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吧!——约旦记行

眼泪哭了

<h3>  每次出行前都会在世界地图上找一找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约旦奇特的边界线,让我产生了兴趣。西北边界是由一段段、杂乱无章的直线拼接而成,其他几个边界几乎都是直线加大于90度的转角组成。东边沙特阿拉伯的国土像一只巨大的楔子直插约旦腹地。</h3><h3> 据说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吹嘘:自己在开罗,用一支笔、一个下午、在一张地图上创造出约旦这个国家。还留传了一个温斯顿之隔的说法:丘吉尔在地图上勾勒约旦边界时,不小心打了个隔,导致本该闭合的边境不小心往里凹了进去。</h3> <p class="ql-block">  对约旦国界,也许是某国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划定的。某国人把它作为一个缓冲区域来保证苏黎世运河运输线和石油运输管道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约旦国土面积约9.139万平方公里,国土成L形。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除了27公里海岸线外,其余都是山地。</p><p class="ql-block"> 约旦没有石油输出,但是他有“智力”输出。约旦人才遍布中东国家的各行各业,大量侨汇收入,成为约旦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没有石油的石油国家”。</p><p class="ql-block"> 环顾周边国家,身处中东的约旦,犹如暴风眼一样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  不管约旦的国界线如何曲直,周边国家摩擦不断,我的以约之行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9月10日凌晨1:10从浦东机场出发,经阿布扎比转机后,于当地时间12:55抵达约旦首都安曼阿利亚皇后机场。这已是离家25小时以后了。</p> <p class="ql-block">  在机场入境时有工作人员前来和领队接洽,让我们按名单顺序依次排队入境,一个工作人员站在海关柜台外,收走了我们16人的护照,示意我们先前往行李区域等候行李。就是说:我们本人不用面对面和海关官员核对护照信息。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把护照拿回,一切OK!我们开启了约旦之旅。</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海带着我们沿着叙利亚去沙特的必经之路前往亚卡巴,这条沙漠之路是中国援建的,祖国强大、慷慨、大气,我们很是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机场用50美金换了34元第纳尔,在约旦,10元人民币只能换1元第纳尔,缩水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  说下安曼机场:安曼机场因阿利亚皇后而得名,她是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第三任妻子,于1977年的一次空难中去世。侯赛因国王为了纪念夫人,把机场命名为阿利亚皇后机场,并把和夫人居住的寓所炸毁。</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晚上8点到达亚卡巴酒店。</p><p class="ql-block"> 亚卡巴位于约旦最南端,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交界处的红海边,四国的海岸线在此汇集。亚卡巴湾是约旦唯一的出海口,当年国王侯赛因用东边5000公里戈壁滩和沙特阿拉伯换了这27公里黄金海岸线。它是约旦的贸易集散地,在这里外国人购物享受免税政策。</p> <h3>  晚饭后散步在红海边,热情的阿拉伯女孩请我们抽她的水烟,尝试了几次总于吸到了烟(需要长长的一口气),薄荷味的。</h3> <h3>  对岸灯火璀璨处是以色列的小镇——埃拉特,坐船半小时就能到达埃拉特市,两座城市两种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隔海相望。</h3> <h3>  清晨的红海,晨运和嬉戏的人渐渐多起来。</h3> <h3>  亚卡巴城堡座落于亚卡巴湾的南面,是1587年苏丹王下令兴建的。我们起个大早,在里面兜了一圈,其实就是一片废墟,城堡大门上方有哈希姆皇家的徽章。