴的道路。</h3><h3><b>盘庚-专家点评</b></h3><h3> 《盘庚》是先秦散文的名篇,文辞古奥,不易通读。韩愈曾慨叹:“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h3><h3> 但借助前人的注解,再三阅读之后我们尚可领略它特有的不假修饰的质朴之美。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比喻质朴贴切,含义深沉,语言也很优美,富于音乐的美感,至今“有条不紊”、“星火燎原”等成语仍然在人们的口头流传。</h3> <h1><b>盘庚</b></h1><h3>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姓子,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安阳)。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病死,葬于殷(今安阳小屯村)。</h3><h1><b>人物生平</b></h1><h3></h3><h3>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即前1298年迁都于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病死,葬于殷(今安阳)。</h3><h3> 《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h3><h3> 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h3><h3> 公元前1298年迁都以后,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h3><h1><b>历史事件</b></h1><h3><b>迁都安阳</b></h3><h3>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h3><h3>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h3><h3>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h3><h3> 当他得知安阳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时,就决心到此来发展。为了动员迁都,他曾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h3><h3> “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内容凝练而成。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终于,马萧萧,车辚辚,他率众西渡黄河,来到了安阳,史称“盘庚迁殷”。</h3><h3><b>相关事件</b></h3><h3>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即九世之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芜的殷,以抑制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在此之前,商民族已经经历了十几次的迁徙。有时是因为土地荒芜,有时因为河水泛滥,有时因为外族奇袭,有时因为内部矛盾。</h3><h3>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政治困境,他不顾一些贵族的反对,决心选择一个有长远发展前途的地方重振朝纲。当他得知安阳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时,就决心到此来发展。为了动员迁都,他曾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内容凝练而成。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终于,马萧萧,车辚辚,他率众西渡黄河,来到了安阳,史称“盘庚迁殷”。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h3><h1><b>后世评价</b></h1><h3> 盘庚恰逢商朝“乱世”,是一位富有忧患意识的商王,他敏锐地看到了民众的疾苦,并想方设法加以消除。盘庚自觉吸收先王的治国经验,“古我先后,罔不惟民之承保。”他认为商之先王都是把民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重视并体贴民众的意愿。</h3><h3> 《史记·殷本纪》中虽然误记“涉河南,治亳”,以为盘庚最后迁都地为亳,但“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的记载也确实说明了盘庚力排众议迁都成功之后励精图治,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中丁以来“比九世乱”的局面,实现了“殷道复兴”,以致诸侯来朝。盘庚死后,其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也从侧面印证盘庚伟大的业绩和高尚高品格,深受后人崇敬。</h3><h3> 盘庚认为统治好民众,就是要与其共享欢乐与康宁,“承汝俾汝,惟喜康共”,他还要求贵戚旧族也要摒弃私心,给人民施以实惠。在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时候,盘庚也以能否养护民众为取舍标准。“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对于那些聚敛财宝的人,一概斥用,而对于爱护民众之人,则给予重用。</h3><h3> 他对官吏总的要求就是“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要求官吏不能聚敛财宝,而要永怀一颗爱民之心,向民众布施恩德。作为一代商王,盘庚深谋远虑,完成了商都最重要的一次迁徙。</h3> <h1><b>盘庚迁殷</b></h1><h3> 盘庚迁殷是指商朝时期盘庚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把都城从奄迁到殷的历史事件。 商朝中期以来经历九世之乱,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经过考量,盘庚认为殷自然条件良好有利发展农业生产,阶级矛盾可以得到缓和,可避开周边叛乱势力的攻击,有利于加强巩固统治地位。遂决定把都城迁到殷。 盘庚迁殷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h3><h3>中文名:盘庚迁殷</h3><h3>所处时代:商朝</h3><h3>主要人物:盘庚</h3><h3>结果:迁都殷后商朝政局趋于稳定</h3><h3><b>历史概述</b></h3><h3> 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h3><h3><b>背景</b></h3><h3> 盘庚迁殷的背景可以说是天灾加人祸。在中国古代,定都和迁都都是国家大事,为了稳定政权,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稳定。 但也有许多王朝曾迁移都城,以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商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商族在盘庚以前,是经常迁徙流动的,自契至汤,十四代,有八次迁徙;自汤至盘庚,十代,有五次迁徙。商族的迁徙,见于记载的前后达十三次。《尚书·盘庚篇》说:“视民利用迁”。“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等等。说明迁徙的原因是为了民众躲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h3><h3><b>《史记·本纪》</b></h3><h3> 在水患的同时商朝内部也是“王位纷争”不断,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h3><h3> 从中丁至阳甲正好九王,先秦典籍中“几世”即指“几王”,这“九世之乱”与商都屡迁,在时间上符契,它应是促使商都屡迁的客观原因。而在《尚书·盘庚》中篇里也有记载。盘庚追述先王迁都原因时说:“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孔疏》认为“大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就是指以王位纷争为中心的“九世之乱”。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先王并不怀恋他们手造的基业,为人民的利益来迁徙。</h3><h3><b>过程-盘庚迁殷</b></h3><h3>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他决定从奄迁都到殷。</h3><h3> 因为到殷去有三条好处:</h3><h3>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眼下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眼下的情况要好;</h3><h3> 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h3><h3> 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h3><h3>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树起“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宣称为人民打算来争取民心。</h3><h3> 在当时“天命”和“先王”无疑是有威力的,因此盘庚得以迁殷。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将迁之时,盘庚发出警告:“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就是说,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这孬种遗留在新邑蔓延滋长。可见盘庚企图通过迁都打击贵族。</h3><h3><b>结果</b></h3><h3>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h3><h3>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h3><h3><b>后续影响</b></h3><h3> 从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盘庚在殷整顿商朝的政治,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之后,又经过武丁时代的繁荣发展,到了殷代中后期,这里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城之一。 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h3><h3><b>评价</b></h3><h3>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的了商朝中央的统治,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魏有了相当成就,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h3><h3><b>争议</b></h3><h3> 作为殷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青铜器时代中期东方的一个极其独特的世界性大城市。不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于商代哪一个王开始在此建都,殷墟是否就是盘庚所迁的都城有不同的猜测。</h3><h3> 1998年春,考古队在紧邻殷墟的洹北花园庄、韩王度、屈王度附近开始集中钻探。历经8个月艰辛调查,在殷墟东北发现了一座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都城遗址,并将它命名为“洹北商城”。