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27日上午,重庆七中是2019年海南省特级教师省外高端访学活动在重庆的最后一站。</h3> <h3><font color="#010101">重庆七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首批市级、国家级示范高中创建学校、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 学校创建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更名为东川书院,光绪二十九年废书院,兴学堂,东川书院改名为重庆府中学堂。后又陆续更名为重庆联合县中、重庆共立高级中学、重庆联合高级中学、四川省立重庆中学等。历经九易校名,四迁校址,成就今日之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学校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 学校占地面积130亩,现有93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近400人。 重庆七中是渝琼教育协作体的合作学校,对口学校是海南省万宁中学。两校在课堂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有过交流和合作。</font></h3> <h3>学校副校长骆峰林和校办主任徐魁老师热情接待我们,向我们介绍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特色。</h3> <h3>徐主任带领我们参观校园。我们首先走进了地理课程中心。</h3> <h3>地理课程中心大门处的长江流域水系地貌沙盘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纷纷驻足观看。</h3> <h3>课程中心琳琅满目的各种矿石、化石让我们大开眼界。</h3> <h3>老师在展览柜前流连忘返。</h3> <h3>校道旁的各种岩石样本既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教材,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景观。</h3> <h3>“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是学校的办学目标。</h3> <h3>为适应学生生涯规划教学需要,学校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提供心理健康咨询。</h3> <h3>重庆七中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h3> <h3>骆峰林副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他说,学校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一是硬件拉动,规模发展阶段;二是内涵发展阶段;三是升级改造阶段。学校采用扁平化管理,学校核心部门就三个:课程处+学生处+校办,利于提高效率,调动资源。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学校寻求发展的有效路径,走出了“优质、特色、错位”的发展之路。他们总结出了学校管理达到的最佳境界:简单的人际关系,简化的办事流程,简洁的校园环境。“三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发展,很值得借鉴。</h3> <h3>学校课程处主任刘明炼向我们介绍学校课程建设情况。学校致力于三类课程建设,一是创建学科特色课程,如地理学科,依托重庆市课程基地建设将地理课程打造成学校优质学科课程品牌。足球课程也是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每个年级开设,学校足球队获得过国家级赛事冠军。二是开设选修课程,学校曾经开设多达112门的选修课程。三是开展艺体选项课程,足球、跆拳道、乒乓球、美术等课程都已成为学校特色。另外,依托分层走班制课题研究开设分层课程。学校重视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团队打造学科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形成特色课程品牌,促进教师团队发展。</h3> <h3>参访的老师们就分层教学、教师培养等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互动交流。</h3> <h3>参访重庆七中,老师们感慨颇多,收获满满。参访顺利结束之后,老师们在校门前合影留念。</h3> <h3>在前去参访学校和前往动车站的路上,特级教师们也充分利用乘车时间,练习明天主题教育活动要合唱的曲目《我和我的祖国》,并点歌独唱,自娱自乐。学习活动丰富多彩,老师们乐在其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