</h3><h3> 目前在维修中</h3> <h3>  瓦地伦是约旦西南部的一处山地和沙漠混杂的奇特地貌,“瓦地伦”阿拉伯语意为“酒红色山谷”,因其红色山岩在朝夕时显出红酒般颜色而得名。而它的荒凉酷似月球表面,被称之“月之谷”。<br></h3><h3> 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电影《夺宝奇兵》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拍摄地。(电影应该找出来补一下课)</h3> <h3>  “沙漠”阿拉伯语意为“撒哈拉”,我们今天就去撒哈拉</h3> <h3>  我们换乘吉普车进入沙漠,约旦是<font color="#010101">一个90%</font>以上土地为沙漠的国家,以旅游业为主。<font color="#010101">帐篷酒店是</font>这里的特色,今晚我们就体验一下。</h3><h3> 瓦地伦目前生活着<font color="#010101">为数不多的沙漠之子——贝都因人。他们以游牧为生,放荡不羁、自在无拘束的生活在沙漠里,可以说沙漠是他们圣神的守护者,沙漠就是为贝都因人而存在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h3> <h3>  帐篷已不是我当年背着在野外露营的那种,以至于我神经兮兮的背了卫生睡袋,户外脸盆,作了充分的准备。路上问阿海,帐篷里有没有洗脸的水(洗澡我已经不奢望了),阿海笑答:说是帐篷其实就是形状像帐篷,里面应有尽有:卫生间,淋浴房,抽水马桶,洗脸台盆、冷、热水都有。让我无比惊讶,在沙漠里居然住上五星级的帐篷。</h3> <h3>  我们放下行李在帐篷里避暑,直到傍晚5点才出去游览。</h3><h3> 第一站:天生桥,岩石经过岁月雕琢,似一根扁担横跨在中间。几个游客在上面行走、跃起拍照。要知道我的相机是仰视45度角拍的这组照片,自古英雄出少年。<br></h3> <h3>  第二站:一线天</h3><h3> 沿着一条很窄的通道一直往里走,尽头的岩石像一个头戴皇冠的阿拉伯国王</h3> <h3>  第三站:观日落。</h3><h3> 吉普车司机是个贝都因小伙,下车就给我们玩起了沙漠手印,惟妙惟肖。我们看的竟然忘记欣赏日落,瞬间醉美的日落已西下。</h3> <h3>  夕阳西下,沙漠和远山果然呈现出红酒般的色彩</h3> <h3>  小伙一蹲就是一个景,人与自然完美融合</h3> <h3>  游客没有当地文化熏陶、生活气息,无法与景无缝对接,这也是我不愿意拍到此一游照片的原因之一,匆匆而过。</h3> <h3>  夜幕下的帐篷餐厅</h3> <h3>  清晨,瓦地伦沙漠在晨曦中醒来</h3> <h3>  离开沙漠,我们出发去佩特拉古城。渐渐的绿色多起来了,甚至有了小片蔬菜地。</h3><h3> 佩特拉古城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位于中国长城之后名列第二(世界“新七大奇迹”是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h3> <h3>  让•路易•伯克哈特,是一位瑞士的探险家。1812年,伯克哈特得知,安葬着摩西的兄长、先知亚伦的何珥山陵墓附近,有一座遗失的城市。于是他伪装成一名前往陵墓朝圣的阿拉伯旅行者。就这样,他发现了一座被西方世界遗忘了将近1500年之久的大城池。</h3> <h3>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它隐没于死海和亚克巴湾之间的峡谷中。是纳巴泰人的古老都城,纳巴泰人是沙特阿拉伯的一支行商民族,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依靠向过往商队征收买路钱发家。</h3><h3> 在公元2、3世纪——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而后却一度长期衰落,最后消失在茫茫沙漠中。</h3> <h3>  进入佩特拉,走进峡谷,转过一道弯就出现一座座庞大的陵墓,这里有完整的卡兹涅陵墓、岩壁墓群。他们的墓都是以家庭为主,死后一家人葬在一起。</h3><h3> 他们把坟墓建在古城的入口,迷惑入侵者,让他们以为整个城市得了瘟疫而不敢冒然进入,此段路称之为“魔鬼坟墓”,纳巴泰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峡谷中求生。