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起“中年”这个词,我们会想到成熟,稳重这些词,而疯狂,是年轻人做的事,但九月初我做了一次疯狂的举动,现在想想,只能解释为:我是一个内心年青,幼稚的中年人吧。</h3> <h5><font color="#ff8a00">这就是兰姐,喜欢户外和摄影,也是江西宜春明月山蓝天救援队的一员</font><br></h5><h3></h3> <h1><font color="#39b54a"><b>前奏篇</b></font></h1><h3> 我朋友是个热爱户外的退休人士,我叫她兰姐,当曾经做过志愿者多次的她发来链接,邀约一起去做2019桂林龙脊百公里跑山赛的志愿者时,虽然我事情也多,但我还是动心了,原因有很多,比如我没去过桂林,比如我没做过志愿者,比如百公里越野跑者的风采我想见识、感受等等,在稍作犹豫之后我很果断的决定了:去吧。</h3> <h3>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我的休息时间不是很长,时间紧张。二来顺手查了交通信息,飞机过去?便宜的票凌晨到,而桂林到龙脊大寨还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火车?荆门到桂林没有直达火车,需要转乘(不要告诉我说乘高铁呗,仍是要转车,因为我在的小城还没高铁),后来悲催的发现,即便是转乘,要么是没有硬卧,要么是中转转乘间隔时间不够,过路火车又怕晚点等等,反反复复买票、退票,搞了几次。最终决定是三次火车转乘,间隔时间留足两个小时的安排,并且转乘时间不能放在后半夜。最后在桂林北下火车后,和差不多时间到的兰姐碰头,坐组委会的接驳车一起进去。这样算来,如今交通这么发达的时代,我居然还要坐车四次才能到达目的地,还是做志愿者?是的,搁在别人身上或许早就打了退堂鼓,但我内心是想去的,所以,一开始就默默不停的优化线路,直到最后几天才告诉家里的先生,我家先生说,这样转车我是不会去的。</h3> <h3> 就这样,我跨越千里,来到小学课本上的旅游胜地,只因它是我自小有旅游概念的地方,虽然这次并没见到甲天下的漓江,但我来到了图片中曾看到过的魅力梯田——龙脊金坑大寨。龙脊梯田是一个大景区的统称,由多个壮瑶村寨组成,其中以金坑大寨(金坑红瑶梯田)和平安寨为核心景区,整个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龙脊梯田之所以名闻遐迩,就在于它那恢弘磅礴的气势。</h3> <h5><font color="#ff8a00">航拍视频来自志愿者群</font></h5><h3></h3> <h3> 这次龙脊百公里跑山赛的志愿者分为赛道组,起始终点组,检查站组,摄影组。赛道组负责赛道线路检查,布置反光路标,在每组赛完后进行线路收尾,确保每一位参赛队员的安全;起始终点组是发放参赛包,负责起始点的工作和收尾;检查站组是负责领取各个补给点的物资和并布置补给站,为每一位参加赛事途径CP点的队员打卡,并做好一份手写记录,以及赛事过程中为参赛人员做好充分的补给;摄影组顾名思义就是为各路人员留下精彩的瞬间和宣传。兰姐就是摄影组的,而我原本报的起始终点组,结果满员,被调配到检查站组。</h3> <h3> 组委会包志愿者食宿,明年桂林龙脊的跑山赛如果本届志愿者参加的话,可以免费参加,这也是有很多人来报名做志愿者的原因,所以,可想而知,志愿者里有大部分是明年的参赛队员,说白了,志愿者队伍里卧虎藏龙,能在山上跑66公里和100公里的人你能小瞧他们吗?</h3><h3> 我平时自认为体力不错,时不时的来个徒步,平日里也进下健身房,报道的第二天凌晨,头天就在志愿者群里约了去爬山看日出的我们,五点刚过就出发,四个人一行,出门没走几步,身处黑夜的我们就发现,无意中看到头顶上竟是满天的繁星,让我们震撼不已,似乎找到了小时候看夜空,找星座的感觉。一出发不远就开始爬山,一爬山还没走上石阶几百米,我就开始喘气,呼吸急促,而前面的两位同伴却轻松又快速,顿时大囧,还没开始就被秒~成渣了。