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纪行

林婷婷

<h3>此次行程走进非洲的东南部,一个多月,同行中的有识之士,教会我用自然的角度去看非洲,建立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h3> <h3> <b>埃塞尔比亚</b></h3><h3>飞机停留在埃塞俄比亚的Jinka机场,Jinka小镇是奥莫低谷内最热闹的小镇,我们进入了埃塞俄比亚的南部地区。</h3> <h3>奥莫河谷是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聚集地,生活在南部的民族依然保留着各自最原始的文化及生活方式。</h3> <h3>在Jinka西边70公里范围的马高国家公园内,居住着mursi原始部落,据说有5000多人,分散在5个部落,一路的尘土飞扬,我们来到mursi的其中一个部落。</h3> <h3>murse被发现仅仅只有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当英国人类学家走进这片森林时,这个自称“murse”部落的人类,竟然不知道他们属于埃塞俄比亚,他们有自己的酋长和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风俗。</h3> <h3>部落女人15岁后有“盘唇”的习俗,即下唇割开再撬掉四颗牙齿,置入一只陶土盘子,这种习俗,传说最早是防范被其他部落抢去做奴隶。</h3> <h3>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盘唇也成为了一种审美,在mursi部落,唇盘越大越美。</h3> <h3>如今年轻女子基本是盘耳,也是越大越美</h3> <h3>我们在靠近肯尼亚一个mursi部落拍摄盘唇女的时候,正巧遇见酋长在取牛血给一个长身体的男孩强壮身体。</h3> <h3>酋长用弓箭对着牛的颈部血管射出一个口子,让血液流出来,然后用粘土把伤口封上。</h3> <h3>男孩必须在牛血凝固前快速喝了牛血</h3> <h3>我跟着男孩,离开人群,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看着他喝牛血,当他喝完牛血后看着我,我看到他嘴边满是血迹。</h3> <h3>从Jinka来到吐米地区,这里主要是哈莫人的聚集地,迪梅卡的集市,是该地区最大最丰富的,固定的时间是周二、周四,集市这天,许多部落的人都吸引到此聚集。</h3> <h3>在靠近肯尼亚的布斯卡山北部边缘,生存着阿尔伯里部落,这里的女人在婚前都是剃光头,脖子上佩戴着色彩丰富的珠子。</h3> <h3>阿尔伯里部落居住区有一条小河,是一路走过来唯一看见的有河流风景的部落</h3> <h3>部落孩子们都是天生的画家,凭借白色的泥土和颜料,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尚。</h3> <h3>我们的埃塞向导尽力让我们多走几个部落,虽然他知道我们行程中到纳米比亚有走红泥族部落,他还是带我们到克莱尔部落,让我们先看看生活在埃塞的红泥族部落。</h3> <h3>红泥人部落是一夫多妻制,只要你看到脖子上佩戴这样项圈的女子,她就是一夫多妻家庭的第一夫人,也是这个家庭中地位最高的夫人。</h3> <h3>红泥女人身上和头发上涂着牛油和泥土混合的涂料,身体上的牛皮或羊皮是她们最时尚的装束。</h3> <h3>埃塞行程,主要是走访原始部落,行前就跟当地向导表明,我们想参加一次当地的部落活动,机会终于等来了,在红泥人部落,有个家族要为一个13岁男孩举办成人礼~跳牛仪式,通过协商,同意我们观看并拍摄。</h3> <h3>在成人仪式开始前,是暖场活动,每位参加仪式的女性,手里都会拿着一条长长的藤条,见到心仪的男子,就会走上前,把藤条塞到男人手中,然后乞求男人抽打自己后背。</h3> <h3>背部伤痕累累的女子,会炫耀着在人群中穿梭,晒背,是女人之间的比较,谁的伤疤多,谁就是最得宠的那一位。</h3> <h3>接下来,跳牛仪式开始了,在女人们蹦蹦跳跳的舞蹈中,男孩裸体进入。</h3> <h3>小牛和母牛,被聚在一起组成一座牛桥,男孩必须在牛背上,来回跑上三次,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h3> <h3>埃塞俄比亚最南端,有个和肯尼亚、南苏丹三国交界的部落叫“达桑尼齐”,埃塞向导带我们走进了这个部落,早上5点多,我们走进部落,部落的女人已经在劳动了,她们正在盖居住的房子</h3> <h3>部落男人女人各司其职,分工不同,男人放牧,女人盖房。</h3> <h3>我们的到来,女孩们很高兴,她们主动找了一块空地跳舞,并邀请我们给她们拍照。