</h3> <h3>  然后进入西克峡谷(蛇道),也称之为玫瑰峡谷,是佩特拉古城的入口,峡谷非常狭窄,全长1.5千米左右,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h3> <h3>  纳巴泰人在山上建蓄水池,山下建水井,把水存储起来供生活之需</h3> <h3>  山脚下建排水沟把雨水排到沙漠里,否则他们的家园早就被淹没了</h3> <h3>  纳巴泰人依靠骆驼进行贸易,他们把死海的盐运到其他国家,骆驼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h3><h3> 岩壁上刻有人和骆驼,那个时候的纳巴泰人已经穿靴子了,文明又富有</h3> <h3>  纳巴泰人不信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h3><h3> 供奉的神已经被岁月风化</h3> <h3>  这里还有纳巴泰人举行婚礼仪式的地方,阿海让团里一对夫妻做了演示。</h3> <h3>  听到前方峡谷中传来带着回音的马蹄声和吆喝声,迎面而来裹着头巾,身穿各色袍子的纳巴泰人,他们呼啸而过,只留下马蹄扬起一路沙尘。</h3> <h3>  友好地挥手示意</h3> <h3>  安保人员骑马来回巡逻</h3> <h3>  纳巴泰人从三千年前的佩特拉走来</h3> <h3>  原来烟熏妆是从3000年前的纳巴泰人这里流行起来的。</h3> <h3>  阿海和纳巴泰人行贴面礼</h3><h3> 阿海,阿拉伯人,17岁来中国,一呆就是17年。在杭州、义乌做贸易(大家明白Made in China遍布全球的原因之一了吧),是我的浙江老乡。两年前回国,由于约旦旅游业中少而又少的中文导游,而加入导游行业,目前已是约旦的金牌导游了。</h3> <h3>  这个墓群一层是宴会厅,二楼才是陵墓,在宴会厅会有何感受?</h3> <h3>  蛇道的尽头,犹如阿里巴巴芝麻开门,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圣殿</h3> <h3>  卡兹尼圣殿,意为“金库”,这里曾是古代国王藏宝的宝库。殿堂的门面高达40余米,宽度超过30米,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六根十几米高的石柱,是在一整块岩石中雕刻而成的,典型的希腊神庙的外形。</h3> <h3>  佩特拉的建筑都是在石头上雕刻而成的。</h3> <h3>  走出峡谷,看到不远处山坡上的一个剧场。是阿拉塔斯四世国王修建的,于一世纪初开始使用。公元363年, 一场大地震毁坏了剧场舞台附近的建筑。 </h3><h3> 公元106年罗马人占领佩特拉,按罗马风格修建和增补设施。它是世界上唯一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剧场。</h3> <h3>  游玩佩特拉古城,全程靠脚行走在砂石路上,拼的是体力,全部游玩这里需花两天时间。</h3><h3> 我们的佩特拉之旅到此嘎然而止,只是沿着古城的蛇道,走到古城的入口处瞄了一眼。留些许遗憾,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沿着这条小路继续探索下去。</h3> <h3>  尼波山是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升天之处。摩西在基督教中是仅次于上帝和耶稣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使者之处。</h3><h3> 站在海拔870米的尼波山上,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br></h3><h3><br></h3> <h3>  当年摩西就是站在这里,遥望家乡的土地而不能进入。圣经记载,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经历千辛万苦,出埃及,跨红海,来到尼泊山。却因为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不被容许跨过约旦河,回到耶路撒冷这个祖先的圣地,只许他在临终前上尼波山见一见这块福地,抱憾终身。</h3><h3> 摩西圣杖</h3> <h3>  教堂</h3> <h3>  教堂内的马赛克地板</h3> <h3>  马达巴被誉为“马赛克之城”,是约旦的艺术之城。</h3><h3> 公元747年马达巴被大地震所摧毁后,这个城市埋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直到1880年来自克拉克的2000名基督教徒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重建城市。</h3> <h3>  圣乔治东正教堂,始建于公元5世纪,1896年重建。<br></h3> <h3>  1884年,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用190万块彩色马赛克拼制而成的中东地图。</h3> <h3>  中东地图被承重柱子分割几部分,无法看清全貌。