</h3><h3> 洹北商城的发现,解决了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小乙迁往地点的疑问。洹北商城的始建年代应在中商二期,其中有部分建筑基址始建于中商三期,“盘庚迁殷”即迁到洹北商城。而《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所”。这里所说的“盘庚渡河南”与“盘庚迁殷”中的殷地并非两地,同指洹北商城。</h3><h3> 根据现有对洹北商城遗址研究成果看,洹北商城的时代大致处于商代中后期,并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即洹北商城的勘察、选址和筹建时期,晚段即洹北商城的使用时期。洹北商城考古学文化的早期遗存,是洹北商城建城初期人们留下来的遗存。这个时期盘庚政权并未正式迁至殷地。洹北商城考古学文化晚段遗存应该才是盘庚政权迁往殷地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h3><h3>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洹北商城使用年限不会太长,由于盘庚、小辛、小乙三帝政权是兄弟传承,估计三人年龄不会相差太大,三帝在殷地执政时间大概不会超过三四十年。《古本竹书纪年》关于盘庚迁殷的地点,最初可能在安阳洹河北岸京广线两侧,也同指洹北商城。武丁即位以后,国力隆盛,方迁至所知的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h3><h3><b>文物研究</b></h3><h3>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h3><h3><b>殷墟考古发现</b></h3><h3> 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和现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h3><h3>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皿、兵器,种类很多,制作很精巧。司母戊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还刻着富丽堂皇的花纹。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炼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出,像这样巨大的精美的大鼎,不知道渗透着多少奴隶的血汗。</h3><h3> 考古工作者还在殷墟发掘了殷商奴隶主的墓穴。在安阳武官村一座商王大墓中,除了大量的珍珠宝玉等奢侈的陪葬品之外,还有许多奴隶被活活杀死殉葬。在大墓旁边的墓道里,一面堆着许多无头尸骨,一面排列着许多头颅。据甲骨片上的文字记载,他们祭祖祖先,也大批屠杀奴隶做供品,最多的竟达到二千六百多个。这是当年奴隶主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证。</h3><h3>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对殷商时期的社会情况有了比较确凿的考证。所以说,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h3><h3><b>历史典故</b></h3><h3>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500多年。《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273年被周取代。而最后的270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的,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h3><h3><b>盘庚</b></h3><h3> 孟宪武先生介绍,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太甲以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商朝统治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国力日渐减弱,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内外交困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到了崩溃的边缘。</h3><h3> 正在这个时候,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根除弊病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挽救商王朝的衰亡。盘庚找人考察到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当时的都城“奄”比起来,有利于建设都城,更有利发展农业生产。迁都以后,王室、贵族特权将会受到消弱,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同时可避开周边叛乱势力的攻击,有利于加强巩固统治地位,遂决定把都城迁到殷。</h3><h3> 可是不少人反对迁都的决定。但盘庚是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告诉大家迁都到殷的好处。他说:“我要效仿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怀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降下灾难,惩罚你们!”同时,他非常强硬地告诫那些反对迁都的奴隶主贵族,规规距距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要受到严厉的制裁。</h3><h3><b>商朝历史事件</b></h3><h3> 商朝疆域图,商汤灭夏·景亳之命·伊尹放太甲·伊尹辅政·九世之乱·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商作汤刑·神道社教·宗法制·贡纳制·分封制·井田制·酒池肉林·羑里之囚·牧野之战。</h3> <h1><b>商朝</b></h1><h3>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指商汤灭夏至周武王灭纣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共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h3><h3>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代。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1],在亳[2]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1][3][4]。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帝小乙。小乙死后,继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5]。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6]。</h3><h3>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成汤时期的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社会秩序已稳固[5]。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7]。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符号[8]。</h3><h3> 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和羌方[5]。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概述内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9]。</h3><h3>中文名:商朝</h3><h3>外文名:Shang dynasty</h3><h3>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h3><h3>帝王:成汤、盘庚、武丁、帝辛等</h3><h3>都城:亳、殷等</h3><h3>主要城市:亳、商邑、嚣、朝歌、邢等</h3><h3>货币:贝币、贝蚌、铜贝</h3><h3>主要民族:华族、夷、戎、狄、蛮</h3><h3>宗教:原始巫术崇拜</h3><h3>政治:内外服制度[10]</h3><h3><b>国号</b></h3><h3> 五帝帝舜时期,商人始祖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11] [12] [13] [14] ,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5] 。君主仲丁时,商朝的国都开始了频繁的迁移。至盘庚时,又将国都迁至北蒙,改名为“殷”[16] ,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17]。 </h3><h3> “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的尊称[18] [19] ,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h3><h3> 甲骨卜辞、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尚书》《史记》等文献称呼商朝为“殷”,这两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元明时代的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20] 。在先秦文献中,《尚书·召诰》用“大邦殷”称呼商国。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h3><h1><b>历史</b></h1><h3><b>先商时期</b></h3><h3> 《史记·殷本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21] 。相传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22]。</h3><h3> 尧称帝时封帝喾之子契为司徒,后被封为玄王。帝舜时期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12] [13] [14] [11] ,建立商国[11] [15]。 契之子昭明由商邑迁居至砥石[23] 。帝相十五年,契的孙子相土在趁姒相由商丘迁都于斟灌(帝丘)之际,遂迁回商丘。此后,相土驯服了马,发明了马车,开始向东方泰山附近发展[24] [25]。</h3><h3> 夏朝中期,契的五世孙冥因治水而死于水中[26] ,商人“郊”祀之。契的六世孙王亥驯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货物,开始发展以物换物的商业贸易,使商国逐步强盛起来[22]。</h3><h3> 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27] [28]。</h3><h3><b>势力崛起</b></h3><h3> 孔甲下传四世,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履癸(桀)继位。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到夏桀之时,夏王朝的统治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h3><h3> 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起来。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22]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1] ,建立商朝。