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受领导指派,参加了9月22—24在苏州金阊实验小学校举行的江苏省第三届STEM教育大会,此次大会旨在加强校际交流、推进stem教育更好地实施。开幕式上,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省教科院、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领导分别致辞。(一上午连主持人在内十一位领导发言!还没算简单分享经验的区域或学校嘉宾)领导们一致分享了stem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学校领导、老师对stem教育引起重视,实实在在做,不断反思改进。以下重点汇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嘉宾观点。水平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谅解。</h3> <h3>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stem教育的根本特点是综合、融合,要突破单一学科教学的局限性,自觉树立stem教育理念”。</h3><h3>省教科院王国强副院长:“分科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单素养的人,而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有综合素养、综合技能的人,创新能力是来自综合素养的基础培养”。</h3><h3>我想,在当今分科教学的大背景下,的确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觉树立stem教育理念,为今天的学习者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工作。</h3> <h3>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万伟博士作的报告《具有江苏特色的ste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她的报告客观中肯,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特别是指出的stem教育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廓清了我的疑惑。我想上层终于注意到了极力推进stem教育发展大潮中的一些浮躁现象:过分关注技术而不遵循教育规律。有钱的大量引进炫酷的新颖的器材,没钱的除了羡慕以外还泄气,没有看到许多拥有先进设备的学生只是体验了技术的新奇感,没有理解背后相关的科学原理,学完之后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升了了。怎样让stem教育不成华而不实的口号、stem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才是我们更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h3> <h3>她还指出目前制约stem推进的深层原因是教育制度与组织机构没有改变,分科教学仍是主流,各学科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教师能力不足,学校课程能力不足,学校重视度不够等。</h3><h3>特别是她指出的不要以为有机器人、3D打印就是stem了,简直说到我心里去了——机器人,3D本身都不是stem,而是在stem中偶尔要用到的硬件或技术。这么说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心理,相反,如果条件允许,我也多么渴望我们学校也能为学生打造智能体验区,展现高端前沿科技,让学生对创新技术、智能技术有直观认识,拉近学生与科技的距离,在体验中了解新技术。目前,我们学校领导已经在积极谋划建设新的科学探究环境,解决资源、专业教室、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只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和绝大多数学校一样更缺乏的是软件。</h3> <h3>接下来的各家经验分享也是精彩纷呈,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唯有切实可行的教育研究才是把stem落地生根、扎实推进的有效途径。</h3> <h3>个人认为,stem理念的内涵几乎适用于大部分课堂,因为stem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和深度学习是主线。我想,不论什么课,作为教师,都可以想一想,</h3><h3>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h3><h3>围绕问题解决,可以设计哪些探究、合作、实践的活动?</h3><h3>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能用到哪些学科内或学科外的知识?</h3><h3>运用到哪些学习方法?</h3><h3>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呈现、展示问题探究的结果?</h3><h3>教师怎样帮助他进一步优化调整,实现素养提升。</h3> <h3>从大家的介绍来看,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以综合实践、科学课程为主,其他课程介入为辅。</h3><h3>我们学校目前也是按这个思路在进行。朴素的材料,简单的活动一样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并锻炼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分科教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多的让教师以自己学科为基点,思考如何融合生活,解决问题 带领学生系统地认识和应用学科知识。</h3> <h3>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句话说得多好啊,相信我们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立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深入进行stem教育的实践,一定能够开启项里小学stem教育新的篇章!</h3> <h3>金阊实小校园一角,苏州的历史名人。</h3> <h3>金阊实小乒乓球特色展示,走廊里除了有学生与乒坛蔡振华合影照片外也贴有校本课程图解。</h3> <h3>荣誉厅建在通道内,没有门,学生来来往往均可自由观看欣赏。我很好奇,除了墙上的奖牌外,陈列在架子上的这些精美的作品是平时就一直放在这儿的吗?来来往往的小学生、灰尘问题等都是怎么解决的?可惜没找到人问清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