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表扬”,让你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惠文堂

<h3><strong><font color="#ed2308"><br></font></strong></h3><h3><strong><font color="#ed2308">起跑线上到底输的是什么?</font></strong></h3><br> <h3>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在高中教学,从普通中学教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中学的火箭班,也就是个个都是学霸的班,一路走来,感触颇深。</h3></br><h3>高考被渲染成战场,倒计时牌吟唱着<strong>“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strong>的悲歌。</h3></br><h3>见过太多孩子的跌宕起伏,有的孩子厚积薄发,有的孩子后劲不足,触发我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h3></br> <h3>现在每个家长都在攒劲儿,恨不得从出生开始,就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中,用各类知识技能给孩子启蒙,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h3></br><h3>但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后劲不足,闪现过一点光亮后就归于阒寂?</h3></br><h3>在大量观察和阅读的过程中,我想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h3></br> <h3>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很喜欢用“聪明”这个标签来表扬或者说鼓励孩子。</h3></br><h3>孩子成功了——<strong>“你真聪明!”</strong></h3></br><h3>孩子偶然失败了——<strong>“没关系,继续努力,你很聪明。</strong><strong>”</strong></h3></br><h3>不断地给孩子贴聪明的标签,孩子慢慢长大,标签越贴越失效后,孩子开始怀疑父母把自己看走眼了——<strong>“其实我是个笨孩子”</strong>。</h3></br><h3>如果父母又鼓励孩子——<strong>“没关系,别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努力就可以了。</strong><strong>”</strong></h3></br><h3>这个“鼓励”相当于默认了孩子的怀疑,相当于将孩子还剩下的一点希望给浇熄。</h3></br>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威克在她的著作《终生成长》中说:“ <h3>针对数百名学生进行七项实验后,我们的出了一些异于以往、非常清晰的结论——对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表扬,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h3></br>”<br></br> <h3><strong><font color="#ed2308"><br></font></strong></h3><h3><strong><font color="#ed2308">本末倒置的表扬方式</font></strong></h3><br> <h3>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何避免产生这样的结果,需要我们了解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h3></br><h3>对智力水平进行表扬,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潜意识——聪明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不是努力。</h3></br><h3>人们崇拜天才,往往是崇拜其天赋而非其努力,爱因斯坦、莫扎特、乔丹......殊不知每一个天才背后都有99%的汗水支撑。</h3></br> <h3>我们都曾经学习过《伤仲永》这篇课文,少年被推崇为天才,后来却“泯然众人矣”。</h3></br><h3>《伤仲永》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轮回重复,对于智力天赋的过分推崇,往往会造成这个结果。</h3></br><h3>表扬孩子很聪明确实可以给他们打气,带来特别的喜悦感,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消失。</h3></br> <h3>对天赋的过分表扬,让孩子产生了固定型思维——成功意味着聪明,失败就意味着愚蠢。</h3></br><h3>一旦有了这种思维模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发生自我怀疑。</h3></br><h3>一旦付出一定的努力却没有成功,或者在长大后学业再不如小时候出众时,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就很容易陷入自暴自弃之中。</h3></br> <h3>固定型思维的人还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害怕对新领域的拓展会失败,从而暴露自己的愚蠢。</h3></br><h3>这样貌似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其实往往因为回避挑战而错过了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h3></br> <h3><strong><font color="#ed2308"><br></font></strong></h3><h3><strong><font color="#ed2308">智力是天生的吗?</font></strong></h3><br> <h3>关于智力,自古以来人们的想法就不同。</h3></br><h3>有一部分人认为智力来自基因、遗传、头骨的大小和形状等等。</h3></br><h3>而另一部分认为,智力与人们的背景、经历以及受过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关。</h3></br><h3>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观点的最有名支持者——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正是智商测试的发明者。</h3></br> <h3>既然他认为智商和后天发展有关,为什么要测试智商呢?</h3></br><h3>事实上,比奈做智商测试的原因,正是要发现那些在公立学校教育中无法受益的孩子。</h3></br><h3>他没有否认“不同的孩子智力是不同的”,但是他相信合适的教育和练习可以带来智力上的“根本改变”。</h3></br> <h3>二十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在终生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潜力,大脑如同肌肉一样,用进废退。</h3></br><h3>当代智力研究领域的权威罗伯特.斯滕伯格说,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h3></br><h3>正如他的前辈比奈认为——一开始聪明的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这句话,就是对《伤仲永》的最好诠释。</h3></br> <h3><strong><font color="#ed2308"><br></font></strong></h3><h3><strong><font color="#ed2308">给孩子最好的礼物</font></strong></h3><br> <h3>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创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建立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学会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h3></br><h3>这样,孩子就不会沦为赞扬的囚徒,而是会成为不断自省和积极进取的终生成长型人才。</h3></br> <h3>培养成长型思维,我们应该至诚竭意地表扬孩子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坚持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自我修复的毅力和策略等。</h3></br><h3><strong>“你的进步表明了你真的为你的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反复阅读了材料,画出了重点,又进行了自我测试,这个方法太好了!”</strong></h3></br><h3><strong>“这次作业又难又多,我非常欣赏你能如此专注地完成它。”</strong></h3></br> <h3>如果面对孩子努力后,仍然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h3></br><h3><strong>“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和自如应用知识,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来尝试更适合你的学习方法。”</strong></h3></br><h3>在这里,家长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也许通过学习和阅读,家长在表象上掌握了这种表扬方法,不贴聪明的标签,只表扬努力、方法以及成就。</h3></br><h3>但如果不是从内心接受这个方法,很容易在讨论别人家的孩子时,又陷入了固定型思维。</h3></br><h3>“某某天生就是个失败者”“某某真聪明”“某某太傻了”,可想而知,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评价别人家的孩子时,肯定会想:我是聪明还是愚蠢呢?</h3></br> <h3>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认为聪明的人永远成功,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会越来越聪明。</h3></br><h3>同一个人,是把聪明作为成功的条件,还是把聪明作为努力进取后产生的结果,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人生。</h3></br><h3>很少的人是纯粹的固定性思维或成长型思维,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两种思维的混合体。</h3></br><h3>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就是终生成长的意义。</h3></br><h3><strong>作者</strong> 心悦 | <strong>编辑</strong> 星月</h3></br>文章插图来自插画艺术家kuminyoun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br></br><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Q0NTcwNA==&mid=2247486010&idx=1&sn=6d2b03a6decd1a4c3bb5594bd49cdc07&chksm=fe52171dc9259e0baeeb43058a60e39d33981b37cbd68fb097f1bf0eb2122cdf7858a497c80f&scene=90&xtrack=1&subscene=93&clicktime=1569664304&enterid=1569664304&ascene=56&devicetype=android-28&version=27000735&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AABAAoACwASABMABAAjlx4AVpkeAMmZHgDz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2L82OBeB7SzWmksD3rs2tCMJIKJeBpL2y0zilN5ISnBIk2hIms%2BuJbFeaMhBEpW6&wx_header=1"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