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堡街道中心幼儿园中二班特色活动——有趣的彩泥

晴晴

<h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美的感受于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班在指南的引领下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开展了中班第一次彩泥特色活动——创造无限“我的彩泥朋友”。</h3> 规划在前、心中有数 <h3>  在特色活动开展之前,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特色计划,并与主题活动相结合,预设了本学期彩泥特色活动的教学内容,避免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重视系统性和科学性。保证特色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h3>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h3>  1、激发兴趣<br></h3><h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幼儿积极参与泥工活动的前提。给孩子们一团泥,多数的孩子都会本能地拿起泥摔着、捏着、用刀切着,但是行动缺乏目的性。于是,我搜集了大量的泥工作品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感受作品的不同造型和美丽的图案花纹,当孩子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的同时,再拿出色彩鲜艳、五光十色的彩泥,并以玩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每一次的成功,大大提高孩子对泥工的兴趣,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教授捏泥的技巧,孩子们积极地对泥工产生了浓厚兴趣。</h3><h3>  2、技能学习</h3><h3>  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常规习惯之后,我们引导幼儿尝试学习了本年龄段能够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例如:团、搓、压、盘、捏等方法。我们引导幼儿塑造单一的基本形状开始,选择的内容都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便于表现的物体。</h3><h3>  3、组合造型</h3><h3>  在幼儿掌握了几种基本技能之后,就可以进行组合塑造了。这一阶段,我主要引导幼儿在塑造一个物体之前,尝试目测所需面泥的量,尽量使物体各部分的泥量分配适中,这样塑造的作品就会比例协调、美观逼真。</h3> 有序开展,逐步引导 <h3>  1、创设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br></h3><h3>  在泥工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了一些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我总是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创造中去。</h3><h3>  2、耐心细致地示范讲解</h3><h3>  在中班泥工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教师给幼儿看一看预先准备好的实物或教师自己塑的范例,通过让幼儿观察,明确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然后,教师就开始向幼儿逐步示范,边做动作边说明,幼儿随着教师的示范,说明而动作。如果所做的物品需要两三种技能,我们就先分别把这几种技能演示给幼儿,使幼儿理解每个动作的顺序、要点。</h3><h3> </h3> 作品展示 <h3>  孩子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活动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当然更是他们体验乐趣的过程。孩子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有时我们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面上,供大家参观、欣赏。</h3> <h3>  彩泥教学是玩与学结合,作品美不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玩中找到乐趣,也能享受到其中的过程。并且通过学习彩泥培养孩子的兴趣,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h3><h3> 通过本次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的回答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新知识!!</h3>

幼儿

彩泥

泥工

孩子

活动

兴趣

学习

引导

特色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