</h3><h3> 在商汤的领导下已积蓄了灭夏的实力。汤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他在成为商部族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迁至亳(今山西垣曲汤都亳城有元代所立"殷商烈祖成汤聖王亳城故都"碑)[2]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h3><h3><b>灭夏建国</b></h3><h3> 汤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商族在灭夏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此时商族内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等现象亦早已产生,但相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来说要宽松缓和。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汤以宽治民,而除去邪”,“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29] 。成汤的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等举措,对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积蓄灭夏力量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他的行为不仅得到本族人的拥护,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国人民十分向往。因此也就有了“汤修德,诸侯皆归商”的局面。商汤的活动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此时商的力量虽已有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暂时臣服于夏。夏桀出于猜忌将商汤召来并囚之于夏台。</h3><h3> 汤在兴兵伐桀的誓师大会上,历数夏桀的罪恶及人民对桀的痛恨,假借上天的旨意指出灭夏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指出灭夏是上天的命令而不可违背,有功者将受到奖赏,不从者要受到严厉惩罚。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尚书·汤誓篇》。商汤从亳起兵,矛锋直指夏都。</h3> <h3> 在与夏桀决战之前,成汤先灭掉了当时仍然听从夏王指挥的个别方国部落。《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党于桀恶”。</h3><h3> 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今山西运城安邑附近),“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至此,夏桀羽翼已被全部剪除。然而此时夏桀对商汤的进攻并未做认真防备,“桀亡待汤之备”。因此当商汤的军队到来时,“未接刃而桀走”。</h3><h3> 夏军逃至鸣条(山西夏县北,闻喜之西),一战被商军击溃,夏桀逃奔南巢而死。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今山西垣曲汤都亳城附近,史称西亳)。“汤乃践大子位,代夏朝天下”。至此商汤完成灭夏重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h3><h3>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h3><h3><b>都城变迁</b></h3><h3>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山西垣曲亳城)建都。</h3><h3>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h3><h3>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山西垣曲亳城)[2] 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h3><h3> 公元前1525年,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因其为都仅一年,近代史学界就把祖乙迁耿略去不谈。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一致。</h3><h3>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h3><h3>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h3><h3><b>武丁中兴</b></h3><h3>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死后谥为高宗,所以他又被称为殷高宗。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h3> <h3> 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这样的重器。</h3><h3> 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h3><h3><b>王朝灭亡</b></h3><h3>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h3><h3>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h3><h3> 在周武王时,商西部诸侯国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王朝建立。</h3><h3><b>残余势力</b></h3><h3> 武庚,纣王之子,幼时聪明好学。约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周武王命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周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蔡等三国。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西与南为,使蔡叔由蔡徙封;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令三国共同监视武庚。此时,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的西坛、三海一带)延续殷祀。</h3><h3> 殷亡第四年(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子成王年幼,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对此管叔、蔡叔皆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周公和召公为保周江山,“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军东征,伐朝歌叛军,武庚兵败被诛。周公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遂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鹦鹉玉佩·商代晚期·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h3><h3><br></h3><h3> 武庚之乱后,使周初统治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公、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周公分封71国,其中,有53人是姬姓子弟,他们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邗、晋、应、韩;周公之子封于凡、蒋、邢、茅、砟、祭。</h3><h1><b>商人后裔</b></h1><h3><b> 箕子朝鲜</b></h3><h3> 商朝灭亡,殷商的王族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部分殷民北迁建立朝鲜国,史称箕氏朝鲜[30] [31]。 西汉初期,燕王卢绾部将卫满灭掉箕氏朝鲜。另外,朝鲜半岛的辰国就是商族国家。</h3><h3><b> 宋国</b></h3><h3>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周武王死后,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被周公杀死。另封未卷入叛乱,曾降周的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商丘三商说之三,显然与汤都亳无关,周武王灭商之后,封纣王之子武庚延续殷祀,武庚后反叛,周成王封纣王兄微子启于商丘,不同于伊尹放太甲于汤陵桐宫,令其反省,周朝没有让殷商遗民在商朝龙兴之地继续坐大的道理),建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在周朝,宋国也常常自称“商”。战国时(公元前286年)宋亡于齐。</h3><h3><b> 卫国</b></h3><h3> 周灭商后,周武王姬发将同母弟康叔封于商朝殷墟之地沫邑,建立卫国,史称卫国公。周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四种级别,分别对应公、侯、伯、子的爵位,例如晋、卫、齐、秦为公国,郑为伯国,楚为子国等等。卫国管理部分商朝遗民。在秦二世时被秦吞并。</h3><h3><b>疆域</b></h3><h3> 商朝的势力范围超过了夏朝。《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32] 。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然而商王朝远未形成后世的统一的大帝国,其疆域只是大致的势力范围,所能直接控制的主要是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其若干方国则只是商势力的据点,商的控制力是比较薄弱的[33]。</h3><h3>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h3><h3><br></h3><h3> ◎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盖因周灭商之后,先期三皇五帝至尧舜禹汤的典籍史料皆被毁,西周武成王因在殷亲眼目睹季历被活祭牺牲的惨烈场面,周武王在姜子牙辅佐之下奋发图强,练兵习武,誓灭殷商纣王。</h3><h3> 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王室贵族数百人至上千人祭奠周先王之灵。周公旦之后,革除奴隶制社会活祭和陪葬制度,完善国家制度。三皇五帝至尧舜禹汤故事只有民间口头传言,甚至以神话故事之面目流传于民间。</h3><h3> 元明清之后,华夏民族的祖先更是成为讳莫如深的话题,外敌屡屡入侵我中华,使中华民族置于亡族灭种之灾难深渊。以至于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甲骨文和司母戊大方鼎等青铜器,中华民族才知自己的祖先如此辉煌灿烂之文化文明。现在人们发现中华民族之先祖文明,申明国学经典,而不知中华民族先祖之根源,仅仅以考古所见附会先前之文字记载而不知索根求源之故也。</h3><h3> 早先发现之山西垣曲古城洪庆观商城遗址,也未准确定位商汤故都亳城之西亳何在,徒不见山西垣曲汤都亳城之元代"殷商烈祖成汤聖王亳城故都"之碑乎?不知商汤之葬处,亦不闻汉武帝改桐乡为闻喜之典故,不闻今闻喜石门乡之汤王山古迹,不搜集垣曲民间之传说,枉争尧舜禹汤之故里故事而私肥也,徒以后世之庙宇建筑附会三皇五帝至尧舜禹汤之源,以讹传讹掩盖史实耳。——山人注。