</h3> <h3>埃塞俄比亚南部出行基本是安全的,埃塞向导,在安全方面考虑的很周全,沿路需要露餐时,会跟附近部落联系,派人给我们做安保。</h3> <h3>这几位高跷男孩,是埃塞向导村子里的孩子。</h3> <h3>最后来到埃塞首都,非洲联盟总部~亚的斯亚贝巴,走进埃塞国家博物馆,看望三百二十万岁的“人类祖母”露西。</h3> <h3>她是一位高1.10米的女性,结合了现代人类的特征,她有双足,可以直立行走,她的头颅、四肢、骨盆具备解剖学意义的现代人类。</h3> <h3>露西于1974年发现,埃塞俄比亚的人一说起露西,非常自豪,当时发现露西,并不敢向世界公布,一旦公布,达尔文的进化论将遭受质疑,直到10年以后才公布露西,并赢得世界声誉,露西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如果人类有祖先的话,按照非洲起源说,露西算的上全人类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h3> <h3>埃塞俄比亚号称非洲“美女之国”,几乎在全世界各类选美大赛上,都能见到美丽动人的埃塞姑娘的身影。</h3> <h3>来之前,我并不知道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是埃塞俄比亚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我在TOMACO百年老字号,喝到了最好的咖啡。</h3> <h3>这家咖啡店很小,仅容三张长条桌,却吸引很多咖啡爱好者专程到此,站着喝上一杯咖啡。</h3> <h3>埃塞俄比亚,还好此生没有错过。</h3> <h3> <b>纳米比亚</b></h3><h3>进入纳米比亚的第一天,我们前往harns私人动物保护基地。</h3> <h3>在1987年的某一天,这对澳大利亚夫妻用5块钱和面包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狒狒,从此以后他们就创办了这家动物保护基地,开始了源源不断的救助受伤动物。</h3> <h3>住在国家公园的两个晚上,早上不到5点就被阵阵狮吼惊醒,其实狮园区离住处的酒店很远,你却感觉就在门外周围。</h3> <h3>早上我们也跟随志愿者去给狮子、豹、非洲狗等喂食</h3> <h3>这里有个让游客和小豹子互动的活动~遛豹,一直以来这个活动都很安全,没有发生意外,但是,我们来的第一天下午,在参加活动中,就发生小豹子突然扑向游客,并抓伤游客的事情发生,由于伺养员奋不顾身拉走小豹子,游客抓伤程度只是表皮伤,让我们见识了小动物与生俱来的野性。</h3> <h3>离开harns动物保护基地,我们前往纳米比亚沙漠地带,沙漠占了纳米比亚国土面积四分之一,其中红色沙漠,是纳米比亚的一张名片,有着8千万年"高龄"的45号纳米布沙漠,最吸引游客。</h3> <h3>45号沙漠,高325米,有着优美的外观和线条</h3> <h3>这天还去了一个叫死亡谷的地方,地球上有好几个被称为“死亡谷”的,纳米比亚的死亡谷,是一片白色洼地,里面寸草不生,看不出生命的迹象。</h3> <h3>在九百多年前,这里曾有河流,草木生长旺盛,后来发生了变故,沙丘移到此处,阻断了河流经过,加之气候变故,常年没有降雨,这里的树木和草叶很快枯死。</h3> <h3>死亡谷的古树墓也是摄影人极其喜欢的地方。</h3> <h3>接下来到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鲸湾港,住的酒店出门步行五分钟就是海岸。</h3> <h3>鲸湾港的道路都非常宽阔,道路两旁是各种欧式小房子,这里生活的居民主要是欧美国家的人,纳米比亚1990年才宣告独立,独立之前曾被德国、英国、南非轮流殖民一百多年,殖民统治也给纳米比亚留下了十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停留在这里的日子,悠闲而惬意。<br></h3> <h3>港口鲸湾,以世界第二好的水域港湾而闻名,在这里,可以花400美金乘飞机欣赏沙漠与大海交接的奇景,空中拍摄的“倒沙入海”奇观,一半沙滩一半海水</h3> <h3>出海</h3> <h3>鲸港湾的火烈鸟群,整个非洲的火烈鸟有四分之一都栖息在这片海滩。</h3> <h3>纳米比亚的辛巴族红泥人部落,闻名于世,由于现代文明的迅速侵入, 辛巴族的原始生活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专家预言辛巴族文化将在未来十几年中消失,所以我们赶个末班车去看看</h3> <h3>据说17 世纪,辛巴人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如今的纳米比亚地域,其后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h3> <h3>辛巴族都生存在比较荒漠的沙漠气候区,在殖民统治时期,没有受到干扰,因此得以维持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纳米比亚的红泥人和埃塞的红泥人,区别在头发,纳米比亚的红泥人留着长发,埃塞俄比亚是短发,头发都是用这种“红泥巴”裹着,说是可以抵御烈日暴晒。