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峰校长基层行 课堂教研出策略

美友13503625

<h3>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根本在教研。</h3><h3> 9月23日至9月27日整整的五天时间,高俊峰校长参加了初中部的听课和所有的教研活动。</h3><h3><br></h3> <h3>  首先高校长听了张羽、刘莹、蔡盈、 于金萍、程敏、张敏、杜海波等教师的常态课,课后单独和每位教师进行了交流和点评。</h3> <h3>  随后,高校长分五天参加了语文、理化生、数学、英语、政史地五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进行了指导,高校长和与会教师积极发言,谈感受,谈体会,谈困惑,畅所欲言,最后高校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h3> <h3>  高校长提出:教研活动要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以一日一课为促进形式,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初中部教研活动要在时间、内容、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h3><h3><br></h3><h3> </h3> <h3>  高校长就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提出应注重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引导、课外拓展巩固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并建议教师在强化教材内容外应融入新知识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如何建立学习成长共同体、如何学习网上名师的课程资源等。<br></h3> <h3>一、初中部课堂教学现状</h3><h3> 需要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h3><h3> 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行为投入,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h3><h3> 不注重课堂教学的“高效”。要从“有效”向“高效”转变。</h3><h3> 教学中教师不敢放开手脚,不敢相信学生。教师讲的多,学生主体不突出,教师指导不足,学生活动形式单一。</h3><h3>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主流。</h3><h3><br></h3><h3>二、要求追求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充实的课堂。</h3><h3> 在备课上,要求自己设计,不能下载和抄袭,可以借鉴。</h3><h3> 课堂上要原生态的课,常生态下的课,不需要花鼓稍。</h3><h3>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学”为中心的原则。“吃什么草,怎么吃”那是羊儿的事,教师只要当好“牧羊人”。</h3><h3>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h3><h3> 要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既要尊重学生“需要”又要注重“激趣”。</h3><h3> 要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理会,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h3><h3> 要注重教学效果,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感情,提高能力。</h3><h3> 要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h3> <h3>  课堂还普遍存在高耗时,低效率。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h3><h3> 一是:讲课的时间要压下来。教师讲的多,学生练得少是表象,究其原因是教师还是不相信学生,教育观念还有点陈旧,没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担心学生学不会,从而实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有的虽有该变,问题的设计也非常好,但是最后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问题变得如同小学算数,要克服这一倾向,就要严格控制教师讲课时间,建议:一般不能超过20分钟,最多不要超过半节课,连续讲课不要超过5分钟,实行“讲练对半的教学法”。</h3><h3> 二是:要重视课本例题、练习题、典型题。课本例习题弄透后,在充实课外习题。</h3><h3> 三是:要重视历届学生平时的错题(已要求建立师生错题集),重视中考题,老师要做中考题,熟悉中考考点。没有经过教研组集体审核的材料不要用,教师自己没事先做过的材料不要用,没有经过删减的篇子不用。</h3><h3> 四是: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李希贵在山东曾提出“六项有效教学策略”,其中之一就是:“三讲三不讲”,即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h3><h3> 五是:反馈环节要抓起来。要求课堂提问不能缺,要求学生上台必要的展示不能缺,教师在教室内的巡视不能缺,这些都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捕捉反馈信息的有效方式,有利于调节后续教学。</h3> <h3>  最后:高校长安排布置了各教研组下周的活动主题,每个教研组成员都要做一做近三年的中考题,然后针对所做中考题和课标谈谈自己的见解。</h3>

教师

学生

课堂

教研

教研组

校长

中考题

初中部

课堂教学

学习