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谷和孙大圣

大雁飞天

<h3>在微信朋友圈上经常看到参加《绿水青山看中国》的年轻朋友们的信息。群里的信息比较容易看到,对我来说,了解个体似乎更有意义。我看到在北京郊区房山种中草药的孙圣奎发的帖子,引起注意。</h3><h3>孙圣奎,山东人,高高的个子,山东大汉嘛,又姓孙,名字里有圣字,索性我就叫他孙大圣。</h3><h3>离录制节目已经一年了,现在他仍然在那里工作。他所在的房山泗马沟是个非常偏僻的山沟,我登山去过那里。我决定去那里看看他。</h3> <h3>现在的交通状况比我爬山时候要好得多,但仍然需要换四次车才能到。今天很运气,我早上5点40在家门口上车,到六里桥东换917,在周口店路口下车,走几百米到周口村车站才7:31。而f63路车就是7:30头班车,1分钟后车来了。半个小时之后,车到药王谷。</h3><h3>现在的药王谷,等于就是孙大圣(圣奎)的“花果山”。</h3><h3>网络群里活跃的差不多体制内的人多。孙大圣是体制外的,自主创业的,我更敬重。他只有最近发过朋友圈。我想他遇到的困难会很多。</h3> <h3>药王谷的名字历史肯定不长。我来过这里几次。这条沟很深。半路上有山路翻过去就到另一条我不知道名字的沟,但有著名的景点,叫“红螺三险”。这个我去过,有很多荒废的庙宇,险处是隘口之类,要互相帮助才能过去。印象最深的是漫山遍野的柿子树。那时候是12月初,树上地上到处金黄的果实。没人要(无法运输已经被主人舍弃)。太可惜了。</h3><h3>现在药王谷是为了发展中药事业,也为旅游吧,正在建设。中药,不仅是中国人相伴为生的医术手段,也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根基。景区门口的大墙上,就列出了中国人都知道的医药大家(中国古达医药好像不分家),从扁鹊开始,就有神医,医圣,医仙等等名号。还有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h3> <h3>现在九月底,今年天气反常,气温仍然在30多摄氏度。天气非常热,但秋天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已经感觉植物失去茂盛时的生命,显出萧瑟。</h3><h3><br></h3> <h3>我给孙大圣发了微信。顺着沟里的大路走,看到路边的介绍中草药的牌子,已经领会到建设者的作为和投入了。</h3> <h3>我在网上看到过这里举办活动的通知,这些介绍就是向孩子和喜欢植物的朋友做的科普知识。</h3> <h3>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他在院子里向我招手!太顺利了。</h3><h3>孙圣奎,去年在绿水青山看中国的节目上,我和他说话比较多的,他是个山东人。后来才知道,他是八零后,啊,还是个小伙子!一个很成熟的小伙子!他离开家乡到北京的山沟里来种草药,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h3> <h3>一个很大的院子,靠山一边是一排房子,靠路一边是木栏杆亭架。</h3><h3>房子太长,用全景不真实了。但房子上的大字却非常清晰:中医药学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h3><h3>孙大圣,正在做摘取钥匙的人。</h3> <h3>这一排房屋就是孙大圣生活工作的地方了。他正在做中草药标本。</h3> <h3>不大的房间,很简单,墙上有人体穴位图,挂着帘子的里边大概是他的床铺。</h3> <h3>这一边是一张桌子,上面有一面古琴。我看了看琴谱。上面是简谱,我能看懂,下面的就像是复杂的西夏文字。应该是中国的乐谱-古琴谱。没错,孙大圣就坐下来给我演奏起来。我肃然起敬,这是大隐士的做派啊!</h3> <h3>接着到他的餐厅。虽然简陋,但一应俱全。</h3><h3>中午,他的朋友要来,有些是帮忙的朋友,有些是合伙人。我想,万事开头难,一个外乡人在北京开始事业肯定会有想象不到的困难。由此,不得不对小孙的事业追求刮目相看。