</h3> <h3>据说,有一种神秘的基因导致很多辛巴族男孩在15岁之前就夭折,许多辛巴族部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比例低至1比11,辛巴族男子都要找三四个老婆来保证人口多繁衍,即便这样,辛巴族人口还是在不断减少。</h3> <h3><b> 博茨瓦纳</b></h3><h3>从纳米比亚驱车进入博兹瓦纳伦杜,日落前来到伦杜KAISOSI 河边山林小屋,博茨瓦纳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酒店经营者是英国人。</h3> <h3>酒店附近有条小河可以游船,一下子让你感受到不像在非洲国家。</h3> <h3>告别伦杜,来到位于博茨瓦纳中部偏北的地区,大象沙地Elephant sands,乔贝国家公园就在附近,由于这里拥有丰富水源和树林,吸引了大量象群在这里生活。</h3> <h3>大象大多时候温和,但是,野生动物也具备相当的野性,晚上是野生动物出没的时间,最好老实点呆在房间不要出门。</h3> <h3>有天傍晚,我的同房站在酒店观景台上朝外瞭望,看见不远处有只大象突然转身,朝着20米处的两个游客疯狂奔去,游客及时感受到了危险,立马跑到附近的房间,大象才回头离去,我们的向导也一直告诫我们,这里是大象的地盘,我们是入侵者,有时候大象也会对人类不爽,攻击人类,当然,这样的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每年大象攻击人类的事件有报道的都是个别个案。</h3> <h3>来这里的都是欧美游客,中国游客很少,一路下来,我有特别关注非洲酒店留言簿上的留言,都是欧美游客的留言,我还跟同行者探讨,结论是中国游客非洲游还是偏向肯尼亚。</h3> <h3>乘着开放式吉普车,进入乔贝国家公园,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吉普车常常停下来为动物们让道。</h3> <h3>乔贝国家公园里的大象</h3> <h3> <b>津巴布韦</b></h3><h3>告别博兹瓦纳,开车到津巴布韦边境,递交了津巴布韦落地签证,2小时后,我们就下榻预订的津巴布韦维多利亚旅馆。</h3> <h3>我们的向导是津巴布韦人,从纳米比亚开始,一路跟着我们来到了他的国家,他的英语说的很好,他很自豪跟我们说,英语和津巴布韦语都是他的母语。</h3> <h3>津巴布韦与赞比亚接壤处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是我们来津巴布韦的看点,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现在是冬季的枯水期。</h3> <h3>向导带我们走进维多利亚瀑布景区周围,靠近公路的几户农家拍摄。</h3> <h3>在津巴布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晚上7:00的月亮。</h3> <h3>赞比西河,它是非洲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非洲流入印度洋的各条河流中的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哥拉中东部和赞比亚西北部高地。</h3> <h3> <b>南非</b></h3><h3>乘飞机离开津巴布韦,飞行4小时后到南非开普敦,五年前跟团我曾经来过南非。</h3><h3>此次从机场出来,我们乘车用一个半小时,来到开普敦最南端赫漫努斯小镇,入住当地五星标准宾馆,开启海边度假模式。</h3> <h3>赫曼努斯小镇离厄加勒斯角很近,9月的赫曼努斯,是观南露脊鲸最佳时间,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到此。</h3> <h3>维多利亚海湾</h3> <h3>好望角</h3> <h3>企鹅滩的非洲企鹅</h3> <h3>天气晴好,乘缆车上海拔1087米的桌山,这是南非的平顶山,有“上帝的餐桌”之称。</h3> <h3>一个多月的非洲之旅,从埃塞俄比亚的南部到南非的开普敦结束,这种自己做功课跟非洲当地小哥向导一起走非洲的行程,全跟享乐没有关系,都是我们非洲之旅的体验,终身难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