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与快乐

尘埃

<h3>  “知足常乐”,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知足”相对应的是不满足,有的人知足会很快乐,有的人知足与不知足都不快乐。</h3><h3><br></h3><h3> 人真的能知足吗?</h3> <h3>  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到县城喝喜酒,晚上寄宿在县城里的一个亲戚家。第一次住进铺有地板、卫生间和厨房一应俱全的楼房里,那种羡慕至今还铭记在心,梦想有朝一日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即便是每餐喝稀饭也知足了。</h3><h3><br></h3><h3> 过了十几年,自己在县城中心地带买了房子,装饰、陈设要比亲戚家当年的房子豪华许多,也没沦落到喝稀饭的境地,好象也没怎么满足和快乐。</h3><h3><br></h3><h3> 小时候头顶烈日帮父母插秧苗,望着一望无际的水田,心想能在树荫下乘会凉就心满意足。然而后来即便是坐在装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还是觉得累。</h3><h3><br></h3><h3><br></h3> <h3>  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欲望不知足源于欲望无止境,年轻时为名利追逐,到了一把年纪又梦想回到年轻时的身体状态。农村人为向往城市的繁华而打拼,城里人为羡慕农村的田园生活而奔波。打工者羡慕老板们纸醉金迷,而老板们又羡慕打工者平淡安逸。平民百姓羡慕当官者权势熏天,而为官者又羡慕平民百姓安祥幸福…</h3><h3><br></h3><h3>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们的不快乐大多并非不幸福,而是这种”不知足”引起的。</h3> <h3> 我的这大半辈子,对于自己是“不知足”的。但对孩子,我很容易知足,只希望她们长大后有一项自食其力的技能,所以送她们上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只要她们能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基本职业,我就很满足。</h3><h3><br></h3><h3> 对于孙子、外孙,我更容易知足,只要他们能乐意视频我就满足。要是能喊一声“爷爷”、“外公”,我就能快乐好一阵子。</h3> <h3>  人类到底该不该“知足”?如果容易满足,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那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现代化生活。</h3><h3><br></h3><h3> 但是,“不知足”,又会引发人们之间的矛盾甚至战争。明明我对你很好,你却不满意,这就是矛盾,明明中国向美国输送了大量利益,可它不满足而引发贸易争端,最终引发战争解决。</h3><h3><br></h3><h3> 纵观历史和当今,哪一场矛盾或战争,不是因为“不知足”引起的?</h3> <h3>  无论你“知足”与否,你都要努力,因为每个人肩上都有责任。</h3><h3><br></h3><h3> 对待亲人朋友,要“知足”。对自己,永远都不要“知足”,如果对自己“知足”了,那就是对亲友的“不知足”。</h3><h3><br></h3><h3> 人终将归于尘土,一生无论失败成功与否,该奋斗的年纪你奋斗了,就应该“知足”了。</h3><h3><br></h3><h3> 备受推崇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一个儒家奋斗和成功的过程及道理,我对此大多不认同。但关于给子女该不该留下物质的东西,有一句我记忆深刻。大意是“孑若如我,留它何必?子若不如我,留它何用”。</h3><h3> 是呀,每个人都应有奋斗的过程,才是完整的人生。现实中“拼爹”、“拼妈”的孩子,挺可怜的,因为寄生虫的生活,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生。</h3><h3><br></h3><h3> 单就物质生活而言,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知足”的。如果你有时“不知足”,只要往前翻几页你就会释然,就应该”知足”,但我们有几个人是快乐的。</h3><h3> 所以,快乐与“知足”无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