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大赛—青年教师成长的助燃剂

右极限

<p>  为迎共和国七十华诞,潼南化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化学教育教研,用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由潼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2019潼南区初中化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巴川中学顺利举行。活动中,所有参赛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本区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升级和高效教学课堂的打造。</p><p> </p> <h3>  梓潼中学的刘欢老师演示了高锰酸钾药片和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活跃。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让学生对催化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成为本堂课的一大亮点。</h3> <h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佛中学王小霞老师以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引入本节内容氧气的性质。王老师语言精炼,神采飞扬,从“一光,二热,三生成物状态”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采用小组加分制,鼓励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整节课王老师激情杨溢,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同实验中火星四射的现象一样。</h3> <h3>  卧佛中学郭建老师通过《流浪地球》片段视频导入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氧气的重要性。郭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紧扣教材,符合知识的自身逻辑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细节,能及时纠正学生化学用语的不规范之处。</h3> <h3>  巴川中学潘洁老师以问题为驱动展开教学,环环相扣,采用“教师线”、“实验线”、“学生思维线”三线式设计本节课内容。溶解氧的精密测定和倾倒法验证氧气密度,数字化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上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最后一首诗歌《致氧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高潮。<br></h3> <h3>  实验中学李先燕老师通过“神杯的故事”导入课题《催化剂》,采用生活催化剂猪肝、土豆、泥土、树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h3> <h3>  柏梓中学罗永平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还渗透了生态环境和工业污染的内容,其中关于二氧化硫的细致讲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入空气,要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h3> <h3>  玉溪中学张丽娟老师的课堂高潮频出,其中趣味实验和氧气物理性质的抢答PK,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本堂化学课的学习之门。学生自主实验中,张老师要求学生真实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总结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敢于让学生在实验中失败,在失败中感悟知识。</h3> <h3>  塘坝中学杨玉君老师以让学生憋气的方式直接引入本节内容—氧气。课堂上杨老师一直保持微笑和热情,仪表大方,亲和力较强。最后的有趣小实验以互动的方式巧妙地检验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h3> <h3> 赛后,巴川中学副校长苏晓波分享了巴川中学“成就孩子一生梦想”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 高分数,全素质,有特长,通经典,国际化”的教学方法。</h3><h3> 潼南区特邀教研员王建在点评此次赛课时指出,各位教师情景创设合理,教师们热情饱满,教学设计严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科学合理和富有时代感的教学理念。同时,他建议课堂上老师的化学用语应该更加规范,在教学中应该先提目标要求和注意事项,关注更多学生的反馈,这样学生合作和学习的效率更高。</h3><h3> 教研室教研员施长春高度评价了此次赛课,他表示,六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例如巴川中学潘洁老师通过“教师线”、“实验线”“学生思维线”三线式设计本节课内容;玉溪中学张丽娟老师的趣味实验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计“亮点纷呈”,课堂中处处渗透中学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他也希望大家在课堂中能够减少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并且要避免多媒体满堂铺,应更加注重板书。<br></h3><h3> 观摩教师们坚持听完了八节有趣的化学课,纷纷表示观摩的过程也是思考和学习的课程,尤其是评委的精彩点评如同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了各位老师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收获颇丰。</h3><h3> &nbsp;此次活动为我区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了展示精彩教学和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促进了全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h3>

学生

实验

教学

老师

中学

课堂

氧气

巴川

教师

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