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笑东风 教而有法常思量

连连

<h3>  在这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的九月,我们一行4人来到了沭阳县人民路小学参加宿迁市统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四至六年级的培训。本次培训共呈现了三节讲座,九节研讨课,共同探究统编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收获颇丰。<br></h3> <h3>  25日下午,来自泗阳教研室的王学林主任、青海路小学的杨海燕校长和经开区指导办的谭艳辉主任分别对四至六年级上册的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等与大家做了分享。他们均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个板块进行细致分析,发掘其中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我们不禁感慨如今所面对的挑战之大。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语文老师要带着一颗空瓶子的心态,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审视新教材,竖立大语文观,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注重学生四种要素的培养。</h3> <h3>   26日上午,来自市实小黄河分校的罗慧老师、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的倪思春老师和沭阳人民路小学的郁稳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意在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引导和梳理,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罗老师执教《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梳理了课文脉络。</h3> <h3>  倪老师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利用前两课的阅读清单导入,帮助孩子回顾阅读方法。接着教学生从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和引发深入思考三方面学会筛选问题。最后小组交流汇报。</h3> <h3>  郁老师从三种问题即内容、写法和启示入手,教学生会提问题,分类问题,筛选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层层递进。</h3> <h3>  26日下午,来自我们第一实小的高兰老师、宿迁市苏州外国语的周永老师和市实小的张苏冬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三节课。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是说明文,为后面的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做足了铺垫。我校高兰老师执教的《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区别于前一课《太阳》的平实,其语言描写比较生动活,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因此,高老师紧扣文体,带领孩子从文中获取有关松鼠的信息并分类整理出来,而且通过对语言细致地朗读和感悟去加深对松鼠的了解和喜爱。同时,高老师还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即坚持观察、说明有法、表达有序和融入情感。</h3> <h3>  周永老师执教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时,引导学生发现两篇例文的不同,即一篇侧重介绍事物特点,另一篇侧重介绍流程。因此,教学前者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而后者,则注重引导语言的条理性。</h3> <h3>  张苏冬老师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和她那亲切又富有幽默的语言,将朴实的说明文习作课上得轻松又有趣。</h3> <h3>  27日上午,来自洋河实小的陈长松老师、泗洪衡山小学的魏田老师、宿豫庐山路的吴敏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三节课同是针对有目的的阅读。本单元的设置在于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陈老师通过80后小时候爱玩的玩具导入,带入感很强,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竹节人的兴趣。他通过引导学生读、演和想象,体会玩具带来的快乐。通过学习单以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另外两个任务的学习。</h3> <h3>  魏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他引导学生通过找中心句,画关键句,提取关键信息等阅读方法来阅读和解决问题。</h3> <h3>  吴老师通过课前预习单打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材料并利用简略示意图和孩子一起梳理,制定路线,清晰明朗。</h3> <h3>  最后,宿迁市教研室曹智勇主任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三点:1.在统编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抓语文要素而忽视了人文熏陶。2.首先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其次才是写作3.正确把握语文要素的尺度,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在部编教材铺开使用的今天,老师如大鱼,学生如小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从游既见,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唯钻研与探索,尝试与琢磨而行之……</h3>

老师

学生

阅读

语文

引导

说明文

习作

统编

单元

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