好在摄影组有位同伴陪我落在后面,估计听我喘粗气,也就没催我,后来想想,那会显得那么弱,估计也有海拔高的因素,但由此看出他们的体力那不是一般的强,混熟了,了解到,他们不是跑马拉松就是越野赛的,真是个个不容小觑呢。</h3> <h3> 第一次看日出到的是二号观景台,也是千层天梯的地方,爬山就是这样,爬的时候累死,等休息一会就马上从容自如,活蹦乱跳,爬到目的地,天色开始发白,这时,兰姐带着四岁的外孙女也赶来了,别小看这幼儿园小班的,去年张家界十公里新年登高,她几乎是一个人走完,路上斩获了无数大拇指。</h3><h3> </h3> <h3> 我们站在制高点极目远眺,一层层绿,沿着山势弯曲蔓延,山脚下稍有一片平缓,都是老乡家一座座有特色的房子,桂林龙脊,是红瑶族的聚居地,日常生活中妇女仍有穿着民族服饰的习惯,这里是红瑶族文化的摇篮,她们认为头发是人的精血,而女子的头发更是生命的象征,故红瑶女子多为长发。</h3><h3> </h3> <h3> 当远处山顶青白色的云慢慢变色,继而橘色变为橘红,手机,相机,纷纷朝着各个方位举,好的位置更是重复使用。陆陆续续来的人相互搭话,并互相帮忙拍照,当太阳跃出山脊时,人们兴奋的欢呼,当金色的阳光洒在眼前一层层稻田上时,我们开始缓缓下山,和田野来一次亲密接触,动,静,以及各种摆拍,抓紧这来之不易的时刻。路上遇到参赛队员一行,其中有57岁的,还要参加这次66公里的越野,真是厉害,边上的大姐很热情的介绍他们很满意的住宿地,和美味的早餐。</h3> <h3> 上午,各个小组开始集合,当然其他各个组都有自己计划,各自分头行动。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微信小组群里随时联系,看各个通知信息以及及时回复。整个赛事下来,很少接到电话,除了特殊情况:群里有通知却没及时跟帖接龙,没反应。</h3><h3> </h3> <h3> 九点半是我们检查站组在村委会集合的时间,其实村委会门前的开阔场地,也是起始终点的主场,好在各个赛组出发时间不一样,否则,这么多人肯定站不下。由于头天晚上我们组就集中开会,学习了打卡器,对讲机的使用方法,所以九点半集合的时候,拿到各自CP点(补给站)物资单的我们,开始在村委会一楼物资堆放处,找寻单子上的内容,根据各个站点的不同,我们的物资配给是不一样的。我所在的CP6是100公里和66公里的必经点,所以可以遇到这两个组重量级的大神。这里补充一下,每个CP点的人员分配:我们检查站组是2—3个人,救援组两个人,赛道组两个人,再加上合作农户家来帮忙的。补给站总共有十个,一百公里的话,基本上是差不多十公里就有一个补给站,所以参赛队员对自己随身携带的装备和补给品都是经过计算衡量的,如果带的多了,太重,会影响自己的速度。</h3> <h3> 站点物资既有西瓜,小番茄,水,功能饮料,以及快餐面,腊肉饭,粥和咸菜等的补给品,也有帐篷,凳子,桌子等的硬件物料。当各个物资都有着落,归类打包时,都已经接近中午,太阳还是一如既往的大,由于各站点联系的运送车都还没来,我们在高温下等了几个小时,中午的盒饭是组里的同伴送来,仍旧是一如既往的难吃。。。。。。优化方案后各站点只留了一个人看守物资并负责装车,其他人去支援起始点组,装参赛包并归类。当CP6站点的运输车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此时我已经人困马乏,浑身燥热,感觉有中暑的前兆了,赶紧催促清点物资,装满一车走,还要等待他第二次来,因为一个点只有一个车,而来回路上就要两个小时多,所以当我完成任务回去客栈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去洗澡,休息一会。那时间也是珠海朋友芳芳赶来的时间,兰姐带着孩子去接她。</h3> <h3> 第二天早上,我们三个带着孩子,五点多开始爬山,小小的女汉子显示出她的实力,不仅起床无困难,一路也是走在前面,观景台修建的很有规模,这里是龙脊大寨的三号观景台,也叫金佛顶的地方,从天色蒙蒙亮,到太阳跳出山脊,陆陆续续来的人络绎不绝,既有来的早的摄影发烧友,也有看日出的游客,还有跑着来热身的队员。当然,看着沿路的路标,就知道这条线也是赛道的一部分,这里适合拍剪影,一个多小时后,拍到心满意足,因为不想走回头路,所以我们四个人沿着缆车的路线走下来,风景也美,一路走一路拍,但道路也陡,好在是下山,不是很累。