</h3><h3><br></h3><h3> 成汤灭夏后,自亳至殷,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史稿地图集》的考订,商王朝共有过七个都城[9] ,即亳、嚣(隞都)、相、邢、庇、奄、殷(殷墟),至于朝歌是否为商的最后都城,则存在争议。</h3><h1><b>政治</b></h1><h3><b>官制</b></h3><h3> 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有常备的军队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商代实行世官制度[34] 。</h3><h3> 商王朝的职官有朝中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h3><h3> 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h3><h3>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h3><h3> 商代在实行贡纳制度的同时,还有劳役租“助”,就是要求农人助耕公田(籍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其比例约占农人收获的十分之一。殷纣王加征赋税,用以充实鹿台和巨桥。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h3><h3><b>法律</b></h3><h3>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妇好墓</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兵车马</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国都王宫</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食器 刘鼎</h3><h3><br></h3><h3> 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实行的法律也都是以“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语。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汝,罔有攸赦”,以天的名义对夏进行讨伐。</h3><h3> 《荀子·正名》中有“刑名从商”,这一论断从一侧面反映出商朝法制应该比较成熟了。</h3><h3> 《左传·昭公六年》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与夏朝一样,它也是后继者为了纪念汤,而以汤来命名他们的法典。除了《汤刑》外,还有《甘誓》、《盘庚》、《伊训》等篇章也都是商朝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件。</h3><h1><b>国都</b></h1><h3>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h3><h3><b>安阳殷墟博物苑</b></h3><h3> 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28]。</h3><h3>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h3><h3>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28]。</h3><h1><b>军事</b></h1><h3><b>军队人数</b></h3><h3> 商朝人口约500-700万,士兵约12至15万。</h3><h3><b>军队建制</b></h3><h3> 商朝的军事制度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的记载。如“□方出,王自征”。(《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25)、“□王自征人方”(《殷契粹编》1185)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也曾率军出征。高级军事领导职务由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他们平时治民,战时领兵。甲骨文中常有“□”、“□”、“射”、“戍”等名号出现,可能表明当时军队成员已有不同的职守。士卒由贵族和平民充当,平时要练习射、御;并以田猎的形式进行演习。</h3><h3> “王登人五千征土方”(《殷墟书契后编》上.31.5)等卜辞说明,战时常根据需要进行“登人”(征兵),一次征发1000人、3000人或5000人,也有超过1万人的。兵以庶民为主,奴隶多担任杂役。</h3><h3> 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王其令五族戍□”(《殷契粹编》.1149)、“令多子族从犬侯寇周,叶王事”(《殷墟书契续编》.5.2.2)等卜辞表明,这些宗族或方国的军队须听从商王的调遣。商朝军队有步卒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现过“步伐”的记载,可能表明当时有独立的步兵队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朝青铜武器矛头</h3><h3><br></h3><h3> “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可能是师。“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殷墟书契前编》.3.31.2)、“王令三百射”(《殷墟文字乙编》.4615)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组织可能以100人为基层单位,300人为中级单位,并有右、中、左的区分。</h3><h3><b>武器配备</b></h3><h3>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个,说明商朝对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h3><h3><b>对外战争</b></h3><h3>1.中丁,约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h3><h3>2.河亶甲,约前14世纪,商河亶甲攻蓝夷班方之战。</h3><h3>3.阳甲,约前14世纪末,商阳甲西征之战。</h3><h3>4.武丁,约前13世纪,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h3><h3>5.廪辛康丁,约前12世纪,廪辛、康丁攻危方之战,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h3><h3>6.武乙,约前12世纪,武乙攻召方之战,武乙攻人方之战,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h3><h3>7.武乙二十四年,约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h3><h3>8.文丁,约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h3><h3>9.帝乙,约前12世纪末至11世纪初,周文王攻商之战,帝乙攻人方之战,帝乙帝辛攻盂方之战。</h3><h3>10.帝辛,帝辛九年至十年,帝辛十祀征夷方[36],帝辛十四年至十五年,帝辛十五祀征夷方[37] ,约前11世纪 周文王攻犬戎之战,周灭崇之战,商王周文王灭密须之战,商王周文王攻耆之战,周文王灭邗之战,周灭商之战。</h3><h1><b>经济</b></h1><h3><b>农牧业</b></h3><h3>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h3><h3> 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了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h3><h3><b>手工业</b></h3><h3> 商朝手工业发展很快,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陶器制作也非常先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禾人面方鼎,湖南省博物馆藏品</h3><h3><br></h3><h3>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陶器和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h3><h3>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h3><h3><b>土地</b></h3><h3> 商殷时期的每一个公社农民只有通过其所属的公社才能领得自己的份地。正因为份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国王,所以每一个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也就属于这个最高统一体。</h3><h3> 由于公社所有制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所以在这种公社中,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是以耕种“公田”的形式而出现的。《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惟助为有公田”、“同养公田”的“公田”是由原始公社中的“共有地”演变而来,“同养公田”就是说公社的“公田”由公社农民来集体耕种。</h3><h3><b>赋税</b></h3><h3> “公田”上的收获物就作为交给奴隶主贵族的一种赋税。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殷人七十而助”的“助法”。这种助法,按照孟子的看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纹觥</h3><h3><br></h3><h3> 所以,孟子说:“助者,藉也”。</h3><h3>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藉”字应作“耤”,后来误作“籍”。“耤”即“借”字,“耤”(强迫)公社农民的力量来为自己耕种叫做“耤”,字从“耒”即表示其与农事有关。</h3><h3> 所以赵岐《孟子注》云:“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郑玄注《礼记·王制》“公田藉而不税”时也说:“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h3><h3><b>人口</b></h3><h3> 虽然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39]。</h3><h1><b>文化</b></h1><h3><b>服饰</b></h3><h3>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4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周贵族服饰</h3><h3><br></h3><h3> 虽然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制趋同,但实际上商朝的服饰还是具有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h3><h3>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体现在颜色的使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h3><h3> 殷商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h3><h3> 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从殷代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见殷代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象,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人</h3><h3><br></h3><h3> 殷商时期服饰能够出现这样的等级差别,与当时相对于原始经济而言的繁荣和技术进步密切相连。