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22日晚7点,湘乡市人民医院120护送一名溺水男童至急诊监护室进行抢救。男童溺水时间已超过半小时!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全身不断抽搐、心跳微弱、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哪怕没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全力挽救!”当班医生肖大治、刘峰和护士曾瑜、龚娴静、赵婧立即对患儿实施抢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一系列复苏药物及时运用,厚厚的被子保暖。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患儿仍是昏迷状,“不能放弃……”,大家都顾不得擦拭满头的大汗,继续为患儿实施医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患儿大动脉搏动恢复了,面色略转红润了,氧饱和度90%,对着这一系列重新出现的生命体征,大家都感到无比兴奋。</h3> <h3>但危险并未解除,医生听诊患儿肺部满肺湿罗音,随时有可能发生新的险情。大家的神经时刻紧绷着。急诊科龚国华主任指示今晚大家要克服一切人力不足的困难,必须打起12分精神,时刻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防意外发生。</h3> <h3>不出所料,凌晨2点30分,患儿突发全身抽搐,心率高达180次/分,气管导管内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嘴唇明显发绀,胸廓起伏不定,医护立即配合采取间断吸痰,调节呼吸机参数,药物抗炎减轻水肿,经过40多分钟急救,患儿气管导管未再咳出粉色泡沫痰,心率恢复至110次/分,面色再次转为红润。</h3> <h3>值班的医生护士不敢有丝毫懈怠,外面已是夜凉如水,看似平静的监护室里谁也没料到死神正在这时悄无声息的慢慢接近溺水宝宝。4点35分,患儿毫无预兆的突发心脏骤停,血氧测不到,血压测不到,心率降至20次/分继而心电波呈一条直线,当班护士廖莎一边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一边大声呼叫正在处理其他急诊患者的邓诗伟医生,邓诗伟医生一边迅速判断病情一边紧急呼叫副班彭锋火速赶往科室支援。</h3> <h3>生命的呼唤就是命令,彭锋医生接到科室电话火急火燎的飞奔至科室加入到抢救中来,持续心肺复苏,药物复苏,经过上千次的胸外心脏按压,患儿心率终于恢复至120次/分,然而,患儿气道内仍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依旧测不到,心急如焚的医护人员再次对患儿多次实施吸痰,调节呼吸机参数,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抢救患儿血氧饱和度逐渐好转上升至95%,胸廓起伏平稳。正当彭锋医生松口气,他触碰到患儿浑身滚烫,不好,一定是严重的肺水肿导致患儿高热,他下达医嘱“立即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物理降温保护脑细胞”。同时,彭锋医生心中默默期盼着“一定要做好生命支持,一定要把宝宝救过来不要让他留下后遗症,不要让监护室外面伤心欲绝的家属抱憾终身”。靠着这个信念,他整晚都悉心看护着患儿。所幸,经过急诊科医护人员一晚上的挑灯夜战,通过积极有效的后续救治,患儿在第二天下午15点渐渐神志恢复,而这时,距离患儿溺水后昏迷已过去了整整21个多小时,彭锋医生也已经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而当他看到患儿苏醒过来,用微弱的声音哭喊着要“吃饭饭”时,他对同事说“再累也值了!”。患儿四肢活动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但是患儿的气道仍然有血性的分泌物,气道损伤严重,龚国华主任查房后虽感欣慰但仍放不下心,指示继续加强患儿气道的管理及治疗。经过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悉心照顾,患儿在第三天转出了重症监护室,目前来看,患儿没有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当患儿的家人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身边撒娇哭闹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出院之际,患儿家属带着诚挚的感激,为急诊医学科送来了一面锦旗,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谢谢你们!”,温暖了每一个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心!</h3> <h3>图为宝宝脱离呼吸机后用微弱的声音叫着“爸爸”。</h3> <h3>已无大碍的宝宝。</h3> <h3>看到和以前一样活泼可爱的宝宝,家人感到无比欣慰。</h3> <h3>此次成功抢救如此危重的溺水患儿,得益于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患儿进行了专业的心肺复苏,这对于后续的治疗至关重要。也充分体现了急诊科医护工作的紧密配合,高度的急救意识,充分反映了急诊科医护人员过硬的抢救技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