</h3><h3>我了解到,这个药王谷提供了孙圣奎中药事业的平台,他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舞台,完全取决于他的心胸,追求,目标。当我描绘药王谷的未来要成为一条产业链,种植,观光,科普,产品时,他大声说,对!</h3> <h3>这个舞台很大,很多“人物”很没有上场,很多故事还没能展开。用时髦的话说,“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h3><h3>我站在他的院子里,在秋日纯净的阳光下,似乎看到了未来,和在通向未来的路上的荆棘。心里默默的为他祝福。</h3><h3><br></h3> <h3>要准备中午饭菜了。他的朋友带我去他的中草药园,去参观,也是为摘菜,一种中草药的嫩叶,用来清炒。这个叶子是肉质的,很嫩,以前没注意过,没吃过。</h3> <h3>中草药园有几亩地,很大,草药在已经被秋色裹挟,显出枯萎衰败。但标志还在,那些中草药的名字和那些招牌会被孩子们记住的。</h3> <h3>每个中草药还有二维码,想深入了解太容易了。</h3> <h3>有听说过名字的草药,有没听说过名字的,。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这是个大学问。</h3><h3>上午和孙大圣聊天,他说中草药的知识太深厚。有植物专家来考察,说到某个植物,比如说贝母,有各种各样的,各个地方的,甚至各个季节的都不同。他笑着说,听专家一说,我就闭嘴,感觉知道的太少了。但他又说,懂植物的不懂药性 懂药性的不是专家。两方面都长的他还没见过。我就对他说,你做第一个吧!开创性的事,有事业心的人来做就等于完成了一半。</h3><h3><br></h3> <h3>中午饭预备好了。是大圣朋友一家的大姐帮助做的。他们每周都要来,是共同的事业追求吧!走上这条路上的追求理想的人还不少,大圣同志还不孤单。</h3><h3>午饭很有特色。凉菜是拌苏子叶。炒菜是(那个名字没记住)嫩叶炒木耳,地里种的凉瓜是炝炒的,炒西兰花。荤菜是炖鸡和酸菜鱼。朋友说,现在猪肉38元一斤,下次带猪肉来,就有人说,啊!吃不起了,以后吧!</h3><h3>真是,咋闹的,普通的猪肉成了山珍海味一样稀少了。呵呵,相信用不了多久会改变的。</h3> <h3>天气很燥热。本来想去登山,被太阳的温度逼回到房间里没出来。下午,我离开药王谷。大圣在做香囊。孩子们来参加游园,做香囊是个很重要的节目。这个装满了中草药的香囊,又能泡脚,有能放在床边醒脑清窍吧!</h3> <h3>大圣的院子没有名字,以后要七个漂亮的名字,比如叫什么“庐”啊,“苑”啊,好记好找,还有为何物。</h3><h3>我觉得大圣是最幸福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生活,需要工作,我们之中有几个人他的兴趣爱好和工作是一致?几乎没有。如果你的工作是你最喜欢的,能和你的生活一致,能不幸福吗?</h3><h3>奔向幸福之路也是艰辛和清贫的,对于三十多岁的八零后孙圣奎来讲,必须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那是漫长的,孤独的,不断努力丝毫不能懈怠的过程。</h3><h3>周围的大山无言,它将见证未来。我心中好期待。我相信他的事业和爱好終将在泗马沟写出幸福的两个大字,那就是成功!</h3> <h3>我回到原路,登上山路。路上响着机器轰鸣。工人在修护栏。过些日子,药王谷将正式作为公园开放。这个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的孙大圣,你准备好了吗?</h3> <h3>从山上俯瞰药王谷,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孙大圣的药园仿佛隐藏其中,微乎其微。我想,我们融入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丰富自然,努力建设,大自然会回馈我们的。以一身之力为自然增一抹新绿,大圣,就是英雄!</h3><h3>我在山上大喊:坚持!孙大圣,我们支持你!</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