正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资料,统治阶级才能择其优者自用,而弃其劣者予贫民;才能够在服饰材料的质地、颜色、图案上分等论级,这就给后代的等级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后世正式确立了章服制度。商朝服饰至少有十二种形态:</h3><h3> (一)交领右衽短衣,有华饰,衣长及臀,袖长及腕,窄袖口,配以带褶短裙,宽腰带,裹腿,翘尖鞋。是为高级权贵衣着。人像“身着大领衣,衣长盖臀,右衽,腰束宽带,下身外着裙,长似过膝。胫扎裹腿,足穿翘尖之鞋。衣之领口、襟缘、下缘、袖口缘有似刺绣之花边,腰带上亦有刺绣之缘。裙似百褶,亦有绣纹。衣饰回纹、方胜纹等。</h3><h3> (二)交领右衽素长衣,长袖,窄袖口,前襟过膝,后裾齐足。配以宽裤,宽腰带,鞋履,腹悬一斧式蔽膝,头戴高巾帽。是为中小贵族或亲信近侍所服。此类带后裾的交领长衣,即“深衣”的先例。短发后梳至颈部往内卷,头顶中央至背脊臀部一线有扉棱饰品。穿紧身长袖花衣,衣长及足。着革制低帮平底翘头履。</h3><h3> (三)交领长袖有华饰大衣,衣长及足踝。配以宽腰带,上窄下宽形蔽膝,鞋履,头戴頍形冠卷。是为高级贵妇之服。头编一长辫,辫根在右耳后侧,上盘头顶,下绕经左耳后,辫稍回接辫根。戴一“頍”形冠,冠前有横式筒状卷饰,冠顶露发,冠之左右有对穿小孔,靠前也有一小孔,为插笄固冠之用。《礼记·玉藻》云:“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郑注:“武,冠卷也。”这里说的子姓殷人之冠,指此类带有横筒状卷饰之冠。穿交领窄长袖衣,衣长及足踝,束宽腰带,左腰插一卷云形宽柄器,腹前悬一过膝长的条形“蔽膝”,着鞋。</h3><h3> (四)肩背部披格子长条巾,交迭胸前作右衽装束,下穿格子条纹长裙,腹下悬一斧式“蔽膝”。头戴格子条纹布帽冠蒙覆其发。为贵族服饰。双手拱置细腰前,双肩披格子长条巾,交迭胸前作右衽装束,下穿格子条纹长裙,腹下悬一斧式“蔽膝”。头戴布质格子条纹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这类帽冠可能类于礼书中说的“缁布冠”。</h3><h3> (五)直领对襟有华饰短衣,长袖,衣长及臀。配花长裤,鞋履,头带頍形冠。是为贵族衣装。双手后支地,头上仰。戴圆箍形“頍”,直领对襟衣,衣饰云纹和目雷纹。下着分裆裤,腹胯间有一大牛面纹。足穿高帮鞋。</h3><h3> (六)对襟长袍,宽长袖,衣长及足。为贵族衣装。头顶左右双髻,双手拱抱腰前,作鞠躬状,穿对襟长袍,宽长袖,衣长及足,足似穿高帮鞋。</h3><h3> (七)对襟华饰长袖短衣,束腰,花长裤,配花鞋。头发用某种胶类固定成高高耸起型,发梢外勾。为中下层贵族或近臣亲信形象。发式高高耸起,发梢外勾,可能是用某种胶类固定成型。穿对襟华饰长袖短衣,束腰,花长裤,着花鞋,为布帛制品。</h3><h3> (八)高后领敞襟长袖花短衣。是为亲信贵族之衣。头上截留短发一周,着衣,长袖窄口,敞襟,后领较高,衣下缘垂及臀部,背部衣饰云纹。着鞋。</h3><h3> (九)圆领长袖花短衣。配紧身花裤,帽冠。是为中上层贵族衣装。发式高耸呈尖状,十分奇特,沈从文认为其发可能用某种胶类胶固成型。头上戴有高冠,冠向后背,且向下卷,周边有扉棱突出。头之后脑部有向上弯曲之突出如虿尾的发髻。长袖窄袖口衣,下着紧身裤,遍饰云纹,臀部有一⊕纹。曲臂,手置胸前,跣足。头发上束成前后双髻,前髻高而向后下卷,后髻略小而突起。冠型高耸,周边有突棱,冠向后卷,身着长袖窄袖口衣,紧身裤,遍饰云纹,臀部也有一⊕纹,又戴一臂环。华冠周边有突棱,冠前后作直角式,与上例异,紧身衣裤饰云纹,臀部也有一⊕纹服饰与上例同,而其华冠比上例高出一倍左右。 头戴冠,冠型前高后卑,前面和上侧有扉棱,后侧平滑,冠身不透空。衣饰云纹。</h3><h3> (十)圆领窄长袖花大衣,衣长及小腿。是为中下层贵族衣装。头顶心梳编一短辫,垂及脑后。穿窄长袖衣,圆领稍高,衣长及小腿。衣饰蛇纹和云纹。跣足。</h3><h3> (十一)圆领细长袖连袴衣,下摆垂地,束腰索,衣式简而无华。是为罪隶服。可分两类:一类头顶秃光,臂被缚于背后,为男性罪隶;另一类头上盘发或束单髻,有的戴额带,臂被缚于前,双手均桎梏于拲中,是为女性罪隶。身着圆领窄长袖连袴衣,下摆垂地,腰束索,臂被缚于背后。(男)头顶收发束单髻,浑身一丝不挂,跣足,双手被枷于腹(女)。</h3><h3> (十二)赤身露体或仅于腹前束一窄蔽膝,以及头部戴圆箍形“頍”,或戴一扁平圆冠。乃卑民家奴形象。头戴一圆箍形“頍”。仅腹前悬一“蔽膝”。</h3><h3><b>音乐</b></h3><h3>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主要有“巫”、音乐奴隶和“瞽”三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h3><h3><b>宗教</b></h3><h3> 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但这些自然神祇仍属于万物崇拜,变化有限,比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h3><h3> “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这种“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与现实世界的“王权政治”相仿。简单来说,人世有君王统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统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权威更凌驾世间君王之上,他是一切万物的主宰。</h3><h3> 商人问卜的对象有三大类,即天神、地祇、人鬼。在这三类之中,权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对自然气候的控制,这些问卜主要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间的祸福奖惩。第三是决定战争的胜负和政权的兴衰,由于商代仍属部族式的社会形态,仍需以战争手段征服诸边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问卜战争的胜败,看看“帝若”,还是“帝不若”。由此来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几乎莫不祷于“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难理解,商人何以会有“好祀”、“重祀”之风了。</h3><h3><b>艺术</b></h3><h3> 商代的陶器有各种颜色,有些为轮制,有些则使用泥条盤筑法,陶器上常压印花纹。所知最早的中国釉料出现于商朝。此时期还有大理石及石灰石雕刻的真实与神话动物。由商代的都市可看出,当时已具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值得注意的聚落包括商丘、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等,这些地点在不同时期均曾为首都。商代晚期的统治者均热衷于建立奢华的宫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鹅</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象和玉猪</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殷商“礼、乐、射、御、书”壁画</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h3><h3><br></h3><h1><b>科技</b></h1><h3><b>天文</b></h3><h3> 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366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h3><h3><b>数学</b></h3><h3>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致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光学知识在很早就得到应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朝数字看出中文百与千字的演化源头</h3><h3><br></h3><h3><b>文字</b></h3><h3> 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后人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残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公鼎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骨文</h3><h3><br></h3><h3>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1072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h3><h1><b>君主世系</b></h1><h3> 商朝世系年代无定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h3><h3>1.先公,契,约前2096年-前?年注释1,虞舜三十三年-?</h3><h3>2.昭明(前?年-前?年)</h3><h3>3.相土(前?年-前?年)</h3><h3>4.昌若(前?年-前?年)</h3><h3>5.曹圉(前?年-前?年)</h3><h3>6.冥(前?年-约前1875年)</h3><h3>7.王亥,约前1874年-约前1775年,夏杼十四年-夏泄十二年</h3><h3>8.王恒,约前1774年-约前1771年,夏泄十三年-夏泄十六年</h3><h3>9.上甲微,约前1770年-前?年,夏泄十六年-?</h3><h3>10.报丁(前?年-前?年注释2)</h3><h3>11.报乙(前?年-前?年注释2)</h3><h3>12.报丙(前?年-前?年注释2)</h3><h3>13.主壬(示壬)(前?年-前?年)</h3><h3>14.主癸(示癸)(前?年-前?年)</h3><h3><br></h3><h3> 注释1.括号内的时间均为在位时间,也就是某年至某年为商部族首领,但是这些时间都是后人的推测,不一定正确,并且存有较大的争议,仅供参考。</h3><h3> 注释2.据考证,司马迁《史记》所载“报丁、报乙、报丙”的顺序有误,应为“报乙、报丙、报丁”。</h3><h3><b>商王</b></h3><h3>次序/日名1(祭名) /日名2(祭名) /庙号/名/备注</h3><h3>1.大乙/天乙/高祖/履/商王,子姓/大丁/太丁/(无)/托/未即位,追尊为王</h3><h3>2./卜丙/外丙/胜</h3><h3>3.—/仲壬/庸</h3><h3>4.大甲/太甲/太宗/至</h3><h3>5.—/沃丁/绚</h3><h3>6.大庚/太庚/辩</h3><h3>7.小甲/小甲/高</h3><h3>8.雍己/雍己/密</h3><h3>9.大戊/太戊/中宗/伷</h3><h3>10.中丁/仲丁/庄</h3><h3>11.卜壬/外壬/发</h3><h3>12.戋甲/河亶甲/整</h3><h3>13.且乙/祖乙/滕</h3><h3>14.且辛/祖辛/旦</h3><h3>15.羌甲/沃甲/逾</h3><h3>16.且丁/祖丁/新</h3><h3>17.南庚/南庚/更</h3><h3>18.象甲/阳甲/和</h3><h3>19.般庚/盘庚/世祖/旬</h3><h3>20.小辛/小辛/颂</h3><h3>21.小乙//小乙敛</h3><h3>22.武丁/武丁/高宗/昭/且己(孝已)/祖己(孝已)/(无)/未即位,追尊为王/祖戊/祖戊/(无)/</h3><h3>未即位,追尊为王</h3><h3>23.(未闻其祭名也)/(无)/篡位,甲骨文中有记载</h3><h3>24.且庚/祖庚/跃</h3><h3>25.且甲/祖甲/世宗/载</h3><h3>26.廪辛/廪辛/先</h3><h3>27.康丁/庚丁/嚣</h3><h3>28.武乙/武乙/瞿</h3><h3>29.文丁/太丁/托/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h3><h3>30.