据说最美是一号观景台,但要走两个小时,想想早上还要返回那么久,太阳又晒,于是决定他日再来吧。</h3> <h5><font color="#ff8a00">珠海来的朋友:芳芳,也喜爱摄影,本文中有几张照片是她拍的</font></h5><h3></h3> <h1><b><font color="#39b54a">高潮篇</font></b></h1><h3><br></h3><h3> 上午领取了对讲机,打卡器和确认了补充物资。根据计划,我们今天就要分头行动,在各类事项确认齐全后,中午一点半我们就要跟车奔向各自的CP点,当然自己随身的必备品和外套之类已经先打包好了。今天过去,明天才能回来大本营,因为我们要一直呆到赛事关门才能撤离,而CP6的关门时间是第二天晚上八点,是66公里的关门时间,也是我们的撤离时间。但我们还不是最晚的,后面还有两个站点,每个站点相隔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山上温度低,所以带一件防风外套还是很有必要的,后来看到半夜还在岗位上的其他组伙伴,甚至把越野补给物料保温毯全身缠裹,仍在坚持工作。</h3> <h3> 下午两点多,我们一切准备齐全,并接到了同一个站点的两位赛道组人员之后就出发了。许多时候都是单行道似的盘山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之后,车子终于在我的隐隐担忧下安全抵达CP6站点江柳村,按照要求,到达站点后,是要在微信群里报告的。和合作的农户家打了招呼之后知道,原来他们这,已经是多次的跑山赛站点了,去年是CP5。我们没敢耽搁,马上动手支帐篷,摆桌子之类的大操作,因为一定要在天黑前把电线照明架好,其他都可以慢慢来。赛道组的两位伙伴也一起帮忙,帐篷搭好,他们就去做他们份内的事情:最后一遍巡视赛道,确保即将开始的赛事顺利,100公里越野是晚上9点开跑,所以当我们各个站点热火朝天的布置CP点时,起点的百公里赛已经开跑了。</h3> <h3> 我们所在的CP6站点合作农户家,人很不错,工具,电线之类,都很热情的帮忙支援,在晚饭之前,我们终于将前期工作都摆放好。并且利用多的防潮膜做了两块桌布。老乡做好了饭,热情的喊我们过去吃,虽然是平常的几个菜,但做法不同,吃起来也是新鲜,比如韭菜花打汤,比如南瓜尖打汤,而在我们本地都是做炒菜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喝到了他们当地的糯米酒,他们也叫甜酒,很美味,连喝了两碗才罢。第二天我们还喝到了当地的一种油茶,味道独特,和湖南益阳擂茶相似,却不一样的做法。</h3> <h5><font color="#ff8a00">龙脊油茶</font></h5><h3></h3> <h3> 黑夜降临后,我们悲催的发现,灯具挂的位置需要更换,因为是大瓦的节能灯,在山野的村里,露天处有无数看见灯光就飞来的蛾子。老乡家根据我们的物资需求,是要供给白粥的,所以根据我们估算的时间,他们在厨房煮了一大锅,并且给以保温,确保途径我们站点的参赛队员,在体力消耗极大时吃上热乎乎白粥,当然榨菜也是必须有的。晚上十点后,我们基本上将前期工作准备好,开始休整了,在与中心报备之后,调试了对讲机和打卡器的正常与否,我便回到老乡家,抽空冲凉,然后和他家女儿一道休息———她准备上南宁体校,是个很热心的小姑娘。</h3><h3> 原本计划是太困了怎么都会睡个一时半会,但心里有事 ,再加上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兴奋且紧张,结果躺两个小时都居然没睡着,想想第一名正辛苦的在来这里的路途上,就怎么也躺不下去了,快一点钟的时候,自己默默的穿戴好,来到房后我们布置的CP点一看,我的搭档和赛道组的一个小伙子侧身躺在地上,深夜的山里还是有点凉意,尽管穿了外套仍然蜷缩着。