要知道这个会成为历史遗迹,当年先人们还会把柱子压在上面吗?</h3> <h3>  地图上还有两尾鱼,其中一尾鱼游到死海附近觉得水太咸,威胁到生命而返回</h3> <h3>  走过红海,走过沙漠,走向死海。</h3><h3> 此次行程中,死海是非常期待的一个景点。死海不是海、死海即将消失、死海淹不死人、死海中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看书,所有这些信息,对一个旱鸭子是何等的诱惑。<br></h3> <h3>  死海,即基督教《圣经》中的亚拉巴海,就是盐海。位于以色列、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称之为世界的肚脐眼。</h3><h3> 在约旦总算看见一个湖,水还是咸的。</h3> <h3>  酒店的私家湖滩</h3> <h3>  虽然死海不会淹死人,当一个旱鸭子把自己交给水面的一瞬间,那种手足无措,划拉不到一根救命稻草的感觉,还是感受到了无助的绝望。最后在团友的帮助下,平稳的躺在死海中,姿势是僵硬的,装模作样拿着杂志的手还是抖抖的。</h3> <h3>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在死海里漂浮后,上岸用酒店提供的死海泥涂满全身,躺在沙滩椅上,美美的享受一下阳光浴。</h3> <h3>  玩水的不经意间看见死海的日落,不逊地中海、红海的日落吧</h3> <h3>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在死海边赏月、品约旦的月饼,度过了一个难忘月圆之夜。</h3> <h3>  清晨的死海,蓝蓝的水,粉粉的天,交相辉映,清新自然不输任何一个海滩</h3> <h3>  乌姆盖斯古城遗址,是我们18日从耶路撒冷返回安曼时游览的。</h3><h3> 古城位于约旦的最北端,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和约旦四国的交界处。它是一座希腊古城,罗马人统治时期推向鼎盛,是罗马十大古城之一。距今有5000年的人类生存、繁衍历史。</h3> <h3>  罗马人统治时期的乌姆盖斯,不仅城市得到发展,也成为约旦的文化中心。罗马人在此修建了三个剧场,一个圣殿,一个喷泉,还可以供应冷、热水两用的浴场,如今已是废墟无法辨认。</h3> <h3>  站在古城遗址的最高点上,远方的加利利湖和戈兰高地尽收眼底。</h3> <h3>  这是个剧场遗址,已塌陷,只留一些看台</h3> <h3>  这个剧场比较完整</h3> <h3>  乌姆盖斯古城比较小,我们匆匆游览后来到杰拉什罗马古城附近用餐。已是下午三点,我吃到了本次行程中最香、无任何添加剂、纯面粉做的大饼(并非肚饿,吃嘛嘛香),就是由这位长者纯手工制作的。<br></h3> <h3>  杰拉什罗马古城遗址,位于安曼西北60公里,它是世界上第二个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城市。有着“中东庞贝”和“罗马之外的罗马”的美誉,其规模远远大于土耳其的以费索。</h3> <h3>  公元3世纪初,由于罗马帝国动乱衰败,杰拉什一蹶不振。后又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杰拉什又几度盛衰。公元8世纪,阿巴斯朝统治期间,杰拉什连遭数次大地震,后被黄沙淹没,不被世人所知。<br></h3> <h3> 1806年,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了这座古城,自1920年后,考古队在该城不断发掘出沉睡了几千年的文明古迹。但离发掘结束还遥遥无期,考古学家称90%的遗迹仍被埋在地下等待发掘。</h3> <h3>  南大门进入后,沿街一排商铺</h3> <h3>  商铺对面是赛马场,左侧围墙是赛马场的看台</h3> <h3>  从地下挖掘出的古罗马的石磨,古时用于压榨橄榄油的</h3> <h3>  老远就看见宙斯神庙耸立在高坡上,比雅典的宙斯神庙多了些残垣断壁,更显完整性</h3> <h3>  人景合一</h3> <h3>  南剧场  </h3><h3> 这么小一个城市居然有两个剧场,罗马人真会享受。这个南剧场,现在还常常用于大型音乐会或企业的产品发布。著名的杰拉什音乐节每年就在这里举行。</h3> <h3>  我学着他们站在剧场中心的这块石头上,轻轻地说一句话,远处传回的声音把自己吓了一大跳。不用任何扩音设备,就能把每个音符清晰地传送到看台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古罗马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娴熟地掌握了声学原理。记得在雅典的罗马剧场,考古学家发现听众席每个座位下都放有不同朝向的陶器,用于吸音降噪。