帝乙/帝乙/羡</h3><h3>31.帝辛/帝辛/受(受德)</h3><h3><br></h3><h3> 注1:《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之子太丁在父亲去世前即已去世,故未能继位[42] ,当代亦有人据此开列商王表[43] ,与此不同,《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则将太丁列入年表[44] ,此后为《现代汉语词典》等采纳[45] ,此外,《史记》及前述各表均未开列武丁之后的所谓“篡位”王(本表序号23),俟考。</h3><h3> 注2:日名1为甲骨文中的日名,日名2为《史记》中记载的日名。一般认为,商代无谥号,“纣”亦非谥号[46] [47] ,但也有学者讨论日名等商王称号与谥号之间的关联[48] [49]。</h3><h1><b>中国历史朝代</b></h1><h3>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h3><h3>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h3><h3>3.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分为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h3><h3>3.1.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h3><h3>3.2.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东周灭亡前和东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h3><h3>4.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h3><h3>5.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h3><h3>6.三国,公元220~280年,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h3><h3>7.晋朝,公元265~420年,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h3><h3>8.十六国,公元304~439年,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李雄和刘渊分别建立成国和汉赵时起,至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h3><h3>9.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h3><h3>10.隋朝,公元581~618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历二帝,享国三十八年。</h3><h3>11.唐朝,公元618~907年,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h3><h3>12.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它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h3><h3>13.宋朝,公元960~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h3><h3>14.辽朝,公元907~1125年,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h3><h3>15.金朝,公元1115~1234年,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h3><h3>16.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h3><h3>17.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h3><h3>18.清朝,公元1636~1911年,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h3> <h3>商朝君主</h3><h3>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商朝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h3><h3>中文名:商朝君主</h3><h3>外文名:shang chao jun zhu</h3><h3>含义:商朝的统治者</h3><h3>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h3><h3>详细信息</h3><h3>庙号/本名/史记中的祭名/甲骨文中的祭名/在位时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h3><h3>盘庚迁殷前</h3><h3>1.太祖/子履/汤/天乙,唐,大乙/前1559年-前?年 </h3><h3>2.代王/子丁,子以跌/太丁/大丁/实际上,未,在位, </h3><h3>3.哀王/子胜/外丙/卜丙 </h3><h3>4.懿王/子庸/仲壬/- </h3><h3>5.太宗/子至/太甲/大甲 </h3><h3>6.昭王/子绚/沃丁/- </h3><h3>7.宣王/子辩/太庚/大庚 </h3><h3>8.烈王/子高/小甲/- </h3><h3>9.元王/子密/雍己/- </h3><h3>10.中宗/子伷/太戊/大戊 </h3><h3>11.孝成王/子庄/仲丁/中丁 </h3><h3>12.思王/子发/外壬/卜壬 </h3><h3>13.平王/子整/河亶甲/戋甲 </h3><h3>14.穆王/子滕/祖乙/且乙 </h3><h3>15.桓王/子旦/祖辛/且辛 </h3><h3>16.僖王/子逾/沃甲/羌甲 </h3><h3>17.庄王/子新/祖丁/且丁 </h3><h3>18.顷王/子更/南庚 </h3><h3>19.悼王/子和/阳甲/象甲 </h3><h3>盘庚迁殷后</h3><h3>20.世祖/子旬/盘庚/般庚/前1300年-前1273年</h3><h3>21.章王/子颂/小辛/-/前1272年-前1270年</h3><h3>22.惠王/子敛/小乙/-/前1269年-前1260年</h3><h3>23.高宗/子昭/武丁/-/前1259年-前1201年</h3><h3>24.平王/子跃/祖庚/且庚/前1200年-前1190年</h3><h3>25.世宗/子载/祖甲/且甲/前1189年-前1157年</h3><h3>26.甲宗/子先/廪辛/-/前1156年-前1153年</h3><h3>27.康祖/子嚣/庚丁/康丁/前1152年-前1145年</h3><h3>28.武祖/子瞿/武乙/-/前1144年-前1110年</h3><h3>29.匡王/子托/太丁/文丁/前1109年-前1097年</h3><h3>30.德王/子羡/帝乙/-/前1096年-前1076年</h3><h3>31.纣王/子受德/帝辛/-/前1075年-前1046年</h3> <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HDqbk5bCM59dAs63Rn-L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印第安人是商代中国人移民美洲大陆的后裔吗?</a><br></h3> <h1><b>参考资料</b></h1><h3>[1]《百家讲坛》国号(三)商,从凡鸟到神鸟: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商是本号,是自称,殷是别号,是他称,是周朝以及周朝以后的人对商朝的一种称法。古文字学家认为,先有夷后有殷,殷是夷字的繁体字,先秦时代中原地区四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夷戎狄,夷就是东方善于引弓射箭的民族。商人起源于东方的黄河流域下游,喜欢迁移,有点像草原游牧民族。周朝人依据商人的方位和特征,专称商朝为殷,泛称包括商人的东方民族为夷。可见商才是国号。</h3><h3>[2]《史记 殷本纪第三》:成汤,自契至汤八迁。集解孔安国曰:“十四世凡八徙国都”。汤始居亳,集解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正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从先王居,集解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h3><h3>[3]《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h3><h3>[4]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这是指商代在汤建立商王朝前有八次迁徒,汤建商王朝以后又有五次迁都。一说是因为水患,《通鉴前编》载:“河亶甲立,是时嚣有河决之患,遂自嚣迁于相。”</h3><h3>[5]白寿彝总主编;徐善辰,斯维至,杨钊主编《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188~195页</h3><h3>[6]王进锋《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第12页</h3><h3>[7]陈广胜,王翠主编《中国历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第9页</h3><h3>[8]曹天生《淮河文化导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第117页</h3><h3>[9]《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1),原始社会图组、夏、商、西周图组.国学导航。</h3><h3>[10]张利军《商周服制与早期国家管理模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第289页。</h3><h3>[11]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商”:“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史记·殷本纪》云:契封于商。郑玄、皇甫谧以为上雒之商,盖非也,古殷之宋国,实名商丘。丘者墟也。宋之称商丘,犹洹水南之称殷墟,是商古宋地。……又《昭公十七年》传:宋,大辰之虚也。大火谓之大辰,则宋之国都确为昭明、相土故地。杜预《春秋释地》以商丘为梁国睢阳,又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其说是也。”</h3><h3>[1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h3><h3>[13]《辞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h3><h3>[14]晋.杜预《春秋释地》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梁国睢阳县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以及《路史·国名纪》、《括地志》等书,均承袭此说。</h3><h3>[15]《诗·商颂·玄鸟》:“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h3><h3>[16]《竹书纪年》:“盘庚,名旬。十四年自亳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十九年,命邠侯亚圉。二十八年,陟。”</h3><h3>[17]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h3><h3>[18]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商”:“但是在卜辞里面我们知道在以殷为国都的同时,又有一个与王有密切关系的商,又名大邑商。从上面所说,这个城邑常与王的行止有关,可见不是一个寻常的聚落,特别是五期卜辞中提到王(帝乙和帝辛)东征人方和孟方时,一定要来‘告于大邑商’。董作宾说:‘大邑商……其地为殷人之旧都,先王之宗庙在焉。故于征人方之始,先至于商而行告庙之礼也’。”