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笔下荷花集结

上駦书院【佛山】

<h3>残荷图</h3> <h3>【荷香】100/100厘米</h3> <h3>身居泥淖里,每自发清芽。</h3> <h3>我以墨荷慰风尘</h3> <h3>【荷花定律!】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一辈子太长,一秒钟太短,30天不长不短刚刚好。</h3> <h3>黑暗里的一点光影</h3> <h3>空灵是种意境,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灵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画家灵想之所独辟的有灵气往来其间的有机的审美心理场。这是中国人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诗化,表现在意境里,便是一种空灵之美。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这个空间也有它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壮阔幽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作品,方为空灵,方为至美。从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到清代画家石涛的《山水清音》,每一件经典佳构都体现着创造者心与自然的交流与碰撞。作品的艺术张力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画家所展示的是博大的胸襟,莹洁的灵魂,无尽的遐想,留给欣赏者的是一个清新空灵的世界。空灵的另外含义在于透明澄澈。古代文论家认为意境应该是全透明的,它的玲珑剔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中国绘画追求的象外之意、画外之情,都是要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苏轼诗曾有“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的句子;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总置空亭,所谓“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荒寒寂寞,总由此亭道出。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不是有待填充的背景,而是有意义的空间组织。因此,我们所说的“空灵”,不是空旷无物,而是其中有无穷的景、无穷的意闪烁其间,层层辉映,形成一种“透明的含蓄”。是一种既不黏着事实,而又含蓄无尽的剔透玲珑的美,是使意境独具魅力而分外赏心悦目的美.</h3> <h3>【老三句】最佳人生状态:做干净的事,赚干净的钱,不看别人脸色,有儿有女有健康,想到哪玩就去哪玩。</h3> <h3>微风吹荷一池香</h3> <h3>【清荷图】身居淤泥里,出水发清芽</h3> <h3>一朵浅笑,一串芬芳,一碟香暖,一笔旖旎......邂逅一段素颜清欢,痴恋一笔墨染秋韵,沉醉一缕暖光缱绻......(耿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