</h3> <h3>  穿过商业街来到罗马广场,罗马广场建于公元110年图拉真时代。它是杰拉什罗马古城的中心建筑,气势宏伟,非常壮观。可通南、北、西门,也可以上到古城最高处的宙斯神庙和南剧场,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h3> <h3>  站在宙斯神庙俯看罗马广场,给我的感觉就是壮观和震撼。这是我看到的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广场,这些爱奥尼亚石柱完美地环成一个椭圆,没有缺损,实属不易,世界之奇迹。</h3><h3> 完美!震撼!</h3> <h3>  广场四周64根爱奥尼克石柱,如琴弦一样整齐的排列着</h3> <h3>  从石柱间看宙斯神庙</h3> <h3>  杰拉什也被称之为“千柱之城”</h3> <h3>  穿过罗马广场进入列柱大街,它是由街道两旁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而得名。这条长800米的大街由罗马广场直指向北门。</h3><h3>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走到北门,没有看到北门的壮观,只是远远的望了一眼,中途折返。</h3> <h3>  水神殿在杰拉什属保存完整的,建于2世纪末期。墙面上的七个出水口、中央的喷水池及下方街道的排水沟,构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它是杰拉什城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h3> <h3>  月亮女神庙</h3> <h3> 公元106年,图拉真皇帝将罗马大道修到这里,使得这里的商贸活动更为频繁。路面虽是大理石铺就,因长年累月被马车车轮碾磨,已碾出两道深深痕迹,向我们述说曾经的繁荣昌盛。</h3> <h3>  矗立在荒野上的哈德良凯旋门,当年为了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来访,杰拉什人专门在城南修建的。</h3> <h3> 今天下午就要回国,上午我们来到安曼的制高点——阿卡巴城堡。它曾经是安曼的要塞,公元前11世纪崇拜埃及太阳神的阿蒙王国,就把首都建立在城堡山上。</h3> <h3>  古时的安曼是建在七山之上,如今城市已经延伸至二十二个山。城堡山位于七山中央,是当时七山中海拔最高的,像城堡一样守护这个城市。</h3> <h3>  伍麦叶宫是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在城堡山建立的“埃米尔宫”(王宫),阿拉伯建筑风格,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依然雄伟壮观。</h3> <h3>  罗马时期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仅剩几根石柱屹立在风中,述说着一个王朝的没落。</h3> <h3>  清真寺早已毁,仅存这些柱子述说着曾经沧海</h3> <h3>  拜占庭教堂地基犹在</h3> <h3>  登上山顶,整个安曼市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展开在眼前。顿时明白了阿海说安曼是“白城”的意思了。</h3> <h3>  在城堡山上远眺约旦境内最大的国旗,国旗长60米,宽30米,1800平方米。国旗旗杆下面是侯赛因国王之墓。</h3> <h3>  安曼罗马剧场,建于公元2世纪,位于安曼下城区中心位置。剧场可以容纳6000人,目前还在使用。</h3> <h3>  古罗马剧场犹如同半个圆环镶嵌在白城间</h3> <h3>  咋一眼,以为自己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跟在姆妈屁股后面回温州老家,祭奠外公时见到的“太师椅”坟墓呢。<br></h3> <h3>  在剧场里遇见一个父亲带着两娃也在游玩,父亲居然把手抱的小孩往团里一小姐姐怀里塞,搞得小姐姐措手不及赶紧接住。谁让小姐姐长得一副心善面慈模样呢。</h3><h3> 孩子爸爸的意思是让我们和宝宝一起拍照,宝宝显然不是很乐意,一下子面对这么多老外,又在陌生人怀里,有点羞怯,又无能为力,只能和小姐姐搭档完成这组照片。</h3> <h3>  以约之旅结束了,意犹未尽,行程匆忙,走马观花。佩特拉、耶路撒冷看点多,理解肤浅,文字功底浅薄,无法全部表达。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捧着《耶路撒冷三千年》再来一次以约行。</h3><h3><br></h3> <h3>  音乐《出埃及记》主题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