</h3><h3>[19]董作宾《卜辞中的亳与商》:“卜辞中的商也称大邑商,为今河南商丘无疑。……这次征人方经过的商,就是商代的旧京。</h3><h3> 这里有先公先王的宗庙,所以征伐时要来“告”祭”(载于《大陆杂志》1953.6,8-12页)。张光直认为:“董先生的这个判断是大多数的甲骨学者接受的。也就是说古文献中将商定在商丘的说法是可以得到卜辞支持的”(张光直《商名试释》载《青铜时代》286页)。</h3><h3>[20]胡厚宣. 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78年—1993年(简体中文)</h3><h3>[21]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h3><h3>[22]解读清华简《保训》所见王亥史迹传说,华夏经纬网 [引用日期2017-04-27]</h3><h3>[23]《世本》云:“昭明居砥石。”</h3><h3>[24]《竹书纪年》:“帝相十五年,商候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h3><h3>[25]《诗经 商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h3><h3>[26]《国语·鲁语上》:“冥勤其官而水死。”</h3><h3>[27]《国语·周语下》:“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h3><h3>[28]商朝历代先王中国国学网 [2013-01-13]</h3><h3>[29]《淮南子·脩务训》</h3><h3>[30]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中华书局。</h3><h3>[31]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华书局。</h3><h3>[32]西汉司马迁《史记·吴起列传》.</h3><h3>[33]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30-335</h3><h3>[34]从甲骨文看商代的世官制度——兼释甲骨文“工”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h3><h3>[35]食器 刘鼎,中国收藏网。</h3><h3>[36]宋震豪主编,罗琨著.商代战争与军制.商代史·卷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99-306</h3><h3>[37]韦心滢. 从流散海外殷末青铜器见帝辛十五祀征夷方史事[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3):43-53.</h3><h3>[38]专家推断:湖南宁乡商代可能是女权的天下(图) .中国国学网。</h3><h3>[39]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卷一. 中国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7-309-03520-8 (简体中文)</h3><h3>[40]中国历代服饰实例图解.服饰实例图解。</h3><h3>[41]殷商服饰.国学网2008。</h3><h3>[42]《史记·殷本纪第三》: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h3><h3>[43]先立辉. 五帝及夏商周帝王年表[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5(2):54-55.</h3><h3>[44]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第87-88页</h3><h3>[4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760-1761页</h3><h3>[46]《尚书正义·西伯戡黎》:正义曰:经云“奔告于王”,王无谥号,故序言“受”以明之。此及《泰誓》、《武成》皆呼此君为“受”,自外书传皆呼为“纣”。“受”即“纣”也,音相乱,故字改易耳。《殷本纪》云:“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h3><h3>郑玄云:“纣,帝乙之少子,名辛。帝乙爱而欲立焉,号曰受德,时人传声转作纣也”。史掌书,知其本,故曰“受”,与孔大同。《谥法》云:“残义损善曰纣”。殷时未有谥法,后人见其恶,为作恶义耳。</h3><h3>[47]省庐. “纣王”的“纣”是谥号吗?[J]. 咬文嚼字, 1999(3).</h3><h3>[48]魏鸿雁. 日名制的产生与商王尊号[J]. 殷都学刊, 2017, 38(2):16-20.</h3><h3>[49]魏鸿雁. 商代甲骨祭祀卜辞与谥法源流考[J]. 邢台学院学报, 2017(4):62-65.</h3> <h1><b>夏商周历史年表</b></h1><h3><b>夏代年表:</b></h3><h3>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h3><h3>公元前2070~前1600年 </h3><h3><b>商前期年表:</b></h3><h3>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公元前1600~前1300年 </h3><h3><b>商后期年表:</b></h3><h3>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h3><h3>小辛 | 在位50年</h3><h3>小乙 前1251年</h3><h3>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h3><h3>祖庚 前1191年</h3><h3>祖甲 |</h3><h3>廪辛 | 在位44年</h3><h3>康丁 前1148年</h3><h3>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h3><h3>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h3><h3>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h3><h3>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h3><h3><b>西周年表:</b></h3><h3>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h3><h3>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h3><h3>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h3><h3>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h3><h3>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h3><h3>(共王当年改元)</h3><h3>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h3><h3>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h3><h3>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h3><h3>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h3><h3>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h3><h3>(共和当年改元)</h3><h3>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h3><h3>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h3><h3>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h3><h3>2014-10-02</h3> <h1><b>中国历史年表</b></h1><h3><b>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b></h3><h3><b>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b></h3><h3>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h3><h3>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h3><h3>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h3><h3>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h3><h3>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h3><h3>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h3><h3><b>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b></h3><h3>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h3><h3>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h3><h3>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h3><h3>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h3><h3>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h3><h3>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h3><h3>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h3><h3>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h3><h3>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h3><h3>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h3><h3>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h3><h3><b>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b></h3><h3>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h3><h3>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h3><h3>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h3><h3>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h3><h3>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h3><h3>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h3><h3>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h3><h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h3><h3>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h3><h3>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h3><h3>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h3><h3>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h3><h3>东汉(25年到220年) </h3><h3>25年 