</h3><h3> 场地上,围着照明灯飞舞着无数的蛾子,桌子上也是,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先放置水,瓶装饮料,袋装榨菜之类,问题不大,补给物料配置有5升的桶装水,和不锈钢架子,赛道组的小伙子指点说,应该在其中一个桶里加点食盐,配成盐水,这是参赛队员需要的,为了加盐多少我们还尝试了很多次,结果确定为和榨菜差不多的程度,就是说,比一般的情况要咸,日常是不会喝这么咸的水。为了区别另一桶,分开摆置,还在防潮膜上写明:盐水。便于大部队来时,他们自己分辨加水,不致弄错,节约时间。</h3> <h5><font color="#ff8a00">赛道组文质彬彬的小帅哥,做事有主见</font></h5><h3></h3> <h3> 原本计划在凌晨两点半第一名就会过来,结果三点了还没来,当我们的上一级CP5在微信群里传来信息的时候,有经验的已经算出到我们这的时间应该是三点半。这时候我们已经万事俱备,包括西瓜,香蕉都已切好,只待第一名的到来,老乡家的人也起来了,抬来了大锅,贡献了桌子,将热乎乎的白粥摆置好,但还是用她家的饭菜罩扣着,以防飞虫。</h3><h3><br></h3><h3> 凌晨三点三十分左右当一个发光点在黑夜晃荡时,我们都兴奋的喊起来:来了来了,打卡时间是03:30:37,他先抱怨说,路标有问题,跑错了几次,然后急促又麻利的请人灌水,双手吃着东西,还在趁机做拉伸动作,让自己的腿部肌肉得到暂时的休息和恢复,几分钟后就快速离开了,有经验的赛道组同伴说:他要抢时间,出成绩,拿奖金的。我还心里隐隐担心后面的会不会也有跑错的,但当后面来了几个队员后,询问路标情况,他们居然说很好啊,很清晰啊,不可能跑错的,他肯定是跑的太快,没注意看呢,我才放下心来。</h3> <h5><font color="#ff8a00">100公里第一名经过CP6时,是凌晨三点半噢</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这是赛完后领奖</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100公里的女子组第一名:1077</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凌晨五点,CP6记录</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颁奖时的模样</font></h5><h3></h3> <h3> 一开始成绩好的人员来的并不会扎堆,反而是中间的会大部队的一窝蜂来,但那时我们已经操作熟练,各归各位了,救援组在队员需要缓解肌肉酸胀和救助的空隙也会帮着补充补给,反正是队员有需求,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有人来帮忙,不管是老乡家还是赛道组、救援组,为参赛队员尽力服务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这样一直持续着,连我们自己都没发觉一直饿着肚子,胃隐隐作疼,才抽空趁没队员來时,我们相互招呼着趁机吃点热粥,马打滚,水果和面包之类。真的很奇怪,作为早点平常这些都不会喜欢吃,但这会儿只填一点就感觉饱了。这时候救援组已经有接替的人员来了,蓝天救援队的人可以返回基地休息,来的是广东清远水松救援队的,他们人员充足,居然来了四个人。</h3><h3> 太阳升起后我们发觉白天的温度仍然会很高,不由得为100公里的后部队,和66公里的参赛队员们发愁,因为100公里CP6的关门时间是上午10点,66公里是早上六点开始发枪开跑的,他们一整天都要顶着烈日奔跑在路上,晚上八点是66公里的关门时间,十公里一个的补给点成了他们眼里渴求的“亲人”。</h3> <h5><font color="#ff8a00">队员來的密集的时候,老乡家几个人都在帮忙。</font></h5><h3></h3> <h3> 作为队员到达CP点必定是先打卡,再补给,需要的话再找救援组医疗。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就连补充什么水都有讲究,纯净水,盐水,功能饮料。甚至可乐,有些人喜欢喝,有些人却不要,而作为长途耗费体力必备的能量棒,也有人要几根,却有人一个都不要的。水量补充多少,关系到队员的负重,一位女队员就明确的说,帮忙灌750毫升的,好在赛道组那会的人员有个叫林剑锋的,自己本身就是跑越野的,立刻麻利的打开饮水袋,灌好了水。别小看这样的袋子,样式很多,没使用过,一时还真打不开,封口很紧,横向插入的。</h3><h3> 整个赛事张弛有度,我一开始怀疑会不会100公里没跑完的时候,66公里的先头部队就会来,边上立马就有人说:不可能!出发时间不同。事实上也是,100公里在CP6的关门时间是上午10点整,而66公里的第一名则是一个多小时后才来的。这里有一个插曲,快到10点钟的关门时间时,我们都在往山凹处看,因为到我们这的人,必须先在那边的小路上出现,明明看到了人,结果好久都没来,我们站点的人着急了,林剑锋(平时跑越野的)说:肯定是自己感觉要关门了,放弃了!我去接。。。我们一边看时间一边张望,都跑出站点等候,争取早点打卡,结果还差半分钟的时候,他们出现了,我们拼命的喊:快点啊,快到时间了!最后一位是女选手1140号,被带着终于在关门时间内打了卡。知道我们着急她没来,还佯装责怪说:怎么不早点来接我,都以为超时间啊!~大伙儿都哈哈大笑起来,各类补给和水都拿给她,看起来她精神很不错,直说:我还要继续完赛。</h3> <h5><font color="#ff8a00">热心的赛道组成员林剑锋,这张是他朋友圈找到的,应该是当时巡视赛道,路上的留影</font></h5><h3></h3> <h3> 100公里关门后,赛道组的林剑锋就和最后超时间的两名一起组队收尾,完成最后的赛程,也是自己越野的一次特别锻炼吧。</h3> <h5><font color="#ff8a00">100公里最后一位美女,性格非常的开朗,后面站着的老人就是站点合作的老乡</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如果体力不支,退出比赛,就要剪掉号码布的一角,做好记录</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补给不仅仅是吃,喝,还有抽。。。。。。😄</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每次举办活动都像过节,村民也会出来聚会围观,看她们的服装很有特色吧</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队员在CP点休息,穿橘色衣服的是我的搭档</font></h5><h3></h3> <h3>66公里的队员有几个给我的印象很深</h3> <h5><font color="#ff8a00">完赛后,酷酷的样子</font></h5><h3></h3> <h3>年轻又坚韧的小姑娘,才23岁,到53公里我们这个站点的时候,精神还是很不错的。</h3> <h3> 越野赛的队员体力真不是一般的好,光想想十几个小时都不休息,白天顶着烈日,黑夜带着头灯,一直在路上、田间、和坎坷的山地里奔跑,光想想就会觉得恐怖,受不了。他们背后的付出也是非常惊人,你以为他们是这样的:</h3> <h3>实质上也会是这样的:</h3> <h5><font color="#ff8a00">真实的写照,我们都担心这样会不会有蛇虫咬。。。</font></h5><h3></h3> <h1><font color="#39b54a"><b>结尾篇</b></font></h1><h3> 66公里最后一位是美女,晚上快八点到的CP6,但精神不太好,继续完赛的意愿不是很强烈。</h3> <h5><font color="#ff8a00">中间穿红衣服的是老乡家的小靓女,最左边的是清远水松救援队的小希,她喜欢在家里养植花草,非常的漂亮,户外玩的不仅是越野,还有攀岩等一些高大上的活动,从外表真看不出来,文文弱弱似的</font></h5><h3></h3> <h3> 20:00我们顺利的结束了站点服务,此刻已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算算也是两天一夜没睡觉呢。好在有救援组的几位同伴全力协助,站点的工作没有大的纰漏,最后还记得招呼我们:拍个合影照留个纪念吧。