东汉建立 </h3><h3>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h3><h3>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h3><h3>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h3><h3>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h3><h3>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h3><h3>200年 官渡之战 </h3><h3>208年 赤避之战 </h3><h3>三国(220年到280年) </h3><h3>220年 魏国建立 </h3><h3>221年 蜀国建立 </h3><h3>222年 吴国建立 </h3><h3>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h3><h3>263年 魏灭蜀 </h3><h3>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h3><h3>西晋(265年到316年) </h3><h3>280年 东晋灭吴 </h3><h3>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h3><h3>东晋(317年到420年) </h3><h3>317年 东晋建立 </h3><h3>383年 淝水之战 </h3><h3>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h3><h3>420年 南朝宋建立 </h3><h3>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h3><h3>隋(581年到618) </h3><h3>581年 隋朝建立 </h3><h3>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h3><h3>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h3><h3>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h3><h3>唐(618年到907年) </h3><h3>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h3><h3>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h3><h3>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h3><h3>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h3><h3>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h3><h3>五代(907年到960年) </h3><h3>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h3><h3>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h3><h3>北宋(960年到1127年) </h3><h3>960年 北宋建立 </h3><h3>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h3><h3>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h3><h3>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h3><h3>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h3><h3>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h3><h3>1125年 金灭辽 </h3><h3>南宋(1127年到1276年) </h3><h3>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h3><h3>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h3><h3>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h3><h3>元(1271年到1368年) </h3><h3>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h3><h3>1276年 元灭南宋 </h3><h3>明(1368年到1644年) </h3><h3>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h3><h3>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h3><h3>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h3><h3>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h3><h3>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h3><h3>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h3><h3>清(1636年到1911年) </h3><h3>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h3><h3>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h3><h3>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h3><h3>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h3><h3>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h3><h3>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h3><h3>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h3><h3>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h3><h3>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h3><h3>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h3><h3>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h3><h3>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h3><h3>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h3><h3>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h3><h3>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h3><h3>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h3><h3>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h3><h3>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h3><h3>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h3><h3>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h3><h3>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h3><h3>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h3><h3>1898年 戊戌变法 </h3><h3>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h3><h3>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h3><h3>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h3><h3>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h3><h3><b>四、 近代史 </b></h3><h3>民国(1912年到1949年) </h3><h3>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h3><h3>1913年 二次革命 </h3><h3>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h3><h3>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h3><h3>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h3><h3>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h3><h3>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h3><h3>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h3><h3>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h3><h3>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h3><h3>1928年 井冈山会师 </h3><h3>1931年 九·一八事变 </h3><h3>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h3><h3>1936年 西安事变 </h3><h3>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h3><h3>1940年 百团大战 </h3><h3>1941年 皖南事变 </h3><h3>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h3><h3><b>五、 现代史 </b></h3><h3>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h3><h3>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h3><h3>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h3><h3>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h3><h3>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h3><h3>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h3><h3>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h3><h3>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h3><h3>1978年 改革开放 </h3><h3>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h3><h3>1997年 香港回归 </h3><h3>1999年 澳门回归</h3><h3>2011-05-2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