老乡家热好了饭菜,一再说吃点再走,于是我们替换着吃了点,便匆匆收拾物资装车,各自返程。回去路上依旧一路颠簸不说,担心依旧,手机上已经联系好,有人在村委会等我们,卸货和交接设备。当我将所有该交接的,找到人交代清楚,返回客栈时,村委会门前宽敞的终点站,依旧热闹非凡,66公里组的返程队员还没结束回来呢!我却已经没精神驻足观赏了,回到住宿地,和兰姐各自讲着自己经历的故事,等收拾好东西后洗澡时,都已经凌晨快一点了。洗澡的时候,赫然发觉自己的小腿粗了一圈,心里不仅咯噔一下:肿了!。。用手试着按压,果然,好一会儿才起来。我知道这是一天站立时间长,没休息的缘故,休息好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于是,默不吱声的洗完澡睡觉去。</h3> <h3> 第二天是计划离开的时间,本以为会组织有接驳车送,结果,早上六点多醒了看手机群里消息,就发现,没车,需要我们自己解决,然后报销。恰好检查站组群里的美女,娟子在群里喊拼车,立马定了一个位置,想着我和兰姐,芳芳三四个人,大家都一起离开,找车肯定不容易。本想着芳芳在桂林北出发的时间早,让她先走,结果她嫌时间太紧张不想这会儿走,我只有匆匆告别了兰姐,告别了龙脊,先返程了。我们几个人拼车的都是检查站组的,于是车费就由一个人出,然后统一报销,费用就不用另外费神了。</h3> <h5><font color="#ff8a00">左边中间是娟子,经常做志愿者的她,能力非常的强,有一次带人到CP点去,半路才发现司机把CP点的补给都忘记带,返回已是不可能,这种情况居然把补给物资和CP点标志搞定了,很厉害噢</font></h5><h3></h3> <h3> 就这样,我急匆匆告别了龙脊,带着疲惫,也带着对越野队员这样拼搏的,满满由衷的敬意返程了。在这一次活动中,我收获很多,了解了一个未曾碰触的全新的运动,也知晓了这项运动背后,组织者、志愿者辛苦的种种付出。此刻回味,也只想说:希望我们都顺利,一切安好!</h3> <h5><font color="#ff8a00">分发各站点物资后几个人抽空合影</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先头部队到达后的合影</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大本营,总部,开会布置任务的地方</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赛道组布标</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起始点组接待参赛队员,发放物品</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检查组为队员打卡记录</font></h5><h3></h3> <h5><font color="#ff8a00">完赛的奖牌</font></h5><h3></h3> <h3>后记:写此文,为分享,也为多年以后的回忆,所以过于繁琐,细节描写过多,水平有限,请见谅。整个赛事包括我们的工作也不是100%完美,仍有可以提高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肯定会做的更好,只能说尽量不留遗憾吧。本文图片和视频除了自己拍摄外,还有兰姐,芳芳,志愿者群里分享的,也用了江柳老乡家小美女的几张,摄影师拍摄的则自带图标,在此一并感谢,特此声明。</h3><h3><br></h3><h3>一点攻略</h3><h3>交通:桂林北到大寨三个小时,车票50元。</h3><h3>住宿:经济型80~150左右</h3><h3> 豪华型200~300左右</h3><h3>餐饮:早点10元—20元,中晚餐人均50—60(经济)</h3><h3>便利店,小卖部价格,比市内略高2倍左右。</h3><h3> </h3><h3><br></h3><h3> 2019年9月29日</h3><h3> 向祖国母亲70年华诞献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